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患家

    (受邀回答嘉賓:協和阿偉)

    生活中常見的震顫有三種,一個是小腦病變引起的震顫,多為運動性震顫;一個是帕金森病,多為靜止性震顫;一個是特發性震顫,多為姿勢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是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症。特發性震顫唯一臨床表現是姿勢性震顫,所謂姿勢性震顫,是指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引發的震顫,在肢體完全放鬆時震顫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常見於手,其次為頭部震顫,極少的病人出現下肢震顫。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特徵。

    帕金森病主要病因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導致透過黒質紋體通路投射到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性減少。帕金森病在臨床上最容易與特發性震顫相混淆的疾病,有學者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中有高比例的特發性震顫患病率,且往往特發性震顫的發病先於帕金森病,所以有學者認為特發性震顫是帕金森病的一種頓挫型,但多數學者研究認為特發性震顫與帕金森病是兩種不同疾病。

    帕金森病常見於大於60歲老年人,典型的帕金森病震顫是單側不對稱性上肢靜止性震顫,頻率低於特發性震顫,中等強度,可有動作性震顫,不過靜止性震顫更典型,其中最典型的表現為搓丸樣動作,靜止性震顫隨運動開始而消失,病程後期亦可轉為姿勢性。多巴胺能藥物治療通常可改善震顫。除震顫形式不同外,帕金森病還有肌僵直、動作遲緩,姿勢步態異常等神經系統體徵。

  • 2 # 我要小蠻腰啊

    特發性震顫僅體現在肢體等部位的顫抖,帕金森嚴重時則會嘴歪眼斜、肢體行動不便、智力減退,嚴重後還會 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大小便失禁等, wx tf-zhurenzhuli 其次,這兩種疾病都是伴有遺傳機率的,所以應儘早就醫,以免病情加重!

  • 3 # 陳晨腦科醫生

    特發性震顫,中青年,震顫是拿東西的時候出現,少量飲酒後震顫可緩解,病情基本不進展。

    帕金森病震顫發生於老年人,靜止性震顫,病人還會出現運動緩慢,肢體僵直,症狀逐漸緩慢進展。

  • 4 # 神內小美醫生

    那麼發現我們出現了肢體、頭部抖動時,我們患者自身怎樣做到簡要的區分?

    下面小美醫生給大家做一簡要的介紹: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與多巴胺遞質的減少有關,整個病程呈一種慢性的進行性加重的過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走下坡路”;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能治癒該病,目前的治療方法僅是能控制患者病情、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整個病程從診斷到最後因各種原因離世大概為十幾年(單並不是絕對的,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診斷治療時機、病情控制以及家庭護理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目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延長);該病本身是不致命的,也不會影響壽命,但是會影響生活治療,患者往往隨著病情的加重以及長期服藥的副作用以及年齡、其他疾病等最後死於併發症;特發性震顫?目前考慮與遺傳有關;主要症狀表現為震顫,震顫也可能為本病的唯一臨床表現,患者無明顯的其他症狀或者體徵;該病一般不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影響;主要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有可能僅僅表現為影響美觀以及干擾日常的工作與生活;發現了“震顫”或者說“抖動”之後,我們能怎樣正確的區分呢?抖動: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抖動往往從一側的上肢開始,逐漸累及同側的下肢,接著是累及對策的上下肢,呈“N”字型分佈,頭面部、唇舌等一般後期受累;震顫型別表現為典型的“靜止性震顫”,靜止、放鬆時明顯、活動時減輕,睡眠時可消失;特發性震顫患者的抖動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肢、頭面部,下肢受累少見;震顫型別表現為:姿勢性或者動作性震顫,主要表現為在維持某一姿勢時明顯,在疲勞、緊張、注意力集中是症狀明顯,飲酒後症狀減輕或者消失是本病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臨床表現:帕金森病患者除了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外,還會合並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症狀以及焦慮、抑鬱、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症狀;特發性震顫患者的症狀有可能僅表現為震顫,無明顯其他的神經系統症狀或者體徵;病程:帕金森病是一個慢性進行性加重的過程;特發性震顫往往僅表現為震顫並且長期不進展,一般對患者的生活無明顯影響,也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

