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多臻貴

    冉閔功在救漢民,保文化,過在於不肯與東晉合作,錯失收復中原的機會,為北魏的崛起提供機會。

    冉閔廢除後趙殘暴的統治,殺胡令,一夕之間令百萬胡人喪命,以人為食的羯族,更因此而遭到徹底的滅族。

    冉閔雖然是被胡化,在行為性情頗為強勢,但至少允諾漢文化的延續,對待百姓也都愛護有加,因此受到百姓的殉國。

    冉魏國土狹小,經過動亂後人口也凋敝,而周邊卻是強敵林立,唯有東晉既是漢族正統,又有實力協助冉閔。

    東晉合作的基礎是,冉閔去除自立為帝,然而東晉孱弱的軍事能力被冉閔輕視,拒絕了合作的可能,斷送東晉統一的希望。

    冉閔最後的戰敗,與國力有著巨大的關聯,戰亂導致農耕無法進行,冉魏出現大面積的饑荒,導致民心動盪。諸胡聯手圍攻,冉閔不幸被俘獲,冉魏也就此亡國。

    所以,冉閔深受胡人影響,雖有智慧能夠百戰百勝,但忽視國力差距不肯與東晉聯手,反而妄自稱帝,這只是那個時代的侷限,我們不應該過分的譴責!

  • 2 # 雲暗雪山

    冉閔可以說後世對於他的評價是兩極分化的,有些人覺得他是屠夫,有些人覺得他是拯救漢人的民族英雄,為何歷史上面對於他的評價非常的低呢?導致冉閔不被史書所容的原因是什麼?

    冉閔在《殺胡令》中這樣寫道:“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從這個《殺胡令》中我們可以看出,冉閔的決心非常的堅硬,將漢民族救身與危難之中,是民族的英雄,但是為何為不能被史書所容呢?對於這樣的說法,有些人認為,其實,冉閔根本就沒有殺胡拯救漢人的思想基礎,因為冉閔他從小就被後趙武帝石虎當乾兒子養了起來,從小受到的教育也都是少數民族羯族,和漢族之間根本就沒有文化上面的交流。

    羯胡是中國歷史上最殘暴,也完全不屬於人這個屬性的百種胡族,猶如最後一群羯胡從北方逃至南方後創造了侯景之亂,殺人、吃人到江南幾乎絕跡人類的地步!

    而冉閔在日後的長期征戰之中,還多次的屠殺漢人,其中就包括與東晉作戰的時候,在沔南打敗了東晉軍,不但殺死了東晉將軍蔡懷,還屠殺了不少的漢人。那麼冉閔為何要去頒佈《殺胡令》呢?

    其實,冉閔這樣做不過就是為了掩蓋自己屠殺了收養它石虎一家的事實,因為被石尊欺騙,被石鑑封大將軍後,還處處的提防,導致後來的冉閔聯合李農等人將石家老小全部的屠殺乾淨。並在這個時候,頒佈了《殺胡令》,並且在幾天之間裡面,殺了20多萬的胡人(主要是羯族),他這樣做不過就是為了掩蓋自己殺盡石虎後人的事實,被別人誤以為是幫助漢人殺胡人,那麼實際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冉閔透過殺胡令可以說將中原漢人從幾乎滅族的境地中解救出來,並且通過了殺胡令,幾乎將羯胡滅族,由此來震懾住了其他的胡人部落。使得他們不敢去輕視漢人,使得漢人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不被史書所容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冉閔是羯胡石虎所建立的殘暴政權後的一員大將,不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對於王朝的皇帝來說,他們往往事並不喜歡這樣的反叛大將。

    而五胡亂華之後的王朝也有數個王朝是胡人建立的,而這些王朝的統治者們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自然就會想盡辦法的去遺忘甚至去銷燬關於冉閔的一切事蹟。最後還關於冉閔所創立的魏國的時間太短了,地域也非常的小。

    其中類似於冉閔所創立的魏國這樣一世就亡的地方政權,可以說是非常的普遍了,數量也非常的多,但是其中的影響力根本就比不上大一統的王朝,所以說根本就不會專門的為他們修史書。

    冉閔不管是屠夫還是英雄,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對於漢族的延續有著重大的功勞的。

