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郝大娘
-
2 # 三農業態
隨著園區農業及觀光采摘型農業在各地興起,對特色馬鈴薯品種的需求逐漸增加,黑色馬鈴薯是集營養保健、觀賞於一身的彩色馬鈴薯新品種,除具有細膩、香、面的上佳品質外,還有色澤鮮豔的獨特外觀,有預防癌症、美容等功效。黑色馬鈴薯在國內栽培面積尚小,每公斤價格在10元左右,是普通馬鈴薯的6~8倍,俏銷市場,其經濟效益很可觀。下面介紹一下栽培要點: 催芽與切塊 在播種前20~30天將經過精選後的種薯置於20℃環境條件下均勻擺放,適當噴水,用草苫遮陰。待幼芽長到黃豆粒大小時,將種薯置於溫暖向陽處曬種,使幼苗綠化壯芽。播種前1~2天進行種薯切塊,每塊種薯重量在25克左右。小塊種薯豎切,每個切塊都要有頂部壯芽;大塊種薯從尾部開切,淘汰弱芽,按芽眼排列順序,自頂部斜切,最後將頂部一分為二。切塊用刀一定要用75%的酒精進行嚴格消毒。 整地播種 黑色馬鈴薯生育期較短,需肥較集中,每畝撒施優質有機肥3~5立方米,磷酸二銨2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施肥後將土壤深耕細耙。黑色馬鈴薯栽植宜稀不宜密,按行距70釐米開溝,溝深5釐米,開溝時施入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按株距25-30釐米進行播種,每畝保苗3500株左右。播種後及時鎮壓並整好壟形,噴除草劑後進行覆蓋地膜。 田間管理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並用溼土將放苗孔封嚴。當幼苗出齊後,為了促進幼苗早發棵,可葉面噴施地果壯蒂靈;在開花期,及時摘除花蕾。為提高大薯率,可葉面噴施地果壯蒂靈。黑色馬鈴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蟲害是蚜蟲和瓢蟲。防治晚疫病可用64%防毒礬600倍液+新高脂膜進行噴霧;防治蚜蟲和瓢蟲可用18%樂斯本1000倍液+新高脂膜進行噴殺。 適時收穫 適時收刨,收穫過程中要儘量減少機械損傷,以免影響商品質量。
-
3 # 知事秒懂
在我國,由於氣候等因素,現階段土豆的種植方法主要有露地栽培,保護地栽培(地膜覆蓋,雙膜拱棚,三膜拱棚,冬暖大棚)和秋延栽培等多種栽培方式。
土豆露底栽培主要在山區,水澆條件比較差,或者是田園小塊地種植。透過近幾年農業的發展,保護地栽培土豆麵積逐漸擴大,可以也比露底栽培高。
比如以山東滕州地區為例,每年12月下旬至元月中旬,早春保護地栽培土豆,除了用地膜覆蓋外,還有拱棚內覆蓋地膜的兩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間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層膜的三膜栽培模式。種植的土豆,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穫,不但比露地栽培提早20~30 天上市,而且薯塊品質好、生育期短,產量高。成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
-
4 # 田野小亮
大家好,我是小亮。提起土豆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因為土豆不僅便宜而且做起吃的來也是相當美味,但是土豆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為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並且非常容易人體吸收消化也可以控制人體的脂肪總量的吸收,土豆汁也可以直接塗抹在臉上有非常明顯的明白效果。
但是土豆的種植方法都是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知道的土豆的一些種植方法1、選擇土豆種子
在選擇土豆種子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好當地的氣候和土壤去選擇合理的種子,但是種子一般要選擇在重量達到70克左右而且土豆要完整的健康的並且不能有斑點上面還必須要土豆芽量多這樣才能在種植土豆以後才會很快的長出小苗。
2、選擇合適土地
在選擇土地的時候一般不要選擇沙土地,最好選擇在肥沃的土地因為好的土地一般透氣性強水分也高,在選擇好土地以後先把土地翻新一下,因為這樣土壤才會更疏鬆但是在翻新以後一定要選擇適量的糞便作為土地的底肥這樣才能有效的提供給土豆很高的養分。
3、種植以後覆蓋
當全部準備妥當以後就可以種植了,首先把選擇好的土豆種子切成塊,然後把握好距離平均合理的種植在準備好的土壤裡,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土豆上的芽一定要向上,最後在種好的土豆上面蓋上薄薄的一層土就可以了。
