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洣水閒意
-
2 # 山野大伯
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這話沒錯,是王鐸總結了幾千年來學書者的歷程,而得的結論,不是王鐸自已一人的感受。
幾千年來,中國書法已形成了體系,主流是二王體系,有著它的法度,審美特點,已成了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而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旳瑰寶。縱觀古人名家,都是從師古開始,而後登堂入室,沒有聽說過脫離體系自創一派的大家。古時書法應該也有象現今一樣想另闢一徑的書者,卻都被歷史所遺棄,
書法一詞是中國特有的,是由漢字所組成,而漢字書寫也是有規則的,比如我們書寫"魚"字,應就是寫魚,而不是畫條魚,畫條魚雖然人們也理解,但不符合現在的書寫規則。書法由線條的變化,字的結體,章法的不同而給人產生不一樣的心靈感觸,剛開怡,我們應從碑帖中去學習。不怕書友笑活,剛接觸書法的時候,我拿著蘭亭集序這本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書法,感覺沒有那麼好看,還沒現代的鋼筆字帖那麼好看,心裡還有所懷疑。所以選擇了歐楷,多年以後,我再拿起這本蘭亭集序,就有不同感覺,難度高,不敢學,轉臨聖教,以致到現在都沒去臨習。學習古人,可以少走彎路,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才能做到師古而不泥古。
-
3 # 金星753
王鐸(1592年—1652年),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1]。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
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
清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諡文安。
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其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王鐸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王鐸44歲-46歲三年間遍臨《淳化閣帖》的晉唐名跡,幾可達到亂真的境地。《瓊蕊蘆帖》便是其臨習代表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鐸臨帖非常講究,筆筆有來歷,絕不亂為。
臨帖的同時,王鐸也寫下了很多學習筆記,這些臨摹心得,自成一家之言。如:“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譜。然觀詩之《風》、《雅》、《頌》,文之夏、商、周、秦、漢,亦可知矣。故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耳。”
我非常贊同王鐸之言,所謂書法不同於寫字,有法度可尋,不可自創,須依照法度,認真臨帖,待熟練掌握後,再創作,這時方可不離古,不泥古。
-
4 # 詩詞學院
王鐸在《<琅華館帖冊>後》中說:“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譜。然觀詩之《風》、《雅》、《頌》,文之夏、商、周、秦、漢,亦可知矣。故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耳。”
“師古”是什麼?“師古”就是繼承古人的書法傳統,一是得其法,二是承其道。“得其法”就是熟練掌握古人流傳下來的書法技法,包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承其道”就是繼承古人尚德修身、書品人品並重的理念,以書法抒情達意的文化傳統。
書法,是一門重視傳統,重視繼承的藝術。書法學習者應該以先賢為典範,下苦工鑽研,學習書法以繼承傳統精華為前提,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穿著大師的鞋子走一遍。只有這樣,才能打下紮實的基礎。
當代的書家也有類似的認識,例如,
張志和就認為,當下仍然是先把古人學好,“啟功先生跟我說過不需要創新,因為書法藝術的特點就像每個人一樣,自己不會知道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子,只要慢慢學慢慢長,你自己就是你的創新。就書法而言,思想性格和修養決定了你能把字寫成什麼樣子。所以,寫字要與文史哲貫通,在讀書過程中形成人格和人品。”
不經“師古”,不見傳統,沒有來由,你寫出來的就不是書法,只能算寫字,只能是野路子。所以,王鐸說“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實在是悟道之言,精闢之至。
-
5 # 空谷山人
師古在於學習研究古人表達思想的方式方法。研究自然傳承古法。
師古不化結果是坐井觀天。
自以為是胡作非為各立山頭,結果是野狐禪。
師古悟道獨闢蹊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獨領風騷,成為時代的先鋒。
-
6 # 一笑貫長天
書不師古便入野俗,書法的名言!
