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女人新志
-
2 # 時尚小扒妹
1、修頤和園不是慈禧的主意,而是光緒的主意,光緒是整個過程中最積極參與的,目的是修成園子後讓慈禧去養老,自己上位親政「乾綱獨斷」。
2、慈禧的私生活一點都不混亂,且非常注意輿論形象,她的政敵非常多,一旦有把柄她都沒法掌權。至於守寡風流韻事都是當時及後人杜撰的。另外他跟李蓮英真的沒什麼。還有,李蓮英是個老實人,人品也不錯,並非影視劇中奸詐狡猾的形象,雖然李蓮英手握大權,但是從未乾涉過朝政,國家大事上從來沒有指手畫腳過。
3、慈禧其實並不保守,力排眾議扛著頑固派保守派,提拔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支援洋務變革,興辦實業,廢除八股科舉,這些都有定論了。至於百日維新廢掉光緒殺六君子之事,並非其保守,而是一帝一後二元政治權力鬥爭的結果。想想吧,光緒康梁譚一夥都策劃兵變囚禁並殺死慈禧了,慈禧當時可是最高掌權者,被慈禧知道了這肯定不能忍,於是慈禧才痛下殺手。
4、多年禁慾導致心理變態倒是真的,慈禧最見不得的就是別人性生活幸福了,多有記錄。給光緒選皇后的時候,慈禧給選了一個最醜的隆裕。
5、光緒兵變失敗後,被慈禧囚禁,慈禧除了各種辱罵還變著法一天一個花樣折磨。沒事給光緒演《天雷報》的京戲,關於不孝子被雷劈死的內容。每次演完還要讓光緒談心得體會,真腹黑啊!
6、慈禧是真信了義和團的刀槍不入的不死神功,指望請義和團進京抗擊洋人,利用義和團圍攻列強使館,與整個世界宣戰。最後被自己的智商所坑,只得舉家狼狽逃命。
7、慈禧愛京劇是出了名的,京劇要不是慈禧支援併發揚光大,現在沒準還是上不了檯面的亂彈。京劇大師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孫菊仙、王瑤卿等人,她都力捧過,並多次賞賜。為報答知遇之恩,京劇裡面的慈禧都是正面形象。
8、慈禧是的愛憎分明且知恩圖報的女人,在她落難之際幫助過她的人最後都官運亨通大富大貴成為誰也參不倒的政壇不倒翁。比如慈禧失意葬父時給過一筆錢的小知府吳棠, 八國聯軍殺來逃命時給過一碗粥的懷來縣令吳永,以及逃命途中帶兵護駕的岑春煊。但是對背叛她的可從不留情,比如光緒和珍妃。
9、慈禧好權術並且精於權術,權欲極強,虛榮享樂,意氣用事。但主持政治還算公道,也想給大清續命,但是奈何沒文化沒眼界沒情懷智商也不夠,玩政治玩人有餘,治國不足,古代女人政治的弊端被她全佔了。但比她坑爹的丈夫咸豐和兒子同治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10、總之,不是教科書上所說的一無是處的頑固派賣國賊敗家女,相反大清很多方面還指著她才續命到20世紀,有功有過。
-
3 # 飛書志士
首先,慈禧真正的掌握政權一共是47年。在激烈的宮廷鬥爭當中,走到現在的地位,必然有一些過人之處,有兩把刷子,當然暫且不說是透過什麼手段來成功上位的,在這裡我們不提。
其次,慈禧一生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在此期間,她一共兩次決定皇室命運,兩次發動政變,三次進行垂簾聽政,可以說在權利的掌握上是比較成功的(當然這裡必不可少一些難以見人以及讓人們憤恨的手段)。他甚至將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玩弄於股掌之中。真真的權傾朝野了!
但是作為一個統治者,他卻是失敗的。因為上位的她並沒有把清朝這條大船開到最後。使中國一步一步的走向落寞,在期間她做出不少關鍵的錯判斷,例如,對於洋務運動的阻止。面對自己的利益,滿清的利益,她還是放棄了民族大義。還有在後期以及生活中鋪張浪費,大興土木,甚至挪用軍款等一系列的糊塗事!
-
4 # 使用者136669346
怎麼樣看待慈禧的一生?
慈禧是誰?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的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慈禧這個歷史上的人物,那她的一生又是什麼樣的呢?
