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津心教育穎子老師

    所謂“儀式感”,就是代表我是認真的對待當下的事情。

    很多不懂心理學的幼師甚至覺得《心本課程》的環節像舞臺劇,沒有必要那麼高標準對待常規的課程!這些年一直在引領幼師們改變對課程的態度。反對“幼兒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的少數不懂心理學的人士做的權威定義。希望更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真的對待“上課”這件事情!杜威說過:“上課源於生活,但應該高於生活,如果只會和孩子生活,那是家長都可以做到的事情,這不該是專業幼師的水平!”

    只有比平時生活更認真和有儀式感,這樣才能集中團體動力來集中影響全部孩子的進步。那些說生活就代表課程的人,我猜測也很容易把生活變得很隨意!

    中國幼教界有一些聽起來很美的理念其實缺乏教育心理學的支撐!

  • 2 # 學渣的春天

    教育孩子,在某些方面我跟主流觀點有不同見解。有一個例子。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時,主流觀點認為,什麼時候都不能還手,只能向老師反映,讓老師處理。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學校(小學)被打了,告訴老師沒處理,告訴校長,還是沒下文,可能是沒有傷筋動骨吧。情況延續了還幾天,不知道怎麼辦,很無奈。後來他是這樣處理的。“你打得過他嗎?”,“打得過”,“下次他打你,你就打回去,打完就跑,別糾纏,記得別打傷人。”結果孩子照做了。

    結果可以預料到,老師找了家長談話,說是他叫孩子打人的,這樣不好。家長就說了,“孩子多次被打,多次反應了沒有處理,如果孩子還不反抗,以後會變得懦弱怕事,不分是非,這樣好嗎?”老師無語。

    我認為,遵守紀律是必須的,這樣教孩子也顯得有點粗糙,但也是無奈之舉,只要不傷到人,適當的反抗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維持了自尊,另一方面可以讓學校重視這種現象,及時處理不和諧事情,保證校園安全。

  • 3 # 豌豆兒的日常

    談不上主流觀點只是作為父母的一定少不了的言傳身教

    首先講道理是沒有太大的用途,孩子不但耳朵聽你講話、還不斷的用眼睛看著你。

    傳遞給 孩子的內容有趣不枯燥,那麼孩子就願意聽。

    要培養孩子的感知的能力,不要讓孩子讀死書而變成只會讀書和學習的機器。因為成長過程中期幼年時期父母的教育會伴隨一生的。

    總之孩子的教育就像我們的電腦程式一樣,在幼年我們輸入給的內容及其重要。甚至決定你的孩子將來會不會有出息(這是我們做家長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所以努力吧家長們,這是我們的首要職責一句話來說這個孩子能否成人這個(敲黑板)——重要。然後才是學校‘朮’的層面的教育。所以孩子的父母們行動起來吧,祝願早日實現王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

  • 4 # 上官清菡

    在教育孩子方面,無論是父母還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自我成長,改變自己,擁有四種智商,靈性智商、心理智商、情緒智商、行為智商。

    其一靈性智商能讓自己內心保持平靜,尤其是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還能保持良好的冷靜分析,與孩子好好溝通。

    其二心理智商,瞭解自己有能力學習任何新事物,這樣才能跟孩子同頻共振,共同進步。

    其三情緒智商,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保持冷靜,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很多家長都無法做到這點,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為什麼孩子不接受?生氣、發火。

    其四行動智商,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的優缺點,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與孩子一起行動,一起進步。

    如果對感覺統合多一些瞭解,知道孩子好動不安的現象是要先改變飲食習慣,減少高油、高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才會對孩子有好處。

    您覺得教育孩子還會難嗎?

  • 5 # 關鬱乘

    作為書法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來告訴你一個被謬傳了幾十年、誤導了幾代人的主流觀點錯在哪裡!

    傳統講寫字標準姿勢有個歸納總結:三個一,指的是一尺、一拳、一寸。意思是眼到桌面一尺、胸口到桌邊一拳、指尖到筆尖一寸。

    多年來,人們一直把一尺和一寸分別按現代公制長度換算成33.3釐米和3釐米的長度,這其實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其實很容易理解,古人身高八尺,不是隻是誇張,而是尺是小手臂長,平時執筆說的一拳一尺一寸,大體是這意思,大人有大人的一寸,小孩有小孩的一寸。古代各個朝代對於尺寸的長度規定也是差別較大,比現在我們講的尺寸長度要短不少。

    這裡講的是尺和寸真正的長度應該是按中醫上講的自身尺、自身寸來解釋,即應分別按每個人自己的前臂、自己的食指一關節長度來算距離。否則,按上面公制長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就顯得過遠了。