書法有兩千年的歷史。談書法必說魏晉,是書法在魏晉已經完全成熟了,這個成熟是技法與理論的完善。也說明了,書法在魏晉之前,已經有過了很長的路了,比如李斯,比如蔡邕,都是書法界頂頂大名的前賢,李斯的小篆,自己蔡邕的隸書,以及其創立的飛白書法,至今都是書法巔峰的巔峰!
即使是書聖王羲之,兩千年才出一個的天才,也是學習前人的書法才得到那無上的榮光。
那麼,有誰敢說比之書聖天賦更高呢?所以,書不師古是條絕對行不通的路!
-
7 # 定風閣
這話說的對,但又不全對,只能作為指導,不能作為定義,例如,這句話就不能用在,對創造瘦金字型的宋徽宗身上了。
-
8 # 止水如心
“書不師古,便成野路子”,認可。原因有二。
一,中國漢字書法主要有楷書、隸書、草書三大類。歷經數千年的積澱,已經形成浩如煙海的各種字型流派。比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的楷書,二王父子(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楷,懷素、張旭等人的草書,當然還有很多名家的書法。
這些書法名家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和境界,後人很難超越。因此,臨帖就成了學習漢字書法最好的途徑。
二,那種想要自創書法派別,又狂妄自大地以為不臨帖,就可以隨意學習書法的人,是幼稚可笑的。
當然,在經歷了“入帖”、“出帖”的過程以後,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也是必要的。假如我們食古不化,總認為別人寫的書法作品和古人並不完全一樣就不是書法,就是“醜書”,那肯定也是一種病態思維。
書法,既要繼承,又要發展,沒有繼承的書法,不是書法;但沒有發展的書法,也是一種固步自封的行為。
-
9 # 聽濤浪湧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們回頭看看這幾年蹦出來的所謂的“醜書”“書法家”,就會體會到王鐸這句話說的是多麼的有道理了。
-
10 # 鄉土文學社xt億聰起名
王鐸嘗言,學書“譬如登山,所躋愈進,愈峻以曠,已經崇峰,頓俯於下。”“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像這樣取法高古,終成大家的範例舉不勝舉。由此可見,“法”對於書法學習是何等重要,而“取法”的高低同樣對書法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要“取法乎上”,我們就得了解古代書法的一個變革,今天就“隸草”我來簡單闡述一下我見解:
東漢趙壹的《非草書》說:“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旨。”
這裡出現了“隸草”一詞,而且還道出了“隸草”出現的大致時間和歷史因素,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隸變”。“隸草”(或“草隸”)所指的最初是一種新字型——早期的草書,到書法自覺成為一種士族階層競相推崇的藝術門類時,草書已經由最初的“隸草”發展成為“章草”和“今草”。
碑帖結合
中國書法史上,清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由於清代學術思潮的影響,清代中、後期書壇漸成碑學興盛、帖學衰微的格局,從而影響到近現代乃至當代的書法觀念和創作。
民國以來,碑帖對峙的局面已為有識之士所不取,從而使碑與帖的結合成為書法的一條中間道路,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書法創作的實踐過程中,走這種中間路線的書家幾乎成了二十世紀書法的主流。我以為學書應以碑為體,以帖為用。取碑之雄強恣肆,取帖之飄逸流動;取碑之質樸與帖之妍美相結合。進而達到文與質的統一。
入古出新
“古”與“新”不但不對立,反而暗裡相同。書法入古,為下一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書法出新,是有異於既往書風的風格和流派,入古的艱鉅性和出新的複雜性,決定了此為書法學習的必由之路。
19世紀以來,考古學的豐碩成果為書法帶來了大量可供學習的新材料,比如:裡耶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馬王堆帛書、張家山漢簡、居延漢簡、敦煌漢簡等。這些秦漢之際的簡帛書中“隸草”的大量出土印證了趙壹等人的文字記述,同時也讓我們一睹漢代“隸草”之真容,給草書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良機。
