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海無涯(雲飛)
-
2 # 股壇老白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孩子從小耳然目睹,可以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尤其對未來的學業會大有裨益。那麼,如何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並讓孩子們喜歡上國學經典呢?首先,需要環境的薰陶。也就是說,家裡面父母要喜歡並要有一定的氛圍,讓孩子不自覺受到影響。很難說,一個不喜歡讀書的父母,孩子會有多大的興趣喜歡讀書?其次,需要興趣的培養。剛才也說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透過一些有聲讀物,經典動畫片,喜聞樂見的國學玩具,加強孩子的認知和興趣培養。再次,需要方法的塑造。誦讀是培養鍛鍊語感的最好方法,每日花一定時間誦讀經典,有利於語感的培養,長期堅持久久為功,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3 # 百味寫春秋
這是個很重要、帶有普遍性的話題。
當今教育,專業分工日細,而社會終是一體,以細瑣的專業所學,去應對繁雜的社會整體,往往是捉襟見肘、顧此失彼。即使基礎教育階段也是:重智力訓練,輕情商培養;重外語,輕母語。總之是重視“成才”,而忽略了“成人”。這種現象的後遺症,有的己經凸顯,有的尚在“潛伏期”。
孩子的成長應身體、智力、情商並重。沒有完整的生命成長,不足以在當今社會中凌波微步、自如自適。所以,開啟孩子們的情商萌芽,引領兒童少年完整的成長,就是國學啟蒙教育的根本所在。
做為孩子的家長,對國學啟蒙教育有了最起碼的認知,才能重視和引領孩子,配合幼兒園、學校把純正德行扎進幼兒的心窩。
如何有效的做好孩子的國學啟蒙教育?如何讓孩子樂於學習接觸國學經典,並取得較好的效果呢?
首先,家長對孩子的“橫向成長”和“縱向成長”要了然於胸1、橫向成長:即,身體成長、智識成長、靈性成長。
就身體成長而言,它應包括體育鍛煉、養生、生活常識的學習,以及生存能力的培養等。
就智識成長而言,它應包括對真理的好奇、熱誠的喜愛,對美德的敬重、體認和踐行,以及在藝術方面的審美、薰陶和涵養。
靈性成長則應包括精誠的、恰當的情感,堅定剛強的意志、審美的情趣。
2、縱向成長:即,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
幼兒養性0歲至3歲前,心無分別,塵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純正,心如明鏡,朗攝無礙,先入為主,深深入心,終身不移。幼兒怡養本性,正宜此時。
童蒙養正至13歲前,物慾微薰,煩惱潛伏,知識略萌,性德仍淨,記性猶強,悟性微弱。童蒙蘊養正見,正宜此時。
少年養志13歲後,知識漸開,物慾既染,煩惱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漸隱,記性漸泯,然性向顯發,崇效楷範,悟性轉強。少年啟養心志,正宜此時。
成年養德凡所當讀書,如能自幼紮根熟讀,庶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學以致用,而為將來成學立業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成年學養行德,隨時皆宜,無有終時。
二、家長如何讓孩子對國學經典產生興趣,取得好效果選好書類:(根據孩子年齡階段選書)第一類“詩詞文學類”,如,《給孩子的古詩詞》。裡面有220餘首適合孩子的古詩詞,《新學堂歌》有3卷,吟讀起來讓孩子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書內收錄180首詩篇,帶著孩子旅遊時,可靈活施教,讓孩子有親歷感,過而不忘。
第二類“知識典故類”,如,“千字文”的配合教材《寫給兒童的啟蒙經典圖畫書》系列叢書,也可以選擇更適合低幼寶寶的版本。
第三類“中華傳統常識類”,如,《繪本中華故事•傳統節日》系列,《繪本中華故事•名人聖人》系列,《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等。
第四類“歷史類”,如,《一夢五千年》。
結語總之,國學啟蒙教育關乎千秋萬代、涉及億萬民眾。如何對孩子們進行培情、養趣至關重要。願透過每個家長的辛勤努力,使我們的孩子在國學經典的滋養下,會主動認識、認可和樂意學習、實踐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成長為德行皆優的、利國、利民、利家的可塑之材。
最後,祝孩子們“兒童節”快樂!解題至此。
-
4 # 七寶學詩詞
接觸國學從時間段上分:分從嬰兒時期開始的,或是從上幼兒園時期,或是更晚。