  • 6 # 酷酷的爹

    您好,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獲獎以及當班幹部看得特別重。教育孩子要多去爭取榮譽,或者當班級幹部。比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校園之星"等等。有的家長甚至為了這些榮譽,去和老師拉關係,走後門!孩子們為了當班幹部,也是不擇手段,比如拉票、賄選、自己選自己,這些不良風氣嚴重地腐蝕了孩子們純潔的心靈,孩子們的內心充斥著功利心、虛榮心。

    個人感覺這些榮譽只是錦上添花,沒有必要去把這些看得特別重要。打鐵還需自身硬,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把成績提高才是最重要的事。升學最後還是要以成績為錄取依據。

    曾經"五道槓少年"黃藝博,獲得過很多榮譽,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也發表過很多文章,高中畢業的時候,也通過了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自主招生考試,但是最後高考發揮一般,只考了400多分,只能進入一個三本民辦獨立學院!所以榮譽不能代替分數,別人說你行,還要自己行!

    學生還是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教育孩子不要去過度在意這些榮譽,更不能為了得到榮譽而去不擇手段!

  • 7 # 成為達收藏室

    本人對自己的定位:是個傳統的人,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並不傳統。我主張:對孩子不要管得太多,不要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於孩子,孩子喜歡什麼?今後志向如何?一切順其自然。拿我女兒來說,天生有個好嗓門,臨近20歲時曾代表上海,參加了亞洲青年歌手大賽。照傳統做法,家長可以鼓勵她朝藝術領域發展。但經過溝通,女兒卻更喜歡外語,在已抱住“鐵飯碗”的工作崗位上,仍堅持業餘自學英語,拿到了上海外語學院的本科文憑;又以頑強的毅力,獲得了英國某著名大學的研究生文憑,並特聘為英資駐上海一所小學的中方副校長,收入相當豐厚。

  • 8 # 果實累累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覺得有這樣一個偽命題“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要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境,所謂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也許,這並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也許想要的只是能夠獨立的快樂的成長。家長不要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應該默默地守望孩子漸漸地成長,做一個“稻田裡的守望者”。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對於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也只是能管好孩子的一部分,比如,家長能管好孩子的吃飯穿衣,老師能管好孩子的在校生活和學習,小學老師只能管好,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學老師只能管好中學階段的學習,高中老師只能管好高中階段的學習,大學老師只能管好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你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只能管好一個階段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孩子的一生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經歷,去感悟,我們所能做的都是有限的。一切為了孩子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給孩子做榜樣。

    為了孩子的一切,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生活,自己去經歷美好的旅程,家長在家做好孩子的守望者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就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花期,我們要靜待花開”。

    是的,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家庭環境不一樣,我們對於孩子的學習要學會等待。

    但是,在孩子還沒有開花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等待,而應該幫助孩子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教會孩子知道努力學習,不坐以待斃。

    雖然,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但是,我們也不要讓孩子錯過自己的花期。

  • 9 # 尋味煙臺

    我的孩子今年上學,

    第一點買學區房不如請名師明師指導

    我們家在煙臺城區邊緣,不是市中心,

    三歲開始只要週末天氣好,我們就開始煙威周邊一日遊,讓孩子看世界!

    五歲開始給孩子報特長班,尊重孩子意願,體驗課結束,喜歡就報,請畫家教孩子畫畫,游泳班,擊劍運動,都是上萬的費用!

    目前看,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決定孩子成長的是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上什麼排名第幾的學校,為了上學買學區房,學區房只是選擇了排名靠前的學校,不代表孩子的綜合能力素質會提高,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決定不了孩子的教養!

    第二點請外教教孩子英語不如學好中國話,

    孩子幼兒園也有外教,就當孩子玩吧,不在意!

    英語只是外語的一種,未來多語種才是正確選擇,煙臺離日韓近,那麼學日語韓語是對的!

    我們討論爭論過,小孩子還是說好中國話認好中國字好些。買了一臺國學機,沒事就放給孩子聽,買了很多繪本講故事,現在孩子的語言表達力很強,模仿幼兒園老師有模有樣,每天幼兒園回來,我們就引導他分享幼兒園的生活,現在在幼兒園成了老師好幫手!綜合能力強!

    最重要我覺得中國越來越好,學漢語的外華人會越來越多!孩子沒必要留個學什麼的。所以從小請外教學英語我們不跟風!