  • 3 # 一切都付笑談中

    現代學者對於冉閔其人爭議還是比較大的,有人說他是漢民族的救世主,也有人 說他是殺人魔王,不管怎樣,冉閔拯救了漢族,如果沒有他,漢族這個種群可能 在地球上消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就會沒有中國什麼事,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歷史背景

    我們都知道是司馬炎開創了西晉,他算是一個雄才,但他的子孫不敢恭維,統治 者的昏庸無能導致了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分崩離析,少數 民族趁機崛起,其中匈奴、羯、鮮卑、羌、氐五個民族為主,他們大肆禍亂中原 大地,史稱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可以說是漢族的噩夢,北方漢族基本屠殺殆盡, 南方漢族也危機不斷。漢人處在最底層,不斷被奴役和殺戮,許多人甚至還被當 作兩腳羊吃掉,漢族存在滅種的可能。中華文明也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二、漢民族自我抗爭

    五胡不斷蠶食漢族的生存空間,有血性的漢族子弟也在不斷抗爭,其中著名的有 乞活軍這一組織,他們抗擊胡人,打擊了胡人的囂張氣焰,然乞活軍終究不是正 規軍隊,缺乏戰鬥力,也面臨很大困境。這時出現了冉閔,是他拯救了漢民族。他頒佈了著名的“殺胡令”,內容如下,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冉閔共頒佈了三道殺胡令,漢族長期積壓的怨氣一併爆發,冉閔親自帶隊,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一日之內,便有數萬胡人被砍頭。無論男女老幼,都不能倖免,屍體被拋在城外,成為野狗豺狼的晚餐。

    殺胡令後,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得到緩息,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其中羯族直接滅種。

    三、冉閔的歷史功過

    後世人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在冉閔的帶領下,北方的漢族百姓自尊自強起來,不再受胡人的欺壓和屠殺,胡人開始尊重漢民族,不再是兩腳羊,紛紛採取更為合作的態度,讓漢人務農 ,他們打戰。這些都有利於漢族人口的恢復和增長,後在隨文帝楊堅的帶領下恢復了漢人統治。也有人認為,冉閔對胡人的殺戮加深了漢人和胡人之間的矛盾,不利於民族的團結。

    逝者斯也,皆為煙雲。冉閔對於漢民族的功績不容抹殺。

  • 4 # 我想養貓捉老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需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對冉閔的評價也是如此。冉閔其人,原是石虎義孫,因其戰功卓著,軍事能力顯著,深受石虎喜愛,把他當做親孫子一般對待,封侯拜將,石虎之恩不可謂不厚。石虎死後,繼位者因冉閔實力太強,可稱之為功高蓋主,所以採取了很多壓制和削弱冉閔的措施,以致君逼臣反,冉閔殺帝自立,建立冉魏政權,因胡人不屈服,生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點,繼而出臺殺胡令,挽救瀕臨滅絕的北方漢人,大肆屠戮胡人,人數逾百萬,使胡羯幾近滅族,激起其他胡人聯合絞殺,戰敗被殺。

    冉閔所處的時代,正值東晉衰弱,五胡亂華,胡人在漢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有甚者以漢人為食,戲稱為兩腿羊,致使北方漢人幾近滅絕,而冉閔一紙殺胡令,挽救了北方漢人,也挽救了北方漢人文明,所以稱之為民族英雄理所應當。

    冉閔不容於正史有兩大原因:其一,弒主篡位,雖然這也是生存法則,但冉閔做法違背了儒家君臣倫理之道,不被儒家思想所接受。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不願樹立他這樣一個弒主自立的亂臣賊子做榜樣,所以他不被統治者所接受;其二,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產物,無論是秦漢匈奴,還是唐宋突厥契丹,無一不被同化,融入到中華民族之中,每一支都是華夏兒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經歷了不少的愛恨情仇,但我們最終血脈相依!

    綜上所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冉閔挽救漢人漢人文明,功不可沒,當可和漢之衛霍、宋之岳飛共立,青史留名!

