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與逗比一起旅行

    英國是個島國,位於大西洋中的不列顛群島上,面積為24.41萬平方千米。

    英國的東南部是平原,北部和中西部主要是山區。氣候屬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而溫潤。

    英國是個風景如畫的島國,名勝古蹟數不勝數,遍佈全島。首都倫敦是最著名的旅遊勝地,有白金漢宮、威斯敏斯特宮、大英博物館等景點。此外,愛丁堡、巴斯城等地也有不少名勝古蹟。

    威斯敏斯特宮

    英國首都倫敦名勝很多,英國最著名的景點威斯敏斯特宮、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瑪格麗特教堂都在這裡。威斯敏斯特宮又被稱為“英國議會大廈”。這裡在公元750年時,是著名的倫敦西教堂。愛德華一世於11世紀末重建了西教堂,並建了一座宮殿在其附近,這裡成為英國的主要王宮之一,後來又成為議會的象徵。屢次毀於大火的威斯敏斯特宮在幾次重建中,不斷擴大其規模。

    沿泰晤士河南北向展開的宮殿在其兩側設定了入口。宮殿正中的中廳呈八角形,由此形成東西和南北兩條軸線。中廳將上議院和下議院連線起來。在宮殿南端,是一座高達102米的維多利亞塔,北端是一座高達96米的鐘樓,在中廳之上矗立的一座91米高的採光塔打破了宮殿平直的輪廓線,構成了整個宮殿的垂直中心。這樣的造型使威斯敏斯特宮在平穩中又富有變化,形成了一個協調統一又隱含著對比的整體。這個採用維多利亞哥特式風格的宮殿成為英國浪漫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之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採用新哥特樣式的建築形式。教堂的平面圖為十字架形,長513英尺,南北翼廊延伸203英尺,寬38英尺的主堂高102英尺,西邊雙塔高225英尺。這個結構宏偉、裝飾華麗的大教堂成為英王舉行加冕儀式的地方。

    大本鐘

    1859年,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製了這個大鐘。後來,人們為紀念本傑明,將鍾命名為“大本”。

    重達14噸的這個鐘的鐘盤直徑7米,時針長度為2.75米,而分針長度為4.27米。重305公斤的鐘擺每走一小時就會發出深沉而又鏗鏘的報時聲。1923年起,鐘聲透過廣播而傳到世界各地。

    大英博物館

    埃及藝術館、希臘和羅馬藝術館

    位於倫敦中心鬧市區的格雷·拉塞爾大街北側的大英博物館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這座氣魄雄偉壯觀的博物館裡,收藏著許多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所不能比擬的文物和圖書資料,其內容之豐富、文物之精美只能讓別的博物院望之興嘆。

    這個博物館裡面分別設有埃及藝術館、希臘和羅馬藝術館、西亞藝術館、歐洲中世紀藝術館等多個館,其中,以埃及藝術館、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最為著名。

    博物館中最大的陳列室是埃及館,裡面陳列有大型的人獸石雕,為數眾多的木乃伊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等5000多年前的歷史文物,共計7萬多件。希臘、羅馬館裡,公元5世紀雅典女神的祀廟整整佔據了一個陳列室。

    東方藝術館除了少量是中亞、南亞和日本的文物外,還收藏了為數2萬多件的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品,其中,以距今6000多年半坡村尖足缸及紅陶碗,新石器時代的大琮、玉刀、玉斧,商周時期的青銅尊、鼎,秦漢時期的陶器、銅鏡、漆器鐵劍,六朝時期的《女史箴圖》等最為珍貴,是無價之寶。在參觀大英博物館時,觀眾面對著這許許多多光彩奪目的藝術瑰寶,總會被深深地吸引。

    大英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也是極為出名的,在該館數以千萬冊的藏書中,有大量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等珍本。

    倫敦橋

    泰晤士河貫通倫敦,在倫敦市區,有12座橋橫跨其上。這12座橋風格各異,把市區南北兩岸連成一片,使市區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倫敦塔橋是泰晤士河上最壯麗的一景。建於1894.年的橋身由四座塔形建築連線而得名,橋中間,有兩座高聳於泰晤士河之上的塔,這兩座塔使整個大橋顯得氣勢磅礴,橋面在大型海輪透過時可以吊起。

