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抖藝村
-
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首先我們要大致瞭解宋代皇位的傳承情況:宋太祖趙匡胤死後皇位沒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由弟弟趙光義繼位。關於此事一直以來流傳著”燭影斧聲“的傳說——趙匡胤臨終前趙光義單獨覲見,出來後不久就傳出趙匡胤駕崩的訊息,甚至有傳說直接指斥趙光義殺兄奪位並繪聲繪色描繪道當晚趙匡胤寢宮傳來斧子劈東西的聲音。
關於趙光義繼位的真實情況如今已無從得知,但我們明確知道趙光義繼位後以太后的名義對外界解釋道:太祖趙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匱之盟——為避免幼君繼位不能壓服朝臣,皇位傳給二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三弟,以此類推直到趙匡胤兄弟輩全死絕後皇位再還給趙匡胤的兒子。
可趙光義繼位後三弟趙廷美卻在38歲的壯年蹊蹺離世,太祖趙匡胤的嫡長子趙德昭又莫名其妙自殺了,按照金匱之盟:三弟趙廷美和太祖嫡長子已死,皇位理應傳給太祖次子,然而趙光義並沒這麼做,而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恆。如果關於趙光義殺兄奪位一事真假難辨的話,趙光義打壓三弟和太祖長子,奪取本屬太祖後代的皇位則是板上釘釘的不爭事實。
此後整個北宋時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趙光義的後代中傳承,太祖趙匡胤的後人一開始還算皇族,隨著和當朝皇帝的血緣越來越疏遠,漸漸變成像劉備那樣名為皇族後裔其實卻幹著織蓆販履的活。
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宋朝皇位應該會一直在太宗一系傳承下去,可靖康之變改變了這一切:皇城開封淪陷,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太宗後人幾乎被金軍一網打盡,只有趙構成為漏網之魚。更糟糕的是趙構在逃亡途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和生育能力,所以他不是不想傳位給自己的親生孩子,而是他壓根沒有自己的孩子。不僅沒有親生的孩子,連親侄子乃至太宗一系所有趙氏宗親要麼死於戰亂,要麼被金人俘虜,總之在南宋疆土上就只剩趙構唯一一個太宗後人。在這種情況下趙構已經根本無法立太宗後人為自己的太子了,如果他不想讓趙氏江山改姓的話只能選擇立太祖後人。
除了無人可立之外,還有一個野史傳說的說法:出使金國的使節回來後說金太宗長得活像宋太祖,金人之所以來發兵滅宋,傳說是太祖要奪回本屬於自個一支的皇位。對於這點趙構是心中有愧的,由於他祖上的皇位有些來路不正,“燭光斧影”一事或許真假難辨,但太宗後人鳩佔鵲巢霸佔了本屬太祖後人的皇位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正是基於祖上霸佔了太祖一系的皇位,趙構才說:”大宋江山本為太祖創立,太祖鐵面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如今太祖後人卻混跡民間,朕預備還位於太祖後代。“
後來趙構從民間找到一胖一瘦兩個放牛娃(可見此時太祖後人已完全只是一介平民了)。趙構開始中意胖小孩,兩個孩子在宮中站著,俄然來了一隻貓,瘦孩沒動,胖孩子卻伸腳去踢貓。這件事讓趙構對胖孩子好感頓消,讓兩個小孩都留了下來,胖小孩名叫趙琢,而瘦小孩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
然而趙構僅僅只是讓兩個小孩都留下,並沒明確立其中任何一位為太子。這其實有兩方面原因:其一趙構其實一直在治療自己的不育之症,他想的是如果立了太子,萬一將來自己有孩子了或者某位太宗後裔從北方逃回來了,自己是廢太子呢?還是真還位給太祖一系呢?其二趙構還想再進一步觀察這兩個小孩,確定到底誰最適合繼承皇位。於是他給自己這兩個過繼的皇子都送了一批美女。趙琢從一個放牛娃突然被當朝皇帝認為義子,有點得意忘形,一見父皇送上美女立馬笑納,再然後就翻雲覆雨;趙昚見父皇給自己送美女,卻拿她們當父皇的宮人以禮相待。經過這番試探,趙構覺得趙昚相比趙琢更適合繼承皇位。又過了多年趙構的妃子始終沒能為他生下一男半女,被金人俘虜的太宗後裔也大多死在北方,沒人逃回,趙構自己也只能接受現實了,於是正式冊封趙昚為太子,後來索性禪位於他。
-
3 # 北京西七環
高宗皇帝是最聰明的做法,老百姓抱養別人的孩子,儘量不抱親戚的,養大了白養。高宗前期為了皇位,阻止北伐,殺岳飛,如果立了自己的親族,將來是會被反攻倒算的,接班的也不領情,認為是理所應當該他坐江山。並不是太宗一脈絕了,大有人在。
選太祖一脈的人,從小培養,選個一直對自己感恩戴德的,高宗做二十年太上皇,自己死後,太祖一脈一直感恩戴德,佩服。
明代,數次兄終弟及,皇位哥哥做完弟弟坐。比如嘉靖皇帝,大議禮事件,藩王做正,太后,宰相,扶持他做皇帝的人都後悔,皇帝認為就該自己做。
高宗處理的這麼好,和自己一生經歷有關,欽宗皇帝幾次把還是王爺的趙構,派出金國,九死一生,他們那些有地位的,在家享福,高宗非常無奈,自己做了皇帝,無後的情況下,怎麼能再傳位給那些欺負自己的兄弟後人。
-
4 # 吳宮草木晉代衣冠
宋朝宗室分為太祖、太宗兩支。太宗一支一向人丁興旺,太祖一支人丁稀少。宋徽宗更是有著數十位子嗣。可是這一切隨著靖康之亂髮生了戲劇性變化,北宋皇室除康王趙構之外全部被金人俘虜,而趙構也在戰亂中受了傷無法再生育皇子。
為了皇位的延續,宋高宗不得不從民間找來太祖一脈的宗室子弟,在其中選擇合適的人過繼至自己名下,並立為儲君。宋高宗還在紹興三十二年禪讓於太子趙昚,當了二十七年的太上皇后駕鶴西去。有趣的是,宋孝宗趙昚在高宗去世兩年後也禪讓於自己的三子趙惇,又當了五年太上皇。而宋光宗趙惇又在當了五年皇帝后禪讓於自己的次子趙擴,又當了六年的太上皇。南宋的連續三次禪讓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
5 # 滴水載舟
看一下趙宋皇室的傳承,中間轉了好幾次。個人判斷趙家的人可能有不育的隱疾,不一定是陽痿,按現代醫學判斷為無精或少精。
康王趙構是欽宗僅存的兒子,其餘皆被金國擄走。而趙構無子,太宗這一支就斷了。所以不得以選太祖這一支的後人繼承皇位。
-
6 # 談古論金
宋高宗趙構本來有一個親生兒子趙旉,又名趙敷,母親為潘賢妃。