清末民國以來,有些書家開始取法秦漢簡帛書,入古出新,並法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沈曾植、王遽常、王世鏜等人。
侯開嘉先生《隸草派生章草今草說》認為隸草為草書的源頭。簡帛書中的“隸草”沉睡了兩千多年,魏晉以後其對中國書法的影響越來越微弱,特別是世人爭相追捧“二王新體”的唐代到清代早中期,這個草書的源頭幾乎已經與世斷絕。啟功先生說:“隸草書興於漢世,究屬草創,木簡之出土多已斷缺,其由章草變之今草,體勢完備,當在晉世。故言草書者,必以晉人為上,上窺炎漢,以溯淵源,下概李唐,以窮俗變。”
當代書法的發展遇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契機,掌握了前人所沒有掌握的新材料,如何運用這些寶貴資源來創造出新的書法樣式,是每一個書家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就草書創作而言,只有具備學古而不拘泥於古的創作意識,才能借古開今,符合時代的特色。正如劉正成先生在談到楚簡帛書與當代書法藝術時說過:“在當代,隨著簡牘的大量出土,隨著它在各個學科研究影響的不斷增大,也影響了書法界的發展。
正如劉正成先生在談到楚簡帛書與當代書法藝術時說過:“在當代,隨著簡牘的大量出土,隨著它在各個學科研究影響的不斷增大,也影響了書法界的發展。
尤其是這三十年,在大量出土簡牘考古資料的直接影響下,逐漸形成了新的書法風格範式,至今方興未艾。所以說,新時期書風的判識度,應該看是否有在甲骨和簡帛書方面受到影響,他是判別新時期書風的一個重要年代學標誌。當然也是藝術斷代史的重要標誌。”
新時期書風的判識度,應該看是否有在甲骨和簡帛書方面受到影響,他是判別新時期書風的一個重要年代學標誌。當然也是藝術斷代史的重要標誌。
-
11 # 心底映雙紅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王鐸作為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能提出這樣的思想,足見其對書法精髓的領悟之深,其內涵反映的是書法繼承與發展的道理,特別是他提出的“師古不泥古”的書學思想,更有超越時代的歷史意義,為當代書家如何面對傳統提供了參考。
反觀當下,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問題,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道真正的傳承是什麼,要麼機械呆板的照抄照搬,要麼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盲目模仿,這其實都是對傳統文化繼承的誤讀,要真正做到”書師古”,就要潛心研究古人進步的向上的思想,從他們的精神世界裡探尋他們的追求和信仰,而不是為學而學,一味迎合,反而會弄得”四不像”,也會讓世人恥笑,真就成了”野俗一路”了。
-
12 # 聽書讀書共分享
學習書法,“師古”看是愚拙實聰慧
用毛筆寫字,是古人必備技能,從小就要開始苦練的。就像我們現代人,很小就會使用手機和電腦一樣。電腦和手機由於開發者為了爭取使用者,把一些功能開發的越來越智慧。換句話說,就是讓使用者越來越不用動腦筋,看似越來越方便,實則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人慢慢的退化而不自知。
隨著近年來傳統文化的迴歸,越來越多的人在休閒時間,放下手機和電腦,拿起了毛筆,開始學習書法。這就遭遇到一個問題,怎麼才能事半功倍,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裡能把字寫好,能寫到讓自己滿意,讓大家都認可,甚至能用字為自己換回一些什麼。於是就有了各種投機取巧的好辦法和好老師,速成班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最終的結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學習書法到底有沒有捷徑,有沒有速成,我也是個剛開始拿起筆不到半年的小白,但我研究了很久,讀過幾十本書法理論書籍,熟悉歷代名家的事蹟。就我個人的讀書和研究來說,好像是沒有。就拿顏真卿來說吧,他是中國楷書四大家之一,不少人認為它是四家之首。我們常見的楷書顏帖有《多寶塔碑》《夫子廟堂碑》《東方塑畫像贊》《麻姑仙壇碑》《大唐中興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等,每種帖都有不少人拿來入門。
