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嘴痕

    宋朝的經濟一直都是中國歷史最高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側面反應了當時宋王朝街邊的熱鬧景象,眾生百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更是對此有了詳細描寫。

    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秀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琦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東京夢華錄》

    這是孟元老的序言,對當時國都繁華景象,做了一個簡單的概述。

    交子的誕生

    在北宋出現了紙質錢幣,名為交子,這正是當時北宋活字印刷術發展一定程度的產物,同時側面表現當時北宋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幾十斤重的錢幣無法便捷的流通,所以才會交子這種紙質錢幣。

    商業的發展

    在宋朝時期,徽商,晉商等商人團體都開始發展起來,這對當時的經濟更是產生了巨大影響,各種商業娛樂場所也發展起來,例如宋朝有名的勾欄,夜市等。正如那句話三更剛睡下,五更便又燈火通明起來。

    姜行、紗行、牛行、馬行、果子行、魚行、米行、肉行、南豬行、北豬行、大貨行、小貨行、布行、邸店、堆垛場、酒樓、食店、茶坊、酒店、客店、瓠羹店、饅頭店、麵店、煎餅店、瓦子、妓院、雜物鋪、藥鋪、金銀鋪、彩帛鋪、染店、珠子鋪、香藥鋪、靴店等三十多“行”。——《東京夢華錄》

  • 2 # 創業者小約

    這麼說吧,大唐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綜合國力最強的朝代,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當代的發達國家。而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朝代,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東京汴京今河南開封時的社會狀況。(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這是宋朝,唐朝:西都長安,東都洛陽,陪都成都,鳳翔)

    首先,宋朝

    北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改國號為宋,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之後趙匡胤在一統天下的路上病死,留下未解之謎,趙匡胤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也在統一的路上還沒完成就去世了。後來宋真宗繼位後開始息兵養民,繼澶淵之盟後開始步入治世。百姓發展生產,手工業等商品經濟迅速興起,在息兵養民的社會下,物質生活不斷積累,文化教育進一步完善。在社會發展鼎盛時期,商業貿易異常發達,大規模交易不斷,開放國門與邊境進行商品貿易往來,所以北宋時期跟北方遊牧民族交易頻繁,大大促進了北方民族的生產發展,為後來崛起的蒙古帝國做下鋪墊。商品的發達,為了方便貿易北宋人發明了銀票,慢慢演變成現在的人民幣,GDP達人均450美元,當時的歐洲人均才80美元。因為太有錢,晚上睡覺不關門,來往無盜賊。物質豐富了,開始走向精神生活,所以宋人發明了蹴鞠(現在的足球),皮影戲,下午茶即一天三頓飯,就是北宋時期形成,以及百姓飼養寵物消遣。加上南宋時期皮影戲玩到頂峰,歌頌岳飛等民族英雄。用一句話來形容南宋的商業貿易的話,那就是江浙蘇皖閔粵一帶是個成年人,都會做生意,沿海港口對外高度開放。所以宋朝是最有錢的朝代,即使不是大一統王朝,但是宋人頗有經商頭腦,加上皇帝對貿易的開放和包容。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唐朝盛世留下的遺風和中原以外的基礎,才是宋朝有錢的最根本原因,即使中間有個五代十國。

    至於清朝是不是最有錢的,我覺得存在異議。雖然清朝是綜合國力比較強盛的大一統王朝。首先清朝治世最強盛時期是康乾盛世,之後的中興都沒有比過康乾盛世的。而根據康乾盛世的綜合國力來看,比不過唐朝,但是經濟確實相對比唐朝高很多,但是清朝的治世人口也迅速激增,更多的需求需要滿足,到康乾盛世人口達三億之多,人均GDP達到600美元,但是很多技術都落後,而且疆域對於宋朝過於遼闊,很多邊遠地區難以計算,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地區佔比會漏掉,這樣的話可能人均GDP頂多300美元,相對於宋朝遜色的多,加上宋朝百姓的生活比清朝豐富多彩,引得後人無限遐想,足以見得宋朝百姓富庶,所以宋朝是宇宙第一,而清朝我覺得有異議。

  • 3 # 考拉看影視

    你好,我是細細談歷史,對於您的問題,我有以下回答:

    GDP和人均GDP的概念?