建炎元年(1127)六月,趙旉生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作為宋高宗唯一的兒子,襁褓中的他就被拜為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 建炎三年(1129),南宋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史稱“苗劉兵變”或者“苗劉之變”、“明受之變”),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趙構“禪讓”皇位,隆祐太后(即元祐皇后、宋哲宗孟皇后)為穩定局勢,傳旨讓三歲(古人稱虛歲)的皇太子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受。苗劉兵變後沒有進一步的政治和軍事措施,也沒有什麼號召力,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苗劉武裝,支援宋高宗復位,苗劉兩人沒折騰多久就一敗塗地,趙旉從即位到退位共計26天。
雖然趙旉作為叛亂的結果被立為“皇帝”,但一來法理上出於孟太后懿旨,二來他本人還是不懂事的幼兒,再加畢竟是宋高宗親生的娃不是,所以此事對年幼的他實際上沒有什麼影響,但這孩子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生了瘧疾,在建康行宮治病期間,一個宮女因為疏忽走路絆到了地上的火爐,發出巨響,這個只有三歲的幼兒竟被活活嚇死。
宋高宗知道後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為趙旉為“元懿太子”。
帝王三宮六院,照理說即使兒子夭折還可以再生,但是趙構卻罹患了不育症。
不育症的原因有很多說法,一種是說他有一次正在行房遇到金人襲擾,倉皇之際因為驚嚇而得病,這固然有可能,但更多的或許是常年驚恐、奔波所致,也有史書指出是趙構服用所謂壯陽藥物所導致,這且不論,總之後來宋高宗趙構再沒有子嗣。
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決策。
上面提到哲宗孟皇后逃難到江西的時候,做了一個“異夢”,這個異夢中她夢見了宋太祖,孟皇后將密告高宗,因為這個夢的內容是高宗和伯母之間的秘密,並沒有詳細記錄,所以不能驟然據此認定趙構的決策如野史所說是因為宋太宗奪位,宋太祖轉世為報復其子孫所以內疚神明。
高宗曾經說過這樣的意思:
太祖皇帝以神武定天下,但他的子孫卻沒能承嗣繼統,如今多事世亂,更是凋零離散。我要效法仁宗皇帝,為天下著想,以慰太祖在天之靈。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把這當作他的正式態度。
當然,官樣文章總是正面的,迴應當時的輿情甚至民間傳言的意思也不能一口咬死說沒有,但關鍵是,這樣做對安撫人心,進一步加強南宋的合法性有利,這才是趙構優先考慮的。
另一方面,當然趙構也有私心。
他在上面的說法中提到效法仁宗傳位英宗,我們就來說說與之有關的“濮議”,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允讓之子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即位後的第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為皇考,濮王為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範純仁三人出外。舊史稱之為“濮議”。
(宋英宗趙曙,他追尊父親,引發了外藩迎立的皇帝如何對待親生父親的問題,後來明朝的“大禮議”也是這一型別的問題)
濮安懿王趙允讓是宋太宗趙炅第四子商王趙元份的第三子,是宋仁宗的堂兄,所以他兒子也就是宋仁宗的堂侄繼位後引發了上述一系列政治事件。
而如果選擇宋太祖後裔入繼大統,因為血緣和倫序關係疏遠,這個繼承人必須要以宋高宗養子的身份繼位,宋高宗在宗法和政治上的地位不會有絲毫被撼動的可能。
(趙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後裔,宋高宗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而這個原來普通的宗室成員一步登天得到大富貴,內心的感激報恩心理也是非常強烈的。
《宋史·卷三十五·本紀第三十五》寫道:
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間父子怡愉,同享高壽,亦無有及之者。這固然因為孝宗本人品德較好,和上述原因也是分不開的。
趙構在歷史上獲得的評價並不是很高,但將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以及具體選擇了未來的宋孝宗這件事史家通常都給予了較高的讚譽,還舉《宋史》為例: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公天下說得有點太拔高,但整個評價還是公允的。
-
7 # 風的導航
謝邀。燭影斧聲千古迷,靖康之難復仇役。太宗無德殃後人,太祖顯靈又復帝。當然這只是傳說:趙光義對太祖之妃(花蕊夫人)垂涎已久,在趙匡胤病重之時圖謀不軌,被趙匡胤發現,拿斧子砍趙光義,由於有病力不及,被趙光義奪過斧頭,索性就把太祖砍死了,又借太后之口,有了(金匱之盟)兄傳弟之約。後來三弟趙光廷無故死亡,太祖長子趙德昭也無故自殺,剷除了這些威脅,趙光義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後代子孫。傳說: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畫像和太祖趙匡胤一模一樣,1127年(靖康之難)就是太祖的復仇之役,除了太宗長子趙元佑一脈遠離尚存,其他所有太宗後裔在(靖康之難)中基本斷絕,只有趙徽宗九子趙構一路難逃至臨安建立了南宋。原來趙構有一子五女,經過驚嚇趙構不能生育了,對這個兒子甚是疼愛。在1129年金國大舉南下,趙構逃至杭州,遭遇苗傅,劉正彥藉機叛亂(苗劉兵變)逼迫高宗退位,隆裕太后為了穩定政局,讓這個三歲的孩子即位,宰相張浚在時隔26天殺了苗劉等人,叛亂平息,在回臨安的路上一個宮女碰翻了爐子把太子嚇死。由於自己無子嗣,繼承人成為了高宗的頭等大事,近支沒有,為了自己的以後的穩妥,他選擇了遠支的太祖後裔,這個時期的太祖後人大部分過的平民生活,開始找了兩個小孩養在宮裡,以便學知識和考察,最後選定(趙昚)高宗禪位於趙昚,自己無憂無慮的做了太上皇。趙構為什麼讓位於太祖後代還有一個傳說,古籍《異跡略》記載:趙構偶的一夢,太祖趙匡胤帶趙構來到了萬歲殿,讓趙構看了一遍(燭影斧聲)的回放,太祖說:你要想過的安穩,就把帝位讓給我的子孫。趙構驚醒後,嚇得魂不附體,想想也是覺得太宗太殘忍,弒兄篡位,只好又還給了太祖後代。
-
