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第一部分

    王守仁字伯安,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死於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諡文成。

    他的祖籍是浙江餘姚,青年時,隨父遷家于山陰(越城),後來他結廬於距越城不遠的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都稱他陽明先生。他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的主要著作為《傳習錄》,後人把他的思想材料編為《陽明全書》,共三十八卷。

    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曾經概括了王守仁思想的發展歷程,他說:“先生之學,始氾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學凡三變始得其門。”

    明確揭示了王守仁建立“心”“理”合一思想體系的曲折歷程。

    青年時代的王守仁曾在朱熹的影響下嘗試從事格物窮理的功夫,有一次他想到朱熹說過一草一木都有理,都應格過,由此逐步變成聖人,便與一個朋友以庭前的竹子為物件,面對翠竹,冥思苦想地“格”了七天,結果沒有窮到“理”,兩人反而都因此而累倒。

    後來他被貶到龍場,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思考聖人處此將何所為,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史稱“龍場悟道”。這次悟道引導王守仁得出一個實質的結論,理本來不是存在於外部事物,而完全地內在於我們的心中,提出了心即是理和心外無物的思想。

    第二部分

    關於心外無理,王守仁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同時還說:“理也者,心之條理也。是理也,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於朋友則為信,千變萬化至不可窮竭,而莫非發於吾之一心。”

    也就是說,心即是理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表述為“心之條理即是理”,是指人的知覺活動的展開有其自然的條理,這些條理也就是人的行為的道德準則,“理”之根源不在心外,道德原則是人心固有的。

    由心外無理的理論外推便是心外無物的觀念。王守仁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但是這裡的“物”主要是指“事”,因為王守仁說:“如意之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為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也就是說“物”並不是泛指山川草木等物,“心外無物”之“物”主要指事而言。

    第三部分

    王守仁在“心”“理”合一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人生理論。

    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在這裡,王守仁的“知”只是主觀形態的知,行則包括人的實踐行為和心理行為,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關於知行的關係,王守仁還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這個說法是從動態的過程來了解知行相互聯絡、相互包含的意義。

    意識屬於知,若就意識活動是外部行為的開始來說,在此意義上,它是行為過程的一部分,從而可以說就是行。

    同理行為屬行,但就行為是思想的實現或實踐是觀念的完成來說,行可看成整個知識過程的終結,即知識過程的最後階段,從而可以說就是知。

    所以“知”中有“行”的因素,“行”中有“知”的因素。

    王守仁還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在這裡,他強調的“行是知的功夫”,是指知以行為自己的實現手段。

    這樣沒有什麼獨立的先於行或與行割裂的知,要達到知就必須透過行。同時行也不是一匹瞎馬狂奔,它有知作為指導。所以,行不能無主意,故行不離知;知不能無手段,故知不離行。知和行是不可分離的。

    第四部分

    王守仁用“心理合一”和“知行合一”論證“心”本體,而他對“心”本體的全部探討,最終都落實到“致良知”的思想上來。

    “致良知”不僅具有道德修養方法的意義,而且更重要的是成為王守仁“心”學思想的核心,並由此出發形成心學本體論體系。

    王守仁認為,良知即是天理,是人的內在理性的凝聚,他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

    如何“致良知”,王守仁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者,至也……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廣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也就是說一方面人應擴充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把良知所知實在地付諸到行動中去,總之是指加強為善去惡的道德實踐。

    第五部分

    王守仁在晚年提出“四句教法”,這四句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守仁死去的前一年,嘉靖六年(1527)秋,被任命赴廣西平息少數民族暴亂,臨行前一晚,在越城天泉橋上應弟子錢德洪、王畿之請,詳細闡發了這四句話的內涵,對自己的心學思想體系進行了總結。

    四句教作為王守仁的“心學”宗旨是講本體與功夫、道德的內心體驗與日用常行的修養、悟與修的關係問題。

    首句“無善無惡”講本體,而本體即是人在道德修養中對自性本質的體驗。

    後三句“有善有惡”“知善知惡”“為善去惡”是講功夫,而所謂功夫並不是指人在接觸外物時得到的知識,及由此產生的是非觀念,做事的動機意願。僅是指良知內部的心(身)、意、知、物(事物)等自身的調節機制。

