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歪歪鍋鍋Tt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熱播劇中大婚了,讓操碎了心的一干觀眾終於露出了姨媽笑。

    盛裝出嫁的六姑娘美則美矣,不過,細心的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墨蘭、明蘭出嫁穿的嫁衣,都是綠色的,而如蘭出嫁時卻穿的是大紅嫁衣,這是為什麼呢?大喜的日子,這綠色嫁衣不怕不吉利?不怕夫家想多了膈應,畢竟,在人們的印象裡,中國傳統嫁衣的正確開啟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可《知否》裡六姑娘的這一襲綠色嫁衣是個啥套路呢?很多觀眾表示傻傻看不明白。綠色嫁衣究竟緣何而來?別急,且聽我說道說道。這就要感慨一下導演組的用心之處。

    瞭解婚服,先要了解服飾的演變。據考古發現最早的服飾距今已有1.9萬年,發端於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可以用骨針將獸皮縫製成簡單的衣物,從全裸(樹葉就不說了)到遮羞避寒,開始向服飾文明演變。

    中國的婚服經過了幾千年演變,不同朝代推崇不同的文化,婚服也因此變化不同。

    從最早有婚服的周朝來說,周朝的婚禮制度崇尚端正莊重,婚服用代表天地的玄纁兩色,玄即黑色,纁是紅色。

    重點來了,到了隋唐時期,婚服繼承了前朝的莊重神聖,又開啟了後世的喜慶熱烈,竟然是男服緋紅,女服青綠,所謂“紅男綠女”就是從這時候叫起來的。紅男綠女則分別代表地位和禮儀,古人也常用青衣黛眉形容美麗的女子,所以綠色嫁衣真的是老傳統,是劇組考量過後尊重歷史的表現!

    為什麼說隋唐時期是重點,今天重點不是講盛明蘭所處的宋代婚服嗎?因為宋朝承接唐制,所以宋朝也是“紅男綠女”。《知否知否》劇中女子出嫁身著綠色嫁衣真實還原了那時的婚禮特色。綠色是美麗和生機的象徵,古代文人也多用綠色來代表年輕漂亮的女子,如綠鬢、綠娥等,在古代女子結婚時著青衣畫黛眉,不但婚禮上美麗不可方物,自然也是對日後永葆青春的一個期盼。

    你可別小看了這綠色的喜服,綠色在當時代表的是尊貴,只有嫁過去當主母才能穿綠色的喜服,要是細心觀看的話就會發現墨蘭出嫁的時候也是穿著綠喜服,這就說明了她們嫁過去的地位,那就是正室才有的待遇,所以說盛明蘭在出嫁時穿的是綠色的嫁衣,而顧二叔則是穿的紅色的喜服,這正是應了那句“綠肥紅瘦”。因此在盛府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大娘子才有綠色的服裝穿,而林小娘只能穿一些粉色的衣服。

    在古代,只有顯貴、正妻才能穿綠色的嫁衣,如果嫁給身份地位相對一般的家庭,女方過門時就會穿紅色,如蘭嫁給了文炎敬,他本是一個窮秀才,後來才考中探花,因此如蘭出閣時,只能穿紅色。

    有的小朋友還發現了一個問題:明蘭結婚時為什麼手裡又要拿一把扇子呢?明蘭手裡拿著的那把扇子其實叫做卻扇,舊時婚俗,新娘出嫁,須得用卻扇遮面,一是遮羞,二是辟邪。古人結婚時便有做詩云:分杯帳裡,卻扇床前的。

    話說到這,大家可能對剛開始的問題基本上就瞭解了,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文化背景,雖然說有人覺得紅配綠很是俗氣,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劇中兩人的扮相還是挺養眼的。至於紅色嫁衣是直到清朝才普及的,紅色才正式有了“吉祥”和“喜慶”的寓意。這種寓意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 2 # 大碗講堂

    題目中‘嫁衣’是指婚服或喜服,女子婚嫁時候穿的衣服,為何有綠色紅色之分呢,下面簡單講析:

    簡述古代婚服的特點,自古婚服主要是以轉眼肅穆、莊重為主要考慮,所以自周朝到隋唐時期基本都是男性以紅色黑色為主色調,女性以青綠服飾為主色調,《清平樂》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以宋仁宗時期,宋朝的服飾是繼承唐風遺制,所以宋人成親之時男穿紅色婚服,女性穿綠色婚服,有了“男紅女綠”的叫法。

    另外古代男性娶妻,妻子也被叫做正室或正妻,其他人叫做妾室,正室才是一家之主,妾室沒什麼地位的,對於穿著也有講究,正室延續穿深綠服飾,代表著正室地位,妾室只能穿一些素雅清淡顏色的衣服,所以《知否知否.綠肥紅瘦》劇中大娘子一直穿的就是深綠色衣服,另外墨蘭出嫁穿著的是綠色,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因為墨蘭嫁入夫家就是正室,《清平樂》中如蘭嫁入的是普通家庭,按照當時規矩不是嫁入顯赫門庭的就只能穿紅色,所以如蘭穿了紅色婚服。

    《清平樂》最近熱播,你對劇中哪位人物印象最深刻呢?

  • 3 # 湯圓侃影視

    都不靠譜,《知否》和《清平樂》雖然都是正午Sunny出品,而且都是小說改編,但《知否》完全就是小說改編的古裝偶像劇,對服飾並沒有深入考究,而《清平樂》把原來小說的主線都改了,格局更大了。正午是想把《清平樂》往正劇上靠,服飾上請了微博上古代服飾研究大V揚眉劍舞和燕王wf做服飾顧問,幾個重要角色的正式服飾比如說劉娥的朝服、辦公的朱衣還有祭天的服飾都是經過考究復原了歷史的,但是可能是因為經費有限,非主要角色和非正式場合的服飾就是劇組的天馬行空了,但是已經比很多劇好太多了,只是顏色和制式能靠上。

  • 4 # 續寫明雪

    普通人對於各朝的衣服,不太懂,電視劇裡怎麼演,觀眾就怎麼看,一般挑不出毛病,那些能挑出毛病的,都是知道的、專業的,所以每個劇組都有服裝組。

    對於宋朝的婚服,當時是女的穿青綠色,男的穿紅色,這是對於顯赫的、當官的人家,好面子,要排場,重要的是按規矩來。對於普通人家應該就沒那麼講究了吧。

    看劇也能學到傳統知識。對於服裝也隨著時代有所轉變,古代有古代要求,現代有現代的愛好,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在變。

  • 5 # 望風瑟瑟

    宋太祖自“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後,以禮法加以約束“貴賤有級,服位有等”的冠服之制也隨之建立,在此話題上,清朝人葉夢珠表述最為準確。

    一代之興,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時尚隨時變更,要不過與世遷流,一新一時耳目,其大端大體終莫敢易也!

    最近正午Sunny出品的熱劇《清平樂》大火,蓋因其歷史細節的把握,服飾的考究還原,讓人歎為觀止,這部劇以宋仁宗時期為歷史背景,因而其服飾展現的是宋朝最鼎盛時期的風貌,其“風俗典禮,四方仰之為師”,所以該時期服飾最能體現風格。仁宗朝更有詔令曰:“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並籃黃紫地撮暈花樣”,也就是說好多衣服色系是不能配的,在這種規定下,禮服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具體到《清平樂》劇中,曹皇后所著嫁衣是紅色,是依照禮制所為。據《宋史.輿服志》記載宋朝皇后的衣服,共有四種,分為褘衣、鞠衣、禮衣及朱服。

