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帆9922
-
2 # 非優秀教師
看一句話要根據語境和說這句話的前因後果,經常有人單獨拿出一句話在媒體上炒作,其實就是編者故意曲解,誤導受眾,達到黑人的目的。
就這句話來說,我認為沒有問題,一定是老師在某種場合無奈地說出來的,不會無緣無故說這句話。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激動的時候,不要把老師說的話只要不符號某人的意願,就說成老師沒有素質或者缺少師德。
我教的學生每逢星期一,作業質量就特別差,很多人拖欠作業,原因就是家長沒有督促孩子先完成作業,再去玩樂。我在家長群多次呼籲家長,要特別關注週末的作業,但還是得不到解決。有人會說了,作業是老師的事,要家長管作業是老師不負責任。當然,群裡沒有家長明確說出這個觀點。我後來在群裡說: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老師的孩子,請你管好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像本題的評論一樣,我可能會口水淹沒。
現在的社會,只要是老師說的話,老師乾的事,總是有人憤。
我可不怕這些憤子口水。你有理,咱們當面互憤一下看。包括罵街,我脫下教師的外衣,不怕任何潑婦級的人。
-
3 # 白沙踏歌隊
家長讓孩子每天留下來,老師真的每天輔導2小時,孩子才有效果,父母得到滿意的效果了,老師覺得自己沒命了。
老師有義務拼命加班輔導跟不上的學生孩子嗎?對於學習跟不上的孩子,老師有義務幫助,但是經常加班輔導,老師累到反感,難倒家長,學校沒責任嗎?
對於學習不好的孩子,責任在老師嗎?
老師是全班的老師,是差生的,也是優等生的。
老師的精力應該放在差生,還是優等生,答案是否定的。老師應該為全班負責,而不是每天為差生加班。
孩子學習跟不上,家長希望老師留下來輔導,對錯問題。沒有特殊原因,孩子不認真,貪玩,個別留下來輔導,只是偶爾的,還有因故沒上課的。
不能說,我的孩子沒學會,老師就需要每天給“吃小灶”。這樣,對大部分孩子是不公平的,老師精力是應該放在班級整體上的。
個人利益,永遠服從整體利益,個別孩子,需要服從全班孩子的進度。
家長希望孩子被老師“特別補充營養”,是可以理解的,沒必要做甩手掌櫃,因為耽擱的是你自己的孩子。
老師希望家長參與到孩子學習中來,對錯問題。自己的孩子,自己負責,其實不需要老師喊。
家長有責任參與到孩子的教學中來,為什麼不參與,累趴老師,還曝光老師?
老師不加班輔導孩子,家長能怎麼樣?告到教務處,曝光媒體?
我覺得這位家長只是一時氣氛,還沒想通。
-
4 # 為你踮起腳尖
我怎麼覺得這句話沒什麼問題呢?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老師的意思我理解為兩層:
一是要全身心的付出。很多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學校,交給了課後輔導班,交給了家教。自己所做的僅僅是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所以老師在強調,要自己親自參與到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我最近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文化水平低,輔導不了孩子。其實我認為輔導孩子寫作業,不是看他作業寫的對與錯,而是看他的態度是否端正,習慣是否正確。
二是誰都知道輔導孩子的家長有多痛苦,所以老師可能是在調侃用生命輔導孩子。輔導孩子,需要家長有更多的耐心,對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和寬容,也許你會過的容易點。
-
5 # 冷月泠
我是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懷著對孩子們的喜愛和對教育行業的熱情,應聘到小學當了低年級的代課老師,我不對這個老師的話做出評價,因為我們對事情的真相瞭解得太片面。
我講講在校老師的一些日常工作吧,這樣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到教師這個行業,可以對這件事情做出更理智的判斷。
第一: 我上兩個班數學,兼一個班的班主任,平時一天兩節課,課確實不多,但是兩個班100號人,當天早上交上來的作業當天下午第一節課就得改完兩個班發下去,不然學生晚上沒有家庭作業寫,兩個班的作業平均要改兩個小時。因為是班主任,又是低年級,會有各種頭疼的事情發生,比如學生間打架啦,誰丟了東西要幫找啦,誰生病了受傷了要帶去校醫啦,課間要帶課間操,眼保健操,一天基本上沒有好好坐下來過,每天擔驚受怕,生怕學生出事,直到孩子放學送隊出去被家長接走,才能鬆一口氣。
