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請叫我久的
-
2 # 河源溫記五指毛桃雞
我這邊市場裡面有一個攤位就是專門賣豆漿的,有黃豆紅豆玉米核桃等,超級旺的,兩塊錢一杯,基本她每天都賣清空,裡面利潤多少我倒是不知道,但是她的都是現打現賣的,很濃郁,很好喝!
-
3 # 麻辣火星
豆漿、豆腐腦和油條是好搭檔,只賣豆漿的話,和賣粥區別不大,都是等著別人攤位買好吃的再來選擇粥或者豆漿。
所以你還要挨著買吃的的攤位才有銷量,我覺得路過你這專門買一杯豆漿的人比較少吧。永和豆漿雖然他名字突出豆漿,但是他也有油條包子餛飩小菜等。
雖說現在豆漿有很多口味的,原味的,紅棗的,綠豆的等等吧,但是早餐賣豆漿的要麼用暖瓶盛裝現場裝杯,要麼在家裝杯用封口機封好,加熱後用保溫箱盛裝。
所以出攤的時候就是一手錢一手貨的過程,建議結合煎餅果子或者雞蛋灌餅、肉夾饃之類容易做的食物一起賣,這樣可以讓顧客多一種選擇,也容易引流。
-
4 # 熊二的美食日記
謝謝邀請!熊二來回答,早餐的市場經久不衰,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時間緊張,大多數人早餐往往是在外面一杯豆漿,一些主食,很隨意的就對付過去了,殊不知一天裡,早餐是非常重要的,長期早餐吃的好壞,對身體會有很大影響!早餐的市場還是很大的,至於早餐豆漿,只是早餐的一部分而已,要想早餐做的好,豆漿賣的好,以下幾點非常關鍵:
1、品質豆漿:現在在外面早餐點買到的豆漿,大多數只能喝到豆漿味,口感真的不敢誇獎,裡面加了什麼?加了多少水可想而知,能理解的是人家為了節約成本嘛!能不能留住顧客也可想而知,如果想把豆漿做的吸引人,一定要做良心豆漿;貨真價實、真材實料的做,可以做出多種口味的營養豆漿,比如:核桃豆漿、紅豆豆漿、花生豆漿等等,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營養需求來購買,這樣顧客只要在你這裡喝過醇香的豆漿,下次就會還想來!
2、早餐的配餐:可以做出一些營養豐富的早餐主食,也可以開發一些新品種主食來吸引顧客,舉例:水果餡料的系列麵食;很多水果都可以做成果醬,把果醬做麵食的餡料,做成小包子、餡餅、小月餅等樣子的麵食,即營養又口感好,因為水果加熱後更容易消化吸收,也幫助解決一些人因為時間匆忙吃水果少的問題,會很受歡迎的!
3、早餐選址:做早餐選址很重要,地點可以考慮是交通便利、上班族必經之路的地點選址,或者選辦公樓、學校附近;因為早餐喝豆漿的人,半數以上是上班族,或者是接送孩子的這個群體,居住區人們往往在家自己做早餐的比較多,在外面吃早餐機率不是很高,除非有事時間匆忙,所以早餐選址要分析客流群體。
-
5 # 21秒記憶
早餐,是中國人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餐。長久以來,中國的早餐市場由包子、油條、煎餅、豆漿霸佔天下,路邊攤和街邊店是最主流的銷售方。
不過,近年來龐大的早餐市場吸引了眾多餐飲品牌入局,真功夫、嘉和一品等中式快餐品牌、正餐品牌眉州東坡以及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洋快餐品牌紛紛入局,甚至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在2012年“參戰”。
縱觀這幾年的早餐市場,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一方面,既沒有出現早餐頭部品牌,真功夫、麥當勞、肯德基乃至星巴克的早餐並未給品牌帶去實質性的盈利增長;另一方面,小檔口的早餐店也依然繼續維持著小檔口的生意,並沒能做大。
1、小檔口早餐發展受限太多
在廣州BRT黃村站旁開了一家早餐店的老李,是眾多小檔口早餐老闆的縮影。
2、品牌餐企早餐盈利乏力
其實,早在2012年星巴克推出早餐系列時,就有分析認為,此舉很難為星巴克在中國的擴張帶去實質性的效果,其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大。
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隨著過去兩年美國同店銷售的減速,中國市場成為星巴克發展的重點,但是今年Q3財報顯示,其中國/亞太區營運利潤率從26.6%下降到19%,下降達7.6個百分點。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這是中國市場9年來的首次下降。
在廣州琶洲某寫字樓一層的星巴克門店,早上八點,上班族們陸陸續續路過該門店,但只有零星幾個人會進去買杯咖啡,或順帶買份早餐。
除了星巴克,其餘入局早餐的餐飲品牌發展勢頭也並未達到預期。
以粥品類起家的嘉和一品,從2004年創辦開始,一直致力於掘金早餐市場,迄今14年的時間裡,一直深耕華北地區,開了180家門店,其中北京地區獨佔150家,然而離實現全國連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成立於2003年的巴比饅頭,目前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門店。不過其創始人劉會平認為巴比饅頭存在很大的侷限性,他開始佈局其他行業:2008年佈局冷鏈與農業產業鏈,其後又利用已有的農業產業鏈、物流以及線下門店覆蓋率廣的優勢,進行農副產品的銷售和配送。
早餐市場為什麼不好做?
