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海一刀055

    現代坦克裝有雙向穩定器,這實際上是一種仿生學,其設計靈感源於雞頭穩定原理,雞走路的時候會不停地點頭,這樣它才能在走路時保持自己的視野穩定。雞走路時,頭部先保持不動,身體先走,等身體到位了以後再讓頭部復位。當雞往前邁一步時,眼睛裡的神經末梢能感應到視野的變化,然後迅速傳遞給大腦,大腦計算出補償量,再指揮控制脖子周圍的肌肉群,讓頭部保持不動,等這一步走完了再讓頭部跟進復位,連續起來就彷彿它在不停地點頭一樣,這樣它就能在運動中始終保持視野穩定。坦克穩定系統也是如此。當坦克顛簸時,陀螺儀迅速感應到壓力變化,傳遞給變阻器,變阻器把這種壓力變化變成電訊號傳遞給微機,微機計算出補償量、補償方向和補償角度,再以電訊號的方式將指令傳遞給伺服系統,透過伺服系統來控制炮口的抖動,使炮口始終對準目標。

  • 2 # 星火燎原mzx

    坦克具有高超的越野效能,車體在行駛中十分顛簸。坦克上的火炮如果想擊中目標,彷彿跑馬射箭,相當不易。而坦克炮穩定器是坦克行駛中自動地將炮膛軸線保持在賦予的空間角位置並能瞄準的一種控制系統。是現代坦克火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提高坦克行進間火炮射擊的命中率。

    坦克炮穩定器分為單向穩定器、雙向穩定器和三向穩定器。單向穩定器通常只穩定火炮的射角,亦稱高低穩定器;雙向穩定器同時穩定火炮的射角和射向;三向穩定器除穩定射角和射向外,還穩定側傾角。前兩種已廣泛應用,後一種正處於研製試驗階段。按其動力驅動裝置的結構,分為全電式穩定器和電液式穩定器。坦克炮穩定器主要由測量、放大和執行3部分組成。由於結構上有全電式和電液式之分,故其組成部件也隨之而異。主要部件通常有:陀螺儀、訊號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伺服電機或液壓馬達、動力缸、操縱檯及其他自動控制部件。

    在雙向穩定器中,一般採用兩個獨立的穩定迴路,一個穩定火炮射角,一個穩定火炮射向。每個迴路至少有1個陀螺儀。坦克行駛中,地形變化、車體振動和車輛轉向時,安裝在火炮上的陀螺儀測出火炮和炮塔的偏離角度、角速度和偏離方向,並輸出穩定訊號,經訊號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放大後,傳給火炮和炮塔的電氣或液壓驅動裝置,立即產生一個與干擾力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穩定力矩,驅動火炮和炮塔回到原位。這樣,炮膛軸線便保持在賦予的空間角位置而得到穩定。

  • 3 # 總說裝甲

    80年代,德國軍方對剛剛服役不久的“豹”2坦克進行了一場測試:在坦克炮炮口一段固定一個基座,基座上放一杯扎啤,坦克在野地裡玩命跑,啤酒一滴都沒灑出來,這個技術看似新奇,實際上就是火炮穩定裝置在起作用。這項看似雜技表演的技術,具有相當重要的實戰意義,當坦克快速行進時,炮管能夠始終保持一個相對固定的方向。然而,在獵-殲式火控誕生以前,“火炮穩定”的工作原理通俗地講,並不是始終瞄準一個地方,而是始終保持一個姿勢。與觀瞄系統無關,其實就是兩個陀螺儀作用的結果。那麼,“火炮穩定裝置”究竟是怎樣被髮明出來的?後來又經過那些改進?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世界上第一款安裝有火炮穩定裝置的坦克是在1959年,蘇聯為一輛T-54A坦克進行升級改造的過程中誕生的,這次改造當中的一項重要的升級部件就是在火炮的高低機上,安裝了一個機械式的角度陀螺儀感測器和一個平滑其加速作用的速率陀螺感測器。陀螺在檢測到車輛運動訊號後,由控制系統將訊號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比例放大並交給液壓執行元件,調動火炮作相反的運動,從而達到穩定的目的,而在第一代坦克服役的時代,這一切指令和動作都是透過預設機構來完成,連計算機都沒用上。美國在80年代以後,才開始測試使用計算機完成計算瞄準的坦克。這款世界上第一款安裝了火炮穩定器的坦克,也就是後來的T-55坦克。而其採用的這種結構簡單、僅能對上下兩個方向進行糾偏的穩定裝置被稱為“單向穩定器”。