4、如何護理土豆
當種植完土豆以後首先記的一定要先澆水一次,然後再保證光照的充足還有適當的溫度,這樣的話大概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長出健康茁壯的土豆苗了,當小苗長出來以後可以合理的施加一些化肥可以幫助小苗更快的成長,但是大概在一個月左右就要注意做好除去雜草的工作以免造成小苗營養不充分而枯萎。
-
5 # 王自雷的小漁村
土豆的種植方法
摘要:1.種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鬆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
1.種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鬆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軟、鬆散。經過深耕或冬耕的地,經過一個冬天,凍化層可達15釐米,這一冬天的嚴寒和陽光的照射會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這15釐米的熟化層對來年土豆的生長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要頭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有幾層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軟土層。近幾年來田間的機旋耕,深度達不到要求,影響土豆產量,因此,要創高產必須深度達到20釐米以下,如能達到30釐米在同等種植條件下,增產會更多。 關 在種植秋馬鈴薯時應選擇優質、高產、早熟、休眠期較短(40-50天)、適宜二季作區種植的品種,如鄭薯五號、鄭薯六號、中薯三號、費烏瑞它、東農303、克新四號、早大白等。 催芽關 從春季收穫後至秋季播種期間,由於時間較短,有的種薯還未透過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馬鈴薯時一定要浸種催芽。對休眠期較短的品種如鄭薯五號、鄭薯六號、中薯三號,在播種前一週左右將種薯放入5ppm的赤黴素溶液中浸泡5分鐘,然後催芽;對休眠期較長的品種如費烏瑞它、東農303、克新四號、早大白等,浸種時要適當提高赤黴素溶液的濃度,並且還要延長催芽和浸種時間。浸種時先用少量酒精將赤黴素溶解,然後加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將種薯裝入簍或網袋中再放入藥液浸泡即可。浸泡後將種薯撈出放在沙床(床寬100釐米,沙土的厚度為5釐米)上,攤放薯塊的厚度為20釐米左右,然後在上面及四周覆蓋溼潤的沙土5釐米厚左右。當芽長至2釐米長時扒出並放到陰涼有散射光的地方進行綠化,2-3天后即可播種。 浸種催芽時要嚴格配製赤黴素溶液的濃度。濃度低時起不到浸種作用,濃度高時容易出現弱苗和簇苗,造成減產甚至絕收。赤黴素溶液要隨配隨用,忌隔夜再用。此外,種薯堆積不要過厚,否則易造成爛薯。 播種關 由於秋季播種時間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容易爛種,所以要整薯播種,可選擇50克左右的小土豆作為種薯使用。秋馬鈴薯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時間較短,所以商品薯生產要適當提前播種,儘量延長其生長時間,播種時間可選在8月初。8月高溫多雨,田間積水時易引起爛薯,影響出苗及植株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並進行中耕,以利出苗 管理關 秋馬鈴薯生長前期溫度高,適宜莖葉生長,後期溫度低,晝夜溫差大,利於薯塊膨大,整個生長期間一般不會出現徒長現象。所以栽培秋馬鈴薯時要大水大肥一促到底,早追肥早管理。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生長期間要追兩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時進行,畝施碳銨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釐米左右時進行,畝施尿素15-30公斤。平時視雨水情況及時澆水,保持地表溼潤。秋季培土應採取每次淺培、多次培土的辦法。第一次培土在苗高20釐米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在開花初期進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霜降前,此次培土要厚些,以利保護塊莖,防止霜凍。