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c小窩

    做成動漫vlog. 最近,透過觀察親戚家的小孩發現,他們會很喜歡看廣告中的小動漫,而且如果採用漫畫形式進行學習學生會更加有興趣。我也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技術能力比較難做。不知道有沒有人懂這方面技巧,我們相互的結合一下啦

  • 2 # 眼鏡店軍師

    首先咱們先把問題界定一下,課程就假設是經典誦讀,你希望接受和受益的人群是孩子和家長。

    在經典誦讀方面,已經很多成功的實踐,可以供你參考。我介紹一個我們的方法,快樂讀經法。

    課堂上儘可能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

    第一步,給孩子們分組,然後每組選出隊長,隊名和口號。

    第二步,老師領讀,孩子們跟讀。

    第三步,在孩子們跟讀的過程中,要求不同小組分別進行跟讀,然後評價各組之間的整齊度和聲音響亮度。要求其餘小組一起給表現最好的小組,一個愛的鼓勵。(愛的鼓勵是一個表揚孩子的誇張動作)

    第五步,小組之間相互PK。獲勝小組獲得全場的愛的鼓勵。

    第六步,老師要求孩子們背誦。

    這個方法對低年級小學生效果非常顯著。

    而對於成年人同樣的內容,我們的做法是不重文字,重應用,具體做法如下,供參考:

    我們選擇經典片段,然後由老師進行講解,這個時間要儘可能的短。

    然後,要求家長把經文內容和自己的過往經歷結合在一起,然後分享給大家。然後,再要求把經文中的內容與自己未來1-3個月的某個生活場景結合起來,規劃未來的應用。

    在場的家長輪流發言,允許相互提問。

    老師的角色到後面就是主持人的角色,主要是讓大家的分享能夠結合自己的實踐,避免含混與範範而談。

  • 3 # 大木c老師

    學國學的興起,《中國詩詞大會》應該起別了推波逐浪的號召力。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出口成章,用典精準而自然,很多人都感嘆董卿的美無關於容顏,更關乎於氣質,“書中自有顏如玉”,董卿也是被一本本國學典籍滋養,才有如今的氣質和成就。

    有段時間,學國學形成了一種態勢。

    但國學比較難記,課堂應該怎麼做才有趣呢?

    1.充分的課前準備。

    充分的課前準備包括備課,教具和學具的準備及老師對本節課的熟練程度,甚至孩子的座位擺放等。

    2開頭的引語。

    如用一個小故事或用個小遊戲引出

    當天學習的國學內容,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專注性,引起孩子的注意和興趣。

    3.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誦讀的形式:

    如拍手誦讀,變節奏誦讀,配樂誦讀,遊戲誦讀,輪讀,復讀,接龍讀,分組讀等形式多樣,讓孩子覺得有趣,而且記得牢。

    4.拓展學習。

    例如用表演(唱歌,跳舞,劇),畫畫的方式,表現國學的內容。

    一節有趣的國學課,需要老師付出心血,多總結,多借鑑,多思考,還要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國學課才會上得生動有趣。

    願喜歡國學的人,都像董卿一樣!腹有詩書氣自華!

  • 4 # 神瑙

    當今是多媒體資訊爆炸的時代,奪眼球的事物多如牛毛,因此弘揚國學的方式必須要與時俱進,如果仍以私塾方式傳播,必然葬身於知識的汪洋大海並且連門都找不到!在這一方面,國家以”孔子學院”的方式從域外做起確實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鑑榜樣。在國內弘揚國學也應當創新思路,從娛教娛樂,喻教喻樂利用多媒體開疆拓路才能逐步建設陣地並守衛與出擊。事在人為,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就一定會取得勝利!你看是否?☀☀☀☀

  • 5 # 大橘子侃古詩

    這個題目就充滿了利益驅使。學國學是為了受益?如何受益?受什麼益。如果講國學的老師身上沒有國學,或者只是表現出來有,而內心沒有,那麼和他是學不上的。所以,選擇老師很重要。

