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隻楊的幽默
-
2 # 魔方歷史觀
事件的來龍去脈
明王朝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397年,在這一年,一場科舉考試引發了一系列的動盪。
所謂“春夏榜案”,即是“南北榜案”,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很好了解。二月會議,朱元璋以劉三吾﹑白信蹈為考試官,進行這場考試中“優等生”的篩選,又經三月殿試之後,做出了一份錄取的排名,而所錄取的51人,全部是南方人,也稱為“南榜”。
此次事件的後果,就是北方不滿,畢竟北方人沒一個被錄取的,這怎麼可能讓北方接受呢,於是乎,就有了北方人的聯名上疏,民間對此議論紛紛,甚至於,還有當街攔住官員告狀的,朝堂之前,更有監察御史對此事的質疑,朱元璋針對此事,下令“徹查”。
可是,徹查之後,遞交到朱元璋那的結果,就是經過複閱,以及仔細的稽核內容,認定北方的考試文章確實不如南方,本次錄取,絕對是公平公正,沒有什麼黑幕的。
這種結果一出,不說朱元璋怎麼想,朝堂上的北方籍的官員就已經炸鍋了,紛紛表示無法接受這個結果,要求再次稽核,民間輿論更是愈演愈烈,亦有說主考官收了賄賂,以及調查小組故意用差的試卷複核等聲音的出現。
朱元璋對此是怒氣沖天,不管是對考生還是對百姓,此事都要有個交代,五月份下詔,嚴懲劉三吾等一批牽扯進來的官員,有的發配流放,有的處死,並在六月份,朱元璋親自過問考試一事,欽點錄取一批人,而這次錄取的全是北方人,此稱為“北榜”。
這究竟是一場什麼事件這個事件,怎麼說呢,可以說是“由一場科舉事件而引發的政治事件”。
南北榜案的原因出在科舉上,錄取的人是一邊倒的情況,自然引發了另一方的不滿,而不管是最初的全部錄取南方人,還是後來的全部錄取北方人,都是凸顯出了一個詞——平衡。
南北榜案之後出現的“南北取士”,則更有利於統治者進行全盤的利益均衡掌控,透過一種科舉上的平衡,來擴大統治者的統治基礎以及更好的籠絡士人。
科舉之士,須南北兼取……以十分論,南士取六分,北士四分。 -
3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所謂“春夏榜案”,是指洪武三十年的科考,上榜51人的籍貫全是南方人,無一個北方人,然後有人“舉報”南方人主考官舞弊,朱元璋派人調查,認為確實有人舞弊了,於是大興牢獄......。
如果一定要說"春夏榜"是一起舞弊案的話!
那麼,我要說,在此案中唯一大搞舞弊的恰恰是朱元璋本人,而不是主持科考的主考官們。因為朱元璋在此案中“包藏禍心”,玩殘了天下讀書人,故意找茬打擊南方士子的社會名譽,以抬高大明朝廷的美譽度。
可能有人要說,“你又來黑朱元璋,有意思嗎?”
請聽我慢慢道來......。朱元璋這個千年一遇的皇帝,雄才大略,謀計綿密,做事情從來是千萬裡伏筆,長線堅忍,時機一到,雷霆萬擊,無人能逃,無處可逃!
話要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說起,自大宋開始有意識的“重文輕武”以來,中華大地形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社會氛圍。
一個人只要會讀幾本書,識得幾個字,哪怕手無縛雞之力呢,那麼長的妖魔鬼怪呢,哪怕任何生活能力也沒有呢,老百姓們也視他們為人上人,聽他們的話,服他們的管,地方事務全被他們把持。
朱元璋派去的縣官都不如這些讀書人威風!朱元璋很生氣。比如“范進中舉”就形象的說明了這個問題,人人瞧死了的窮酸范進一中舉,地方官馬上送錢送地送房攀親戚。
到洪武三十年的時候,大明社會承平日久,不見兵戈,天下所有人家,只要稍微有點餘糧剩錢,一定要供養一個子弟去讀書的。
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南方地區,讀書科舉的風氣非常濃厚,家家戶戶不惜財力,不惜人力的辦學興教,要是用現代語言來說——南方地區“升學率很高!”