    也許有讀者會問:“為什麼坦克上安裝火炮穩定裝置,首先考慮的是實現高低向穩定,而不是水平向穩定?”如果僅僅用技術不足的藉口來解釋這個問題,就顯得十分片面。其實,在T-55坦克誕生的作戰環境當中,輪式裝甲車還沒有誕生,裝甲車多以履帶式為主,且行進速度一般不超過60千米、小時,所以坦克並不需要單槍匹馬地對付高速行駛的裝甲車,比較普遍的使用方法是許多坦克組成一個梯隊、多可梯隊組成一個叢集,以最快速度向敵方陣地發起衝擊。在衝擊的過程中,T-54坦克的駕駛員在演習和訓練中感覺最明顯的是坦克在野外高速機動中,火炮隨坦克行進上下起伏很大,難以瞄準目標。蘇軍為此進行了專門試驗蒐集相關資料。

    坦克負責射擊的乘員是炮長。炮長從自己的瞄準鏡中選定一個目標,按下擊發按鈕到炮彈出膛,全過程存在0.034~0.16秒的時間差,而坦克在此過程中是不斷行進的,所以當炮彈射出炮膛的時候,炮管所指的方向已經不是炮長瞄準的目標了。以火炮穩定裝置誕生前夕,華約國家的主要裝甲突擊裝備T-34坦克為例,其85毫米炮在攻擊距離1000米的目標時,僅高度偏離一項引起的誤差就將近30米,這樣的誤差率基本就不用“散佈”這個詞來形容了,根本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所以,在高低機上安裝一部穩定裝置就成為了當時提高坦克火炮射擊精度的良方。經過實彈射擊測試,坦克炮的射擊精度從安裝穩定器前的30%提高到50%。

    由於高低機上安裝穩定裝置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水平穩定裝置的研製任務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60年代,蘇聯繼續對T-55坦克進行升級改裝,這次改裝為坦克在高低向和水平向上各安裝了一個陀螺穩定器。在設計當中,根據實際使用需要,水平轉向的穩定沒有高低位移那麼嚴重,所以高低機的穩定精度被控制在-1~+1.5個密位,水平轉向精度被控制在-3~+3個密位之間。在後來的演習中,安裝了雙向穩定裝置的T-55坦克火炮命中率普遍達到了70%左右。

    截止到一代坦克服役期間,火炮穩定裝置的主要效能只能達到“坦克行進當中粗略穩定、停車後轉為精確穩定”的水平。今天看起來略顯落後,但在當時確實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透過普遍統計,蘇軍坦克在安裝了火炮雙向穩定裝置以後,短停射擊的準備時間僅為15秒,而當時沒有這項技術的西方坦克短停射擊一般需要1~2分鐘的準備時間。

    蘇聯T-55坦克安裝的雙向穩定裝置還屬於純機械式原理的,而這種火炮穩定裝置並不是T-55坦克首創。在二戰當中,蘇聯科學家曾經在T-28坦克上進行過相關的技術探索,他們將單軌火車的重力陀螺拆下來,製作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火炮穩定裝置,但是這部火炮穩定裝置重量達到了1噸以上,而且巨大的機械結構佔用了坦克內的大量空間。而且當時坦克普遍存在單位功率小、最大速度偏低的特點,加之T-28坦克本身加速性並不突出,所以當時的坦克炮穩定裝置並沒有轉化為成熟部件,但它的偉大意義正像當今很多新技術一樣,一項技術從概念到應用只是時間問題。這個1噸多的大傢伙讓科研人員知道了依靠陀螺儀的工作原理能夠實現火炮穩定,開啟了火炮穩定裝置的技術之路。