  • 5 # 位卑未敢忘憂國

    冉閔,作為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著名人物,長期以來一直充滿爭議。人們對他的評價往往趨於兩個極端: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挽救了漢人於危亡的民族英雄;不喜歡他的人,則把他看做是殺人不眨眼的屠夫。

    眾所周知,五胡亂華無異於神州大地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在這一黑暗的歷史背景下,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五個塞外遊牧民族趁中原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大舉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299年時,中原大地上的漢人總數約有1939萬人,然而歷經一個多世紀之久的戰亂,至冉閔滅羯趙之時,中原漢人僅剩下400萬餘,近兩千萬漢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勢力屠殺殆盡,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險些毀於一旦。

    五胡亂華時代,被稱為"屠夫"的冉魏皇帝冉閔究竟殺了多少胡人?今天恐怕很難統計。

    冉閔曾有過兩次大規模屠殺遊牧民族的紀錄,公元349年,冉閔殺了石遵之後,胡人反抗之情高漲,未達到戰略威懾的目的,冉閔盡殺胡人軍民十幾萬人。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攻陷鄴城,下令屠殺城中所有軍民。二十幾萬胡人軍民被屠殺殆盡,屍體全部餵食猛獸。

    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特定事件,冉閔"殺胡令"雖然情有可原不代表我們可以認同他的做法,以客觀角度看,冉閔"殺胡令"的動機遠不是那麼神聖。

    傳說石遵曾酒後許諾要立冉閔為太子,酒醒後卻對此事隻字不提,甚至還要殺了冉閔。然而石遵的兄弟石鑑也將暗殺計劃向冉閔和盤托出,致使冉閔逃過一劫,並決定先下手為強——設計殺死石尊,隨後擁戴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石鑑登基。

    由於被人不斷排擠迫害,冉閔忍無可忍,最終下令"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冉閔所推行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符合大多數漢族人民的意願的,由此也不難窺見當時中原百姓與塞外少數民族的矛盾屬於國仇家恨,無法調和。但冉閔的暴行還是引來了不少後人的非議,稱其為屠夫天子亦不為過。

  • 6 # 百聞廣記小書童

    冉閔的歷史功績,個人認為是功大於過! 功勞主要是在五胡亂華時期,中原生靈塗炭時,是他用一己之力喚醒了漢族人心中的英勇膽魄,讓後來的胡族領袖再也不敢輕視漢族人民,改變了胡族領袖對西晉朝廷覆滅後漢族不堪一擊的形象,也間接導致了漢族人民與少數民族的民族融合。

    養子出身,軍功卓著

    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後趙明帝石勒在一次戰爭中俘獲了年方十二歲的冉良,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為石瞻。冉良長達後勇猛多力,攻城陷地,立下大功。在後趙年間歷任左積射將軍,封西華侯。

    冉閔因為父親的緣故,石虎愛屋及烏,再加上冉閔年幼時就有勇有謀,石虎很寵愛他,冉閔自小就同石虎的親孫子們一樣受到教育、培養。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成為石虎手下一員猛將。 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遊擊將軍。鹹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因為平時領軍有方,手下的軍隊軍容整齊、進退有據、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更加受到石虎的喜愛。

    後來冉閔更是因為帶兵打敗了東晉的軍隊,擒殺了東晉將領蔡懷,接著又平滅了後趙聲勢很大的戍卒起義軍,讓後趙的胡族、漢族將領都十分敬服。

    與後趙皇室決裂,對胡人喪失信賴

    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冉閔與自己達成政變成功後立冉閔為太子協議的石遵起兵奪權,冉閔起兵輔佐石遵剪除異己奪得皇位。然而稱帝后的石遵卻違背諾言,立自己的兒子石衍為皇太子。石遵忌憚冉閔的實力又加上自己理虧在先,想要陰謀誅殺冉閔。冉閔得知訊息,聯合漢人乞活軍首領李農,密謀廢黜並殺掉石遵。立另外一個後趙皇室石鑑為傀儡皇帝,自封大將軍、武德王,掌控了後趙大權。

    石鑑在冉閔挾持下稱帝之後,並不甘心作為他的傀儡,多次密謀政變誅殺冉閔和李農,但都未能成功。石虎的另一子石祗在襄國起兵,與羌族名將姚弋仲、苻洪等聯合,集結了軍隊傳檄誅討冉閔。與此同時,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集結了三千羯兵埋伏在宮中,準備謀殺冉閔,然而卻被勇武過人的冉閔奮起突擊,冉閔在宮殿內大逞兵威,埋伏的人員被冉閔殺的橫屍遍地,片甲不留。