第二 :因為我是新老師,沒有經驗,所以我不敢草率得備課上課,每天白天基本在處理雜事和上課改作業,所以我只能晚上看網上的上課的影片備課寫教案,看兩個影片再看教參再寫二次備課,大多數時候都要搞到11點了。
第三:有人說,那好歹有周末吧,是有周末,自己自願加班改試卷啊,你作業少,家長不幹啊,家長就要求買報紙啊,所以還要改報紙啊,兩個班堆起來的試卷報紙,最少也要改半天啊。
第四 :學生放學了老師並沒有下班,平時還要各種開會啊,準備各種材料應付檢查,還需要去聽其他老師的課。
第五 :校運會啊,秋遊啊,元旦晚會啊,商品交易會啊,各種活動,班主任都要組織,需要表演節目的,班主任還要抽空看著啊。
諸多事宜,不想再提,當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尤其是帶低年級真的好累,週末只想好好休息!!!我之前在另外一個問答裡面看到過這位老師的資訊截圖,該老師表示,學生有問題是願意慢慢教的,至於為什麼會說出“用生命輔導孩子”的言論,很有可能是家長要求過多,或孩子平時上課從來不聽,讓老師下課耗費了太多精力,如果孩子上課認真聽了,還是不會,有求知心,相信不會有老師不願意教的。
-
6 # 玲瓏骰子紅豆
我覺得老師說的沒錯,作為老師,他不可能把他所有的精力全部奉獻給班級,像那種老師沒日沒夜的為班級裡的孩子著想,不管自己的家庭的情況只出現在電視劇裡。
老師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如果為一個孩子他們多付出十分鐘,那一個班三四十人,他就得多付出幾個小時了。我高中班主任就是經常為了我們而把他五六歲的女兒獨自丟在辦公室,然後去陪我們自習。我覺得這樣就讓我們特別的愧疚,學習本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算是幾歲的孩子學習不進去,那也不能怪老師沒有多花點時間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有些時候家長的教育比老師更重要,畢竟老師面對的孩子有太多,不可能把精力給一個人,家長可以把所有的目光給自己的孩子,但不能要求別人也這樣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位思考一下,多理解一下吧,我覺得這位老師說的沒錯
-
7 # 噓別說話是我啊
這件事情教師的溝通方式需要改善,家長也應該認清事情多教師多一些理解,對孩子多一些關注。
微信的發展使得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絡密切。孩子可以透過教師的資訊釋出瞭解學校的狀況和孩子的情況。但是弊端也隨之湧現,孩子和家長的過去密切以至於某些事情權責不分。在教育孩子方面到底應該誰多付出一些心血上起了爭執,當然這也有一個學生的素養方面的問題。
有些教師一味讓家長去輔導,去檢查作業,家長沒時間的就送去課後託管,有的直接送到老師家裡,老師收補課費。而有些家長自己也忙沒時間照顧,可能就拜託老師全程負責。在學校的時間老師可以管好學生,但是在校外的時間教師沒辦法付出太多心血。按照工作時間看,除了上班時間之外的其他時間都不應該再去工作。但是由於教師的特殊性,還需要去付出其他的心血來輔導。這對年輕教師來說是可行的。因為她們剛畢業還沒有家庭,對學生的熱情也很高,對家長也很友善,一些想把孩子教好,會用很多課下的時間去完善自己的教案,去輔導學生,可是對於一些有職稱的中年教師來說,他們有家庭,有孩子,要放更多的經歷在自己的家庭的身上,所以在教學上就可能是管大塊的內容,就沒有辦法課後細化。再者說現在一個班級三四十個學生,語文數學等都是班主任一個人教,而學生每個人的素質都不同,有的孩子題目都會,只要三十分鐘就能完成作業,根本不用太操心,有的孩子連基礎的概念都不懂,寫個作業自己不會還要老師一遍遍講,教了多少遍下次考試還是記不得,對於這種學生的教育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但是這樣看來這種邏輯是不公平的,每個孩子的時間是平等的,不會的人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反而要去佔用會的學生的更多時間。當然我們講究不會就要問,要把知識點搞明白。但是這樣孩子的教育還是需要家長放更多的心思在裡面,不能一味要求教師竭盡全力去搞好自己孩子得學習。
當今社會對於教師的認知已經不像傳統社會上那種尊重懼怕的以先生為天。當今社會更講求孩子的權利與教育是否平等。但是我們辯證來看,教師確實為人師表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家長多多少少也應該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這樣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不是嗎?