8 # 當狗容易做人難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二十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咱們不討論宋太宗到底用了什麼手段繼位,反正宋太宗晚年沒把皇位傳回給趙匡胤的後代,後來為了讓趙匡胤的後代遠離朝政將他們都弄到了南方,趙光義的後代都居住在京城汴梁,靖康之亂的時候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被金兵打包帶走,只有宋高宗趙構趁機逃脫,而趙匡胤的後代因為遠離北方反而逃過一劫。
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後只有過一個兒子,就是宋簡宗趙旉。 建炎三年,南宋發生苗劉兵變,宋高宗被軟禁,僅有三歲的趙旉被苗傅和劉正彥扶持為傀儡皇帝。宰相張浚聞知,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扶持宋高宗登基。後趙旉被廢立為“魏國公”,後因宮女保姆疏忽,受驚嚇而死,年僅三歲。宋高宗知道後大哭,三日後才停止。
趙旉死後,宋高宗趙構也沒了生育能力,趙宋皇族的嫡系血脈宋太宗趙光義這一脈就絕後了。出於皇家血統傳承考慮宋高宗趙構收養宋太祖七世孫趙昚、趙璩為子。後來趙昚成了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
9 # 大呂小記
《涅盤經》: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迴圈不失。
宋高宗趙構(趙光義子孫)傳位宋孝宗趙昚(趙匡胤子孫) 的故事,正詮釋了:何為天道迴圈,何為因果報應!且聽一一道來:
趙昚(shèn),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朝第11位皇帝。宋高宗趙構養子,南宋第2位皇帝,在位27年。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便承接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並逐步加封其弟趙光義為“晉王”兼“京兆尹”。公元976年冬天,趙匡胤病重,內臣急招晉王趙光義入宮議事。趙氏兄弟共處一室,期間有人望見房間內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且有遜避之狀,又聞趙匡胤引柱斧戳地,大聲道:“好為之”。當晚,宋太祖趙匡胤駕崩,皇后命太監王繼恩至秦王府召趙德芳入宮,卻逢趙光義入殿,王繼恩道:“晉王到!”皇后見到趙光義很吃驚,對趙光義說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伏地哭著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晉王趙光義順利繼位,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在位21年傳位其子宋真宗,此後皇位由宋太宗一脈 父子相承又六代: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欽宗,直至金兵攻破東京,徽欽二帝被俘,北宋亡。時為康王的趙構(宋徽宗第九子)於杭州建都延續大宋,史稱南宋,趙構為宋高宗。據史料記載,高宗年輕時好色。曾有被金兵俘獲的宋朝宮人說:“康王(宋高宗趙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足見其如色中餓鬼。後金兵南下,正沉迷於行樂中的趙構受驚嚇過度,留下終身後遺症,且因此喪失生育能力。
其實,在宋高宗趙構未當皇帝之前,生過1個兒子,名叫趙旉,趙構很是疼愛。金兵南下時,趙構攜帶家眷逃至杭州,卻逢苗傅、劉正彥叛亂。叛亂平息後,年僅3歲的趙旉卻發起高燒,又逢宮女走路不小心絆倒火爐發出巨響,趙構唯一的兒子就這樣被嚇死了。唯一的孩子夭折,自己又失去生育能力,久醫不愈之下,高宗不得不考慮太子之事。
選太子成了難事。宋太宗趙光義一脈在金兵南下時基本傷亡或被俘殆盡。在大臣建議下,開始在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尋找繼承人。遍尋天下選出了兩個孩子,一個叫趙琢,一個叫趙昚。高宗將他們接至宮中培養,為了考驗他們,分別給他倆送去十位美女,數日後又將美女召回。經檢查,給趙琢的十位美女已不是處女,而給趙昚的十位美女則是完璧。經此一驗,趙昚的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龍門”。
公元1162年,宋高宗(55歲)讓位於趙昚(35歲),史稱:宋孝宗。1189年,宋高宗(80歲)去世,不久後,宋孝宗(62歲)禪位於第三子趙惇(42歲),自己則做起了“太上皇”。公元1194年,趙昚去世,享年68歲,廟號孝宗。宋孝宗被史學家認為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其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立志收復中原;對內加強集權、整頓吏治,且重視農業生產,史稱“乾淳之治”。
總結:自宋孝宗起,宋朝皇帝,在宋太祖趙匡胤去世186年後,從宋太宗趙光義一支迴歸趙匡胤一支!也算是上天對於趙匡胤一支子孫的眷顧補償!
-
10 # 開周說宋
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的回答是:宋高宗沒兒子,等到該立皇儲的時候,大臣們勸他去立太祖一支的子孫,以便得到太祖在天之靈的庇佑。
但嚴格來說,宋高宗是生過兒子的,可惜死了。
(宋代《嬰戲圖》)
高宗生的這個兒子,史稱“元懿太子”,母親姓潘,封為“賢妃”。南宋立國不久,一個姓苗的武將和一個姓劉的武將聯手鬧兵變,逼迫高宗退位。高宗只好把大位傳給剛滿三歲的元懿太子,並讓祖母隆佑太后垂簾聽政,自己退位當太上皇,搬到一座破廟裡避難。
沒多久,韓世忠等大將聽聞兵變,率兵勤王,平定了兵變,宋高宗得以重回寶座,那位剛剛即位的小皇帝僅僅當了二十六天,就被廢掉,隨後很快夭折。
這時候,傳說高宗在揚州行宮與宮女啪啪啪時聽到金兵兵臨城下,嚇得失去了生育功能,再也生不出繼承人來了。為了趙家江山傳承有序,一些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屢次進言,勸高宗從近支子孫中選一個皇儲。
(宋朝的宮女)
北宋滅亡時,大多數皇族子弟都被金兵捆送到金國當奴隸,僥倖沒被俘虜的主要是北宋開國時老大趙匡胤和老三趙廷美的後代,當然也有宋太宗的一大批遠房子孫。這些人加起來,在南宋立國時已有四千多人。
四千多個趙家後人,理論上人人都有繼承江山的資格,到底選誰當皇儲呢?
