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伊評科技

    小米品牌的致命的缺陷

    眾所周知小米手機起家的方式就是利用價效比,然後利用飢餓營銷打造供求關係的不對稱,然後在網路上積攢關注度,可以說這一招在2016年之前都非常的好用,畢竟那時候大家都比較窮,經濟尚不發達,而且手機市場的競品也是非常少,小米利用初期掌握的巨大熱度,可以控制很多資源,比如驍龍處理器的首發等等,但是隱患也是有很多的,其中之一就是,飢餓營銷以及過度追求價效比對品牌的負面影響,飢餓營銷就不說了,簡直就是深惡痛絕,但是這只是其次,過分追求價效比導致小米的品牌價值非常廉價,而且一旦出手機人們想到的並不是“做工,品質”而是是否便宜,這就很致命了。

    手機市場就像摘蘋果,低處的蘋果已經摘完了,或者說大家已經殺成了紅海。

    手機行業低處的蘋果已經被摘完了,想要突破,必須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千元機市場,大家殺成了一片血海,而在高階手機市場,沒有一定的研發實力,想要拿出吸引眼球的產品在目前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2018年的小米就面臨這個困境,旗艦手機MIX3釋出比友商晚了將近半年,成為小米最失敗的作品之一,但是並不是這款產品有問題,而且競爭太過激烈,這款手機就顯得非常的失敗,可參考MIX一代釋出的時候那種震撼。

    小米的策略也很清楚,也很簡單

    利用redMI繼承和繼續發揚小米的價效比精神,然後小米這個品牌慢慢積累品牌屬性在前期研發不足的情況下,小米有可能不會利用小米的品牌出低端機型,甚至中端機型都會讓redMi進行發售,比如最近的即將發售的:紅米note7pro,基本定位和當年的小米8定位一致,這可以看作小米進行革新的一種舉措,至於是否奏效不好說。

    科技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最便捷的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希望小米可以在2019年給我們帶來更多有驚喜的產品,提升自己的品牌屬性。

  • 2 # 魯珀特之淚光閃閃

    這個應該不是價格決定的吧?這個應該是以手機價值和體驗決定的吧?我出個功能機叫價五千,那我能說我的是高階機嗎?一些人都被商家帶偏了,只要貴的不要對的。手機最終只不過只是一個工具,只要物有所值,六千又何妨。有需要的人還是會買。不需要的三千都嫌貴。

  • 3 # YakSoulllllll

    我會應該選擇,選小米是因為習慣了,上學時開始用。現在的收入,買手機已經可以不考慮價格了。有miui加小愛,做工好,就行了。

    可能不具備代表性,不過我身邊的同學朋友,我這樣的也不少。

  • 4 # 科技數碼隨時答

    這個當然不僅僅小米一個廠商5G手機價格會上漲,而是全體都會上漲,如果到那個時候你發現小米手機雖然漲價了,但是仍然是各個廠商中價格最低的,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這樣看來的話,小米還是很有價效比的,所以這個就是相對而言,連小米這樣注重價效比的廠商都這樣的價格了,其他廠商手機價格會高到哪裡去可想而知。

    很多人說小米一直是走價效比路線的,如果手機真的漲價了,很多人會脫離小米,這個看法也算是正確的,但是也不正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小米手機之前走價效比路線,在設計方面的確沒有太大的功夫,而且算是隨波逐流的,比如小米8的劉海螢幕,以及斷流的問題,確實是影響體驗,但是還是很多人選擇購買了,就是因為價格低,但是如果小米價格上漲了,品質和設計方面也上去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很多人說OV手機設計很漂亮,做工也很好,小米有價效比但是設計沒有用心,但是漲價上漲而且設計用心了,其實還是會吸引很大一部分人的,所以就算小米的粉絲不買賬,購買OV手機的人會買賬嗎?這個當然是會的。

    所以總體來說的話,事情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做對比,每個人購買手機之前都要做對比,到底是選擇高效能價效比高的,還是選擇顏值高的很糾結,而這個時候如果小米設計用心了,品控很好了,其實還是會大火的,所以即便是小米走了高階路線,如果相比其他廠商的手機價格很低,我想很多人還是會接受的,而且還會吸引其他廠商的粉絲前來購買,而不是會脫粉。

    小米手機的價效比其實還是源自設計和品控以及用料,雷軍不是慈善家,所以在兼顧到價效比的同時沒有兼顧到其他方面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走高階路線也就意味著可以用更好的材料,做更好的設計,而不會再將就,這樣看來的話,其實我覺得小米手機還是會很成功。

