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反正娛樂

    《安妮日記〗作者是安妮弗蘭克。起初作者也只是真真的把他當做一本日記本記錄生活的感悟和日常生活,隨著長期的積累,她的人生認知和價值觀也隨著年齡增長改變,最終他決定講述自己的人生。

    安妮·弗蘭克是一位猶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便開始寫日記。13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裡,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裡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裡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她的日記中隨處可見她的生活背景,不公平待遇等,可以說是一部記錄時代的磁帶或者錄影。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作者本人對世界的審視和反省。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為自己而寫。後來,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從倫敦廣播電臺宣佈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收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佔領之下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眾。他特別以信件與日記做為例子。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為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依據她的日記出版一本書。她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刪去她認為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

    從自己的親身感受中,安妮表達了自己對戰爭、對種族滅絕政策的懷疑與憤怒。開始時安妮只把避難看做一種冒險,但是,逐漸地她發現自己必須思考這場戰爭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3]

    如果用幾句話總價這部作品,那就是作者對生活時代的無奈、蔑視、憤慨,對新時代到來的期盼和信心。

  • 2 # 微笑善

    2004年,在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活動中,一個小女孩名列第八。她是二戰期間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行動中知名度最高的受害者,在她去世後僅僅過了數週,英軍就解放了她所在的集中營。而她生前所寫的日記,於1950年首次出版,至今仍然暢銷全球:她就是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圖為安妮生前的手稿。

    安妮·弗蘭克的全名為安內莉斯·瑪麗·“安妮”·弗蘭克 (Annelies Marie “Anne“ Frank),1929年6月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市,是家中的次女。1933年3月,法蘭克福舉行市議會選舉,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勝出,反猶太主義就此迅速興起,弗蘭克一家在恐慌的氛圍中被迫先後離開法蘭克福,輾轉前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生活。

    1934年2月,安妮開始在阿姆斯特丹生活。然而,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們頭上,1940年5月,德軍入侵併迅速佔領荷蘭,新成立的納粹政府開始迫害猶太人,猶太人被迫面對強制登記及隔離,安妮姐妹於1941年不得不轉入猶太學校就讀,安妮開始寫日記。1942年6月,父親將一本記事本送給安妮作為生日禮物,安妮立刻開始使用它,寫下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包括荷蘭在德國佔領下所發生的變化。

    1942年7月,安妮的姐姐收到了納粹當局所發的徵召通告,命令她到附近的勞動營報告。父親奧托·弗蘭克(Otto Frank)決定全家遷到公司所在的大樓中的三樓與四樓,以書櫃擋住出入口以避開耳目,開始過著隱蔽的生活。其後,他們轉到了辦公大樓樓上和背後,即“後宅”。在躲藏期間,儘管生活日益困難,但安妮始終堅持寫日記。圖為奧斯維辛集中營。

    1944年8月,納粹當局從告密者那裡得到線報,納粹警察闖入“後宅”,逮捕了裡面藏匿的所有人,告密者身份至今未明。曾經協助弗蘭克一家藏匿、並負責照顧他們的梅普·吉斯(Miep Gies)等人遭到問話,在被釋放後回到後宅,收集起散落一地的安妮的日記手稿,連同其家庭相簿等一起儲存,希望戰後能歸還到安妮手上。圖為奧斯維辛集中營。

    1944年9月,弗蘭克一家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抵達集中營時父親奧托就此和家人分開。安妮由於當時已經年滿15歲,所以僥倖保住了性命,沒有被送進毒氣室。白天,她和姐姐被迫做苦工,負責拖運岩石和挖草皮,晚上則被塞進居住條件極為惡劣的營房裡。不久,安妮感染了嚴重的疾病,幸好母親堅持鑿穿醫療室底部的牆壁,將食物傳給她,她才得以生存下來。

    1944年10月,安妮姐妹和母親一起被轉送到伯根-貝爾森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Bergen-Belsen)。次年3月,由於斑疹傷寒在該集中營裡開始爆發,安妮在姐姐去世後僅僅過了數天就去世了。4月,該集中營被英軍解放,被關押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父親奧托在戰後得知全家只有他一人倖存,而安妮和姐姐都被埋葬在萬人冢。