    王守仁的“四句教法”為他的“心”學體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他的弟子只能在他畫定的圓圈內徘徊,雖然由於其內在的矛盾,可能導致近代的自然主義人性論,和宗教式的禁慾主義兩種思想傾向,但這已不是心學體系應有之義。

    因此可以說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 2 # 西大橋下的說書匠

    探尋中國的明清兩代,有兩位先賢被後世稱呼為聖人,一位是明朝的王守仁,也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王陽明,另一位就是清朝末年的名臣曾國藩,曾國藩我們非常瞭解,就無需多言,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明朝的聖人王守仁。

    王守仁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哲學,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心學,而王陽明的心學對封建社會後期以及近現代的教育思潮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王守仁那?

    第一,王守仁年少立大志,是一個有鴻鵠之志的大才子

    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是明王朝的狀元郎,他從小就對王守仁進行文化課的普及和教育,因此,王守仁的文化素養和知識非常的淵博,而王守仁自小就有了偶像情節,他透過熟讀儒家經典和歷史文獻,對於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諸葛亮非常的喜愛和敬仰,他自比為小諸葛亮,也向外界表露著自己將要在未來的大明王朝官場裡有一番大作為。

    第二,王守仁集百家之所長,終於成為一代大家,集哲學,教育思想為一身!

    王守仁是一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物,他將儒家,佛家,道家思想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他獨居特色的心學。

    我們都知道王守仁想要在官場上有所作為,但是因為,當時的明王朝被宦官弄權,王守仁作為一個正直的官員,與大宦官劉瑾產生了衝突,因此被貶離京師,來到地方任職。

    在這個期間,王守仁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後續他開設書院,創立心學,而他的心學也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學派,名為陽明學派,而王守仁的學派也就此成為了明清兩季影響很大的社會思潮。

    第三,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亂,總督兩廣軍務,展現其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我們都知道王守仁是一個思想家和哲學家,其實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軍事家,王守仁的軍事才能可稱呼為將帥之才。

    大宦官劉瑾被誅殺之後,王守仁重新復出,回到京師,成為明廷的一個重要官員,在1519年的時候,王守仁受到朝廷詔令,命他平息寧王朱宸濠發動的叛亂。

    當時,朱宸濠領兵十萬,已經拿下了九江等地,現今朝著安慶攻了過來,作為江西總攬軍務的御史王守仁,他臨危受命,率領大軍平息這場動亂。

    王守仁此戰中,並沒有和朱宸濠短兵相接,而是直接攻打對方的老巢南昌,使得朱宸濠不得不回兵救援,而這個時候,王守仁已經在朱宸濠回軍的路上埋伏了大量的明軍,最終在南昌的西北部,被王守仁的縱火燒船,分兵合擊的戰術給一舉殲滅,而這場平息之亂的戰爭,僅僅 只用了40來天。

    1527年,王守仁出任兩廣總督,平息了兩廣之亂,使得兩廣地區繁榮發展了起來,但是在第二年歸途的時候,王守仁得了重病,病逝於南安舟中。

    王守仁死後,他的的心學和著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流傳,他的過往和心學被他的門生編輯成《王文成公全書》,流傳至今,給後現代的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和做人道理,這是一個寶貴的精神財富啊!

  • 3 # 漢史鉤沉

    王守仁可以說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心學集大成者,少有的“完人”。陸王心學是明代影響最深遠的哲學思想,不僅在中國,就是在日本、北韓半島,整個東亞、東南亞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力。“知行合一”就是王守仁的著名言論,更重要的是他不僅說了,還親自去做了。

    大思想家王守仁還是位傑出的軍事家,親自率軍平定寧王叛亂、還平定了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動亂。他作戰的方式很獨特,非常善於運動戰,風格飄忽不定,隨機應變。和兵家先賢孫武的方式非常類似,靈巧跳脫,讓人難辨真假,出其不意卻又一擊即中。可能本身就和南方多山林的地勢有關,王守仁不在乎士兵素質,彷彿在他手中都如指臂使,打法相當犀利。

