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啟關愛自閉症
-
2 # 孩子王育兒顧問
通常如果寶寶開口說話早,大家就覺得這個寶寶聰明機靈,但有的寶寶開口說話遲,或者會說的詞語少,就有人說“沒關係,這是貴人語遲”先來糾正一個錯誤,“貴人語遲”說的並不是聰明的寶寶說話遲,而是指謹言慎行,先思考清楚再說話。被套用在寶寶說話遲這個事上,不止沒道理,還會耽誤有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
寶寶語言發育能力表雖然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快慢不一樣,我們沒必要刻意去強求寶寶什麼時候一定要說話,能說多少字,但還是要有個基本參考值,如果語言發育能力落後常規太多,就要考慮是否是語言發育遲緩,及時去看醫生了。如果錯過了對語言問題干預的最佳時期,很可能會造成終生遺憾。
語言環境很重要,有些錯誤不要犯為什麼有的寶寶很早就能開口說話呢?這和爸爸媽媽為寶寶創造語言環境有很大關係。
1、沉默寡言的環境不利於寶寶學說話
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就是他最好的老師。想想如果平時爸爸媽媽都很少說話,寶寶去哪裡學說話呢?不是隻有正兒八經的教寶寶說話才是讓他學說話,陪寶寶玩遊戲、帶寶寶出去遛彎、給寶寶餵奶,這些日常生活點,都可以和寶寶多互動,不要以為他還小聽不懂你說話,寶寶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發出聲音,這有助於他早開口說話。
另外,多帶寶寶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其他小朋友玩,都能更好的為他創造語言環境。
2、學一門語言就行了,真的!
有時在小區樓下看到老人帶著1、2歲的寶寶教他說家鄉話,還有的父母迫不及待的送寶寶上早教班學英語。拜託,我們成人普通話學得很好了再學一門新語言尚且很難,何況這麼小的小孩。你一下子向他灌輸這麼多陌生的語言讓他怎麼學?反而會讓寶寶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甚至害怕開口說話。
3、家長口齒要清楚
孩子喜歡模仿,所以平時家長說話也要注意,口齒清楚、發音準確、聲音洪亮、語速放慢。當然,還有一點,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
4、不要替孩子說話,多鼓勵孩子自己說
童姐之前就犯過這種錯,寶寶想要什麼東西時候,在那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我看著都著急,早等不及去幫他弄了。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你在無形中剝奪了寶寶說話的權利,時間長了他覺得只要透過手勢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還費勁說什麼話呀。
在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多點耐心、多鼓勵寶寶去勇敢的表達。
5、少和寶寶說疊詞
寶寶最開始學說話,就是從疊詞開始的,譬如:爸爸、媽媽、飯飯等,家長們喜歡透過疊詞和寶寶交流,譬如“吃飯飯”。但是,按照寶寶語言發育能力表,1歲半以後寶寶留進入了詞彙量暴漲期,你再用這樣的詞語和他說話,聽起來萌萌噠心都要軟化了,但並不利於寶寶往更高階的語言能力階段發展,什麼時候才能連貫的說個句子呢?
6、寶寶說話和口腔也有關?
還真有關!
有些寶寶說話晚,就是因為口腔肌肉沒有得到鍛鍊,輔食新增的過遲或者平時餵養的食物太精細,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不僅影響牙齒的發育也影響寶寶吐音。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請忘記所謂愛因斯坦這些例子,畢竟這世上愛因斯坦只有一個。也不要聽信那種“XX家孩子以前怎麼怎麼,後來可聰明瞭”,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生長髮育各不相同,偶然一個例外不能成為必然。如果寶寶的生長髮育比正常水準要落後很多,請不要再問你問他問度娘,而是直接去醫院檢查,沒問題是再好不過,有問題及早干預治療才是最好的。
Hi,我是童姐。我是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3 # 小穎媽育兒書屋
不知道有沒有經歷過哈,居住環境裡有3種以上的語言,孩子當然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比如我的表弟,3歲多才講,講出來混合各種口音,聽得人哭笑不得。
在他的成長環境中,有客家話,粵語,雷州話,信宜話
他肯定是難以消化的,以至於從小似乎就顯的特別孤僻,話少,不夠活躍,家裡人一度特別擔心:不會是傻子吧
可是慢慢長大了以後,也並不影響啊!那幾種家鄉話他都學會了,與人交往也沒有什麼問題。孩子話說的早,家長當然是歡天喜地的,要是孩子不說,家長就著急的像熱鍋螞蟻。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再像以前那般要吃沒吃,要喝沒喝,整天愁著解決溫飽。
