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歐文亞隆小迷弟

    我認為父母控制慾特別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在潛意識裡把兒女當成小孩

    他們在潛意識裡還在把自己的兒女當成一個很小的孩子,他們認為兒女生活中的各種經驗都不足,需要指導,否則孩子很容易做糟糕的決策,容易誤入歧途。而家長自己以年齡和經歷為優勢,認為自己的建議即便可能不完美,但一定比自己兒女強。從出發點來看,他們是希望自己的兒女少走彎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直接“領導”兒女去走。沒有意識到兒女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需要不斷碰壁,不斷成長,即便兒女的經歷的很少,但是這並不影響孩子去解決一些事情,比如,兒女可能從來沒有更換燈泡,也沒看別人更換,但是他們可以從網上找到相關的知識,知道該怎麼保證安全,最後成功更換好燈泡。他們雖然能指導兒女一時,但是不能指導一輩子啊(無奈)!兒女雖然年齡上已經成年,但是需要心理上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能夠獨當一面,去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奮鬥。

    (二)缺乏安全感和掌控感

    在這些家庭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兒女不管做什麼,或者表達出什麼,父母對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否定,認為不行,並讓兒女務必遵照自己的想法,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就是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和掌控感,無法容忍兒女出現和自己想法有差異的行為,無法容忍兒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因為一旦兒女這樣做了,他們會很焦慮,很沒有安全感。他們必須確保一切子女的事情在自己的掌控當中,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做才會放心。

    那麼子女面對這樣的父母該怎麼做?

    (1)發現父母的強勢點

    父母雖然強勢,但是不一定事事都強勢,發現他們的強勢點在哪裡,比如在花錢方面,在飲食方面等,在某一方面的越強勢往往意味著越不自信,越沒安全感。嘗試去觀察、去發現父母具體的強勢點。

    (2)溝通

    首先,心理不管接不接受也要牢記:父母所做的出發點是為自己好,只不過方式有問題。然後告訴父母,自己聽到父母建議的真實感受和想法,你也聽聽父母是怎麼想的,雙方要相互理解,巧妙的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控制慾可能帶來的弊端。同時要有心理準備:父母這麼多年一直有很強的控制慾,他們的控制慾只能略微削減,不能消除。

  • 2 # 羊撥絃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關愛太多了,處處的為孩子著想,一切都是盡心盡力的希望給孩子最好的,而在孩子眼裡認為有些是不必要的,是在控制自己束縛自己,很不喜歡。其實父母做得所有一切都是對子女的愛。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大學畢業後工作的小女生,在她居住的租房門前總會有條魚,有時是好的有時是壞的。女生就很煩惱,認為這是誰跟自己過不去?女生一日偷偷的透過門鏡看著,想看看倒是誰總惡搞自己。過了很久她看到了令她吃驚的一幕:一隻小貓叼著一條鮮魚放在她門前。她恍然大悟,原來是半年前在小區一隻被她救助過的小貓咪。她十分感動!貓咪所能給予的是它認為最好,不知道是不是她所需要的,這就是一種愛!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既如我們父母的做法。對子女付出了全部的愛,有的被看成了多餘的,不但不被接受,有時還會被認為是限制了自由,是影響了他/她的發展,是對其的控制……值得深思!愛也要尺度,有選擇,而不能囊括全部。 適當的放手,讓孩子有機會自立自強,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

  • 3 # 路過man

    這是中國式教育的結果,在其他地區估計這種現象不大。

    其實本人對這種干預式教育深惡痛絕,雖然我也是家長一族。

    從生態環境看,自然環境的動植物都有各自的生存狀態,所以適者生存是最能體現生命的力量。沒必要非要改變他們的生存軌跡,唯一區別於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負起社會責任,遵守社會規範,但不代表可以左右別人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孩子。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幾個中國明星到北極體驗科學考察的生活,看到北極熊因為冰川融化而逐漸失去生存環境,數量驟減。另一邊同樣生存環境惡劣,海豹龜縮於有限的冰川上,自生自滅。從食物鏈算北極熊是海豹的上線。這時,我們的中國明星包含淚光,用顫抖的聲音,拯救世界的決心提出把海豹運到北極熊出沒的冰川,作為食物拯救北極熊