    而且王守仁的政治才能也很高,為官清廉、性格剛正,處理政務井井有條,維護百姓安定。而且面對眾多權臣和宦官的排擠,不疾不徐、不卑不亢,不僅沒像許多忠臣一樣被迫害,反而混得風生水起,時不時還可以反擊一下,這也算是少見的變通忠臣了。

    可以說王守仁就是明朝活著的聖賢,無論思想的成熟悉、還是現實中的文治武功,無人能出其左右。甚至再放廣範圍,說他是唐代之後最成功的思想家也沒有問題。畢竟朱熹也有醜聞傳出,王守仁沒有,軍事才能王守仁更是在哲學家中遙遙領先。

  • 4 # 史裡淘聲

    明朝明武宗時期,有位名叫王守仁的。他在儒家思想和理學方面造詣頗深。其理學方面對當時明朝的影響力僅次於當朝的理學家朱熹。不僅如此,王守仁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很強,為明朝中後期的穩定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王守仁是“文武雙全”

    (王守仁)

    王守仁為明朝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剿滅江西匪患,二是平定寧王叛亂,三是平定兩廣土司之亂。

    一,剿滅江西土匪。當時江西有一股土匪,雖然規模沒有好大,但也禍害了民間多年。數任江西巡撫被土匪弄得死的死,跑的跑,都是解決不了。最終朝廷派王守仁去任江西巡撫。明朝政府準備派遣一支軍隊去支援,部隊還沒到達目的地,王守仁便領導當地兵力剿滅了一大半土匪了。

    二,王守仁在豐城聞知江西寧王叛亂。他馬上到吉安府調集了兵馬,不到35天時間,便用計謀平定了寧王的8萬大軍。明武宗集結幾萬軍隊南下時,半途就收到了王守仁的捷報。

    第三件事,王守仁因為反對劉瑾而被貶,發跡後基本輾轉江西,兩廣,屢立大功卻遭到朝臣排擠難以回中央,被人汙衊為心有反叛,卻能夠自證清白,忠心耿耿為國為民。

    王守仁雖然比不上袁崇煥和戚繼光等人的軍事才能,但可以說是文官裡的頂尖軍事能人。王守仁能做到大節不虧。首先,滿足被吹的必要條件(立德)。其次儒學大師被人敬仰(立言)。三是,精通軍事戰績累累(立功)。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人,在古代是屈指可數的。

  • 5 # 夢隨心鳶

    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王守仁是中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係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 6 # 正經解事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心學理論構建,不僅是對宋代陸學的重大轉向,更對後世儒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理論中極富特色的觀點之一。

    王學建構的起點,是他的“心即理”命題,反觀他的“知行合一”說,亦是如此。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是他與朱熹理學分道揚鑣的標誌,他在此基礎上又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吾心之處事物純乎理而無人偽之雜謂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處物為義,是吾心之得其宜也。義非在外可襲而取也。格者格此也,致者致此也。

    王陽明指出了心所統攝的包括道德行為和道德規範的基本理,同時也對何為善做出定義,心處事物,盡心體之理,無私慾人偽之雜即是純善。聖人講克己復禮,就是對人私慾的一種限制,認為克盡私慾,就能事事為公,體證大道。王陽明重新審視《大學》,認為《大學》中的“誠意”功夫是知行合一的重點: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這是王陽明用誠意解《大學》,誠意之功囊括了整個《大學》思想。反映到知行合一當中,就是處理事物的動機是否存有私慾,這也是王陽明善惡動機在知行合一理論中分道揚鑣的重要起點,對善念的高要求,對惡念的不留情,體現著王陽明對道德至上的無限追求。

    朱熹在提到他的知行理論時這樣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明顯是對朱熹進行了批判,他提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以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以自有知在。朱王二人都看到了知行二者的辯證統一,互不分離,朱熹將二者分別對待,認為即便知行常相須,然而終要分個輕重先後,而在陽明,則認為知行不應區別看來,這是一個有機整體。他重新詮釋知行的含義,將宋儒以來的真知觀念納入他的“知行”當中,認為真知必能行,不行不足謂知。傳統觀念是不容易被打破的,王陽明不得不面對對“知行”的解釋,所以他用傳統的知行意義進行的重新解構。

