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島湖白小茶
-
2 # 茶小粒
喝茶也是一種隨心的行為,用自己樂意的泡茶方式也行。
不過要想真正喝出每種茶最獨特的風味,還是針對每種茶的特性用不同的沖泡方式更好。
例如紅茶可以沖泡,也可以煎煮。綠茶是嫩尖宜泡,老茶淺煮。而普洱茶還是沖泡為佳,如果煎煮,則會使茶湯過濃,味道苦澀而失了其醇厚的口感。
-
3 # 賜道茶道教室
目的不同要求不同。
如果解渴日常飲用的話,只要方便操作就好,順便說一下日常解渴補水,最好喝淡茶,喝溫茶,不能太燙也不能涼了喝!
如果以品茶欣賞為目的,那就需要水溫,茶量和沖泡時間上的調正和掌控,甚至對器皿,氛圍都可以做要求!
-
4 # 茶鑑
每個人的喝茶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有喜歡濃茶,有喜歡淡茶,有喜歡清香,也有喜歡濃香,而泡茶和煮茶也是有區別的,只有對的沒有最好的。是煮茶還是泡還是要根據茶葉的特徵來看,如果用反了既影響口感,又浪費茶葉那些茶葉適合煮茶?那些適合泡茶?
後發酵或者全發酵的茶葉,簡單的說發酵比較重的,味道比較大,需要高溫沖泡的茶,比如說有;熟洱、老茶頭、大黃片、紅茶等;2.陳年老茶,如老普洱、陳年鐵觀音、陳年巖茶等等,這些都適合用來煮茶。而那些清香輕發酵不發酵的茶葉以沖泡為佳,用來煮茶的話,茶湯不是變紫就是變黑,又有異味比較難以入口。
喝茶,這個就不用我說了!每個人的喜歡都不同。只有自身去嘗試才會知道你喜歡的是哪一種!.
-
5 # 1MM足跡
中國茶道講究水和茶葉並重。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論煮茶方法時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認為山水最好,也就是山泉水,其次為江水和井水。
-
6 # 茯妞
泡茶是件需要用心的事,花一點時間用心泡一壺茶,會讓人全身放鬆,心情愉悅。如果你能樂享其中,整個泡茶過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很多茶友都以品鑑一壺好茶為榮,但究竟怎樣才能泡出一壺好茶,卻始終抓不住訣竅。那麼,泡一壺好茶到底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茶具與投茶量
蓋碗或壺外觀好看沒用,重要的是容量,容量跟接下去茶水比、浸泡時間有直接關係。其中茶水比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無法確定投茶量,可先自己嘗試放適量茶葉沖泡,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加減。
注水方式及水溫水質
1、注水入蓋碗,沿著邊緣注水還是直接注水,對品質粗老的茶葉影響不大。但如果是比較嬌嫩的茶葉,注水時避免直接澆到茶表面。
2、除了綠茶要用80-85℃,紅茶溫度為85-90℃,其他茶用沸水泡沒問題。用80-90℃的水沖泡茶,湯水會柔和許多,包括茶葉的缺點,苦澀感也會減弱。
3、不同地區的水存在差距,一般建議用桶裝純淨水就行了。好的水無疑會增加點茶湯甜度,湯水的厚度,拿純淨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
浸泡時間
浸泡時間應根據投放的茶葉量而調節,茶葉放多了,浸泡時間應該短些,出水的時候速度快些;茶葉少了,浸泡時間則可稍微久一些。
其他細節
出茶湯時要把蓋碗裡的茶湯淋淨,否則會影響下一泡的口感。還有茶湯倒入公道杯時,手拿蓋碗的角度決定了出湯速度快與慢,如果蓋碗縫隙,縫隙大,出湯速度也會加快;縫隙小,出湯速度自然也就緩慢。不要小看這五六秒的差別,也是能夠增加茶湯濃度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泡茶時最要注意的是四個字:“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不同茶葉量有不同的泡法。