    推出史無前例的“殺胡令”,掀起了民族鬥爭的腥風血雨

    經此三番兩次的背叛與伏擊後,冉閔終於明白,羯族人終究不會接納和信任自己,心知胡人終不可為自己所用,於是他便釋出了天下震怖的“殺胡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傳檄境內,敕各地將領殺胡、驅胡”。

    “殺胡令”打開了漢胡民族仇恨宣洩的缺口,漢族對胡族積壓多年的仇恨一下得到了釋放,拿起武器的漢族人民在冉閔的支援和號召下對胡族百姓大開殺戒。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狼藉。各地漢族武裝勢力也乘機攻殺胡族以請功,將轄區內的羯人與胡人不分青紅皂白疑慮趕盡殺絕。

    由於“殺胡令”的影響,北方各族幾乎“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中原的各路胡人恐慌無比,悉數奔逃,輾轉萬里,逃回西域,道路交錯,各自攻殺,當年進入中原的胡人,數月之間十不存一。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殺戮,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

    《晉紀》記載:“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青、雍、幽、荊州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 ”

    在驚聞大變之後,石虎之子石琨率七萬趙軍,攻打鄴城。神勇如呂布的冉閔手執兩刃矛,率千騎突陣將其擊潰,斬首三千。此後,冉閔又殺死石鑑,將石虎孫子三十八人誅殺殆盡,自立為帝,恢復父祖的漢姓冉氏,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沒有什麼政治智慧,冉魏根基也淺,完全是靠個人武勇和戰爭立國,在北方几乎得不到任何勢力的支援,和唯一的同盟乞活軍領袖李農也因為利益衝突反目成仇,最終誅殺了盟友——北方漢人最大武裝勢力的領袖李農。遣使前往東晉,欲與東晉結盟,因為自己的傲慢無禮以及前期與東晉交戰的影響直接遭到了東晉的拒絕,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孤立無援。最後冉閔在鮮卑慕容恪的大軍圍攻下,冉閔寡不敵眾,力盡被俘。

    結語:

    冉閔時期,胡漢之間的民族矛盾頗為嚴重。在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群雄並起,在匈奴人劉淵,羯族人石勒之後,各族胡人武裝勢力紛紛進入中原。當時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他們是在東漢、魏、晉、石趙四個朝代因各種原因遷到中原地區來的胡人。特別是劉淵為代表匈奴、石勒為代表的羯人崛起後,胡人鐵騎橫掃了整個黃河流域,先後建立了漢趙、前趙、後趙王朝。後趙統治北方時,當時的漢人不超過五百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胡人人口還在增長,而漢人不斷減少。《晉書》記載:“方今四海有倒懸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北方漢族和五胡各族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北方漢族有著被進一步喪失生存空間的可能性。而冉閔的崛起與“殺胡令”的橫空出世,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方漢族的不利地位,北方漢族的奮勇抗擊給胡人的囂張氣焰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打壓和遏制,為北方漢族獲得了胡族政權領袖的重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胡漢兩族的民族大融合打下了基礎。

  • 7 # 陶式防務評論

    冉閔?近年來被粉飾過頭的一個可笑小丑。他害死的漢人,遠超過匈奴和羯人。

    冉閔,所謂的“殺胡令”影響到的胡人,也就是十幾萬匈奴人和羯人。而死在這個“殺胡令”之下的漢人,估計是真正胡人的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

    東漢以後的匈奴部落,總共才三四萬戶,人口不過十幾萬人。而羯族作為匈奴的附庸,人口更少。在劉淵起兵初期,匈奴軍甚至常常打不過西晉一個太守,長期困頓於幷州一代,由此可以看出匈奴人口的虛弱。

    劉聰、石勒等人後來能夠推翻西晉,完全是西晉內部自我作死,各種內部混戰消耗光了軍隊主力。而且,劉聰和石勒軍隊的主力,多數也是北方漢族流民,所謂的胡人並不佔優勢。

    因此,說什麼冉閔趕跑了數百萬匈奴人、羌人、鮮卑人、氐族等等,根本是胡扯、胡扯再胡扯。中原農業地區如此肥沃富庶,西晉時期整個北方都不過才幾百萬人,四邊的草原苦寒之地反而能養活出幾百萬胡人?這不是打漢朝、魏朝和晉朝人的臉嗎?