    縱觀王守仁的一生與其思想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陽明思想的形成與其經歷和他實幹的性格是息息相關的。王陽明早年入出佛老,精研兵法,後又崇尚朱學,二十八歲登科及第後走向仕途,勵精圖治,從事刑部與兵部,三十四歲因書宦官劉瑾把持朝政,被下放貴州龍場,做廬陵知縣。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他反思朱學之弊,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去向,方得理在心中的覺悟。在他隨後的十幾年中,平定農民動亂,鎮壓朱宸濠,平復少數民族暴動,於明王朝而言可謂功不可沒,是歷史上僅有的真正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聖人之一。他早年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在“格物”的問題上用功,向外尋覓事物之理,大病之方後知此路不行,直至“龍場悟道”之後,大悟聖人“格致”之功不應向外求,應向內把握自己的良知本心,將“格物”之“物”,理解為“事”,即只有人的參與,物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實際上是把朱熹所說的“天理”,拉回到人自己身上,重新確立人的主體性。晚年王陽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的學說,以此詮釋《大學》中的進學修身之次第是體之惟一,用之惟精,以至“止於至善”的“萬物一體”境界。這不僅是因為他有著傳奇而又曲折的人生經歷,如早年的思想迷茫,中年時期坎坷的仕途,艱難困苦的人生經歷,以及晚年居功甚偉的功績,更是由於王陽明是一個真正將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的人,一個將理想與生命結合起來的人。一個務實的人,往往會對空談學問產生質疑,而王陽明就是在這種反思過程中,發現了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並且重新詮釋了知行二字的含義。當然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更多的強調的是倫理道德層面,對於事物本身的討論很少。在王陽明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喚醒一個人的道德主體意識,他告訴世人,理在心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整的心體,而道德認知與踐履的選擇,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應向外求,發揮好主體能動性,求得向善之路,致良知,是每個人作為社會一份子義不容辭的事情。道德主體理性的自我重建,不僅包含對知或行的認知,更是對整個知行過程統一的認知。知行合一思想在陽明學中並不是孤立的,它融匯於王陽明整個思想全部與人生追求當中。

  • 7 # 花武昌魚

    從立功上說,王陽明之功還不及他後來的弟子,如張居正。從立言上講,今天之世人仍把他的說法當成唯一主義。要不是他後來在國外,象日本受追捧,我們估計會忘了這個聖人。說實在的,把陽明稱為半個聖人仍然是低估了,他的心說算是對儒家作了一次正本清源,致良知其實就是致中和。在他死後,心說就分成了好多學派,比如泰州學派。這也說明連他弟子也不是真正理解陽明的心說,這樣就不用提後世對心說的誤解了。所以,評價陽明先生,先要真正搞清楚他的心說。人因私慾所弊,把自己與這個世界割裂,而與他物與世界對立開來。如不割裂開來,萬物與我一體,此心感知天地萬物,又何物不在感知之內,如此真知洞徹天地萬物,不受一己之耳目所限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心說,理解陽明先生。但如果把自己從萬物中割裂後的視角,去看待心說,就太狹隘了,要麼理解成唯心,要麼理解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也是現在通行的理解了。此外,在微觀量子世界,人的主觀意識會影響微觀粒子的狀態,換句話說,人的意識和外在粒子世界,一起影響了粒子的未來。這樣在微觀世界,出現了山中花樹,因人的意識而綻放的情況。所以突破自我的限制,達到了境界不是簡單地認為是唯心主義。人都是天生聖人,因私慾無明所限,成了普通人。按心說進行修行,都可以達到陽明先生的光明境界,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 8 # 窮小子770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生於公元1472年,去世於公元1529年,享年59歲。王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後隨父親移居紹興,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陽明是其自好,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後世學者常常稱其為陽明先生,因此王守仁也叫王陽明。