    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倫敦橋位於塔橋數百米處,在泰晤士河上的17座橋中,這座橋的歷史最悠久。早在公元43年,征服不列顛的羅馬軍隊就在這裡架設了泰晤士河上的第一座木橋。後來,人們在木橋的原址上建成了一座用巨石砌成的橋,這座橋就成為了泰晤士河上最古老的橋。

    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倫敦塔於11世紀建在倫敦城東南角的塔山上,這是一座城堡式建築,用以防衛和控制倫敦城。

    倫敦塔在其內外分別建有兩道防禦牆。外防禦牆不高,牆外有以城牆作為掩體的壕溝,沿牆建有6座碉堡。內防禦牆的城牆較高,沿牆設有13座凸在牆外的碉堡,每座碉堡都分為兩層或三層,具有雙重作用,即戰時用於防衛,平時作為住房。

    位於倫敦塔中心的白塔是一座諾曼底式建築,高三層,四角所建的塔樓中,只有東北角塔樓為圓形,其他三個塔樓都呈方形。白塔高90英尺,牆的上部厚11英尺,根基部分厚15英尺,白塔四周還建有多座防禦性建築,這些建築分為內外兩層,在作為內層防禦的13個塔中,以威克菲塔、血塔、比徹姆塔最有名;而中塔、井塔等6個塔和2個稜堡則被作為外層防禦。最外層的四周鑿有護城壕。白塔內的聖約翰教堂為諾曼底式結構,是倫敦現存的教堂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

    倫敦塔在其西南角設定了入口,在進入米德碉樓前,必須透過壕溝外的碉堡、壕溝和一座橋。進入米德碉樓後,再跨過一座橋進入貝瓦德碉樓的,就進入了外牆防禦區內。如果繞到南面,經過布拉底碉樓,則可進入內牆防禦區。

    作為一個防衛森嚴的堡壘和宮殿,倫敦塔曾被英國數代國王當作居所,國王加冕前也必須住在倫敦塔。倫敦塔還曾被用來關押英國曆史上不少王公貴族和政界名人。

    白金漢宮

    1703年,白金漢公爵和諾曼底公爵及約翰·謝菲爾德將建於這裡的一座公館取名為白金漢宮。1761年,英王喬治三世將這個公館買下,作為國王的生活區。維多利亞女王於1838年登上王位後,就把白金漢宮當成了歷代君主的住處。

    經過多次重建和擴建的白金漢宮現在已經形成一座規模宏偉的三層長方形建築群,朝東的主體宮殿長達110米,在其三面各有一幢附屬宮殿,中間是女王陪同外國元首檢閱儀仗隊時的長方形大院。

    陳設十分講究的王宮的豪華程度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整個王宮共有大大小小600個廳室,其中以典儀廳、會客廳、舞廳、音樂廳、畫廊、圖書室、集郵室等廳室較為重要。這些廳室都飾以光彩奪目的冰晶玻璃和雕花玻璃的大吊燈,還設定了金碧輝煌的天花板,鋪著高階豪華的地毯,其傢俱和陳設品都是稀世難見的藝術珍品。

    白金漢宮除了3處對外開放外,其他部分均不對公眾開放。對外開放的地方包括:一是禁衛軍換崗儀式,每天上午11點半在皇宮前院舉行的這儀式宛如一出古裝戲演出,由禁衛軍樂隊擔任伴奏;二是位於白金漢宮南側的女王美術館,1961年在一所皇家教堂的廢墟上建立的這個美術館是展出皇家收藏藝術珍品的小型藝術陳列館。

    聖保羅大教堂

    位於英國倫敦城“弗利特街”東口外不遠處盧德蓋特山上的聖保羅大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它悠久的歷史、壯觀的圓形屋頂和別具一格的建築特色吸引了大量到英國遊玩的遊客。聖保羅大教堂自公元604年聖·奧古斯丁以來一直是倫敦主教堂所在地,這座教堂以倫敦保護神聖保羅的名字命名,原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後來被一場大火所毀。現存建築是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託弗·雷恩爵士歷經幾十年修建而成的。