    國學是為區別西學的名詞,國學是華人之學問,是講中國文化的,是講如何讓人更像人,更有人性,而不像動物,這是國學之根本。

    學習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受益和接受,那就是講國學的人身上有國學,讓人舒服,讓人感覺有禮,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夫在身上。這樣才能讓人受益和相信。否則,講國學的人,身上沒有這些,無非是耍嘴皮子了。

  • 6 # 大眼睛3049

    國學應該移出課堂,改以國家用之裝飾社會 民間自願學習。取消讓孩子學囯學 著漢服,多建科技館 讓小子們放眼蒼芎,足踏萬里河山。

  • 7 # 使用者93229964081

    這個我個人認為,應該是要分年齡段的,六歲以下的,可以是巜弟子規》巜三字經》等,六歲已上是巜論語》詩詞等,中學,應是白話文,高中,大學以些類推,但是量,非專業研究,量,不能超過總體教育的二至三成。

  • 8 # 思想擺渡人

    國學本身就是中國老祖宗的文化,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所以要從孩子抓起,讓每個人從小薰陶,建議學校上相關課程

  • 9 # 樂道五音堂

    課堂課程是否有趣,讓人接受,取決於老師的水平和講課的方式方法!

    把國學經典故事化,音樂化,趣味化,跟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具有指導意義,與時俱進,方法創新,讓聽者受益,學者進步,就會讓人樂於接受喜歡!

    以下這首《大學德音》把國學經典音樂化,把核心內容精減提煉出來,簡潔方便有趣,是一種國學經典傳播的創新方式,讓大家聽音樂學經典,聽音樂養生,學習,修養,一舉多得,形式簡便,讓人喜聞樂見!

  • 10 # 前沿縱橫

    國學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簡單點說還是以前的四書五經和民間傳統知識。總結起來這文化文體形式都是古文化方式。對於中國文化已經發展到白話文和今天的快餐文化方式,你再回過去學習傳統文化有三大點比較不容易突破。

    第一就是文字,很多國學文字是古文字,現在較少用,現代人學習費勁,理解費勁。

    第二是文體形式是詩體,和當今白話文不對接,說實話小學學首古詩都費勁,現在通篇用詩交流太難。

    第三是審美關難過。現代人的審美和古人審美是有區別。古代的三從四德一提就讓人感覺不舒服,古代要求親兄弟如何搞好關係,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沒這概念了。

    所以鑑於這些原因,要想把國學搞好,個人覺得就要努力把以上三方面問題解決。而且最關鍵的是就如學習英語一樣,沒有語境無法學。國學也一樣,沒有這個環境了,服裝,說話方式,習慣都不能對接。基本也就是去學點古詩!努力吧,國學復興就靠你們了。

  • 11 # 線上靈童

    謝邀!我認為國學課堂不能空談理論,因為如果從文字譯解進行詮釋,那麼他很難進入國學系統的核心。特別是《易經》和《道德經》這樣的經典著作,其實重要核心不是指向理論,而是指向大自然和指向實踐。所以在國學課堂,要想讓更多人受益,那麼就必須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縱觀二千五百年曆史,中國為什麼沒有超越《易經》或《道德經》的經典國學出現,其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部分偏向於宗教而形式化,而另一部分則偏向於理論而空泛化。先說形式化。形式化如打坐唸經之類的,只能成就肉身的解脫,但很難實現精神上的超越性的解脫。也就是說,形式化沒有大系統思維,所以很難實現精神上質的飛躍。接下來我們來說空泛化。空泛化往往因為知識過多,而缺乏自我的認知,從而扼殺了才智或創造力的發揮。因為他們都愛把精神集中到某些理論上去,所以他們往往自然而然地忽略自我的存在。他們總是認為能破解經典國學的理論,那麼老子就是‘’天下第一‘’。誰不知,他們已經落下空泛的陷阱。請想一想,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如何能說服別人?如何讓更多人受益?