首先,必須從宋高宗的兒子輩中去選,假如選一個宋高宗的遠房叔叔或者遠房二大爺當太子,那就亂了輩分。
其次,選中的繼承人必須在血緣關係上儘可能貼近宋高宗,例如遠房侄子就不如從侄,從侄就不如堂侄。
再其次,這個繼承人還要有人品有才華有能力有相貌,否則選一個白痴當皇帝,肯定會毀掉趙家江山。
最後,如前所述,大臣建議從太祖子孫中選拔,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當初宋太宗篡權奪位,既害死宋太祖,又迫害宋太祖的子孫後代,對不起人家,故此才遭到報應(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
符合上述四個條件的備選人員,那就剩下宋孝宗了。
宋孝宗與宋太祖的關係是這樣的:
宋太祖生趙德芳,趙德芳生趙惟憲,趙惟憲生趙從鬱,趙從鬱生趙世將,趙世將生趙令儈,趙令儈生趙子侢,趙子侢生趙伯琮,趙伯琮被宋高宗選入宮中做養子,更名為趙昚,是為宋孝宗。
孝宗即位時,親爹趙子侢已經去世,孝宗哭喪,只能喊他“皇伯”。
(喏,這哥們兒就是宋孝宗)
-
11 # 老張讀史
趙構,南宋朝的建立者,宋徽宗之子,宋欽宗之弟。北宋靖康年間,金兵渡過黃河,攻佔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當時的康王趙構因為奉命出使金營,被大臣宗澤勸阻留在了河北磁州,因而倖免於難。後來金兵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北宋宗室、文武大臣數千人。之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歷史上,宋高宗趙構當了三十六年的皇帝,之後就把皇位傳給了養子趙昚,自己到德壽宮休養去了。趙構為什麼會把皇位傳給養子?他自己沒有兒子嗎?
圖為趙構
實際上,趙構剛開始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有過一子五女。先說這一子,宋高宗之子是元懿太子趙旉,母親是潘賢妃。建炎元年六月生於南京應天府,拜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
建炎三年,金軍入侵淮南之地,趙構率領南宋朝廷逃到了臨安(今杭州)。此時,發生了苗劉兵變,苗傅、劉正彥以清君側之名,誅殺了趙構寵幸的權臣、宦官,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趙旉,改元明受。不久,苗傅、劉正彥伏誅,趙構成功復位,仍然以趙旉為皇太子。不久,趙旉生病高燒不退,一個宮人走路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地上的金爐,發出的聲音比較大,結果三歲的趙旉被活活嚇死了。
趙旉是趙構唯一的兒子,他的死讓趙構傷心不已,足足哭了三天三夜,還追封趙旉為“元懿太子”,導致趙旉死亡的宮人也被趙構下旨處死。除了這一子,趙構還有五個親生女兒,不過都在靖康之難時,被金兵擄走了,有的死在了路上,有的到達金國之後,進入了洗衣局,最後死在了金國。
那麼,既然兒子死了,當時的趙構有那麼多后妃,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兒子呢?其實,不是趙構不想生,而是不能生了。剛才我們說到,趙構剛開始是有生育能力的,不過後來在逃脫金兵追擊的途中,趙構竟然還沒有忘了寵幸妃嬪,這一點倒是很像他的父兄,徽欽二宗在被俘北上的時候,還不忘了生兒育女。有一次,趙構正在寵幸一位妃子的時候,金兵突然追了過來,趙構被嚇了一跳,從這以後就失去了生育能力。
既然沒有了親生兒子,那就要從宗室子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立為皇子,作為皇位的繼承人。這一點對於趙構和他的大臣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畢竟北宋時就有這樣的先例,他們只需要照葫蘆畫瓢就行。但是最後選定的繼承人,卻有些出乎意料,竟然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原名趙伯琮)。
圖為趙昚
眾所周知,趙構是宋徽宗之子,屬於宋太宗趙光義一脈。從趙光義之後,宋朝皇位一直在太宗一脈傳承,即使有的皇帝沒有子嗣,從宗室之中挑選宗室子過繼到自己膝下,也都會在太宗一脈中挑選。趙構為什麼卻“打破常規”,把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的後裔呢?
首先,我們前面提到過,靖康之難,北宋徽欽二帝以及宗室上千人被金人擄走,這其中包括趙構的父輩、同輩、子侄輩等,可以說太宗一脈的宗室大部分都被抓走了。即使有運氣好的沒被抓走的,那也是極少數,趙構即使想在這些人中挑選合適的人選,難度也很大,畢竟基數就小。
其次,據史書記載,元懿太子去世之後,高宗一直沒有子嗣,當時昭慈聖獻皇后(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從江西返回臨安,她曾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具體是什麼夢,史書上沒有詳細說明,只是說:“後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 不管怎麼說,這個夢肯定是與立皇嗣有關的,正是在昭慈聖獻皇后與趙構密談之後,趙構才下定了將皇位傳給太祖後代的決心。
再者,當時也有大臣請求趙構在太祖後裔中選擇皇嗣,同知樞密院事李回說:"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命。"參知政事張守曰:"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意思就是說,趙匡胤的兒子沒聽說有失德的,但是趙匡胤卻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太宗趙光義,是出於至誠,甚至超過了堯、舜。趙構也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有它,時運艱難,流落可憫。膚如果不效法仁宗,為天下計謀,拿什麼來告慰祖宗在天之靈呢?”。上虞丞婁寅亮也上書說:"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禍也。望陛下於‘伯’字行內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趙構讀了之後,大為感嘆。
最後,挑來挑去,挑了兩個候選人出來,都是太祖的七世孫,一個叫趙伯琮(趙昚),一個叫趙伯玖。這兩位都非常的聰明,也都有賢德。之所以後來選擇趙伯琮(趙昚),應該是因為趙昚非常的孝順,對待趙構比自己的親生父親還好,這個我們從趙昚的諡號就可以看出,要知道他可是歷史上第一位“孝宗”。據說有一次金兵入侵,趙眘自請帶兵,一路隨行保護著趙構的鑾駕。還有一次,在趙構禪位的當日,天降大雨,趙眘親自冒雨將趙構一直送出宮門才離去,全身都被淋透了也毫無怨言。有人可能會說這都是趙眘做戲。趙構去世後,趙昚悲痛不已,堅持守孝三年(古代皇帝去世後,繼位者一般以日易月,不需要真正守孝三年),甚至將皇位傳給兒子,自己繼續為趙構守孝。從這可以看出,趙眘對趙構是真的敬愛和孝順,絕對不是裝出來的。
-
12 # 置身黑白的精彩
這是一個最壞的選擇,卻又是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很多時候,人總要被迫做出選擇,而皇帝更是如此。半輩子顛沛流離、苟延殘喘的高宗趙構,終於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個抉擇
贖罪?補償?理由可以很充分,但對他來說——這是一種解脫
最壞也最好的選擇,就是任後人評說。一如武則天,成為唯一的女皇帝,或許只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畢竟她就算不當皇帝,和皇帝也沒有什麼兩樣
為何偏偏要執著呢?