明代的所謂升學率很高就是指:社會上讀書識字的兒童超級多——因為不缺錢不會失學,基本上都可以考上童生——勤奮點的童生,家教嚴格教師負責點的童生,基本上都會考上秀才——有點聰明再加上堅韌不拔再有點運氣,還有財力支援的基本上會考上舉人——然後會考上進士,榜眼,探花,狀元。
而北方地區呢?升學率就沒有那麼高。因為北方經濟不如南方發達,不是因為北方人比南方人笨,而是地理水文的緣故,南方水網發達,莊稼一年兩熟或者三熟,氣候溫暖,房前屋後,僻山野溝也可以種桑養蠶,找錢很容易。
北方風硬天寒,生存比較艱難,人口亦少,連首都也是南方城市南京,北方缺乏消費市場,市場經濟也起不來,家長們有心讓孩子們讀書也無力買書延請教師呀!不要說什麼狀元探花進士舉人了,連學齡兒童能如願讀書,一個村子也沒有幾個的。
一句話,入學率都不忍淬讀,談什麼升學率,談什麼考秀才,中舉人,做狀元呢?
就算有家長砸鍋賣鐵送孩子入了學,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會失學的,因為財力不繼也。
在和平年代的考場上,大明年代的北方人真的不是南方人的對手,這是事實!按說呢,這也是沒有辦法,考場嘛!各憑自己本事考唄!別人家有錢讀書也是人家父母努力的結果,算是“公平”!
但是,大政治家朱元璋的“公平”不能這樣“公平”,他需要更廣泛意義上的“公平”,他需要全國一盤棋的發展,他既需要南方人也需要北方人進入他的朝廷做官。
朝廷官職不可以被南方地區壟斷的,並且還是江浙那麼一小塊地區壟斷,長此以往,國家會分裂的。到1397年(洪武三十年)這一年春天,天人舉人聚集南京都城,參加禮部會試,南方人翰林學士劉三吾主考,榜發之時,全榜51人皆為南方人,落第的舉人們惱羞成怨,紛紛上書“告發”劉三吾身為南方人偏袒南方人,有意識的不讓北方人進士及第。
稍微有點思考能力的也會明白這是誣告,以朱元璋殺官鎮貪的“野蠻作風”,一個合情合理只是不合法的“空印案”朱元璋殺官吏好幾萬。
劉三吾怎麼敢袒護整個南方地區呢?就算他打算在主考時候弄錢,也只會南北方通吃呀!何苦做的這麼明顯呢?
然而,朱元璋“相信”了,派人調查。我們一定要相信,經過朱元璋30年的鐵血治理,大明官員們是很老實的,無人敢欺騙朱元璋的,你能比李善長,胡惟庸還聰明嗎?
調查的人回報說:“北方士子的試卷,不僅文采、立意各方面都明顯質量不高,而且還有很多觸犯忌諱的語句。因此認定本次科考公正性毋庸置疑。”
落第的舉人們更憤怒了——說舞弊呢,你幹麼汙人文采不好,你要幹啥,你們和劉三吾是不是一夥的呀!
於是,紛紛向朱元璋告發——他們故意的抽出水平低的文章糊弄您呢,陛下,他們欺負您學問不高!
朱元璋大怒,下令主考官劉三吾充軍,狀元宋琮充軍,其他人等一律剝奪功名,殺的殺,貶的貶,一切重來,再考一次。
然後,當年夏天就又考了一次,錄取的全是北方人,算是為朝廷注入了一點“北方人”新鮮血液。
重要的是第二年的神操作,可以驗證朱元璋是“明白怎麼回事”的。朱元璋不是不懂此案到底怎麼回事,他就要借題發揮,殺人立威,羞辱讀書人,以達到穩固他統治的目的。第二年,他下令——以後科舉,天下士子按其所在地區,各憑本事考試,決出優勝者,然後再進京統考,人為的提高了落後地區的“升學率”。
自此以後一直到大清朝,皆沿用了這種“分區劃線”的發掘人才制度,證明了這個辦法好用,這已經類似於現在的高考制度了。
只是可惜了劉三吾,宋琮一眾人等,明明十年寒窗苦讀,沒招誰沒惹誰,好容易金榜題名了。
朱元璋為了實施他“政治穩定,區域發展平衡”的國家大計,借了他們的人頭去用。有什麼辦法呢!古來的帝王之術皆是如此,“借我人頭一用”!