  • 12 # 拈花小姐姐

    講好故事

    很多人一聽國學,覺得是很高深的學問,與自己的生活離得比較遠,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

    如果能夠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做國學課堂,寓教於樂,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人們自然受到了啟發,明白了道理。

    這種因為自己的感悟而形成的“悟道”,是非常重要的,也很難得。

    因為教條式的教學方式,或者填鴨式的教育,教給大家的是知識,而知識本身,是否能夠讓人深刻記憶,靈活運用,是因人而異的。

    而自己想通了,悟出來的道理,這是每個人都能記住,而且方便每個人在生活中去運用的。

    這個“一禪小和尚”將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以漫畫、短影片等方式傳播出來,讓人在看的過程中,很放鬆,還能學到一些東西。

    無論是背景音樂的選擇、小和尚和師父對話的塑造,還是中國風的審美趣味,都是很吸引人的。

    講大家關注的內容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供您參考。

    從讓更多人能夠接受,理解的角度來考慮,將深奧的問題簡單化,講的內容,與大家平時會遇到的,關注的內容結合起來做。

    用真實的案例

    如果能夠有實際的例子,大家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人,出現了學習國學後,自己發生了改變的案例,能讓人看到學國學的好處,有利於傳播和推廣。

    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結合平時可以透過一些網路平臺宣傳,還可以有定期的一些社群的國學講座,讓大家形成一個共同學習的圈子。一起學習,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將傳統經典,以現在大家喜歡的模式再次創作出來。

    祝大家都能從國學中受益。

  • 13 # 葉好古

    關鍵是挖掘它的正面作用!

    凡是學問,必有其思想與作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及至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能夠說儒家就一定比其他百家學說好,但是當時的儒家門徒一定是對儒學運用得最好的。

    所以,在當今現代社會,我們要想讓國學發揚光大,就要充分的挖掘其正面作用。而正不正面就要看其中的一些東西是都是正確的,是否都是符合時代,是否都能夠適應時代。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與物力整理國故,一一鑑別,然後才好在後世門徒的手上去發揚光大。

    不然,像現在一樣,喜歡的人喜歡的不得了,討厭的人厭煩的不得了。這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在學術界仍然對於某些東西,好的、壞的沒有公論,沒有定論。甚至連很多經典的準確、妥帖的白話文翻譯都沒有,民眾連是非好歹都不能夠確定又如何去推廣與發揚?

    所以,國學想要更多的人接受,首先還是要從基礎做起,至少讓普通百姓也能夠知道其中的好與壞,好的地方是好在哪裡?壞的地方是壞在哪裡?

    只有基礎工作做好了,才談得上發揚與推廣!

  • 14 # 鐵筆禪心

    國學。在於我來說這是一個多麼莊嚴的詞語。在十年前。我以一個律師的身份。舉辦了很多的國學論壇。流動兒童尋根論壇。我也去全國各地看了很多的國學機構。國學除了孩子的誦讀以外,還有什麼呢?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回答。把誦讀分成了很多的種類。那不還就是一個讀嗎?讀來讀去。中國歷史上的那種偽君子假道學真小人。難道還少嗎?十年中我自己也在學習國學。在學習中。我越來越明白了。在生活中,要落實國學的內容。要在自己的言行中。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我認為國學應該回歸到家庭中。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華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更是一種思維模式。我們應該回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能夠真正做一名華人。一名華人先要有一箇中國心。就像在疫情階段,我們看到了很多華人的表現。有本土的也有外國回來的。華人沒了中國心。也就沒了中國文化。我將中華文化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因為在11年前,我也學習了心理諮詢師的課程。並通過了考試。 我發現。認知心理學和中華文化是可以結合的。因為中華文化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在不遠的將來,我會將這種中國式的心理學。變成一個國學課堂。而且中華文化應該植根於家庭。我們要將它與婚姻心理學相結合。總之我能看到的是,以家庭為軸心。以中華文化和西方心理學為半徑畫出一個美麗的弧線。也許這是我心中的國學課堂。關於別人能不能夠接受。我想這不是問題的核心。能夠有利於別人。讓別人受益的東西,別人一般是會接受的。但我們又不必執著於這個問題。以別人是否接受來作為自我價值的標準。正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的幾張書法作品。表達一下我文章中未達之意。國學還有一個載體。那就是書畫。中華文化必須依附於另外的一個物體上。我們才能有的放矢。上面說到了與西方心理學,婚姻心理學的嫁接。還有一個嫁接就是書畫。這是傳統的以技進道。莊子的境界和禪宗的境界對於書畫都有巨大的妙處。