從國仇家恨中走出來,進入到偏安一隅之中去我們不知道,昔日的康王趙構到底經歷了什麼
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親、哥哥淪為奴隸,孤零零的在五國城坐井觀天;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昔日高貴的妃子、漂亮的宮女、美麗的公主淪為金國士兵發洩獸慾的工具,我想趙構絕對不是貪生怕死之人
趙構是如何逃回來的,歷史上有多種版本,我們暫且不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的心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他沒有在這場劫難中成長的堅不可摧,而是被徹底摧毀了自己的意志,作為昔日高高在上的皇族,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趙構,意志徹底被金戈鐵馬摧毀殆盡
被推舉為南宋之主的趙構,並沒有成為大宋報仇雪恨的旗幟,反而是將逃避發揮的淋漓盡致,隨著他在臨安(今杭州)落腳,大宋已經不再是那個大宋了
昔日的都城汴梁、曾經的大宋子民,對於趙構來說,已經不再重要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放棄抵抗,拒絕面對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一心為國的宗澤、李綱為何鬱鬱而終,精忠報國的岳飛為何含恨而死,因為大宋皇帝趙構的意志早已被徹底摧毀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
一生懦弱的趙構,也有自己的主見和決絕關於繼承人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趙構是因為自己並無子嗣,而且在找不到太宗後裔的情況下還政於太祖一支
實則不然。雖然高宗並無子嗣,但大宋皇族千千萬,太宗一支也並未完全後繼無人,或許這牽扯到了一個問題——人總該有一次正確的選擇,人總該在最後的時刻懺悔
歷史告訴我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指的是人在經歷了很多事以後,會回顧自己的過去,並做出一定的補償。我想趙構大抵是這麼想的,所以這麼去做了
這世界上本沒有壞人,所有的壞人都有他的原因。趙構也不是天生懦弱無能,只是環境改變了他,徹底擊垮了他
寄人籬下的日子,屈辱無奈的活著,心驚膽戰的逃亡,這一切都給趙構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所以他才會如此“昏庸”
不似其他受過創傷的人一樣,趙構選擇了習慣性逃避,並用安逸平淡的生活去試圖掩蓋並遺忘這一切。正是如此,高宗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長壽皇帝(活到81歲)
在位25年的趙構,是該選擇繼承人了。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有生育能力,而膝下無子註定不會有直系繼承的可能行
太宗一脈還是太祖一脈,選擇權就在他自己手中,任誰也無法改變他的意志,如果能改變,早就在他力主議和之時就已經改變了
所以,擁有絕對權力的趙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對父親哥哥的歉疚,對大宋祖先的歉疚從高宗下令放棄汴梁的那一刻開始,大宋天下便不再完整。雖然遭受了金人的擄掠,但是隨著李綱、宗澤的努力復建下,昔日的廢都已經不再餓殍遍地、戰火瀰漫了。此時的汴梁已然可以作為立足中原的根據地,重新號召天下將領勤王
可是,隨著高宗一聲令下,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隨後則是世人皆知的岳飛冤死一事,明明已經具備和金國一決雌雄的能力,明明軍事實力已經恢復到可以收復失地的水平,甚至說直搗黃龍迎還二聖指日可待
可是,隨著高宗一聲令下,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名將岳飛含冤而死
是徹頭徹尾的懦弱?還是擔心權力的丟失?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宋高宗趙構肯定不會是為了黎民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放棄大片的土地,放棄大批淪陷地的軍民,這不能作為休養生息的藉口!
人這一輩子,總要做點什麼的!或許就是在選擇繼承人的那一刻,趙構想起了當年太祖金戈鐵馬馳騁沙場的豪邁,也想起了斧聲燭影中自己的祖先是如何蹊蹺的獲得了皇位
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趙昚,成為高宗親自選擇的大宋繼承人
或許在選擇趙昚的那一刻,對於趙構來說是一種解脫
說了這麼多,更像是在以個人的理解去剖析宋高宗趙構的心路歷程,而非提到趙構選擇太祖一脈的原因
而這一切恰恰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無需解釋,不用解釋,因為我們不是趙構,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是因為沒有子嗣,且立太宗一支會因為名正言順而自己不被重視,選了太祖一支就會有感恩戴德嗎?
是因為太宗一支早已被金國擄掠殆盡,沒有任何後代留在南宋之中,無可奈何選擇了太祖一支?
我想,這些說法都不成立。當然,我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只是我更相信人性,高宗也曾經是個熱血男兒,也有橫刀立馬的夢想和心繫天下的胸懷,只不過他沒有這個勇氣而已
所以選擇一個自認為最佳的選擇,就算是無愧於心了吧!
-
13 # 嶽帥299
他倒是也想傳給自己的兒子,可他就沒有兒子呀。
他的父親、兄弟、叔伯、子侄都是宋太宗趙匡義一脈,靖康之變後全都被虜北上,等於太宗一脈就他趙構這一脈了。
可惜的是,建炎南渡期間,趙構一路漂泊,匆匆忙忙,身後金兵追的緊,時稱“搜山檢海捉趙構”,這讓趙構一路擔驚受怕。最後因為擔心過度,導致陽痿,失去了性功能,唉!