咸豐時期:1852年,17歲,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1854年,19歲,晉封懿嬪。1856年,21歲,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1857年,22歲,晉封懿貴妃。
同治時期:
1860,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葉赫那拉氏隨咸豐帝逃往熱河。
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給了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給了葉赫那拉氏和皇子(由皇帝生母懿貴妃保管),希望他們相互牽制。並任命了八大臣輔助新帝。咸豐帝死後,權利慾極強的慈禧不滿八大臣,與咸豐帝弟弟恭親王設計逮捕了八大臣。
1861年,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在這一時期,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被稱為“同治中興”
1872年,同治帝親政後難擺脫慈禧的干預,慈禧為了享樂,授意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供其居住,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有殘毀嚴重,修復需要大量財力物力,而同治帝為了擺脫慈禧干政,讓慈禧離宮居住,所以也同意開工。
光緒時期:
1875年,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4歲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為帝,改年號“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1883年_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雙方在軍事上都有勝負,但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卻主張“乘勝即收”,與法國簽訂了《中法合約》,使法國收穫了不少侵略利益。
1884年,慈禧發動了甲申易樞朝局之變,開始西宮獨裁。
1889年,光緒大婚,名義上光緒帝親政,慈禧有訓政數年。
1894年,慈禧為辦六十壽辰,挪海軍經費,修繕頤和園,佈置點景,廣收貢獻。但是在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時,經費緊張,有人提出停止修繕頤和園時,慈禧大發雷霆。
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熱潮,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維新變法,而對於變法,慈禧有希望強國,又擔心光緒帝會脫離自己的掌控。最初表示支援,但是她把軍權和人權都抓在自己的手中。
1898年,光緒帝實行變法,慈禧等人發動戊戌政變,拘禁光緒帝。
晚年訓政: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帝等人逃往西安。後在1901年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39年內賠款9.8億兩白銀等。
在同一年,慈禧帶領數萬人,帶行李車3000輛,從西安回到北京。
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戰場在中國東北,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宣佈中立。
1908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內容返照德國和日本的憲法,維護皇帝“君上大權”。而透過“庚子賠款”七國退還中國約海關銀兩三億兩左右。同年,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無子嗣。慈禧任命醇親王力攝政王,其子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慈禧被尊為太皇太后。
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在中南海儀殿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慈禧正面。1.推行了洋務運動,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2.准許廢除科舉制度。3.禁止鴉片。4.興辦女學,禁止纏足。5.興辦學堂,派留學生了。6.廢除了滿漢不通婚禁令。並造就了“同治中興”的氣象。
慈禧做過的這些好事也是有影響力的,人都有兩面,慈禧也不例外。
慈禧負面。從個人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殘忍奸詐之名。而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等等事件的發展中,慈禧太后諸般都是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益以及無辜人民。
總得來說,慈禧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人物。在一本《慈禧的一生》的小冊子中寫到:“慈禧的失敗不僅是她個人的失敗,更是舊制度的失敗。慈禧的罪惡不僅是她一個人的罪惡,而是滿清腐朽制度的罪惡。她說滿清舊制度的頑固的堅持者。” -
5 # 侯思遠Shirley
一個有大智慧大格局的女人可以成就一國,反之,有小聰明小格局的女人只能持小家。能爬到後宮的頂端,慈禧太后無疑是一個聰明的女人,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她還有太多侷限性。
-
6 # 滿樓書坊