    回答完畢

  • 5 # 太平洋電腦網
    不是說你賣得貴就是高端了。

    高階的是你需要有一些地方做得非常好,其他地方做得優秀,這樣才能溢價,大家才會花更多錢去買你的東西。我們看看幾個高階品牌的特點:

    ①蘋果:iOS系統優勢、A系列晶片、出色的螢幕調教能力和一流的工業設計、出色音訊解析能力,高品質的做工品控;

    ②三星:頂級的螢幕和調教能力、各種黑科技、頂級的用料、出色的品控和工業設計

    可以說,他們三家的旗艦機都是高階機,雖然價格不一樣,但是都是這樣的:有一些方面非常出色,其他方面不差。

    這是得益於長期的科研來積累的,不是所你用廠商的東西就可以了。

    如果小米9或者小米Mix4能夠拿出一些東西,在行業內頂尖,其他的廠商幾乎無法模仿的,那麼這才是小米走向高階的開始。

    而不是把價格定高了就會有人買的。你看8848這些機子價格也很高,但是呢,怎麼樣?

    所以,小米還是需要多花錢去科研,拿出真正的黑科技,這樣才能走向高階的。

  • 6 # heipi雪人

    真米粉還是會繼續選擇小米的。

    首先小米是按價效比和為發燒而生圈粉的,如果到現在還沒有放棄那估計還會繼續支援的。

    首先,小米高階漲價了,相信其他家也會漲價,這不是隻有小米漲價。

  • 7 # LeoGo科技

    然而,我覺得,對於小米手機漲價是題中之義。就像我們差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一樣,似乎我們也差雷軍一臺手機,所以,漲價,我覺得可以接受。而,紅米獨立運營後,小米的野心可見一斑。這是想和華為榮耀一樣,走價效比和高階旗艦路線。

    當然,我覺得小米9或者小米mix4的漲價可能性也非常高,這裡不僅僅因為小米品牌要求,也是順應市場需求。我們說說為什麼會漲價:

    第一。物價水平上漲。我們在雷軍釋出的微博中看到,雷軍的意思是,因為必須在無塵產線生產,所以需要增加成本。這也就說明了,小米9等手機也可能增加手機成本,漲價是趨勢。

    第二:高階旗艦是必走之路。我們知道面對小米的有兩條路,要麼一直走價效比路線,要麼嘗試走高階旗艦路線,這是破局之路。雖然,我們看著小米手機發展迅速,可是大部分的銷量來自紅米,所以小米手機如果不尋求高階旗艦,只可能被替代。

    小米9可能渲染圖:

    第三:小米的野心。小米也想成為挑戰蘋果和三星手機的品牌,而這方面,小米一直在努力,從小米的生態鏈系統得建立,就是為了能夠走iPhone一樣的路線,顯然這種想法並沒有錯,而且也是小米野心所顯。

    在我看來,小米漲價,可能還是會加有更多的硬體配置,在小米手機上不曾有過的硬體配置將會載入,比如IP68防水等等,所以對於米粉來說是好事。

  • 8 # 懂機帝玩手機

    其實大家買手機價格只是一個參考,手機賣的貴就沒人買了嗎?也不見得,蘋果賣一萬多還有很多人要買,為什麼?說白了就是人家手機產品過硬。

    所以小米9如果走高階路線價格定在3999元,MIX4價格定在4499元,有人買嗎?叫我說只要你的配置給力,能超出消費者的小預期,你定價4000以上完全是有人購買的。

    在這一點上華為就做的非常好,華為mate20Pro一面市,為什麼遭打大家的瘋狂搶購,很多果粉都紛紛轉過頭來要買華為mate20Pro,手機功能強大啊,配置超過了消費者的預期了啊,原來國產手機也能達到這個水平啊。買5000多,6000多一樣買斷貨啊。

    另外一點就是華為的手機佈局也比較好啊,高階商務就買華為mate系列,高階時尚拍照就華為P系列,中低端就買榮耀系列,全方位佔位。

    小米的策略也開始改變了,雷總今年終於醒悟過來了,人家一直在拿中低端的榮耀來對標你的旗艦手機,你能賣上價格嗎?還好今年釋出了中低端品牌Redmi,然後再繼續走你的價效比路線,喜歡中低端就選紅米,高階效能就小米數字系列,高階商務就小米MIX系列。當然這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你也要像華為一樣拿出讓消費者驚豔到產品,只有這樣你才能漲價。

    要不然你漲價就會丟米粉。

  • 9 # exia00

    我覺得走高階或者低端,這個問題關鍵還是要看小米的品牌價值,產品的科技含量及做工!