    所謂的“五胡亂華”,真正的草原民族最多不過幾十萬人。數量最多的當屬鮮卑族,而且分別歸屬段氏鮮卑、慕容鮮卑、宇文鮮卑、拓拔鮮卑等等。

    最關鍵的是,人口最多的鮮卑族,你個冉閔根本管不到好不好!冉閔能驅逐慕容氏?還是驅逐了拓跋氏?

    冉閔面對的胡人,主要是匈奴、羯族以及丁零等雜胡,每家最多也就幾萬人到十幾萬人。而且,冉閔的殺胡令只是一個短期行為,大量的胡人不僅安然無恙,而且繼續在冉閔麾下當差!

    所謂的“興漢大天王”冉閔,居然將兒子冉胤任命為大單于,要當胡人的大頭領?這不是打臉嗎?而且他還把一千名歸降的胡人分配到冉胤麾下。這算什麼“殺胡令”?

    某些人經常反覆地談什麼“幾百萬胡人被驅趕出中原,路上死傷枕籍,只有兩三成返回故鄉”,而且把他們的故鄉又編造成北方草原甚至什麼歐洲平原。這根本是歪曲史書!

    史書寫的是“青、雍、幽、荊各州遷徙百姓及諸氐、羌、胡、蠻,共數百餘萬人,各自歸回本土……因飢餓、疾病等死亡,能夠抵達家鄉的僅有十分之二三。”看清楚,這裡指的是青、雍、幽、荊各州百姓數百萬人,絕大多數都是漢人!其他胡人的家鄉,也多是在中原!而且胡人所佔的比例能有多少?

    這幾百萬漢人的死亡,才是“殺胡令”最大的犧牲品!要知道,西晉全華人口才不過一千多萬。可以說,冉閔給北方漢族人口造成的巨大損失,遠遠超過匈奴和羯族的前趙、後趙!(陶慕劍)

  • 8 # 靈石蘊

    不同的立場,有不同功過

    比如,冉閔最大戰績是滅後趙平羯胡

    站在羯胡立場,冉閔之過遠大於功

    冉閔滅趙,讓趙國羯族百姓流離失所,不得不遷徙逃亡,最終煙消雲散成為歷史符號,造成這一切的兇手,冉閔自然罪大惡極

    其實不僅是冉閔,對於羯胡來說,就算漢家百姓活的好一些,都是錯,需要壓制

    時沙門吳進言於季龍曰:"胡運將衰,晉當復興,宜若役晉人以厭其氣。"

    而站在漢家立場,冉閔之功遠大於過

    冉閔又是民族英雄解放者,趙國漢家百姓生活水深火熱,人不如獸,就算在後趙出仕的漢家官員也是朝不保夕,說不定哪天就被羯胡給當街搶了,普通羯胡都可以明目張膽的搶劫後趙漢家官員。比如說石勒親家程瑕一家,和石勒結親,程家應該了不得吧,可就這樣的程家竟然被羯胡破門強搶,家中所有女性盡遭侮辱,兇手們揚長離去時還帶走了內衣,事後石勒僅是象徵性的懲處

    其實在那個年代,誰當權都差不多,百姓一樣受苦被壓迫,但後趙做的太過了,對於漢家,他們實行減丁政策,準備亡族滅種

    對於冉閔滅趙之舉,冉魏使官很直白的說

    暴胡酷亂,蒼生屠膾,寡君奮劍而誅除之,黎元獲濟,可謂功格皇天,勳侔高祖

    不同三觀,有不同是非判定

    這一點比立場還有意思,近代史學家蔡東藩在他的兩晉演義中給冉閔做過點評定性,他說:

    彼閔蒙乃父之餘廕,受石氏之豢養,予以高官,給以厚祿,大馬猶知報主,閔猶人耳,何竟不顧私恩,對寵我榮我者而反噬之?況羯雖異族,遠系從同,必欲盡殲無遺,設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謂其能顧祖國,必無是理

    蔡東藩說的對不對呢?很對。估計封建時代或者受到老式儒家教育的很多文人仕子會贊成支援,忠孝節義嘛!

    背叛還是起義,如何定義?