如果水溫低,湯水柔和,茶味略淡;如果是沸水:茶味、香氣足,優缺點能明顯感受到。如果投茶量少,浸泡時間不夠,味淡,水薄;如果投茶量多:浸泡時間沒控制好,茶味濃,甚至帶微苦。
-
7 # 茶語清心61
為了泡一壺好茶,還真的要說道說道。
茶,水,器,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舉個例子,今天我們泡一款2017峨眉山頭採雪芽。
1.在電子枰上取三克茶葉放入110ml蓋碗中。
2.燒水至85度沿碗壁持續注水(山泉水最好)。前三泡十秒出湯
-
8 # 豐海徐徐徐
喝茶這事曾經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學實習的時候,帶我的老師們人人桌上都有一大茶缸,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燒開水,泡茶。不同於日本人的細緻,中國人早就把喝茶當做生活中的一個動作,無論富足與否,茶都是必不可少的。當地稱的幾塊錢的茶葉雖比不上龍井、大紅袍,但有客來訪也一定要給對方遞一杯茶。
現在本格公司裡的小年輕們幾乎無人喝茶,上一次喝茶可能還是飯店大白磁水壺裡倒出的一杯涮碗的熱飲。雖說喝茶有喝茶的門道,喝酒有喝酒的姿態,喝咖啡有喝咖啡的玩法,但在中國,懂行的出門談生意最愛約茶,所以有人說“萬丈紅塵一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就像紅酒喝產區,茶也講究喝“山頭”。陪老闆出門喝茶,如果只知道碧螺春、大紅袍,或者總以 “擔心影響睡眠”拒絕就太露怯,因為並不是每一種茶都影響睡眠。
雖說把喝茶當作習慣還需要時間,今天就先了解了解中國茶。
六大茶類有哪些?
總的來說,根據加工工藝以及發酵方式不同,茶湯和風味也不同,因此有了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也叫青茶)之分。
中國人喝綠茶的居多,名聲很大的西湖龍井、碧螺春都屬於綠茶,而大紅袍則屬於烏龍茶(之後會細說)。綠茶特點是綠湯綠葉,也就是茶葉為綠色,沖泡出的茶湯也是綠色,屬於不發酵茶。
喝綠茶主要喝一個“鮮”字,所以綠茶最好喝當年的,清明前的為好,但說實話,綠茶耐泡度比較低,兩三泡就變淡,五泡以後幾乎沒有味道了,所以,認真喝綠茶是很貴的。
綠茶能提神,那紅茶就相對放鬆。因為屬於全發酵茶,紅茶茶湯也為紅色,分為工夫紅茶、紅碎茶、小種紅茶三種。英國人愛喝的紅茶Breakfast tea,主要產自印度和錫蘭,現在比較流行的滇紅和祁紅屬於功夫紅茶,有一點必須要提,紅茶屬於溫性的茶葉,一般不會帶來失眠胃疼這些體感,天氣冷的時候來杯熱紅茶,再舒服不過。
▲ 英國紅茶
再說白茶,屬於比較特別的一類茶,它的製作工藝是不炒不揉,直接就曬(專業來說是萎凋這一步驟),算是輕度發酵的茶類,從幹茶外形上可以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四種,《紅樓夢》裡面賈母喝的“老君眉”就是壽眉。
白茶因為茶氣比較清淡,比較對年輕人的胃口。
很多人以為英文的Black Tea是黑茶,實際上是紅茶,那黑茶又是什麼?
黑茶主要出產於湖南、湖北一帶,渥堆發酵是其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通常會以壓制成形後儲存,黑茶的口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如果儲存不當,還會有黴變。
在這裡要專門一下最近幾年很火的普洱茶,有人認為普洱屬於黑茶。但由於普洱分有生茶和熟茶(即發酵或未發酵等區別),生茶茶湯金黃透亮,喝起來香氣足有回甘,同屬於清香型茶;而熟普洱才是黑茶。
▲ 熟普洱
▲ 生普洱
烏龍茶,主要產自福建一帶,美名遠播的大紅袍、鐵觀音都是屬於烏龍茶啦,烏龍茶同樣屬於發酵茶,小分類很多,記住一個特點,“烏龍茶基本都是高香型的茶葉”,靠這個去辨別,就不會錯了。
六大茶中最小眾的應該屬於黃茶,製作工序與綠茶相同,只是在乾燥後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主要產在四川蒙頂、安徽霍山一帶。
第一泡茶要給領導喝?