都說早餐市場是塊金礦,但無論是品牌餐飲還是小檔口,似乎都沒真正撬動它。原因何在?
1、利潤微薄
早餐與正餐相比,單價偏低。包子通常以它的餡料來劃分價格,一個包子售價一般在1~2元。然而一個包子的成本要0.5元,就算賣500個,毛利也只有幾百元。
2、店面租金高
與低利潤相對的問題就是門面房的租金高。在早餐高峰時段,消費群體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家與公司兩點一線,很少有人願意專門繞道去買一份早餐,更多時候還是會選擇就近解決早餐需求。
所以早餐店鋪開在人流量較多的位置更有競爭力,而人流量大的地方租金相對都會貴一些。
這幾年,租金成本越來越高,據商業地產雲智庫釋出的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租金同比增長1.8%。
3、競爭對手增多
除了洋快餐進軍早餐市場外,越來越多的中國餐企也紛紛入場。例如中式快餐品牌湯上工夫,在今年7月份門店升級改造後,除了提供午餐和晚餐,還會提供點心、粥、粉等中式早餐。
4、沒有解決“快”的問題
“兩個包子,一杯豆漿,即拿即走,不耽誤上班。”這是早餐最常見的消費場景,背後是早餐隱藏的最重要需求——快。有媒體曾調查過早餐消費方式:75%的人選擇順路買著吃,15%的人專門早起吃早餐,10%的人選擇其它方式。
無論是早餐小店還是連鎖企業,都必須要“快”,不只是出品快、打包快,供應鏈配貨也要足夠快速便捷。
“沒有解決‘快’的問題,也是各類早餐外賣至今難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專欄作者白墨認為。
5、缺少標準化供應鏈是最大掣肘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中國早餐市場分析》顯示,全國連鎖早餐企業有2000家左右,早餐網點大多在100個以內,超過200個網點的僅僅有140家左右,僅佔7%。
前北京麥當勞副總裁蔡惟遷表示,早餐是薄利的業態,需要連鎖發展,而連鎖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供應鏈。“供應鏈可以使早餐標準化,提高出品質量和速度。”
6、配送價高於早餐價格
2014年前後,出現了“早餐佳”“趁早”“呆鵝”“汁味”等早餐外賣平臺,如今卻幾乎全無蹤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配送費過高,4~7元的配送費往往超出早餐價格本身。
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顯示,70%的消費者購買早餐的花費一般在3~9元,也就是說光配送費就能讓這些消費者再吃一頓早餐。
該報告資料也顯示,在訂購外送早餐時,37%的消費者願意選擇免費配送的商家,只有26%的消費者願意支付比外面買的早餐高的價格。
7、客群和需求很有限
首先,外用早餐市場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根據《早餐中國》的報告,透過對四個一線城市和六個二、三線城市將近3000名消費者的調查,發現這些人當中將近70%的人一週在家會吃2~3頓早餐。
同時,今年某營養品公司調研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瀋陽和福州等7個城市的2100餘名中國消費者的反饋,發現82%的中國消費者習慣在家用早餐,而自制早餐的比例高達87%。
其次,早餐的個性化要求低,吃飽就行。
中國人對早餐的態度沒有午飯和晚餐那麼重視,個性化需求低,吃飽就行。
這就造成了人們買早餐是就近原則,門口或馬路邊順路買,邊走變吃,在公交車裡吃包子是常事,但很少見過在公交車裡吃午飯或晚飯的。
結語
8000億的早餐市場看起來是藍海,但其實要做起來需要解決的困難還有很多。而要解決這些困難,需要天時(市場真需求大)、地利(供應鏈)、人和(大部分消費者對早餐品質、體驗有所追求),可謂困難重重。