特當借君死以厭眾,不然事不解——曹操 -
4 # 香茗史館
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爆發了一場著名的“科舉舞弊案”,因朝廷先後於春夏發榜兩次,故稱“春夏榜案”,又因兩榜分別錄取南北學子,因此也稱“南北榜案”、“南北榜之爭”,還因主考官為翰林學士劉三吾,故也稱“劉三吾舞弊案”。實際上,這次事件並非是真正的科考舞弊,而只是所謂的文人“風骨”所導致的一場政治風波罷了。
春榜錄取學子皆為南方人,北方舉子聯名上疏告發舞弊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時間,經過反覆斟酌,朱元璋最終任命85歲高齡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為主考,王府紀善白信蹈為副主考(紀善為王府屬官名稱)。
科考進行的很是順利,經過二月會試以後,劉三吾、白信蹈先後錄取宋琮等五十一名學子。三月,經過廷試之後,最終以陳安阝為狀元、尹昌隆為榜眼、劉仕諤為探花,併發榜公示。因為發榜時為春季,故稱為春榜;又因所錄取的五十一人全部為南方學子,故也稱南榜。
發榜之後,北方學子見錄取者皆為南方人,而北方學子竟然全部名落孫山,再加上兩名考官皆為南方人,因此難免懷疑其中有鬼。於是,僅僅六天之後,落第的北方舉人聯名上疏,跑到禮部衙門鳴冤告狀,言稱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徇私舞弊,偏袒南方舉子,更有數十名考生在街頭沿路喊冤,甚至攔住官員的嬌子上坊告狀。
如此情形之下,坊間頓時遍佈各種謠言,有人說主考官收了錢,也有人說主考官“地域歧視”,總之沒有一個人相信這份皇榜是真實可信的。事情經過發酵,很快便從民間滲透到了朝堂之上,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熱議,先後十多名監察御史上書,要求朱元璋徹查,而朱元璋的侍讀張信等人也懷疑此次科舉有鬼。
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詔,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右贊善王俊華﹑司直郎張謙﹑司經局校書嚴叔載﹑正字董貫﹑王府長史黃章﹑紀善周衡和蕭揖,以及已經廷試取錄的陳安阝﹑尹昌隆﹑劉仕諤等十二人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從落第舉人的試卷中每人調閱十卷,增錄北方舉子。
然而,調查小組經過數日的複核,到四月末終於給出了調查結果,但這個結果卻讓朱元璋瞠目結舌。經過複核後上呈的試卷,不僅文理不菲,甚至還有犯禁之語,由此也反映出,春榜所錄取的學子完全沒有問題。
北方學子官員群情激憤,朱元璋一怒之下全部錄取北方舉人這個結果一出來,不僅北方落第舉人無法接受,就連朝中的北方籍官員也開始懷疑其中有問題,畢竟朱元璋是自南方起兵北伐奪取的江山,朝中南方官員極多,北方官員自然有所懷疑。於是,北方的官員要求朝廷再次選派得力官員,對考卷進行重新複核,並嚴查涉案官員。
之後,更是有官員上奏彈劾,直指劉三吾、白信蹈與張信等人勾結,故意以陋捲進呈。
到了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詔,說主持本次科舉的主考官劉三吾和副主考白信蹈等人皆為“藍玉餘黨”,尤其是劉三吾曾於十多年前上書為胡惟庸鳴冤,因此認定劉三吾為“反賊”,結果,包括“十二人調查小組”在內的涉案官員全部受到嚴懲。張信被凌遲處死,劉三吾等人全部被髮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
六月,朱元璋親自舉行殿試,之後欽點韓克忠為狀元﹑王恕為榜眼、焦勝為探花,併發榜公示,因發榜時間為夏天,故稱之為夏榜;又因錄取的學子全部為北方人,因此也稱北榜。