    這些年來小米的產品定位都是“價格屠夫”,算是比較親民,但小米的手機不管從用料和功能堆積只能說一般,做工對比其他廠商更是很一般!類似功能突破之類的黑科技基本是沒有!我認為,高階手機的價值不能缺失創新科技的加持,而不僅僅是堆效能,這兩年的蘋果手機開始衰敗就是如此!效能高低並不能成為你漲價的理由!

    另外,小米之前建立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群體中“就是親民廠商”這麼個形象,突然的變道超車,走高階,市場能接受嗎?有好好的考慮固有米粉的接受能力嗎?品牌效應的經營不是一時半會兒想變就能變的!

    我個人認為:一部高階手機需要具備的條件“品牌效應、效能、顏值、做工,系統、黑科技”只有這些特點能夠在市場時效中投放,才能可行!

    我相信在解決好小米手機上面這些問題之前,小米要走高階的道路還很遠!

  • 10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其實這也是小米努力的方向,我們知道小米mix一代驚豔的亮相,其實並沒有因為價格的問題,導致這款產品不受人待見,反而是因為諸多的黑科技以及創新,讓使用者覺得小米確實不錯。

    小米mix一代為小米正了名,證明了小米那句slogan為發燒而生並不是簡單的空話,小米也是有能力做出比較不錯的創新性手機,小米mix系列也成功的成為了探索性產品。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小米mix系列屬於高開低走狀態,經歷了mix一代的高光時刻之後,緊接著一代不剩一代,到了小米mix三身上,萬眾矚目,但交出的成績單並不是合格的。

    對於小米mix系列來說,價格真的不是這款產品最主要的東西,而是承載了整個小米探索的責任和希望,去年上半年以來,OPPO和vivo先後進行大幅度的創新,留給小米的壓力非常大,而米粉也是希望小米mix3能夠帶來一個比較驚豔的亮相!

    但事實上小米mix3更像是一個趕工出來的產品,雖然有著不錯的設計,但無論厚度重量還是後置指紋識別都差強人意,被榮耀magic2壓的死死的,探索系列的產品成為了走量型的產品,我個人覺得這是失敗的。

    所以從民意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大家對於小米mix系列的價格並不意外,畢竟探索型的產品怎麼可能跟量產型的產品一樣,但大家期待的是更多的黑科技和更多的創新以及經驗式的設計,但這些來說小米都沒有做到。

    我個人覺得其實小米探索系列不應該淪為走量的產品,畢竟小米的系列已經夠多了,無論是紅米系列還是數字系列旗艦產品,都是銷量的擔當,mix系列本來就不屬於大眾,價格上升無可厚非。

    其實如果今年小米mix3夠帶來不同的設計或者說是更驚豔的創新的話,價格其實根本不是問題要知道,如今智慧手機圈因為市場飽和,還有同質化特別嚴重,導致了整個手機市場的使用者們換機慾望特別低,主打價效比或者說主打硬體配置已經完全不能吸引使用者了,畢竟如今手機的配置已經基本告別了卡頓。

    我個人是覺得小米在mix4上應該持續努力,或者說是至少帶來驚豔式的創新,這款手機該有的都有,黑科技也都應該有,這樣才能刺激消費者,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小米mix3的確是一部比較不錯的旗艦機型,但卻不是探索型的產品。整機幾乎毫無亮點,有亮點的探索型產品絕對是失敗的。

    目前來看,華為將手機的價格提升到4000元到5000元檔位,銷售量並沒有降低,即便是榮耀系列也將價格上升到了3000元檔位,足以看出其實使用者對於價格沒有那麼的敏感,除非你是像蘋果那樣上萬塊的售價,才會讓很多人捉襟見肘。

    一個手機品牌的探索型產品賣到4000以上,我個人覺得並不是什麼大事。希望小米在mix下一代能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 11 # 我帥故我在

    肯定是有人買賬,有人不買賬,比如我,我什麼牌子的手機都用過,只喜歡MIUI,而且又對價格不是很在意。那價格只要不離譜,我就買。

  • 12 # 柒寒9

    蜜雪冰城賣了好幾年2元的冰激凌 4元的聖代檸檬水 6元的奶茶 現在推出了8元的10元的 沒人買賬,還是買2 4 6的產品,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

  • 13 # 一生所愛214684652

    物有所值才行,短暫的飢餓網路營銷可以,但是時間長了必然不可取,小米確實打價效比,但是時間久了打價效比的多了,連三星都為了奪回中國市場打價效比。蘋果技術先進不,定價一萬多依然銷量股市大跌,不進步後面有的是企業追著你打,打鐵還需自身硬