    褘衣是最高形制的服飾,只能在祭祀先祖,冊封時穿戴,褘衣,深青織成,上繪五彩雉雞十二隻,裡襯青紗製成的單及,衣領為硃紅色,上有龍形斧紋。曹皇后大禮時穿戴的就是此套服飾。鞠衣是也是皇后禮服之一,是禱告桑事時所穿戴,自古以來便是王后六服之一,有時嬪妃命婦亦可服之。禮衣,為皇后宴見賓客時所穿戴的禮服,形制普通褘衣,但只有釵鈿十二,雙佩小綬。朱服,以大紅色羅為材料製成的衣服,形制與褘衣大同小異,是皇后見天子時所穿衣服,革帶、大帶、佩綬、飾品、鞋襪等,皆有定製。

    那麼,曹皇后在洞房身著紅色禮服就不難理解了,這正是皇后見皇帝的禮服,是尊重史實的,《清平樂》確實在這些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很難得的還原了仁宗朝皇帝大婚時的景象,的確值得一看。

    那麼為何同樣是正午Sunny出品的《知否》,女主大婚為何禮服會是綠色呢?

    《知否》中的細節同樣值得稱讚,上文提到“貴賤有級,服位有等”,皇后用的服飾,民間自然不能採用,否則就是“大不敬”,《知否》中的女主也是貴族,其服飾規格自然也有著嚴格的禮制,其禮服主要以大袖、鞠衣和翟衣為主。

    大袖,是宋朝貴婦的主要禮服,其運用場合較多,如宴請賓客、參加婚喪嫁娶都要穿這種禮服,所以每每在女子出嫁前,此類衣服便早已備下。鞠衣,宋朝注重農桑,所以禱告桑事成為宋朝上下最為重要的祭祀之一,因而幾乎家家主婦都會備有此禮服。翟衣,“青羅繡為翟,編及於衣裳”,一品命婦翟衣上繡有花釵九株,品級越低,花釵越少,此禮服只有在受封、朝會和出嫁時穿戴,所以最為隆重正式。

    從《知否》劇中我們可以看出,女主所傳禮服實乃青色,並非綠色,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翟衣”,這些細節在《宋史.輿服志》上都有記載,因而這部劇也是遵從了歷史史料,也是一部不可難得的好劇。

    結語:

    《知否》也好,《清平樂》也罷,畢竟是影視劇,難免會有編造不實之處,但遵從基本的歷史觀是肯定的,所以我們沒必要苛責太多,且求內容精彩的同時,能給人灌輸一些基本的歷史常識,這才是歷史劇該有的“範”。

  • 6 # 聽濤說事

    正午Sunny出品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相對還是比較靠譜的。因為他們儘量再往正史上靠,在服化道方面還是下了功夫的。

    不管是《知否》還是《清平樂》,應該都算做得不錯,當然還是有細微差別的,畢竟是演戲,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比起那些戲說歷史的,絕對稱得上良心之作。

    正午出品的基本上和史料都能對上。那為何兩部劇中的嫁衣會出現紅綠如此大的差別了?這絕不是疏忽造成的。

    歷史上各個朝代嫁衣顏色都有變化。秦漢時,嫁衣以玄纁為主,玄即黑色,纁為淺紅。魏晉時甚至出現白色嫁衣。唐朝時多以深色的青衣為主,但唐朝風氣比較開化,後來擺脫了顏色的束縛。

    宋朝時,禮法以貴賤有級,服位有等來約束。也就是說禮服的顏色由地位來決定,絕不能胡亂混搭。

    宋朝的嫁衣以青衣為上,紅為下。這跟我們現在認為的綠色不吉利,不喜慶無關。如果女子嫁的人家庭背景比女子家強,那就穿青衣。如果嫁的只是普通人家,那就穿紅衣。

    如此看來,在宋代,綠色的嫁衣要比紅色的尊貴。綠為上嫁,紅為下嫁,這是由地位等級決定的。

    所以兩部劇中才會出現紅綠不一樣的嫁衣。

  • 7 # 花眼看娛樂

    《是否》中導演用大段的鏡頭描繪明蘭和顧廷燁的婚禮過程,展示的是北宋官眷內帷的風情,延襲的自然是民間習俗。

    從唐朝起,民間婚服就開始“紅男綠女”的制式。男穿紅女穿綠,意喻綠葉襯紅花。也顯示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所以知否中明蘭出嫁穿的是綠色婚服。

