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趙先升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一般水稻在7-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那麼水稻孕穗期應該怎麼管理呢?

    Δ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這時期要灌深水護苗,不能斷水,防治高溫乾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結實率降低。

    Δ溫度管理

    水稻孕穗期由於進行減數分裂,對低溫敏感,低於17攝氏度時易產生障礙性冷害,時刻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增溫措施,降溫前灌20釐米水保溫。

    Δ施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Δ防倒伏管理

    水稻田間長期乾旱裂口,灌水後,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層變得鬆軟,後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時應重點補施矽肥增強抗倒能力。

    Δ除草管理

    水稻已經進入孕穗期,對於外來的不利條件極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減少每穗粒數。因此,草多的地塊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劑。

    Δ防病蟲管理

    根據病蟲情報,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防治工作。

    ①稻飛蝨,畝用10%吡蟲啉粉劑50克,或25%吡蚜酮粉劑30克。

    ②稻縱卷葉螟,畝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毫升、或20%阿維·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或20%甲維·毒死蜱乳油80毫升。

  • 2 # 小繆說八道

    現在正處於水稻生長關鍵期,需要注意一下以下幾點。

    一、管理要點:

    (一)施肥技術

    1、 追肥要抓好時機。穗肥追施過早,會造成營養生長過快,無效分櫱增多;若追施過遲,又會造成貪青晚熟,嫩葉徒長,誘發病蟲、倒伏而減產。一般水稻節間開始伸長,幼穗開始分化時是追肥的最佳時期。此時約在抽穗前15天左右。此時花粉母細胞開始減數分裂,是幼穗生長最快和生理機能最活躍的時期,此時追肥不僅對穗枝梗和穎花有促進作用,而且對增加穎花數,增加粒數和粒重都有良好效果。

    2、 追肥要科學適量。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通常每畝追施優質複合肥8-10千克;若葉色黃綠,則每畝加施尿素5-7千克,既可促苗轉壯,又可作為壯粒肥。

    3、 追肥要注意方法。水稻孕穗期一般氣溫較高,葉面蒸騰量大,植株生長旺盛,是其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二)環境標準

    1、 營養:幼穗分化過程中,稻株根量不斷增加,最後3片葉相繼長出,是碳氮代謝兩旺的時期。生產上往往在抽穗前30至40天即第1苞分化期施肥,以促進穎花分化,2次枝梗數增加。這個時期施用的肥料常稱為“促花肥”。在抽穗前10至20天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施肥,可防止穎花敗育,確保粒多。這時施用的肥料稱為“保花肥”。

    2、 溫度:水稻是感溫性極強的作物,幼穗分化的最適溫度為26至30攝氏度,而以晝溫35攝氏度,夜溫25攝氏度更有利於成大穗。幼穗分化臨界低溫是15至18攝氏度,最敏感的時期是減數分裂期,稻穗發育的最高溫度為40攝氏度左右,由於品種的差異較大,要針對性的提高水溫,預防夜間低於17攝氏度的低溫。

    3、 光照:它對幼穗分化關係密切,光照強有利於幼穗分化,穗分化時低溫陰雨,日照少,或者禾苗封行過早,田間鬱閉,都會造成枝梗及穎花的敗育。

    4、 水分:幼穗開始到抽穗,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最多的時期,尤其以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對水分最為敏感。幼穗分化期要求田間最大持水量保持在90%以上,如果田間缺水受旱,不利於穎花發育。要加強水層的標準化管理,如果水稻受淹,稻穗也會出現畸形,其受害程度與淹水時間稻株浸水程度、受淹部位有關。

    二、病害預防:

    (一)鞘腐病

    水稻葉鞘腐敗病發生於孕穗期劍葉鞘上。病株秕穀率增加,千粒重下降,若出現枯孕穗則損失更大,減產可達20%以上。劍葉鞘初現暗褐色小斑,邊緣較模糊,多個病斑可連合成雲紋狀斑塊,有時斑外圍現黃褐色暈圈。嚴重時,病斑擴大到葉鞘大部分,包在鞘內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為“死胎”枯孕穗,稍輕的則呈“包頸”半抽穗。潮溼時斑面上呈現薄層粉黴,剝開劍葉鞘,則見其內長有菌絲體及粉黴,均為本病病徵。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種子和病草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染接種體,借氣流或小昆蟲、蟎類等傳播,從傷口侵入致病。病害的發生流行同天氣、肥水管理、蟲害以及品種等有密切關係:孕穗期降雨多,或霧大露重的天氣有利發病;晚稻孕穗至始穗期遇寒露風致稻株抽穗力減弱的,則更易受害;穗肥施氮過多、過遲致植株“貪青”的易受害;小昆蟲及蟎類多的田塊易發病;雜交稻,特別是雜交制種田(需剪葉調節花期)比常規稻易發病;一般抽穗不易離頸的品種皆易發病。

  • 3 # 傑哥日記

    水稻孕穗期的管理要點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一般水稻在7-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那麼水稻孕穗期應該怎麼管理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水稻孕穗期的管理要點。

    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這時期要灌深水護苗,不能斷水,防治高溫乾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結實率降低。

    施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防倒伏管理

    水稻田間長期乾旱裂口,灌水後,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層變得鬆軟,後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時應重點補施矽肥增強抗倒能力。

    除草管理

    水稻已經進入孕穗期,對於外來的不利條件極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減少每穗粒數。因此,草多的地塊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劑。

    防病蟲管理

    根據病蟲情報,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防治工作。

    ①稻飛蝨,畝用10%吡蟲啉粉劑50克,或25%吡蚜酮粉劑30克。

    ②稻縱卷葉螟,畝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毫升、或20%阿維·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或20%甲維·毒死蜱乳油80毫升。

  • 4 # 林子姐520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一般水稻在7-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那麼水稻孕穗期應該怎麼管理呢?

    1、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這時期要灌深水護苗,不能斷水,防治高溫乾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結實率降低。

    2、施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3、防倒伏管理

    水稻田間長期乾旱裂口,灌水後,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層變得鬆軟,後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時應重點補施矽肥增強抗倒能力。

    4、除草管理

    水稻已經進入孕穗期,對於外來的不利條件極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減少每穗粒數。因此,草多的地塊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劑。

    5、防病蟲管理

    根據病蟲情報,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防治工作。

    ①稻飛蝨,畝用10%吡蟲啉粉劑50克,或25%吡蚜酮粉劑30克。

    ②稻縱卷葉螟,畝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毫升、或20%阿維·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或20%甲維·毒死蜱乳油80毫升。

  • 5 # Mi你愛生活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一般水稻在7-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那麼水稻孕穗期應該怎麼管理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水稻孕穗期的管理要點。

    水分管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這時期要灌深水護苗,不能斷水,防治高溫乾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結實率降低。

    溫度管理

    水稻孕穗期由於進行減數分裂,對低溫敏感,低於17攝氏度時易產生障礙性冷害,時刻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增溫措施,降溫前灌20釐米水保溫。

    施肥管理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防倒伏管理

    水稻田間長期乾旱裂口,灌水後,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層變得鬆軟,後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時應重點補施矽肥增強抗倒能力。

    除草管理

    水稻已經進入孕穗期,對於外來的不利條件極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減少每穗粒數。因此,草多的地塊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劑。

    防病蟲管理

    根據病蟲情報,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防治工作。

    ①稻飛蝨,畝用10%吡蟲啉粉劑50克,或25%吡蚜酮粉劑30克。

    ②稻縱卷葉螟,畝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毫升、或20%阿維·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或20%甲維·毒死蜱乳油80毫升。