    西方世界在趕超蘇聯坦克的過程中,由於做不出像蘇聯那樣出色的系統工程,只能在新技術上下文章。所以在60年代以後,西方世界的電子技術發展迅速,依靠新技術堆砌的先進部件被安裝在坦克上。當時世界上主要存在蘇、美兩大坦克研發思路,蘇聯的思路是將一種部件的效能發揮到極致,美國的思路是像狗熊掰棒子一樣,一個部件落後了就再研製個新的。受這種思路的影響,很多電子部件被用於坦克穩定裝置上。由於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器件逐步成熟,控制機構的指令編寫也已經更趨於完善。測量元件和執行元件已經自成系統,因而,火炮穩定器用陀螺儀時,不再單獨負責直接穩定火炮的任務,而僅僅作為火控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出現在當時十分簡單的火控系統中。具體的工作流程是,觀瞄器械負責發現目標,鐳射測距機測量到的目標訊號傳輸給彈道計算機,彈道計算機根據預設的程式形成指令,再傳遞給放大器,訊號放大後控制執行原件,將火炮調整至穩定狀態。西方的這套技術,原理曲折、結構複雜,不符合機械裝置越簡單越好的基本規律。同時,這種從光學儀器到計算機,再到機械機構之間的多重訊號傳遞也暴露出西方坦克工業存在系統性差的弊病,這個問題當今已經成為阻礙西方坦克效能拔高的頑疾。

    隨著時間推移到70年代,二代坦克逐漸登上戰爭舞臺,各軍事強國對坦克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各自的坦克能夠先敵開火,同時也把坦克炮的攻擊距離從1000米提高到了1500~2000米。這對坦克火控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彈道技術算計預設程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戰技指標,而先敵開火對於坦克火炮穩定裝置的要求更為嚴苛,尤其是必須計算出坦克在進行短停射擊甚至動態射擊時,各種因素對坦克火炮保持穩定的影響。當時,西方國家系統工程薄弱,單純依靠新技術、新部件實現技術領先的弊病影響了新型火炮穩定裝置的研發。雖然大學教授們經將相關的諸多資料在數學模型上表現了出來,但科研所的工程師沒有可用的感測器,無法將數學模型上資料從坦克炮的機械運動中檢測出來,工廠的工程技術人員更談不上製造出相應的控制裝置。這種理念技術與工程實際無法銜接的窘境在很多走西方技術路線的科研專案中十分常見。為此,科學家們又繞回了蘇聯依靠陀螺儀的舊概念當中,研發了液浮陀螺,氣浮陀螺、靜電陀螺以及鐳射陀螺等種類繁多的陀螺儀。由於電子技術領先、工裝裝置先進,西方國家制造出的陀螺儀從加工水平到精度等級都較蘇聯的同類產品有了很大提高。

    以各種先進的陀螺儀組成的感測器為西方國家的坦克指明瞭技術之路,為了解決車體運動對於水平向和高低向對火炮穩定的影響,根據數學模型,科學家們在車體上分別加裝了水平向速率陀螺感測器和高低向速率陀螺感測器,而炮塔相對車體對火炮在水平向和高低向的影響也要按數學模型考慮進去,所以有的坦克,炮塔上也加裝了一個方向或兩個方向的速率陀螺感測器。這樣在原有穩定器的基礎上,車體、炮塔、火炮三者的水平向和高低向相對運動訊號就都被檢測到了,這些訊號經過放大處理後交給執行機構,從而成就了電子、機械相結合的火炮穩定裝置。