霜降前澆一次大水防霜,以適當延長莖葉生長時間,爭取後期產量。有條件的地方10月中下旬可在田間加設小拱棚等。 病蟲害防治關 秋季陰雨天較多,病蟲害較重,如疏於防治,往往會引起病蟲害的蔓延,造成嚴重減產。秋季最常發生的病害是晚疫病,蟲害是茶蟥蟎,為害時間多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對晚疫病可用瑞毒黴、可殺得、防毒礬、乙磷鋁、波爾多液等藥劑防治,對茶蟥蟎可用三氯殺蟎醇、克蟎特、滅蟎猛、環丙殺蟎醇等藥劑防治。9月中下旬噴一次藥,以後每隔一週噴一次藥,噴三次藥即可控制晚疫病和茶蟥蟎的發生摘要:拱棚早熟馬鈴薯已進入現蕾至開花期。此期不僅是馬鈴薯需水最敏感的時期,同時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若棚內溫度太高不利於結薯和塊莖的膨大。為了把拱棚溫度調控到馬鈴薯生長的最適溫度,此期放風降溫是拱棚馬鈴薯田間管理的重中之重,具體做法
拱棚早熟馬鈴薯已進入現蕾至開花期。此期不僅是馬鈴薯需水最敏感的時期,同時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若棚內溫度太高不利於結薯和塊莖的膨大。為了把拱棚溫度調控到馬鈴薯生長的最適溫度,此期放風降溫是拱棚馬鈴薯田間管理的重中之重,具體做法是:對有壓膜線的拱棚,在拱棚的兩側,將壓在地面處的棚膜捲起,形成一條通風帶,通風帶高度視氣溫變化而定。將棚內溫度調控在16-18℃,土溫調控在18-21℃,對塊莖的形成和膨大最為有利。如果氣溫超過21℃時,馬鈴薯生長就會受到抑制,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土溫超過25℃,塊莖基本停止生長。在做好通風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水肥管理,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葉面噴肥,並進行第三次灌水。由於秋茬露地馬鈴薯播種期正值高溫多雨的8月,將馬鈴薯切塊後播種,爛薯、死秧等情況發生嚴重。因此播種秋茬露地馬鈴薯宜採用整薯播種。 採用整薯播種要選取無傷、無病、無裂痕、皮色鮮豔、大小適中的馬鈴薯。由於馬鈴薯整薯播種較切塊播種出苗慢,加之用春季收穫的馬鈴薯作種,秋播時種薯還處在休眠狀態(一些休眠期極短的品種如豐收白、鄭薯3號等除外)。因此,在播種前要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方法有二:一是藥劑催芽。採用赤黴素等藥劑進行處理,可打破馬鈴薯休眠,確保苗齊苗壯。一般品種,在播種前5天,先用5×10-6的赤黴素溶液浸泡5分鐘,然後撈出埋入溼沙中催芽5天,芽長1~2釐米即可播種。而休眠期長的品種,先用10×10-6的赤黴素溶液浸泡20~30分鐘,然後埋入溼沙中催芽。二是沙床催芽。如果時間來得及,也可以在播種前25天左右用沙床催芽。辦法是先用乾淨井水浸泡種薯,然後在地面鋪厚5釐米的溼沙,在其上攤放浸泡過的種薯,種薯上面和四周覆蓋厚5~6釐米的溼沙,每2天噴水1次,芽長2釐米左右即可播種。要嚴防沙溼度過大爛種。 馬鈴薯催芽處理後,還要特別注意適期播種。播種太早,炎熱多雨,極易爛薯、缺苗;而太遲,則生育期不足,產量降低。此外,秋馬鈴薯播種宜在晴天上午10時以前、下午3時以後進行。 一、切塊催芽。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二、整地開溝。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 三、播種蓋膜。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釐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四、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五、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期應平原縣腰站鎮丘臣明之邀,特將春季土豆茬口安排及詳細的栽培管理詳細介紹一下,以便適宜種植土豆的地區參考。 每年於4月初將土豆種塊栽入棚內,5月初等土豆苗已長到2寸高時,再移栽到大田裡,早土豆6月底可提前半月收穫。其具體管理技術如下: 一、切塊催芽。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幹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釐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幹。