    一座兩層十字形大樓是教堂的主體,大樓的中間是高達100多米的穹隆圓頂。分為兩層的圓頂的下層是一圈圓形石柱,圓頂尖端矗立一個鍍金的十字架。教堂的正面是一個穹窿圓頂,是用12根高大的圓形石柱支撐的。石柱上部,是一個雕著聖保羅到大馬士革傳教的圖案的“人”字牆。“人”尖處為聖保羅的雕像。

    作為英華人的精神支柱,英華人一直把聖保羅教堂視為火焰中飛舞的鳳凰再度升起的地方。英國查爾斯王子於1981年在這裡舉行婚禮儀式,使無數想目睹這一舉世盛況的人們提前將這裡圍得水洩不通。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位於倫敦市區。公園的東南角與聖·詹姆士公園、格林公園和白金漢宮的御花園相接,形成的綠色地帶長達數千米。公園北面的自由畫廊是一條畫店雲集的小街,裡面擺設著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各種靜物、人像、風景畫,也有裸體畫。公園地處倫敦市內的繁華地段,素有“倫敦心臟”的美稱。因此,每位來倫敦旅遊的人都會光臨此地。

    海德公園於l536年起歸英國皇家所有,亨利八世時,被闢為養鹿場。1635年,它又被查理一世當作賽馬和賽車的場所。1730年,喬治二世之妻卡羅琳娜王后命人在海德和西鄰的肯辛頓兩公園內修築堤壩圍水成湖,即現在公園內的塞彭丁湖,這裡湖面寬廣,風景秀美,是遊人划船賽艇的理想之地。“魯特恩羅”位於湖的南面,是一條古木參天、濃蔭瀉地的小徑,它曾是威廉三世時代的皇家驛道,現在是倫敦市內最時尚的騎者小徑。

    海德公園的東北角是聞名於世的“自由論壇”之角,是一塊約2200平方米的水泥場地。每個週末的下午,參觀牛津街的人經過這裡,都會被站在階梯或肥皂箱上發表講演的人所吸引,在此地駐足停留。

    坎特伯雷大教堂

    基督教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傳播到坎特伯雷。因此,已有1500年曆史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成為英華人的主要朝聖地之一。

    位於城市東北部的教堂區設有圍牆,教區內的氣氛極為沉靜肅穆,這與區外繁鬧的商業區形成鮮明的對照。整個教區的主體建築是始建於11世紀的主教堂。這個教堂由羅馬時代的一座小教堂擴建而來,後來,經過不斷的續建和擴建,先後建成了中廳、南北耳堂、西南塔樓、中部塔樓及西北塔樓等建築。不同時期的建築是對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的體現。

    英國最大的修道院是坎特伯雷修道院,這個修道院由迴廊、會議廳、寓所、教堂、食堂、醫院等建築組成,建築龐大,可以供150名修道士修行。這個修道院後又於公元7~8世紀成為神學中心。11世紀,修道院內又建造了一座連線修道院教堂和聖瑪利亞教堂的圓殿,並修建了一座用來安葬坎特伯雷的幾位大主教的新教堂。

    聖馬丁教堂

    位於城東山腳下的聖馬丁教堂主要由中廳、聖壇和西部塔樓組成,這座建築的門窗細部和複雜的石工見證了歷史的演變。詳細的勘察已證明這座長方形的建築物是用羅馬材料建成的。此外還有一些小教堂和教堂墓地散佈在教區內,這些建築與主教堂、修道院和聖馬丁教堂一起,共同構成了坎特伯雷壯麗的宗教建築群。

    1616年,在詹姆斯一世的皇后的命令下,尹尼果·瓊斯設計了一座宮殿。這座於1638年竣工的宮殿是為查理一世的皇后而建的。坐落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園中的這個宮殿前後經歷了英國的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是一座記載英國近代歷史的博物館。

    富麗堂皇的宮殿在共內部採用了螺旋式的樓梯設計。這個宮殿在建造時,吸收了義大利皇宮的特點,變英國詹姆斯一世時期的建築風格為古典式建築風格。後來,這種建築風格流行於歐美長達200多年。

    格林威治天文臺

    位於英國倫敦東南8千米的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是大倫敦的一個區,這裡曾是著名的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所在地。