領導讓你泡茶,你倒進開水就給領導喝,那就真是太不懂行了。第一泡茶通常要倒掉,叫洗茶,你把該倒掉的茶水給領導喝,是什麼意思?
不一樣的茶品類,需要的水溫以及耐泡度是不一樣的,比如綠茶頭泡的口感滋味最豐富,以普洱為例,三到五泡的滋味是最好…而無論哪一類茶,每一泡(注水浸泡幾秒鐘後倒出的茶湯稱為一泡茶)的滋味是不一樣的,體會其中每一泡的細微變化是喝茶的一大樂趣。
中國茶道里,泡茶的講究確實挺多,但紫砂壺、蓋碗、公道杯、茶漏、品茗杯這些器具應該是最必須的。一個人喝茶的時候圖省事,選擇能將茶水和茶葉分離的茶壺就最好。
▲ Jenaer Glas
-
9 # 淘氣花貓
根據您的說明來看,您應該是想知道,茶是泡著喝好喝,還是煮來喝好喝。
茶分六大類,按製作工藝來分,有白、綠、黃、青(烏龍)、紅、黑茶。
茶是泡來喝還是煮來喝,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就是新茶泡著喝,老茶煮著喝。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只有需要陳化的茶,才會久放,比如說黑茶、普洱、老白茶、老鐵觀音等。這類茶,陳化後,滋味會比新茶醇厚,香味由花果香轉為藥香或棗香。
這種轉化後的茶,溫潤養胃,沒有苦澀感,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冬季,煮上一大壺,慢慢喝。而新茶,一般都採摘嫩芽、嫩葉,為的就是那口鮮爽,由於選料細嫩,所以不適合長時間煮,最合適的就是快速泡飲,水溫也不宜過高。比如龍井、毛峰、甘露、金針、祁門等。新茶一般都帶有清新的花果香,口感鮮爽,但久泡會令茶多酚大量析出,導致口感苦澀,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覺得茶是苦的原因。
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泡法,能讓我們更好的體會,不同品種茶的優點,而方法不對,則體會到的是茶的缺點,所以,如何喝好茶,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值得學習的。
-
10 # 五月說茶
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因為好的標準因人而異,但卻得有一些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我兒子昨天的語文作業,問:亡羊補牢的那個人,他在修了羊圈後會怎麼想呢?答案可以用不同的文字來組成,但是,原則方向是不能錯的,就是他必須去修羊圈。
同樣的,如何泡好一泡茶,具體的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而有沖泡的差異。但是,根據不同的茶性,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如果把握好這些原則,能將一泡茶最大優點呈現出來,何樂而不為呢?也不枉了它經過茶農辛苦的勞作、茶商賣力的營銷,最後來到你的桌前。
不同茶類,沖泡方式不同。
這裡介紹的是每一類茶大致通用的方式。具體每泡茶還是需要你,在用心沖泡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微調。
泡好一泡茶,主要把握好: 茶具、水溫、茶水比、浸泡時間。水質也挺重要,但是考慮我們普通人不太可能為了泡茶特意尋找特別的水源。原則是不要用自來水!純淨水較合適。日後再專門對不同水質做杯測。
綠茶:綠茶適合蓋碗、玻璃杯,瓷質壺。 溫度為85度左右。 喜歡濃些,茶水比1:50,淡些的1:80或1:100 浸泡2-3分鐘。
毫芽多的綠茶,例如碧螺春,適合上投法。先把水注入茶具中,然後再投茶。 炒制後葉面光亮的,如龍井,適合下投法 利用水的衝力讓茶在水中充分釋放,採用先放茶葉,再加水。 蓬鬆類的綠茶,如安吉白茶,黃山毛峰,適合中投法。先倒一半水,投茶後再加另一半水。
綠茶一般衝3-4次,每次可留1/3茶湯,再加水,可保持每一衝的滋味一致,口感不會掉的快。
紅茶: 適合蓋碗、瓷壺,玻璃壺。 茶水比1:30 或1:50。水溫100度。 浸泡10秒,隨沖泡次數相應每衝增加幾秒。
白茶: 適合蓋碗、瓷壺,玻璃杯。 水溫100度。 茶水比1:25 或1:30 。浸泡時間 30到60秒。
烏龍茶:適合蓋碗、紫砂壺。水溫100度。 茶水比1:15。 浸泡時間頭三衝8-10秒,之後每衝加5秒
