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滔哥
-
2 # 信陽新縣王家
賣殼是可以做有機肥的
發酵原料:如酒槽、穀糠、雜草、人、畜、禽糞便、作物秸稈(切碎)、莖葉、鋸末木屑、食用菌基質殘渣和餅粕等。
工具:攪拌機;塑膠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墊塑膠薄膜);塑膠薄膜;粉碎機(普通農用型);鐵鍬。
發酵菌:農盛樂em菌種
配比:穀糠、雜草、人、畜、禽糞便、作物秸稈(切碎)、莖葉、鋸末木屑、食用菌基質殘渣和餅粕等。準備200公斤材料和農盛樂種植菌液1公斤
操作規程:
將發酵原料按配比準備400公斤,此為發酵原料待用;
將1公斤農盛樂em菌種倒入50公斤水中稀釋攪拌均勻,稀釋用水最好為井水或河水,若為自來水請放置24小時後再用;能夠適當的溶解一些紅糖在裡面效果更佳。
如有攪拌機:可以先將發酵原料混合2分鐘後,再倒入發酵劑稀釋液攪拌6分鐘;沒有攪拌機:用鐵鍬攪拌按由少到多的原則,即先將菌液稀釋液倒入少量發酵原料中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然後再將攪拌好的少量發酵原料倒入剩餘發酵原料中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注意:視發酵原料乾溼程度增減稀釋用水水量,稀釋的菌液用水應是發酵原料的40%左右,拌成以手握成團,指縫見水但不滴水珠,鬆手即散為好。注意:水多了易酸,少了發酵不透。如發酵原料較溼,應減少稀釋的用水量。)
將混合後的發酵原料放入塑膠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墊塑膠薄膜)中,最後裝滿壓實,排去空氣後用塑膠薄膜密封,一定要完全密閉,適宜溫度為25-35℃,發酵5-10天(一般夏4天,春秋7天,冬10天),注意溫度和時間的掌握,直到沒有臭味含有酒味即為發酵成功。
em菌種發酵酒槽中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般傳統的自然發酵至少要發酵30天左右,經農盛樂 em菌種處理的糞便達到無害化指標的發酵時間一般為5到7天左右。主要是由於微生物有益菌群不斷的生存繁殖,使發酵過程中產生高溫,在糞便裡新增農盛樂發酵劑可以快速啟動發酵。
在農盛樂微生物菌劑處理糞便的過程中,溫度可達65℃~70℃甚至更高,高溫不僅使糞便等物料快速腐熟,而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殺滅其中病原微生物或病毒,其中50℃~70℃的堆溫,持續6~7天,對蟲卵和病原菌。即可達到很好的致死效果,如禽流感病毒,60℃~70℃高溫數分鐘便可致其死亡。
在糞便中新增農盛樂微生物菌劑,可以有效祛除惡臭氣體。這主要是由於微生物可以將不含氮、硫的有機物質如苯酚、羧酸、甲醛等被分解為CO2和H20;將含氮的有機物氨化為NH3,NH3可被亞硝化細菌氧化為NO2-,再進一步被硝化細菌氧化為N03-;含硫的惡臭物質經微生物分解釋放出H2S,被硫氧化細菌氧化成為硫酸等,使汙染物得以去除。
四、酶活性變化。
糞便堆積發酵過程中的一切生物化學過程都是在酶的參與下進行的,酶活性大小反映了有機物料堆制中各種生物化學過程的強度。接種微生物菌劑的糞便堆肥,由於菌劑中含有較多產纖維素酶、蛋白酶、脂肪酶和過氧化氫酶等酶的微生物。因此,其各種酶活性顯著高於自然堆制。
-
3 # 城鄉果蔬盆景
麥殼能做有機肥,不宜直接使用,要經過處理後才能使用。
麥殼和稻殼、麥稈、稻草、玉米稈、高粱稈、葵花稈、花生苗、甘蔗渣等都是重要的有機肥料原料之一。
因為施用生麥殼後:①易招蟲子,如白蟻等害蟲對農作物、經濟作物或果樹、花木等的危害;②生麥殼在土壤腐熟過程中會發熱升溫,易燒傷植物的根系;③生麥殼單獨使用,起不到什麼肥效;因此,麥殼需要經過堆制發酵腐熟後,或燒成灰後,才能使用,不宜施生麥殼。
1.麥殼的堆制方法。
麥殼可單獨堆制,最好是與雞、鴨、鵝和豬、牛、羊、馬等的糞便一起混合堆制,可加快發酵腐熟及增加肥放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堆制前,要將麥殼裝於缸或桶中,加水浸泡1~2天,讓其充分吸足水後,撈出稍晾乾多餘的水分,再進行堆制。
堆制時,將麥殼和禽畜糞在發酵池中,進行分層堆放,即:鋪一層禽畜糞,再鋪一層麥殼,如些反覆堆壓,踏壓踩實,可加適量的肥料腐熟劑或酵母菌,或加人畜糞尿,或用1%的碳酸氫銨和2%的過磷酸鈣,直接撒施,或加適量水溶化後潑施在麥殼層上,可有效加快麥殼的分解腐熟,提高肥放,有利於堆製成優質的麥殼有機肥料。
一般堆制高度為1.5~2米,寬2~3米,長度不限(視場地的長度和便於作業時操作而定),或視發酵池的深度和寬度而定,可在中間豎立幾個草把,利於通氣,覆蓋塑膠薄膜,進行密封發酵。