  • 9 # 大明C位

    冉閔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建立者,曾經頒佈過“殺胡令”,被很多人認為是漢人民族英雄。很多人認為,不論冉閔頒佈“殺胡令”的行為、動機、過程是基於什麼?只要結果是好的,就應該給他正面的評價。但事實上,冉閔當年這樣做的動機並不是很好,結果也並不怎麼好。

    冉閔是胡羯政權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在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並給他改名為石瞻。可以說他是泡在胡人堆里長大的漢人。公元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次年,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那時的東晉是華夏正統),殺死東晉將軍蔡懷。冉閔後來又打敗梁犢,威望更高,胡、漢各族宿將無不畏懼他。可以說,他的前生是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為羯族政權的統治擴張很賣力。 冉閔也是命苦,跟著石虎老爺子東殺西擋,立下汗馬功勞。可是老爺子一蹬腿,叔叔伯伯們就要拿他開刀了!石虎死後,其兒子石尊當上皇帝。石尊還忽悠過冉閔要讓他當太子,然而不久卻立石衍為皇太子。 由於懼怕冉閔的勇猛,還差點成功殺害了他。幸虧石尊的兄弟石鑑告密,冉閔先下手為強,整死石尊,擁戴石鑑繼承大統。石鑑也不是省油燈,當上皇帝后,三番兩次要暗殺冉閔。冉閔命大,多次成功避險。

    面對石家人的過河拆橋,輪番暗算。冉閔終於忍不住了,趁機頒佈了“殺胡令”。明令——殺胡者有重賞。可是,面對如此誘人的封賞,結果就連大鼻子、濃鬍子的漢人也跟著遭了秧。被濫殺無辜的漢人在"殺胡令"期間佔了近半以上。

    之後,石閔(也叫石瞻)改漢姓“李”,並改國號為衛。在稱帝后,又改為“冉”姓,改國號為魏。冉閔這才恢復自己祖父和父親少年時的冉姓。可以說冉閔是生長於胡人,解脫於胡人。他是被胡人逼反的,所以才舉起了“殺胡復漢”的旗幟。

    冉閔為了拉攏民心,頒佈殺胡令,最後激起了少數民族反抗,冉魏政權四面受敵。冉閔所部前期作戰很驍勇,但也經不起各方胡人的輪番上陣。

    冉閔便派遣使者到東晉,勸說共同征討胡人勢力。東晉政權並不相信冉閔的為人。只是後來東晉派廬江太守袁真攻打合肥,拘捕了南蠻校尉桑坦,把百姓遷離後就返回了。 公元352年,鮮卑族政權前燕慕容儁率軍攻打冉魏,冉閔在孤立無援的情形下兵敗被俘。冉閔被送到龍城,並在遏陘山被斬殺,諡號武悼天王。

  • 10 # 信陵侃史

    冉閔,是一個很具爭議的歷史人物,認同他的人認為其拯救北方漢人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民族英雄;反對他的人認為其殺戮過重,過於殘忍。

    冉閔何人?

    冉閔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開創者,早年的冉閔效力於後趙石氏帳下,據《晉書》記載,冉閔英勇,胡漢各族的將領都很懼怕他(“胡夏宿將莫不憚之”),是當世猛將。早年的冉閔因備受石虎喜愛,再加上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逐步走進了後趙的權力中樞。後因為權力的角逐,與後趙石氏反目成仇,併成功打敗了石氏,建立了冉魏政權,後為鮮卑慕容氏所滅。

    冉閔一生最大的爭議——頒佈《殺胡令》

    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北方已經逐步成為了胡人的天下,鑑於後趙政權“尊胡抑漢”的策略,北方的漢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乃至到了幾近滅族的地步。

    冉閔雖從事於胡人,但實際是漢人。作為漢人的冉閔,因權力過大而深受胡人的忌憚,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就曾集結胡人伏擊他,後為冉閔所擊敗,冉閔也趁此機會控制住了後趙中樞,並下令“胡人敢動刀兵者殺無赦”,胡人由此逃亡者數不勝數。不久,冉閔又再次下達了“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並開啟城門任由人出入,城門一開,投奔他的漢人不計其數,而逃離他的胡人也是數不勝數,此刻,冉閔才真正認識到唯有漢人才真正支援他,於是便下達了“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的命令,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殺胡令》。

    《殺胡令》的頒佈,使得長期被壓迫的北方漢人得到了解救而免於滅族,而胡人因此令被殺者數不勝數,乃至還有冤殺者。

    綜上所述,冉閔其人亦功亦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讓面板越來越好,白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