該案造成的直接影響便是明朝從洪熙元年(1425年)開始,朝廷開始分南北卷分別取士。然而,南北分榜之後,卻又造成朝堂上的派系之爭,中榜的考生因地域關係親疏極為明顯,同榜之間的考生拉幫結派成為常態。
劉三吾等人真的徇私舞弊了嗎?事實上不過是文人的“風骨”罷了關於主考官劉三吾,《明史》對其評價道,“為人慷慨,胸中無城府,自號坦坦翁”,也就是說他乃是人品才學俱佳計程車林領袖,而朱元璋之所以會任命他為主考,也是考慮到了他的才學和品行,因此很難說他會在科舉中對考生進行偏袒。
事實上,此次科舉大案的發生雖然是個偶然事件,但卻有一定的必然性。自五代十國以來,中國政治經濟逐漸向南發展,南方的經濟文化已經迅速趕超北方,而北方則由於五代十國以來屢遭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北方學子在學風和學識方面已經與南方士子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春榜錄取皆為南方學子,雖然有一定偶然原因,但同樣也擁有一定的必然因素。
然而,朱元璋本來就是一個疑心較重的皇帝,以明初的“空印案”為例,本是朝廷官員為了節省時間而取巧,朝廷也從未對此進行明令禁止,但朱元璋得知之後,卻擔心朝中官員彼此勾結欺上瞞下,結果釀成巨大慘案。到了南北榜案,由於春榜的確太過奇怪,而複核後的結果又大為出乎意料,他難免便懷疑朝中官員相互勾結,故意徇私舞弊。
此外,皇帝和官員所處立場不同也是此案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南北榜案爆發之後,面對北方官員學子的群情激憤,雖說南北學子學識差距明顯是客觀事實,但作為皇帝不得不考慮到北方官員和學子的感情,為了平息風波,為了朝廷的穩定,身為皇帝的朱元璋也不得不做出妥協。然而官員卻不同,他們認為只要行的端、坐得正,沒犯錯就不該退步,更不該為了平息風波而做出退讓,這違反了他們心中的“道”。
劉三吾作為士林領袖,他更看重的是什麼?聲望、風骨、名士氣節而已,文人為了這些甚至可以不惜性命。如果他做出了讓步,那麼就等於承認了自己徇私舞弊,這對於他的聲望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更何況他已經85歲高齡了,為了身後名又何惜這條性命。
作為後世之人,其實我是比較理解朱元璋的,他之所以會在五月份突然態度強硬,之所以處置如此多的官員,其實惱怒的倒不是他們是否真的徇私舞弊,而更多是他們竟然為了所謂“風骨”而對江山社稷如此漠不關心,不理解自己的苦心。
若是真的徇私舞弊,為何主考官劉三吾僅僅流放,曾經質疑劉三吾、又負責稽核的張信卻慘遭凌遲,而戴彝、尹昌隆卻因在複核之後推薦北方士子而得以免罪?朱元璋此舉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而朱元璋之後釋出的夏榜更是將其狠辣的手段表現的淋漓盡致,幾乎就是在賭氣,你們既然敢全部錄取南方舉子,那麼我就全部錄取北方舉子,南方一個也不錄取。
如上所述,與其說此事是一樁科場舞弊案,倒不如說是因文人“風骨”而引起的一場政治風波。
-
5 # 十點烏托邦
其實,我們瞭解下明初的社會發展狀況,南北差異,就可以看出春夏榜案並不是一起科舉舞弊案,而是朱元璋借題發揮,限制南方的勢力過大,兼顧南北發展平衡。由此可見,“春夏榜案”並不是舞弊案,而且一場政治權衡。
“春夏榜”案的來龍去脈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朝的科舉考試照常進行,本來以為和往年一樣,又是“平庸”的一年,但是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出事”了。
當時,透過科舉考試會試的一共有52人。後經過殿試,選定了狀元陳安阝、榜眼尹昌隆、探花劉諤,以及排出了二、三甲的人員。
但是,無論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的名單,考中的52個人竟然沒有一個是北方人,全是南方人。於是,那些落榜的考生心裡不平衡,而且全是南方人,這樣不得不讓人懷疑。