    《清平樂》講述的則是宮牆內的悲歡離合,皇家的故事,用的自然是皇家的禮儀制度。

    曹丹姝進宮為後,並沒有結婚拜堂的鏡頭,嫁給皇帝貌似也沒有迎親的過程。所以曹丹姝穿的是紅色禮服還是綠色禮服,劇中並沒有演出來。

    而我們看到的新婚之夜曹皇后獨守空房的片段,她身上所穿的應該屬於常服了吧。紅色常服是所有品階的命婦都可以穿的。

    曹丹姝第一次嫁給李植時所穿的紅色嫁衣,就屬於常服。如果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她紅色嫁衣的下面配的是青色長裙。

    從劇照中也可以看出,皇后曹丹姝和公主趙徽柔都是有青綠色的禮服照的。可見青綠色這在宋朝確實是重要場合的禮服顏色。

    無論是《知否》還是是《清平樂》在服化道方面都是極用心的了。據說皇后曹丹姝的妝容服飾幾乎都是從歷史古蹟上覆制下來的。而宋仁宗和文武百官的衣著也是儘量還原北宋時期的服飾。

    開播之初,也曾被質疑這幾乎100%還原的服化道與現在的審美是否會有衝突?甚至被批評古籍畫像中的宋朝服飾“辣眼睛”。事實證明,老祖宗的審美還是經得起時間的打磨的,高度還原的服化道非但不“辣眼睛”,反而充滿了高階的美感,讓人驚豔。

    所以個人認為,無論是《知否》中明蘭的綠色婚服,還是《清平樂》中曹皇后的紅色婚服。都是在極力還原歷史的情況下所做的選擇。

  • 8 # 小青聊武俠

    從歷史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多人對古代嫁衣的形象還停留在彩繡龍鳳的大紅吉服、大紅蓋頭上。探尋華夏婚禮和婚服的源頭,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時,才發現最初婚禮服的顏色是玄黑色和纁紅色,而大紅婚服實際到了明代才有明確的定製。其實古人的嫁衣顏色紛繁式樣多變,可比現代統一白色的婚紗複雜多了,我們先來看《知否》中出現的綠色嫁衣。

    綠色就是唐宋時期流行的嫁衣顏色,嚴格來說應該是青色,有詩“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則從其夫之品服)”,頭上的佩飾為金銀飾以琉璃等的鈿釵,鈿釵有著品級的含義,完美的描述了當年的婚嫁服飾。

    至於《清平樂》中出現的紅色嫁衣,個人觀點,我覺得是劇組在服裝道具上的失誤,宋朝的婚服基本沿襲了唐制,但又指明:三舍生及品官子孫可假穿九品幞頭公服,其餘庶人著皂衫衣、折上巾;新婦從風可假鳳冠霞帔,也就是說新娘自然是冠子、霞帔、大袖衫,顏色是青色。唐宋時期的婚服確實顏色為紅男綠女,樣式是釵鈿禮衣,即新娘身穿大袖衫長裙,披帛,層數繁多,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後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

    明制婚服,男子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婦則著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同夫級別)、大紅褶裙。

    華夏婚禮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神聖寧謐的儀式——漢代以前大多是周制婚禮,玄黑色和黃色的婚禮服,象徵著天地的神秘色彩,婚禮當日,新婦戴著與真發混同梳編的裝飾假髮。婚服形制與男子同,惟服色有別,上衣下裳均為黑色,取“專一”之意。蔽膝、鞋履、大帶隨裳色,亦為黑色。另外從陰陽五行思想考慮,由於黑色屬陰,故而在裳下緣紅色邊,以注入陽氣而致平衡。

  • 9 # 嫣然美學

    如今,很多姑娘出嫁時還是會為自己選擇一套紅色嫁衣的,因為紅色代表著高貴和喜氣。

    最近正午Sunny出品的熱劇《清平樂》大火,裡面各種場景都以最大的還原度還原了歷史,展現的也是宋朝最鼎盛時期的服飾風貌,其風格是“風俗典禮,四方仰之為師”。劇中有人發現曹皇后的出嫁是穿著紅色嫁衣的。而相對比一樣是宋朝的歷史劇,為何劇中曹皇后的嫁衣是紅色的,而知否中嫁衣卻是綠色的呢?