    第三,孩子一定文武雙全培養,孔夫子是武功高手很多人不知道,騎馬、射箭、駕車、琴棋書畫詩酒茶、禮樂禮儀,中國自古君子都是文武雙全,學武對孩子身體和意志力有極大幫助!都捨不得孩子吃苦,學傳統武術學點體能專案也是讓孩子變相吃苦,在這方面也很受益,在去年五一參加房車自駕遊的活動中爬山比賽,我家孩子和一市長跑亞軍選手率先登上跑馬嶺主峰!

    我這三個教育觀點,目前都是收到了很好的反饋!

  • 10 #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教育孩子,更傾向於西方的理念,獨立自主,自由多元,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培養,而不是投資的商品。雖然很多人會說,西方那一套在中國吃不開,但是,慢慢00後和更年輕的一代一代成長起來,網路化出生的孩子們,會更大程度的自由選擇,從而會倒逼社會發展方向和程序

  • 11 # 香魂依依

    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他的心智水平,在孩子成長道路疑惑的時候,及時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議,與孩子共情,有時,適當示弱。

  • 12 # XIAO柳子熬雞湯

    分享我的觀點:

    教育孩子其實分很多面,比如說,學習方面,情商方面,情感方面等等

    那麼,我就從大家最關心的方面:學習方面,把我的經驗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首先,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實方法也是不同的

    比如小學生,很多家長告訴孩子聽老師話,好好學習,認真完成作業等等,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口頭禪。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報課外班,就也給自己家的孩子報,不管孩子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是盲目的“孩子競賽”。

    我想說的是小學生最應該學的,不是那麼多的課外班,也不需要做那麼多的題,家長不要唯分數論英雄,覺得100 的孩子就比90分的孩子強。

    小學生最應該接受的就是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的起點,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要把品德的培養放在首位。

    告訴孩子是非對錯,善惡黑白,遠比做多少題考多少分有意義。當然了,該掌握的知識還是要掌握的。

    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小學學習好的孩子,到了中學成績也有可能下滑,小學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上了中學以後,也有成績非常好的孩子。所以對於小學生,成績、分數並不能代表全部,相反,品德是區別於其他孩子最寶貴的分數。

    不要讓自己家的孩子成為人人討厭的熊孩子。

    其次,孩子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迫,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一句家長奉為名言的一句話:我都是為你好。

    現在的孩子成熟的都早一點,所以家長應該懂得尊重孩子,明白人格上,父母跟孩子是平等的。所以孩子有自己的選擇,這個是好事。但是,孩子做出的選擇錯了怎麼辦?

    這就要孩子懂得承擔後果,父母可以給他建議,但是選擇在他自己,一旦有問題,就得承擔後果,因為是你自己的選擇造成的。

    這一點很重要,到了青春期,你就會很省心,因為你會發現,孩子遇到問題,越來越喜歡跟父母探討,他會徵求你的意見,你們的溝通會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發展的。

    如果父母能夠做到這幾點,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家庭是一個非常民主,非常和諧的家庭。

    做什麼事都會在一種融洽的氣氛當中,那麼,學習還會成為一個問題嗎?成績還能不好嗎?

    所以,在教育的這個問題上,記住:溝通永遠大於吼叫,品德優於分數。

  • 13 # 星光微教育

    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無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大多是殘酷的,在千千萬萬的人群中,人中龍鳳有幾人?不過就是鳳毛麟角,太多的是平凡普通的人而已!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就不要過高。倘若孩子既有鴻鵠之志,又有鴻鵠之氣,那理當全力支援,助力孩子勇攀人生顛峰。若孩子本就只有燕雀之心,父母何必棍棒加身,逼其成為鴻鵠!何況燕雀豈能成為鴻鵠?

    我倒覺得,無論是燕雀還是鴻鵠,都有其優勢的一面,舉兩個真實事例說明。

    我的兩個同事,都生了女兒,且都是獨生女。甲同事的女兒從小學習就好,高中考上市重點,大學考上清華,本科畢業留學美國加州大學,碩博、博士後連讀,現留在美國工作。父母不習慣美國生活留在國內,幾年一次跨洋團聚,更多時候靠越洋影片交流。

    乙同事的女兒學習不是太好,大學讀的是本地的一所師範院校,畢業參加本地小學教師招考成功就業。兩年後結婚生子,工作調到父母身邊,父母也能幫忙照顧孩子,父母生病了,女兒及時趕到並送醫院,一家人隨時陪伴在彼此的身邊互相照顧。

    天下有多少父母因孩子學習不好而傷心費神,或者想盡辦法逼其好好學習。結果,大人弄得焦慮不堪,孩子被逼得抑鬱!

    與其這樣費心費神,不如讓孩子順其自然,盡力做到最好就行。鴻鵠自有它的遠大志向,燕雀也有自己的小幸福!