說到評判這件事情的對錯,教師的語氣有問題是值得反思的,自身有抱怨不應該給家長說,給家長臉子,教師和家長應該站在一條輔導好孩子的戰線上,應該注意溝通得方式方法。同時教師也確實應該做到自己說的那些話,真正為人師表才能讓人信服。
對於家長來說,憤怒可以理解,但是也應該注意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問題,如果只是一味的仰仗教師也是不現實的。網際網路如此發達,好多問題都有答案或者可以提前做好預習,家長對孩子多期待是正常的,但是也應該多一些關注。
家長對教師尊重理解,教師對家長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後再去分配給家長任務,共同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與環境。畢竟孩子成長好了是我們所有人都期待的不是嗎?
-
8 # 假灑脫啊
我覺得可以理解的,老師教書育人是他的職責,但是他沒有義務將所有私人時間都用來教育你的孩子。老師也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也有自己的私生活。我覺得這位老師說得很對,教不好的都是本身態度有問題的。對於“要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嗎”我有兩個理解。
第一,花費了大把時間。根據截圖可以看到,老師說有的孩子每天放學後要留兩個小時,假如每天五點半放學,兩個小時就到七點半,還要吃飯,還要改課後作業,可能還要備課,還要回家教孩子陪家人,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加起來,有多累可想而知。雖然這句話略帶誇張,但是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拿著不高的工資,工作強度也還是不輕。
第二,前段時間學生和老師的矛盾層出不窮,因作業沒做完捅死班主任,和老師發生爭吵刺死老師,等等等等,真的讓人挺害怕了。我為什麼這麼說?前面也提到,老師聲稱教不好的都是態度有問題的學生,也不是我有歧視,普通人都會這樣認為,像這種根據家長的要求去強迫學生學習,心裡總會有點害怕,畢竟不是學生自己的意願。老師也是人,也有敬畏之心。說出這樣的話我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我覺得老師的話是沒毛病的,是家長的觀念沒有轉變,覺得孩子就應該老師教,老師就應該無私的把愛給自己的孩子,那是教師的職責。對此我想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才應該是孩子的榜樣,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應該改變孩子的態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指責老師。
-
9 # 棲哈丶
謝邀!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老師在群裡說“要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嗎?”,諸位家長,想想這話是啥意思,該如何回答。我是不懂。是老師發脾氣嗎?看家長不好好輔導孩子,大聲責問家長,如果是,那也是這樣問“家長們,不就是輔導你孩子學習這點事嗎?難道要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嗎?”,哎呀,我都弄暈了!
