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落棋星

    明宋為什麼被北方外族給終結,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宋朝和明朝兩個朝代都是被北方外族給終結,但是元朝和清朝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對於宋朝末期和明朝末期來說,當時國內的情況有相似之處,這也是中原封建制度的必然結果。但是到了元朝是首次由北方外族統一中原,所以很多東西都沒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很快就被推翻。而清朝就比較會治國了,隨後最後的結局也是令人詬病,但也曾出現過輝煌的時期。

      “靖康之變”發生在北宋靖康二年,金軍在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的帶領下,攻破宋都城東京(開封),將宋廷宮內財物洗劫一空。俘獲宋徽宗、宋欽宗二帝,擄走皇室宮妃、皇族、各種工匠3000餘人。

      金人押解著這一行數千人,浩浩蕩蕩北上,班師回朝。史稱“靖康之恥”。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御駕親征西蒙瓦剌,結果大敗,60多名文武大臣戰死,英宗本人也被蒙古大將也先俘獲。

      那麼,同樣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同樣是皇帝被擄,為什麼結局卻不一樣呢?

      一,不同的歷史背景。

      靖康年間,奸臣當道,宦官專權。六大奸臣把持朝政,排除異己。眾大臣噤若寒蟬,如履薄冰。北宋政治腐朽,朝政黑暗。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各地叛亂紛起,更兼北方金人虎視眈眈,大肆入侵北宋邊境。屠殺宋民,掠奪財物。

      北宋此時已經屬於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已呈亡國之相。

      反觀明英宗時期,承“仁宣之治”,內有于謙、李賢等賢臣,外有張輔、陳友等名將。英宗不僅知人善任,其本人也勤政仁儉,治國有方。因此出現了“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安樂,歲不能災”的景象。

      明英宗時期政治清明,國富民強,正處“全盛之天下”之時。《明史》載當時繁盛景象:“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

      二,不同的性質。

      “土木堡之變”只是一場失利的戰役。

      土木堡戰役之所以失敗,英宗難辭其咎。首先,他盲目自信,不聽勸告,非要御駕親征。其次,英宗用人不當,將軍政大權悉數交於宦官王振,且在戰略上輕視對手,戰術上連出昏招。其三,隨意改變撤軍路線。宦官王振為了在家鄉父老面前顯威,故意繞道其故鄉蔚州,將明軍帶入絕境土木堡,致明軍數萬士卒被殺,英宗被俘。

      “靖康之變”是一場國難。

      靖康之恥是北宋朝的浩劫,不但徽欽二帝被擄,客死他鄉。而且讓一同被俘的嬪妃、宮女蒙受奇恥大辱,幾乎被姦殺殆盡。即使苟活下來的徽欽二帝也遭遇非人的生活,徽宗死後被拋進水坑,金人用其油水點燈。欽宗更是被迫給金親王表演馬球,被玩死。

      這場國難,既讓北宋揹負了百年國恥,也讓百姓飽受戰火之苦,生靈塗炭,背井離鄉,生不如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程序中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頁。

      三,不同的氣節。

      “土木堡之變”中,英宗雖不夠睿智,但他選擇了主動出擊,豪氣干雲。大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風範,體現了“犯我國土者,雖遠必誅”的豪氣。雖最終被俘,但寧死不屈。此時的英宗,乃真男人,絕非軟骨頭。

      再看“靖康之變”,徽宗父子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在鎮壓農民起義時,血腥而殘忍。可面對如狼似虎的金人時,先是割地賠款,搖尾乞憐。後又棄社稷百姓於不顧,毫不抵抗,望風而逃。

      直至被俘後,貪生怕死,苟且生活,毫無帝王節氣。最終橫屍異鄉,遺臭萬年。

      四,不同的結果。

      “土木堡之變”重創了明朝。

      在軍事上,導致明朝對蒙以攻轉守,影響了明朝對蒙的戰略部署。在人才上,由於大量的文武大臣戰死,出現英宗後繼無人可用的局面。在政治上,英宗被蒙人軟禁又放回,引發皇位之爭,政治混亂。

      由此,明朝由盛轉衰。

      “靖康之變”直接導致北宋滅亡。

      “靖康之恥”既是當時宋人的滅頂之災,也是漢族人心中永遠的痛。由於徽欽二帝的軟弱,不僅讓他們喪權辱國,丟失國土,更讓漢民族喪失了尊嚴和氣節。給漢民族帶來的創傷深入骨髓