    遺傳性:

  • 5 # e醫路有你

    我們先來說說震顫,震顫是指身體某個部分隨著一定的方向發生幅度不大的來回擺動,震顫可分為很多種,例如生理性震顫,功能性震顫,病理性震顫這三大類,其中後者又可細分為靜止性震顫,意向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又可分為特發性震顫,撲翼樣震顫,中毒和感染性震顫,混合性震顫)。

    靜止性震顫是屬於病理性震顫的一種,確實是帕金森的臨床表現,正如其名,在安靜狀態,肌肉鬆弛放鬆的情況下,出現有節律的震顫,約4~6次/秒,活動時可緩解症狀,睡眠時可消失。

    正常人也可以發生震顫,例如功能性震顫,往往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情緒激動,過度緊張、焦慮、疲勞狀態下,可發生細小無規則的手部震顫,這種震顫特點是振幅大小不等,不規則,多變。除了正常人外,甲亢、低血糖、酒精中毒、藥物中毒等的患者也可發生;

    而生理性震顫,多為染色體出現問題,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表現為肉眼不易察覺得到的震顫,運動時明顯,頻率8~13次/秒,震顫幅度較小。

    因此當你無法分辨自己處於何種病症,還是需要去醫院進行診治。

  • 6 # 仁愛堂李豔波主w任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為止西醫是無法治療,只能讓患者服用心得安等一些安定劑來控制緩解病情,副作用極大,所以不建議服用西藥治療。

  • 7 # 健康知識傳播者

    由於大多數人對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不是很瞭解,因此容易造成混淆。

    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區別:

    第一、病因不同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其中丘腦底核和蒼白球內側部過度興奮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特徵。

    特發性震顫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第二、症狀不同

    帕金森病的特點

    帕金森病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但近年來抑鬱、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成為多少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訴。

    帕金森病的震顫多數是由一側上肢的遠端開始,然後逐步向同側下肢,進一步向另一側上下肢蔓延,最後受影響的是下頜、口唇、舌頭及頭部。

    震顫是有規律的,一般頻率在4~6Hz的“搓丸樣”震顫,靜止時表現更明顯,如睡眠時消失。

    帕金森病患者肢體發僵發硬,檢查患者的肢體會明顯感覺到阻力。特別是重複動作會明顯感覺動作變慢,特別是到後期,面部表情動作減少,吐詞不清。

    特發性震顫特點

    震顫是特發性震顫的唯一表現。震顫可能在指向目的的運動中加重。

    震顫的頻率為4~8Hz。起病時頻率為8~12Hz,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加,頻率逐漸降低,幅度逐漸增加。

    手的節律性外展內收樣震顫和屈伸樣震顫,旋前旋後樣震顫(類似於帕金森病)十分少見。

    第三、帕金森病患者發病治療早晚與預後有關,而特發性震顫發病年齡與預後無關,震顫的嚴重度與死亡率無關。
  • 8 # 雲間有水曰禪心

    帕金森病情一般較重,身體抖動可以出現身體的大部分,四肢都可能會出現,而且抖動的頻率較大,對生活的影響更大。特發性震顫的患者手抖程度比帕金森抖動的幅度小一些,後期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前期病情對生活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 9 # 依仙思

    只有震顫但是沒有其它症狀不能說是帕金森病。這極有可能是繼發性震顫。它可能是由感染,藥物,一氧化碳中毒,腦動脈硬化等條件下造成的。此病較帕金森病容易治癒。帕金森病除了震顫外還有其他的很多症狀。例如身體僵硬,動作慢,身體前傾,便秘,失眠等等。藥物治療可以減輕症狀,不能治癒。基因療法,細胞療法也許可以帶來希望。這二種病一定去三甲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治療。中醫藥也治癒不了帕金森病。或許可以起點輔助功能。