首先, 當然在我看來是越早接觸越好,從孩子開始和你有眼神交流開始,大約六個月左右就可以聽一些三字經這樣的經典,因為它有一種韻律美,象唱歌一樣,寶寶很容易接受。有說爸爸的聲音更吸引寶寶,但我家只是我一直帶寶寶聽到更多的聲音是我的。以致於現在男娃說話也象我很柔和。再有從小培養起來的習慣可能會一直陪著他。
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一點點的,念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再以後簡單短小古詩一點點增加難度。其實剛接觸,只要每天固定時間陪寶寶讀10分鐘,日積月累,語言也會豐富,到開口說話時,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寶寶可能出口成章喲。這可是經驗之談。這樣的話以後就不怕寶寶不愛學國學。
因為七寶就是這樣成長的,現在主動去學習論語,道德經。其實就是主動去讀,因為有些知識內容當家長的也未必都懂,只能透過以後在社會實踐,學校學習中去理解體會了。
當然有人會說那麼小,學完就忘了,但是別忘了學習是要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學經典從小抓起,很容易。
其次就是,從上幼兒園時開始學。
這個時候孩子幾乎都在三週歲左右,正好也是一個語言暴發期,學習什麼也都很快,當然這個時候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孩子,有喜歡玩的,壓根兒就是一個字也聽不進去,有的聽話的孩子,你教他什麼他就學習什麼。這類似乎是少數。
對於那些喜歡玩耍的孩子,你可能沒辦法讓他安靜的坐下來學習,這就要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不同的方式了,這個時候父母再去讀他可聽不進去,選擇一些音像製品輔助,用有音樂節奏的伴讀或許可行。
最後,是再晚就上小學接觸國學的。
最後,是再晚就上小學接觸國學的。
這個就是學校老師的內容了,老師教導有方,就算從未接觸過的孩子,也可以學得很好。
-
5 # 上尚道
兩會直通車,很明顯釋放了一個資訊,國學教育將會被越來越重視,在高考分數中也佔一席之地,所以從小給孩子啟蒙國學教育,激發孩子對國學的興趣,尤其重要,無論是在應付考試,還是成人後做人處事都非要重要,但如何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呢?
以個人建議有三點:一是首先激發孩子對國學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滲透著國學的氣氛,如房屋裝飾以中式為主,牆上張貼些經典的國畫等,無論用不用的上,都要在家裡備上文房四寶等等;二是給孩子以故事的形式講《三字經》、《千字文》,講山海經故事,小孩子都是愛聽故事,如果強硬要孩子以死背硬記這種枯燥的方式學國學,結果只會令其喪失學習的興趣;三是多帶孩子參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戶外活動,如國畫展、古典音樂會等,讓孩子在視、聽、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國學經典的教育。
-
6 # 皮特一家的幸福學堂
1.聲韻格律類: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都是比較普遍的國學啟蒙經典讀物,我們現在小學一年級,這兩本都在老師推薦的每天課外閱讀打卡清單裡。內容包羅永珍,涵蓋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聲韻協調,朗朗上口,小一點的孩子能透過韻律動感啟發智力,大一點的孩子更有助於掌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書籍有兒童注音美繪版,水墨畫風格的冠文卓文版,據說凱叔還出了圖文點讀版,在喜馬拉雅或其他音訊電臺裡也有誦讀和吟唱版本,可以下載來給孩子日常磨耳朵聽。2.唐詩宋詞類:
音訊:也是可以從音訊朗讀或者吟唱版本磨耳朵開始,我們是5歲生日的時候朋友送了凱叔小詩仙,一個萌萌噠古典裝扮的凱叔,靜心挑選的古詩有正常輪流播放模式和念上30遍聲音逐漸減弱的哄睡模式,孩子很喜歡模仿,當時幼兒園也會教背誦一些古詩,他就會學著凱叔朗誦詩詞的語音語調。影片:百度的好看影片裡面做了不少唐詩宋詞的小影片,朗誦講解的同時,還有精美的畫面和動聽的背景音樂,迅速吸引孩子,聽多幾遍也很快能背誦下來。氛圍:影片僅僅是興趣引導,最好是家裡能創造朗讀誦讀的氛圍來幫助孩子堅持,家長也參與和帶動,我們經常會和孩子做個詩詞背誦闖關小遊戲,看看互相能闖到幾關。繪畫:讀詩背詩的同時引導孩子天馬行空地進行繪畫和聯想,把作品保留下來,一段時間拿出來回看甚至是潤色提高記錄:寒假期間孩子堅持了每天睡前十五分鐘的詩詞朗誦,用的是《小學生必備詩詞75+80首》,因班級讀書群裡大家都在錄音打卡,在手機裡下載了個錄音的app,孩子每次自行操作,堅持的不錯。3.電視節目:
平時帶孩子多觀看一些和國學啟蒙有關的綜藝節目,這幾年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節目內容都非常有專業深度,帶著孩子看,他也非常喜歡。《中國詩詞大會》應該說家喻戶曉,主持人董卿是公認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節目不僅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到了康震、蒙曼等知名學者和教授,從節目裡面也走出了武亦姝、陳更等勵志選手,其中的飛花令、透過圖片或畫作猜作品更讓大家看到詩詞學習並不只是想象中的枯燥和古板。《經典詠流傳》是一檔文化音樂節目,它的特色是將古典詩詞與音樂結合改編,由經典傳唱人現場演繹,再由現場四位鑑賞團嘉賓做出欣賞點評,主持人是我們的老熟人,撒貝南。經典傳唱人更是有很多大家都很喜歡的明星,如王力宏的《三字經》給經典啟蒙讀物賦予了新的宣告、王俊凱的《明日歌》據說已經進入了不少小學校園、美國企業高管的2個女兒用中文演唱全新版的《聲律啟蒙》,除此之外,還有帶著從大山裡走出的一群孩子們演唱清朝袁枚的勵志詩歌《苔》,孩子們清新脫俗、純真而又嘹亮的嗓音,配以這首小詩背後的深意,真的讓人聽了感動落淚不已,也讓這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詩”上了熱搜。4.大語文課程:
進入小學以後,建議儘早開始接觸學而思或其他機構的大語文課程,網課或者面授課都可以。大語文題材涉獵廣泛,能在國學啟蒙的入門基礎上,讓孩子透過老師的詳細講解和直播互動,更加深入地瞭解經典讀物背後的主人公及其故事脈絡,聯絡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和事件,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歷史啟蒙。我們家孩子從小燈塔學堂學了《三國演義》以及其他歷史人物故事後,對春秋戰國、三華人物、楚漢爭霸等故事和人物都很感興趣,在學到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中“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向我解說,脫口而出就是“項羽過了江東也是死”,說明他會聯絡著學習,記憶也就牢固。 -
7 # 大星與小星
個人感覺接觸國學經典和學習外語的方法大同小異:
第一,沉浸式學習,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家裡牆面或孩子手眼接觸到的地方,可以佈置一些國學類的掛畫書籍,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涉及一些國學知識及經典的話題,使國學成為孩子家庭生活中十分正常的一件事。
第二,激發孩子的興趣,如果硬逼年紀尚小的孩子去讀一些枯燥難懂的古代經典,死記硬背,難免會適得其反 ,使孩子失去興趣。最好的方法是可以透過在遊戲玩樂中,融入國學,例如參觀有趣的書院博物館,觀看生動的國學動畫,或者家長自己在家,和小孩說一些國學趣事、玩一些類似飛花令這樣的遊戲,充分激發孩子對於國學的興趣。
第三,該背的還是要背。對於一些國學經典書籍,背誦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沒有背誦和記憶,何來掌握理解?但是背誦不是死記硬背,還得掌握方法,平時在大腦的記憶庫中多提取,多重現,多理解,多應用,這才是使背誦記憶牢牢掌握的關鍵。
-
8 # 大任說
如何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
讓孩子從小接觸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於ta自身的發展,從我瞭解的以及自己的學習方式來談,學國學的一個訣竅是“死記硬背”!
說在前頭!只有記下來,背下來,才是自己的,才能為己所用。
小孩子記憶力好,而且相比於成人更專注,他們有大把的時間把國學經典背誦下來,爛熟於心。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中,有的是時間理解和應用。學習國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裝X和炫耀,而是為了提升自己。古人的智慧是從自然生活和人生經歷中提煉出來的,作為後人,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小時候背誦的國學經典有可能就閃耀於心,如醍醐灌頂帶來深刻感悟。但前提是肚子裡得有那麼多墨水,有食物才能消化!
再舉個例子,一個人怎麼才能學會花錢?有人可能就說了花錢還不容易,購物消費,買買買!他說得一點沒錯,但是我只強調一點,在花錢之前是不是要先有錢?人有了錢之後,再學怎麼花錢,難嗎?
