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婉寶寶是老大
-
2 # 比茄多耳182
“自今日起5年之內,必定恢復與潔如的婚姻關係。如果違反誓言,沒有將她接回,祈求我佛將我殛斃,將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如果10年20年之內,我不對她履行我的責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將我放逐於中國國外,永不許回來。”
-
3 # 囧人君子
秦始皇二十三年,盧生髮現《錄圖書》內有“亡秦者胡也,”可憐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這麼多年的匈奴,始終不知道“胡”就是自己的二兒子胡亥,李後主《落花》詩云:“鶯狂應有限,蝶舞已無多,”未幾亡國,據《楊文公談苑》“蜀中桃序”條,辛寅遜仕蜀,孟昶為學士,王師將致討之前歲除,昶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寅遜題曰“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明年蜀亡
-
4 # 細說戲說
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即位後,用盡各種方法追求長生不老之術。有一位方士盧生,察覺了秦始皇這種心理,便告訴秦始皇,海上有一座蓬萊仙山,山上住著擁有不死之藥的神仙。
於是秦始皇邊讓盧生出海尋找蓬萊山,以求得不死之藥。盧生回來後,向秦始皇表示未能找到不死之藥,卻拿到了一本“仙書”,書上寫著一則讖語:“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到後,認為讖語中的“胡”是指匈奴,乃命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以絕亡秦之患,又修築萬里長城,以防胡人南侵。
秦始皇死後,李斯等人擅改遺詔,擁立秦始皇少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秦二世暴虐無道,導致了秦朝的滅亡,應驗了“亡秦者胡”的預言。不過“胡”原來並非是秦始皇所想的“胡”族(匈奴),而是其子“胡”亥。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據《史記·項羽本紀》載,早在楚懷王客死於秦時,楚國的南公就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它先驗而無比正確地預言了亡秦的真諦:即亡秦這一事業乃起於楚,又終成於楚。而僅就亡秦這一事實,這句名言還有著雙重應驗。
首先,亡秦大業雖成於天下民眾,但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響應的陳勝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權稱為“張楚”,率江東子弟渡江,成為抗秦主力的項羽也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權稱為“西楚”。
總領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個空前統一的大漢王朝的劉邦秦統一前雖是魏人,卻做過楚將。劉邦的眾臣之中也有不少楚人。其次,亡秦的決定性戰役就是在三戶水(今河北臨漳西)一帶展開,楚將項羽率軍戰勝秦軍主力,並接受其投降。從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轉之勢。以下即根據歷史記載,考察這句名言的應驗情況。
楚國地大物博,民風強悍,再加上楚懷王入秦,客死秦地不得歸國,楚人都很恨秦國,所以有所謂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赤伏符“劉秀當為天子”
相傳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但民間開始流傳一句讖語(預言),說“劉秀當為天子”,這句讖語據說來自一本圖讖,這本圖讖便是史書記載,由太學生彊華進獻的《赤伏符》。
目前流傳下來的文字是“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有人會說,這套把戲太常見了,某些趨炎附勢的人在劉秀髮跡的時候做好了送過去,或者壓根就是劉秀自己偷偷派人做的,這套江湖把戲歷史上屢見不鮮。但是這裡和其他所有的歷史上神秘預言事件所不同的就是,這個預言書,是在劉秀還在鄉下種地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而且弄得沸沸揚揚的。
王莽當政的時候,有一個漢室宗親叫做劉歆的就聽說了這個預言書,不但聽說了,而且立即做出了反應,馬上把名字改成了“劉秀”,那時劉秀還在鄉下種地,甚至他有任俠之風的嫡長的大哥劉縯都嘲笑他做不成事業。而後,這份預言書還影響了更多人,包括王莽的一個本家親戚王涉。此時,劉秀才剛剛開始與人創業過程,只是更始帝劉玄帳下的一員戰將而已。王涉和劉歆預謀篡奪皇位,被王莽發現問斬,劉歆臨刑前仍然相信赤伏符,他說,之所以他沒有成功,因為他原名不是劉秀,改名的不算,只有原名是劉秀的才是真命天子。
若干年後,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即光武帝。