當然,如果上述問題你都有足夠的資本、資源解決,並且不畏艱難,那就去挑戰吧。
不管是曾經的新餐飲代表品牌,還是連鎖餐飲品牌們在新餐飲領域的佈局都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如何破局?究竟誰才是下一代新餐飲的代表?2019年6月13日,2019年,全球新經濟年會·破局新餐飲峰會將從連鎖化、資本化、供應鏈、年輕化、全渠道、外賣新零售、大資料會員營銷等方面,與餐飲上下游企業、餐飲創新品牌、新物種企業及諸多行業領袖、從業人士和行業關注者一同探討新餐飲的未來趨勢及新餐飲的代表實踐方案。
-
6 # 食尚達主戶師傅
成功經驗之談:早點店怎麼開,早點攤怎麼擺,更易能賺錢。
無論做什麼生意,有賺錢的就有賠錢的,但是並不是像賭博一樣,賺陪無規律可循。我上學時,家裡就是買早點的,賣的是豆漿豆腐腦和油條。攤子看著不起眼,但是非常紅火,收入非常不錯。總結經驗,賣早點要想掙錢,要做到以下幾點:
賣早點很辛苦,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說句實在話,要不是家裡孩子多,上學花費多,父母真不會選擇賣早點,非常辛苦。每天冬天凌晨三點,夏天兩點就要起來做準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直到我們幾個大學畢業。由於睡眠不足,人老地很快,清楚地記得暑假回家,我娘在街上等我回家,遠遠望去,四十幾歲的人,駝著背,臉色暗淡蒼老,做兒女無奈又心酸。若是年輕,受幾年罪也無煩,在我現在工作的鎮上,有一家包子鋪,生意非常紅火,老闆二十來歲,年輕力盛,能扛得住。
早點食材要真材實料,店雖小但要認真經營:我家賣早點時,生意紅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真材實料,認真經營。做豆腐腦的胡辣湯是一大早辛辛苦苦熬製幾個小時烹飪而出,胡辣湯的味道遠近聞名,是幾經鑽研,慢慢總結出來的。很多人,包括外地定期來辦事的司機等,繞遠道也要過來喝一碗豆腐腦。
賣的是早餐,換來的是顧客人心:吃我家早點的很多是附近工廠的工人,那時候沒有支付寶微信等網路支付方式,全憑現金付款,常有人吃完早餐把錢包落在了桌子上,我父母就把錢包掛在車把上等人來認領,因此有很多鐵粉來我家吃早餐,據他們而言:“在這吃,心理踏實”。
地理位置要優越:要擺攤設點在工廠附近或交通要道,有足夠停車空間,且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地方,以保證客流量。我家賣早點的位置是個大十字路口旁的一大片空地,擺攤方便,顧客放車也方便。本來是個城管嚴管之地,因孩子們都上學花費太大,於是好心的城管手下留情,我家的小攤得以倖存下去。
-
7 # 就愛瞎想
只賣豆漿嗎?選個小區菜市場門口或是學校門口或是上班族比較多的地方。然後賣花式豆漿,我們小區和公司附近都有,豆子提前煮好了,你要的口味如果需要一起打碎就幫你打成糊,你愛直接加有咀嚼感就給你打好豆漿挖兩勺扔進去。例如紅豆,綠豆,紅棗,黑米,芝麻,玉米,燕麥,薏仁,黑豆,小米,香蕉,山藥,椰果,布丁,珍珠。甚至豆奶,豆漿咖啡都可以的。反正可以備一些料等人家下單了你再做。
-
8 # 饞貓養成記
這個主意不錯!豆漿的選料、製作相對來說操作會比較簡單,也很符合市場需求。
當然啦!真要較真的話,關於豆子的品種、飽滿度的選擇、色澤的挑剔等等這些都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才能更好的做出選擇,製作的時候也要掌握好的方法才能做出爽滑順口、香味濃郁的好豆漿。
但是有誰是天生就會這些的,都是慢慢積累出來的。
但是我個人認為做豆漿的話可以多開發點相關的產品,像豆花、豆渣餅等,再稍微備點糕點、麵點之類的,因為多一點選擇總能滿足不同的人的需求。
-
9 # 野釣白條軍之無野不歡
豆漿早餐肯定是有市場的!