    1945年7月,奧托從國際紅十字會那裡得知安妮已死,梅普·吉斯則將安妮的手稿交給了他。在經過多番努力後,這些日記經過整理和編輯,最終出版面世,而根據該書改編而成的舞臺劇也在1955年10月在紐約首次公演。圖為電影《安妮日記》。

  • 3 # 拿波里海里一條魚

    《安妮日記》是德籍猶太人安妮·弗蘭克寫的日記,是其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

    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也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為德軍佔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安妮日記的最後一則,所標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戰爭結束,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夙願,將日記出版問世。

    這並不是安妮一個人的日記,這是二戰時期千千萬萬猶太人的心聲。當時的猶太人,可以說為了怎樣給他們設計刑法,德國的警-察和法院的人都想成傻子了。安妮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渴望自由。

    由此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我覺得這本日記不僅是在訴說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戰爭的痛苦。法西斯,這個曾經奪取幾百萬猶太人生命的詞;希特勒,這個曾經讓千千萬萬德華人感到恥辱的名字!戰爭不僅能使每個人心驚肉跳,讓任何一個人可能死去,最重要的是它能將美好的和平毀於一旦!

    不論在哪個國家,在什麼時候,都永遠不要再出現戰爭。只有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和平相處,人類才會有大發展。

    和平是人類發展的橋樑。

  • 4 # 一直在路上小小西

    裡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在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凡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後屋,安妮在日記裡一直稱它為“密室”。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裡,白天不能開啟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開啟一點點窗戶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後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常大吵大鬧,克萊爾的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訊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在密室生活的兩年裡,正處於花季少女時期的安妮,在極度的恐慌與不愉快下,在暗淡無光的密室裡,度過了少女成長的關鍵時期。然而她卻毫無辦法,因為他們是走到處處都會受到德華人歧視的猶太人。戰爭的殘酷令我們無法想像。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後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凡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裡。克萊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脫;只有安妮的爸爸活著走出了集中營。慘淡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安妮,她還是個愛說愛笑的女孩子。只是最終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安妮的這些日記中,戰爭的殘酷無情已經敗露無疑。這並不是安妮一個人的日記,這是二戰時期千千萬萬猶太人的心聲。當時的猶太人,可以說為了怎樣給他們設計刑法,德國的警察和法院的人都想成傻子了。安妮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渴望自由。由此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我覺得這本日記不僅是在訴說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戰爭的痛苦。法西斯,這個曾經奪取幾百萬猶太人生命的詞;希特勒,這個曾經讓千千萬萬德華人感到恥辱的名字!戰爭不僅能使每個人心驚肉跳,讓任何一個人可能死去,最重要的是它能將美好的和平毀於一旦!我真的希望,不論在哪個國家,在什麼時候,都永遠不要再出現戰爭這個字眼兒。只有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和平相處,人類才會有大發展。如果地球真的分裂成了幾塊,只要人類的心還接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但是,人類的心如果被戰爭隔開了,那就真的沒希望了。就像著名的通天塔傳說,只要人類沒有了和平與團結,就算通天塔真的建成了,也會轟然倒塌。所以和平是人類發展的橋樑。希望大家記住,不管什麼時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 5 # 木子星河

    《安妮日記》一個年僅13歲的猶太女孩安妮,為躲避德國納粹黨的迫害,被迫遷徙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長達兩年之久。這兩年多的暗無天日的隱藏,沒有摧毀他們的意志,有的只是對重見天日的渴求和對戰爭的恐懼。

    她在用紙筆描述著每天的所思所想。13歲,正值青春豆蔻年華,前面她筆下的世界是多姿多彩多彩的,青春洋溢的。有大汗淋漓的打球,有與漂亮男孩兒的懵懂戀情。而不得不只呆在這個密室中,以後她日記中的風格大變,充斥著爭鬥、吵鬧,也有冷靜下來的反思、評價。雖然被迫不見天日,但她性格仍然是樂觀的,積極的,善於思考的,又耽於幻想的。仍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渴望。

    日記的內容也由輕鬆灑脫到了知性成熟。從關注外界到了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她說“紙比人有耐心”,她變得成熟了,也敏感了許多。日記的字數也有100到200字,變成了800到1000字。這樣一個精靈古怪的女孩,最終死在了納粹集中營裡。在最花樣的年華。這是怎樣的不公正?怎樣的不甘心?