麥殼堆制後,要經常檢查堆內的溫度,一般保持堆中溫度在60℃~75℃左右為好,防止長時間過熱燒堆,在堆內溫度超過80℃時,要揭膜通風;也不可溫度過底,起不到發酵腐熟的效果。一般堆積1~3周後,堆積的麥殼就會升溫冒熱氣、堆積面塌陷,在沒有塌陷處補點人畜糞尿加1%碳酸氫銨和2%過磷酸鈣水溶液,然後,立即翻倒麥殼堆,把大塊打碎,翻拌均勻後,較乾的部分補澆些水或人畜糞尿,再次堆壓好,覆蓋上塑膠薄膜,進行第二次發酵,約過1~3周後,再次翻倒一次,堆制完成。
2.麥殼灰的燒製方法
先將麥殼與作物秸稈分層堆放在燒製池中,即:在燒製池的底層鋪一層幹麥稈或其它乾草、秸稈等,上鋪一層麥殼,如些反覆堆放,然後從池底點火,燒至堆頂有火星或火苗,在火苗或火星處覆蓋上一層沙土(河沙或煤灰和細土各半混合拌均使用),直至全部覆蓋完成,覆蓋厚度為不見火苗只見煙即可,經過數天燒製,冷涼後即可使用。
-
4 # 新疆阿山
麥殼當然可以做有機肥,是很好的有機肥。用機器收小麥不就是直接撒在地裡,這樣不僅可以做肥料,還可以使土壤鬆軟
回覆列表
麥殼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叫做“麥衣”,是最常見,也是量最多的“天然肥料和燃料”。那麼題目當中所說的,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在沒有腐熟條件下的運用,二是在腐熟好的條件下運用,這是有所區別的,大家一定要根據這兩種不同的情況來分別對待。
一、在沒有腐熟條件下的堆肥運用:
1、在剛移栽果樹的時候可以用,在我老家去年開春在移栽新的蘋果樹苗的時候,在挖好的坑裡面我們堆放了家裡面的一些穀殼和其他粉碎的玉米和冬小麥秸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蘋果樹移栽之後有一個很好的腐熟,能夠為剛移栽下的蘋果樹生長提供一個很好的有機肥供應,有利於蘋果園原始養分的積累。
2、在給果樹做一個保溫保溼的作用。(保溼的作用其實更加大一些),在每一棵果樹下面,有一個圓形或者是正方形的“大盤子”,這是用人工的手法“背”起來的小圈兒,目的就是為了給果樹進行有效及時的積水。
在我甘肅老家蘋果園裡面,每一棵蘋果樹下面這是一個必須做的工作,那麼在這裡面放入穀殼之後,就會有一個很好的吸水性,有的是直接撒在上面,可以混合量不多的草木灰,也可以單純撒進去,有時候也會混合一些細土放進去,這樣以免被風給吹走。
如果是鋪設地膜了的話,一般也就不會再去放了,當然也有的朋友是會放在地膜下面的,當然做的人不是很多了。這樣一來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抑草、保溫、保溼性,尤其是在夏季乾旱的時候,這樣撒了之後的穀殼就會“聚水”。
原理是這樣的,夏季晝夜溫差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廣袤的西北地區,那麼穀殼是一個很好的聚水媒介,這樣一來,到了早上您就會發現穀殼是很潮溼的,每天都是這樣子。長此以往,所聚集的水分就可以完全提供給蘋果樹的生長,有助於果實的生長質量的提升,是一種很好的“土方法”。
這樣到深秋蘋果採摘完畢之後,在春夏是覆蓋的穀殼就會發揮其“零落成泥碾作塵”的無私精神,經過長時間溫度溼度和微生物的作用,就會是很好的有機肥,並且已經是腐熟了的,那麼在秋季給蘋果樹施放底肥的時候,用鋤頭鐵鍬一番,埋到蘋果園裡面,就是很好的農家有機肥料了。
3、當然也是可以直接性給蘋果樹施放的,在我老家裡面蘋果樹施基肥一般是在早春和蘋果採摘完畢的深秋時節,這時候家裡面有多餘穀殼的和有玉米小麥秸稈的,都會粉碎後,和化肥、腐熟的農家肥搭配在一起施放在果樹下面。
一般情況下,進行開溝的“條施法”是效果最好的, 不建議用不開溝的“點施法”裡面去施放。並且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穀殼的施放量不能過多,多了的話不利於在土壤裡面的腐熟效果。原則就是“寧可少一些,不可多一些”。
二、在腐熟條件下的堆肥運用:
1、首先穀殼腐熟的做法很簡單,就是農村裡面的牲畜糞尿或者是人糞尿把兩者混合在一起進行“漚(ou)肥”的,當然如果有草木灰的話也是可以混合到裡面進去的,不過量不要太多了。
2、在進行混合好之後,就要用蘋果園裡面的土直接埋起來,埋成一個“饅頭似的小山包”。所以我建議是直接在蘋果園裡面進行腐熟最好了,也是最為省工的。一般腐熟的時間最好是在60天以上,那麼要根據您給果樹施肥的時間段去做了,一般多是以秋肥和春肥了,所以腐熟的時間,如果是施放春肥,那麼就要在立冬土壤封凍之前去做。如果是施放秋肥的話,那麼就在夏季裡面去做,由於夏季的氣溫高,所以在腐熟的速度上要比在冬季腐熟的快一些。
3、當然除了上述所說的直接用土埋腐熟的方法之外,也可以用塑膠覆蓋腐熟,不過塑膠覆蓋腐熟的方法適用於這糞包直徑比較大的情況下效果是很不錯的,一般多用於和雞糞搭配的腐熟,因為雞糞腐熟所需要的溫度比較高一些。
4、這種穀殼和其他農家肥混合腐熟的好處就是肥力高,施放到果園裡面有助於果園裡面土壤土質的改善和肥力的提升,對於有效預防和防止土壤的酸鹼、鹽鹼化、板結化都是很有幫助的,建議大家基本每年都要這樣去做,對於果園的幫助和果樹樹齡質量的提升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