-
10 # 若凡輕語
真心覺得這位家長小題大作了,老師的話也不過是說,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不光是老師一個人的問題,那需要學生,老師,家長一起努力才行,如果單憑老師一個人的力量,累死也不可能做到。
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斷章取義,還發微博講老師的做法,一個老師帶那麼多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可能有些家長不能理解,所以老師才來反問,想爭取大家一起努力,這也說的過去吧。
我覺得現在老師的地位,越來越低了,做的好是應該,說什麼話都要拿捏,稍有不慎就會被拉出來說三道四,這樣真的好嗎?
-
11 # 心路獨舞
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凡事總有原因”。
因為不知道老師說出這句話的前因後果,因此單獨拿出這句話來評判老師是不公平的。
但是可以看出的是,這位老師很敬業,課後留下學生義務輔導,有些不得不長達兩個小時,尤其是一些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學生。
而一些家長,似乎在要求老師這樣做。
不知這些家長是否想過,在學校的時間孩子的教育責任在老師,而放學後教育孩子的責任在自己,課上課下教育責任都推給老師是不公平的。
也不知道這些家長是否知道,授課水平是否好是老師的責任,而你的孩子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其實是家長的責任,如果老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糾正你的孩子是否願意學習這件事情,那麼老師還剩下多少時間去傳授知識?而且你的孩子是否在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權利呢?
在美國的課堂裡,如果一個孩子厭學,態度有問題,表現不好的話,初犯老師會輕言細語指出來,再犯就站在走廊清醒一會(cool down),如果還沒有起色的話就送校長室,校長一般會打電話給家長陳述過程,告誡家長回家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反覆有問題的話,學校會成立心理學諮詢師、校領導、老師和家長等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給孩子會診,然後要求家長回家按照既定的方案約束孩子,並定期開會看進展,起色不大的會建議家長帶孩子看兒童行為心理專家來矯正,最後效果不好的話會推薦進入特殊學校。這樣的流程避免把行為教育都推給本來應該注重知識教育的老師。
而且美國的學校對成績不一樣的學生按不同的進度進行,老師是不會加班輔導的,課後教育的任務在家長或者請家教來進行,學校老師是不允許承擔所教學生的家教任務的,因為有責任和利益衝突(conflict interest)。
所以,我感覺老師的抱怨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倒是這位家長挺需要教育的,憑什麼老師就必須義務加班輔導學生,自己的責任在哪裡,不需要反思嗎?
-
12 # 情感相知地帶
首先我們給這件事情做一個定性,這位老師,用了錯誤的方式表達了正確的訴求,他的本意是希望家長輔導孩子學習,但是用了不當的語言。
首先給大家講一下中國的教師情況,現在的教師不同於20年前的教師,隨著中國義務教育的普及,教育制度的分級化和受眾群體的擴大化,中國教師數量不斷增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人品都層次不齊,這是很客觀存在的現象。
不可否認的是在年齡段較小的學校裡,教師的教學風格和語言風格和行為風格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現象,所以說好學校好找,好老師難找。我居然將老師看作神聖的職業,但現在不是這樣的,老師只是一個職業,很少有人會真正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相比於其他職業,在大部分地區來說,教師這個職業算是中產階級,並且,算比較辛苦的職業。
從這個老師說出來的話,表示理解,確實一個老師,但50個學生,甚至更多的時候,他有的時候精力是不夠用的,有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師花很大的精力去單獨溝通調解。
能夠理解家長的想法,畢竟將孩子送到學校都希望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成績,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希望老師盡心盡力,因為一個孩子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全部,。但是也希望家長理解一下,一個老師面對的可能是幾十個孩子,如果他多帶班級,他可能面對上班的孩子,每天教學的時間就那麼多,一節課也就45分鐘,老師是沒有精力。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人。
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工作領導,你是會多利用工作能力強溝通好工作情況,還是工作能力不強,需要你多花時間指導的員工呢?