    王守仁二十二歲中舉,一直到二十八歲時才高中弘之十二年進士,此後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 9 # 小南史

    王守仁是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學術的核心思想,也是王守仁成功不可或缺的準則。

    這個準則讓王守仁超越了無數先輩,成為了理學的聖人,更是造就了他無雙的輝煌成就,讓後人頂禮膜拜,也讓他的思想為萬人信服,遠播海外,永垂不朽。

    “知行合一"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後世的名臣徐階和張居正就是利用這準則,建立了不世功勳,名留千古,而海瑞也知道這一準則,但海瑞不會活學活用,只是照搬,雖然海瑞也名留青史,但也一事無成。

    現在就來看看王守仁又有那些功績,如何實行知行合一的準則

    自從劉瑾被殺後,王守仁被重新重用,短短六七年間就升成了三品大員一一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奉命巡撫江西南部,來這裡的目的就是剿匪,當時的匪患猖獗。

    明軍雖然屢次徵絞,但很難盡全攻,王守仁到了之後,仔細查閱了先前剿匪的過程,發現不是中了匪徒的埋伏就是撲空,這就讓王守仁明白了,軍隊裡面肯定有間隙,要不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不久之後,王守仁突然釋出命令,表明最近要剿滅土匪,要來一次突然行動,讓各軍營都做好準備,並且派人盯住衙門裡的各級官吏,發現去通風報信的就記下,回來後全部秘密逮捕,以家裡老婆孩子相威脅,讓這些人變成了雙面間諜,成了官府的臥底,知己知彼後,該消滅的消滅,該招安的招安,鬧騰了十幾年匪患,屢招不安,屢打不平的江西匪患被徹底掃平。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王守仁得到訊息時身邊沒有一兵一卒,為了給集結兵力爭取時間,他派人到南昌城裡貼小廣告,大概內容是:都督許泰等率邊軍,劉暉等率京軍各四萬,另命贛南巡撫王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所部,共計十六萬,分進合擊,平定叛軍,沿途務必妥善接應,延誤者軍法從事。

    當時王守仁最膽心的是寧王率軍去攻擊南京,就另外又派人身上藏著蠟丸信件,故意讓寧王抓獲,信件內容是寫給寧王的得力謀士的,大概內容是:李士實、劉養正兩位先生,你們乾得很好,朝廷一定會好好嘉獎你們,現在希望你們配合行動,勸說寧王離開南昌,進攻南京,事不宜遲。

    寧王在南昌城裡等了十幾天才得到確切訊息,上當了,王守仁根本沒有兵,正在等待援軍。於是寧王帶領八萬多人去進攻南京。

    誰知這十幾天裡,王守仁也已集結了七八萬人馬,當寧王去進攻南京的同時,他卻帶兵操了寧王的後路,圍了寧王的大本營南昌城,圍城後他並沒有立即攻城,還是派人去貼小廣告,內容是勸告南昌市民關好門窗,安心睡覺,不要亂走動,以防誤傷,自己現在帶領三十萬大軍來攻打南昌,破城是分分鐘的事。

    晚上王守仁率軍攻城時,城裡的叛軍都已逃跑,沒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南昌城。當寧王回兵來奪南昌時,王守仁已在鄱陽湖嚴陣以待,最終擊敗叛軍,俘虜了寧王。寧王之亂正式平定,朱宸濠準備十年,在南昌起兵叛亂,被贛南巡撫王守仁一舉剿滅,前後歷時共三十五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雖然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是當之無愧聖賢之人。

  • 10 # 史道驛站x

    有人說中國只出過兩個半聖人,也就是2.5個,兩個聖人分別是:孔子和王守仁,另外半個是曾國藩。孔子的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被世人稱作‘’孔聖人‘’。

    據說有個外華人,在他非常珍貴的配劍上,刻有七個字:一生俯拜王陽明。王陽明就是王守仁,號伯安,號陽明。王守仁是思想家,教育家,而且還是個軍事家。他是陽明心學的創始人。陽明心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王守仁自己有一個概括。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就是陽明心學的精髓。王陽明的父親是明代成化年間的狀元,在這樣的家庭裡,王守仁從小飽讀詩書,可他偏偏是個不守本分的人。