    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段時間內人民各種產業產生的總價值,反映了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比如我們中國,在2019年一年的GDP為990565億元。而人均GDP則是GDP處以這個時期的總人口的一個平均值。有了這兩個概念,我們再去看看宋朝和清朝的經濟能力吧!

    我們從軍事戰爭、社會制度以及人口耕地三個角度分析這個問題。

    宋朝的繁榮(北宋)

    1、軍事戰爭角度

    ①杯酒釋兵權:趙匡胤掌握了後周的最高軍權後逼周恭帝禪位,建立宋朝。趙匡胤也明白軍權的重要性,才有了後來的“杯酒釋兵權”,將軍權掌握到一個人手中,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了軍士搶掠百姓的惡習。

    ②澶淵之盟:北宋與遼多次戰爭後兩國始終處於對峙狀態,簽訂了“澶淵之盟”。宋遼兩國開始以兄弟國相稱,開始貿易往來,經濟迅速發展。更難得的是正是由於澶淵之盟,兩國一百二十餘年未有過戰爭,這為宋朝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制度背景

    北宋時期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這也使得貿易往來更加的便捷,有利於長途的貿易往來。

    ②朝廷鼓勵農耕,對於農耕的政策可以說是相當為百姓考慮,加上沒有戰爭,賦稅徭役很輕,使得農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繁榮。

    3、人口及耕地面積

    北宋人口約6500萬左右,耕地面積8億畝左右,人口少,耕地多,人均GDP就很高。

    清朝的繁榮

    1、軍事戰爭

    回顧清朝歷史,清朝已經基本形成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達幾百年的歷史上,大規模的戰爭很少,這也有效的保證了經濟的發展。

    2、社會制度

    ①徭役製為代稅役制,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手工製造業的發展,貨幣經濟高度發達。

    ②朝廷的管理有方,造就了康乾盛世,經濟高度發達,與外海上貿易頻繁(清朝晚期才閉關鎖國)。

    3、人口及耕地面積

    清朝時期,人口數量已超3億,接近4億,耕地約有5億畝,在如此多的人口生產力下,GDP當然很高。

    總結

    1、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宋朝GDP高是人均GDP高,而清朝GDP高是因為人口基數大,所以國民生產總值高,也就是GDP高,當然兩個朝代都很繁榮的。

    2、說宋清時期GDP高,就要進行對比,沒有比較,哪裡來的高低。據有關統計,清朝乾隆時期中國GDP佔世界份額32% ,宋朝時的GDP佔世界35% 。所以說這兩個朝代GDP高。

    3、看到上面的資料,就不代表清朝沒有宋朝高了,清朝GDP總值應該大於宋朝,若是在宋朝時期建一個圓明園和割地賠款這麼多錢,宋朝還真的不一定拿的出來,但是算人均GDP就不一定了。

  • 4 # 中國雄風

    那些給宋朝和清朝塗脂抹粉的說法該休矣。我們歷史上真正最繁華最強大的朝代,非唐朝莫屬!宋朝是一個偏安一隅的朝代,連國家都無法統一,何談強大?清朝是一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朝代,他們的愚昧無知導致了國家走到了衰亡的邊緣,更沒資格談強大!

  • 5 # 歷史真人秀

    你好,我是木易八未,致力於用大白話講出有趣歷史~

    為啥這麼多人說宋朝清朝GDP宇宙第一?

    為啥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稱讚宋朝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為啥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為啥某些節目吹爆宋朝,說宋朝的GDP佔全球的90%。(多數學者認為只達到了全球的60%左右)

    從哪裡看出來宋朝這麼富有的?