顏家祖上是顏回,是中國儒家的世家,家教定是極嚴格的,才會有歷數代而代代有賢人。顏真卿從小就熟讀詩書,苦練書法。家學就不說了,我們知道他的老師就有褚遂良和張旭,後又和懷素一起探討,並對二王書法有極深的研究,數年的臨習。即使如此,顏真卿直到天寶十一年(752年),44歲,該苦練書法40餘載,才小有名氣,想來他這時寫壞的筆不敢說比“退筆成冢”的懷素多,也不會少,《多寶塔碑》也是他這一年創作的。
隨後,他一發而不可收,慢慢定型並創造出影響至今的“顏體”,並寫下各類碑幾十通。盛怒之下,寫就的行書《祭侄文稿》也被公認為天下第二行書。這都是累積薄發的結果。
舉顏真卿的例子,是大家都熟悉。顏真卿早王鐸幾百年,他不是聽了王鐸的話才這麼做的,相反是王鐸總結了顏真卿等前輩的經驗,才有了“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這樣的名言的。
總之,像顏真卿這樣的大家,天天寫,天天練,還要師古多年才成正果,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如果您真是把學習書法當作提升自身素養、豐富今後生活、影響教育後代的話,建議您還是師古吧,看起來,這是一條很愚拙的路,實則是一條捷徑。認真選一本自己喜歡又是歷史公認的好帖,經常讀帖,瞭解作者和創作背景,按照先摹後臨的順序,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時間和反覆,一點點前進、一天天提升,先臨摹上一到兩年,再來考慮後續怎麼辦的事。
學書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師古也不一定成功,還要有恆心,還找到一個好老師,最好能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日有所進,天有所積,終有一天,會有一個讓自己滿意、朋友認可的結果的。
願與大家一起在師古的道路的勉力奔跑。
-
13 # Lsm開心就好
書不師古,別落野俗之路。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書法家王鐸所寫,也是對書法寫作的一種造就。自稱一家之言,也是對臨摹的一種講究。
-
14 # 時萬光
所謂“師古”,就是說,我們要想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就必須下大力氣學習前人優秀的東西,力求做到融會貫通,努力提高現有水平。切不可以創新為藉口,全盤否定前人,自以為是,閉門造車。比如,練書法的要臨帖,學戲曲的要拜師,就連我們最初的寫作文,恐怕也是先從仿寫開始的。這裡談到了“師古”的問題,我想到了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的一段話,權作佐證。“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所謂“不泥古”,意思是,我們不能拘泥於前人已有的陳規,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不可死板教條的照抄照搬。要在前人已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尋求突破,有所創新。
總之,“師古”,是必要的,也只有先“師古”,而後才能做到“不泥古”。全盤否定前人,那是空談;而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那就失去了自我。
-
15 # 廈門老新
謝謝悟空邀請! 王鐸(1592—1652),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有“神筆王鐸”之譽。“書不師古,便入野俗一路″,便是王鐸勤練書法的心得,也是書法名言! 王鐸的書法造詣很高,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他臨摹的晉唐名跡,幾可達到可以亂真。王鐸臨帖總是認真鑽研,所臨之帖做到了,筆筆有來歷。王鐸還寫下了很多臨帖的心得筆記,積少成多,終成一家之言,對後學者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只有先學習與鑽研前人書法的精華,才能去其糟粕,才能少走彎路,較快地提升自己,也才有可能自成一家。反之,不研學前人的書法精髓,自己閉門造車,最終只能落入野俗一路了,必然一無所成。
-
16 # 雪山飛虎日記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您怎麼看?