    然而,完整的數學運動模型表明,在笛卡座標的三個方向上對火炮都有干擾的可能性存在。另一個方向,稱為側傾。解決側傾對火炮射擊精度影響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像笛卡座標一樣,製造一個三軸活動炮塔,檢測出三個方向上的運動訊號,加以控制和穩定。例如西德的黃鼠狼步兵戰豐,它是一款典型的三軸炮塔的車型。但是,主戰坦克的火炮一般重達10噸左右,由於受到慣性衝擊影響,以及受坦克車體內部空間所限,在二代坦克稱霸疆場的年代,任何國家的技術都無法實現為坦克安裝像步兵戰車一樣的三軸炮塔,於是只好採用折中的辦法,在火炮耳軸上加裝一個重力傾斜感測器。它把傾斜訊號檢測出來後,分解成水平向分量和高低向分量,分別交給水平向穩定部分和高低向穩定部分,再加以控制和穩定,以彌補缺少側傾方向穩定的不足。所以,在70年代以後研製的二代坦克,陀螺感測器數目用的最多,有人稱它們為雙陀螺穩定系統、四陀螺穩定系統和六陀螺穩定系統等等。其穩定精度一般在0.5密位以內。裝有這類穩定系統的坦克,採用火控計算機後,在原定的1200米直射距離內基本可以在坦克低速運動時攻擊敵方坦克。而短停後射擊敵方靜止或活動目標在1500~2000米距離內,命中率可達70%。

    三代坦克登場以後,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效能都有了很大提高,新的戰爭環境對坦克火力的要求從先敵開火延伸發展到提高首發命中率。但三代坦克與二代坦克相比,不僅僅是效能指標提高那麼簡單。以火炮穩定裝置這個小部件為例,其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等關鍵技術都有了巨大的變化。

    二代坦克末期,由於使用了大量高精度的陀螺儀和依靠幾近完美的數學模型作為資料依託,這種機電結合的火炮穩定裝置似乎已經發展到了盡頭,為了進一步提高火炮穩定效能,科學家們跳出了穩定裝置這個小圈子,從火炮系統這個層面找突破點、從物理學的根本原理找突破點、根據最普遍的科學常識當中找突破點。終於,突破點找到了,炮鋼!就是炮鋼!重量越大、慣性也就越大。為了減輕火炮重量,德國科學家研製了新的炮鋼,採用新型炮鋼製造的火炮,身管薄、重量輕,80年代,瑞士曾經與德國聯合制造“豹”2坦克火炮,採用的就是這種新型高強度炮鋼,身管壁厚度比原先減少了1/3左右,再搭配上瑞士的身管鍍鉻技術,火炮的壽命和精度效能極佳。對於西方科學家而言,有了新技術,一切都好辦了。新型火炮質量小,對穩定裝置的要求有所降低。而控制論告訴我們,一旦出現偏差,將該偏差反饋回到控制迴路,同基準控制訊號進行比較,就能夠消除掉該偏差。火炮總體重量已經降下來不少,取出這個偏差訊號又不成問題。問題是比較的基準訊號在哪裡呢?根據坦克的具體情況而言,該基準訊號不但是穩定的,而且穩定精度要求高於火炮,這樣才能將火炮穩定偏差消除掉,最終達到的理想狀態是,整個系統的偏差僅僅是基準訊號自身含有的偏差。為了達到這個理想狀態,很多三代坦克將二代坦克上一直同火炮並軸安裝的瞄準具獨立出來,並靠陀螺儀實現精度更高的第二次穩定。這種當前最先進的技術運用於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統上,以德國“豹”2坦克為例,其穩定精度達到了0.2密位以下。經過測試,“豹”2坦克在距離靜態目標1500~2000米範圍內,短停射擊的首發命中率一般在95%以上;速度在40千米/小時以下的動對動射擊的首發命中率也高達70%。由此實現了端著啤酒跑,一滴不灑的絕技。

  • 4 # 小鷹說科技

    在日本10坦克和德國豹2坦克亮相各種軍事展出時,他們都會表演一項絕活,就是在坦克火炮的前端校準臺(就是坦克炮最前端的突起)上放一杯紅酒。然後轉上一兩圈,紅酒一滴不灑,贏得全場歡呼(但也有玩脫的時候)。很多人就很好奇,是裡面的炮手手特別穩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呢?