南渡之後的趙構沒有子嗣,那麼南渡之前呢?那時的他身為康王,其實還是有1男5女。他的兒子叫做趙旉,建炎南渡之時,因為士兵不願意留戀故土不想南下,因此爆發了著名的“苗劉兵變”,趙構被迫退位於年僅3歲的趙旉,成了太上皇。
雖然最後兵變被平叛,趙構也復了位,但趙旉卻受了驚嚇生了重病,後來路上又因為保姆和宮女的失誤被絆倒,後童年而逝。趙構雖然處死了宮女和保姆,但也只能無奈經受自己無兒子的命了,只得在民間遍訪太祖後人,這才有了宋孝宗趙昚。宋太宗“斧聲燭影”一百五十年後,宋氏又回到了太祖一脈。
-
14 # 沙中土大溪水
生理有病,無子嗣。可靠謠言:金兀朮搜山檢海時,趙構正辦事時,被金兵突然到來嚇得。唯一的一個太子,也在苗劉兵變後死了。
有宋一朝充滿了因果報應。使得宋一朝很是詭異和軟弱、無能。
一、北宋搶柴家孤兒寡母的天下,臨安城投降的也是孤兒寡母。
二、北宋一朝趙匡胤起首,趙光義燭影斧聲後北宋一朝以後均是趙光義子孫;靖康恥後趙光義一支均被抓,只跑趙構,所以才有南宋,但趙構一生無子,只有從民間找趙匡胤的後代為太子,由此南宋一朝正好和北宋反過來,南宋一朝起首趙光義的子孫,但趙構以後均是趙匡胤子孫。
三、北宋一朝,在位長的兩位皇帝都沒有子嗣,仁宗、哲宗均沒有。南宋一朝,趙構無子,幼帝不算,寧宗、理宗也是無子,也是在位長的沒子嗣。
四、 天下是鐵血打下來的,不是談下來的。有宋一朝的教訓其實就是這個,皇帝心虛,一直有點疑神疑鬼,並且事實也逼迫著沒法自信,使得更加不自信。而且從軍事角度講,軍事再厲害,但如果沒有一次輝煌的殲滅戰是無法立國,立國很薄弱的宋的最大問題就是受制於唐以後的藩鎮節度使,戰打了很多都是防禦戰和擊潰戰,沒有很有價值的戰役。
杯酒釋兵權還是不如火燒慶功樓有威懾力, 歷史很弔詭也很殘酷。
-
15 # 歷史密探
歷史上有一個被罵了許多年的皇帝,他就是宋高宗趙構。因為其主張議和,陷害忠良,被定義為一個千古罪人的角色。但是,拋開主觀因素不說,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能讓宋不至於馬上滅亡,也是一種本事。
宋高宗這個人其實一直揹負著很大的壓力,在長此以往的憂慮中,他的身體慢慢被擊垮了。許多時候趙構都想逃避,但是歷史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他就必須頂上,他既想保住權利,又不想承受壓力,顛沛流離,戰亂不斷,使他患上了不孕不育。
趙構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但是在戰亂中不幸被嚇死了,這是趙構唯一的兒子,從此在他這一脈便沒了自己皇位的繼承人。再說宋孝宗,從這個諡號上來看,他肯定是極其孝順的,事實也是如此。
宋孝宗對趙構十分孝順,比對待親爹還孝順。趙構生前沒有兒子,這個孩子就對他百依百順,每日都去問候。趙構死後,宋孝宗為他守孝三年,要知道,古代皇帝死後,太子由於需要登基處理國家大事,一般是不需要守孝這麼多年的。為了專心守孝,兩年後宋孝宗就把皇位傳給了兒子。在自己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有個這麼孝順的孩子在身邊,又是皇室成員,名正言順,皇位傳給宋孝宗是大勢所趨。
-
16 # 美麗青春您真痘
事情還要從宋朝第一大疑案“燭光斧影”說起:
某天夜裡太祖宣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喝酒,深夜有人模模糊糊看到燭光閃動、人影亂晃,好像宋太祖還拿著玉斧在雪地上亂砍。第二天早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
趙光義即位,成為宋太宗。他繼位後以太后的名義對外界解釋道:太祖趙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匱之盟——為避免幼君繼位不能壓服朝臣,皇位傳給二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三弟,以此類推直到趙匡胤兄弟輩全死絕後皇位再還給趙匡胤的兒子。
不久,三弟趙廷美蹊蹺離世,燕王趙德昭“自殺”、秦王趙德芳也“病故”(這位秦王就是電視劇《包青天》裡的八賢王原型)。按照金匱之盟:皇位理應傳給太祖次子,然而趙光義卻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恆。此後整個北宋時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趙光義的後代中傳承。
靖康之職皇城開封淪陷,宋欽宗奴顏婢膝求和,親自到金營,結果被扣押。開封被攻破後,除了康王趙構,徽欽二宗以及宗室大臣等共十萬人,被押解北上。趙構在應天府(商丘)即位,是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本來有一個親生兒子趙旉,又名趙敷,母親為潘賢妃。
1129年南宋發生“苗劉兵變,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趙構“禪讓”皇位,隆祐太后為穩定局勢,傳旨讓三歲皇太子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受。苗劉兵變被鎮壓後,支援宋高宗復位,趙旉從即位到退位共計26天。
趙旉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生了瘧疾,在建康行宮治病期間,一個宮女因為疏忽走路絆到了地上的火爐,發出巨響,這個只有三歲的幼兒竟被活活嚇死。
宋高宗知道後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為趙旉為“元懿太子”。
某天深夜高宗正與一位宮女作樂,突然宮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帶領少數隨從乘馬出城,急馳至瓜洲渡江逃跑。這次突如其來的驚嚇,使得高宗患上了嚴重的陽萎,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趙構喪失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又喪失了生育能力,事實擺在眼前,他只能找趙氏子孫來繼承皇位,這無非就是太宗和太祖這兩脈人中尋找。