但是每個孩子的智商理解能力都是有差異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確實有的孩子,學習起來力不從心,老師沒有辦法給予最大的幫助,這就需要家長給予一定的關心和幫助,來協助孩子提高。所謂笨鳥先飛,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我相信大部分老師都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成績良好,有一個美好未來。只是在教學過程中他有的孩子實在是感到心累,可能會選擇性放棄,這對於一個老師來說是不太負責任的,但是也是能夠理解的。,這位老師可以看出他想表達的是,他希望那些不太聰明的學生能夠學習良好,但是他真的精力有限,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心裡面感覺很累。他可以選擇和家長好好溝通,希望家長協助輔導,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大的進步,但他選擇了一種過激的方式,在家長群中傾訴。這是他的不對。
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都有原因。希望此類家長和老師都要好好溝通,畢竟孩子才是我們的未來。所有人的初衷都是好的,希望大家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
13 # 小小魚熙
單單從問題描述裡面來看,其實老師說的沒有問題,只是表達得有點太誇張了。而這位家長也太玻璃心了,老師只是誇張的表明意思,家長這樣也受不了。家長在微博上釋出,也確實不妥。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老師也是有家庭孩子的要照顧的,每天那麼早的就上班去學校了,下午放學每天還要留學生兩個小時,實在也太不應該了。那老師的家庭孩子不用照顧了?
家長可以站在老師的立場想想,要是你公司的老闆,每天都要你下班後無償加班兩個小時才可以回家,那你是什麼心情,家庭孩子不要了?
能這樣想的話,老師的難處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老師還是挺負責任的,因為她還會把問題說出來,要是老師不想理你的孩子,她也就不會把問題說出來了,由你自生自滅了。
-
14 # 葉之輝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一個從業者,總是說自己累啊累,這個社會誰不累,想要比慘嗎?
我更煩某些從業者,動不動就說自己只是普通人。你坐著不普通的位置,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普通人?
回到正題。
老師在群裡說出這句話。可見也是被逼急了。退一步說,這位老師還太年輕,人生閱歷決定著表達方式。
教科書一直教我們,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
園丁的責任是什麼?是讓每一朵花都健康,茁壯的成長。
園丁的日常工作是什麼?澆水,施肥,給光照,修剪多餘的和長壞的地方。
某一天,園區中有幾朵花,營養吸收不良,並且長歪了,需要更多的光照,養料和修剪。
下班後,有人提醒這位園丁,你應該多留意那幾朵花,別讓他們枯萎了。
園丁氣急敗壞的說:我已經下班了,我也是普通人,我有我的生活,難道要我用生命來澆花嗎?更何況我的剪刀被領導收走了,你讓我怎麼剪?
你除了會用剪刀,還會什麼?大學的園藝知識,都還給祖師爺了嗎?
-
15 # 快樂庭院
上網搜了這個事件,出現了一張圖片:
仔細讀圖片中的內容,個人認為這位老師的言語非常中肯:
首先,老師表明瞭自己的態度:反應再慢的孩子只要願意學,我們都願意教;
其次,老師指出了問題:教不了的是那些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三,老師說出了兩個事實:(1),對於學生老師打不得、說不得;(2),老師也有家庭和孩子;
第四,老師對家長提出了一個要求:請家長們自我反思,怎樣參與進孩子的學習當中來。
反覆看了多遍,從老師的這段話中我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反而對這位老師有深深的同情和敬佩,這麼中肯的語言怎麼就能激怒家長呢?我越想越感覺到這位老師是真正地對學生們負責任,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
現在教育現狀不能和以前相比:以前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是絕對相信老師的,家長和學生對老師是非常尊重的,老師如果去到哪一個學生家一般家裡人當貴客對待;現在則不然,每個家庭基本上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全家人當做寶貝對待,老師真個是打不得、說不得,在微信群公佈個成績點名沒有完成作業還有很多家長抱怨傷害孩子自尊心,玻璃心是誰給孩子養成的?當然是家長和家庭。
今年曾和一個初一老師聊天 :說是班裡有一個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也不好好聽講,有時候他想聽課,願意寫作業,寫的又快又好,這孩子可以說智商很不錯,可就是學習態度和習慣不太好。老師和他聊過很多次,剛開始說過會好幾天,可幾天後還是很隨意,老師後來私下和家長聊了孩子的情況,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關注一下孩子的作業,督促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家長也答應的很好,老師很高興。可第二天,孩子上學來,一收作業,這孩子還是沒有完成作業。後來等到中午,老師又和這個家長打電話,這個家長說的話真的讓這個老師很無奈:我就這一個兒子,我讓他寫作業,他說我再逼他,他就跳樓,我想算了,反正現在生活也不錯,生意也不錯,我只要他健健康康地就行了,我也就不逼他了,也不指望他能學習多好,老師您看著怎麼管吧,只要不出事就行。
這是真實的案例、家長真實的想法,在和我聊這件事時,那位老師臉上寫的都是無奈。孩子的習慣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孩子家長如此認識老師還能怎麼管孩子呢?沒有家長的合力幫助引導,老師的工作會有什麼效果呢?