    在現代坦克技術中,除了萬年的心臟問題,以及基本發揮到極致的火炮,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火控系統。火控系統全名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主要是用來控制武器實施自動瞄準和射擊的總和電子系統。在這些系統中,有一項裝置對於坦克炮的射擊準確度有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就是雙向穩定裝置。

    坦克的射擊穩定裝置來源於坦克對行進間射擊的要求。在坦克行進的過程中,坦克非常顛簸,尤其是在野戰環境中,地面幾乎不可能是平整的,即使坦克的懸掛系統大大的減少了顛簸之苦,但是在行進間射擊想要命中基本不可能。二戰時期,美國人裝備的M4謝爾曼坦克開創了穩定裝置的先河。M4謝爾曼坦克裝備了最早期的單向水平穩定儀,該穩定儀主要提供縱向的自我調整,透過裝置內的陀螺儀實時得到車體縱向位移角度,並形成相反的訊號經過放大傳輸到電液混合動力的炮塔控制器上,完成對火炮的穩定。

    在實際應用中,M4謝爾曼坦克行進間射擊能力相比同時期其他坦克有著相當大的突出優勢,但由於謝爾曼坦克自身原因,該裝置並沒有那麼引人注目。第二代的雙向穩定儀的研發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進入了第一代主戰坦克的研發,英國人在百夫長坦克上使用了電傳動式雙向穩定儀。雙向穩定儀中一般有兩個穩定儀組成,一個穩定火炮射角,一個穩定火炮射向。這兩個穩定儀各有一個陀螺儀,在坦克行進時會實時傳輸射角射界偏離角度,並根據訊號放大傳輸到電子設定中,由火控計算機輔助完成穩定狀態。所以在看到坦克的炮塔都是頭不動身子動,火炮的炮管也是一直鎖定在目標身上任由車身搖擺。

    火炮雙向穩定儀對於坦克的作用如此之大,未來的發展絕對不會停下腳步。火炮穩定儀早期都有著重量過大,維護麻煩,精確度較差,反應不靈敏等特點。在越來越數字化,微電子化的今天,軍事武器也必然走這一條道路。雙向穩定儀的未來必然是利用微電子的細緻入微的資料控制達到更高的精度,而隨著機械結構的取消,其裝置大小也將會被基本整合到姿態感受器內,與坦克的綜合面板融於一體,達到最佳的效果。

    隨著科技的進步,軍事科技也會不斷地進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更多資訊化的武器和裝置會慢慢進入軍隊序列中,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但惟有戰爭,戰爭從未改變。

  • 5 # chengnuo2

    坦克在二戰前,要想射擊精準得停下來發射。二戰後蘇聯第一個研製出平衡系統,叫陀螺儀,能自修定射角,從這時起發射炮彈就不用停車了,但得減速。中國在這領域比較領先,在軍事比武中,唯獨中國的敢於行駛中射擊,而且三發全中。而其它國家停下射擊,還有脫靶的。這就是人機相結合,才能有好的成績。