  • 2 # 夏經理168

    原因是多方面的,宋朝時期的北方金遼實力非常強大,宋朝雖然實力也很強但卻不如少數民族善戰,宋朝官員又比較貪圖安逸,邊關大將權利又受到制約,所以宋朝經常吃敗仗;

    明朝像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著巨大的威望和能力,從實戰中磨練出來的,加上明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已經沒落,實力跟明朝是沒法比的,所以明朝皇帝親征可以馬到成功

  • 3 # 明月清風閣

    宋朝和明朝最後的結局都和皇帝御駕親征沒有什麼關係。宋明兩朝皇帝御駕親征的性質有很大不同。宋朝御駕親征的皇帝裡最出名的有宋太祖和宋真宗。當然,在歷史上御駕親征的宋真宗可遠比宋太祖出名。雖然,宋真宗御駕親征是被迫的,泰山封禪倒是很積極。明朝御駕親征的皇帝最著名的是永樂大帝,五次北伐奠定了永樂王朝的武功建樹。有光彩照人的一面,自然便有被後人詬病的一面,明英宗朱祁鎮也以土木堡之恥為後人恥笑。

    宋明兩朝初期的思想影響後世

    宋明兩朝皇帝的思想從根本是影響了兩朝對其他敵對勢力的做法和應對。宋朝的主要敵人是指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其次才是內部的戰亂。明朝主要是內部戰亂,撼動明朝國本的戰亂主要發生在明後期,但後金直到皇太極繼承汗位建清改革後才有了撼動明朝的實力。宋朝對待外敵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宋朝重文輕武的思想,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不過重文的思想在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前未篡位時的後周就已經出現萌芽。重文輕武的思想一直從宋朝建立延續到宋朝滅亡,期間並非沒有帝王能吏想改變這種現狀,但宋朝當時的國情讓其無暇更沒有這個決心徹底改變。

    宋真宗趙恆雖然在泰山封禪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後世譏笑。但說到御駕親征宋真宗真沒有這個想法,但他還是這樣做了,只不過是趕鴨子上架被寇凖逼上城樓。宋真宗引以為傲的《澶淵之盟》也讓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宋明兩朝覆滅的根本原因不同

    宋朝,作為唐宋元明清裡唯一一個沒有完成大一統的正統王朝,一直以國力繁榮昌盛為話題來遮掩武力的疲敝。但宋朝的繁榮僅限於城鎮的繁榮,畢竟宋朝自建國到滅亡農民起義沒有間斷過實在說不過去。北宋時期宋朝皇帝還尚存一絲骨氣,自徽欽二宗五國城牽羊後這種骨氣便蕩然無存,宋朝皇帝也知道單靠自己無法覆滅金朝一雪前恥,這種依賴外部勢力的做法讓宋朝統治階級在亡國之際都沒有想到宋朝的病根應該怎麼治癒。所以,宋朝的結局完全是咎由自取。明朝內部農民起義數量也很多,但除了明末的那些“天下競相亡秦”似的農民起義其餘都沒有撼動明朝國本的實力。明初武力立國的思想一直在影響明朝的所有皇帝,明英宗便是其中的代表,遺憾的是明英宗不知道自己斤兩,當然,一心建功立業的態度還是值得表揚的,總體來看明英宗不是一無是處,《明史》中對明英宗的蓋棺定論還是用詞極美的。

    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濙、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復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明史》

    明朝的“天子被狩”和“俺答封貢”都是明朝的奇恥大辱,自朱棣死後明朝再也沒有一個能驅兵千里北踏蠻夷的帝王,唯獨出現一個有個性又有追求的明武宗朱厚照也被明世宗“讚揚”的一無是處。

    結語

    明朝和宋朝滅亡結局的共同點就是很多禍端在前期就可避免,宋朝重文輕武前期可以避免,明朝圈養藩王為禍天下的現象前期也可以避免。巧合的是這兩者兩朝的政策都是可以互補的,但明朝的結局受天災、內亂,遼東之禍影響最巨,總體來看亡的也不冤。

  • 4 # 知行合一2020

    宋朝和明朝皇帝親征的案例,宋朝是宋真宗時期遼軍入侵(檀淵之盟),明朝是蒙古瓦剌軍入侵(土木堡之變)。結局不一樣,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兩位皇帝的骨氣問題。由於宋朝和明朝建國時候的制度,導致兩位皇帝的想法不一致。宋朝主和,明朝必須分出勝負。第二,兩者的戰場形勢。兩場戰爭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是當時的戰場形勢不一樣。第一,兩位皇帝的骨氣問題宋,一心求和,花錢了事