    因為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宋朝就奠定了拿錢平事兒的思想基礎

    兵權不夠集中?買它!宋太祖“黃袍加身”篡奪了孤兒寡母的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之後,害怕其他將軍效仿他,也來個黃袍加身。就把手握兵權的將領們喊過來一起喝酒,然後“趙·奧斯卡·匡胤”上線:

    “最近朕夜不能寐啊!”“皇上何事煩心?”“如果你們的手下拿著刀架在你們脖子上,給你們穿上龍袍,逼你們造反,你們怎麼辦啊?”(眾將領冷汗嘩嘩地淌)“臣等愚鈍,請皇上指條明路。”“我給你們大筆錢財,你們去南方買良田美宅,享受生活不好嗎?”“謝主隆恩!”

    燕雲情節重,想要回故土?買它!宋太祖趙匡胤對燕雲十六州被遼朝佔領十分不滿,特別想收回被石敬瑭割讓出去的土地。但當時國家的統一政策是“先易後難”,遼的兵力是最強的,按照計劃應該是最後才去討伐燕雲十六州的。可這“情懷”放不下啊,遂“趙·攢錢·匡胤”上線。趙匡胤下令建立封樁庫,每年都從國庫裡取出一些錢放入封樁庫中,等攢夠了錢,就去向遼贖回燕雲十六州,可惜還沒攢夠錢,趙匡胤就死了。

    打不過敵國還想要和平?買它!宋朝在北征失敗之後大傷元氣也被嚇破了膽。不敢再打仗的宋朝以每年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的價錢買了和平,這就是宋朝花錢買和平的開端——澶淵之盟。有一就有二,西夏在李元昊的帶領下迅猛發展,開始欺負宋朝,遼見宋朝有困難就開始落井下石,要求漲歲幣,不然就趁火打劫。宋朝無奈接著買和平。宋朝把每年的歲幣由十萬白銀變成了三十萬白銀,換來了遼幫助宋朝打西夏並讓西夏對宋稱臣的承諾。可惜西夏李元昊太厲害,竟然把遼給打跑了,不過西夏也需要休養生息,宋朝陰差陽錯又一次買來了和平。

    黃河氾濫災民要造反?買它!天災是不可阻擋的,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非常容易造反,因此宋朝實行“募兵制”。所謂募兵制的中心思想就是朝廷多一個兵,山野裡就會少一個賊,一個家庭裡就多一份收入,百姓不餓就不會造反。宋朝養兵數量一度高達500多萬,軍費開支佔比多達至80%!

    怕朝堂之上有貪官怎麼辦?高俸制!宋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官員工資最高的朝代。我們就拿宋朝最出名的清官鐵面無私包青天——包拯來算。包拯職場最輝煌的時候身兼三職:龍圖閣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以及權知開封府事。龍圖閣大學士一項職務,每月工資138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水平呢?我們拿米來換算,在宋朝一貫錢可以買1.539石大米,也就是182斤大米。包拯月工資可買182*138=25116(斤)大米,現在的大米按照4元一斤計算,就是4*25116=100464(元),也就是說光龍圖閣大學士一職,只是錢(貨幣),包拯的月薪就達到了十萬元,官員還有月糧、月柴、月絹帛和“公使錢”等等,再加上另外兩個職位,包拯的年薪超過千萬。你都年薪千萬了,你還貪什麼呢?(怪不得這麼多人想“穿越”去宋朝呢!)

    宋朝有錢的最直觀展示是什麼?清明上河圖!圖上展示的宋朝最真實最繁榮的景象,小賣部、大商場、路邊攤、大酒店應有盡有。都說大唐盛世,唐朝最鼎盛時期,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池只有17座,而宋朝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池有52座。宋朝的城市化率達到了22%(民國時期才10%)。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兩項都是宋朝時期發明的,為什麼?閒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書都是宋朝時期發明出來的,這兩樣都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關。這說明,宋朝時期人們多得是閒情逸致去舞文弄墨,吟詩作對。這裡的閒的是褒義詞,人們只有生活水平在小康之上,才會在閒著沒事幹的時候,去琢磨這些事情。

    這種“能拿錢擺平的事兒都不叫事兒”的思想觀念,肯定是建立在超級富豪的腦海中的啊!這種高薪的“員工”肯定出現在不差錢的“企業”啊!《清明上河圖》中富饒的景象肯定出現在富饒的國度啊!所以有很多人說當時的宋朝GDP全世界第一。