十八子得天下
某一天隋文帝召見宇文化吉,說昨晚做了一夢,夢見自己被十八個小孩給揍了,被打的是遍體鱗傷,不知此夢是吉是兇!宇文化吉聽後跪倒磕頭,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此夢不吉,陛下請想,十八個小孩乃是十八子,這十八子合在一起乃是一個‘李’子,此夢預示將有李氏之人威脅我大隋江山。”
隋文帝聽到有人將威脅到自己的江山是大驚失色,於是問到:“愛卿可有良策化此不祥之兆?”老賊一聽機會來了便說到:“陛下可放心,只要將天下李氏之人殺盡,便可保我大隋江山千秋萬代!但天下李氏之人又何其多,陛下乃仁慈之主,又怎能忍心全部殺盡,為此臣建議只要將朝中為官的李氏之人除掉最為妥當!”隋文帝聽後是連連點頭,認為此法最好。
沒過多久,隋文帝就開始著手,凡是朝中為官的李氏之人可真是遭殃了,被殺的被殺,被流放的流放,輪來輪去輪到了李淵的頭上,不管怎麼說,隋文帝還是顧及到親情關係,將李淵貶為山西太原留守使,並下旨即刻前去上任,揀了條命的李淵連個扁屁都沒敢放,帶的妻兒老小急忙往太原逃命。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沒過多久隋煬帝楊廣做了皇帝,他荒淫奢侈、重用奸臣,百姓是痛苦不堪,都說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於是隋朝各地紛紛接杆起義,李淵在太原也起兵反隋,並最終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唐朝,隋文帝當時的夢不幸變成了事實!
點檢做天子
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北征燕雲,勢如破竹。正當這個時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不得不返回汴京。
回軍途中,周世宗帶病批閱檔案,忽然發現一個韋編袋子,裡面有一塊三尺長的木板,上有“點檢做天子”五個字。古人迷信,周世宗以為這是上天的旨意,於是馬上想到自己的姐夫——時任禁軍統帥的殿前都點檢張永德。周世宗想,前代後晉的石敬瑭就是後唐的駙馬,後來篡唐立晉,自稱天子。張永德現在的地位和石敬瑭多麼相似啊,於是周世宗立即下詔免去張姐夫的點檢一職,改任平時看上去老實厚道又曾立戰功的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
周世宗這麼做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姐夫張永德在禁軍內外黨羽眾多,可能在將來危及兒子的帝位,而趙匡胤寒門行伍出身,應該沒有纂位的可能。
然而非常湊巧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趙匡胤就發動了陳橋兵變,篡奪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最終還是點檢做了天子。
-
5 # 川軍六十六師馮天魁
法國元帥福煦說過:“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結果一語成讖。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知道,這是他在1919年一戰結束後說的,而1939年爆發了二戰,所以是二十年的休戰。
因為1918年11月德國一簽訂停戰協定,協約國就違背協議,拒不解除對德封鎖,希望由此造成饑荒,作為榨取鉅額賠款的手段。1919年協約國簽訂的凡爾賽合約,其實就是一個分贓協議,得到德國在戰前的利益,而福煦卻認為這個條約太嚴,因此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而實際上,這個合約很鬆,後面的事態也走向了福煦的軌道,1923年希特勒發動啤酒館政變,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而1939年,希特勒果然在歐洲掀起大戰,驗證了福煦的預言。
-
6 # 桂圈兒
一、“劉秀當為天子”。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九州大地先後興起下江兵、新市兵、綠林軍、赤眉軍等農民起義武裝;隨著時間推移,前後也出現了隗囂和公孫述等地主官僚武裝集團。
劉秀所在的舂陵軍在這一系列起義隊伍中一開始並不顯山露水。而且舂陵軍的領袖是劉秀的大哥劉yan(絞絲旁+寅)。
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看不出劉秀能夠在一眾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天子。
但是南陽蔡少公在天下大亂前、劉秀仍然是一介布衣的時候,就斷言:“劉秀當為天子”。王莽的國師劉歆與蔡少公所見略同,斷定劉秀將成為下一代天子。為了讓自己保有成為皇帝的可能,劉歆將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劉秀”。所以在同一個時間段內,王莽的新朝時期,歷史上同時有兩個重量級的“劉秀”。
最後,歷史的走向和蔡少公以及劉歆的讖言完全一致。綠林軍、下江兵、赤眉軍、新市兵煙消雲散;公孫述和隗囂等折戟沉沙;劉yan(絞絲旁+寅)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劉秀最終力壓群雄、掃平神州,推翻王莽,建立東漢。
劉秀的人生閱歷不正是一語成讖的最典型案例嗎?