    首先是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是被人黃袍加身,依靠兵權建立宋朝。他明白自己是如何奪權的,為防止自己的子孫被別人如法炮製奪取皇位。他一直推崇抑武重文,剝奪武將的兵權。導致宋朝文官在朝堂上漲勢,一有戰事,求和、南遷、向周邊國家貢歲幣就成為宋朝的主流意識。宋真宗趙恆也不例外。所以在形勢比較有利於宋軍的時候,宋真宗雖然親征(被逼無奈),但是依然傾向於求和,最終遼軍損失一名大將後,自知孤軍深入形勢不妙,趕忙求和。最終也隨了宋真宗的心意,花錢了事。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但是明朝就不一樣,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就從來沒有怕過誰。甚至有一句話至今流傳,那就是“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朱元璋幾次組織北伐蒙古,直至打得蒙古貴族無處可逃。最終拿到了元朝國印,才算消停了會。到了朱棣,蒙古北元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偶爾進犯大明邊境。朱棣有幾次親自揮師北伐。打得韃靼差點滅國。形成了韃靼和瓦剌弱小,明朝強大的局面。所以,明朝自開國就有皇帝親征的傳統,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後來的繼任者。所以朱祁鎮在王振勸說下,也決定親征瓦剌。他是為了光宗耀祖,不是被逼迫,是真想建功立業,所以絕對不會求和,即使自己被俘。

    第二,兩者的戰場形勢不一樣

    公元1004年,宋真宗在任,遼國攻打宋國。一路勢如破竹,直逼京城。文官集團建議南遷,議和。宋真宗是傾向於文官集團的。但是宰相寇準堅決主張抵抗,力主皇帝親征鼓鼓士氣。宋真宗雖然百般不願意,但是無奈,不能現場認慫,只得答應親征。

    宋真宗親征後,確實鼓舞了宋軍士氣,但戰場形勢依然不樂觀。但是一個人的死使形勢轉向宋軍。遼軍統帥蕭撻凜一直看不起宋軍,一天晚上喝的有點多,竟然帶了十幾個警衛去巡視戰場。宋軍看到後遂向其射箭,蕭撻凜當場中箭身亡。遼國一看主帥已死,再打也佔不了什麼便宜。遂提出議和,正應了宋真宗的心意。於是簽訂檀淵之盟,以宋真宗每年送遼國30萬貢幣結束。換來了百餘年的和平。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被王振說服親征。王振只是一個有文化的宦官,只因是朱祁鎮的老師,從而掌權。但是他對軍事是一竅不通,但是他偏偏想象自己是馳騁戰場的大將軍,那就壞事了。由於王振一系列的指揮失誤和愚蠢的決定,明軍還未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就被瓦剌軍隊擊敗。明君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

    綜合,氣節和戰場形勢決定了兩場戰爭的結局。宋朝願意求和,花錢求得百餘年的和平。但是明朝不同,即使後來瓦剌以明英宗勒索,也是後宮湊了些錢,明朝並沒有給錢。我可以敗,但不能屈辱。

  • 5 # 水中魚hc

    宋朝趙匡胤上臺時候杯酒釋兵權,為了防止別人效仿他造反,歷來重文輕武,武將沒有話語權,處處被打壓,即使皇帝御駕親征也是勝少敗多

    明朝就不一樣了,皇帝出身草根,是一點點打起來的江山,兵強馬壯才能打擊元朝和其他義軍,所以戰鬥力很強,

  • 6 # 0o幸福一家o0

    舊事重提淚盈盈,

    國家安危關民情。

    皇帝仍是主心骨,

    任能強國禍患平。

  • 7 # 歷史飛凡觀

    同樣的皇帝親征,宋朝時真宗皇帝趙恆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宋遼之間從此再無大規模戰事;明朝的英宗皇帝朱祁鎮卻悲催的造成了“土木堡之變”,武將與勳戚精銳幾乎死絕,從此明朝的文官集團開始正式上位。那麼,都是御駕親征,為何會造成這麼大的差異呢?