    綠色嫁衣也不是第一次見了,就像我之前看過的《獨孤天下》的三位獨孤小姐,出嫁時穿的也都是綠色的。

    都是同一個年代,為什麼嫁衣有這樣的差別呢?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很多人的印象裡古代嫁衣都是彩繡龍鳳的大紅吉服,再蓋上大紅蓋頭,就是新娘子的模樣了。而探尋華夏婚禮和婚服的源頭,可以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當時最初的婚禮服顏色是玄黑色和纁紅色,而紅色婚服是到了明代穿有規定的,古人的服飾制度非常嚴謹,比我們現在的服裝複雜多了。

    從唐朝時起,民間婚服就開始“紅男綠女”的制式。也就是男穿紅色女穿綠色,這意喻著綠葉襯紅花,也用來顯示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

    宋太祖自從“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後,便建立了“貴賤有級,服位有等”的冠服之制,對不同身份,不同場合以及不同等級的人的服飾做了明確的規定。

    《知否》中有大段的鏡頭來描繪明蘭和顧廷燁婚禮,場面可以說是宏大無比,導演非常用心地還原當時的民間習俗,來展現北宋官眷內帷的風情。

    △《知否》裡面趙麗穎出嫁

    而《清平樂》中,曹皇后出嫁時,並沒有看到皇帝親迎的宏大迎親隊伍,也沒有拜堂形式。所以,婚禮當天,曹皇后直接穿皇后的禮服進宮,也就是鳳冠霞帔,一切遵循著皇家的禮儀制度進行,也不存在婚服之說。

    而我們看到獨守空房的曹皇后,身上穿著的,是新婚之夜新人穿著的常服,也是日常的衣衫,是所有品階的命婦都可以穿的。

    綠色是唐宋時期流行的嫁衣顏色,嚴格來說應該是青色,有詩“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韈履”,如果其夫君有官職者,就按夫君的官職規定的服飾進行穿著。

    至於《清平樂》中網友看到的嫁衣,其實只是曹皇后的常服而已。大婚當天,我們看到的是皇后禮服,據《宋史.輿服志》記載宋朝皇后穿的衣服,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褘衣、鞠衣、禮衣及朱服。

    褘衣是最高形制的服飾,按規定只能在祭祀和冊封時穿戴。褘衣:是周禮所記命婦六服之一,后妃、祭服朝服"三翟"中最隆重的一種。王后從王祭先王的時候就得服褘衣。 因周禮的傳統典範作用,褘衣成為後世皇后最高形制的禮服,既是祭服,也是朝服和冊封、婚禮的吉服。曹皇后大禮時穿戴的就是此套服飾。鞠衣是也是皇后禮服之一,九嬪及卿妻亦服之。它的色如桑樹的嫩葉,又叫黃桑服,一般是春天時穿著。是禱告桑事時所穿戴,有時嬪妃命婦也會穿著。

    宋朝杜太后鞠衣畫像

    禮衣,其實就是禮服,是皇后宴見賓客時所穿戴的服飾,形制普通褘衣,但只有釵鈿十二,雙佩小綬。

    禮衣

    朱服,以大紅色羅為材料製成的衣服,形制與褘衣大同小異,是皇后見天子時所穿的衣服。

    那麼,曹皇后在洞房身著紅色禮服就不難理解了,這正是皇后見皇帝的禮服,是朱服,可見《清平樂》確實在這些細節上下足了功夫。

    那麼,為何同樣是正午Sunny出品的《知否》,女主明蘭大婚為何禮服會是綠色呢?