王鐸(1592—1652),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有“神筆王鐸”之譽。
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詩文,有法而後合。所謂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也。如琴棋之有譜。然觀詩之《風》、《雅》、《頌》,文之夏、商、周、秦、漢,亦可知矣。故善師古者不離古、不泥古。必置古不言者,不過文其不學耳。
不師古終會落野俗一路。
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王鐸對於傳統的認識和重視,並且一直在努力,作為大師級的書法家,王鐸能夠“以臨代創”充分說明了他高超的筆墨技巧和驚人的藝術表現力,這也是一個學術思想的體系,也就是說:
在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後,更需要注重追古人之氣,摹古人之韻,得古人之格!而不是亦步亦趨,不敢越藩籬一步。
-
17 # 墨緣7144611883
王鐸有言:書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這是一條真理,自古以來所有的書法家都是先師古,後創新。這句話對於現代派書法的倡導者可能持反對態度,他們不師古,開始掀起中國書法的創新浪潮,儘管書法中不含古人書法基因,還口口聲叫好,這種創新,最終必然以失敗告終。
-
18 # 翰墨書道
“書法不師古,便落野俗一路”,王鐸這句話的是經過長期的臨摹實踐獲得的深刻體驗,是經驗之談。書法有法,書法從從創造開始,走的就是廣採博取的路子,也就是說文字不那一個人獨立創造的,而是人民大眾集體智慧的結果,當然不能排除對這方面也有獨特能力者的整合、推廣、整理之功。並且是在一個相當常的時間內完成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善於學習者的蒐集,更有專門人員的收集、整理、加工,統一,在這個過程中,就存在一個整理者廣泛收集的過程,就是一個面向大眾或者過去的社會中收集到過程,也就是今天我們談的“師古”的問題。
我們學習書法也是從臨摹開始的,仍然是師古。那麼,學習書法拒絕師古行不行呢?
書法是一門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演變,形成了一系列法度完備的藝術理論和技法,並且出現了以王羲之和歐顏柳趙四大家為突出的經典作品和書法家 。要學好書法,師古是唯一的有效的途徑,師古則是從臨摹開始的。
一、為什麼不師古會俗。
什麼是俗呢?“俗”有不雅、 庸俗、低俗、平庸、沒有涵養的意思。。俗是大眾都不喜歡的東西,因為太普通平凡了,沒有任何的新鮮感覺和創意,而書法是戒俗的特別是魏晉以後的書法。所以能夠流傳下來的書法經典名沒有一家上俗品,可以說都是超凡脫俗的經典。我們在沒有學習書法前,我們的審美與所見,就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物,這個司空見慣,對於我們的生活日常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對於藝術來說,確實致命的缺憾。可是因為這個日常,我們對書法的認識有也往往處於一種司空見慣的形式與內容中。基於這個因素,我們能夠在書法作品中或者說書寫中的表現與是一種非常大眾,甚至膚淺的幼稚的表達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平庸。我們知道,那些古代的經典書法,基於人們審美情感的高度,而被留存至今而且成為我們取法的物件。不俗即是審美的高度,也是藝術創作的高度。如果我們學習書法不透過臨摹學習接近這個高度,我們的書法造詣或者說藝術性的境界就會格調不高 ,而不在藝術範疇之內。所以我們希望寫好字,就必須要臨摹學習,而且向古代經典學習,才能讓自己走出平庸野俗之歧途。古人也一再強調: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並要求: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貌似。
二、如何師古。