其實國學同樣如此,從小得死記硬背,把精華背得滾瓜爛熟,再加以正確地引導。書到用時,其義自現。欲成美器,先作玉石。 -
9 # 嘮點大實話
最好還是興趣驅動,現在的孩子發育早,相對的逆反期來的也早,培養國學興趣這種事最好別從死記硬背開始,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我就不贊成早早的讓孩子背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這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對其中的魅力有信心,個人建議從歷史故事入手,比如準備一些史記資治通鑑故事之類的連環畫或者動畫片讓孩子看,對現在的孩子而言瞭解歷史比讀書經意義更大。另外,有個讓孩子喜歡學習的小技巧,學校要教某個成語或者古詩詞之前,家長提前給孩子講一下,小孩子都喜歡炫耀,上課的時候因為他提前瞭解過相關內容而出了風頭,孩子學習的興趣會大大加強的
-
10 # 上善若水689
給孩子買一些國學經典書籍,家長跟孩子一起學習國學經典。儒家、道家、佛家方面的經典書籍。像 《易經》、《道德經》、《六祖壇經》、《論語》、《大學》、《中庸》、《左傳》、《尚書》、《禮記》、《菜根譚》、四大名著、等國學經典方面的圖書。
看國學經典書籍不分年齡段,父母要言傳身教,讓小孩子從小要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小孩子越早看國學經典書籍,對以後孩子走入社會越有好處。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讀書是最好的家風,一個藏書多、有文化底蘊的家庭,不光影響著我們,也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家長,最好的學校是家庭,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
11 # 影片英語60秒
動畫,聽故事,或者音訊。
注重垂直類的APP或者公號,比如凱叔講故事,等等都有類似的國學課,渠道總是很多的!這些都不重要!
孩子學國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教育過程,要秉持正確的理念,採用得當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八個片語,與大家共勉:
關注過程、習慣為先長期堅持、少量每天讀中領悟、家庭共學點滴浸潤、逐步沉澱提醒的是:學習的持續性比學習內容的選擇更重要。 -
12 # 悠韻煦風
我覺得要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必須給予環境以及言傳身教。
我們現在有國學經典的環境嗎?其實是有的,但是不濃,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個問題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那場文字革命開始,當時清王朝腐朽,外國強盜侵略中國,所以一些知識分子提出了廢除八股文,提倡白話文,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國學經典退居二線了,雖不至於被否認掉。其實每一次文化運動都會造成對之前文化的一種毀滅。
慶幸的是,這些年來,我們的國學經典越來越被重視起來了,各地都掀起了國學經典的學習熱。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外部環境是具備的,以下這張是我家孩子所在學校前年舉辦的祭孔大典:
全社會都在開始重視起經典國學來了,這樣一種外部氛圍,會讓孩子們喜歡上國學經典的。
但是,我們還是發現,學校所掀起的國學經典,還是太膚淺了,或者說還是流於形式而已,如果要真正讓孩子喜歡上國學經典,我認為還必須家庭的重視。
每個家庭至少承擔以下兩個階段的任務,那麼以後對孩子的終生是有好處的:
一、啟蒙階段我們知道,小孩子開始學說話時,是最好塑造的,讓他們多學國學啟蒙,是一種最佳的選擇。從最基礎的三字經開始,到弟子規、大學等,讓孩子天天念“人之初,性本善”,難道不如看那些奧特曼之流的?
所不同的是看那些動畫片,家長不用付出,而教國學經典就要親力親為的,我們知道有很多網上教材,或者國學經典的動畫,但我覺得這些還是以輔助為主,不能代替人的作用。
二、進階階段一般家庭是無法再進階下去的,深奧點的要交給學校以及學生自己,這裡所謂的進階就是學以致用,這點很重要,比如學到論語的“學而時習之”,我們要從日常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教導及影響孩子,用國學經典的內容來給孩子說教,這樣的效果是很好的。
總之,形成一個氛圍環境,再言傳身教,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
13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從被動讀國學經典到主動讀?
但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事情我是要去激發他的內心的,只有他是自己想要的時候,他才會自己自動自覺地去做,對吧?
但是我為什麼會覺得我要自動自覺地去學呢?
肯定是因為我能夠在這個上面有收穫,我能夠收穫我的自信;
如果說我沒有這樣的收穫,誰會願意去堅持呢?
打個比方:我們今天讀經典,就像你,你什麼時候能夠變成被動學經典到主動學經典?
你可以自己回顧一下自己走過的路程,你是為什麼會從一個被動學經典的狀態過渡到主動學經典的狀態的?
就好像我們最早走進育心都是因為孩子,對吧?
我想在家長這個層面,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一開始學習經典就是為了自己,成長自己而來的.
我們最早的時候其實都是被動地學習,是嗎?