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18歲時入宮,入宮4年後生下咸豐皇帝唯一的子嗣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1861年(咸豐十一年)8月,咸豐駕崩後,同治即位,27歲的慈禧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當年8月,慈禧聯合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變”,政變成功後開始了第一次垂簾聽政,也由此掌握清廷最高權力近48年。
不可否認,慈禧太后不是什麼政治家,其政績也談不上光彩照人,用現在的主流觀點來說,那就是禍國殃民,遺患無窮。
據說,中法戰爭法軍炮轟福州時,慈禧太后曾召叢集臣,其指著光緒小皇帝說:
“當你們的小皇帝長大成人而且我也死了的時候,如果他願意,他可以丟掉祖先的遺產。
但只要我有一口氣在,我就絕不會讓人們說,一個女人丟掉了祖先留給她為孩子保留的遺產。”
是的,歷史選擇了慈禧太后,而且對於她個人來說,她成功了。
因為她以一個女人的智力與才能,在近半個世紀的統治裡保住了這個不斷下墜的王朝沒有在她手裡江山斷送;
但對整個國家發展而言,慈禧太后又毋庸置疑的失敗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別人就一定做得比她更好,因為後來的歷史證明,很多人做得比她更壞。
慈禧太后曾說,我幾次垂簾,不知內情的人認為是我貪圖權勢,實際情況是形勢迫使我不得不這樣做。這話雖說是慈禧的自我辯解,但也有幾分道理。
“精於治術而昧於世界大勢”,這是目前學者們給慈禧太后還算公允的評價。
在近半個世紀的執政中,慈禧太后維護大清王朝的統治,這是她個人的成功;
但是,慈禧太后畢竟是個女人,她以女人的方式統治了這個古老帝國,在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其當政雖說是名分所定、順其自然,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極大的災難。
總體而言,慈禧太后失敗了,她沒有把中國帶入近代化的門檻,這是她的個人悲劇,也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莫大遺憾。
-
7 # 史無止境
慈禧太后與同時代的許多政治人物,包括曾左胡李張袁,有個共同特點:
若非生在19世紀下半葉,即,只用中國傳統政治眼光去看,他們可算是合格、某些方面甚至優秀的政治家。各自有手段,有機變,有權數,有涵養,不失為梟雄。
可惜,一碰到中西對抗那根線,碰到封建社會與農民矛盾,就全部要糟糕,就顯出他們禍國殃民的糟糕一面來了。
因為時代不同了,評價方式也不同了。
比如,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前,整軍平亂,推進洋務,外交斡旋,幹得不壞;可是一沾了甲午,立刻生涯汙點,左支右絀。還要被梁啟超感嘆他不學無術。
比如,曾國藩直到1864年為止,如果按士大夫們的吹捧,簡直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可惜,晚年天津教案,簡直氣死個人——他自己的死,也跟那不無關係。
慈禧太后,也如是。
觀其一生,則辛酉政變剷除顧名八大臣,沒啥了不起:宮廷內鬥,自古有之。西漢平諸呂,唐初玄武門,玄宗殺姑姑,乃至清朝我們熟悉的康熙擒鰲拜,都一回事。至於兩宮聽政半個世紀,也無非是武則天從嗣聖到神龍年間所做的勾當。古已有之。
若論她的統治,至少是初期,按中國傳統看,尚算靠譜。採納徐啟文意見,允許臣工批評時事;採納鍾佩賢意見,崇尚節儉。採納卞寶第意見,嚴賞罰,整肅吏治。
而且也算幫推了洋務運動。
平了太平天國和捻軍——現在當然說他們是農民起義軍了,但在朝廷眼裡,那時是土匪嘛。
包括控制了雲南與陝甘的變亂。
史稱同光中興,擱以前的史書裡,估計評價也不差了。按說一般朝廷經歷太平天國這種規模的事,王莽是被起義軍給切碎了,東漢在黃巾後就諸侯割據了,隋朝被反王一鍋端了,黃巢基本把唐朝元氣耗盡了,明朝直接被李自成給撅了。
而太平天國自洪秀全死後,清朝還續了接近半個世紀的命。固然是清朝本身集團水平不低,曾左胡李中興名臣,但慈禧與慈安作為政治領袖實際掌權者,也做得有可圈可點處。
至於平發平捻後,東南越來越呈現半獨立狀態,漢人大臣日益抬頭,那卻不是慈禧能夠左右的。至少在她有生之年,張之洞們最多在以為慈禧要死的情況下,搞搞東南互保,但大體上,還好。
慈禧身為政治人物與統治者,並不可愛。但如果按傳統史書眼光來看:領導中興,開展洋務,平亂定難,名臣歸心。至少是個小武則天,不比呂后差多少吧?
可惜了,她遇上了匪夷所思的劇變時代。
在這個劇變時代,連李鴻章都被梁啟超評價為不學無術,何況慈禧?甲午之戰到戊戌變法,都有爭權奪利的陰影在。眾所周知,李鴻章實際不是領導中國海軍輸給日本海軍,而是以一淮軍派系輸給了日本海軍。戊戌變法實際上是個沒有實權的天子在搞些試驗,但因為觸及到了權力交接的敏感點而失敗——其實本來成功指望也不算特別大。
然後就是慈禧最大的昏招:從義和團之亂到八國聯軍,雖然洋人可惡,但慈禧也是自己作死,禍國殃民。
戊戌之變後,慈禧已經不相信光緒並仇視洋務了,加上權貴折騰,終於同時宣戰全世界。
然後就辛丑條約了。
不學無術啊!
但辛丑條約後,慈禧太后領導的庚子新政其實也有優點。科舉制度推翻。中央行政改革。地方自治開始。司法立法責任內閣都起來了。說實在的,庚子新政比戊戌變法了不起多了,也實在多了。
可惜,那時候已經晚了。這種不徹底的改革,在那時代已經不夠了。
可以說,慈禧太后身為政治人物,在1860-1880年代,勉強算個有錯能改、懂得納諫、善於籠絡人心的統治者。洋務運動與庚子新政,都是她作為統治者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雖然搞得不大對,但她不笨。
但她與一切專權者一樣,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時(戊戌、辛丑)犯了巨大的渾,做了大罪孽。她與整個滿清,都是古代套路遇到了現代組織,自然要犯大錯。
我之前的看法:就像,蔣先生是當時舊軍閥中,最有權謀者。故能以一軍人起家,勾心鬥角、收買利用、江湖派頭、行伍兄弟。連打帶拉,五年間粗定亂世。可惜畢竟是舊派系套路,所以蔣先生遭遇本朝開國那種極端嚴密之現代組織動員之人民下層,幾如冷兵器遭遇槍械,立刻完蛋。
慈禧太后也是。若將她放在中國古來統治者裡,不失為一個悍婦女傑。
可惜,她的權數趕上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所以,雖然她老人家確實善於歸納總結(沒被滿清貴族群弄暈時,她還是很理智的),但終究還是,左支右絀,犯渾了吧!