  • 10 # 健康之路9320

    帕金森病是一種突發的,緩慢進展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特徵是動作緩慢,與缺失,肌肉僵直,靜止性震顫和之勢不穩。

    特發性震顫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勢性和運動性震顫。

    具體特點:①,肌肉僵直,四肢運動不靈活,發展到日常生活困難。

    ②,靜止性震顫,從肢體開始,到下頜,唇,舌,頭部。

  • 11 # 黃勇醫生

    帕金森病震顫最常出現在單側,後來進展到包括身體的兩側。帕金森震顫最常發生在休息時,當身體部位放鬆而不使用時

    特發性震顫通常呈現雙側並且主要在動作期間被看到,例如在書寫或進食時,或者在做某一姿勢時,例如,當握住物體時。

    舉個例子;帕金森病人在那什麼都不做手開始抖動,手去拿杯子或者做其他動作手反而不抖了;特發性震顫則是什麼都不做時手不抖,手去拿杯子或者做其他動作時手反而開始抖。

  • 12 # 鄭曉偉602

    帕金森病是一種突發的,緩慢進展的,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特徵是動作緩慢,與缺失,肌肉僵直,靜止性震顫和之勢不穩。

  • 13 # 白生191

    特發性震顫的患者沒有運動減少,肌張力增加和姿勢反射障礙,特發性震顫的患者在飲酒後2~4小時是可以緩解的,但第2天的症狀會更加嚴重,特發性震顫,常有語言的顫抖,但是沒有語音下降,服用心得安,安定治療是比較有效果的,應用多巴胺,以及左旋多巴這些藥物是無效的。而帕金森的震顫為靜止性的震顫,主動運動時不明顯,都是一側的上肢開始逐漸發展到同側的下肢,然後對側的上肢,下肢。在激動以及疲勞時會有所加重,睡眠時會逐漸的消失。

  • 14 # 使用者149992366

    只有震顫但是沒有其它症狀不能說是帕金森病。這極有可能是繼發性震顫。它可能是由感染,藥物,一氧化碳中毒,腦動脈硬化等條件下造成的。此病較帕金森病容易治癒。帕金森病除了震顫外還有其他的很多症狀。例如身體僵硬,動作慢,身體前傾,便秘,失眠等等。藥物治療可以減輕症狀,不能治癒。基因療法,細胞療法也許可以帶來希望。這二種病一定去三甲醫院找專業的醫生治療。中醫藥也治癒不了帕金森病。或許可以起點輔助功能。

  • 15 # 藍十字腦科醫院

    特發性震顫病人和原發性帕金森病病人相同點是都有手抖症狀,其餘都是不同點,包括髮病的原因、發病過程、發病方式、用藥治療及預後情況。如特發性震顫預後不影響生活,而原發性帕金森病是大腦神經元退行性病變,無法根治。

    由於人們對特發性震顫及帕金森病不是很瞭解,因此容易造成混淆。

    其主要區別:特發性震顫是運動性顫動,帕金森是靜止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特點:

    特發性震顫患者沒有運動減少、肌張力增高和姿勢反射障礙,自主性聯合運動以及身體姿勢和穩定沒有障礙,沒有辨距不良、共濟失調和眼球震顫。

    特發性震顫在飲酒後2-4小時可小時或者緩解,但第二天症狀更重;

    特發性震顫常有語音顫抖,但沒有語音下降;

    服用心得安、撲米酮、安定治療有效;

    服用左旋多巴、美多巴等藥無效。  

    帕金森病的震顫特點:

    帕金森病的震顫為靜止性震顫、主動運動時不明顯。

    多由一側上肢的遠端(手指)開始,然後逐漸擴充套件到同側下肢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頭及頭部一般均最後受累。