  • 6 # 萌極客

    火炮射擊前的校準是保證火炮準確命中目標的前提,作為直射身管炮的坦克炮對校炮更為重視。要了解校炮首先要了解坦克炮在使用中產生的誤差。

    第一類是系統誤差,主要是由坦克炮整個系統的各個軟硬體的技術水平決定的,對各個工況和每次射擊都是固定的誤差。

    比如火炮自身的跳角誤差,火控計算機的計算誤差,以及橫風、氣壓、溫度等射擊引數的測量誤差等。

    還有一個就是火控系統的零位誤差,簡單的說就是火控瞄準線和火炮沒有對齊。

    第二類是可變系統誤差,這種誤差對每一種工況是固定的,但對不同工況是不同的。

    比如火炮耳軸傾斜誤差、藥溫誤差、不同彈種的誤差。

    第三類是隨機誤差,在完全相同工況上,引起變化的誤差,也可以說是因為沒有規律計算機不能進行修正的誤差。

    比如火炮自身由於使用時的振動、顛簸以及受熱彎曲造成火炮自身的偏移量。

    最後還有炮彈本身出膛後的散佈誤差、炮手對目標中心的判斷誤差等。

    校炮的目的是校正誤差提高射擊準確度。

    坦克火炮的大部分誤差透過技術的進步,可以用感測器測量和一些經驗公式來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校準。當然這是個隨著技術進步的過程——很多原本是無法測量,或測量後無法歸納出物理數學公式來計算的引數(諸如溫度、氣壓、橫風等)歸為隨機誤差(無法算,只能不管),在技術進步後,有了相應的測量計算手段,就變為了系統誤差(可以算了,可以管)。還有一些諸如膛內磨損等引數雖然很難直接計算,但可以透過一些經驗公式總結磨損量與射擊次數的函式關係來估算測量。

    後面提到的受熱後炮口偏移這個引數在有了炮口偏移補償調整器後,就可以將這個引數從隨機誤差歸為火控系統測量上的系統誤差。

    目前需要人工校炮校的就是計算機搞不定的系統誤差,主要是校準零位誤差,這個沒能自動化主要還是遠距離影象識別技術不成熟,等成熟了估計也會自動校炮。

    而隨機誤差就沒法校了,因此在射擊中隨機誤差不進行調整,下一發射擊仍按瞄準中心進行射擊。因此現代坦克火控的一個主要評價指標——首發命中率,就是源此考量,即不考慮隨機誤差,只評價首發命中率這個能反應火控系統系統誤差水平,也就是反應火控軟硬體水平的引數。

    火控系統的零位誤差,在穩像式火控進行的是火控的機械零位調整和電氣零位修正兩個修正工作。

    機械零位調整指的是對穩像式火控的瞄準線調整,(穩像式火控的瞄準線是獨立火炮穩定的)。

    機械零位調整方法如下:將坦克停放在平坦地面上,在距離坦克1200m處樹立十字靶,將校靶鏡插入炮口,一人觀察校靶鏡另一人在車內操縱火炮,使校靶鏡的瞄準點對準校正靶中心(即坦克火炮已指向校靶中心),然後在車內調整瞄準鏡使瞄準點對準靶心。(國產坦克瞄準點形狀為三角形,即將三角形頂點對準靶心)。

    當然現在還有一種膛內/炮口鐳射發射器原理的校炮裝置,可以使炮手一人完成機械零位調整。原理是在坦克內膛裝填做成炮彈型或插在炮口的可見鐳射發射器,在瞄準鏡視野內觀察調炮,使得射到校靶上的鐳射光點移動到靶心,然後調整瞄準鏡內瞄準點對準靶心即可。

    電氣零位調整指的是對火控系統的火炮位置感測器進行調整。火炮位置感測器為輸出火炮指向碼值的電氣器件,國產某火控系統預設無誤差狀態下,火炮和瞄準線交匯後(即機械零位調整完畢後)此時火炮位置感測器輸出的火炮指向碼位為503和757,但實際火炮位置感測器輸出可能有變化,因此需要對電氣零位進行校正。

    在人工零位校炮後,一般還需要進行實彈校炮。雖然系統誤差的本質來源是坦克火控軟硬體的測量誤差,很難從源頭上消除,但在實際可以根據實彈射擊觀察彈著點來對這些系統誤差進行一些補償修正。一般在接手新坦克、更換新炮管或到達新的作戰環境是需要進行實彈校炮。實彈校炮的方法不必細說,即取發射3~5發彈後根據平均彈著點計算偏差量,然後換算為角度差,對對應彈種的綜合修正量進行修正。

    但值得注意的是,機械零位調整中用校炮鏡校準的是炮口,但實際上坦克炮管特別是在外在溫度或發射多發炮彈熱脹冷縮後,雖然是同一個身管,但炮口也不一定和炮尾在同一條線上,即會出現炮口偏移量,從而產生一個隨機誤差。

    對這個隨機誤差也可以進行測量校準,工具之一就是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也就是本次坦克大賽中T-96B Obr.2017 新裝備的,在99A上出現的這個裝置。