個人感覺如果你想做這塊可以做多樣化的早餐,比如說粥、包子、豆漿、油條相結合吧。我周邊就有一家人就以賣粥養活一家人,早上3個小時10幾種全部賣完,你可以自己看看裡面的利潤有多少,但是他們二位是做推車生意,就在一個菜市場門口!
自己做的東西要選擇好的食材,就像是自己家裡面吃的一樣做法,感覺還是不錯的!也要看你是想怎麼樣操作,開店還是做推車,方法感覺都著不多的,就看自己能吃苦不。現在有想法其實都可以去做,不要到了以後就後悔啦!
-
10 # 莫凡太太
我只能從市場觀察者的身份給一些建議。
首先,早餐市場這個切入點很好。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早上沒有時間做早飯,往往起來在路上的早點鋪解決。
而早餐的生意裡,豆漿、油餅、油條這些是早餐的基礎版,入門門檻較低,不需要添置大型的裝置,購買一個豆漿機,弄一口油炸鍋即可。
其次,選擇切入的市場很重要。早餐豆漿生意的選擇要看在哪個市場做。在北方,早餐豆漿油條或其他,是比較受老百姓歡迎的早餐形式,而在北京以南的地方,各地方早點差異很大,比如鄭州、西安的胡辣湯,武漢的熱乾麵,廣州的早茶。在這些地方做豆漿早餐生意顯然收益不會好。
最後,是選址。餐飲地址很重要,選擇在區民區裡或者地鐵出口附近,方便上班族的動線上,提高集客點,這樣生意勝算大一些。
-
11 # 昨日重憲808
做豆漿早餐市場怎麼樣?
首先我講一個身邊的例子,我們今日嘗試有一個永和豆漿,他把豆漿坐到全國連鎖嗯,而且變成了省級農業化產業企業,而且變成了農戶加基地加公司的發展模式,這個做的非常好,所以說的豆漿身上前景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他的豆漿賣得非常貴,要在本地的話應該在三元一杯,如果在大城市的話能賣到五塊到六塊
在中國,早餐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飯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每天忙忙碌碌的,根本沒時間吃早餐,只能在路邊小攤上買一些吃。現在的早餐鋪和一些早市上的小攤販越來越多,方便了大家的同時,卻有一些隱患。
我早晨經常是在家附近的早餐小攤上買一杯豆漿,再拿一個包子就直接吃了上班,但是偶爾會壞肚子。有天小姨子來我家,說道早餐,她說早餐鋪的豆漿最好少喝,她自己就是早晨擺攤賣早點的,跟我說了很多豆漿的貓膩。
豆漿一直是大家最喜歡的早餐之一,不但味道好喝,還有營養,可以補充大豆蛋白,很多早餐店都打著現磨豆漿的旗號,但是真的是現磨的麼?這可不一定。很多早餐店為了節省時間,都是批發了豆漿粉,直接開水勾兌出來,非常沒營養。這種做法真的是太黑心了,畢竟是事關人家的健康啊
不僅如此,當天沒賣完的豆漿老闆當然捨不得扔,只能第二天繼續賣給大家,不新鮮的豆漿就非常容易變質,導致大家壞肚子。而真正的現磨豆漿也未必可以完全放心,因為很多商用的豆漿機長時間不清洗,很容易滋生細菌,一樣的容易導致人壞肚子。
大家在早晨吃早餐的時候,儘量還是不要再流動的小攤上吃,而是在早餐店鋪裡吃比較保險,再就是要觀察店內的衛生情況,只要店鋪桌椅和環境都乾淨,才能保證他們後廚比較乾淨,畢竟病從口入,每天都要吃的早餐一定要吃得乾淨吃得放心,這才不會影響一天的好心情。大家覺得怎麼樣,一起討論一下吧!
一杯現磨豆漿的利潤
深夜豆漿
早餐商業豆漿的做法
五穀豆漿配料表大全
商用現磨豆漿的做法
豆漿不能天天喝
-
12 # 萌娃小豆豆
相信豆漿油條是不少人吃早餐時的最佳選擇,每天清晨,只要喝上一杯口感醇厚的豆漿,滿嘴的豆香味就能讓人元氣滿滿地忙碌一整天。很多小夥伴表示自己也曾經在家裡嘗試著做了許多次的豆漿,但總感覺不如外面販賣的豆漿那麼好喝,小販們到底添加了什麼,能讓豆漿變得那麼好喝呢?