    不忘歷史,維護和平。 只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懂得戰爭意味著什麼,戰爭能摧毀什麼。在戰爭的面前,人的生命如草芥。何來人權?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小女孩卻心甘情願地在暗無天日的密室裡待了長達兩年的時間。無奈和恐懼深深地刻在每個身陷戰爭人的心中,也只有他們最懂得和平的可貴。

    我們沒有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度。感謝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 6 # 搞笑影片影院

    安妮經歷了快樂,期望,隱匿,抑鬱,意欲,悲憤,掙扎,死亡的人生歷程。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嚮往和祝願,對戰爭、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

    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著人心。她在見證著戰爭與迫害。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

    安妮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走入世界,為人類盡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會有許多孩子像安妮一樣,在法西斯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永遠無法忘記安妮赤裸身體被削髮的空洞眼神,永遠……

    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生了。

    祈求和平。

  • 7 # 帥氣的大鵝

    書,估計會是以日記的形式每一天每一頁的記錄,主人翁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相信文筆真摯而細膩的闡述著一段段美好的畫面,時而惆悵,時而歡愉,人生難免痛苦,卻依然堅信Sunny就在眼前。

    安妮日記會是這麼寫的嗎?

    請忽略我的主觀臆斷和猜測,但我希望結局是好的!

  • 8 # 逐城夢落

    讀安妮日記的感受1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是讓我們互相關愛,可我卻從《安妮日記》中讀出了痛苦,但又發現了痛苦中的一絲微笑。雖然那微笑多麼渺小,但卻給猶太人帶來希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侵略了荷蘭,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清洗。當安妮的姐姐瑪格特收到了通知單,大家為了安全,躲到了公司的小屋裡。在屋子裡,同為猶太人的達思一家也躲了進來,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在秘密的小屋裡,大家都無時無刻的擔心著,可是安妮卻總是用微笑面以戰爭,面對痛苦,面對全世界。雖然她也是個猶太人,但她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讀書。她在日記中說到: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進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也挺好嗎?不,不對。我們還想活下去,還想自由、幸福的活下去!看啊,安妮是多麼替人著想啊,但又多麼渴望活下去,不過,作為猶太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在此,我深深地感到了希特勒犯下的罪惡和猶太人的無辜。安妮躲在秘密小屋時,她也會害怕,但她卻相信未來是美好的,和平的,只是她等不到這一天來到了……

    所以說,我們是幸福的,是幸運的,可是當今世界上,能像安妮一樣樂觀的人又會有幾個呢?可是我就比較樂觀,為什麼呢?事情是這樣的:

    新學期新氣象,我們班來了一個轉學生,名叫來孔寧。我早就跟她打過交道了,發現此人“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算得上“女強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們幾個好學生被“冷落”了,大家都有點不服氣。可是我轉念一想:既然多了一個對手,就又可以學“知識”了。所以我相信,也許我們不會成為好朋友,但我們卻可以把優點放大,把缺點拋棄,成為學習上的對手,充當別人的吸塵器,把好處“吸”過來

    總之,《安妮日記》裡的安妮是個永不放棄的女孩,她堅定的微笑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含義,就是:痛苦像雪球,你越想遠離它,它就越滾越大,把你壓迫。只有Sunny能融化它,這道Sunny就是——微笑。

    讀安妮日記的感受2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戰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後又來了一位猶太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裡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裡,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於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現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於繼續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資訊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現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Sunny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麼比這更愉快嗎?”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柔軟的那個角落,有她在,人類寒冷的時候會看見篝火,有她在,人類沮喪的時候會看見星光,有她在,人類絕望的時候會看見朝陽。