    國際生物科學家給我們上了一堂課,人已經破壞了生態環境,致使全球變暖冰川融化。不能再一意孤行破壞生物的生存習慣,求生與死亡,繁殖與消滅是生物的必然過程,有自己的生存系統,人類不應該任性干預,愛心氾濫。人類要做到的就是負責任的與他們的鄰居保護共同的生存環境,而不是干預別的生命。

    前幾年看了一部紀錄片,是捧一個英雄般人物,此人在某海島守島十多年,目的就是保護野生猴子,十年如一日帶食物進山餵養,當時的畫外音飽含抒情講解,配上催人淚下的音樂。

    殊不知,猴子生存繁殖能力驚人,如果那個島生存一萬隻猴子已經飽和,人工干預餵養繁殖了兩萬只,破壞力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改變了猴性。我不知道那個電視拍攝隊伍有沒有跟蹤後續的?最後那些猴子怎麼樣?

    我之所以提這兩個例子,就是表達一個意思,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喜好硬強加給兒女,灌輸正確的三觀就行了。他們會有自己適應新社會的方式生存發展,我們何必強暴干涉呢。

    下一代總是未來的棟樑,不會因為我們干預而更加強大,也不會因為我們不干預而沒落。難道不是嗎

  • 4 # lu點滴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為了讓孩子止住哭鬧而動手打孩子,結果孩子哭得更加厲害。做父母的很少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無意識的控制行為。

    父母常常以愛的名義控制住孩子:如必須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必需自己的要求做人,如果不依從自己,就免不了一頓責罵。

    父母常常說的最具殺傷力的話是:我做的是對的我是為他好。可孩子卻常常感到困惑:為什麼他一定要控制我?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他們為什麼就不能理解我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破壞彼此的關係嗎?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的所做所為不是表達愛,而是是對孩子的控制時,他們通常也會震驚不已,可即便如此,他們卻欲罷不能。

    更多的父母的控制行為都是無意識的。這些無意識的控制者習慣將責任歸咎於孩子。總認為是孩子不聽話造成的。習慣打罵孩子的父母總有一些口頭禪:誰叫他不聽話的!自找的!活該倒黴!而自己並沒做錯什麼,犯錯的都是孩子。或者稱自己的目的是好的,因此大家沒有理由埋怨他們,很多父母認為當我們反對孩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是很理智的。

    如果父母認為,攻擊孩子的行為是正確的,那麼所有的錯誤都會被自己推到孩子身上。 事實上,父母這樣的行為,產生的後果常常與自己的初衷相反。正如文章開篇提到的為了止住孩子的哭聲而打孩子,結果加劇了孩子的痛苦,讓孩子哭得更厲害。

    控制慾很強的父母,他們習慣做出讓你苦惱的事或說出讓你苦惱的話。如:亂評價你,歧視你,或從肉體上傷害你,你會注意到,他對你做出的這些傷害行為就好像是你應得的一樣。

    控制慾很強的人通常有如下特徵: 控制者通常認為自己的強制行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確的。 反對他人的目的通常在於控制住對方,結果卻總是適得其反。 反對他人的行為來自於對事情的曲解與無知,而他們幾乎都認為自己很清醒、很明白。

    大量的案例證明:正是父母強烈的控制慾迫使孩子遠離父母,遠離家庭,甚至走上歧途。如果父母無視孩子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結果也會不好。付出再多的努力也總是付諸東流。

  • 5 # 小小思維家

    前段時間,南韓夫婦具惠善和安宰賢傳出離婚的事,因具惠善控制慾過強而登上了微博熱搜。

    她自導自演的電影《女兒》故事中,山是一名正在上初中的少女,她可愛活潑,渴望獨立和實現自我塑造。然而山的這些變化——例如山新交了不少朋友,山有了想學的樂器,都讓媽媽不安,覺得她正在失控,要變成另一個人。於是為了讓山繼續當個乖女兒,媽媽監視山的一舉一動,甚至不惜用體罰來對山加以控制。