    《知否》中的細節同樣值得表揚的,上面我們提到“貴賤有級,服位有等”,皇后用的服飾,民間自然不能採用的,否則就是“大不敬”。《知否》中的女主也是貴族,她的服飾自然也有著嚴格的禮制,其禮服主要以大袖、鞠衣和翟衣為主。

    大袖,是宋朝貴婦的主要禮服,其運用場合較多,如宴請賓客、參加婚喪嫁娶都要穿這種禮服,所以每每在女子出嫁前,此類衣服便早已備下。鞠衣,宋朝注重農桑,每年禱告桑事成為宋朝上下最為重要的祭祀之一,所以家家戶戶的女主人都會備有這樣的一套禮服。當然,平民百姓禮服的面料做工就沒有像達官貴人般講究。翟衣,“青羅繡為翟,編及於衣裳”,是古代中國后妃命婦的最高禮服,因其衣上繡有翟鳥花紋而得名。一品命婦翟衣上繡有花釵九株,品級越低,花釵越少,此禮服只有在受封、朝會和出嫁時穿戴,所以最為隆重正式。

    從《知否》劇中我們可以看出,明蘭所穿出嫁禮服實乃青色,並不是綠色,也就是“翟衣”。

    結語:

    《知否》也好,《清平樂》也罷,畢竟是影視劇,難免會有一部分和記載有出入的地方,只要不對歷史進行過多的改造,我們也就沒必要苛責太多。如果一部歷史劇能夠做到內容精彩而又比較貼近歷史,這就應該是一部良心劇,是好劇!

  • 10 # 袁載譽

    近年來穿漢服的風潮越來越盛,許多小姑娘小夥子乃至幾十歲的大爺大媽都好這一口。不同朝代的漢服又有不同的形制,不同的場合亦有不同的服飾乃至禮儀。

    而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清平樂》這兩部同樣以北宋時期作為時代背景的電視劇中,結婚的新人穿著卻大不一樣。前者中的女主角盛明蘭一身綠色盛裝,後者裡的曹丹姝卻是絳紅色的裙衫。

    這就有點迷惑了,為何同一個朝代差距如此之大呢?真實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北宋的女子結婚時到底怎麼穿的呢?

    宮廷王侯與官宦之家

    中國古代最講究的是什麼?當然是尊卑等級。從春秋時代諸侯封地的城牆高度不得高於都城城牆的高度,再到明朝初年平民百姓家不得使用銀器,無一不體現著等級,什麼品級就用什麼樣的東西,不能逾越半分。就像臣子的朝服,從一品到九品都是不同的紋飾,文官和武官服飾也不同。這婚服也是如此。

    所以這兩人穿的不一樣還是很好理解的,畢竟這兩人結婚的物件都不一樣。盛明蘭呢是嫁給顧廷燁這個將軍。夫君雖然手握兵權,身居高位,又是皇上跟前的紅人,但是再怎麼樣也就是個臣子。而曹丹姝呢,那可是嫁給皇帝。將軍再厲害也越不過皇帝啊,那結婚的衣服還能一樣嗎。

    《家禮·通禮》中記載,“進士則褸頭襉衫帶。 處士則褸頭皂衫帶。無官者通用帽子衫帶”。這男子的身份不同,著裝便不同。相應地,他們的妻子著裝也不一樣。所以這官宦之家娶妻和宮廷侯爵娶妻不一樣是很正常的。

    同樣的,不同的女子出嫁所穿服飾也是不同的。《家禮·通禮》中寫著,“婦人則假髻大衣長裙。女在室者冠子背子,眾妾假髻背子。”二婚的婦人和未出嫁的女子,正室和妾室的著裝也是不一樣的。

    多變的服飾

    這個時候又冒出一個問題。這曹丹姝第一次結婚的時候也不是嫁給皇上的啊,但是她那個時候也是穿紅色婚服的,這可怎麼解釋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大概是宋仁宗和宋英宗時代的發生的,男女主角結婚則是在宋英宗時期。而《清平樂》則是宋仁宗時期。兩者前後相差的時間也不算很久,撐死了就幾十年,怎麼變化如此之大呢?