為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老師對家長提要求:關注自己家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這是很正常很負責任的體現。
再回到題主微信群中老師所說內容,對於學習態度不端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孩子,只靠老師天天留他寫作業,又怎麼可能呢?老師也有家,也有自己的家人要照顧,況且學生們放學後老師有時還有其它工作要做,老師沒有義務每天下班後還要盯著個別孩子寫作業很長時間。下班後的時間就不再是老師的工作時間,從某方面教師講只是一個職業,和我們家長所從事的其它職業一樣,它是有時間性的。奉勸家長不要苛求老師,不要動不動就黑老師,不要帶著放大鏡照老師,更不要那麼玻璃心。
-
16 # 黛玄眉之琰琰
乍一看這句話覺得家長會比較難以接受吧。但是後面看了老師說的一段完整的話之後。"反應再慢的孩子只要願意學,老師都會願意教"這句話作為老師的職責,他們是已經做好了他們的本職工作。至於一些學生對學習態度不太端正的,那麼光靠老師單方面來教導,成效是不會太大這同時還得要結合家長方面的教導雙方一起來時才能更順利的執行。
如果一個家長把孩子往學校裡一放,就對孩子不聞不問而只管問老師要結果,作為家長我認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一些問題是跟家長們緊密相關的。退一步來說,出了什麼問題那麼會有其他人來替家長來教育你熊孩子,這時即使你家長有理,但是也是失職在先。
如果說作為家長你要上班你沒有時間來管孩子,那麼同樣的道理,作為老師教書也是他的一個職業,除上課以外他的時間是屬於他自己的。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們還要求老師多花兩三個小時來教自己的孩子,那麼這就是太說不過去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一個班的人數是50多人左右,只有一個班主任來管這麼多學生他們也是會忙不過來,不會像我們兩個家長來管兩個孩子。
我們愛孩子同時也希望老師也愛我們的孩子。
-
17 # wl學961
這句話事出有因。從老師發給家長們的微信內容我猜啊:主要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學習態度不好,成績上不來,家長有反應。老師對這個事和家長說說孩子學習差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原因:學習態度不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自控能力。方法,言語中透露著家長要支援配合,共同讓孩子進步。不能只靠老師,老師也有家,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用生命給孩子輔導這句話也透漏著著急,無奈的情緒,要期末了。家長和老師不是對立面,共同面對的是學生,應該是合作者,老師是中肯的希望家長配合工作。
-
18 # Enchanting7788589
如果老師這麼牛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都是人才,國家也不會有犯人,也沒監獄了,呵呵,有些學生本性在哪裡,教不好怪老師?退一萬步講,那是你孩子又不是老師的,你對孩子的學習用心了?道德綁架!如果教師要用生命,其他行業的也應該用生命,我想晚上取錢,銀行就的開門,我想吃飯,飯店就不能下班,是這個理嗎?真是,有些人對自己很仁慈,對別人很苛刻!