  • 15 # 疏玉玲教師的工作室

    從小學教師不知不覺走上了國學教師,雖然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總覺得自已太虧,但是為祖國出力,又身不逄時,國學課堂談不上對孩子們立竿見影,但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們所反映的時代精神生話,與社會生活.所達到的深度與廣度,固然出現了唐宋詩的非凡成就,向東亞走向西歐、北美、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丰神情韻充分體現當代文學思想與精神追求,具有豐富的生活美與精神美。

  • 16 # 月輪山老人

    謝謝!這個設問,似乎屬於"文化產業"的職業,不知對否,我沒有把握。若然如是,我的感覺是:1,授課者要按到課學生的年齡、文化程度、確定適合的教授內容,以利提高學習效率。2,國學內容,大、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課本內容,是根據教育部頒佈的教學大綱,選擇相宜的詩、文進行傳授的。對此,囯學課堂須考慮如何銜接、適當補充、目的是提高其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防止太深和重複。3,國學傳授的內容,不要全部屬限人文科學知識,要加進一些自然科學知識,提高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為以後的學習做些引導,因從某種角度講,很多時候,自然科學的科技力量大於人文知識的力量,對國家的建設發展有直接的貢獻作用。4,授課者自己要勤學奠定底子,精準闡釋國學內容。亂說一通,請批評指正。

  • 17 # w的新視界

    要回答國學課堂該如何做?我們就要明白什麼是國學,學國學有什麼用。

    一、什麼是國學

    近代社會的發展,隨著西學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表示兩種文化的區別,我們把中國文化又稱之為國學。西方文化把科學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類,各類項下又分為多個單科學科。鄭杭生就提出了社會科學體系三層論的觀點,即第一層是哲學科學——一般;第二層次是綜合性的社會科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特殊;第三層次是單科性的社會科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個別。

    國學並不像西方文化那樣,從各種思想學說的地位、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梳理、整合、歸類,然後劃分出若干學科。而相反中國文化的每一種思想學說又都是融合了眾多(西方文化)學科內涵於一體的系統科學學說。各種思想學說之間即有一定的相通性,又相互獨立、相互排斥而自成體系。可以說,國學就是以道家、儒家、法家文化為主,包括建築、音樂等文化為一體的集合體。

    二、學國學有什麼用

    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乃至於社會各職能的劃分,是按照西方的學科分類設定的。比如政治學,法學,醫學,物理,化學等,由於國學並不是一個學科概念,而是一個體系,因此,國學文化也都是在不同的學科設定中作為一部分內容,來開拓我們的視野,展示我們的特色文化。如中國建築,中國音樂,中華詩詞,法學,教育學等。也可以說中華文明與世界其它文明一起共同豐富了現代科學文化。從這個角度講,國學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在現代世界文明中宣傳中華文明的特色文化,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和互溶,譬如在現代中國的一些建築,有些需要突出中國特色,像世博會的中國館,有些則融入了西方色彩,像羅馬柱就在更多建築中使用。所以單純就國學開設課堂即不科學,也不現實。

    三、為什麼現在復興國學熱

    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就開始打倒孔家店了,出於歷史原因,至今多數的華人(尤其是年輕人)依然認為儒學是腐朽的文化,那為什麼會出現國學熱呢?