  • 6 # 清江鶴

    一,適當回水控制無效分櫱。

    水稻孕穗前,從營養生長旺盛期進入生殖生長期。水稻在肥水充足,高溫的條件下仍然保持旺盛的分櫱態勢。但由於生育期的原因,這部分分櫱很多都是無效分櫱,不能正常結實,又耗費植株營養,因此要適當回水控制水稻無效分櫱。

    三,注意此階段內出現極端性天氣(高溫和極端性低溫),預防水稻"分段結實"。

    相對來說,極高溫天氣還是很少遇得上。而恰恰是每年出現極端低溫的機率比較多。歷年來的生產實踐證明,在水稻孕穗期只要出現低於十攝氏度的溫度,基本上水稻孕穗都有很大影響。

    因此建議種植海拔較高的水稻或區域,或山地水稻要特別重視低溫對水稻孕穗期的影響。

    有效防控措施是用誘抗素與蕓薹素內酯復配使用,以增強水稻的抗逆性。

    四,有效防控稻飛蝨。

    稻飛蝨對水稻後期的生產危害極大。一旦在田間遷駐,繁殖力和爆發 力都是很強的。

    可用百分之三十異丙威,或百分之十吡蟲啉,百分之十吡蚜酮,或烯啶蟲胺等與殺菌劑如百分之三十的稻瘟靈,百分之四十稻瘟醯胺等復配使用。

    五,注意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後期綜合病害的防控。

    比如防穗頸稻瘟最佳時機就是在水稻孕穗的鋌子期。水稻稻杆蠅的最佳防控時間也是在水稻孕穗期,因此,必須適時防控。

  • 7 # 家有二百萬咋辦

    根據水稻孕穗期的生理特點及種植要求,清江鶴認為題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基礎工作:

    一,適當回水控制無效分櫱。

    水稻孕穗前,從營養生長旺盛期進入生殖生長期。水稻在肥水充足,高溫的條件下仍然保持旺盛的分櫱態勢。但由於生育期的原因,這部分分櫱很多都是無效分櫱,不能正常結實,又耗費植株營養,因此要適當回水控制水稻無效分櫱。

    二,如果水稻在田間表現為脫肥症狀,可每畝用五至七公斤復混肥或複合肥進行撒施,以補充水稻脫肥對營養的需求。

    在農村很多人習慣於用高氮肥,如尿素,碳銨。清江鶴建議最好不用這些偏氮肥料,用得不好用得不施量,水稻或易貪青後期卷葉暝很厲害,或者水稻抗性變差,易"炸殼""爛穗"。對水稻生長造成負面影響。

    三,注意此階段內出現極端性天氣(高溫和極端性低溫),預防水稻"分段結實"。

    相對來說,極高溫天氣還是很少遇得上。而恰恰是每年出現極端低溫的機率比較多。歷年來的生產實踐證明,在水稻孕穗期只要出現低於十攝氏度的溫度,基本上水稻孕穗都有很大影響。

    因此建議種植海拔較高的水稻或區域,或山地水稻要特別重視低溫對水稻孕穗期的影響。

    有效防控措施是用誘抗素與蕓薹素內酯復配使用,以增強水稻的抗逆性。

    四,有效防控稻飛蝨。

    稻飛蝨對水稻後期的生產危害極大。一旦在田間遷駐,繁殖力和爆發 力都是很強的。

    在清江鶴寄居地,主要是遷飛白背飛蝨和灰背飛蝨。飛蝨危害嚴重時,可致水稻莖稈軟腐倒伏,水稻籽粒不飽滿。

    可用百分之三十異丙威,或百分之十吡蟲啉,百分之十吡蚜酮,或烯啶蟲胺等與殺菌劑如百分之三十的稻瘟靈,百分之四十稻瘟醯胺等復配使用。

    五,注意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後期綜合病害的防控。

    比如防穗頸稻瘟最佳時機就是在水稻孕穗的鋌子期。水稻稻杆蠅的最佳防控時間也是在水稻孕穗期,因此,必須適時防控。

  • 8 # 心在博宇身上

    一、管理要點:

    (一)施肥技術

    1、 追肥要抓好時機。穗肥追施過早,會造成營養生長過快,無效分櫱增多;若追施過遲,又會造成貪青晚熟,嫩葉徒長,誘發病蟲、倒伏而減產。一般水稻節間開始伸長,幼穗開始分化時是追肥的最佳時期。此時約在抽穗前15天左右。此時花粉母細胞開始減數分裂,是幼穗生長最快和生理機能最活躍的時期,此時追肥不僅對穗枝梗和穎花有促進作用,而且對增加穎花數,增加粒數和粒重都有良好效果。

    2、 追肥要科學適量。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通常每畝追施優質複合肥8-10千克;若葉色黃綠,則每畝加施尿素5-7千克,既可促苗轉壯,又可作為壯粒肥。

    3、 追肥要注意方法。水稻孕穗期一般氣溫較高,葉面蒸騰量大,植株生長旺盛,是其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二)環境標準

    1、 營養:幼穗分化過程中,稻株根量不斷增加,最後3片葉相繼長出,是碳氮代謝兩旺的時期。生產上往往在抽穗前30至40天即第1苞分化期施肥,以促進穎花分化,2次枝梗數增加。這個時期施用的肥料常稱為“促花肥”。在抽穗前10至20天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施肥,可防止穎花敗育,確保粒多。這時施用的肥料稱為“保花肥”。

    2、 溫度:水稻是感溫性極強的作物,幼穗分化的最適溫度為26至30攝氏度,而以晝溫35攝氏度,夜溫25攝氏度更有利於成大穗。幼穗分化臨界低溫是15至18攝氏度,最敏感的時期是減數分裂期,稻穗發育的最高溫度為40攝氏度左右,由於品種的差異較大,要針對性的提高水溫,預防夜間低於17攝氏度的低溫。

    3、 光照:它對幼穗分化關係密切,光照強有利於幼穗分化,穗分化時低溫陰雨,日照少,或者禾苗封行過早,田間鬱閉,都會造成枝梗及穎花的敗育。

    4、 水分:幼穗開始到抽穗,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最多的時期,尤其以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對水分最為敏感。幼穗分化期要求田間最大持水量保持在90%以上,如果田間缺水受旱,不利於穎花發育。要加強水層的標準化管理,如果水稻受淹,稻穗也會出現畸形,其受害程度與淹水時間稻株浸水程度、受淹部位有關。

    二、病害預防:

    (一)鞘腐病

    水稻葉鞘腐敗病發生於孕穗期劍葉鞘上。病株秕穀率增加,千粒重下降,若出現枯孕穗則損失更大,減產可達20%以上。劍葉鞘初現暗褐色小斑,邊緣較模糊,多個病斑可連合成雲紋狀斑塊,有時斑外圍現黃褐色暈圈。嚴重時,病斑擴大到葉鞘大部分,包在鞘內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為“死胎”枯孕穗,稍輕的則呈“包頸”半抽穗。潮溼時斑面上呈現薄層粉黴,剝開劍葉鞘,則見其內長有菌絲體及粉黴,均為本病病徵。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種子和病草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染接種體,借氣流或小昆蟲、蟎類等傳播,從傷口侵入致病。病害的發生流行同天氣、肥水管理、蟲害以及品種等有密切關係:孕穗期降雨多,或霧大露重的天氣有利發病;晚稻孕穗至始穗期遇寒露風致稻株抽穗力減弱的,則更易受害;穗肥施氮過多、過遲致植株“貪青”的易受害;小昆蟲及蟎類多的田塊易發病;雜交稻,特別是雜交制種田(需剪葉調節花期)比常規稻易發病;一般抽穗不易離頸的品種皆易發病。