以高階的豆漿品牌為例,出於大豆原料的影響,由於小販們是市場上的常客,經常需要大批次進購,因此他們往往能拿到品質更好的大豆,購買到了更為優質的原料,在豆漿的口感上,自然會比普通人自制的豆漿更加優異。
而且家用的豆漿機是透過刀片高速旋轉來切碎大豆的,可溶性蛋白質溶出率低,而商用的豆漿機時透過砂輪高速旋轉碾壓成溼粉末,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質溶出率,也提升了豆漿的口感,好比蒜蓉比蒜片更入味一樣。
當然,這些品質好的豆漿往往也價格不菲,而我們常常也能看到大街上許多豆漿不僅價格便宜,分量也多,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因為部分不良商販常常大量購買廉價的豆漿粉來兌水充當現磨豆漿,並暗地裡大量使用了像是香精、增稠劑、發泡劑等等,各種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新增劑來提升豆漿口感,這種豆漿雖然便宜又好喝,但是長期飲用將不利於人體健康。
-
13 # 美食客家
做豆漿早餐市場確實不錯,早上很多人喜歡喝豆漿,那麼要針對市場如何做好豆漿。
市場調查:
這個調查是很有必要的,決定你豆漿店的成功與失敗,針對人群調查。如果你附近居住的都是老年人和上班族居多,那麼你可以開家豆漿店,順便買點早餐,豆漿油條絕配。如果你附近居住的是上班族和學生居多,那麼開個小攤位,五穀雜糧豆漿為主,口味居多,選擇多種多樣。
人們的飲食習慣:
很多城市裡,大多數人都是早上買早點吃,那麼可以在賣早點的附近開家店或者小車,如果是在農村的早市上,那還是放棄吧。
利潤分析:
一斤豆子的價格在3元左右,看看你能出多少的量,大約能出6斤,一斤兩元,那麼利潤在10元左右。
-
14 # 高唐名吃老豆腐趙
豆漿再早餐方面很有市場
1、在快餐店可以看成一種粥
2、豆漿有很多種,如果和油條搭配,可以是鮮濃豆漿,味道鮮美,在我們高唐可以賣到一塊五或者兩塊錢左右一碗
3、在高唐老豆腐快餐店
豆漿一般都是免費的,因為做高唐老豆腐的時候,留下豆腐渣
和高唐老豆腐一起賣也很有市場
最後搭配一款燒餅
總之,豆漿是很有市場的,至於怎麼做,要靠自己了
-
15 # 百變小廚坊
早餐市場一直很“火爆”,目前還有種供不應求的感覺。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能見到、聽到很多做餐飲虧本而“關門大吉”的,卻很少有聽做早餐店因為虧本或是生意不好而“關門”的。不僅如此,似乎開早餐店的基本都賺到錢的。
怎麼說呢!早餐店不像其他的餐飲店,必須要店面寬敞上檔次等等,當然表面上也沒有其他餐飲店看起來那麼“光鮮亮麗”。
大家都知道,早餐店基本都是以夫妻或是家人為主的小店,面積基本都很小,對技術要求也不高,而且需要的本錢也相對較少;再加上早餐賣價都普遍便宜,價格平民,人人都能吃得起,而且給錢的時候不會有“心痛”的感覺,根本和“貴”字扯不上關係!因此主要靠走量賺取利潤。
而豆漿油條,或是豆漿小籠包又是我們國家很多地方的標配早餐,所以早餐市場是很可觀的。當然店鋪選址和早餐的味道也是很重要的。
-
16 # 影片創業訓練營首先得承認:豆漿早餐市場是個金礦。
具《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我國早餐食品總消費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1的1.948萬億元人民幣。
到2021年,在外消費早餐市場銷售額將突破8400億元,年增長率達到7.4%。
筆者所在的城中村是個工業區,流動人口多,早餐攤點在短短一公里不下一百家,他們能夠存在,證明豆漿早餐市場確實是剛需、是金礦,市場潛力巨大,這點毋庸置疑。
豆漿早餐市場潛力巨大,壓力也不小。先說同行壓力。因為是金礦,不僅普通創業者再挖,國內外餐飲品牌也在挖,但事實上不管是真功夫、必勝客,還是麥當勞、星巴克,早餐並沒有帶給他們預期的增長。普通早餐攤點也只是賺點人工費。