時代潮流這種事就這麼洶湧。早年梟桀如袁世凱,早年機變如李鴻章,都不免晚年落花流水。慈禧太后,大多數統治者該有的毛病她都有,潑悍耍權謀,但納諫用人,實在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可惜到了1890年代,就顯出她所在的體制、她整個人的思想,落後時代了。
最後一個段子。
“大多數時候,太后都保持著冷靜,始終給自己留有後路;只有這一次,她表現得像個情緒化的女人。”即,哪怕在列強的高傲眼神裡,在這次犯渾發神經之前,慈禧太后的確是夠冷靜夠理智的。
-
8 # 丘山史君
在整個中國古代史當中,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是比較低的。《尚書》中有古訓“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這是對古代女性從政的否定。但是也不乏打破這種傳統政治格局的女性,比如呂雉、武則天、還有近代最著名的慈禧。慈禧
現代社會對慈禧的評價大都是驕奢淫逸、睚眥必報的負面評價,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慈禧作為一個女性,卻也有著一定的改革眼光和不亞於男人的超強政治政治手腕。
一、慈禧登上清朝的政治舞臺慈禧能夠統治中國半個世紀之久,要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清文宗咸豐帝。我們都知道咸豐帝可能是清朝歷史上最昏庸的一位皇帝。這位咸豐帝沉迷女色、愛吸鴉片、沉迷戲曲暫且不說,英法聯軍攻入北京自己以“秋獮木蘭”為由棄城而逃,就這一點就遠遠不如明朝末代的崇禎帝。咸豐皇帝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可能也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他就開始尋思了。自己的兒子還小,想著讓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奕訢輔政吧?不行,畢竟有多爾袞亂政的前車之鑑。想著找幾個顧命大臣輔政吧?還是不行,萬一又出一個鰲拜,怕是也扛不住。那乾脆來一個“顧命八大臣”與後宮同時輔政,於是安詳的去世了。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政治格局,卻是最失敗的,從此慈禧登上清朝的政治舞臺。
二、強硬的政治手腕慈禧能有後來的地位,主要是靠強硬的政治手腕,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幹掉了“顧命八大臣”,她聯合恭親王奕訢等帝胤勢力發動政變,史稱“辛酉政變”。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燬、甚至是皇帝百姓受驚等產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責任全部扣到了載垣等顧命大臣頭上,最後他們八人斬首的斬首,流放的流放不得善終。
第二次就是甲申易樞,辛酉政變以後,內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外有議政王奕訢主政,但隨著洋務運動等改革的發展,奕訢的勢力越來越大,漸漸地想擺脫帝后勢力的控制,這是慈禧難以忍受的,所以就以中法戰爭的失利為由,將奕訢等軍機處成員全部罷黜。甲申易樞後,慈禧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之後的清王朝開始了慈禧的專制統治,國家朝政已經完全被慈禧一人所掌握。
慈禧
第三次就是就是非常著名的戊戌變法了。隨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年輕的光緒皇帝意識到只有改革才能強國,所以實施戊戌變法。一開始,慈禧對變法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後事情越鬧越大,改革矛頭直指頑固守舊派的利益,光緒和慈禧的帝后矛盾日益明顯。慈禧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起來,自己再次垂簾聽政。
這三次政變都是以慈禧的勝利結尾,可見慈禧的政治謀略不亞一個帝王。
三、慈禧的功績慈禧禍國殃民還有功績?是的,而且還不小呢。慈禧執政四十七年,一手把大清從內憂外患的泥潭之中帶了出來,還親手締造了“同光中興”的局面。
首先慈禧推行洋務運動、培養洋務人才。開辦外國語學校、實業學堂、近代軍事學校、派遣留學生等。這些充滿改革精神的舉措都是在慈禧的主持下進行的。
還有我們都知道,同治時期除了外患還有內憂,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此起彼伏。此時的慈禧打破滿漢階級制度,大量啟用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漢族將領,雖是迫於局勢,但也能看得出此舉不乏改革意識。
左宗棠
最後就是收復伊犁。誰能想到一向喜歡割地賠款的慈禧竟然也會收復失地。在今天看來收復伊犁好像是左宗棠一人之功,但在當時同意左宗棠出兵的確是慈禧,慈禧的這一決斷,讓中國多了166萬公里的土地,不可謂不是一大彪炳史冊的功績。
結語: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有他們光輝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秦王掃六合,結束分裂,但也有焚書坑儒的殘暴;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卻也有殺兄逼父的冷血。
慈禧也曾朝嘗試過改革,但是王朝結束時期的統治者,無論再怎麼努力,都還是“亡國之君”,都還會被冠以昏聵無能的罵名,甚至被妖豔化、妖魔化,處在晚清那個屈辱動盪的年代,與其說是慈禧自己的不幸,倒不如說是整個時代的不幸。
-
9 # 維基舟
慈禧臨終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寧予友邦,不予家奴。
友邦是來大清國燒殺搶掠的外國列強,家奴指的是在清朝統治下的漢族及其他民族。在慈禧眼裡,鞏固清朝的統治是第一位的,她不能死後無言列祖列宗。
呵呵,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網上特別流行這麼一句話:清穿不造反,菊花套電鑽!