    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具惠善和母親相處的過往,無奈的是,具惠善沒能逃脫控制,還形成了這樣的人格。和安宰賢結婚後,她要求對方隨時和自己保持聯絡,每小時報備一次行蹤。這樣緊繃的相處,以至於她和丈夫都患上了抑鬱症。許多控制者,會利用恐懼感、責任感控制對方,然後一起被困在惡性迴圈之中。所以每當父母要屢次向孩子提要求時,先問自己:我的行為是出於恐懼和不放心,還是真的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如果是出於前者,不妨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

    學會放棄不合理期望

    孩子作為親子關係的一員,承擔著許多責任和義務。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必須為父母的所有要求買單。消化控制情緒,以此改善親子關係的,應該是父母自己。

    因此身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放棄不合理期望,停止把控制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克服想象帶來的焦慮與失控

    父母的控制慾之所以越來越強,是因為孩子的不服從會讓他們感到焦慮與失控。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失敗,繼而沉浸在痛苦中不可自拔。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的不服從是一種失控,不是孩子出了問題,是父母有了心病。要戰勝控制慾,就必須克服由想象帶來的焦慮與失控,學會轉移注意力,學會相信孩子。

    斷成長與修行

    改善和戰勝控制慾,說來簡單,但不再把不合理期望強加給孩子,並學著克服想象帶來的焦慮與失控,都是艱難的過程,需要家長的實際的家庭教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沉得下的心,不斷修行,和孩子一起成長。

  • 6 # 柔美時光

    父母對孩子的愛,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因此總以父母所擁有的經驗給孩子“定位”,為了完成這個使命,父母自然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在哪兒?在幹什麼?和誰在一起?

    然後向孩子解釋其中那些安排是錯誤的、不對的、不現實的,再加上父母的規矩和安排表,以上顯示父母總希望看著孩子,控制他們。

    產生這些的原因:

    一,父母沒有平等地對待孩子

    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自然由自己決定孩子的所有事情。忽視了對孩子應有的尊重——他們和父母一樣都是平等的,並非是父母的附屬品。

    由於這種舊的觀念,使得孩子總是過度被保護、被限制、被懲罰的從屬地位;孩子似乎必須沿著父母的期望前進,跟著父母的指揮棒旋轉,無法擁有和表明自己的感覺和個性。

    二,父母並非主觀上要控制孩子

    父母的本性,就是希望抓著孩子不放、愛護他們、給他們建議、為他們指導,這種本質是希望被孩子需要,被孩子依靠成為孩子最重要的人。

    進而延申出來的想法是,害怕對孩子的愛不夠多,生怕虧待了孩子,或者讓他們受到一絲傷害,於是總是替孩子做本該由他們自己完成的事情。事無鉅細,必親歷親為,父母做這些事因為他們真的相信這對孩子好,是父母應盡的責任,並不是可怕事情,更不是控制孩子的方式。

    三,父母追求完美或者本身的侷限

    外部世界是殘酷而且有諸多的煩惱,父母過分擔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探索環境時,滿懷希望追求自己的理想時,懷疑一切的父母自然會多加阻止,進而給孩子施加父母的影響。其中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父母內心並非那麼強大,父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沒有強大的信念去支援孩子,只好採取限制措施,避免孩子接觸到不完美、不理想的環境。

    四,父母太優秀了,希望孩子延續自己的光輝

    父母在學業上、事業上有眾多傲人的成績,也希望孩子能夠有優異的表現,因此給孩子施加過高的要求,為達到這樣的要求,從而對孩子的學習規劃、日常生活、娛樂、遊戲制定出極其嚴格的安排,表現出來的情景就是過多幹預、控制孩子。

    父母給孩子做了許多,愛了許多,無時無刻地擔心自己給予孩子的太少,內心深處將這些愛化為了更多的期望,總希望孩子變成自己喜愛的那樣,沒有給孩子留出自己生長、成長的空間。