當芽長到長0.5~1.0釐米時,開始播種。 二、整地開溝。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釐米,小行40釐米。 三、播種蓋膜。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釐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四、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衝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釐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五、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從美國引進的大西洋土豆,產量高,品質佳,收益顯著。其種植技術是:
1.播前準備 深翻土地24釐米~25釐米,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克~50千克碳酸氫銨在向陽處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後混勻,深翻土地時施入並翻入土壤。
3.種薯播前處理 ①消毒。每畝用種120千克,原種用瑞毒黴400倍~500倍液噴溼。②切塊。將每個種薯切成8塊以上。因其頂端優勢,儘量在頂端有芽眼處多切塊,然後用10毫克/千克赤黴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種5分鐘或加水75千克噴灑種塊。③催芽。將薯塊平放在適墒淨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鋪2釐米土再平放一層種薯,反覆3層~4層後再上鋪5釐米厚土,堆放在背陽處,用農膜蓋嚴,15天后即可播種。 上述工作一般應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溫度超過25℃,塊莖則停止生長,秧蔓則生長旺盛,所以必須有90天~100天的適宜生長期,播種不宜推遲。 4.播種要求 按行距70釐米、株距20釐米開溝向一邊翻土,溝深6釐米~8釐米,放種薯時使薯芽向上,然後覆土起壟高10釐米~15釐米。壓實後覆上地膜,在芽頂膜後,破膜覆土。 5.田間管理 當苗長3片~5片葉時注意防治蚜蟲。顯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一般施瑞毒黴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1%加膨大素。薯塊膨大期注意加強田間灌水,以提高產量。 6.及時收穫 6月中旬土豆品質最佳,應及時收穫。一、種薯選擇 土豆是否高產,主要取決於種子,種薯的好壞影響到種植戶的產量和收入,所以,識別種薯的好壞是個主要問題。從種薯外表看,不能只看土豆種個頭大小,還應看種薯的光澤,光澤好、新鮮、無腐爛,薯塊拿在手裡柔軟,用刀切感覺脆軟,從薯塊後頭半釐米切一刀看無環腐病(黑圈),這就可說是較好的土豆種。好的土豆種,抗病能力強,品質好,產量高,一般每畝可達3500-400公斤。 二、土豆種的儲存 應放在陰涼通風牡胤健5攪閬?-4℃的時候,土豆種上應蓋東西,如麻袋、舊衣物等。到零下6-7℃就應該把它放在封閉的屋內,如遇較強冷空氣還應該再加蓋一點蓬布、薄膜,天氣轉緩後,應把蓬布或薄膜去掉。存放土豆的屋內溫度也不宜太高,一定不能放置在火爐邊,土豆種怕熱,最暖和的地方也不能超過7℃(土豆種在7℃以上就發芽),溫度太高就會長出很多的芽子,消耗種薯的養分,以後種在地裡就易造成減產。總之,冬天存放土豆種,屋內在不蓋東西的情況下,溫度不低於0℃就行。 三、土豆的種植方法 1.種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除了鹽鹼地之外,其他什麼地都行,但必須有水澆條件。來年春天要種土豆的地,頭年最好耕過來,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歡土層鬆軟的,而且也是最能疏鬆土壤的植物,比較板結的地塊,連種幾年土豆就會變得疏軟、鬆散。經過深耕或冬耕的地,經過一個冬天,凍化層可達15釐米,這一冬天的嚴寒和陽光的照射會有很好的殺菌作用。這15釐米的熟化層對來年土豆的生長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要頭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有幾層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軟土層。