-
19 # 超級慧學習
教師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神聖的職業,現在確實出現了很多不好的現象,少數家長對教師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將孩子的問題歸咎到老師身上,卻不知作為家長,平時自己對小孩的教育花了多少時間,教育的方式是否正確,小孩的問題其實就是家長的問題,作為家長也應該去反思。
單從“要用生命給你孩子輔導嗎?”這句話上來說,為人師表,確實在情感的表達上存在問題,相信每個老師都是盡責的,也希望自己教出的學生優秀,但學生的成績良莠不齊,老師在教育上對差生也會特別關注。老師的這句話是對部分家長的不滿,在表達方式上存在不妥,以更恰當的語言去跟家長溝通,相信大多數家長也會理解和配合老師的工作。
老師說這句話的前提是小孩佔用了老師過多的個人時間,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工作範圍,老師同時也有家人,也有小孩,自己的家人和小孩也重要,作為家長理性的去看待這個問題,自己多花點時間去陪孩子,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20 # 漫語慢文
看到這個題目,我只想說:斷章取義地目的,就是別有用心。
我把問題來來回回看了五六遍,老師的話親切中肯,沒有任何對家長的不尊重。
老師明確說明:
(1)孩子的學習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態度。
(2)你家孩子學習困難就是因為態度的問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知識是有連貫性的,沒有超前的智商,就得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向前走。
(3)自己不願意付出,卻用道德綁架老師,讓老師真做蠟燭,學春蠶吐盡絲後死!一句我"用生命給你家孩子輔導"有錯嗎?
教師只是千萬種工作中的一種,他的工種是有些特殊,但他們付出的已經夠多,起早貪黑,步履匆匆。你還在熱被窩裡熟睡,他們已經站在了教室門口迎接你的孩子!
手裡沒有戒尺,說話沒有底氣,老師的語重心長何嘗不和家長一樣。既然,你自己都教子無方,你怎麼能要求老師有回天之力,替你家孩子做學習上的保姆!
老師因為職業,不能和你對罵,不能像你一樣毫無根據亂說話,只能受盡委屈,不敢據理力爭。那樣,老師就顯得沒修養,沒文化!任何人在老師這裡可以沒有教養沒有修養,沒有文化,只有老師你是教育人的所以你就得受道德的綁架!
教師首先是自然的人,然後才是社會人——教師,所以她也有家庭孩子老人需要照顧,不能只為學生放棄自己作為人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你家孩子哪天因為老師留下來輔導想不開,老師又是罪魁禍首!
那是,你會站出來說,是自己三番五次要求老師留下你家孩子的?或者你能說保證不說老師言語不當傷了你家孩子的可憐的自尊心了?
一切都有可能!斷章取義者,目的昭然若揭。本來家校聯手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卻不知何時家校走到了今天的對立面,詬病老師理所當然。
回覆列表
沒明白為什麼說這句話,“要用生命給你的孩子輔導”。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說這話是不應該的,他已經模糊了學習的主體是誰?是家長嗎?這樣會引導孩子到一條“不用為自己行為負責,一切找爸媽”的歧路上去。
首先,孩子自身是學習的主體。學習不是為老師學的,也不是為家長學的,而是為了掌握知識,今後能學以致用,是為自己學的。家長督促但不是代勞,老師輔導、教學,但也不是代勞。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叫責任、擔當。孩子再小,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其次,家長和學校應該分清楚各自的責任,家長可以督促孩子端正學習態度,但不建議過多輔導孩子學習,因為一方面家長不是專業老師,對於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和進度並不專業瞭解,隨意輔導可能會跟老師的教學方法相悖,會讓孩子搞不清楚到底該聽誰的。而且家長輔導了,萬一孩子一知半解沒有真正弄懂,老師也不能清楚知曉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利於教學的真正落實。
只有讓孩子清楚認識自己是學習主體這麼一個事實,家長和學校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校互動,才能真正做到幫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