    安妮從13歲生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軍查抄後不久。

    少女的日記、本該是紀念日常的奇想、情竇初開的悸動。平凡而快樂的“流水帳”常是這年紀的文筆產品。但你見過這樣的時刻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密室’裡的少女的日記嗎?《安妮日記》就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日記》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成長期的少女如何面對戰爭、種族迫害、自我成長與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問題。《安妮日記》的內容是:恐懼、不安、奴役與飢寒交迫。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願望是做有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與納粹集中營,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為她生命的終點,真摯的情感與卑微的希望,貫通整本日記。寫作時的孤獨與秘密的儲存,卻轉為世人的廣大回響。善良、正直畢竟才是普世價值。《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獨白,更是德軍佔領下的任命苦難生活的報道。

    戰爭的殘酷遠非我等未曾經歷的日能想象。我曾有一陣子期盼戰爭,以為那可以是我們現在的“痛苦”的結束。但事實上,如果真的爆發戰爭,那將是更痛苦的深淵。

    戰爭就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習以為常的美好的東西。或許,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會是激動人心的,但興奮過後,將是對和平的漫長而痛苦的等待。

    讀安妮日記的感受3

    伴隨著清晨鳥兒清脆的鳴叫聲,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安妮日記》,這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所記述的在二戰期間密室裡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在這個沒有快樂、沒有Sunny,只有恐懼和黑暗的密室裡,用自己的筆,網,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訴說了自己心中的苦悶。這本日記本,跟隨著安妮度過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年時光。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覺得很奇怪,因為這本書並不像其它的書,整本都在講述一個故事或一個道理,而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身邊所發生的事以及安妮對這些事的看法。這本書也沒有其它書所具有的優美流暢的文字,但它卻有真摯的感情和少女般清純的語言。這些特點使我們讀完這本書後,不僅能從中讀到歷史和戰爭,也能感悟到安妮自身的那種樂觀的思想。

    在密室裡躲避戰爭和災難的八個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習慣和行為。安妮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並把這些看法都寫在了日記裡。聰明、美麗和優秀的姐姐瑪戈·弗蘭克;偏袒姐姐,不注重妹妹的媽媽艾蒂絲·弗蘭克;平易近人,會安慰安妮的爸爸奧托·弗蘭克;自私、只為自己著想,對安妮不滿的凡·丹夫婦;可愛、親切和溫柔的彼得以及有教養、親切的牙醫阿爾弗列德·杜瑟爾。作者對這些人物都描寫得很具體,寫出了每一個人屬於他自己本身的特點。這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便是安妮了,那個開朗,活潑的猶太小女孩。我喜歡她那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人生態度,也喜歡她那永遠滿懷希望、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的性格。我認為,我們應該像安妮學習,學習她那善於思考、敢於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容忍別人的品質。看過這本書,我從中讀到了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

    這本《安妮日記》給我的感覺是緊張的,裡面的密室雖然與世隔絕,但總有被發現的危險,我能感受到這八個人在如何恐懼,飢餓的狀態下生存,他們受著戰爭和病痛的折磨,就在這種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下了這些故事。中講述了法西斯邪惡的戰爭,譴責了那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寫出了戰爭所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除了這些,還有安妮對自己的情感,對別人的感覺和自己的苦悶。安妮把這本日記本取名“吉蒂”,並把它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事。正是這本日記,伴隨安妮走過了兩年的時間,並給予安妮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的宣洩。

    德國法西斯是殘忍的,是邪惡的,他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正值青春的生命。無情的轟炸,殘酷的迫害,使無數家庭無法相聚,還有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這一切的一切,都把我深深震撼了,我不僅厭惡法西斯,厭惡他執政以後,對猶太人的迫害,而且也讓我對安妮也有了更深的佩服,這個堅強,永不屈服的女孩。她在戰爭中成長,在困境中懂事,雖然她的生命在十五歲就終止,但她卻留下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讀完這本《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我想,我以後也會懷著一顆永不氣餒不屈服的心,去面對人生當中未知的困難和危險