靖康之恥後金國大肆搜尋趙皇室成員全抓到送到金國去。太宗一脈的皇室成員所剩無幾,反而是那些已經淪落為平民的太祖一脈的後人,沒人注意才被保留了下來。
所以高宗被迫選擇太祖一脈,不是他自己標榜的:“大宋江山本為太祖創立,太祖鐵面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如今太祖後人卻混跡民間,朕預備還位於太祖後代。”
趙構從民間找到一胖一瘦兩個放牛娃過繼為皇子並進行比較:一是讓兩個孩子在宮中站著,突然來了一隻貓,瘦孩沒動,胖孩子卻伸腳去踢貓。二是給二人都送了一批美女。胖孩一見美女立馬笑納,再然後就翻雲覆雨;瘦孩見美女,卻拿她們當皇帝的宮人以禮相待。經過這番試探,趙構覺得瘦孩(趙昚)更適合繼承皇位。於是正式冊封趙昚為太子,後來索性禪位宋孝宗趙昚。
趙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後裔,宋高宗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事實證明傳位給趙瑗是正確的是因為趙瑗對他,比他親兒子(如果他有親兒子的話)對他還好。
1、宋孝宗給他每月零花錢就達到四萬貫,是當時一品大臣最高月俸的一百倍。還不包括宋高宗所住的德壽宮的日常開銷和執行。逢年過節,高宗生日,孝宗還不斷孝敬壽禮,銀五萬兩、錢五萬貫是最常規的進獻。
2、宋孝宗凡事都會前往請示宋高宗。。宰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感謝高宗,聽他的“聖訓”。
3、高宗去世以後,宋孝宗一反古代君主守孝,以日代月的舊規,堅持要守孝三年。並因此在兩年後,孝宗就把皇位讓給自己兒子,說是想一心一意守孝。
小知識連結:1、南宋一朝,太祖後代出了8個皇帝,老二趙德芳的後代有宋孝宗、光宗、寧宗;老四趙德昭的後代有宋理宗、度宗、恭帝、端宗、懷宗。
2、宋孝宗與宋太祖的關係是這樣的:
宋太祖生趙德芳,趙德芳生趙惟憲,趙惟憲生趙從鬱,趙從鬱生趙世將,趙世將生趙令儈,趙令儈生趙子侢,趙子侢生趙伯琮,趙伯琮被宋高宗選入宮中做養子,更名為趙昚,是為宋孝宗。
-
17 # 路衛兵
南宋皇位傳回趙匡胤一脈也是機緣巧合,不全是趙構高風亮節。原因可歸納為“四順”:
一、順水行船
趙構只生過一個兒子趙旉3歲的時候還死了,之後得了不育症無子可傳。靖康之難時徽、欽二帝以及太子、親王或擄或死,兄弟也無人選,只能把目標轉向現存的宗親;
二、順美匡惡
既然傳宗親,就不如傳得漂亮些,整點概念。“金匱之盟”後世有爭議彼時卻為主流,按盟約說法,趙家江山按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的次序傳遞,在兄弟間轉一圈再轉回去,結果趙光義沒按套路出牌。趙構重新修正也是順從其美,絕對的加分項;
三、順天應人
彼時“太祖後當再有天下”的讖語甚囂塵上,哲宗元祐皇后以太祖託夢的方式規勸趙構——一說趙構本人做的夢,範宗尹、李回、張守、婁寅亮等朝臣也隨聲附和。欲以天命輪迴破局的應天、應景輿論,顯然代表了一股思潮和勢力,也表明太祖一脈的抬頭和太宗一系的衰微。趙構是聰明人,自然深諳其道;
四、逆取順守
趙構在靖康之難時登基,頗有得位不正之嫌。而他恢復江山的勁頭和能力卻明顯不足,倒不如找個擋箭牌來得長久——事實上,他傳位之後又做了25年優哉遊哉的太上皇。
儘管借勢、順勢又乘勢,趙構還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他從趙匡胤七世孫中一共找來三個備選,即趙伯琮、趙伯浩和趙伯玖。經過綜合考察——比如能力、喜好和忠誠度,趙構最終選擇了趙伯琮,也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趙匡胤四子趙德芳的後人。
-
18 # 陳一逛
不喜歡有些人回答得太複雜。首先是自己沒有兒子,經靖康之難後自己近支兄弟子侄幾乎沒有了,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傳言“燭影斧聲”他也知道,還做了夢,夢到了太祖來告訴他,太宗奪他皇位,要高宗把皇位歸還太祖後裔,這個是次要原因了!所以其實他就是不得不在太祖後裔中找繼承人,總不能給外姓吧!歷史真的是有趣。冥冥之中有天定!
-
19 # Mer86
其實,宋高宗趙構並不在乎把皇位是傳給太宗一脈,還是傳給太祖一脈。關鍵是,繼位的人不是皇族大宗即可。
很多人都知道,趙構之所以要選擇繼子繼承皇位,是因為他的兒子趙旉夭折,而他自己又因為陽痿,生不出孩子了。只能選擇在宗室中挑選自己的繼承人。
說到這裡,要澄清一個誤區。很多人說趙構把皇位傳給太祖後裔,是因為太宗一脈在靖康之變中被金華人一鍋端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關於宋太宗的後裔,多囉嗦幾句。
宋太宗有九個兒子,其中八個都有後代。從太宗到宋欽宗,中間隔了一百四十多年,也就是六代人。試想一下,八個兒子再經過六代人的繁衍,太宗後裔的基數,起碼在四位數以上。
而且北宋的帝系,中間還改過宗。由於宋仁宗無後,繼承皇位宋英宗不是他親兒子,而是仁宗的四叔,宋太宗第四子趙元份的孫子。(宋真宗這一脈,因為仁宗無後,絕嗣了)
也就是說,靖康之變被劫虜的北宋皇室,其實主要都是宋英宗的後裔,或者說,都是趙元份的後裔。
英宗的生父趙允讓,有二十多個兒子。英宗只是其中一個,其它的兄弟還有一大堆兒子。這些人不見得都在京城居住,靖康之變時,他們逃過了一劫。
比如說宋英宗的哥哥,濮王趙宗晟的後裔靖康之變時就跑到了江南。這些人裡面,既有趙構的叔祖輩,也有他的同輩,封王和郡王爵的人就有十幾個,其中以齊安郡王趙士㒟的勢力最大。宋高宗能繼位,其實還是仰仗了他與孟太后(宋哲宗的皇后)的支援,有了法理依據才坐上了皇位。
試想,在江南的太宗一脈的宗室,都是有錢有勢的爺,趙構怎麼還怎麼敢在他們之間選擇繼承人呢?就算選了,太宗一脈的繼承人也不會記得趙構的好。
歷史上已經有一次改宗(仁宗→英宗)的經歷了,再來一次又何妨?誰會認為這是趙構的恩德?