    王守仁13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他成了脫韁的Mustang。15歲時突然離家出走,失蹤了一個多月,後來才知道他是一個人騎著馬去了邊關考察。進入仕途後,因得罪太監劉瑾,被貶貴州龍場,父親王華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北京。可以說,王守仁年輕時,就是個讓家人操心的主,並且坑爹。

    但正是因為劉瑾的成全,大難不死的王守仁,在貴州龍場總結出了他的哲學思想,後人也把它稱作‘’龍場悟道‘’。創立了自己的哲學理論。哲學這個玄而又玄的東西,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學問。

    陽明心學也屬於儒家學說的一個派別,小時候我們經常說的孔孟之道,就是說孔子和孟子代表了儒家。王守仁是對儒家學說的發展和改良。他受陸九淵心學的影響很大,但他的心學思想並非複製陸九淵。其實直接教化王守仁的是“陳湛心學”。

    陳獻章和湛若水是師徒,他們開創了明代心學之先河,經過弟子湛若水的不斷豐富,‘’陳湛心學‘’有了自己的精髓,那就是‘’靜養端倪”。王守仁“龍場悟道”的理論,與陳獻章和湛若水的“靜養端倪”基本一致。這在學術界是認可的共識。王守仁與湛若水是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進行學術論辯,相互影響也是自然的事。

    王守仁雖說是儒家思想的傳承人,但他也信佛,並對道家的思想有所汲取,因此他的心學融合了很多派別的思想。他繼承陸九淵“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的方法。程、朱學說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無窮無盡,讓人煩累。

    王守仁精簡為“致良知”,從內心中感悟道理,道理在人心,心中有理。要知,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就是“知行合一”。王守仁心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和東南亞,在世界範圍內,王陽明心學影響都很大。

    王守仁還是一個有卓越才能的軍事家,他以微弱的兵力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用智慧的方法,清除長達幾十年的贛南匪患。用自己的威名征服南方叛亂。不過這些功績與他的學說思想相比,不值得一提。

  • 11 # 塗之人995

    從狀元家中來,到玩易窩裡去。心外無什物,胸中有良知。“知”了就是行,行過自深思。知行一件事,勿忘花謝時。天下無人不可化,中心喜悅樂於詩。

  • 12 # 跪射俑

    我認為王守仁是明朝的第一“牛人”。他天資聰穎,所創“心學”獨成一家,在中國哲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戰場上,他更是用兵如神,皆大勝而歸,是出色的軍事家。

    王守仁,號陽明,出生在一個顯赫之家,先祖可以追溯到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守仁出生時,他的祖母夢到一位仙人在雲中抱著一個孩子。他的祖父根據夢境,給他取名“雲”。但他五歲時都不會說話,一位高僧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思是說“雲”字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祖父幡然醒悟,將他改名為守仁,便開口說話了。

    公元1481年,王守仁的父親王華高中狀元,年幼的王守仁跟著父親到了京城。王守仁不光喜歡詩書,還喜歡騎射,對事情總有不同的見解,還想向皇帝獻策(被父親阻止)。但王守仁的仕途並不順利,二十歲中了舉人後,後面的會試都失敗了。直到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步入仕途。

    當時太監劉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寵臣,劉謹仗著武宗勢力大興冤獄,將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抓了起來。王守仁見劉謹如此膽大妄為,向武宗上疏。王守仁的這一行為,觸怒了劉謹,被杖責四十,貶至貴州龍場驛。同年,他的父親也被貶至南京,任吏部尚書。

    王守仁正是在條件艱苦、還未開化的龍場悟出了“知行合一”,並以此育人。王守仁在龍場尊重當地風俗,做了很多善事,當地百姓都很喜歡他。公元1510年,劉謹被處死後,王守仁得以回到京城,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公元1516年,王守仁在兵部尚書王瓊的舉薦下,升任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康、贛州地區。