不提慈禧早期後宮的掙扎浮沉,後期與兒子同治帝面慈心苦。只這一句,揹負後世罵名也不為過。
-
10 # 馮國華的發言
謝邀!談到慈禧,會讓人聯想到關於皇權的許多問題。笫一,當皇帝需要什麼文憑資質?第二,當皇帝需要什麼法律程式?第三,慈禧何德何能位極人臣之上?第四,太后權力怎麼比皇帝還大?等等。提這類問題有時會覺得很傻很天真,如果慈禧還活著,誰敢問這樣的問題?還想留著項上人頭嗎?英雄不問出處,人家既成國家無限公司的老闆,在他或她經營地界內的所有動植物及物產,一律視為供其消費服務的物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其之謂乎!名言道:朕即國家,朕即法律。這話用來詮釋慈禧再恰當不過了。
當過皇帝的人很多,這沒啥值得稀罕,稀罕的是能當得長治久安,即使身體不在了,其制定的制度、原則和精神仍然延續下去。在這點上,慈禧比武則天略輸一籌。同樣是臨死前歸權於原主,武則天后的唐朝比慈禧後的清朝長久許多。慈禧之後的清朝迅速倒臺,說慈禧沒有責任是講不通的。如果不是害怕還政於光緒會遭到反攻倒算,歸政於光緒重新維新變法,或許是最有利於清廷的自救大法。這從反面證明著一點:老闆如果沒有高膽遠矚的學識、觀念和眼光,預感不到危機的緊迫性,哪有後悔藥賣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話不能用在慈禧身上。下面一句話可以用於慈禧身上:朕死後,那怕洪水滔天!
-
11 # 小司馬說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簡要梳理下慈禧太后風雲起伏的一生。
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徽徵女。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生於北京城。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選秀進宮,被咸豐皇帝賜號為“蘭貴人”,居儲秀宮;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晉封懿嬪;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晉封懿貴妃;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豐皇帝病死承德避暑山莊,載淳繼位,發動“辛酉政變”,掌握實權,晉封為聖母皇太后;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光緒皇帝實行“戊戌變法”,歷時僅103天遭慈禧太后廢除,囚禁光緒帝;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病死於北京中南海儀鸞殿,享年74歲。
(紀錄片 幼年的慈禧太后)
有人說慈禧是一位視權如命的一代妖后;也有人說她是工於心計的惡女人;還有人說她是保守的誤國者……無論怎麼樣評價她,有一點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慈禧是晚清政壇的實際掌權者,她的一生左右了清朝走向。無論功與過,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
慈禧生逢晚清,此時的大清朝,猶如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風起雲湧的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而此時的清帝國也恰似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已快奄奄一息。整個帝國呈現出一副夕陽晚照的殘景。
正面評價
1 洋務運動
順應潮流,接受恭親王奕昕及漢大臣的建議,積極推行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諸如發展實體工業(如建立鐵廠、成立福州船政局)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洋務運動中建立的福州船政局)
2 清末新政
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慈禧太后深刻認識到清帝國所處的境遇。形勢不由人,她欣然接受朝臣建議,實行“新政”。其主要目的是對兵、商、法、學、官等舊有體制進行改革。慈禧太后廢除了中國存在一千多年的封建科舉制;下詔全國淘汰舊軍,編練“常備軍”;1903年開始,清廷設立商部(類似於今天商務部),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並採取一系列激勵措施獎勵創辦實業的舉措;首次表明對封建制度進行改革,仿西方國家,提出建立君主立憲;在全國範圍內興辦新式學堂,在京師創立大學堂。繼續派遣留學生出國。
3 知人善任,重用漢臣。
慈禧太后本人雖然對權利慾望強烈,但她也深諳馭人之術。清朝自創立之日起,都是採取重滿抑漢的政策。慈禧太后果斷拋棄舊制,啟用漢人。諸多影響清朝晚期的漢族名臣能吏都是她一手提拔和栽培的,比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實事也證明了她的這一決策是正確的!設想晚清在對內對外的鬥爭中,若沒有諸漢臣的鼎力支援與維護,大清朝恐怕早已滅亡。
負面評價
慈禧太后的負面部分遠大於其正面部分!
慈禧太后掌握實權的接近五十年時間內,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大大小小的對外戰爭不計其數。戰爭大都以清廷戰敗截至。戰後談判,清朝割地賠款越演愈烈!僅在甲午海戰中就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並割讓臺灣島給日本,讓廣大臺灣同胞受盡日本人的侵略與迫害。
另外慈禧太后本人生活奢靡。吃穿用度,大肆將就排場。甚至在甲午中日戰爭劍拔弩張之時,為慶賀自己即將到來的六十壽辰,竟然挪用海軍軍費修繕頤和園。
(晚年慈禧太后)
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慈禧太后一生都是過遠大於功!她執掌朝政的四十七年,錯過了許多歷史機遇,導致清廷和外國的差距愈來愈大。而且她當政的四十多年時間內,清廷同外國侵略者的交鋒一次次慘敗,導致大量的白銀和土地割讓給西方及日本,凡此種種皆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的負擔與苦難。
結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應當有慈禧的名字。
-
12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中國古代一直非常推崇忠孝的模範,清廷自入關也號稱以忠孝治天下。封建社會的中國,君主是一切的綱,對皇帝的忠誠是最基本的,但慈禧先後攜三帝以令天下,是對皇帝最大的不忠;清廷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慈禧不僅干政,還獨攬朝政,禍亂天下,其立光緒、宣統,皆不遵循雍正確立的秘密立儲制,是對祖宗的極大不孝。她的這些行徑,在封建社會中基本是要被活剮了的,這樣一個不忠不孝的人,還能說什麼……
各類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雖說晚清簽訂的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而且在外簽約的很多都是李鴻章,但是,他只是負責和談,商定條約條款,並沒有真正做主定下條約的權利,條約談妥便要上奏朝廷,報皇帝批准,而皇帝已成傀儡,真正點頭的恰恰就是慈禧本人!