  • 9 # 專心一事

    農民一枚,對於水稻種植的管理方法不會太多的專業術,都是按照農村農民的地方俗語來說。

    水稻分櫱完進入了孕穗期,這個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追施孕穗肥,我們這裡叫“二造肥”。施肥的種類和數量要根據水稻的長勢決定。如果水稻葉呈淺綠色與鄰田的有明顯區別的,就要適當增施化肥。我自己是尿素加複合肥加鉀肥混合施撒的。當然尿素的量要比頭次施肥(返青分櫱肥)要少,以複合肥為主。

    施完肥後的一個星期左右就要曬田了。曬田要把田裡的水都放幹,能看到泥土有微小的裂縫為好。但不能幹旱,要保持泥土溼潤。所以這時期的水份管理叫“跑馬水”。水份過多會造成的貪青等是農民的都知道就不細說了。

    除了水 肥的管理還要注意蟲害,病害的發生。應該時常在田間觀看,發現病害及時防治,在噴施農藥時最好是混合一些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這些。

    還有一個就是鼠害的防治,雖然這時水稻還沒結實,老鼠沒得吃,但老鼠為磨牙會把水稻咬斷。這不是小問題,嚴重的整片田都被咬死光。鼠害一般都是用藥殺,比較方便。當然也可以用鼠夾或籠子誘捕。

    我自己種植水稻孕穗期的田間管理基本就這些,能做好這些基本能保證產量,但不能與專家的試驗田相比,所以說得也不如專家專業。

  • 10 # 木雨聽風

    1,灌溉水,水稻在插秧之後,一星期左右,進入返青分櫱期。水稻分裂後期,逐漸進入到水稻的抽穗分化期,這一時期,需要及時的對水稻進行淺水勤灌,水分過多和不足均會對水稻抽穗分化有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在分糵後期,進行曬田的水稻,為保持根系活力,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應及時地進行灌溉。

    2,施肥,水稻孕穗期施肥,水稻孕穗期追肥要掌握在水稻拔節,幼穗開始分化時進行。追肥不可過早,追肥過早,會出現無效櫱增多,營養生長過快,有徒長趨勢,到後期容易倒伏,造成減產。追肥也不可過晚,追肥過晚,肥效利用率降低,容易貪青晚熟。一般水稻苗長勢較弱的每畝追施優質複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如果水稻田比較肥沃,水稻苗生長健壯,施肥應適當減少一些,只使用複合肥,不用增加尿素。

    3,應用除草劑,水稻孕穗期除草劑的應用,水稻田應用除草劑,主要是在拔節之前使用,在拔節之前,沒有使用除草劑的,在拔節之後進入孕穗期,是一定不能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的,水稻在孕穗期使用了除草劑,會造成水稻的畸形穗增多,水稻的產量大幅度下降。因此,水稻的除草劑應用,一定要避開拔節之後使用。

    4,病蟲害防治。水稻的病蟲害防治,水稻進入孕穗期,也是各種病蟲害多發期,應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對提高水稻的產量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水稻紋枯病,是在水稻上常發生的病害之一,一般情況下可減產10~15%。防治水稻紋枯病最常用的殺菌劑為10%井岡黴素。在水稻發病初期,進行整株噴灑300~400倍井岡黴素水溶液。注意避開中午高溫階段。

    水稻上最常見的蟲害有稻飛蝨與稻縱卷葉螟。稻縱卷葉螟,在發生初期可用300至400倍液蘇雲金桿菌,進行均勻噴灑。或者選用20%氯蟲苯甲醯胺10毫升進行二次稀釋後,兌水15公斤進行均勻噴灑。可得到較好的防治效果。稻飛蝨從水稻定植苗一直持續至收穫,都有可能發生。

    水稻稻飛蝨防治時,要進行提前防治。可用5%啶蟲脒,或者是。聯苯丁醚脲,進行噴灑。或者10%吡蟲啉1500倍液+有機矽農藥增效劑。

  • 11 # 二米青年

    朋友們好!我是鄉村小嶽,我來答!