再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早餐單價低,雖然一個饅頭有70%毛利,賣500個才有350的毛利潤。儘管很多早餐店在品種上有所增加,但是消費者選擇了一種,就會放棄另一種,並沒有給整體銷售量帶來顯著增長。
同時,外部壓力增加。店鋪租金、人工成本的增加,擠佔了更多利潤,使得盈利水平降低。
產品的同質化、低技術含量,也迎來了更多競爭對手的參與,瓜分了不少空間。早餐的特性註定消費者的總體數量,在一個區域內,市場重量不會無限增長。
豆漿早餐市場的機遇。在一片紅海的早餐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壓力大,機會也不是沒有,從下面幾點可以找到突破點。
首先是人的經營意識。
不是每個人學會了做早點,或者知道從什麼地方進貨,就能做早餐。筆者有個朋友在一個幾千人的廠區門口賣早點,按道理說生意很好,其實沒三天他就不做了。
早餐消費人群基本是上班族,而這種廠礦看著人多,但是如果幾千人都帶早餐進廠,會增加長方衛生方面的壓力,所以人家不準帶早餐進廠。
所以那裡上班的人群,基本只有兩種選擇。自己做早餐吃完上班,或者路上邊走邊吃。
從這個例項可以看出,進入早餐市場,對經營者思維、判斷能力是個考驗,需要加強。
其次是供應鏈。
做早餐,簡單說就是要“快”,消費者買了就走,很少會等。作為經營者,不管是自己做,還是由早點生產廠家集中供貨,都需要滿足“快”的需求。
因為早餐客戶忠誠度低,經營者在備貨和出貨上都要有規劃(用專業一點的詞彙叫做:供應鏈)。
如果是自己加工的早餐店,客人不會給你時間臨時做。而廠家集中供貨的早餐店,從下單到配送,沒有幾十分鐘解決不了問題,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
最後就是產品本身。
雖然把出品寫在最後,但不等於說出品不重要。現在早餐同質化嚴重,怎麼樣在自己的出品中有一兩個有特色,很重要。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專營腸粉、油條的攤點比品類眾多的店,不管是數量還是營業額都不少。原因在於人家一門深入,出品肯定比大而全的店好。
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口味和健康,這是趨勢。有特色的出品可以增加客戶忠誠度,進而增加收入。
-
17 # 高山上的土豆
對於做飲食生意,我有些建議,覺得有用就用,首先門市選擇,一定要選擇人流量多的和當道的,不要因為租金高几百一千塊就捨棄,如果租個差的門面,生意不好,每天愁死了,如果你單純做早餐,那麼門面利用率太低了,建議中晚餐一起做,如果自己做太累,可以找人合作,你做早餐,他做中晚餐,費用分攤要說好,還有,早餐的品種儘量多一點,當然哈,味道和質量肯定是第一的喲
-
18 # 壹藥坊
做豆漿早餐市場還是可以的,因為早餐的需求量比較大,薄利多銷,關鍵是店鋪地點,還有質量,營銷也很重要,如果這幾樣都具備的話,我相信你的事業一定會很好的。
-
19 # 郭大胖胖
做單一的豆漿早市還是有點欠缺,和其它東搭配的賣
-
20 # Tulufan
如果就單一豆漿可能有點困難,可以和其他東西一起搭配銷售,比如饅頭,麵條
回覆列表
如今人們都會養生,早上喝杯豆漿一直是人們最佳選擇。但市場上的普遍早餐豆漿都是速容的,例如九陽豆漿,明明是賣豆漿機的,非要佔領豆漿市場。它的成分絕對不可能是單純的綠豆磨製而成,裡面至少應該參有防腐劑速容劑之類的,對身體危害到不會太大,但營養價值也就大大折扣。還有的豆漿一元一杯的,基本都要參入三分之一的水,為了加大利潤,黑心的商人。
我說的是自己磨製的純豆漿,肯定會有市場,一斤成本大概要四毛左右,另外配一個五毛左右的豆漿杯,賣到兩元或三元。註冊好名字,慢慢的人們肯定會接受這種不含雜質的純豆漿,如果讓全市人民都喝你的豆漿,可想而知,一年百萬並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