我們是因為希望我們的孩子學,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對我們的孩子好,所以我們會去學.
儘管我們不喜歡,我們不熱愛,但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喜歡,能熱愛,我們會讓自己堅持下來.
但是什麼時候,我們大人會意識到這個東西,我是主動地要去做了,
就好像你今天在群裡面也有彙報,我今天讀了哪些經典,到多少遍了.
或者您可以告訴我,您為什麼會有這個轉變?
您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您用了多久?
其實我覺得我們很多家人都需要這樣去問自己的.
我們做很多的事情,我們說很多的話,去說別人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一旦回到我們自身,我們就會發現不是那麼簡單,是吧?
因為說跟做永遠都是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的,知道到真的去做到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非常遠的.
那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他不能夠被動變成主動?
其實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那至於你家裡具體的情況,你提到了你的孩子是在寄宿學校的,孩子跟父母的相處時間是非常很短的.
那我想你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著手:一個是親子關係.因為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之後,你們現在雖然每天都有接孩子回來,但是會很趕時間.
孩子接到家裡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而且要8、9點鐘,甚至可能9點鐘才到家.
那這種情況下,孩子本身已經很疲累了,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
這個時候,你還想著逼著孩子去學習,又要完成學校的功課,還要完成經典的學習,這對孩子來講是一種負擔.
那我覺得這是時間方面要去調整的,我們先要找出原因,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他不願意讀經典?
我們不要什麼事情都把它往態度方面引.
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孩子如果有態度問題的話,那是非常好引導的,但是很多的時候會發現不是態度問題,是什麼問題呢?
一個是能力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沒有去激發他.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時間安排的問題,多方面原因導致最後孩子覺得這是一個負累.
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從大人這邊來著手,去改變我們.
比如說時間,很多的家長之前就跟我反映孩子回到家做個作業要做到很久,拖到很晚,9點鐘、10點鐘才做完,這個時候再去讀經典,孩子會很疲累.
其實一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順序弄錯了.
你明明知道9點鐘、10點鐘之後,孩子精神狀態不好,你還讓他來讀經典,那是不是難為了孩子?
我們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過這樣的安排是不是合理的?
還是說我們站在我們的角度上,不去體諒他,反正這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最後變成了督促他,這是我們要去看的,我們的安排是不是合理?
另外一個,我們的親子關係是不是很好.
其實讀經典很簡單,我們所有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天生喜歡讀經典的,真的,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喜歡讀經典的,我們每個人都不是.
剛剛我們講了,大人從讀經典到最後喜歡讀經典,到能堅持讀經典,這有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得到的.
所以如果是說,我們不是因為愛,不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我們可能這些經典的書根本碰都不會碰.
那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他不是因為有媽媽陪著我們讀,有爸爸陪著我們讀,不是因為他愛爸爸媽媽,他也不會去讀的,不會主動去讀的.
-
14 # 傳承國學智慧人生
孩子就像一塊璞玉,最終成品如何,全靠父母及家人的雕琢。
例如樓主所問如何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那就是環境和氛圍。現在也有很多的國學幼兒園應運而生,但是短短的3年並不夠,也可以說從幼兒園開始也不算是早的。
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我們家庭的力量,簡單說就是家裡要有氛圍,要有榜樣,即言傳身教。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堅持的很好,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第一步:購買書籍
國學的內容涉及的很多,不是停留在《三字經》、《千字文》等,有的父母可能還簡單地認為是《唐詩三百首》。其實它涵蓋很廣《論語》、《道德經》、《詩經》、《莊子》、《老子》等等。
第二步:氛圍
家長也要學習,榜樣的力量。另外,剛開始學或許大人也會感到枯燥。在家裡可以播放相關的音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耳熟能詳”。我家兒子就是利用這種方法,背下來了很多的內容。這裡有個小技巧,音訊你開啟就行,千萬不要強行讓孩子聽,甚至你說你可以不聽啊,想玩什麼就玩什麼,結果他玩著玩著,就會自然而然的跟音訊的內容走了。
第三步:多看相關內容的電視節目
家長和孩子多看這類節目,會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回覆列表
孫女(7個月)的國學啟蒙:
全家都非常重視小寶的國學教育,所以即使只有七個月大,我們也會把國學引入早教之中。此階段主要以磨耳朵為主,引導小寶寶接觸國學韻律。具體方法為:
一、每日早晚各聽1遍吟誦版《三字經》。
二、睡前聽成語故事。
因寶寶太小,這個階段切不可急功近利,更多在耳燻目染中愛上國學、獲得語言文字智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