    水稻孕穗如何管理?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水稻至關重要的一個時期!其實就像女人懷孕一樣,需要吃得好!睡得好!照顧得好!各種營養都不要缺,才能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水稻也一樣需要管理好水以及肥料,管理得好,稻穀飽滿,豐收在望;管理不好,空殼很多!一季努力有點白費!據小嶽多年的經驗,其實管理也很簡單!我家一般是這麼做的:

    1、田裡的水多少比較合適?許多朋友可能並不覺得這有多重要!有的喜歡關深一點,有的喜歡淺一點,我家一般關上三四公分深左右,父親每天有事沒事都會扛把鋤頭到田邊看看,小時侯,我並不懂!後來才明白父親是去看田裡的水多少了!多了就放,少了就關。

    2、什麼時侯撒追肥比較好?撒什麼肥?撒多少?這個撒追肥特別重要!撒不撒?怎麼撒?撒早了也不好!撒晚了會導致水稻苗青長,收割的晚!這個還會直接影響到水稻米粒的飽滿!產量的高低!所以會特別講究!我家的經驗是在剛有小部分水稻開始孕穗了,就開始撒追肥!一般只用每畝20斤氮肥進行催肥!這個時侯,肥料也不能撒太多了!否則稻穀許久都不能成熟!

    3、撒肥之前應該注意些什麼?這個也很重要!首先要把水放至瓜皮那麼淺,以便讓水稻充分吸收到營養!其次,施肥前要關注天氣情況,最好是在能晴兩三天時進行!否則剛撒下去就被雨水衝跑了!就白白浪費了!還不如不撒!我有個鄰居就犯個這個傻!氣得直跺腳。

    綜上所述,水稻孕穗主要把握好兩方面,一是水的深淺,二是把握好施肥的時間!水稻豐收就一點也不難!

  • 12 # 神農35

    水稻生長進入長穗末期階段,也就是減數分裂中期,劍葉定長,水稻的最後一片葉的葉耳長出,與倒二葉,葉耳平行。此時至水稻穗尖露出幾個穎殼,為孕穗期,通常孕穗期為1.2個葉齡期。大約9天左右。但此田間管理由為重要,不容忽視。

    如題所問

    水稻孕穗期如何管理?

    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清除田埂雜草,減少蟲源菌源宿主。

    二,田間蟲害觀察,及時發現及時施藥。

    三,病害檢測,

    如:紋枯病

    紋枯病病檢測,首先我們要去看水稻株體的底部葉鞘,有沒有,白色的菌絲,及白色或褐色,扁球狀的菌核。以及葉鞘上不規則雲紋狀暈圈。初發病為分散,水暈圈或連線在一起。溼度大時呈暗褐色。

    鞘腐病

    鞘腐病的發生多在水稻孕穗期的葉鞘上,初感病,劍葉葉鞘為褐色小斑,邊緣模糊不清,多個病斑連線成雲紋狀斑塊。有時病斑外圍呈現黃褐色暈圈。

    胡麻斑病

    葉片發病初為褐色小點,逐漸擴大成橢圓形病斑,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色,邊緣褐色,周圍有深淺不同的暈圈。

    細菌性褐斑

    病部初為水漬狀,黃白色,後沿葉片邊緣及葉脈擴充套件到葉尖,形成褐色菱形或長條斑。

    我們透過查田後不管有沒有病害我們都要,進行綜合性施藥預防。一噴多防。

    選擇藥劑為

    每畝用30%稻安醇30~45毫升+3%多抗黴素80~100毫升+2%春雷黴素80~100毫升,+磷酸二氫鉀30克,對水20升均勻噴霧。

    四,出穗前曬田3~4天,亦可促進早出穗,葉片收斂,增強光合作用,又能使根部透氣,補氧。

    小結

    加強水稻孕穗期,管理,為水稻出穗後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打下堅實基礎。科學的管理,才能真正做到保駕護航。

    水稻孕穗期如何管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人品重要,還是第一學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