    在炮尾上的發光源發射器可以發射多束紅外鐳射光束照射到炮口的反射鏡上,透過反射的紅外鐳射光束在炮尾接收器光電位敏感測器上位置偏移可以計算出炮口的偏移量,從而輸出引數到綜合修正量進行修正。

    因為這個裝置是持續進行測量,輸出實時炮口偏移資料,因此一些地方也稱其為實時校炮鏡。也因為是發射紅外鐳射來檢測,也有稱為鐳射校炮儀,還有叫炮口動態校正器、炮口覘視鏡,其實都是一個東西。

    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一點:該裝置的作用是補償調整炮口偏移的誤差。並不可替代機械調零校準和電氣調零校準,而進一步說,炮口偏移校準的前提是建立在用校炮鏡完成的機械調零校準上的。

    一些說法將是否裝備炮口偏移補償器作為判斷坦克技術水平高低的一個因素,這也是有一定道理。在火炮發射後,炮管變形產生衝擊波,並隨著炮彈加速前進而共振放大,可能會使在炮口的反射裝置受到損壞甚至脫落,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自然裝不了這個裝置。因此這個精密裝置的製造安裝確實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總結一下:

    1,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可變系統誤差、隨機誤差。系統誤差本質上不可減少,但進行實彈射擊校準可以補償誤差,確定和修正初始裝定量。

    2,穩像火控的人工校炮分為機械調零和電氣調零,機械調零是核心,調的是瞄準線與炮口一致,一般用的就是用插進炮口的那種校炮鏡。

    3,炮口偏移補償器或者說鐳射校炮鏡是校準炮口偏移量,是在2校準後的錦上添花,說白了和橫風感測器之類是修正綜合裝定量的一個引數之一。

    4,實彈射擊校準、人工調炮校準是缺一不可的。

    5,所以從原理上,8月3日第二號96B車組受毛子規則影響被禁止使用的炮口偏移補償器,並不能替代人工校炮這一環節。也應該不是影響脫靶的主要因素。在隨後第三車組證明了,應該是人員經驗心態上的問題。

  • 7 # 現代兵器雜誌

    這涉及到坦克行進間射擊的原理和技術問題。

    坦克行進間射擊是指坦克在運動狀態下,乘員操縱坦克武器對目標實施的射擊。裝有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的坦克,在行進間射擊時,能獲得較高的命中率。

    坦克行進間射擊時,射擊準備、瞄準發射、射擊修正都在運動中完成。要有效地克服坦克震動給射擊造成的不利影響,才能獲得較好的射擊效果。命中率很大程度上由火控系統的型別和結構所決定,裝有簡易火控系統的坦克行進間射擊時,只能使火炮保持粗略穩定,乘員操作的難度較大,命中率較低。發現目標後,首先將其控制在瞄準儀器的瞄準標記附近,迅速測定至目標的距離,裝定相應的表尺,若測定距離後到發射的時間內坦克與目標的距離變化大於50米,需在裝定表尺時加以修正。若坦克與目標在方向上處於相對變化的情況時,還需在確定瞄準指標和瞄準點時進行方向修正,因此命中率較低。正確地掌握穩定器的操作要領,在構成瞄準的瞬間果斷擊發,加強坦克乘員間的協同動作,是提高行進間射擊效果的重要措施。

    20世紀70年代以來,配有先進的指揮儀式火控系統的坦克,裝有瞄準線穩定裝置,能獨立地穩定瞄準線,使瞄準標記始終對準目標。行進間能進行可靠的搜尋、識別和跟蹤目標,快速精確地測距和穩定火炮,並能自動進行各種射擊引數修正,乘員的操作比較容易,無須考慮裝定表尺和進行各種修正即可進行射擊,並能獲得較高的首發命中率。指揮儀式火控系統中裝有夜間觀察瞄準儀器的坦克,乘員可在夜間實施行進間射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諸葛亮北伐成功統一天下,劉禪無能,諸葛亮會專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