    首先我們來看對手,宋真宗的對手是遼聖宗和輔佐朝政的蕭太后,蕭氏輔佐遼國朝政多年,而且從雍熙北伐之後,遼宋之間的戰爭形勢逆轉,基本上都是遼國主攻而宋國主防,此次遼國南侵也是蕭太后謀劃多時,畢竟她已經漸漸老去,希望在她輔政時期多從南朝撈些好處也是人之常情,兼且此時的遼國兵強馬壯,確實有與南朝一戰之力。

    明英宗的對手並不是真正的蒙古族人,明朝建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北逃到草原之上,史稱“北元”,而北元末代皇帝阿岱被殺之後,其勢力分為東西兩大部,東部稱為韃靼,西部稱為瓦剌,在土木堡俘獲明英宗的瓦剌首領叫做也先,他是瓦剌部落的太師,後來其也部落尊為“天聖可汗”。

    再來看雙方準備,由於是國戰,相信雙方都是傾巢而出,因為生產力水平不同,所以不太好比較,澶州之戰宋朝打的是防守,這個是中原王朝比較擅長的;而明朝打的是奔襲戰,但考慮到明朝時期的三千營、五軍營等已經開始使用火器了,所以在軍隊戰力方面是不遜於瓦剌軍的,起碼在紙面上是不遜於瓦剌大軍的,要不然朱祁鎮也沒那麼大的膽子上陣。

    既然前期條件與對手都差不多,那差的就是皇帝的個人能力了,宋真宗趙恆並不是宋太宗的嫡長子,嫡長子是趙元佐,因為看不慣他老爹趙光義用“燭影斧聲”搶來的皇位,性情抑鬱出精神障礙了,後來宋太宗只好另選趙恆為太子繼承皇位。

    而朱祁鎮則是妥妥的長子,雖然不是嫡長子,但在明朝後期“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前提下,朱祁鎮在十歲時就繼承皇位了,據說民間野史稱當年宣宗皇帝抱著年幼的朱祁鎮問道若是蒙古南侵如何破解之時?當時幼小的朱祁鎮奶聲奶氣的說道:“我要親率大軍將他們打回去!”

    宋真宗雖然親臨澶州,但是並未指揮作戰,雖然當時有寇準的強勢,但是趙恆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後來也是謹小慎微見好就收,雖然花了歲幣是個恥辱,但是比沒有能力胡亂指揮還是要好一些的。

    但是朱祁鎮就夠嗆了,剛親政不久的小皇帝不但沒有自知之明,還聽信大太監王振之言,隨其胡亂指揮,最後五十萬大軍龜縮在土木堡這個彈丸之地,連飲水都成了困難,最後被也先抓住戰機擊潰,幾乎是全軍覆沒,包括了英國公張輔在內的多名老將慘遭不幸。

    其後也先更是拿著大禮包朱祁鎮叩關,直接兵臨北京城下,若不是有于謙等大臣另立明景宗主持大局,並且力排眾議主持“北京保衛戰”,只怕明朝的國運也就到此為止了。

    所以,這兩位皇帝御駕親征的不同結果告訴我們,上位者不要胡亂指揮,而且“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說不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戰果,強勢如漢武帝只不過授命衛青、霍去病之輩征戰沙場,不一樣取得彪炳史冊的赫赫戰功,而又有誰敢說衛、霍取得的戰功沒有漢武大帝的功勞呢?

  • 8 # 天晴愛睡覺

    明朝的皇帝喜歡親征,是因為自己會打仗,朱元璋七徵蒙元,朱棣五伐漠北,看到打仗就有點手癢癢。

    宋朝的皇帝喜歡親征,是因為自己造反起家,猜忌武將,對武將不放心,並不是有多愛打仗;

    孫子兵法有言: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宋朝的皇帝就是禍害,處處牽制處處掣肘,不懂卻愛瞎指揮,這仗還怎麼打?

  • 9 # 史海星槎

    古代帝王御駕親征,大多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帝王為了炫耀武力,建功立威,多是佔軍事優勢時候;一種是強敵來犯,提振士氣,此時往往處於弱勢。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開國皇帝,比如趙匡胤、朱元璋這樣身經百戰的一代雄主,在面臨戰事時自然胸有成竹,但那些繼承皇位的皇帝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雖然可能受過軍事教育,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一到真刀真槍的戰時基本要依賴於當時的領軍將領,這些人的軍事能力往往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

    宋真宗趙恆

    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親自領兵南下,一路進犯,最終陳兵於澶州城外(今河南省濮陽市)。

    此番遼軍的入侵來勢洶洶,一時朝中人心惶惶,很多大臣認為國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已經受到嚴重威脅,主張向南方遷都,重新集結軍隊再反擊遼國,但是宰相寇準卻堅決反對遷都,而是極力主張宋真宗應該御駕親征,鼓舞前線士氣。