    今天我們普遍感覺社會的道德下滑,而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是儒家文化為主構建的,而社會呼喚傳統道德重拾。因為,道德貫穿人類社會發展始終。著名哲學家康德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現代著名導演和演員羅素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如果這段影片千年後被發現,你會對後人留下怎樣的感悟?他停頓片刻說道:很簡單,有兩點,一是智慧,二是道德。這些就應該是復興國學熱的原因吧!我們可以把儒家的啟蒙讀物,像三字經,弟子規作為小學的教育內容,與時代價值共融,提升公民價值觀即可。

    四、國學課堂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大家收益

    曾子《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就是儒家先賢給我們的方法。即必須是透過國家層面的推行,其次,身修的人要參與國家的治理。可現在國學的地位從哪裡能體現呢,所以,推行國學教育就必須透過“身修”的人進入國家的管理層面,並把這種理念融入現代國家管理思想並貫徹之。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接受國學課堂教育,並能為之受益。現實角度講就是首先學了能找到工作,能養家餬口再說。因為管仲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觀。否則,只講精神,不講物質的傳統儒家觀只能是空談!畢竟現代社會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世界大國地位。

  • 18 # 感照

    國學以教人做人為首!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9 # 老魚瞎說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宏大,很難一言蔽之。

    因為何謂“國學”,它包含哪些,都是有些爭議:一國何其之大,歷史何其之久,學派何其之多,宗師層出不窮。誰是,誰又不是?然後是國學內容本身,也是各種觀點對立,並不統一,經史子集,百家爭鳴。所以很難用一刀切的方法來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按個人觀點,既然是要接受,並從中受益。應該象9年義務教育一樣,按一個人的成長曆程,選取符合正向價值觀,而現代又由於社會發展而變得缺失的,給予相應的滋養。

    比如,幼兒園肯定就沒必要學《幼學瓊林》了,畢竟裡面太多知識已經落伍。但《弟子規》可以教一教。到了小學,《朱子家訓》也可以學一學。

    中學,高中就不用說了,高考都要考古文,五經四書都會有所涉獵。這時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建立最關鍵的時候,佔主流的儒家思想還是要有選擇性提倡: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離開校園工作後就不用說了,根據自己的專業,該法家法家,該墨家墨家。也算是敬業愛崗吧。

    退休下來的老人,學習點老莊的清靜無為之道,研究點歧黃養生之術,頤養天年,不亦悅乎!

    試想一樣,如果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接受到不合適的國學思想,比如正值年輕氣壯,卻學莊子做一隻在淤泥裡搖尾巴的龜,那是何等的悲哀!

    結論:正如孔夫子所說,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對於國學的弘揚也應如此 !

  • 20 # 國學關老師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國學從業者不是豬,理應飛的更高~“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國學課堂講傳統文化,從業者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網際網路是趨勢,是未來。

    如果二十年前,我們意識不到這一點,那可能是因為環境閉塞,訊息滯後;

    如果十年前,我們意識不到這一點,那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眼界不夠開闊,對趨勢不夠敏感;

    今天,如果我們還意識不到這一點,那就只有一個原因:智商,是硬傷!

    線上教育如火如荼,國學課堂作為教育的一種,理應抓住趨勢

    國學課堂,想要影響更多的人,必須要學會從線下走向線上。雖然和其他行業一樣,線下教育不會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線上教育只會越來越火。特別是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更多的人,知道了“網課”的存在。所以,我也開通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將來也可能會當一名“國學主播”。試想:平時線上下課堂,一般也就是十幾個,最多也就幾十個學生。而線上教育或者主播的手中動輒幾千上萬,既然想讓國學文化影響到更多的人,為什麼不擁抱線上呢?

    未來屬於那些,在傳統行業裡懂網際網路的人

    因為行業屬性的關係,國學從業者對於網際網路進入的晚,利用的少,發展的慢。國學課堂與網際網路的融合還遠遠不夠。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能講國學的人對網際網路不夠重視;一方面是玩的轉網際網路的人講不了國學。所以,這個領域目前是絕對的“藍海”。

    結語:堅定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順勢而為”,事半而功倍,積極擁抱“線上”,用國學經典和優秀傳統文化饒益更多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30萬有什麼好看的車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