普洱生茶: 撬茶儘量不要撬碎。 適合蓋碗、紫砂壺。 茶水比1:15,新撬的茶量可適當少些。 沸水沖泡。注意要等沸水沸騰停止後才開始注水。注意出水均勻。 浸泡10秒。5泡後可增加2-3秒。
注意: 1.每次出湯要將茶湯瀝乾淨 2.沸水沖泡的茶,每衝之間間隔幾十秒。這樣杯底不會太熱而形成悶杯時間加長。
題主所問的是否水開後沖泡還是放入水裡一起煮泡。對於中國傳統清飲茶,都是採用水開後沖泡。對於陳茶,品質高的適合煮飲。注意是品質高的陳茶,並不是所有陳茶都能煮。具體道理以後有遇到類似問題再詳解。
對於國外的一些紅碎茶,則多采用煮飲。同時,這兩年火熱的新式茶飲市場的茶飲品,也是適合加入調配料煮飲,例如加鮮奶,糖,香料等。
-
11 # 承藝旗艦店官方賬號
泡茶有講究,並非是表面上的那一套,茶禮除了好看,雅觀,也有實實在在的作用。
無論是溫杯,還是洗茶,都是為了泡一壺最好的茶湯。就連這注水也是有講究的,一直有懸壺高衝一說,但此方法卻並不常見,相反,飲茶多年的老師傅往往是採用“底就”的方式注水泡茶,那個方式好呢?
先來說說這“懸壺高衝”:向茶杯或者茶壺注水時,有意的提高煮水壺,水柱從高處落下準確落入杯中衝擊茶葉,這便是懸壺高衝,啥,你要說倒歪了咋辦?那估計耳邊都是被燙的嗷嗷叫的聲音。不要為了高而高,沸水很危險的哦。
至於懸壺高衝的意義。一是為了美觀,提高藝術氛圍,這也是最主要的意義,透過倒茶時身形的變化和水柱的變化,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氛圍。這裡轉轉,那裡跳跳,是蠻好看的。
看到這裡,這“懸壺高衝”是蠻好的沖泡方法呢。其實不然,眾多的茶大師都說過泡茶不宜採用懸壺高衝。
首先,懸壺高衝講究一定的技術,持壺倒茶之人一定要穩,經驗要足,不然很容易被燙傷,不僅自己危險,旁邊看茶的茶友同樣很危險。而且沒有幾年功底和訓練,懸壺高衝時的動作跟只猴一樣,十分難看。
其次,沸水從高處下落,衝擊力很強,雖然可以使茶葉翻滾與水充分接觸,加快出湯速度,但會使茶湯湯感粗糙,也會讓茶不耐泡。
簡單來說,懸壺高衝相當於砸茶,舉得越高,砸的越狠,而茶被砸之後,沖泡的味道會有少許變化,如沖泡單叢茶,茶湯的味道會有少許苦澀之味;紅茶會有酸澀之味;綠茶更為細嫩,被砸之後茶湯會顯得渾濁,滋味也會有稍許苦澀。綠茶是要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茶葉,可見其講究了。
舉個例子,用懸壺高沖和沿杯壁注水兩種方法沖泡綠茶,沿杯壁注水沖泡出的綠茶茶湯清澈,滋味較為適中。而懸壺高沖泡出的茶,湯較為渾濁,滋味也更濃一些,當然,這需要大家細細品嚐。如下圖:
既然懸壺高衝不適合咱們平常泡茶所用,那麼下面的這四種泡茶方法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單邊定點法:字面意思,就是向茶杯內注水泡茶時,水壺的嘴要低,對著茶杯的邊緣的一個點注水,水流不宜過急。單邊定點法比較適合出湯較快的茶,如碎茶等。
二、環繞法:環繞法就是注水時沿著茶杯杯壁轉圈,邊轉邊倒水,用水流衝擊杯壁,而不是衝擊茶葉本身。同時,要注意出水的速度,出水快就轉快一些,出水慢,就多轉幾圈,大家自己把握。這種方法適合比較嫩的綠茶。
環繞法與單邊定點法本質上相同,均為避開水流對茶葉的直接衝擊,降低壺嘴,沿著杯壁注水。只不過一個移動注水,一定原地不動注水而已。
三、中間定點法:中間定點法就是注水時壺嘴壓低,朝著茶杯正中間一個點注水,雖然直接衝擊了茶葉,不過因為低,衝擊力並不強。
四、螺旋法:螺旋法比較有意思,操作簡單,也非常美觀。注水時,壓低壺嘴,先定點在茶杯中間,開始注水後,開始環繞著茶杯邊緣轉一圈,最後在轉回到,茶杯中間定點的位置。
第一泡沖泡茶葉時,適合使用單邊定點法,茶湯不會太濃,一泡過後,後續會越泡越淡,便改用螺旋法或者中間定點法,更有利於沖泡出茶味。
如果要洗茶,那單邊定點法不太實用,因為幹茶會飄起來,一部分遇不到水,洗不乾淨,這時用環繞法或者螺旋法更為合適。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這幾種泡茶方法,沒有那種更好,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沖泡方式,大家活學活用即可。
瀏覽器直接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援。 -
12 # 晉綰茶話
說起喝茶,單說清飲的話,大體上有兩種喝法。這兩種喝法一個俗,一個雅,並無對錯之分,只是適合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身體與精神訴求。