    宋真宗經過前思後想,決定御駕親征,北上督戰。

    事實證明寇準的建議是正確的,當鎮守澶州的宋軍看見他們的皇帝宋真宗來到了澶州時,士氣大振。加上當時宋軍的將領乃是赫赫有名的楊家軍,戰事在宋真宗的鼓勵下逐漸向著宋軍有利的方向發展,最後終於反敗為勝,還擊殺了遼國很厲害的大將蕭撻凜,令遼國元氣大傷。

    儘管此時戰局對宋朝是有利,宋真宗還是決定跟遼國議和,因為宋遼兩國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無休止的戰爭,使宋朝筋疲力盡,另外南方各地起義不斷,還有西夏邊患尚未解決,宋真宗這次沒有聽取寇準繼續北上的建議,和遼國議和並簽下了著名的“澶淵之盟”。

    這次御駕親征的結果是結束了宋、遼之間持續幾十年的戰爭,換來了換來了兩國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戰火既熄,北宋得以節省了鉅額的戰爭開支,隨之也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加上宋真宗勵精圖治,宋朝成為一個經濟發達、貿易繁榮的世界強國,後世史稱“鹹平之治”。

    明英宗朱祁鎮

    而在445年之後的明朝,也有一位皇帝面對來犯,御駕親征,卻不料折戟沉沙,貽笑千古。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公元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挑唆之下,親率五十萬大軍出征。明軍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因為王振這個絲毫不懂軍事的權臣指揮失誤,先是吃了幾次敗仗,最後在土木堡地方被瓦剌大敗,幾十萬明朝軍隊潰散,隨軍出征的幾十位大臣戰死,明英宗也被也先俘虜成為人質。史稱“土木之變”。

    經此一役。明朝元氣大傷,軍中精銳喪失殆盡,大量朝中能臣和國家精英陣亡,使明朝政府的政治產生了斷層,長期無法恢復。

    據說朱祁鎮出征之前,有不少大臣勸諫他不要以身涉險,他輕信王振,執意不聽勸諫,終落得悽慘下場。

    宋真宗趙恆和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帝親征,面對群臣勸諫,都是一念之間的事情,然而結局卻是天淵之別,可見用人問題實在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 10 # 萬事之始

    宋朝一共有三位皇帝親征過,即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明朝也有三位皇帝親征過,即明成祖、明英宗和正德皇帝。這兩朝六位皇帝親征的結局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皇帝親征要想取勝,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皇帝要想御駕親征,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自己要具備擅沙場經驗(如趙匡胤和朱棣),不至於臨戰瞎指揮(如宋太宗);二是要戰之必勝。否則,皇帝有可能丟掉性命不說,還會使皇帝的聲望跌至谷底,影響以後對國家的統治。如果滿足不了這兩個條件,那就還是乖乖的待在皇宮內聽軍報吧!

    宋朝皇帝的親征

    宋朝自開國以來,一共有過三次皇帝親征。一是,宋太祖趙匡胤親征北漢;二是,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北漢和親征契丹;三是,宋真宗親征契丹,簽訂了《澶淵之盟》。

    從戰果上看,趙匡胤親征北漢,雖然沒有滅掉北漢,但在戰場整體形勢上還是佔據了上風的。趙匡胤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宋軍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極有章法,顯示出了趙匡胤沙場宿將的風範。後雖因契丹的干預而撤兵,但並不是戰敗,而是趙匡胤審時度勢,認為在南方未定的情況下,不想過於刺激契丹而引發大戰,破壞宋朝整體的戰略佈局。

    宋太宗親征北漢則是滿足了戰之必勝這個條件。這是因為北漢在宋朝的連年打擊之下,地盤急劇縮小,人口銳減,根本無力支撐起與宋朝的大戰。宋太宗是在趙匡胤打下的基礎上,利用北漢的孱弱急攻而獲勝。正所謂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可是,宋太宗被這次勝利衝昏了頭腦,他並沒有及時恢復軍力,安定北漢疆域的民生,而是想要乘著戰勝的良機,收服幽雲十六州。於是,宋太宗率軍從山西直取幽州。可高粱河一役,宋軍大敗虧輸,宋太宗在倉皇之下只得乘著毛驢車逃跑。宋太宗此次北伐失敗。從此之後,他再也沒有領軍作戰過,但他卻不放心邊關將帥領軍,每逢大戰,總是從宮內頒出陣圖,叫將帥們按圖佈陣,嚴重干擾了前線將帥們的指揮。