    愛有一種方式是讓孩子完全靠自己,讓他們經歷不完美的生活。

    有一種幫助是不要幫助,讓他們經歷風雨,經歷挫折,親身體驗生活,發現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 7 # 5分鐘心理

    父母的控制慾特別強的家庭確實不少,我也非常強烈的建議,這樣的父母,最好去看一遍《發展心理學》這本書,讀懂裡面人在成長過程的道理,我相信這樣的父母會有改變的。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他成長過程中所應該有的不同程度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行為的體現似乎讓家長看著非常不滿意,但這些確實是他成長在這一階段的需要,也就是必須出現的行為體現,如果該體現的沒有體現出來,只能說這是在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缺失。

    專制型父母:主要是指以專制或獨裁方式管教子女的父母,專制型父母的特徵是子女在家庭中的一切活動需由父母安排決定,子女只能無條件的服從,有關行為標準,是非對錯也完全由父母不斷判決,子女只能無條件遵守,子女行為如有偏差,父母既行予懲罰,不必向子女解釋理由。----發展心理學家 鮑德倫氏

    發展心理學家鮑德倫氏,在他的發展心理學裡面所論述的在人類成長的過程當中,在組成家庭以後,所出現的4種類型的父母,既威信型父母、專制型父母、拒忽型父母、寬容型父母,而對專制型父母的論述,特別闡述了專制型父母的所有行為體現,尤其是專制性的對待子女完全是有意識的行為。

    在有些家庭裡面,父母對子女的嚴格管教,並非是無意識的,而完全是有意識行為的體現,因為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快樂的成長,更希望在他們所謂的嚴格管教下達到他們所期盼的目的,或未完成的心願。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有用之人,誰不能創造歷史和奇蹟,最起碼也應該有一定的成就,家族風光,父母體面,為之努力也就成了唯一的方向,卻忽視了子女的成長經歷和過程中的體驗。

    在太多的家庭當中,父母將一切所期待的,或未完成的,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子女身上,忽視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主性,更是剝奪了他們的興趣和快樂感,用專制的方式去管教自己的子女,將他們的情緒和慾望通通的控制起來。

    子女在成長過程當中的認知體系,在父母的嚴格控制和管教下,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而父母幾乎察覺不到,依賴、依從、自卑、無自主性,無分辨能力,不自信等扭曲的心理在不斷的增長,這些當子女步入社會以後,都逐一的顯現出來。

    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粉色的衣服,母親說不好,你要穿紅色的,因為紅色的喜慶,女兒依從了母親,女兒要出門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母親告訴他們外面都是壞孩子,自己在家裡玩玩具更好,到外面去玩兒,他們會欺負你等等。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孩子好,紅色的確實喜慶,但是女兒並不實質性的知道喜慶究竟是什麼意思,外面玩的孩子都是壞孩子,女兒也認同了,因為沒有任何人比父母對他更好了,女兒一切都接納了母親的建議,女兒此時也會感到可能只有這個家對他是最安全的,因為沒有人欺負他。

    所有的一切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嚴格的受到父母的控制,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母親非常自豪的和別人說,“我的兒子沒有像你們家孩子那樣不聽話出現叛逆期”,如果說孩子沒有出現叛逆期的話是一件好事,那你就是大錯特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過的叛逆期,是很正常的一個成長過程,正是這樣一個叛逆的過程,讓子女感覺到自己稚嫩的翅膀還沒有長硬,誰能夠飛起來,但是飛得不高,跌到地上才能感覺到疼痛,這也是必須的一種體驗,讓他自己去消除自己自以為是的心態,只有經歷了這一過程,才能夠讓他透過體驗到的一切,來修正自己的認知。

    而你的孩子沒有出現這種叛逆期,恰恰是在你做父母的控制下,或是嚴格管教下給壓制下去,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完全體現不出自我的意識,而形成一種行為的體現或是體驗,是完完全全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缺失,這種缺失,極有可能是今後心態不健康或不平衡的一種因素。