  • 14 # 知定得安

    以下是本人多年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認識觀點,請大家評鑑,不妥之處,敬請賜教。

    風物長宜放眼量

    孩子學習,不要過於急功近利,不在於一時一地之得失。因此,我在帶班和授課中,非常注意孩子們的負重和壓力,體察他們的承受力和由此帶來的心理變化。

    不為了單純追求分數和排名,而一味加大作業量和課時量,不完全以分數排名論英雄。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音樂美術體育自主班會,那是一個也不能少。

    善於發現後進生優點和點滴進步,並給予大力表揚鼓勵。要求優生幫助後進生,和他們交朋友,讓班級變得和諧友愛。

    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注重孩子身心健康、情意發展、方法培養、品德智力的過程中,他們的成績排名也很好,並且在高中畢業時的一本升學率上大大高出同年級其他班。

    體諒學生家長不易

    現在教學壓力大,競爭性強,家長也牽涉其中。家校合作是必要的,但是我們要防止藉此過度要求家長,比如放棄工作全程陪護、每晚作業輔導簽字、因學生問題過度責難家長等。

    誠然,好多問題學生背後是因為有個問題的家庭,我們一定要找出家庭問題癥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比如有的是離異單親、有的是留守、有的是孤兒、有的是殘疾,這個時候,我們不僅不能責難,對他們提出過多要求,反而要加倍理解,更多地去照顧、鼓勵孩子,甚至他們的家長。

    至於學習方面,很多家長由於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有的限於自身水平,無力幫助孩子。還有的因為性格問題,對孩子認識問題導致教育陪伴孩子過程中產生種種偏差,從而削弱了學校影響。所以我們要多理解家長,幫助家長,家長會有時也是培訓會、溝通會

    學習與生活並重

    有人說:我們的人生被切割為兩段,先用十幾年學習透過考試,然後從頭開始學習應對人生。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學習的載體和內容。

    在學校裡,我要求學生積極參加班級活動,並做了組織上的分工安排,確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定期要求組織內部評議,然後負責人彙報,找出不積極或能力不濟的孩子,鼓勵動員,找人幫扶。

    強化班級生活部職能,把衛生、體育、餐飲儀表納入其中,提高生活部在學生評價中的權重。同時注意孩子們在家的自理、體諒父母、關心弟妹的表現,家長會時填表反饋。

    寒暑假裡,減少書面作業,增加生活作業。先看一看我比較欣賞的陳巨飛的“最牛暑假作業”:學做一道葷菜;觀看電影《活著》《大河之戀》等;新認識5種植物、5種動物、5個國家;學唱兩首歌;採訪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給班主任寫一封掛號信。我的作業有:孩子策劃家庭旅遊路線、共同制定家庭發展計劃、從事跳繩跑步或者球類鍛鍊等等。

    教育是科學,更是藝術,我們要不斷觀察、總結、思考,增進對教育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並形成獨特的個人教育思想和行為。

  • 15 # 四夕老師成長課

    很多人支援讓孩子自由發展,但我認為這未必是好事。

    讓孩子根據自身的興趣自由發展,方向選對了,發展好了,孩子會功成名就。

    當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經不住誘惑,誤入歧途,就功虧一簣。

    舉例:給孩子電腦。

    孩子的潛力是驚人的,可塑性也極強。

    他玩電腦,用對了地方,未來可能在網際網路上幹出一番事業。

    如果他只用於玩樂,就可能成為網癮少年。

  • 16 # 秦偉良1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溺愛大大多於對孩子引導式教育,孩子大了就好了的思想普遍存在於一個家庭三代中。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句中國老話和現代心理學孩子成長倆個關鍵期非常契合。說明了孩子在三歲和七歲養成的習慣,決定和影響孩子一生。但老輩和年輕父母沒接觸過這方面教育,一切等上了學接受老師的教育就錯過了這倆個教育關鍵期。

    我認為教育提到從上幼兒園開始,國家有針對性的干預孩子倆歲統一的矯正。因為,孩子入托前家庭教育一定是紊亂的。所以,只有入托才有了統一管理的條件,必須在幼兒心理學指導下,對家長和孩子一起矯正。對家長偏重教育觀念的矯正,孩子偏重習慣矯正。家長和老師教育觀念和行為上的相互配合,對孩子習慣矯正效果更有利。孩子三歲前的教育這樣可以做些彌補,為七歲教育打下基礎。

    進入小學,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逐漸轉變為以孩子為中心教育轉變。我說的是以孩子為中心把家長和老師連結在一起。文化課一定是按計劃進行,但孩子與人交往,思考,處理問題能力必須提升!