第一種喝茶方法,是準備一個杯子,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粗可細可有蓋可無蓋可玻璃可陶瓷,都沒關係,抓一把茶葉扔進去,開水直接沖泡,直接喝,可以喝一泡兩泡就倒掉,也可以一喝一整天,哪怕喝到後面只能看見茶而喝不到茶味。
這種喝茶法,簡單粗暴,雖說未必能真正喝到茶的最佳口感,未必能得到茶的最佳功效,但它卻是最方便的,基本不受時間、空間、茶器具的限制。
我認為茶道的核心,最終還是應該歸到“以人為本”上面來,充分尊重人性。喝茶這件事,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方便怎麼來。茶是服務於人的,不能讓人變成茶的奴隸。
第二種喝茶法,就是工夫茶的飲茶方式了。客觀來講,喝工夫茶,應該稱作品茶,和第一種喝茶的方式相比,工夫茶確實能讓你得到茶葉的最佳口感和香氣,能最大化的得到茶葉帶給人的健康功效,並且能讓人在品茶的同時,放鬆下來,靜下來,既有生理身體感官上的享受,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悅。
但喝工夫茶是有條件的,你得有時間、有心情、有環境、有器具、有樂於享受茶道儀式感的慾望。功夫茶講究起來,很不簡單。
首先,用什麼樣的水泡茶,選擇什麼樣的器皿來泡茶,不同的茶都是不一樣的,會影響到茶湯的最終表現。古人說的“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說的就是擇水和擇器的問題。
其次,投茶量的多少、茶與水比例關係、泡茶水溫、泡茶時間、注水方式等因素,每一種茶、甚至同一種茶的不同品級都不一樣。同樣的茶,有的人泡出來好喝,有的人泡出來不好喝,甚至同樣的茶同一個人泡,這次泡出來好喝,下次泡出來不好喝,究其原因,都和這些因素的處理息息相關。
再次,泡茶有相對固定的流程和禮儀規範。溫杯潔具,是否洗茶,如何出湯、分茶、品飲,行茶過程中禮儀和忌諱等等。
最後,有條件的話,再在現場搭配香道、花道、音樂等,渲染情緒,烘托氛圍,舒緩神經,愉悅心情。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呈現出一杯最好的茶湯,營造一個最佳的飲茶氛圍。
-
13 # 龍小二的茶館
愛喝茶的人難免總會被請出來給大家泡茶喝,平時自己喝,隨便泡泡也沒什麼。一登上臺面泡茶,總會有些緊張,擔心出錯會掉了面子。無論什麼品類、無論什麼價位,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還要靠泡茶人的好技術。
平時自己泡茶,如果有一套簡易的泡茶方法就不會讓好茶的味道“可惜”了。
遇到親友聚會、商務談判需要泡茶的時候,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步驟,能保證茶香的質量,確實是愛喝茶的人日常所需。
我們不是專業茶藝師,不需要太過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手法,但可以常做一些科學有效的泡茶訓練。
記住7個泡茶步驟,讓你隨時泡茶不丟面,快速進階泡茶高手。
一、泡茶先識茶
肉眼看外形和顏色,大致區分茶的種類,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斷條索緊結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調輕重等多個方面,再根據自己對茶的認識,選擇最恰當的沖泡方法的選擇。
綠茶:大多為黃綠帶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顯白色;
黃茶:條索嫩黃、肥壯挺直;
烏龍茶:綠葉鑲紅邊,條索肥厚捲曲;
紅茶:烏金色、茶芽少,帶有甜香;
黑茶:烏潤色澤,獨特陳香。
二、茶之母為水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適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則:要用軟水,純淨水、礦泉水、過濾水,都比較適合用來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沖泡,也需要先燒至100℃再放涼。
三、茶之父為器