但是選太祖後裔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經過七代人的繁衍,太祖的後裔,很多人混的跟老百姓差不多。
PS:太祖後裔中,也有混的好的。比如安定郡王一脈,地位也是相當崇高(北宋宗室,只有濮王、安定郡王允許世襲)。當時的安定郡王是趙令畤,他是宋太祖次子,燕王趙德昭的玄孫。只不過,趙構也沒有選擇這一支。理由跟不選太宗一脈的理由一樣,也是勢力太大,不好駕馭。
最後,趙構沒有選實力龐大的太宗後裔,也沒有選擇勢力同樣很大,太祖後裔中的安定郡王一脈。而是選擇了太祖後裔中,兩個沒有爵位且只是小官的兒子。
宋孝宗生父趙子偁,官至宣教郎,只是從八品的文官,秦王趙德芳後裔;
他的競爭對手趙伯玖,生父趙子彥,官至秉義郎,區區從八品武官,甚至說不清是太祖哪一支的後裔;
這兩個小孩子,不管哪一個當了皇帝,一定會對趙構感激涕零。因為沒有趙構提拔,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員也是財主。而沒有趙構的提拔,宋孝宗就只能在老家玩泥巴了。
最後總結一下,趙構選擇繼子的時候,既沒有選親屬關係最近的太宗濮王系,也沒有選擇地位較高的太祖燕王系,而是選擇了相對旁支的太祖秦王系中的一個小宗後裔的小孩,作為自己的養子。可見,趙構真正的用意根本不是什麼太祖託夢、什麼良心發現,只是選擇勢力最小的同姓小宗,好便於操控。
————————分割線————————
其實趙構選擇宋孝宗,還有兩個目的。
其一、
由於靖康之變的原因,北宋的很多皇族逐漸掌握了兵權。比如上面提到的太宗濮王系、太祖安定郡王系,家族龐大,在宗室事務與朝廷中擔任了重要職位,甚至還有牧守州府、手握兵權的。趙構既要依靠他們維持統治,也要防著他們造反。
趙構選擇宋孝宗為繼承人時,也只有25歲。他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有幻想,覺得日子還長著呢?生兒子問題不大。如果找大宗,比如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員當繼子,日後如果真的生出兒子了,唯恐請神容易送神難。搞不好,兵變也有可能。
其二、
趙構認為就算自己真的無法生育了,宋孝宗繼位後也不會跟自己玩政治清算。歷史上,宋英宗繼位時就搞鬧過“濮議”的政治鬧劇。也就是親爹和養父的關係,該怎麼擺才合適?
後來明朝也鬧出過這種鬧劇,小宗出身的嘉靖繼位,硬是把親爹追封成皇帝了,而對明孝宗和明武宗的遺孀,卻很是冷淡。趙構認為宋孝宗的孝心是真誠的。而且宋孝宗的親爹,地位確實很低。宋孝宗橫不能把他親爹,一個從八品的文官也追封成皇帝吧?
-
20 # 在野武將
1
首先明確兩點:
一是高宗趙構自己的兒子早夭了,他也很清楚自己沒有生育能力了。
二是靖康之難之後,宋太宗還是有一些後裔倖免於難的,只是血緣上距離徽宗欽宗很遠,因此離趙構自己也很遠。
所以,我們就可以排除一些說法,比如太宗沒有後裔活下來啦,或者趙構覺得太宗後裔離自己太近,會威脅到自己之類的。
2
趙構為什麼偏偏要選太祖趙匡胤一系呢?他心裡的想法想來很複雜,史料其實也沒有明確的說法。最直接的史料,是他冊立太子的詔書,即《立建王瑋(就是後來的孝宗)為皇太子詔》。這其中就各種閃爍其詞。在描述孝宗的部分,根本沒有提到他出自太祖一系的事實(當然,名義上他已經是趙構的養子,所以只稱皇子也沒有不妥)。只是很泛泛地說,他毓德允成,神器有託(《全宋文》205冊108頁)——這等於什麼也沒說。甚至兩宋其他冊立太子的詔書,都會多講一點……
至於託夢啦、報應啦,甚至宋太祖趙匡胤轉世成了金太祖來報仇之類的,大體還是當時坊間的八卦,當然其中也有很重要的資訊。這裡就不展開了。我想說的是趙構另一方面的考慮,之前較少為人注意。
3
大體上,在徽宗的諸多皇子中,趙構最不受待見——所以,金人要皇子做人質的時候,就派他去送死——恰恰因此,靖康之難的時候,趙構成了倖存者,但這是後話。
對於趙構來說,從小到大,在家庭、父兄中的自卑感是永遠的心結。欽宗是正牌的皇帝,欽宗當時已經冊立了太子;所以,即使欽宗死了以後,欽宗的太子都是皇位正牌的繼承人。
趙構不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他能夠匡濟天下,報仇雪恥,哪怕他從來不是皇子,他都是真命天子;反過來,如果他不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哪怕列祖列宗從墳墓裡爬出來,下詔讓他做皇帝,也沒有人會承認他。他不明白,所以一直在做無用功,這裡找個太后來承認下他,那裡收集下靈柩搞個祭祀什麼的。
言歸正傳,立嗣時,他考慮問題的方式是這樣的:
如果從太宗一系找繼承人,無論這人是誰,都比不上欽宗一系的皇子。有一天,如果金人說起來,我這裡有欽宗的皇子皇孫,這才應該是你們宋朝的皇帝。當然,事實上金人可能根本不會下這手棋。只是趙構的心結在這裡。
如果把皇位送回太祖一系,一下子腰桿就硬了。金人手上有欽宗、欽宗太子太孫都沒有用。我們這裡已經研究決定了,太宗後裔一概不考慮了。
回覆列表
據古代一些筆記,記載在女真人滅掉北宋之後,當時社會上流傳一個傳說,傳說金朝太祖阿骨打的模樣跟趙匡胤很相似,因為太宗奪了太祖一系的帝位,趙匡胤轉世復仇來了,古人是很迷信,趙構的生母韋太后也很信服這種傳說,正好趙構無後,選誰接班在他們來說情感上都差不多。於是勸趙構傳位太祖後人以解太祖太宗兩繫世代的恩怨,所以立孝宗為嗣很大程度上是趙構聽從韋太后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