    這樣以孩子為中心聯絡家長和老師的體系就建立起來了。這個體系建設一定是家長會充分溝通之下,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之後默契配合的結果。

  • 17 # 聰聰衝鴨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僅個人觀點。我認為孩子應該以精神教育為主,零花錢透過孩子自己的勞動去獲得。我覺得孩子可以調皮,只要不過分,大方面的事不跑偏,小細節可以不用太多死摳不放。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終究不是孩子最後的決定的人,他應該為自己的將來做決定,父母只是幫忙參考一下,最後決定的是孩子,所以孩子的未來應該是由他來決定,不要強迫他做他不開心的事。

    應該重視孩子的精神教育,給予正確的三觀。

    從小就要和他說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多和孩子聊 聊天,談談自己對某些事的看法,潛移默化,孩子的觀念,也會非常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孩子的三觀性格與父母的教育有些必然的關係。我不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這樣的孩子,後面可能真的很厲害,但是這樣對孩子的一生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甚至在他的觀念上也根深蒂固,也認為"我就是這麼打過來的,我不是也好好的嗎,你看我現在事業也不錯,所以你也應該這麼打過來"後面導致兒子甚至到孫子都是這樣的觀念,子子孫孫受到這個影響。所以這是非常嚴重的。

    零花錢應該透過勞動獲得,讓他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孩子小時候不明白金錢來的不容易,要工作很久才能獲得,透過讓孩子勞動,可以讓他明白金錢的不容易,以及讓他感受到勞動的快樂。父母可以先從最簡單的幫忙拿鞋子到考孩子簡單題目,獲得一點錢。這種簡單的事,孩子不會累,討厭,會很願意的繼續做。他就會感受到勞動的快樂,自己靠勞動掙取的錢很有意義。

    生活中,孩子應該自己做決定,不要決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不能一直陪著孩子,孩子應該學會慢慢成長獨立,決定自己的事。我覺得我雖然很希望孩子讀書,我會告訴他讀書的重要性之類的,提醒他。讓他能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有考慮到後果,並且也慎重決定過真的不學習了,那我們就不要再去逼迫孩子去學習了。他應該要明白,他做的決定是關乎未來的,孩子不能一直依賴父母。

  • 18 # 風綠夢田

    主流觀點其實代表了大眾的某種取向,題中沒有具體指出,就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吧。

    01

    堅信國學對孩子成長有益。

    大眾對兒童學國學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是精華應該繼承,有的認為是糟粕對當今社會用處不大。這兩種觀點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

    我是支援第一種做法的,覺得我們的《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論語》等等,都需要孩子熟讀成誦。相信是對孩子品格的一種浸潤。

    02

    不支援孩子當班幹部。

    大多數人覺得孩子當班幹部可以得到更多的鍛鍊:不怯場,善於表達,有更多管理班級的機會。其實孩子的這些能力並非只有通過當班幹部來培養。

    在培養孩子方面,一直不支援孩子當班幹部。個人認為當班幹部對孩子的鍛鍊不足以抵消帶給孩子的不利影響。倒不是不希望他為班級服務,而是覺得在當班幹部的過程中,孩子在同學面前呼來喝去,其優越感空前高漲。

    一個時常膨脹的小孩子難免心高氣傲,也就很難靜下心來學習。這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大忌。

    03

    不刻意要求孩子實現常人眼中的“成功”。

    父母都盼孩子成龍成鳳,卻未必知道孩子為了達到所謂的成功要付出怎樣的艱辛。

    孩子成績優異,考上名牌大學是成功。

    孩子參加工作掙大錢是成功。

    孩子住豪宅,開好車,出國定居是成功。

    有舍才有得。以上的種種要想做到極致,其實是犧牲孩子的小幸福為代價的。

    有個朋友孩子就是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孩子年薪很高工作卻很忙。在朋友住院期間卻不能在床前伺候,朋友說起來滿是心酸,孩子提起來也滿是愧疚。最讓朋友頭疼的是,孩子是女強人年近40還沒有要寶寶。

    我們眼中的幸福,朋友並不認可:無論怎樣孩子就是算不上幸福,就是不能讓她放心。

    04

    孩子性格Sunny,身體健康是最大心願。

    追求好成績,還是孩子的好身體就是考驗家長的智慧。平衡的“度”不好把握,一任傾斜孩子可能成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型別,或許成績優異,性格卻憂鬱的學霸也一定不能令人滿意。

    正如紀伯倫所說的,我們都要牢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茫的生活,如何度過?你有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