-
7 # 同濟天下
1.“東南方有天子氣”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有術士曾對他說:“東南方有天子氣”。秦始皇對這一彙報十分重視,於是不久後開始巡遊天下,先是向東巡,再是向南巡,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鎮壓南方的天子氣。但很不幸的是,在第五次巡遊中,秦始皇病死於沙丘。
2.“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句話的出處已無可考證,大概意思是即使楚國只剩下幾戶人家了,但滅亡秦國的也必定是楚國人。從秦國最終由楚人項羽所滅的結果看,似乎印證了這句謠言。
3.“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漢獻帝元年,長安有句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第一句千里草指董字,第二句十日卜指的是卓字,意思就是說董卓命不久矣,不久之後必死。說來奇怪,董卓不久後還真被呂布殺死了。
4.“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句話是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的口號。蒼天指的是當時的東漢王朝,因為朝廷軍隊官員的服裝以青色為主,黃天指的是黃巾起義軍。隨著張角病死,黃巾起義被鎮壓,謠言也不攻自破了。
5.“燕飛來,啄皇孫”
漢成帝時,有句童謠:“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燕指的是當時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這句謠言印證了趙飛燕與趙合德姐妹恃寵而驕,參與殺害皇子,謀害皇孫之事。
6.“李氏當為天子”,“桃李子,得天子”
隋煬帝征討遼東時,有方士曾預言“李氏當為天子”,並建議隋煬帝殺光李氏族人。但卻讓李渾背了黑鍋。李密一直覺得自己是真命天子,結果誰知“桃李子”指的是在山西起兵的李淵。
7.“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明朝建文帝初年,大街上有個和尚邊走邊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燕指的是燕王朱棣,後來建文帝實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帝位。
-
8 # 創史人
人們常用“烏鴉嘴”來描繪某人的嘴特臭,有時也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惡,好事說不靈,壞事一說就靈。
秦始皇三十二年,盧生髮現的《錄圖書》內有“亡秦者胡也”,可憐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這麼多年,始終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兒子胡亥。李後主“落花”詩云:“鶯狂應有限,蝶舞已無多。”未幾亡國。據《楊文公談苑》“蜀中桃符”條:“辛寅遜仕蜀,孟昶為學士。王師將致討之前歲除,昶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寅遜題曰: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明年蜀亡。呂餘慶以參知政事知益州,長春乃太祖誕節聖節名,寅遜歸朝,為太子中允,上疏諫獵,詔褒之。元代皇宮專門用於大典、登基的正殿名大明殿,結果元亡於明,明代的朝門名乾清殿,結果明亡於清。大清武英殿的西配殿明煥章,結果驅趕遜帝溥儀出宮者馮玉祥字煥章,後寢一殿名中正,又合了蔣介石的字。明崇禎帝在盧溝橋建一行宮,一左一右分別名“永昌”、“順治”,不久逼其景山上吊自殺者大順皇帝李自成的年號即永昌,崇禎之後登基者福臨的年號即為順治。宣統初年,曾流行一首“十字清”,謠雲:“清受天命,十傳而亡。”查清廷由順治而宣統,確為十傳,又有宣統拆字謠:“日宣三德,歷算三統。”