現在的孩子,有全職媽媽或爸爸的悉心照顧,有保姆或爺爺奶奶的貼心守護,要什麼有什麼,家裡的玩具就能丟一個房間。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容易喜新厭舊,稍不滿意就撒潑打滾,痛哭流涕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很難接受失落感,認為父母親人有滿足她們所有一切願望的能力,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說話,當然就需要有人對話,不然哪裡會說。
家鄉現在有個婆婆幫忙帶孫子,2歲半孩子只會說媽媽,婆婆呢?也有每天都帶他出門去玩,但是無論怎樣都是開不了口,婆婆說了一句話:很多時候,我都不理他,就和他一起在家看電視。
哎,電視機的內容很精彩,可是沒有人與他互動,交流,要是恰巧孩子也不愛說,你覺得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說話
還碰到一個孩子,4歲了,什麼都不會說,一問之下,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為了防止細菌,為了孩子有好的生活環境,足不出戶,就每天在家裡玩,還把早教機構的老師請到家中,把器具都帶來一起輔助上課,可孩子始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
4 # 漫步育兒路
我知道這個回答可能有點殘忍,但出於負責的心態,我不得不說:
自閉症的孩子一般都會有語言障礙。這既不是金口難開,也不是貴人語遲。
而是因為,自閉症的孩子一般都有生理方面的缺陷。
所以,如果孩子有自閉症傾向,那麼,現在最要緊的應該是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儘早治療,更有可能恢復。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7個多月早產。出生後8個月時,發現有自閉症傾向,立即開始治療。前後兩年,數個療程,終於將孩子治好。現在孩子五歲多,和常人完全一樣。
當然,如果醫院檢查的結果是好的,你就大可放心。按照蒙臺梭利研究的結果,6歲以前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其中3歲以前是輸入性學習的階段,3歲以後是輸出性學習的階段。
所以,有些孩子開口遲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每天和他說話,不斷地告訴他他所見到的事物,和他表達你的見聞;並適當放慢語速,耐心等待,總有一天,他會開口的。
-
5 # Bo卟嘚吧
有自閉症傾向和語言遲緩,看是醫生確診的,還是自己以為的。
如果醫生確診,不要抱任何僥倖心理,你的孩子註定要你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和發育正常的孩子達到一個水平。記住,永遠在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正確幫助下,對孩子進行治療,不要迷信,不要隨意相信偏方。
如果僅僅因為孩子某些行為,懷疑孩子有自閉傾向,語言遲緩,那是不必要的。我的孩子快兩歲了,語言方面一直進步很慢,但突然最近一兩月開始跳躍式的發展。孩子學語言的過程是需要積累一定的輸入,才有輸出。堅持教孩子,讀繪本,朗誦兒歌,多和同齡小朋友玩,都會幫助孩子儘快開口。
-
6 # 思雨媽咪
孩子是醫生診斷的自閉症,還是自己認為的呢?如果是醫生診斷的,請趕緊儘早干預,盡最大的可能去康復。越早干預康復的可能越大。
一、媽媽要做好心理準備陪著孩子打這場漫長而艱苦的仗。媽媽的心態非常重要,先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二、也許閱讀能讓孩子敞開心扉,走出自閉。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三、無條件地接納他。無論他是把書本弄壞了,還是把到處弄得髒兮兮的,還是貼得到處都是貼紙,只要沒有危險,放手讓他自由。
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變得不一樣了,甚至不自閉了。
-
7 # 北京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其實這是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症傾向可能是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但自閉症傾向還不是自閉症。
另外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先不提這些原因,讓我們來看看孩子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
其實無論是在語言理解還是在表達上,落後於正常同齡兒童都可以說是語言發育遲緩,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就非常多了,比如造成發音問題的主要是各種疾病或損傷造成的發音器官結構或功能的障礙。
我們一般說的“說話晚”,大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原因:
1、其他方面都正常,只是說話晚。在問診的過程中,這些孩子的家長,常常反應過在孩子出生前後有一些異常現象,如早產、滯產、輕微的新生兒缺氧,一些新生兒疾病等等,這些異常現象多沒有造成其他影響,很多甚至被家長忽略或遺忘,但實際上這些異常可能已對孩子的語言發育造成影響,只是孩子開始說話要等幾個月以後,表現出來語言發育遲緩要等一週歲以後了。
2、其他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如中輕度聽力障礙、顎隱裂等,這些疾病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表現上不容易被發現,但卻會影響到語言理解能力或構音障礙,如顎隱裂常常是3歲以後說話還是很不清楚,而中輕度聽力障礙會表現為理解能力和發音都有問題,其實這類問題從發音和表現上是能夠基本判斷出原因的。
3、語言發育其實是和大腦發育同時進行的,兩者之間需要有一定協調性,前面那個正常兒童的語言發育過程,什麼時候開始發聲,什麼時候會說短句,其實大腦的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作用。兩者發育的腳步一旦脫離正常的範圍,就會產生問題。像智力缺陷或認知障礙,其實主要是大腦發育拖慢了語言發育的腳步。當然如果能在客觀上促進語言發育,也會對大腦發育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3、已經找不到原因,只是表現在發音器官功能上的異常,造成發音的問題。一般由於找不到具體原因,往往孩子的發音到了該發準的時候還是發不準,也可能會被定義為語言發育遲緩。
4、語言環境的問題。孩子的說話是學來的,家長平時說話,或者和孩子說話,都相當於在教孩子說話,也許不必故意去想著怎麼教好,只要家長說話正常就行了,但卻要避免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家長都不怎麼說話,也不愛和孩子交流;第二個是家長有語言障礙,孩子學的是不準確的發音;第三個是語言環境複雜,不同語言、不同方言,孩子可能找不到重點,正在發育中的大腦可能會很……“暈”;第四個是家長愛學孩子說話(該讓孩子學你說話的時候,你卻學起孩子說話,這麼愛學習……也是醉了!)
很多人最多的是語言環境問題,實際上在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眾多原因裡,這個原因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是比例最低的。可能只是因為只有這一項是家長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總之,語言發育遲緩是多種多樣的。先不論“貴人語遲”、“金口難開”的本義是什麼,“語遲”的未必是貴人,“難開”的也未必是金口,相反,可能有更大的隱患等著孩子。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作用生物學的應用學科——醫學,在語言障礙的研究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最重要的是缺少這方面的實踐,這其實也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這“多種原因”也造成了在語言障礙方面進行科學研究的學者很少,進行實踐的也就更少。
少不等於沒有。何玲教授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發現其實大部分語言發育遲緩,即孩子“說話晚”,都是可以透過語言訓練追上正常的孩子,那些因智力、認知問題(多為大腦發育問題)造成的語言發育遲緩,實踐證明,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語言發育的進步,反過來會刺激大腦發育,在語言發育追上正常孩子的同時,智力和認知能力也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Hi,我們是陽光語言,致力於語音病理學的研究和語言障礙矯正事業。
-
8 # 執業藥師小宸宸
孩子的聽力要是有問題的話,或者發聲器官不正常,會導致孩子不能正常發音,比如,孩子若出現舌繫帶過短、唇裂、顎裂等異常,就會出現發聲氣流走向失常,或者是發聲協調困難,從而影響到孩子說話;如果孩子有聽力方面障礙,也會影響語言的發展。再有一種可能是如果孩子是孤獨症患者,或者智力低下,也可能導致不會說話。
-
9 # 醫教寶育兒助手
這個問題很多家長一直在問,對此,我只有一句話:
當!然!要!注!意!
拜託別再拿“王陽明”“愛因斯坦”“丘吉爾”來做案例了好麼!!!
這是個案!個案!個案!!!
而且他們那個年代,到底多少孩子因為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從而命運悲慘,書上是不會寫的!!!
現在的醫學結論是統計了無數樣本才得出的結果,遠遠不是一兩個甚至上百個特例可以挑戰的!!!
別再相信什麼“貴人語遲”好麼!!!
也別再相信誰誰誰十歲才說話了!!!
已經有無數案例就是因為聽信別人的安慰,導致延誤治療了!!!
一旦發現孩子說話晚,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專業的醫生檢查一下原因,畢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一旦耽誤就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啊!!!