    宋朝第三次皇帝親征發生在宋真宗時期。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承天太后蕭綽、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統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威脅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鑑於宋太宗之前的失敗,宋庭內部一篇慌亂,遷都南京或者成都的輿論甚囂塵上。寇準力排眾議,提出,只有御駕親征才能夠挽救危局。無奈之下,宋真宗只得聽從寇準的建議,御駕親征。

    宋軍見皇帝親臨戰陣,士氣大增,並伏弩射殺了契丹大將蕭撻凜,動搖了契丹的軍心。蕭太后見宋軍勤王之兵越聚越多,恐不能勝,只得接受議和。最終,宋遼二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以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歲幣換來了所謂的和平。

    從宋朝的這三次皇帝親征來看,宋太祖是打了個平局;宋太祖先勝後敗;宋真宗簽了個城下之盟。除了趙匡胤那次,宋朝皇帝親征的結果都不太盡如人意。

    明朝皇帝的親征

    明太祖朱元璋在佔據應天后,親自出徵過一次,那就是對陳永諒的鄱陽湖之戰,此役大獲全勝;在自立為吳王后,親征過一次,那就是討伐張士誠,亦大勝。在建立大明朝之後,朱元璋從來沒有親征過,即使派徐達北征元朝,朱元璋也僅是到開封去慰問將帥,面授機宜。從未身臨一線指揮作戰。

    這是朱元璋的明智之舉,他久經沙場,深知戰場竅要,如果自己親赴前線指揮,則會干擾將帥們的指揮決心,很有可能會誤事。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親征次數最多的皇帝。也是明朝對外作戰武功最盛的皇帝,沒有之一。

    朱棣初封燕王,封地就在元朝大都故地北平,身邊皆是戍邊的驕兵悍將,這使得朱棣從小就養成了武勇的氣質。明朝初建之時,蒙元殘餘仍不死心,時不時的南下侵擾,這就給了朱棣沙場鍛鍊的機會。而且,他的岳父徐達常年駐紮北平練兵,也使得朱棣從岳父身上學到了很多兵法。可以這麼說,在明初諸王中,朱棣是最具有統帥資本的一人。

    朱棣登基後,立志要驅除蒙元,所以才五次出兵北伐蒙元,把明朝的邊境不斷向北推進。以歷代皇帝開邊的功績而言,朱棣是自唐以後開邊功勞最大的一位皇帝。

    明朝第二位親征的皇帝就是那位倒黴的明英宗了。他寵信太監王振,在沒有絕對制勝把握和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於兩天之內就組織起了20萬大軍進攻瓦剌。可惜,土木堡一戰,在王振的亂指揮下,明軍損失慘重,積攢了三代的明軍精華損失殆盡,連明英宗都被瓦剌俘虜。可謂是丟盡了臉。

    明朝第三位親征的皇帝就是那位愛玩的正德皇帝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正德皇帝不算是親征過,而是他在歷史上記載的那次“應州大捷”之前,就已經久駐宣府了。

    明正德十二年九月,蒙古小王子率領五萬騎兵扣關,久駐宣府的“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正德皇帝給自己起的名和封的官)指揮若定,率軍經過苦戰擊敗了小王子,據《明史》記載,此役“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

    這個數字其實就是個笑話,小王子率領五萬騎兵,明軍倍之,又連續廝殺了幾日,即使互相踩踏也不至於傷亡這麼小。其實,這就是明朝史官們人為搞出來的,是害怕正德皇帝率軍打仗玩上癮的一種手段而已。

    總結

    綜上所述,皇帝要想御駕親征,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自己要具備擅沙場經驗(如趙匡胤和朱棣),不至於臨戰瞎指揮(如宋太宗);二是要戰之必勝。否則,皇帝有可能丟掉性命不說,還會使皇帝的聲望跌至谷底,影響以後對國家的統治。如果滿足不了這兩個條件,那就還是乖乖的待在皇宮內聽軍報吧!

  • 11 # 大者隱市

    主要是對手不一樣,北宋和遼國,同屬於崛起期的帝國,明朝和元朝,明朝處於崛起期,元朝處於衰落期。這就好比賽馬,北宋對遼國,是上馬對上馬,誰勝誰負未可知,明朝對元朝,是上馬對下馬,一個朝氣蓬勃,一個日暮西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辦法可以專心讀書,專心思考,不被周圍打擾,現在整個人都浮躁,靜不下心來看書學習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