解雲:“宣統二字,皆暗合三數,而統字又類絕字,清祚其至宣統而絕乎?”三歲的溥儀受命進宮繼位,由其父監國攝政王載灃扶護著舉行登基大典,載灃側身跪著,雙手扶住溥儀坐上太和殿的寶座,接受百官朝賀。小皇帝坐不住,哭喊不止,連喊“我要回家!”載灃連連哄勸說:“快完了,別哭!”這話果真應驗,溥儀做了三年皇帝就“完了”,辛亥革命推倒清王朝,宣統“回家”了。章太炎被袁世凱囚禁在龍泉寺,悲憤已極,常書“袁世凱”三字並以掌擊之,也曾寫“死耳”二字贈人。民國四年,他寫“明年祖龍死”五字,翌年袁世凱果然暴斃,章始得自由。朱天目有一印:不死先生,鄭曼陀有一印:曼陀不死,不數年,二人俱死。郁達夫詩:“但求飯飽牛衣暖,苟活人間再十年。”十年後,果被害身亡。 -
9 # 召伯遺愛1
我覺得所謂的一語成讖,是有智慧之人預測未來的事情或者是希望未來會怎樣,或者是有人已經在預謀什麼事情,故而編制的,以獲得天意的支援而收復人心。其實這是人心向背,但不是一個小圈子裡的人搞的,不是閉環的是開環的一個系統。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但還是人搞出來的。一個朝代怨聲載道時,這樣的流言童謠有很多,有人造謠,有人借造謠言起事,有人相信謠言追隨起事者。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一幫人。這就像賭球,堵的人多了,總有那麼一兩個會中的。所以成了神預言
-
10 # 金山萬丈
秦始皇三十二年,盧生髮現的《錄圖書》內有“亡秦者胡也”,可憐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打了匈奴這麼多年,始終不知道“胡”就是他二兒子胡亥。李後主“落花”詩云:“鶯狂應有限,蝶舞已無多。”未幾亡國。據《楊文公談苑》“蜀中桃符”條:“辛寅遜仕蜀,孟昶為學士。王師將致討之前歲除。昶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寅遜題曰: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明年蜀亡。呂餘慶以參知政事知益州。長春乃太祖誕節聖節名,寅遜歸朝,為太子中允,上疏諫獵,詔褒之。”
-
11 # 喻鳩淺
1:記載最早的讖語:月將升,日將沒;桑弓箕袋(箕草編的箭袋),幾亡周國”
這是一首童謠,發生在周宣王時期。周宣王為此大肆捕殺獵戶。最後西周亡於犬戎。
2:亡秦者,胡也。
發生在秦始皇時期,盧生出去給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藥沒找到,帶回來一本書。秦始皇以為秦朝要亡於胡人,後來秦帝國亡於二世趙胡亥。
3:五十年後,東南有人反
西漢初年,劉邦把侄子劉鼻封為吳王,很快就後悔了,說出了這句讖語,讓他好自為之,劉鼻連聲說,不敢不敢。後來劉鼻果然聯合諸侯發動了七國之亂。劉邦的岳父呂太公會看相,他好像也學到了這個手藝。
4:代漢者,當塗高。
這一讖語在漢武帝時期就出現了,漢武帝曾感嘆說,希望應讖的不是自己和兒子。西漢亡國後,劉秀和公孫述曾就此展開爭議,劉秀問公孫述,你姓塗高嗎?
東漢末年,曹丕,袁術,後來的南齊蕭道成滅亡劉宋,郭威滅亡後漢都利用過這個讖語。
【劉秀:我竟然做到了,哈哈哈哈……】
5:劉秀為天子。
當時很多人都說做天子的是劉秀。大學問家劉歆會算命,為此特地改名叫劉秀。而真正的劉秀,早年在姐夫鄧通家時,大家就一起討論這個讖語,劉秀最後很憤恨的說,安知非僕,怎麼知道不是我呢。後來他做了皇帝后,鄧通又一次跟他追憶往事,鄧通說,僕竟做到了。劉秀仰頭大笑。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這個說的是董卓,前面三句是董卓的名字,最後一句說董卓要完蛋。董卓擅權不久,董卓卒。
6:牛在馬後。
司馬懿曾因為這個讖語,殺害了大將牛金。後來都謠傳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是其父妃子和牛姓家僕所生。
【預言界最強組合:袁天罡李淳風組合】
7:一大人只十
這個讖語不出名,但是說這個話的人就厲害了,他叫高洋,北齊開國君主,歷史上最會算命的皇帝,建國後,大臣給他挑選了一個天保的年號。高洋嘆息說,不好啊,天保就是一大人只十,這不是再說我,只能在位十年嗎?