    英國攝政王漢弗萊於15世紀初在這裡建了一座用來窺視進入倫敦的船隻的嘹望塔。1675年,當時在位的英王查理二世將嘹望塔改建成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1884年,國際天文工作者決定以經過格林威治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並以此線為起點,將“世界時區”劃分出來,格林威治從此馳名世界。格林威治地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城市的發展而受到嚴重汙染,這對天文臺的觀測極為不利。後來,英國於1948年將皇家天文臺遷往英國東南部的赫斯特孟騷,仍以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天文臺為這個新天文臺命名。

    天文臺舊址現在被闢為供遊人觀賞的天文博物館。在這裡,陳列著英國早期使用的各種天文觀測儀器、航海圖、天象圖和天文時鐘。子午館裡那條鑲嵌在大理石中間的銅線就是劃分地理經度的本初子午線。銅線兩邊,是劃分東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線——東經和西經兩條經線。延伸到院牆外圍的水泥地上的銅線成為遊人攝影留念的地方。站在格林威治嘹望臺上,則可望盡倫敦的一片繁華景象。此外,泰晤士河兩岸的迷人風光和霧都倫敦的各處景緻也可盡收眼底。

    埃夫伯里

    “巨石陣”、埃夫伯里,是兩座神廟,由用巨大的青石柱構築成的石碑圈組成,建築者按照某種天象,將石柱按一定的順序組合起來。

    建於公元前3100~前1100年的“巨石陣”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巨石文物之一。那些青石柱是最引人矚目的部分,這些巨大的青石柱有的重達50噸。石陣的佈局也極為神奇:一系列同心圓形狀的石碑圈組成了石陣,然後在豎起的石柱上架起楣石,構成柱頂盤,構造極為奇妙。所用石料大致有兩種:一種是200千米外彭布羅克郡的藍石,一種是取自鄰近的素爾茲伯裡平原的流質砂岩石。坐落在“巨石陣”以北30千米處的埃夫伯里是歐洲最大的古石碑圈。100根青石柱組成了這 個石碑圈的最外層,這一層的周長1300米,圈內有兩個相切的小圓圈。這裡曾於公元前3000年安放了180塊豎石。從這裡,還可以從東西南北四個不同方向通向神廟。在埃夫伯里附近,還有許多古代遺蹟。錫爾伯裡山上有歐洲最大的史前時期墓群,這個用25萬立方米的泥土和石膏混合物壘起的墓群,證明該地區在新石器時期就已充分發展了。

  • 2 # 阿斯頓帕克教育集團

    先在是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了,所以去英國能瞄到極光喲~

    就比如昨天晚上,小編在網上亂刷的時候就看到,英國的AuroraWatch發了訊息,在12月4日到12月5日這段時間,地磁活動相對活躍,也意味著在英國觀測到極光的可能性較大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也釋出了訊息,在這4號5號兩天會有“Moderate geomagnetic storm (磁暴) conditions”,和AuroraWatch觀測到的情況一致,其中Lancaster的觀測機率很高。

    看極光這事兒確實是靠運氣的......

    就剛才,我又去AuroraWatch看了一下,昨晚的地磁活動性資料直接過了黃色的線啊(yellow alert),而且現在的資料已經超過黃線了,也就意味著蘇格蘭、英格蘭北部、北愛爾蘭這些地區有肉眼就能觀測到極光的可能性

    昨天在英國的盆友們是不是心想,“讓我抓緊機會在英國看個極光好了”,結果沒看到有點心塞,也不想信AuroraWatch的預測了 但其實這個機構預測還是很科學的,而且以前有很多很多成功案例吶。

    蘭卡斯特大學的空間物理學家Dr Nathan Case就是AuroraWatch的一員,他們使用磁強計(magnetometers)來監測地磁場(Earth"s Magnetic Field)波動,加以析並預測在英國可觀測到極光的可能性。比如在今年的11月,就有一次在英國觀測極光的大好機會啊。(小編以後一定盯緊點兒)