最終,落榜的考生“聯名上書”給朱元璋,說劉三吾等人都是南方人,照顧老鄉,所以就不錄取北方人,事情越鬧越大。
三十年偕紀善白信蹈等主考會試。榜發,泰和宋琮第一,北士無預者。於是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鄉。
當時,朱元璋看到奏疏後,大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但是,劉三吾等人從落選的考生的卷子中又選取了比較好的一百多份試卷,每人十份,重新閱卷,結果還是沒有一個北方人。
後有人說“信等故以陋卷呈”,專門選一些差的卷子來審閱,卻不找好的。這次,朱元璋龍顏大怒,親自閱卷,錄取了61人。後經過殿試,選定了狀元韓克忠、榜眼王恕、探花焦勝,這61人都是北方人。
同時,這次負責科舉考試的劉三吾等人因此遭了殃,“信蹈等論死,三吾以老戍邊”,而且狀元陳安阝和探花劉諤也被髮配戍邊。
當時,由於劉三吾等人負責閱卷的考試在春二月,稱“春榜”;而明太祖親自閱卷的在夏六月,稱“夏榜”,兩次考試共錄取了123人,也被人稱為“春夏榜”,又因為春榜中錄取的都是南方人,而夏榜的都是北方,所以也叫“南北榜”。
“春夏榜”也成為明朝開國以來科舉的第一大案。但是,“春夏榜”案一直以來都被人認作是科舉舞弊案,是劉三吾等人在徇私舞弊,偏袒南方人,所以朱元璋才會大怒,是官員們自討苦吃。但是,這真的是一場舞弊案嗎?
未必是一場舞弊案首先,科舉考試按照正常的閱卷流程,全是南方人也是有可能的,並非天方夜譚。因為朱元璋時期,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定時間早,較為穩定,不但經濟發達,而且文化水平也高,自然能夠較好地培養人才。
相反,在明朝建立後,北方並沒統一,到處都是割據勢力,經過幾年的戰爭才統一。而因為戰亂,北方的經濟文化與南方相比,是出於劣勢的。所以,僅依靠文化水平來決定名次,南方人數必定會高於北方人數。
比如,在洪武三年的科舉考試,經過會試一共錄取120名考生,經過殿試排出一二甲,其中南方的人數佔了大部分,單單浙江籍的就有31人,佔了三分之一。
從此可見,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錄取人數全是南方人也未必是不可能的,所以劉三吾等人未定是徇私舞弊。而且,以劉三吾為人也不會做這樣的事。
史書記載,“劉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劉三吾城府不深,人品還不錯,不但自己不會如此做,也不會允許旁人做“舞弊”之事。
劉三吾“悚服頓首而退”,以此來看,劉三吾本來就在“南北差異”上得罪了朱元璋,應該是不敢在同一個問題上再次犯錯,這不是自尋死路嗎?而且,獲得前三甲的尹昌隆,後來也被重用。
這樣看來,“春夏榜案”未必是一場舞弊案,會不會有另外一種的情況存在?朱元璋在借題發揮,政治權衡。
朱元璋借題發揮,兼顧南北發展當時,對於“春夏榜案”的處理是負責人處死的處死,發配的發配,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僅僅依考生的一面之詞,這懲罰似乎有點“小題大做”了。
其實,看下明初的社會發展狀況,就一目瞭然了,朱元璋不過是在“政治權衡”,目的是利於自身的“教化”推行,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
明初,南北方的政治和文化反差過大,可以說是呈現出兩極化,富的富,窮的窮,是極其不利於明初政策和教化的推行,所以明太祖有可能借題發揮,以此案來平衡一下南北方發展,一場政治平衡。
首先,我們先看看明初南北方的文化差距。元末明初,經過十多年的戰亂,地區平定時間比較晚,元末一些文化政策落實也不到位,所以北方地區在經濟、文化上面都是遠遠地落後於南方地區的,這樣一來,南北方文化、經濟都是失衡的。