對於孩子說話晚,家長都應該知道些什麼?首先,家長應該瞭解的是,從兒童語言發育的角度看什麼是“遲”。
一個粗略但是臨床上常用的初篩的標準:
一歲的兒童還沒有講出真正的第一個詞(比如,“媽媽“,又比如”要“);
兩歲的兒童還沒有50個詞的詞彙量,還沒有開始把兩個詞放在一起(比如,”要餅乾“,”爸爸抱“),;
三歲的兒童還沒有開始出現三個詞的簡單句子(比如,”爸爸開車車“,”媽媽拿蘋果“)。
在兒童語言評估和干預比較成熟發達的國家,如北美和歐盟國家,臨床上對“語遲兒童(late talker)”的診斷需要兒科醫生和言語語言病理醫師協同來完成。
其次,家長可能要關注的是,語言發育“遲“的兒童是否可以自己趕超上來。
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科研實據:
以下是根據大量臨床科研得出的資料的一個簡要總結:
在兩到三歲半之間,“語遲兒童 (late talker)”的比例大約是13.5-17.5%;
在四到七歲之間,被診斷為 “語言障礙“的兒童的比例是7.4%-9.4%;
在四歲到五歲之間,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的兒童,語言問題一般會持續,到了學齡以後還會延伸到和學習相關的閱讀、書寫方面的困難。
簡單總結:
大約一半的“語遲兒童”的確在學齡前自己追趕上了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
在四歲以後,自己追趕上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的可能性急劇減小,而且隨著兒童年齡增加障礙還會影響到學校學習。
第三,家長可能會問,既然有50%的“語遲兒童”在四歲以後可以追趕上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那麼對兩到三歲半的“語遲兒童”是不是可以持觀望的態度。
我們再來一起做一次以循證的方法來引導家長給孩子做決定。
以下是根據大量臨床科研得出的資料和結論的一個簡要總結:
至今仍然沒有任何方法能夠在所有的兩到三歲半”語遲兒童(late talker)”中,準確地區分出哪些將來一定會被診斷為“兒童語言障礙”,哪些將來一定可以趕上正常語言發育的兒童
四歲前很難知道“語遲”是否會持續,成為“語言障礙“大約有一半一半的可能性。
大量臨床研究發現兒童語言治療,早比晚更有效
錯過早干預的機會,語言干預雖然仍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如早干預的好。
語言能力差的三歲兒童已遭同齡兒童排斥,同時,語言能力的提高可以極大改善兒童的人際關係
家長在等待觀望期間,孩子的社交和人際關係已經受到影響,可能還會引申齣兒童情緒和行為的問題。
即使“語遲兒童(late talker)”在四到七歲趕上了語言發育正常的兒童,到了小學高年級,這些兒童大部分有敘事和閱讀能力有關的學習困難
大部分曾今有過“語遲”經歷的孩子,即使看起來自己追上來了,在以後的學業方面仍然會出現和語言相關的學習困難。
根據上面的循證,最終結論就是:
對“語遲兒童”不可以持觀望的態度!
第四,家長可能要問,如果不持觀望的態度,應該如何做呢?
孩子“開口說話晚”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家長只憑上面所提到的初篩是無法判斷出兒童“開口說話遲”的原因。
在此有幾點建議:
家長一定不要根據網上的一些資訊自己給孩子“對號入座”,在家裡“診斷”孩子。
家長也不要相信“貴人語遲”而持觀望態度。
家長不要盲目擅自干預。
要尋找對兒童語言發育和兒童語言障礙有臨床經驗的兒科醫生、發育行為科醫生、或神經發育科醫生進行綜合評估。
要早干預,不要等影響孩子成長了再後悔。
回覆列表
兒童語言障礙的孩子早期警告訊號包括:
❖ 0-1歲(嬰兒期)對聲音缺乏反應,表現過於安靜,與養護者眼神接觸少
❖ 2歲時無任何單字詞語出現
❖ 3歲時無法使用簡單句
❖ 4歲時還有較多發音錯誤,說話內容不易理解
❖ 5歲時還沒有敘事能力,不會講簡單的故事
❖ 語言能力出現明顯退步
❖ 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口吃
其他情況:語言能力出現明顯退步;出現口吃的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
兩歲幼兒應該會說多少個詞語?
正常孩子2歲時應該可以掌握50個左右的口語詞彙(例)
爸爸 媽媽 奶奶 爺爺 姐姐 寶寶 汪汪 阿婆 哥哥 阿姨
嗚嗚 帽子 蛋 糖 腳 鞋 手 鴨 燈 菜
肉 鳥 馬 咦 花 要 車 貓 拿 球
餅 頭 蝦 襪 嘴 鼻 狗 吃 雞 飯
孩子說話遲是“貴人語遲”或“金口難開”嗎?