    就今年,前不久的11月7日和11月8日這兩天,人們就在英國看到了超多美到不行酷炫的極光呢!來,一波圖,看看英國就能看到的極光長啥樣

    No .1 設得蘭群島 Shetland Islands

    在不列顛群島的最北端,有一個口音介於挪威語和英語之間的這塊神秘的土地——設得蘭群島。它完美的遵守了人少地多風景好的旅遊黃金原則,這個由15個小島組成的人間仙境裡的冬天,你可以看到神秘而夢幻的極光,而這個極光有一個美麗的名字——“MerryDancers”

    No.2 威爾士 Wales

    作為英國犯罪率最低的一個地區,這裡簡直是一個大寫的安全。不受汙染的自然美景,千變萬化的地理景觀,處處是原鄉之美。數百座城堡,孕育了不少神話傳說,包括那難得一見的玫紅色極光,本應只出現在傳說之中,卻真實發生在了這個地方。

    No.3蘇格蘭天空島 Isle of Skye

    聽名字就要美哭有木有?!內赫布里底群島(Inner Hebrides)最大最北的島嶼,也是蘇格蘭高地西海岸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島。一個只要有了Sunny,就能美的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方。連這裡的極光都自帶漫天飛舞的技能。

    No.4北約克郡 North Yorkshire

    這個地點真的如此陌生嗎?其實周杰倫和昆凌的世紀婚禮就在這裡!一個充滿歷史底蘊,帶著濃厚油畫氣息的郡,低調內斂。似乎極光也格外傾心這個地方,每到冬天就流連於此,運氣好的小夥伴不妨來試試。

    No.5湖區 Lake District

    如果說北約克郡是油畫,那麼湖區便是當之無愧的水彩畫代表。滿目翠綠,波光粼粼,總能夠讓人想到簡·奧斯汀的故事,優雅文藝。作為英國文藝派的代言人,即使與眾多工業化大城市相隔咫尺,但卻依舊寧靜唯美,還自帶神技,擁有額外的極光福利。

    最開始看到這些圖,我也有種“這種事兒在英國是超罕見的吧”這種想法。但是去做了下功課發現,其實可以看到極光的範圍是比我們以為的要大一些的。科普時間哈:

    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集中到南北兩極。當他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80km)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並激發,能量釋放產生的光芒形成圍繞著磁極的大圓圈,即極光。

    在太陽黑子多的時候,或者太陽週期在日冕大量拋射增加和太陽風強度增強的階段時,極光出現的頻率和亮度也會增加。

    *摘自Wikipedia

    是滴,極光其實就是一種大規模放電過程啦,直接電到你的心哈哈。極光經常會出現在南北緯度67度附近的兩個環帶狀區域內,冰島因為整個國家都處在這個區域,所以就成了大家最喜歡的觀測極光地點啦。

    放大複習世界地理哈哈哈

    這輩子沒有看到過極光,還是有點遺憾呢!!不僅僅是在英國,其他國家也有出現過極光,下面這些國家都是可以看到的!有機會一定要去。

    芬蘭(拉普蘭區)

    進入冬季,芬蘭北部地區會在12月到次年1月進入整月的黑暗中,這也是欣賞神秘壯麗的北極光的最佳時間。北部地區的烏茨約基的最佳觀測時間在11月末到次年1月中旬、伊瓦洛的最佳觀測時間在12月初至次年1月初、索丹城的最佳觀測時間在12月中旬,赫爾辛基則是冬季的每個月都有可能看到一次奇妙的北極光。

    瑞典(阿比斯庫)

    這座瑞典面積最大的城市,處於北極圈內,擁有瑞典最高的山峰和眾多河流湖泊。著名的全球最佳欣賞極光地區--阿比斯庫國家公園就在此。國家公園距挪威邊境僅 37公里,位於北極圈往北195公里,因此冬季的遊客可以在毫無光汙染的環境中欣賞極光。

    冰島(基爾丘山)

    冰島是世界上唯一可全境觀看北極光的國家。沒有參照物做對比,極光即便本身耀眼多彩,也難以看出其規模,顯得單薄。遍佈了火山、冰原、瀑布、溫泉與湖泊的冰島,是拍攝極光的絕佳前景。9月-4月是冰島的極光季節,大部分極光團運營從9月就開始運營了。

    加拿大(黃刀鎮)

    黃刀鎮據說是世界上最佳極光觀測點前3名,加拿大官方的極光觀測機構就設在這裡。有統計說,在這裡連住3晚,看到極光的機率是96%。

    格陵蘭(康克魯斯瓦格)