    如果家長控制慾非常強,來控制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在成長過程當中的一些所謂的嚴格管教和一些行為上的控制,是對孩子造成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給子女長大成人以後,在社會上很難面對種種困難、挫折而變成扭曲的心態。

    結語

    我的建議是有道理的,讀一讀《發展心理學》你會了解人成長這一過程,更能知道在一過程當中人的演變中的道理,不要認為你自己對子女的控制是對子女的好,其實你是在“坑害”孩子,讓孩子逐漸的失去了一些在社會上應該具有的一些能力性的應對措施,讓孩子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

    各位家長放手吧,還給孩子童真中的快樂和成長過程中的愉悅,讓他們面對應該面對的現實,受到應該受到的挫折,這樣對他們既是一種鍛鍊更是成長中的需要,每一位家長你不可能控制孩子一輩子,當他們面對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他們所依靠的不是家長,而是自己。

    相信自己的孩子吧,你就等於相信你自己,如果家長很優秀的話,孩子會向你學習的,我並不是說家庭教育不主要,而是要講究家庭教育的方法,不要老說正確的引導孩子和正確的教育孩子,因為你的正確未必就是正確的,而真正適應孩子的,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才是真正的正確是尊重和敬仰的,才是真正的正確的教育。

  • 8 # 歐三胖

    人對事物和他人都有著控制慾,這屬於人之常情,與生俱來,比如說對金錢、權利、愛情等等,同樣,家長對孩子也有著控制慾。對前者的控制慾往往可以導致一個人把前者作為生活目標,能夠促使他拼命工作努力追求,而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家長對孩子有著控制慾的心理基礎是,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我們的孩子在出生那一刻起在家長眼裡就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家長的附屬物,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生命都是家長給的,哪有孩子可以不按家長意願做事的道理?或是家長的投資——家長辛苦撫養欲求長大後能夠回報自己,這種思想在中國是很根深蒂固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外婆每次給我買新衣服時都會問我,你長大後會不會也給外婆買新衣服呀?在得到我很爽快的肯定答覆之後,外婆也就很爽快地給我買新衣服了,——一筆交易就在我口頭承諾下成交了。家長今天的付出是為了日後的回報,因而孩子所做的一切當然需要符合家長的心理。

    基於這樣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表現在:

    1、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得符合家長的意願,也就是說孩子都得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如有不符,家長必然會阻止孩子的言行。

    2、 家長“獨裁”治理家庭事務,並強制執行,從不徵求或尊重孩子的意見。

    3、 家長對孩子的所作所為總是要評頭品足一番,挑鼻子挑眼,沒有滿意的。

    4、 家長自以為是,看不上孩子的所作所為,自認為自己總是對的,容不得也聽不進孩子為自己申辯。

    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上自卑和自大共存。自卑是由於孩子在童年時期長期處在自己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家長贊同肯定的情況下,養成了總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做好(做對)事情的心理習慣,在這樣心理習慣的支配下,孩子長大後一般都無法主動地融入社會,融入團隊合作之中。由於從小習慣於被父母安排,這樣的孩子沒有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許他能夠發現問題,但他沒有膽量主動去解決問題,因為幼小時每做一件事時都要擔心受到父母的指責和批評,從而養成了遇到問題就束手束腳,不敢嘗試,往往會採取聽之任之的習慣,直到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同時,自大是自卑的孿生兄弟,在自卑中,必然是有著自大的心理,這是長期自卑的心理補償,——自卑的孩子必定會在某種情況下目空一切。這種自大的心理其實也是在家長的控制慾下養成的,比如說孩子在家長的規定下獲得了某種好成績,雖然孩子在平時非常反感家長的控制,但一旦在家長的控制下他成功了,他一定也會在同伴面前表現得洋洋自得,他並不清楚如果他一旦離開父母的“控制”,他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去獲得這種所謂的“成功”。