    當時南中一帶土匪四起,佔據著一方勢力。王守仁到任以後,決定攻打大帽山的詹師富。王守仁帶著精銳部隊,先是假裝撤兵,等對方鬆懈後再出其不意地進攻。王守仁用這一打法,連破四十餘寨,俘虜七千餘人,詹師富被擒,首戰告捷。

    王守仁覺得自己的權力不夠大,無法命令將士,要朝廷賜自己旗牌(可隨意指揮)。王守仁得到指揮權後,將軍制改革,攻破大庾,奪取橫水左溪,又逐一攻破了其他土匪勢力。王守仁在這之前從來沒打過仗,盤踞數十年的土匪勢力被他在短時間內消滅,被人們稱為神。

    公元1519年,南昌的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王守仁本來是被派到福建剿匪,剛到豐城就傳來寧王叛亂的訊息。王守仁知道後,積極備戰,調配軍糧,發檄文,公佈寧王罪狀。王守仁擔心寧王揮師東下,佔領南京。王守仁用假情報擾亂寧王,說自己要攻佔南京。

    寧王並不相信,猶豫了半月之久。王守仁見寧王中計,利用這個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準備。當寧王攻打南京時,早已失了先機。寧王之亂,王守仁只用了35天就將其平定。王守仁大捷,武宗卻很平定。武宗身邊的小人,希望王守仁放了寧王,讓武宗親自抓獲寧王,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守仁很識趣的將寧王交給太監張永,稱病回家。公元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王守仁才被封賞。公元1526年,五十四歲的王守仁再次辭官回鄉,在紹興、餘姚建立書院,宣講自己的學說。

    公元1527年,思恩、田州兩地少數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無法平定,世宗又想到了王守仁。王守仁官復原職,併兼左都御史、兩廣總督、兩廣巡撫。王守仁覺得,少數民族不宜用兵,應以安撫為主。王守仁一向用兵如神,盧蘇、王受得知他來平叛,很是惶恐,主動向王守仁投降。盧、王二人投降後,王守仁又繼續平定了其他反動勢力。

    平定叛亂之前,王守仁就身染重病。叛亂被平定後,王守仁的病情也隨之加重,向世宗辭官回鄉。公元1529年,王守仁病死在歸途南安,時年57歲。江西人民得知他去世,都身穿麻衣為他送行。因諡號為文成,後人都稱他為王文成公。很多人認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不對的)。更深一層的理解是,要讓良知時刻按照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志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 13 # 手機電腦一站式

    王守仁 :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 14 # 旅客孔祥超

    關於王守仁,是熱門人物,這裡就不多說事蹟了,中國歷史上名人很多,能夠被儒家稱之為“聖人”的也就“孔孟朱王”四人而已,朱熹算不算聖人,尚有爭議,但是王守仁絕對無可爭議的“聖人”……

    能夠立言,立德,立功,達到“三不朽”境界的,除了王守仁,就算是孔,孟也不如也(孔孟在活著都沒有立大功業,不被重用)……

    在儒家思想來說,孔,孟是講人倫道德規則的,看上去粗淺易懂,但遠不如佛教道教深刻,所以漢朝以後,儒家在知識分子面前逐漸式微,沒啥吸引力……

    到了宋朝明朝,出現了理學(也叫道學),則把儒家粗淺的人際道德關係,給哲學化,形而上化了,從此儒家有了自己的深刻而龐大的上層建築,面對佛,道兩家也不怯場了,而宋明理學中,又分成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大流派……王守仁就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當然,王守仁和朱熹的學說都是維護封建倫理綱常的,只不過王守仁是強調本心,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來自人的內心,人內心本來就有“良知”存在,一切向內求就可以了,而道德,只需要為善去惡就可以,強調“去人慾”的方式來實現天理,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

    而朱熹則是,天理是第一位的,天理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而人慾是有害天理的,要透過外部的天理道德規則,強行去約束自己的內心,要“存天理,滅人慾”,其實心學理學只是理學流派不同而已,廣義上講,陸王心學也是理學的一部分……