作為天下之主,朱元璋自然是希望其“朱家”可以傳個千秋萬代,國家可以長治久安的。但是,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依靠推行各種政策,教化於民。而南北方文化失衡不利於政策的推行,必須要平衡一下。
此時,“春夏榜”案可以說給了明太祖一個機會,給北方地區一個明確的訊號,需要注重文化政策了。此舉在推進北方文化復興之餘,也將有利於南北方文化平衡,有利於政策和教化的推行,更是利於鞏固朱元璋自身的統治地位。
正如,朱元璋對劉三吾所說的那句話,“地有南北,民無二心,帝王一視同仁,豈有彼此之間”?明朝需要穩定發展,南北方在文化、經濟上都不能差距太大。
結束語透過上文的闡述,“春夏榜”案表面上可能是一起科舉舞弊案,朱元璋不滿官員們“偏私南方人”的行為,所以才會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懲罰。但是,在深層上則是一場“政治權衡”,是朱元璋在借題發揮。
透過“春夏榜”案,朱元璋成功地安撫了北方考生的情緒,避免了產生更大的動亂。同時透過這一案,朱元璋平衡了南北方的文化,這也將有利於政策和教化的推行,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
而此舉,也是開啟了明朝南北方文化平衡的先河,後經過歷代帝王的勵精圖治,南北方失衡的格局不復存在,而且政通如水。就算文化再次失衡,後代帝王都可以從容的解決。
回覆列表
洪武三十年(1397)的會試,主副考官劉三吾、白信蹈從全國幾百名舉人中,點出52名貢生,其中又以宋琮為貢生第一,上報給了皇帝。
經皇帝過目,會試發榜。貢院的負責官員將貢生名單抄錄在黃榜上,張貼在貢院門口。
然而黃榜剛一貼出,立即群情譁然,引來紛爭。黃榜上北方舉子統統落選,從第一名的宋琮到最後一名的劉子信,全部都是來自江南的考生。
接下來的殿試,福建間縣的陳某又被取為狀元,北方舉子愈發不滿兩。
於是他們認為,由於主考官翰林學士劉三吾、副主考官白信蹈都來自南方,就有意壓制北方オ子而祖護南方人,使得南方的考生都得以高中,而北方考生無一中選。
這一說法很快得到大多數北方舉子的認同,群情激憤,不肯善罷甘體,紛紛揚言鬧事。他們用泥團土塊將高懸的黃榜打得七零八落,隨隨後召集了一些同樣不滿的落第學子,浩浩蕩蕩地向禮部闖去。
禮部接到控訴劉三吾等人私取同鄉的奏報,趕緊請來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錦衣衛,鎮壓考生遊行隊伍。然而事態越鬧越大,還沒有離開京城的北方考生再度組織遊行示威,並且寫了大批字帖貼滿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禮部見大事不妙,便立即向朱元璋上書彙報。朱元璋異常震怒,決定親親自查間主考官劉三吾。劉三吾飽讀詩書,才學名譽江南,自擔任翰林一職以來,已逾幾十年。
如今85歲高齡的劉三吾,已經是首席侍講翰林學士,且被委以授東宮太子經的重任。劉三吾對朱元璋說:“北方在元朝的殘酷統治下民不聊生,連年戰爭對當地文化教育推殘極大。
這些年來,北方舉子文章遠不如南方舉子,成績相差愈發懸殊,已是不爭的的事實。所以才會出現南優北劣的局面。
朱元璋其實本來就對南方地主知識分子有些不滿,又因為國家要加強北方邊境防守,北方正是用人之際。這一科選出的進士都是南人,他就有些不快。於是他又下今翰林院侍講張信主持會試複查。
經過20多天的鎖院查卷後,張信向朱元璋如實稟告複查結果:“南北考生成績相差確實懸殊,就連最後一名的劉子信,也比北方的優秀者高出許多。
北方人的試卷,僅能列為第53名,不能重新更動。朱元璋聽後,認為是張信故意把成績差的試卷拿給他看,勃然大怒,命令刑部立即捉拿劉三吾、張信、白信蹈三人,嚴加審問,要求他們說出會試實情,結果刑部同騰了好幾天大人仍舊絲毫不肯改口。
刑刑部官員只好拿出之前辦胡案、藍案時大攜刑訊通供的本事來,還將三人家著幾百口全部打入天軍,終於查出了一個涉及600多人的大型“徇利弊”集團,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