    至於清朝,我並不認為清朝的GDP是當時的全世界第一。在清朝時期,百姓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使得清朝在生產技術方面很是落後;其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清朝在外貿經濟發展方面受到了限制。在這方面我保留我的意見。

  • 6 # 明記歷史

    “鴉片戰爭前的清朝GDP世界第一”,這一說法在中國流傳很廣。追根溯源,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似乎是英國學者麥迪森,他的一項推測稱,1820年中國GDP佔全球總量的33%(英國為5.2%),他的論述被專業人士普遍認為不嚴謹。但在中國,很多非專業人士看重這種說法對思想的啟發性,加入傳播行列,最終導致輿論場對它深信不疑。

      GDP是現代經濟概念,能夠相對準確地對現代國家經濟狀況進行描述,反映它們之間的競爭力。用這套體系來做歷史研究需要很小心。比如文獻顯示,1820年清朝的財政收入只有白銀4000萬兩,而英國則摺合白銀1.5億兩。兩國的產業差距更大,1820年的英國已進入蒸汽化時代,支柱產業為機械紡織業、鋼鐵等,而中國仍以絲綢、瓷器、茶葉為大宗。  然而這種說法能在中國流傳開來,雖然可以視為華人對於民族復興的一種情結,但是在網路上被隨意引證,甚至作為一些錯誤觀點的證據。大的原因或許有兩個,一是部分知識分子的專業精神出了大窟窿,二是輿論場需要這樣的顛覆性資訊,用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需要指出的是,“清朝GDP世界第一”只是一種學術觀點,其真正廣泛傳播的領域是輿論場。援引它的知識分子都不是就歷史說歷史,而是借古說今,要論證一個價值傾向和意識形態傾向非常明顯的觀點。

      學術界人士參與意識形態辯論,這在現實社會已很難避免。但他們的進入應當有助於提高這類辯論的質量,而不是讓自己反而被輿論場的戾氣和偏執同化。現在一些知識分子喜歡做跨界的萬金油評論家,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突出自己的價值觀正確,不顧論據的質量,抓到什麼用什麼,這助長了劣質資訊的傳播。

  • 7 # 洛克笑笑

    我們可以先直觀的看看一組宋朝的資料: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宋朝全國共有3215200餘頃耕地

    到天禧五年(1021)全國共有5247500餘頃耕地。

    金屬礦藏數量達到 270 多餘處,比唐朝增加100 多處

    仁宗時期,每年金產1 萬 5 千多兩、銀產量21. 9 萬多兩、鐵產量 724 萬斤,鉛產量 9 萬多斤、錫產量 33 萬斤。

    北宋賦稅收入巔峰時期為真宗天禧5年,歲賦為150850100貫,北宋政府賦稅收入為唐朝的十多倍。

    儘管宋朝每年向遼國納 30 萬的歲幣,但是跟每年戰爭所耗軍費,代價簡直不值一提 。

    北宋熙寧年間全國有鎮市近 2 000 個,這些新興的商業鎮市已經不單單是政治中心,大多都是政治和經濟雙重意義,許多市民為交易方便,便舉家遷居城市的商業市場之中,具有現代雛形的商業城市紛紛出現

    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清“康乾盛世”的2倍多。

    北宋經濟空前繁榮,尤其是農業、手工業、商業十分發達,這一切都是得益於北宋建立了完善的經濟制度。

    經過唐朝末年的戰亂和五代十國數十年的分裂後,宋朝再次實現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宋朝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皇帝懦弱,軍隊軟弱,對外戰爭鮮有過勝利。官僚腐敗,軍隊渙散。但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上看,宋朝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都極為繁榮。