再看立憲改革。也許1900年後的慈禧已經看到了現行政體已經無力繼續支撐,需要順應時代做出改變,但是她主導的清廷君主立憲制整體改革,從最終公佈的改革方案來看,並沒有真正的誠意,這套方案依舊是想最大程度的保證清廷的專權,對世人無疑是一種欺騙。(現在大家知道慈禧是個什麼貨色了吧)
-
13 # 竹君楠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也是清朝最(厲害、兇、惡、毒、殘暴)的女人。
她遇事會冷靜、老謀深算、藏而不露、殺機四起。遇多種事在一起,她分大小、先後處理。從不衝動、三思而行、忙而不亂。
當她選進宮,不得寵時,不惜花重金拉攏、收買太監。在太監的幫助下,安排機遇。用計在御花園中高歌,來吸引咸豐皇帝。當年24歲得寵,生下兒子同治。只有幾個月丈夫咸豐皇帝31歲暴病身亡(26歲死丈夫)。
她為了參政,馬上拉攏忠厚老實、善良的東太后,騙取伩仼。一起垂簾聽政,兒子取名同治(意義是一同治理國家大事)。時隔不久,她贏得東太后的伩仼。她想獨掌皇權,當年利用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月餅中放毒藥,毒死了東太后。
她獨掌了政權,趕緊除去心中大隱患。用小叔子來幫助(咸豐皇帝的弟弟),將八大顧命大臣處死(先放囚車中,遊街示眾,大造輿論迷惑老百姓。老百姓又不明真假,都伩以為真)。
她43歲時,兒子同治得病夭亡,她不流一滴眼淚,忙於弄權執政。速將妹妹3歲的兒子來過繼,繼承皇位,取名光緒(意義是又看到了光明)。當光緒皇帝長大成人後,為了政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忙將弟弟的女兒嫁給光緒。光緒一點兒也不喜歡,他卻很喜歡珍妃。慈禧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當八國聯軍侵略清朝時,北上逃難時,乘機叫人將珍妃投井,而死。
她73歲老年要死時,又先將光緒用砒霜毒死,死亡時38歲(現有人將清朝內閣大庫光緒檔案整理與研究,將光緒的遺骨、頭髮、衣物,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可見是急性砷中毒而死亡。於1908年11月14日光緒在中南海瀛臺的涵元殿,中毒身亡年僅38歲)。就這樣年紀輕輕死於妖婆手中,真是嘆息。
她這樣專權,治國無能。是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的清朝第一女人。像這樣大清王朝,哪有不滅亡……
-
14 # 外賣小哥中神
對於慈禧我個人是帶著貶義的詞來形容的:誤國誤民!盡做一些勞命傷財的事情,目光短淺,不放眼於世界,跟明朝比可差遠了
-
15 # 君名盡風華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挺棘手的!慈禧對於中國的影響來說是具有兩面性的,也不能一味的就把她釘死在恥辱柱上,其實她還是做過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事情!
其實我不敢過多的去說她的正面影響,因為會有人認為我洗白她。但是隻說她的負面影響,把她損的一無是處也不合適!
首先說一下她的正面作用,先說她好再說她壞才符合我們說話的邏輯。在慈禧執政早年,也就是同治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重用漢人大臣,先後掃平了太平天國運動,北方的捻軍起義,苗人和回民起義,發展洋務運動等。使得工商業有了初步的,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大的進步意義,歷史上把這段時間稱為“同治中興”
1875年慈禧太后,重用陝甘總督左宗棠,派遣優勢軍力收復新疆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雖然收回了伊犁,但是也割讓了其他的領土,但總的來說是中國近代史上少數的對外反擊還能取勝的戰鬥!
1906年宣佈開始預備立憲,雖然有故作姿態之嫌,但畢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君主立憲制和設立議會的首倡者,並且實施了支援民間工商業發展,人民參政議政的一系列措施,為以後中華民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誇完了,開始講一些大多數人愛聽的!
首先從慈禧個人來講權力慾望極重!她和孝莊皇太后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抓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放權!為了避免皇帝與自己的決定相左,所以她一直把權利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裡,導致整個朝廷之內,人心不齊!
第二個就是奢靡享受。在中國古代作為皇太后,這種尊崇的地位,日子過的糜爛一點,也無可厚非!但錯就錯在她所處的時代,並不是一個太平盛世,而是一個積貧積弱,盲目自大,吏治腐敗到極點的清末時期。在這種物質條件下,根本不允許統治者過度的放縱自己。挪用北洋水師軍費用於過60大壽,集中全國最大的人力物力來給自己修建豪華的陵墓,動用巨資修建頤和園供自己娛樂,等等奢靡享受的事情耗盡了大清最後的國力。
不過該說不說慈禧本人的用人和權謀用的還是相當到位的!綜合來講慈禧這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出現總的來說是一種利大於弊的。正因為有這種人的出現,可以說罪在當代利在千秋吧!對於她的種種執政措施,可能是因為早年喪夫中年喪子造成的心理變態也有可能!