茶器要結合沖泡的茶類選擇,蓋碗和茶壺適用的茶類範圍很廣,平時多練習使用,泡一般茶類即可得心應手,但注意綠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沖泡。
其他的輔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場合搭配使用。
四、體積投茶法
有的茶細小、扁平,或者是緊壓茶,看起來一點點,實際上已經夠重量了;有的茶粗壯、蓬鬆,看起來很多,卻輕飄飄的,差不多放大半壺才夠。
因此,根據茶葉的形態而使用“體積投茶法”,是比較科學且便捷的方法。
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和實際情況調整,體積投茶量僅供參考。
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態不一樣,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來”差別真的很大!
五、不同水溫不同味
在同一濃度的茶湯中,高溫沖泡出的茶湯較強勁,低溫沖泡出來的茶湯較溫和。嫩度較高的茶葉宜低溫沖泡,避免燙壞茶葉;粗老的茶葉可以用高溫沖泡,以激發出茶的香氣和滋味。品茶時可先嗅其香氣,待茶湯溫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飲。
不同茶類適應沖泡的水溫:
綠茶、黃茶、紅茶:80-90℃
烏龍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六、浸泡時長
針對功夫泡茶法,浸泡時長的掌握需要綜合考慮茶的品類、形態以及沖泡次數等因素。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比如紅茶,首泡的浸泡時間約為3-5秒,然後快速出湯。坐杯的時間可根據泡數而定,後面的每一泡可根據前一泡的坐杯時間適當地延長3-5秒。
另外茶葉如果較碎,則內含物質浸出速度快,需要適當減少時間,防止滋味苦澀。茶餅壓制較緊時,醒茶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則需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
七、適口為珍才是好茶
品茶≠評茶,我們日常泡茶時,可以隨著當時的情境和心情選擇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貴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沖泡技術,只要能夠享受當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畢竟適口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樂。
每次泡茶,心裡一邊想著這七個“小關鍵”,手裡一邊回顧動作,多實踐多練,相信你的泡茶技術也會慢慢提高。
泡的茶多了,手法自然熟練了;喝的茶多了,對茶的認識也更豐富了。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泡茶高手,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杯茶哦。
健康生活,從一杯茶開始。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回覆列表
說到泡茶,就想到龍井茶,大紅袍一個穿著古裝稍飾粉黛,清新脫俗的二八處子坐到青石茶几後,銀絲木炭烤茶煮茶的情景。
今兒正好看到搪瓷把缸子,就說說老北京冬天怎麼喝茶。那時候的把缸子都是工廠呀,開個會送的最好的禮品了。
80年代北京的冬天冷呀,每家每戶都有個蜂窩煤爐子,家裡的老人喝不起龍井呀這類的茗茶,葉片完整的茉莉花都喝不起。每天又離不開茶,那怎麼辦,張一元就開始賣茉莉花高碎,也就是茶末。為了喝的更有味道,家裡的老人,就會拿著當時的搪瓷把缸子沏一壺茶葉末子,這樣還不捨得喝,一天只喝一泡,然後蓄水,放到煤爐子上溫著,家裡來了客人滿屋茉莉花的香味,喝一大碗熱茶,沒什麼好東西但是盡了心意。
更多的是為孩子留著,冬天放學回來,冰涼的小手握著大把缸子,看著爐子上的烤玉米餅子,滿臉的幸福。要是趕上過節過年,在有塊豬頭肉,喝一口茉莉花,吃一口餅子,那就是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