    作為格陵蘭唯一的國際機場,康克魯斯瓦格國際機場是該國的大門。這裡年均有300個晴天,是最受極光搜尋者青睞的國度。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從10月份到次年4月都有極光景象,從2月到4月還有為期三天的前往西海岸小鎮西西繆特的狗拉雪橇的活動。機場附近的康克魯斯瓦格大酒店可以供人們住宿,開啟窗戶,你就可以看見極光了。

    美國(阿拉斯加 費爾班克斯)

    北極附近的阿拉斯加是觀賞北極光的最佳地點,位於阿拉斯加中心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是全球觀賞北極光的最佳勝地,更贏得"北極光首都"的美稱,一年之中有超過246天的清晰夜空可以觀看到北極光景象,由於僅距離北極圈310公里,因此北極光的追尋者們都會聚集在這北極光最常出現的地方。靠著山脈的屏障,費爾班克斯可以避免惡劣的天氣,機率之高在北半球名列前茅。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 )

    摩爾曼斯克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從莫斯科飛到摩爾曼斯克要2個多小時,坐火車要30多個小時。城市很遙遠,路途很漫長,但是正因為如此,它的極光也是俄羅斯最炫麗的。

    挪威(特羅姆瑟)

    挪威北部城市、海港。位於挪威海特羅姆瑟海峽中克瓦洛伊島和附近一小島上。人囗約6萬,是一個大學城,擁有極光觀測所等。 是挪威最北的城市之一,因有北大西洋暖流透過,冬季不封凍。是挪威北冰洋捕魚和捕海豹業的中心。建有冷凍、冷藏和魚油加工等工廠,還有人造奶油、啤酒等工業。水上飛機基地。有地球物理觀測站和衛星遙測站。每年5月1日至7月23日出現極晝現象。

    蘇格蘭(亞伯丁)

    並不需要前往北極圈附近,在英國也能看到極光。蘇格蘭是英國看極光的最佳地區,冬季的夜晚,當厚重的雲層暫時消失時,就有機會在蘇格蘭北部欣賞到極光。最佳觀賞地點包括亞伯丁、天空島以及北部高地、鄧尼特等地。此外,倫敦郊區偶爾也能見到極光。

    丹麥(法羅群島)

    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內的所有島嶼。位於蘇格蘭北部、挪威海及大西洋附近的法羅群島以海鸚和維京傳說為人所知,雖然這裡的天氣和不列顛群島相似,但只要有所改變時就能看見極光。

  • 3 # 大牙牙雅雅

    我是去年7月份去的英國,總共13天的半自由行。值得推薦的地方首先是倫敦市,一定要去倫敦眼,大英博物館,海德公園,白金漢宮等,抽一天去商業街逛逛:攝政街、牛津街,老牌百貨商場Selfridge,當然還有當地很實惠的商店Primark,英國醫藥美妝零售店BOOTS,高街品牌top shop,買到手軟.第二個推薦的地方是文德米爾湖區(Windermere lake),臨近湖區的是Bowness小鎮不大,橫穿也就半小時,沿路都是小商鋪,有很多畫作,藝術品等第三個推薦的就是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s),景色很壯觀,浪漫、粗獷。夏令時白天很長,晚上22點天還亮著,很奇妙。第四個推薦的就是 愛丁堡,街道兩旁很多賣羊絨製品。第五個推薦的地方就是倫敦的倫敦諾丁山市集,倫敦最大的古董集市,資深古董迷們一定不要錯過,建議週六去哦,上午九點正式開市,下午四點閉市。最後要去的就是英國比斯特購物村(Bicester Village),這裡絕對稱得上是買名牌的聖地,幾乎成為了到英國遊玩的必去之地。很多奢侈品牌折扣很低,價格至少比倫敦市區便宜40%。希望有幫助呀