近幾年來田間的機旋耕,深度達不到要求,影響土豆產量,因此,要創高產必須深度達到20釐米以下,如能達到30釐米在同等種植條件下,增產會更多。堆藏法。選擇通風良好、場地乾燥的倉庫,先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混合燻蒸消毒,之後,將土豆入倉,一般每平方米堆750公斤,高約1.5米,周圍用板條箱、籮筐或木板圍好,中間放若干竹製通氣簡。此法適於短期貯藏和秋土豆的貯藏。 通風庫貯藏法。將馬鈴薯裝筐堆碼於庫內,每筐約25公斤,垛高以5--6筐為宜。此外還可散堆在庫內,堆高1.3--1.7米,薯堆與庫頂之間至少要留60--80釐米的空間。薯堆中每隔2--3米放一個通氣筒,還可在薯堆底部設通風道與通氣筒連線,並用鼓風機吹入冷風。秋季和初冬,夜間開啟通風系統,讓冷空氣進入,白天則關閉,阻止熱空氣進入,冬季注意保溫,必要時還要加溫。春季氣溫回升後,則採用夜間短時間放風、白天關閉的方法以緩和庫溫的上升。 藥物貯藏法。貯藏中採用青鮮素(MH)或萘乙酸甲酯等藥劑處理,可以抑制或減少發芽,還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並能防腐。 藥物處理的時間以收穫後2個月左右比較適宜(即在休眠期)。否則經過休眠期開始萌芽的馬鈴薯,即使用藥物處理,仍不能抑止發芽。
-
6 # 興農人
土豆又叫馬玲薯,是一種糧菜兼用型的蔬菜,也是我們餐桌上的一種美食。土豆養價值高,塊莖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土豆的生長是靠莖繁殖的,為了能夠讓土豆高產,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選種。要選擇那種顏色光澤,外形美觀的,將選好的種子按芽眼切開,切記,芽眼壞掉的要挑出來
土豆種植時間在每年的三月底,不能推遲種植;種植前需要把土壤進行翻新,讓其更加的透氣;把健康的土豆切成3*3釐米大小的莖塊,然後放在陰涼處進行催芽,10天后等長出幼芽,就可以放到泥土中進行種植,三個月後就能採集收穫。
1、種植時間
土豆的種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月底,需要等種植的泥土化凍,並且地溫在18℃左右,就可以進行種植了;可以進行提前種植,在3月初的時候,對土壤進行翻耕處理,讓土豆處於氣溫較低的環境中,避免在高溫中生長。
2、翻新土壤
在土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中,還需要把土壤翻耕一遍,用工具把成年的老土和固定的塊土翻出來,然後埋入新的泥土,翻新的時間最好在有光照的天氣,能有效的增加泥土中含氧量,讓其更加的透氣,種植的莖塊也會長的更快。
3、莖塊處理
選擇健康的土豆母株,把它用清水洗乾淨後,用工具將其切成小塊,小塊的大小為3*3釐米左右;把切好的莖塊放在生根水中浸泡5小時,然後用乾淨的毛巾包裹起來,放在陰涼處進行催芽處理,等10天后,莖塊就會長出嫩芽。
4、種植方法
把處理好的莖塊,埋入土壤中,發芽的一端放在泥土上面,不要被覆蓋;然後用水把土壤輕微的打溼;如果是大面積種植土豆的話,每個穴位之間距離為15釐米,並在種植後用透氣的地膜將其覆蓋住,種植3個月後就可採集收穫。
-
7 # 最三農
土豆種子的選擇
土豆是否能產量高,主要取決於土豆種子的選擇。這也就是基因密碼的神秘之處,怎麼識別土豆種子的好壞呢?咱們不能只看個頭,還應看土豆的色澤是否光鮮,有沒有腐爛的地方,切塊的時候是否汁液豐富等,好的種子,產量高還能抗病蟲害,現在好的土豆畝產土豆能達到6000~8000斤。
土豆地要深耕疏鬆土豆和地瓜類似,都是長在地下的,所以要選擇土壤疏鬆的地方,種植前要把地翻好,做好深耕15~25釐米,播種前把把底肥打好。因為土豆的週期比較短,底肥尤其重要。
土豆生長期內的施肥氮肥要儘早,尤其在後期,應避免土豆莖葉的瘋長,到時候會影響土豆膨大的,中後期應以鉀肥為主。,土豆是喜歡鉀肥的,鉀肥有助於土豆的根系吸收更多的水分,增加抗旱能力。還能使土豆的細胞膨大,還可以增加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
土豆的澆灌方法土豆播種期和開花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候,要保證水分的供給。出苗後對水分可少量澆灌,後期要避免大量澆灌,收穫期7~10天應停止澆水。
還是要進行科學的方法種植土豆,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高產豐收。
-
8 # 新農大視野
土豆該如何種植?有什麼關鍵點需要掌握的?