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開口遲的兒童,但是他們的父母在著急的同時,也給予自己精神上的安慰,“貴人語遲、金口難開”等說法也應運而生。
其實,“貴人語遲、金口難開”是有限度的。
根據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完成的《2~3歲兒童詞彙和語法發展的研究》報告,在對720多名年齡在24~47個月的健康兒童調查顯示:
❖ 24個月自發表達的詞彙量少於50個,30個月男孩結構表達量少於5個、女孩結構表達量少於8個,則被視為語言發育遲緩可疑物件。
❖ 24個月自發表達的詞彙量少於30個,30個月的男孩結構表達量少於3個、女孩結構表達量少於5個,則為語言發育遲緩。
❖ 如果孩子在2歲時還不能達到上述標準,就應當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必要時還需要做適當的干預和治療。
一般來講,幼兒2~3歲是掌握口語的基本階段。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智力障礙的發生率。
語言障礙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還會對兒童將來的學習、行為等一系列問題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把握兒童語言發育的最佳時機,應當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孩子不說話或口齒不清,需要剪舌筋嗎?
孩子不說話或口齒不清,需要剪舌筋嗎?後面加入以下圖片:
人們認為的所謂“舌筋”,解剖上叫做“舌繫帶”,指的是舌頭下面的一條軟組織繫帶,一般情況下,舌繫帶對於語言的影響很小,不會造成孩子“不說話”。真正的舌繫帶過短,是舌繫帶幾乎連著舌尖,舌頭的運動受到了明顯影響,舌尖幾乎抬不起來,現在很多家長認為的舌尖呈現“W”形,其實都還不算舌繫帶過短。
即使是舌繫帶過短,也只會影響到孩子的部分發音,主要是翹舌音(發音時需要舌尖上抬),比如“d,t,n,l”等子音,而絕對不會造成“不說話”或者“什麼話都說不清”,更不會引起口吃。
如果確診舌繫帶過短,可以透過簡單的繫帶矯治術糾正。如果孩子的發音可以很快恢復,則不需處理,而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不良的發音習慣,那麼,仍然要對孩子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
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家長如何做?
根據幼兒的實際語言能力,可以選擇以下的語言能力訓練課程:
❖ 對於單純的語言發展稍遲緩的孩子,可以參加各類早教班
a)親子班:可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模仿能力、遊戲能力等語言前期技巧,為幼兒發展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b)音樂早教:可以開發幼兒對聲音和語言的感知,激發幼兒的發聲、韻律、和節奏感,可以促進幼兒早期語言能力的發展。
c)繪畫及手工興趣班:可以促進幼兒的手部精細操作能力,由於兒童的語言能力與他們的精細操作能力密切相關,繪畫和手工練習可以促進兒童發音器官的精細調控能力,從而促進兒童的發音準確性。
d)推薦的早教:奧爾夫音樂培訓、蒙臺梭利幼教機構、幼兒繪畫和手工興趣班。
❖ 對於伴有整體發育遲緩和語言發展明顯落後的孩子,應該接受專業的言語治療
a)認知理解課程:由專門的老師,根據孩子的程度,設計不同的課程,提高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b)語言社交課程:採取個別訓練或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得到發展,同時也讓孩子明白社交規則、掌握社交技巧。
c)手部精細操作課程:原理同上,可以設計專門的練習,提高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能力,也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 對於伴有神經心理疾病的孩子,應該及時接受康復治療和特殊教育訓練
主要針對智力發育遲緩、有孤獨症傾向、或是伴有腦損傷的兒童設計課程。
言語治療師如何幫助孩子?
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言語治療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提升語言前技能
語言前技能是兒童語言能力的基礎,包括注意力、模仿能力、遊戲技巧、溝通意願等方面。兒童必須具備這些能力,才有可能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語言能力。言語治療師會設計多元化和富有趣味性的活動,促進兒童學習和發展上述語前技巧。
❖ 促進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兒童的個人能力、合適的語言發展階段,以及兒童所處周邊環境的需要。透過不同訓練方法,促進語言理解及表達。
❖ 提升兒童的社交溝通能力
❖ 改善發音清晰度
兒童的發音器官結構異常(如唇顎裂等)、口唇和舌部及下頜肌肉能力較弱或控制不協調、聽覺障礙、語言環境複雜等,都可能導致兒童發音不準。言語治療師透過發音訓練以及口部肌肉協調能力訓練,引導兒童運用正確的發音方式,改善說話的清晰度。
❖ 改善說話的流暢程度
兒童可能因為生理因素、語言能力不足、心理障礙、遺傳或受到不良的語言環境影響而導致口吃。言語治療師會根據口吃成因,針對性提升兒童說話的流暢度。
❖ 改善兒童的嗓音問題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發聲方法不適當、說話過多過急、喉部肌肉過於緊張等,都可能導致聲音沙啞、說話時走音或者音調異常。言語治療師除了會教導兒童在說話時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速度及音質以外,亦會指導家長教導並監督兒童正確發聲,防止兒童的嗓音問題進一步惡化。
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恩啟特教平臺ing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