    震顫較為粗大,頻率為4~8次/s(4~8Hz),能為意識暫時控制但不持久,激動及疲勞時加重,睡眠時消失。

  • 16 # 使用者6427003445849

    球震顫nystagmus:不自主的、有節律的眼球擺動。按眼球震顫方向分為水平型、垂直型、旋轉型等,以水平型為常見

  • 17 # 古法平顫湯療法

    中醫治療特發性震顫透過陰陽經絡(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貫通全身,內聯五臟六腑,外通四肢百骸。每一經脈都和體內一定的臟腑直接聯絡,溝通內外上下,遍佈全身,聯絡臟腑肢節,執行氣血,疏經通絡,破瘀溶栓,降低血粘脂,填精補髓,醒腦開竅、鎮顫止癱、改善腦組織血液迴圈,增加腦部血氧供應等作用。

  • 18 # 於炎冰大夫

     

    一些老年人一發抖就懷疑自己患上了疾病。他們很緊張。實際震顫可能是帕金森疾病或其他疾病的症狀,如原發性震顫。原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的症狀非常相似。要區分原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首先要了解原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的區別。

      發病病因不同

    帕金森原因很多,表現在很多方面。遺傳因素可以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並與環境因素和衰老相互作用,導致多聚體的丟失和疾病的發生。

    原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發病機制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發病症狀不同

    帕金森本病的典型症狀是靜止性震顫,最常見的是單側手指搓丸樣運動。隨著病情的發展,可累及同側下肢和對側肢(全身部位),導致患者靜息時肢體不自主節律性震顫,運動後消失;患者常感到關節僵硬、肌肉緊繃,面部肌肉受累會減少面部表情,出現“面具臉”,由於肌肉僵硬,患者行動遲緩,如上肢精細動作緩慢,行走開始困難等,此外,還可能出現思維遲緩、記憶力減退、抑鬱、語言障礙等其他症狀。

    原發性震顫的主要症狀是體位性震顫,即四肢不自主的震顫,同時保持一定的姿勢,如抱杯、拿筷、站立等。震顫通常從一隻手開始,逐漸延伸到整個上肢、對側上肢、頭和喉肌,但軀幹和舌頭受到的影響較小。壓力、疲勞、飢餓和情緒波動會加重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攝入少量乙醇的患者可以減輕震顫,飲酒後症狀消失。

      發病年齡不同

    帕金森疾病多發於50-60歲的中老年人以上

    原發性震顫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生。青春期和50歲左右是兩個高峰。

      發病部位不同

    帕金森手、下肢、軀幹易發生疾病。從上肢的一側到下肢,再到上肢和下肢的另一側。帕金森疾病在不活動時發生。即使你坐在那裡,你的手也會動,你的頭也會顫抖,你的下肢也會更加顫抖。

    原發性震顫主要在手、頭、下頜、舌等部位,軀幹和下肢不易受累。原發性震顫是指手在活動或生氣時不斷地顫抖,如採摘蔬菜或端著水杯,這些都容易溢位。

    提醒:老年患者一旦出現手震顫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查明病因。他們是否需要治療由醫生決定。

  • 19 # 神經內科醫師李小菲

    特發性震顫是運動性性顫動,大多數和遺傳有關,病程呈良性經過,帕金森是靜止性震顫,是大腦神經元退行性病變,建議你應該改善營養結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應該用藥物加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 20 # 使用者2924865214958

    特發性震顫可在任何年齡發病,多見於中老年人,20~30歲和50~60歲有兩個高峰。本病惟一的症狀就是震顫。肌張力無改變,偶有報道伴有語調和輕微步態異常。震顫往往從手部開始,以後逐漸累及前臂及上臂,頭、下頜、唇、舌、喉等;一般認為特發性震顫是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多先累及優勢半球所支配的上肢,累廈軀幹和雙側下肢者少見,僅在病程晚期出現,程度較輕;也有隻侷限於手部或上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一生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