    一、宋朝的農業

    宋朝注重農業發展,大量興修水利工程,開墾荒地,又重視農業生產工具的改良,農業生產率迅速提高。

    1、北宋統治者重視開荒——農業經濟規模快速擴大

    至道元年(995)政府頒發詔令:“近年以來,天災相繼,民多轉徙,田卒汙萊”,“應諸道州府軍監管內曠土,並許民請佃,便為永業,仍與免三年租稅,三年外輸稅十之三”。後繼的統治者還有相似的詔令頒發,鼓勵百姓墾荒。宋朝歷代統治者透過頒發詔令,採取積極的措施鼓勵開荒,耕地面積不斷增加。

    北宋,農業發展速度江南比黃河流域快,到南宋時,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總量超過了中原地區,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地區。太湖地區稻穀產量在南宋時達到全國第一,蘇州、湖州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產糧基地。有“蘇常熟,天下足”之稱。

    同時,新的農耕工具的出現和新的農耕技術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2、北宋土地政策的放寬

    北宋時期,依然奉行重農抑商政策,但比前朝已寬鬆許多。

    一是宋朝政府採取了“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實行“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宋初為削弱武官的權力,誘導他們“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之業。”

    這一政策加速了土地的流轉,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農業生產效率隨之提高,從而為手工業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二、宋朝礦業、手工業(紡織業、制瓷業等)

    1、北宋礦業

    北宋時期全國發現金屬礦藏數量達到 270 多餘處,比唐朝增加100 多處。金、銀、銅、鐵、鉛、錫、煤等是北宋主要的礦產。

    2、手工業

    宋朝的絲線、麻、毛紡織業也很發達。

    毛織業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紡織業在四川、山西、廣西、湖北、湖南等地甚為流行。

    紡織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與之配套的印染業的發展。

    宋朝官窯、民窯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宋朝瓷器生產地主要包括七大名瓷窯:定窯(河北曲陽)、汝窯(河南汝州)、鈞窯(河南禹州)、官窯(河南開封)、哥弟窯(浙江龍泉)、景德窯(江西景德鎮)、建窯(福建建陽),和分佈在各地的許多大小瓷窯,所產瓷器都很精美,各具特色。

    宋朝瓷器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易物品,遠銷海外。

    三、宋朝經濟思想

    宋朝經濟繁榮、經濟政策立法逐漸成熟背後的政治思想基礎。

    1、宋朝統治者對經濟政策法制較為重視。

    宋太祖、太宗對經濟政策及法律作用的高度重視直接影響了後世各代皇帝。對於經濟政策立法,仁宗即指出“法制立,然後萬事有經,而治道可必”,神宗也認為“法出於道,人能體道,則立法足以盡事。 ”

    2、宋朝經濟思想空前活躍,其中以李覯、范仲淹、王安石等為代表。

    1)李覯認為人們追求物質財富的慾望是自然的, 為了滿足這種慾望而進行的社會經濟活動以求財利,是禮義產生的基礎。李覯主張藉助商人的經營活動,改善封建國家的工商業管理。

    2)范仲淹對商品流通的重視是十分突出的,他否認商業是末業,主張行通商之法,他反對對通商的各種禁制,主張從積極方面發揮通商對改善國家管理的作用。

    3)王安石雖然強調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強調所謂“輕重斂散之術”,但他並不是只把眼光侷限在流通領域,而是認識到富國必須從生產領域設法以開闢財之源。

    在王安石看來,理財的關鍵是摧抑兼併,為此則要實行國家對經濟、財政的全面控制。王安石認為“榷法不宜太多”,雖不能“盡罷榷貨”,但主張國家應放寬對專賣產品的限制,讓商人自由經營。

    四、北宋(宋朝)經濟逐漸放寬、自由化

    宋代實行的不抑兼併土地政策使土地交易市場發展壯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加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大量農業人口脫離農業而從事工商業。從而促進了商業繁榮。

    1、總體宏觀政策改革

    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士農工商”觀念中,商人是最末位的,是國家“重農抑商”政策中被“抑”的物件,這種狀況,發展至宋朝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觀,政府鼓勵經商,不再歧視商人,這也是宋朝統治階層對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作出的政治迴應,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商業發展狀況。