種土豆要想效益高第一個要突破的就是產量,產量上不來收益不會太高的,所以種土豆最主要的還是從產量上來突破。
整地第一個就是整地,精耕細作至少需要深耕1次,讓土壤保持足夠的水分和肥力,而且土豆需要進行輪作來減少病蟲害。
選種選種一個要看種植環境、一個要看使用的目的是鮮食,還是做其他用途。選擇抗病性好、高產的品種,並且要了解它的缺點,方便種植的時候進行對症下藥。這裡可以選擇高產的荷蘭15,比普通的土豆產量高不少,可達到3000多公斤每畝。
密植根據品種的不同合理密植,比如荷蘭15,3~4千株就比較合適,保持一致的植株株距,這樣種出來的土豆才不會大小不一。而且還要用地膜來控制水肥,這樣可以確保土豆能提前上市,才能賣得上一個好價錢。
施肥土豆施肥要注意肥料的比例、最好的氮磷鉀配方比大概是2份氮肥、1份磷肥、4份鉀肥,再加上農家腐肥效果更好,要想產量高鉀肥是非常重要的,施肥的時候要和馬鈴薯種保持一段距離,避免直接施肥到薯種上面。
總結起來就是這幾點整地、選種、合理密植、配比施肥、以及田間管理,這些都做好了不怕土豆產量不高。
-
9 # 小希時間
土豆的種植好壞決定了所採收的產量,有的農戶種土豆有7000斤產量,而有的畝產卻始終在4000斤左右徘徊,這就是種植的因素決定的。
作為村裡的一名農戶,覺得有必要分享自己對種植土豆的見解:
1、種植的農戶根據自己所在的地方確定種植的時間。一般來說,早春2、3月份種植,在6月份便能收穫;東北地區,四月到五月這個時間段種植;在南方地區,一月二月和九月一年兩季的種植。這主要的因素是有溫度的高低變化影響到的。
2、對土地的選擇,有的人不在乎種植的土地狀況,便盲目種植,導致土豆產量不高、質量不佳,出售也賣不上好的價錢,只能乾瞪眼饞。儘量選擇土壤比較肥沃,土質比較疏鬆的土地,其中沙質土地對於土豆的種植最好;其次,選擇優質的地茬(謹記果樹地茬)這種優質的土豆提高產量達到20*-30%。
3、可以創新種植技術,單排種植方法不行可以採取雙排法種植,種植土豆行距為85-90釐米(注意:種植土豆單行行距一定要在800mm以上),這個行距看起來寬,但是所採收的土豆均勻大小,優質土豆出售價格高;從中後期開始澆水5-6次以上,澆水一般水漫灌到畦壟2/3處;
為了提高種植效率,可以用手扶拖拉機帶頭用機械化作業,為的就是降低種植成本。因為一個人一天採收0.5畝地,10畝地需要20天,而機械化作業一天便可採收10畝地。
其實,種植土豆還有很多的關鍵點要掌握,比如施肥量、農藥的用量、採收時間的分析等,種植不是難題,難的就是要堅持種植,而且要善於分析每年的土豆價格行情,爭取實現種植的土豆利潤最大化。
-
10 # 我們愛瑜伽
很簡單,只要把土豆切成塊,保證每一個塊土豆上面都有芽,然後將這些土豆塊混合肥料和好,一塊一塊的埋在地裡就好了,但是要土豆高產還要記住以下幾點:
第一 土壤
最好是選擇土壤疏鬆和肥沃的沙壤土,播種的時候可以講種子埋的深一點,最好是將土壤的溫度保持在八九度左右,如果土壤溫度不夠的話就可以將種子埋的深一點,或者是在兩邊進行培土,這樣不僅能夠保持溫度,還能夠減少病蟲和雜草的災害
第二 施肥
鉀,氮,磷和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能夠確保土豆正常生長,施肥的過程中不能只對葉子底下施肥,也必須對葉子進行施肥,只要農民將土豆的整株包括葉子、葉底都施肥的話土豆的產量就會提高第三 拔除多餘的枝葉
土豆在生長後會開出很多的花,這些花會吸收土豆的養分,對土豆的生長產生影響,因此可以適當的去掉花蕾,讓更多養分利用在土豆地底下的根莖出,除了花蕾以外,一些沒有成活的土豆也應該儘早的拔出,以免影響到起其他土豆的生長
-
11 # 鄉村山路人
農村常見的方法是將土豆切成兩半,在地裡用鋤頭挖好土溝,然後將土豆切庫的那一面朝地底下,距離保持在10釐米左右一個,一直這樣擺下去。擺好之後在上邊可以灑上雞糞灰,然後再用疏軟的泥土蓋好就可以了,如果城市沒有雞糞灰可以用普鈣化肥代替。這樣來年土豆就可以得到好收成了。
-
12 # 野釣小宮