天保十年,高洋崩。
:8:東海十八子,八井喚三軍。手持雙白雀,頭上戴紫雲。
說的是唐朝取代隋朝,十八子就是個李字,李家雖然住在太原,卻是伯益的後代,伯益是東夷人,地盤在山東一帶,所以說東海十八子。
9:唐三代後,女主代唐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預言家李淳風,就是寫《推背圖》的那個,告訴李世民唐三代後,女主代唐。李世民因此誤殺大將李羨君,後來武則天取代唐朝。
10: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黃花滿地發
這個說的是黃巢,黃巢這個人生來就和菊花結緣,連和他有關的讖語都說的都是菊花,八月秋季,菊花燦爛。再所有的帝王之中,如果黃巢也算帝王的話,帝王詩最霸道的一位不能說他了,而且他的幾首詩也都是寫的菊花。其中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比只寫的出來半首“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的趙匡胤還要厲害。
11: 兩角犢子幹唐祚
指朱溫取代唐朝,朱分開就是牛和八。犢子指小牛,八就是那兩隻腳。
12:檢點做天子。
後周世宗柴榮,其實是郭榮(他過繼給了姑父郭威),柴榮因此誤殺姐夫張永德,改趙匡胤接任。他就從來沒想過廢掉這個職務。
13:莫逐燕,逐燕燕高飛,高飛上京畿
指朱棣靖難之役取代朱允炆,朱棣是燕王。朱允炆削藩之後,他發動叛亂。還有個版本,有一句“啄皇孫”。朱允炆就是以皇太孫之位直接繼位的,他爹朱標早死。
雖然這些讖語都很牛逼,但是跟李淳風,袁天罡試圖二人擦背……推背出來的《推背圖》還是要稍次了一些。《推背圖》上的預言據說,到現在還沒用完。
-
12 # caniforget999
很多回答都“審題不清”啊!提問分明是“一語成讖”,大家都在回答史上有名的讖語。
一語成讖是指隨口說說結果成真了。我來說一個著名的“一語成讖”的故事。
《世說新語》雅量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太元末,長星見,孝武心甚惡之。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雲:“長星,勸爾一杯酒,古時何時有萬歲天子?”
孝武帝司馬曜話說得很豁達,人當然都會死。但他說完這話之後不到一年就死了,還是死於非命,這不是倒黴催的麼!
這才叫“一語成讖”。
-
13 # 帝國的臉譜
在韓信被劉邦分封為齊王后,謀臣蒯通曾用“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之語勸韓信,要他抓住這一在外為王、擁兵自重的最佳時機,割據一方,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還警告說,如果不搶抓這次機遇,待劉邦奪取天下以後,韓信勢必遭到:“野禽殫,走犬亨;敵國破,謀臣亡”的悲慘下場。韓信沒有聽從蒯通的話,結果最後身首異處,被殺害於長樂宮鍾室。蒯通此話,可謂一語成讖最著名的例項。
蒯通,范陽(今河北徐水)人,本名蒯徹,後人避漢武帝諱稱其蒯通。蒯能能言善辯,是秦末漢初著名謀士。前209年,陳勝自立為王后,命武臣等北略趙地,蒯通憑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遊說秦朝守將,使武臣一連招降三十餘城,其口才之卓越,可見一斑。
之後,蒯通又投奔了韓信,使韓信成為了齊王。當時,劉邦命韓信開闢北方戰場,在收復魏、趙、燕三國之後,韓信攻打齊國,在平原準備渡黃河時,韓信聽說酈食其遊說齊國,招降了齊王田廣,於是準備停止進攻。
就在這種戰略決策的關鍵時刻,蒯通趕緊勸說韓信,說劉邦命令你攻打齊國,卻並未告訴你另派人去招降,如果此時罷兵,將來萬一酈食其以口舌收復齊國七十餘城,你以數萬兵馬才收趙國五十城,人家肯定會譏笑你。不如按照原先計劃,繼續攻齊。在蒯通的勸說下,韓信果斷進軍,一舉打敗了齊、楚聯軍,攻下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
韓信平定齊國後,蒯能接著就給韓信提出“參分天下,鼎足而居”的建議。他認為,韓信稱雄於北方,手握重兵,隨劉漢則劉邦勝,隨項楚則項羽勝,他建議兩利皆得,乾脆與劉邦、項羽分庭抗禮,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勢,這樣,你韓信才有希望在將來問鼎中原,奪取天下。
而且,蒯通反覆強調,只有此時與劉邦抗衡,與項羽抗爭,才是最佳的時刻。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對於韓信來說,如果真要將來尋求更大的發展,謀求更大的功績,蒯通的勸說,確實是肝膽之言,忠心之語。如果這個建議被韓信採納並施行,後來是不是有漢朝天下,確實難說。
但是,蒯通口水都說幹了,韓信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韓信的目標不遠大,他只要劉邦按照他的功勞,分封他一個諸侯王,他就知足了。韓信沒有想到的是,他如果不去奪取天下,一旦劉邦當了皇帝后,他這個異姓王是遲早會要被清算和收拾的。
果然,韓信後來便因功高震主而被斬殺於長樂宮鍾室,蒯通對韓信所說“野禽殫,走犬亨;敵國破,謀臣亡”,可謂一語成讖。
-
14 # 姚說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語成讖”有很多,挑其中兩條與大家分享。
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讖語,在秦朝時期廣泛流傳,西楚霸王項羽成為滅秦的主力,這一預言最終應驗。
這句話是范增拜見項梁時所說的:“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此句意為雖然楚國只剩下楚王族三氏昭、屈、景,也要滅掉秦國,以報國仇家恨。