-
16 # 卷卷不喝水
功
1、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
2、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實非常高明,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只是一場鬧劇,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準備立憲、廢科舉制度、禁止婦女纏足、興辦女學、新學、庚子退款建設教育事業等。
過
1、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慈禧當政的結果亦受到不少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併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
2、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3、慈禧作為最高權力責任者,拒絕取消維持了300人之短見議和與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庚子事變後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鉅額賠款時,其奢靡之風仍未見明顯收斂,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閉。
-
17 # 使用者創維
慈禧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她註定救不了整個中國,中國那時的貧窮落後與腐敗,不光是她一個人造成,主因是整個封建制度的導致。
那時的晚清之悲慘狀態,換成誰當國家頭目都差不多,所以,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要推翻滿清封建王朝,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變中國之悲狀。
所以, 一些人大肆詛罵慈禧是妖婦,禍害中國幾十年,分析一下,並不完全。殊不知,慈禧也只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產物,真正讓中國受害的是整個封建制度,這個制度不適應中國的發展,其結果只能是貧窮落後與腐敗。
總的來講,慈禧一生對中國做的壞事雖然說很多,但中國在她統治期間,未丟失大片領土,又收復了新疆,又支援洋務運動,並不算十惡不赦之人。晚清如同一頭倒在地上的病牛,列強國家如同虎獅,病牛沒被虎獅完全吃掉,是何等的悲壯。
-
18 # 瑾懷WWY
慈禧,一個絕對精緻利己主義者。一個將中華民族推向萬劫不復境地的罪魁禍首。她是清朝的實際掌權者,然而卻沒有做對民對國家有利的事,一切都只服務於她自己。歷史的罪人,永遠都不可以被寬恕。
-
19 # 司馬長史
一、慈禧是一個十分精明的政治家。
慈禧雖然是生活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晚清封建社會,但她卻自幼學習《詩經》、《論語》,之後又學習《資治通鑑》、《紅樓夢》,他還曾向咸豐皇帝解說《燕燕》、《式微》等詩篇,這些學習為她日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咸豐帝在世時,她就已經開始參加了國家的政治,咸豐死後,26歲的她年和慈安太后、恭親王、醇親王幹掉了輔政八大臣,顯示了她的老辣。
在垂簾聽政時,他重用漢人,只用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大批有才能的官員,平定了太平天國。可以說是她挽救了清朝,使清朝的滅亡大大延遲。
二,她是一個平凡而自私的老太太。
她作為一個女人,和大多數女人一樣,都很愛美。 她征服咸豐除了是靠自己的美貌和才華,還有就是靠她的體香,為了保持她的體香,她長時間喝杏仁露,抹益母草,使她的身體擁有奇香。
她每天都要花費兩三個小時坐在窗前梳妝打扮、描眉刷鬢,直到衣服鞋襪周正以後,她才跟著高於七八寸的鞋子光鮮靚麗的出來。
她他對於自己的洗漱用餐、飲食、睡眠都有很大的講究,喜歡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和美容品,為了保持面板的鮮嫩,她特別喜歡喝人乳也喜歡照相。
作為一個統治者她是自私的,在宮中 她處死過宮女、宦官甚至珍妃,還囚禁了光緒帝,她無法脫離封建統治者的窠臼, 她阻止改革,雖然他也進行過一些改革。但是她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她不想也不可能真正的革新,除了這些,她還有很多自私和殘暴的做法。
他統治了中國近五十年,近代中國的沒落,有她的責任,但不全是她的責任。
-
20 # 歷史研究社
在教科書上,慈禧早已被貼上奢靡、無能、殘暴、專橫、昏庸等標籤,從這些評價可以看得出,慈禧早已經被多重妖魔化!實際上,慈禧只是一個被時代和現實推上歷史前沿的不幸(其實也可以說是幸運)和非凡的女人,但她在玩弄權術上確實非常有一手!一.有權力才能生存下去。