土豆,又名洋玉,正是當季種植,選擇大個,芽苞保滿的土豆切塊,每塊上的芽苞不得少於二個以上,把翻好的土挖溝。把切好的土豆放在溝裡,十五釐米一塊,芽苞向上,先蓋上一層細土,再放肥料,鉀肥,雞屎糞,再澆水,肥料不能直接觸土豆,澆好水後再薄薄的蓋上一層土,最後用塑膠薄膜蓋上保溫,等長出嫩苗再掀開塑膠薄膜,再澆水,以後除草,澆水,施肥,做好田間管理,
-
13 # 山裡人宏程
土豆,農村叫洋芋。正當種植時,選擇個頭飽滿,芽孢好的土豆切片,保證每切片的洋芋有2--3個芽孢,將翻好的地挖好10公分左右深的溝,將切片好的土豆有芽孢面朝上,蓋上小層薄土撒上羊糞或鉀肥,再將土蓋上。
-
14 # 山野青揚
種植土豆需要先整地,並且施肥,再將已處理的種薯進行播種,出苗後及時培土,併合理追肥,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應選擇排水通氣良好,富含有機質,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暴雨排得幹,乾旱時灌溉有保證,整地要深耕細耙,保證鬆土層達30釐米,起壟作畦,雙行植壟面寬60-80釐米,溝底寬20釐米1壟高25釐米要求土塊細碎,壟面溝底平直。選擇種子,首先將土豆種子切塊,保證切塊上年都有種芽,與農藥進行攪拌,使用什麼農藥可去農藥銷售除詢問,讓後就可以播種了
-
15 # 大山農村生活的劉媽
土豆要想有高產量那土地的選擇非常的重要,儘量選擇土壤比較肥沃,土質比較疏鬆的土地,其中沙質土地對於土豆的種植最好。其次在整地的時候儘量挖深一點,把土質整細一點,然後施以基肥,這樣不僅可以消滅田地種的雜草還可以預防病症,這樣土豆可以生長的更好,結的土豆更多更大。
土豆在播種前的十多天之前要拿出來,在一定的溫度中進行發芽,然後等到土豆種大部分芽長到指甲蓋長搬至室外曬個一週的時間,在播種前將土豆有芽的地方進行切割,一個土豆可以根據發芽的情況切成三到四塊,然後沾上灰土,就可以拿去進行播種啦。
-
16 # 北大荒蟹稻米
士豆原名馬鈴著,在我們東北都叫土豆。種植前需要先切塊催芽,並整地施農家肥 。注意不要用化肥,用化肥的土豆成熟以後會爛的!將土豆種根據密度進行播種,一般20天左右岀苗,然後進行澆水、追肥,並注意病蟲害防治和鋤草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種植土豆其實很簡單的,根據你自己喜歡的品種列如紅皮土豆,黃皮土豆這兩種是我們經常見的,然後挑選一些芽眼多的,外表看上去個大飽滿就可以了。挑選好了就切成小塊放入準備好的火灰裡拌均勻這樣可以讓切口乾燥不容易腐爛和蟲咬。想種土豆高產的土質要選好一和是紅泥土,一種是肥沃的鬆土地。
這兩種土地種植出來的土豆肯定個大光滑,因為都是鬆土質,所以種出來的土豆不會變形,
種植時要注意挖好排水口不能被水淹沒,種的時候可以在溝兩邊放入豬糞和雞糞之類的農家肥,也可以放入適量複合肥,種好之後可撒上一些石灰粉這樣可以防蟲去吃食,土豆是常見的蔬菜,營養豐富種植簡單,而且不挑種植環境,也就是無論土壤肥沃還是貧瘠都可以生長。但是從實踐種植經驗來看,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土壤種植土豆更加高產,生產的土豆快頭兒更大,品質和口感也更好,更受歡迎。
土豆產量高低除了和土壤有關係,還與土豆品種有關係。土豆種植都是利用土豆塊芽來種植,一些快頭兒少打點兒的土豆塊兒出苗更壯,長勢也更好,而且土豆種芽需要用草木灰或者其它殺菌藥劑拌種,既可以提高出芽發芽率還可以提高幼苗的長勢。
土豆種植需要鋪設好底肥,雖然化工肥料有更好的提升產量的功效,但是還是建議種植戶土豆種植採用大量農家肥做底肥,例如農家糞肥,但是農家肥需要完全腐熟,避免後期腐熟過程中傷苗,同時施用一些過磷酸鈣肥和鉀肥,氮肥的用量也要充足。
土豆生長重施底肥,但也需要後期做好追肥,例如在顯花蕾的時候追施磷鈣鉀肥,可以有效的促進馬鈴薯地下塊莖的膨大,提升土豆的產量;同時馬鈴薯中後期可以噴施一定劑量的磷酸二氫鉀做葉面追肥,在澆水上要儘量控制土壤適度,水肥足產量好。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