掌握書法這門藝術,師古是非常重要的。實踐上“師古”就是告訴我們向古人學習,以古代經典書法為老師。因為這些作品中的技法是經歷史考驗公認的最好作品。學習書法師古的方法就是臨摹,透過臨摹將古代經典書法的技法和字形技法掌握到我自己的手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規範自己的審美認識,表達習慣,將自己頭腦中那些不規範,不適合大眾經典審美需要的東西從自己的大腦中踢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一切行為不是自己獨立存在的,只有和社會與人群保持一定的共性,才能夠具有更廣泛的意義與價值。如果我們只是閉門造車,脫離集體這個實際,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學習書法向古人取法,取的就是歷史公認的一種規矩,秩序,標準。技法只是初級的東西。我們學習書法實際上也是如此,學習的就是約定俗成的書法規矩,或者說書法的藝術語言。師古,才能夠讓我們和書法藝術已經欣賞者之間具有共同語言。書法的臨摹,包括描紅和對臨,背臨、意臨、臨創結合等幾種基本的方法。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法就是讀帖,因為只有讀準了,讀到位了,我們的臨摹實踐才更具有價值,不是抄寫,反覆鞏固自己的錯誤。讀帖,一般可以藉助字帖上的界格來進行,找準點畫的位置以及結構佈置形式或方法,看清點畫具有的形態,大小、粗細等造型規律。做到臨摹之前胸有成竹。
三、師古的目的是什麼
學習書法師古的目的有三個層次的意義。一是掌握經典作品的技法;二是寫出一個自我風格;三是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掌握經典作品的技法是最基本的目的。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過。學習書法首先要掌握這們藝術的技法,然後我自己才能會走自己的路。但是如果永遠之走一條路,或者說反覆重複別人的,而永遠走不出古人而失去了自我,藝術的生命力也就不復存在了。因此,學習書法在掌握了基本技法以後,必須寫出一個自我。雖然這是一條非常不容易的路。
我們知道書法即是藝術也是一門傳統文化,再其發展演變過程中,融入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文化內涵。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同時也在提升我們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國學修養。所以,學習書法也存在一個轉益多師的問題,一個字外功夫的問題。黃庭堅在《跋東坡墨跡》時就說: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
-
19 # 狂喜淡墨a
書不師古,落野俗一路,此話有理。
大家經歷的學書過程,無不向古人經典書法學習,在創作中,沒有一定的臨帖實踐,寫的點畫線條不單單不豐富,而且純粹俗氣間雜野氣。
通常情況下,作為愛好者,學書都是虔誠於書帖,讀讀古人書帖,可知自己的筆畫結體,單調板滯。若是不臨摹學習,純粹瞎折騰,走彎路,最後剩下的是塗鴉。算不上書法。更說不上藝術。
而今創新,成為當代學書時髦,寫的不倫不類,於書法藝術創作規律背道而馳。名之曰創新發展。明眼人會知道,這都是不學無術,追逐名利,屬於野俗之類。
縱觀古今,哪一個書法家不是臨古出新的呢?
在這裡筆冢的故事,墨池的故事,都證明了學書需要勤奮的書寫大量的前人的書法。師承古法,實際就是奠定自己基礎,學習古人優秀的筆法,學以致用。
在一篇作品面前,能夠分辨出筆法的出處。是晉韻還是唐法,,亦或金石味,或者剛柔相濟,是二王筆法,米芾筆法?碑體還是帖韻?這都屬於師古。
由此可見,自己另起灶,杜撰的筆畫,肯定會落入俗套野氣。
-
20 # 王乃棟說書畫
王鐸此言說得十分正確,但要正確理解。
正確理解什麼?一、師古,二、野俗。
如何正確理解?拙見以為:
一、師古並非亂仿古人,學古皮毛,食古不化。師古是指趙孟頫所說:書法以用筆為上……,用筆千古不易。即指的是師古書法經典之精彩筆法。
二、野俗是指不合筆法的兩類毛筆字,即野體和俗書。野體是指不符筆法,自我亂寫的江湖字,外表看起來十分放縱,別有一功,其實是塗鴉之筆,不值一觀。俗書是指不合筆法及拘謹束縛的實用館閣體,以字形規正為追求的流行書寫。
野體和俗書古代多的是,現在更氾濫,所以學習王鐸這段切中時鄙的名言,很有必要。
回覆列表
王鋒之言很有道理,也是書法者必遵守的金科玉律。~~~~~~~~~~~~~~~~~
第一,書法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有完整的概念體系,審美體系,訓練提升體系等等。學習書法必須從古代書法中汲取營養,必須遵守古人總結的基本規則、基本規律,否則就稱不上書法。
第二,師古是掌握書法最有效的方法。書法系統有大量知識點,技巧點,審美點需要學習和探索,只有師古,借鑑古人花費大量時間實踐總結岀來的東西,才能在有限人生中,相對完整地掌握書法知識、技巧、審美感覺等。
第三,當然,提倡師古,但要反對泥古。應該鼓勵現代人利用現代的科技、傳播、材料等方面的優勢,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攀登新高度,創造新面貌,開拓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