不可否認,慈禧能從嬪妃一步步到貴妃,再到皇太后,的確有她的過人之處。但等到老公(咸豐皇帝)死了,兒子還小靠不住,並且受過顧命八大臣之首肅順不少氣的情況下,慈禧早就看明白,不掌握權力,遲早得被顧命八大臣弄死。
二.叔嫂搭臺“唱大戲”
咸豐死後留給了一道印給皇太子,這道印雖然只能發揮二分之一的威力,但也確實讓慈禧嚐到了權力的甜頭。特別是顧命八大臣根本沒把慈安慈禧放在眼裡,無論是為了保命保權還是保江山,慈禧只能選擇出手。於是兩宮太后在加上恭親王三人擠進一條褲子裡,把顧命八大臣打了個措手不及。慈禧的這次成功為以後的得權得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三.大權獨攬,權勢滔天
之後的慈禧,免職恭親王,加害慈安,再無人能與之抗衡。政治和權力是有非常大的誘惑力的,在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終於長大成人,慈禧好不容易下決心撤簾歸政的時候,同治帝又一命嗚呼了。青年喪父,中年喪子,這個不幸的女人就此斷了香火,後來的光緒帝也還小又只是養子;沒辦法啊,那就繼續垂簾聽政吧。
之後,光緒帝再次英年早逝,留下了養母慈禧對他謀害的“陰謀論”,慈禧就此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
回覆列表
慈禧這個女人,可以說是百年以內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女人,她發動兩次政變,每一次都深刻的影響中國的政局和國運。像這種人物,其實多半都是蓋棺而論難定的。
一般人都會認為慈禧是武則天式的那種極有本事的女人,所以才能爬到那個位置掌權,甚至有許多她在咸豐宮廷如何排擠他人爭寵的野史傳說。
不過我覺得,說慈禧是陰險,狠毒,十足的野心家也好,或者甚至於是個頗有魅力的女人也好,不如把她看成一個普通家庭常見的精明能幹的持家婦女比較好。
慈禧不是武則天那一類,武則天幾乎完全憑實力,慈禧得到她的太后尊位卻幾乎完全是運氣,她並不是咸豐最寵愛的妃子,生育唯一的皇子有年,論資格該進封皇貴妃(可統攝六宮事,相當於副皇后了),但在咸豐死前仍只是貴妃一級。
當然她是精明的,不過本質上和那些善於當家理事的家庭婦女也差不多,那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她不過是用在了治國上了而已。
野史傳說她年輕時候家境不是很好,進宮之前在家裡是忙裡忙外的頂樑柱,這倒很有可能,旗人家庭裡未嫁的女兒很有地位,中小戶家庭裡的當家女孩能夠了解世情,這就初步歷練了她的精明能幹。
德齡的回憶錄裡提到過太后每日錦衣玉食後想起要吃蘿蔔,這起碼說明慈禧在進宮之前是常吃蘿蔔的,大概她家境中下還是有根據的。
慈禧憑她天賦的能力性格治國,做得也還不算差,但是她沒讀過什麼書,大智慧方面可能還是要略遜一籌,比如她非常的迷信,而且居然會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話。
受西方文明薰陶較深的光緒帝是絕對不信這一套的,那次作出那個荒唐決定的御前會議上,眼見著中國即將因這個老婦人的愚昧而蒙難,自己卻無能為力的光緒皇帝忍不住流淚了。
在迷信著和愚昧這一點上,慈禧太后也和一般的中國的家庭婦女差不多。
慈禧身上確實有某種婦女的陰毒之氣,據說她性格要強,再加上很可能由於年紀輕輕就當了寡婦,又是這麼一個很有能量又無處釋放的人,慢慢的就有些變態起來了。
比如她喜歡和自己親近的人過不去。她挑自己親妹妹的兒子做皇帝,自己親弟弟的女兒做皇后,對自己家裡人不可謂不照顧,然而她看到妹妹和妹夫兩口子很恩愛,這種家庭的溫暖和快樂,幽坐深宮的她雖有太后的尊號,無論如何也是無法企及的,所以她嫉妒得不得了,這種心態大概跟有些女人(特別是中年以後的)的那種最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心理是一樣的,於是她給妹夫挑了個年輕貌美的宮女送去,簡直是故意氣自己的妹妹。
還有一件,她經常喜歡賞賜東西給孃家,而且非常的頻繁,說起來是照顧孃家,其實是害孃家親戚,因為上頭賜東西下來,是要給送東西來的太監開發賞錢的,而且手面不能低。太監的這一筆收入是被視為合理的。這可是個發財的好機會,往往很多太監會跟了去,所以被賞賜的人叫苦不迭,其實她很知道這裡面的情形,偏偏故意喜歡這樣,不知是出於一種什麼心態,總之很像一些民間的心胸狹窄偏執的女人。
關於說慈禧如何知人善任,重用漢大臣曾國藩,左宗棠等,平息了太平天國,捻亂等,其實,曾國藩,左宗棠都是在咸豐手上得到提拔重用的,所謂“先帝選拔以遺陛下”, 慈禧太后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
咸豐帝在位時間不算長,而且從一登基開始就是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沒有做出什麼成就,又有野史傳說他貪戀酒色,但是他用人的本事還是不錯,對漢人大臣曾國藩,左宗棠等能夠既用之則信之,與崇禎帝有一袁崇煥而不能用相比,還是比較有做皇帝的基本素質。
而慈禧當國近50年,除了在咸豐帝手上用過的一批人才,此外多是阿諛逢迎的庸碌之輩,稱不上什麼知人善任,尤其嚴重的失誤是重要親貴中的端王,有八國聯軍之亂,此後又是隻認得銀錢的慶親王,後者更是被袁世凱收買成了袁的傀儡,後來受了袁世凱的300萬兩銀子,勸說老實巴交的隆裕太后退位。
所以比較慈禧的為人,就像個民間婦人一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