    當然,現在人崇拜王守仁,主要是羨慕他的能力,他畢竟是大軍事家,從小狡詐專兵,膽大妄為,陰謀詭計,三教九流無一不曉得人精……

    這其實就是他的個人魅力所在,他強調“心”的重要性,他說過用兵之法,只有這八個字“此心不動,隨機而行”……也就是不動心,慌亂面前冷靜處事,理性地選擇最優解……這不僅是兵法,在人生中更具有指導意義……

    而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可以透過刻苦的修心過程磨鍊出來的,也就是凡事事上磨鍊,經歷的事情越多,心態越佳……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所以經歷生死大事的人,心理素質,膽量都比較強大……

    在王守仁《瘞旅文》中,寫到中原人士來到鳥不拉屎的龍場,往往會心情抑鬱,患病而死……而自己之所以能在龍場活下來是因為“三年矣,歷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慼慼也”……就是因為王守仁時刻修心,注意積極思維……

    王守仁說:“平常注意修心,不可以一日懈怠,等修心練好之後,萬事皆可以從容也……”

    另外,心學中,凡事內求,不假外力,可以說,沒有統一的是非標準……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這是心學的優點,同時也是心學的缺點……

    比如心學四句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修心之法,就藏在此中,如果把善理解為“好的,積極的,優秀的”,惡理解為“壞的,消極的”,用此法監控自己的心念,在起心動念之時,選擇積極的,去掉消極念頭,而無往不利也……

    但世間多少腐儒,把善固執理解為“道德,善良”,不分青紅皂白地讀死書,耽擱一生,一事無成,還好意思說知行合一……

    所謂格物,格就是正,物就是事,格物就是擺正心態和事物,所以又回到修心一說上了……透過內心的“正”不斷地去格(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格物……(見傳習錄)

    其實心學雖然戴著儒家的帽子,核心並非儒家的一套,心學也很容易接受“人人平等”“虛君立憲”等新思想打成一片,並非糟粕……

    明朝末年的“工商皆本”“男女平等”“戀愛自由”等新思想(你沒看錯,男女平等就是明末的思潮之一)與心學流派也有關係……

    儒家的人倫道德只是心學的帽子,只要忠於本心和良知,隨時都可以換一頂帽子……

    但心學的缺點是就是,沒有是非標準,以至於,明朝後期心學氾濫,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的理解,清談誤國……很多人認為明朝滅亡于思想大解放……而且很多人認為心學都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雖然如此,心學仍然有很多傑出人物,比如日本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實際上明治維新改革前,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對日本人接受新觀念有莫大的幫助……

    是否百無一用,要看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行合一……”

    但是心學中很多寶貴的精華,依舊在現代社會熠熠生輝……尤其是心學的核心方法論完全可以適用現代文明,只需要把儒家的外衣去掉,換一下外層建築即可,因為人內心皆有良知……

    本人對“心學”的理解十分淺薄,《傳習錄》也是零零散散地看得,如果不對之處,請多多指教哈……

  • 15 # 成老師心安

    王守仁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四處講學,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征服了無數的人。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但他的這一舉動也惹來了麻煩,漫天風雨,罵聲不絕,但王守仁卻只笑著說了一句話:“四方英傑,各有異同,議論紛紛,多言何益?”這不僅僅是一句回答,也是王守仁一生的註解。他的這種態度打動了更多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看到,在狂潮之中,王守仁依然屹立在那裡,泰然自若。

  • 16 # 端莊優雅孔雀FS

    陽明先生雖說是世界級的偉人,卻在40年前改開前的中國不受待見,因為把持中國學術界的中國的偽學者,把陽明心學劃歸主觀唯心主義,偽學者認為這是與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相牴觸的。中國學界,特別是文科類學者,鬧了不少笑話。把與西哲毫不相干的陽明心學按西哲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使其Sunny心學在新中國的前30年倍受打壓。

  • 17 # 冰之墨

    文能定國知天下,武能持弓平寧王,悟心性超凡入聖,布心學知行合一。

    簡單說,王陽明是個真正的奇才,不管正史野史都是對他讚賞有加,文物雙全,即是軍士大家,又是個聖人,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演義》中,老子先活捉雲霄,再壓麒麟崖下,最後又讓其封神,為何要如此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