    宋朝同時建立了完備的商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商品價格管理制度、市場信用管理制度以及商業稅收按理制度。宋朝的市場管理制度寬嚴適當,實現了國家調控與市場自由的平衡。

    2、打破前朝經商各種條件限制

    宋朝商業的繁榮發達,主要體現在城市商業上宋朝不再強烈限制商業交易地點和時間,這是與以前朝代最大的不同。唐朝初期的坊市制度規定居民居住區和商業交易區必須嚴格區分開來。

    而在宋朝,都城開封居民居住區和商業交易區已經沒有明顯的界限,商人可以在居住區開設商鋪;營業時間更加自由,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還可以出現了夜市,夜市營業“直至三更”。因此宋代夜市十分繁榮。

    宋朝城市結構也逐步打破了商業和居住區的界限,從唐代的“坊市封閉”走向“坊市合一”,夜市禁令被取消,導致了城市生活的迅速繁榮與空前自由。

    3、商業城市雛形的出現

    此外,商業區還向城市外圍發展———鎮市和草市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經營管理比較好的一些鎮市和草市,甚至有可能逐步發展成獨立的小商業城市。

    4、外貿——海上絲綢之路巔峰

    北宋年間貿易繁榮已達到驚人的程度,隨著造船等技術發展,始於漢代從港口銜接中國與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公認在宋達到巔峰。

    宋與數十個國家開展貿易,廣州、泉州、寧波等港口當年的貿易繁榮讓後人難以想象。

    此外,更不用說宋、遼、金與西夏且戰且和數百年間連綿不絕的邊境貿易。

    除了官方在接界地點設定的互市貿易(榷場)外,還有各類民間交易及走私。這些交易規模驚人,僅僅以當時交易較普遍的商品羊為例,宋代皇室御廚用羊每年就高達數萬口,而宋朝方面公私每年用於從河邊買入契丹羊的費用為 40 餘萬緡。

    五、北宋政治安定、安全環境穩定

    1)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的北宋。他是從後周奪取的政權,所以,宋太祖創國之後為防止類似事件出現,就透過“杯酒釋兵權” 剝奪了禁軍將領的兵權,消除禁軍將領發動兵變奪取政權隱患。

    2)之後太祖又宴請節度使王彥超、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楊廷璋,勸使罷鎮改官,消除藩鎮割據的隱患。

    3)同時北宋採取重文輕武的用官制度,因此北宋建立之後政治安定,沒有動亂,社會經濟得以正常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宋朝二百多年曆史多次遭到周邊少數民族的入侵,但是面對周邊民族的入侵 ,宋朝皇帝沒有像劉徹、楊廣、李世民那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對周邊入侵更多采取和談政策,極端事例就是在與遼國之戰中,宋朝佔上風,遼國進退兩難境地下籤訂了“澶淵之盟”,從此每年向遼國交納 30 萬的歲幣,有人說這是宋朝軟弱的結果,但是必須看到和談之後,宋遼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相處

    六、評價

    當代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森採用購買力平價法,以1990年1美元的購買力為基數,將上千年來,歐洲與中國的人均GDP,一律折算成1990年的美元,從而描繪出經濟發展史的軌跡。雖然這種折算評估還存在較大偏差與侷限性,但至少可以勾畫出一個歷史輪廓。

    麥迪森寫道:“早在公元10世紀時,華人均收入上就已經是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國家,而且這個地位一直持續到 15 世紀。在技術水平、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在遼闊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國都超過了歐洲。到了 19 世紀和 20 世紀上半葉,當世界經濟明顯加速增長之際,中國卻衰退了。”

    根據他的測算,按 1990 年美元為基準,在公元 960 年後 (趙匡胤建立宋朝),華人均GDP為450 美元,至宋末達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422美元。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於內戰,1950年,按麥迪森的評估方式,華人均GDP僅為448美元,還趕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達538美元,但仍低於宋末的600美元,而歐洲卻達5000美元了。

    北宋的都城汴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集市“通宵買賣,交曉不絕”。

    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感嘆:“談到11世紀,我們猶如來到最偉大的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面這些電影你更喜歡哪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