二、“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六年,被派出去尋仙訪道的盧生帶回了讖語:“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認為這句話是在暗指北方匈奴為患,於是命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徵集百姓修築萬里長城。
然而秦始皇死後,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篡改詔書,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立胡亥為帝。秦二世不僅沒有繼承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猶有過之。於是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響應。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趙高命閻樂在望夷宮刺死了二世。隨後,趙高立子嬰為秦王。
這正應驗了那句曾讓秦始皇寢食難安的預言——“亡秦者胡(胡亥)也”。
-
15 # 刺蝟歷史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論一語成讖我只服司馬徽!司馬徽當年一句話說準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都無法成功北伐,那預言帝可真不是蓋的!一個字:準!
官渡大戰後,曹操奇襲烏巢,收拾了袁紹,從此北方就是曹老闆兒說了算,可是他不甘心只擁有北方,轉過來就打劉備,劉備哪是曹操的對手,結果被打得一塌糊塗。
劉備逃到了荊州,可是荊州劉表手下的人不服,暗自誅殺了劉備,劉備被的盧馬所救遇見了這個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後來才有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三顧茅廬得臥龍諸葛亮,本是一件高興的事兒,可是這個水鏡先生司馬徽望著劉備和諸葛亮遠去,說了一句“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惜哉!惜哉!”。
後來劉備夷陵大戰失敗,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正式接手蜀國軍政。六出祁山也沒有成功北伐,最後病逝五丈原,司馬徽當時的一語成讖,可謂是古今第一預言帝。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驚人湊巧。
回覆列表
“一語成讖”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和“一語中的”不同,“一語成讖”一般指一些“兇”事,不吉利的預言。
歷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一語成讖”的故事,現在看來更像是當時的人對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的遠見。
章惇曾說宋徽宗趙佶不可君臨天下
“花鳥皇帝”趙佶本無繼位的機會。在自己的兄長宋哲宗去世後,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
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無子,神宗(宋哲宗父親)諸子皆庶子,排除患有目疾的趙佖後,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章惇指出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這時候向太后又以宋神宗語駁斥:“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於是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援下,立趙佶為帝。
事實證明,雖然趙佶剛坐上皇帝之時頗有明君之風,然而沒幾年,就在蔡京、童貫等大臣的引誘下,開始醉心自己的藝術創作,置朝政於不顧,甚至以畫畫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這樣統治下的朝政,在金兵來臨之時不堪一擊,匆匆讓位給太子趙桓,然而終究逃不過國破家亡,自己淪為俘虜,並在異國他鄉變成一縷孤魂而去。
宋徽宗的藝術成就極高,到在政治上被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從另一方面也見識到了章惇對於宋徽宗的遠見。
唐朝詩人曾預言自己的女兒將會是孤兒
唐玄宗時期詩人兼狀元崔曙生於貧寒之家。少年便背井離鄉,去遠方求學。幸得結交了一堆文人墨客。
雖然腹有詩書,雖有報國無門的現實,但仍對明君納賢充滿了希望,終於在一次科舉考試中考中了進士第一名,被唐玄宗選為狀元。
而被取為狀元的原因,就是因為《明堂火珠詩》這一首詩,詩中寫道:“正位開重屋,中天出火珠。夜來雙目滿,曙後一星孤。天淨光難滅,雲生慾望無。還將聖明代,國寶在京都。”
其中“夜來雙目滿,曙後一星孤”之句頗得玄宗讚賞,取為狀元。官授河內尉。然而長期的隱讀生活。使崔曙對仕宦漸覺心灰意冷,形成了高蹈世俗的性格。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緣故,崔曙第二年病故,僅留下一女名星星。
而後人皆以為應“曙後一星孤”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