  • 9 # 是爺們不說累

    我想原來我一直沒有崇拜的人,但看完《安妮日記》之後,崇拜的物件已在我心中悄然誕生。

    在1942到1944年,彷彿黑暗一直籠罩著每天,戰爭讓很多種族滅絕,也讓天空烏雲密佈。這裡有許多的猶太人被蓋世太保的鐵抓襲擊,他們就這麼無辜的離開了人世。這是歷史上異常慘絕人煙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個猶太少女,她原來過著多麼幸福美滿的生活啊!命運卻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

    許多人都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裡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當時安妮還是個13歲的女孩。它是活潑好動天真的,卻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幾年不出門,密室每個地方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膽敢你面對這些時,本應該是被逼瘋,但她沒有屈服,反而讓她在遇到這種困境時產生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漸漸長大,她在社會中完全獨立了,15歲的他想改變現在,想到了男女平等,這些社會問題。戰爭是恐怖的,它能破壞一切,卻不能破環擁有一顆勇敢、堅強、自由的心!雖然她最後沒有逃過殘害的命運,不過她的心永遠活在世上,或在每個人的心中。當她閉上雙眼時,它距自己的16歲生日只差3個月。“多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啦!”我不禁悲嘆道。

    雖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說的“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我堅信他的願望能實現。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這本書改編的電影會一直壓制住戰勝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她能感動全世界,但願世界不會再有戰爭!

  • 10 # 解小妹

    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在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凡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後屋,安妮在日記裡一直稱它為“密室”。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裡,白天不能開啟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開啟一點點窗戶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後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常大吵大鬧,克萊爾的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訊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在密室生活的兩年裡,正處於花季少女時期的安妮,在極度的恐慌與不愉快下,在暗淡無光的密室裡,度過了少女成長的關鍵時期。然而她卻毫無辦法,因為他們是走到處處都會受到德華人歧視的猶太人。戰爭的殘酷令我們無法想像。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衝進了公司的後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後,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凡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裡。克萊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脫;只有安妮的爸爸活著走出了集中營。慘淡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安妮,她還是個愛說愛笑的女孩子。只是最終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從安妮的這些日記中,戰爭的殘酷無情已經敗露無疑。這並不是安妮一個人的日記,這是二戰時期千千萬萬猶太人的心聲。當時的猶太人,可以說為了怎樣給他們設計刑法,德國的警察和法院的人都想成傻子了。安妮和其他猶太人一樣,渴望自由。由此我想到了許多許多,我覺得這本日記不僅是在訴說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戰爭的痛苦。法西斯,這個曾經奪取幾百萬猶太人生命的詞;希特勒,這個曾經讓千千萬萬德華人感到恥辱的名字!戰爭不僅能使每個人心驚肉跳,讓任何一個人可能死去,最重要的是它能將美好的和平毀於一旦!我真的希望,不論在哪個國家,在什麼時候,都永遠不要再出現戰爭這個字眼兒。只有全世界的每個人都和平相處,人類才會有大發展。如果地球真的分裂成了幾塊,只要人類的心還接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但是,人類的心如果被戰爭隔開了,那就真的沒希望了。就像著名的通天塔傳說,只要人類沒有了和平與團結,就算通天塔真的建成了,也會轟然倒塌。所以和平是人類發展的橋樑。希望大家記住,不管什麼時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 11 # 山城隨拍

    我覺的這書很好看,很感動。我認為父母和孩子之間是需要理解,互相關心的。父母愛孩孑,關心孩子。但有時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法和觀點會不一致,會發生衝突。要多多溝通,互相理解。安妮的成熟堅強勇氣和從容樂觀的心態值的我們學習!

  • 12 # 農夫音樂匯

    瞭解一點,最大的感觸就是安妮讓我們明白,溫暖,完美,信任,尊嚴,堅強。也承載了人類所有的完美詞彙樂觀、信仰、感恩、勇氣和愛。

  • 13 # 之州

    你看過《安妮日記》嗎?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沒有理由回答,因為我沒有看過安妮日記和拍的電影,只看到過《安妮日記》的簡介。

    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個少女透過黑暗開看這個世界,閃現著人性的光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火車作為春節回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