  • 14 # 極客談科技

    小米透過“高性價比”或者稱作為“發燒”積累了一批忠實的米粉;

    此刻突然改變風格,使用高品質、高溢價的產品路線,勢必會導致使用者流失。

    “高性價比”已經成為了小米的標籤,暫時還不是更換標籤的時候。

    小米手機的市場定位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並於2018年7月上市。

    可以說小米公司發展迅速,幾何式的銷售量增長,都離不開自身的市場定位。在小米手機未釋出之前,手機廠家更注重的是高階、以及中端的手機市場。對於低端的手機市場,關注度並不是很大,該市場利潤率較低。

    小米手機的切入點很好,以“為發燒而生”為開發理念;

    外觀上使用簡潔的設計,“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在外觀和成本之間找到了平衡。

    憑藉著超高的價效比快速的佔領了市場,並拉低了高階手機的價格。

    小米手機實際平均銷售價格

    以賽諾統計的2018年手機銷量為例。

    透過2018年的手機銷售額與銷售量的比值,可以初略的算出平均手機出貨價格;

    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在1374元左右,可以看到,依然走的是低端價效比路線。

    從最近紅米Note 7的火爆銷售也可以看出端倪。

    現在小米僅能夠依靠薄利多銷的方式來帶動收入,高溢價手機使用者並不會買賬。

    關於小米執行高階路線想法,您怎麼看?

  • 15 # 陶土930

    之所以小米手機一直賣的較低價位,是因為本身平庸無奇,除了價格戰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這就是雷軍老說控制利潤的原因,也是一種自知之明,一個普通的組裝廠能在掙點工資之餘還有百分之五的利潤其實應該知足了,空間是留給有本事的人的,試問小米要是拿出個驚人的高科技雷軍還會裝低調?還會低定價?別天真了。

  • 16 # 攝光追影

    米粉經過這7年,也成長了,

    只要質量,效能,配置是當下市場最優的,價格還是能接受。

    米粉沒有人想想中不堪,吊絲是中等收入,老老實實過日子的一群。

  • 17 # 不知不覺成了網路噴子

    小米note2瞭解一下,現在是要多卡有多卡,不怎麼玩手機的可以選小米,年輕人別買小米,太卡,便宜是真的便宜,給家裡老人買比較適合

  • 18 # 別摸我修理工

    我買手機考慮5千到6千之間,如果你的價格到這個位置,我會看測評,同等價格,我只考慮蘋果,三星。你就是兩千,我也不買。國產手機硬體成本確實大,我想請國內的工程師多做軟體方面的功夫。

  • 19 # 帆辰科技

    如果小米走高階路線,小米9定價為3999元,而小米mix4定價是4499元,那麼眾多使用者是否還是選擇小米呢?一直以來小米的定位都是高性價比的策略,什麼是高性價比,雷軍也給過解釋,就是在同等價位下,效能最強;同等效能下,價位最低,不過小米到底適不適合這個策略呢?

    但是現在的國產手機,並不是不能夠邁進高階手機市場的,像華為mate系列的產品,和P系列的產品現在的售價都是五六千的價格,照樣還不是買的非常的好,而且大眾還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就是手機價格買的貴,那麼就一定有其買的貴的原因,產品的質量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小米手機一直以來堅持的確實低價和高品質的策略,所以在自己的印象中它的質量就不是很好。

    我們假設一下,現在的小米手機總共有三個比較大的系列,分別是mix系列和數字系列,還有已經獨立的心品牌redmi系列,現在數字系列走高效能的價格,買到3999元,而mix系列買到4499元的價格,而低端則交給redmi系列,那麼我個人認為小米手機的全部產品線已經鋪開,對於高中低三個不同的級別。

    這樣才能有實力真正的別的廠商的手機展開競爭,像之前的榮耀系列手機一直對標的其實就是小米的旗艦系列的手機,現在好了,榮耀系列的手機有redmi對抗,高階手機則有數字系列和mix系列,至於說漲價後的小米手機其使用者還會不會購買呢,其實只要效能給力,配置到位,價格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最主要的還是產品質量過硬。

  • 20 # 搖曳于田間

    可能會換另外幾個品牌手機嚐鮮。

    早年喜歡使用諾基亞。

    作為前後使用過六部小米手機的消費者,應該適應小米官方調整手機發展的戰略格局。

    如果說小米型號手機款達到4499起,或者是3999起的銷售價格,我會考慮換品牌。

    作為辦公商務電子產品的替代,蘋果手機也不錯,華為手機也不錯。

    你換初心,我何必守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是一年相親時,你有哪些從相親中悟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