  • 4 # 小旅橙
    第一個為您推薦到英國好玩的經典景點是:愛丁堡城堡

    愛丁堡城堡,是我為您推薦的第一個在英國好玩的景區。愛丁堡城堡,相信很多旅友們都不陌生吧,作為英國的標誌性景點,它曾是蘇格蘭皇宮所在地,整個城堡建在死火山的峭壁之上,看起來遠觀巍峨雄壯,氣勢非凡。確實是一個在英國值得遊玩的景點。注視著這座城堡,相信你可以從斑駁城牆上看到歷史洗禮的痕跡。然而據說每年8月份在城堡前廣場都舉行盛大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所以會有許多世界著名的軍樂隊都參加過表演,還有地牢經常發生的鬧鬼事件最為遊人津津樂道。所以在英國遊玩別忘記打卡一下,挺不錯的。

    @wzdscgs:進入城堡大門後,沿山勢分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是防禦工事和駐軍、古代的炮臺;第二層是皇家蘇格蘭衛隊駐地,現在還在用,城堡博物館也在這裡,博物館不大,裡面都是關於蘇格蘭和愛丁堡城堡的內容;最上面一層就是古代皇宮所在地,富麗堂皇,需購票進入。每年8月,愛丁堡軍樂節都會在城堡大門口的廣場上舉行,愛丁堡市府專門搭建能夠容納八千觀眾的現場,來自世界各地的軍樂團、藝術團在這裡每晚獻上精彩的表演。第二個為您推薦到英國好玩的經典景點是: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我為您推薦的第二個在英國好玩的景區。倫敦塔橋也相信很多想去英國旅遊的朋友都會選擇打卡景點之一,泰晤士河口的第一座橋,它更是倫敦的象徵。還有的就是這座塔橋的出鏡率都超級高的,只要是和倫敦有關的紀錄片或電影,大多數它就會出現。然而自己也是挺喜歡沿著泰晤士河散步的感覺,傍晚時分,夕陽透過薄雲,不急不緩,享受當下,感受著迎面吹來的一陣清風,這何不是一種享受呢?

    @奕玄:第一次去看它是晚上去看夜景,直接在塔橋站下地鐵,可以拍到倫敦塔和塔橋以及泰晤士河周邊的夜景,塔橋的那個碼頭是個不錯的取景地~第二次則是從西敏寺碼頭坐船前往格林威治的途中,船尾有露天的座位,船頭好像是過不去的。我有幸在回程的時候(大概下午1點鐘)看到了塔橋的開合!據說開合時間可以在官網上查,可是我看了官網,可能是英語不太好,反正是沒搜到的,所以也沒想到運氣爆棚,竟然真的遇到了!
  • 5 # worldland

    根據個人出國的目的而定吧,如果是來購物,那一定是來倫敦了,比斯特購物中心,如果是藝術音樂的愛好者,建議去愛丁堡,如果是曼聯的球迷,可以去曼城,英國可以遊玩的地方很多,文化,藝術,娛樂,購物,教育各個方面,根據自己的喜好制定旅遊路線吧。

  • 6 # 小譚話紅樓

    今年5月我去了英國,我給您推薦我認為值得去的地方。

    1、倫敦市區,在英國有一個說法,除開倫敦以外的都是郊區,英華人和留學生都以住在倫敦為驕傲。

    倫敦市區可以自由自在的逛上幾天,議會廣場,唐寧街,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漢宮,倫敦眼,漫步在倫敦街頭,感受倫敦獨有的風情。

    2、大英博物館。傳說,要把大英博物館的藏品看完,需要60年的時間。可見藏品極其豐富,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藏品,從遠古時代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從希臘羅馬的雕像,到中國的陶瓷,世界文明文化的程序都在你眼裡。

    博物館的建築穹頂是千禧才完工的,把多個博物館連線在一起,穹頂之下,都是藏品。

    3、溫莎城堡,是世界上最大,同時也是歷史上最為悠久的有人居住的城堡。伊麗莎白女王從小在這裡長大。現在也是女王的居住場所之一。設有免費的語音導覽,裡面不能拍照。

    4、牛津大學,這是一定要打卡的地方。牛津大學專門為遊人設計了參觀路線。

    5、達西莊園,傲慢與偏見的取景地。莊園很唯美,去看看別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很有意思的。

    大多數到英國旅遊,都是倫敦進,愛丁堡出。沿途還有曼徹斯特,婚禮小鎮等值的去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一名初一的學生,但是寫作文卻沒思路,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