    有著上述心理的孩子,長大後不可能具備獨立的心態,他們沒有主見,沒有自我,沒有堅持,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被環境所左右,他們更在乎他人的評價和眼光,或者說他們習慣於生活在他人的評價和眼光之中,因為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評價和眼光之中長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在生活、工作中一旦受挫,會很快龜縮回他自認為最安全的區域,如果這時家庭不能成為他的避風港,那麼,他必然沉溺在可以迴避一切現實的麻醉之中。

    而對孩子控制慾很強的人一般都是知識女性,自認為自己有文化,有社會經驗,看問題又能入木三分,同時又以母親的身份把孩子撫養長大,辛苦歷程自然不言而喻,因而更具備了我上面所講的兩個心理基礎。孩子在這樣的母親眼裡,的確是非常的弱小、無能、稚嫩、天真,因而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沒有辦法滿足或是達到這樣的母親的要求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父親對孩子的前程有控制慾,而母親則是對孩子的生活瑣事、戀愛婚姻等等有控制慾。前者是階段性的,爆發式的,容易被孩子反抗,而後者是持續性的,綿延流長式的,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育和構建。

    前幾天有同學上我家來玩,她女兒比我兒子大一歲,上大二。大家一起聊天自然聊到孩子們的戀愛問題。她說她都急死了,怎麼女兒一點戀愛動向都沒有,暑寒假成天地“宅”在家裡。不過,她說,她跟女兒說了,如果她有男朋友了,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帶回家給她看看,讓她判斷一下是否合適。我問,如果不合適呢?她說立馬讓他們分手,免得受騙上當。我說如果你女兒不願意呢?她說她女兒不敢。我對她說,在這個問題上你一定是愛屋及烏,千萬不能控制慾太強而干涉你女兒的戀愛,否則,你將害了你女兒的一生。

    所以,特別是母親,要剋制自己對孩子的控制慾

  • 9 # 梅子愛陽光

    為什麼父母的控制慾特別強?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養兒防老是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也是孩子要承擔的使命,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心甘情願的付出,年齡大了就心安理得享受孩子對自己的照顧。我認為父母的控制慾特別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因為很多父母為了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苦受累,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唯美的世界,通常是滿足孩子所有需求,把他們和挑戰隔離,給孩子製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卻不知道這樣剝奪了孩子奮鬥的機會,也剝奪了他們克服困難體驗巔峰狀態的經驗。所以出現很多父母覺得我給孩子創造這麼好的環境,孩子怎麼不求進取,變得很脆弱,這可以理解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不斷上升。

    現在的孩子每天得到的否定比肯定多很多,做家長的往往以我都是為你好讓孩子只能感受到壓力狀態下的煩躁和無奈,很多父母抱怨養孩子的辛苦,習慣自以為是的控制和改變孩子,彷彿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主宰孩子的命運,決定他的一生,父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控制孩子,實際上是忽略了對孩子的探索權成長權的接納和保護。孩子想成長,父母說他叛逆,孩子無法融入社會,又覺得孩子無能,父母的帶著憤怒、控制和自高自大的特權面對孩子,全然沒有尊重孩子,也感覺不到孩子帶給自己的快樂和幸福,親子關係就會變得緊張、疏遠。

    總之做父母的要明白孩子從出生到18歲心理成長的過程,要不斷的學習成長自己,孩子也要更多的理解父母,學會和父母溝通。

  • 10 # 國際媽咪x

     家長對孩子有著控制慾的心理基礎是,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我們的孩子在出生那一刻起在家長眼裡就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家長的附屬物,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生命都是家長給的,哪有孩子可以不按家長意願做事的道理?或是家長的投資——家長辛苦撫養欲求長大後能夠回報自己,這種思想在中國是很根深蒂固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外婆每次給我買新衣服時都會問我,你長大後會不會也給外婆買新衣服呀?在得到我很爽快的肯定答覆之後,外婆也就很爽快地給我買新衣服了,——一筆交易就在我口頭承諾下成交了。家長今天的付出是為了日後的回報,因而孩子所做的一切當然需要符合家長的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習文言文,推薦看什麼電視劇、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