    《清波雜誌》雲: “女婦裝束,數歲即一變,況乎數十百年前,樣制自應不同”。這句話就可以解答一定的疑惑了。宋朝時期女子的服裝變化可是很快的,這比較起來,和咱們今天流行服飾瞬息萬變也有的一拼呢。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兩者穿著不一了。

    《夢梁錄》有言,“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緞紅長裙,或紅素羅大袖緞亦得”。這些是宋朝男子娶妻時送給女方的聘禮,其中的“緞紅長裙”等就是指女方出嫁是所穿的婚服,也表明了這婚服是紅色的。

    禕衣與常服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曹丹姝與宋仁宗大婚時,白日所著服飾與晚間的服飾也是不一樣的。白天她被冊立為皇后的時候穿的是綠色的盛裝,夜晚則是一襲紅裝。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你怎麼這結婚結著結著還換了衣服呢?畢竟在咱們的固有印象裡,那古時候的新娘不都是拜堂以後就待在婚房裡了嗎,也沒見人家換衣服的啊?

    在《宋史》中專門記載了這一段歷史。《宋史·卷六十四》載,“內臣引內外命婦入就位,內侍詣閣請皇后服禕衣”。這個時候皇后是穿著禕衣的。而冊立大典結束以後,“禮畢,內侍導皇后降坐還閣,內外命婦班退。皇后易常服”。皇后要換下禕衣,穿上常服。

    那什麼是禕衣,什麼又是常服呢?

    禕衣呢就是宋朝的皇后在諸如冊封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服飾,確確實實是綠色的。而這常服,可不是咱們平時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

    《宋史·輿服志》記載, “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背子生色領,皆用絳羅”。這絳羅可不就是紅色的嗎,所以曹皇后晚上就是穿的紅色的婚服了。這就和咱們現代人結婚的時候有幾套不同的衣服差不多,舉行典禮的時候一套,敬酒的時候又換另一套。

    所以兩部電視劇中不同的婚服並非什麼匪夷所思的事。中國古代的婚服前後變化是很大的,從顏色到形制都有明顯不同。而北宋前後婚服的不一樣,正體現了婚服的變化。

    二者沒有對錯之分。

    宋朝服飾:宋代皇后禕衣——鑑往知來冊

    朱子《家禮》婚服考,和溪,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0(3),9-14.

    宋代婚禮親迎禮初探,和溪,科教導刊,2013,(26),175-176.

  • 11 # HuiNanHistory

    在古裝劇《知否》中,幾乎所有的女性角色出嫁,穿的都是綠色的嫁衣。

    那麼,宋朝新娘子的禮服都是綠色的嗎?為什麼在最近的《清平樂》中,又出現了紅嫁衣呢?其實,這體現出了一個年代和階級的差異。

    在唐朝時期,民間的婚服流行“紅男綠女”的制度。也就是說,新郎要穿紅色,而新娘要穿綠色。根據《唐會要·輿服》的記載:

    花釵以金銀琉璃等塗飾連裳,青質,以青衣革帶韈履,庶人女嫁則服之。

    至於官宦家庭的女子出嫁,雖然要較庶人更為隆重,但本質上確實還是青質、青衣,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綠色。

    古裝劇《知否》中的出嫁場景,沿用的就是這種習俗。

    至於《清平樂》中的場景,曹皇后出嫁時卻穿了紅色。

    製作方想要體現的,或許是個時代變化吧。根據《中國歷史十五講·九》的記載:

    宋代婦女的服裝,一般上穿衫,下著裙。衫多用輕薄質料織作,宮廷嬪妃多用黃色和紅色,品官士庶之家則多用淡綠、粉紫及銀灰、蔥白等色。

    但是,製作方沒有考究當時的婚服是什麼樣,所以按照自己的設想,製作了相應的服化道。

    總而言之,不要對電視劇太走心,沒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九年級英語如果太差就不用補了,多花點心思和時間在數學和語文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