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雍親王府

    明崇禎三年、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五月,“帝師”孫承宗組織兵力,在山西總兵馬世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東總兵楊紹基等人的積極支援配合下,開始著手收復在“己巳之變”中,被後金攻佔並控制的“永平四城”,即永平、遵化、灤州、遷安等四城。

    面對洶洶而來的數萬明軍,僅率萬餘人防守“永平四城”的後金軍隊主將、“四大貝勒”之二貝勒阿敏,選擇了棄城出逃,將城池拱手相讓,並且在離開前還下令屠城、縱兵搶掠,被皇太極欽定的永平巡撫白養粹等一眾漢族降臣也被阿敏處死。

    最終,明軍順利拿下“永平四城”,至於阿敏,被皇太極以“十六條大罪”下獄,直至十年之後,阿敏死於獄中。

    而縱觀整個事件的前前後後,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都是皇太極為了扳倒自己的這位“兄長貝勒”阿敏,而蓄謀已久的“陰謀”罷了。

    讓阿敏鎮守永平,皇太極頗有“借刀殺人”之嫌。

    後金天聰三年(1628年),皇太極親率八旗主力,在蒙古部落的帶領下,繞過由袁崇煥鎮守的關寧錦防線,從龍井關、大安口破關而入,一路燒殺搶掠,最後將北京城團團包圍,隨後又轉戰京畿各地,持續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史稱“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中,皇太極可謂是收穫頗豐。

    一方面, 經過對明朝京畿地區的劫掠,極大的緩解了後金國內的災荒危機。

    其實,皇太極選擇繞過山海關,進入明朝,其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劫掠。根據《清史稿·太宗本紀》,連年的自然災害令當時後金的民生情況是極為堪憂的。

    “是歲,大飢,鬥米值銀八兩,銀賤物貴,盜賊繁興。”

    此前一年,皇太極已經在北韓搶掠了一番,但還遠遠不夠,皇太極這才緊跟攻打寧錦,但是最終無功而返,這也使得後金的災患危機並沒有解除。於是,藉著林丹汗“西遷右翼”所騰出的戰略通道,皇太極就此“冒險”南下,開啟新一輪的劫掠,以緩解國內的危局。

    另一方面,皇太極的軍事行動,已然讓大明王朝元氣大傷。

    皇太極這次軍事行動,盡顯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也充分發揮了後金軍隊野戰的優勢,同時,其作為政治家的謀略也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在此期間,袁崇煥被崇禎下獄,祖大壽帶領著關寧軍負氣出走,險些釀成大禍,滿桂、趙率教、劉興祚等一大批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高階將領戰死,明朝的軍事實力再次遭到重大打擊。

    更為嚴重的是,“己巳之變”徹底暴露了明朝在薊縣一帶的防禦漏洞,在此之後八旗鐵騎先後五次破關南下,明朝北方被打得一片糜爛,城池被毀,財產、牲畜被劫掠無數,人口損失超過一千萬,極大的加快了明朝滅亡的程序。

    然而,隨著戰局的不斷深入,明軍在孫承宗的指揮排程下,逐步穩定了陣線,並且就此開始組織反擊。

    西線,山西總兵馬世龍已經集結完畢,並且逐步與東線被孫承宗勸阻、安撫回戰場、由祖大壽統領的關寧軍開始合圍進軍,意圖封鎖皇太極的出關通道,將金軍困死在山海關內。

    然而,由於馬世龍與祖大壽的軍隊的聯絡被中斷,在加上皇太極不斷的聲東擊西,製造佯攻,最終金軍還是全身而退,順利出關,只留下濟爾哈朗、阿巴泰帶兵鎮守“永平四城”。而回到盛京的皇太極,隨即命二貝勒阿敏、代善之子碩託等人,統兵一萬餘人,與濟爾哈朗進行換防。

    至此,阿敏成為了永平前線的“最高指揮”。

    然而,此時的“永平四城”對於阿敏來說,已然是塊“燙手的山芋”。

    一來,“永平四城”對於當時的後金來說,就是一塊“飛地”,類似於今天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無論是兵員、糧草、軍需的補給都是非常的不便,就連遇到突發情況進行救援,都是鞭長莫及的事情。

    二來,“永平四城”地處明朝的京畿要地,永平在此之前還是遼東地區的餉司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說“永平四城”一天不收復,崇禎就一夜不能睡踏實。所以,明朝用兵奪回“永平四城”是遲早的事情。

    三來,阿敏統領的軍隊只有不到兩萬人,並且是分守四城,期間除了城防,還要鎮壓暴動與起義,兵員上本就捉襟見肘。而此時,馬世龍、祖大壽等人統領明軍已經完成集結,人數也達到了六萬多人,並且攜帶攻城重武器,這樣的對手,必然是擅長於野戰、不善城防的後金軍隊難以抵擋的。

    儘管為了加強對於“永平四城”的控制與防禦,阿敏做出了諸多努力,也算是盡職盡責,可孫承宗並不打算讓戰局現狀就此維持下去。於是在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五月,孫承宗開始著手收復“永平四城”。

    阿敏棄城出逃,給了皇太極絕佳的理由和藉口。

    孫承宗收復“永平四城”的戰鬥首先從灤州開打。

    依託火器優勢,明軍迅速攻克灤州,後金守將納穆泰兵敗逃走,結果又遭到明軍截殺,最終僅有數十人逃回永平城中。

    就在灤州遭到明軍猛烈進攻的時候,阿敏卻選擇了“見死不救”,或者說他就是想救,但也確實是能力有限使他無力救援。在丟失灤州之後,他也只能將遷安的軍民百姓遷到永平城中,至於更遠一點的遵化,阿敏索性選擇了放棄,自始至終都沒有再為其做任何的考慮。

    在奪下灤州後,孫承宗又命祖大壽等人繼續進兵永平。面對數倍於自己兵力且攜帶火炮等攻城器械的明軍,阿敏的選擇似乎只有三種,要麼投降,要麼戰死,要麼就只能逃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敏還是選擇了儲存實力,棄城而逃,並且他不顧碩託等人的勸阻,下令屠城,就連白養粹等一眾歸降後金的漢官也盡皆處死。

    《滿文老檔》中記載

    天以遵化、永平、灤州、遷安畀我,遂命每牛錄遣護軍三名,甲兵二十人駐守其地,兵數較前多,以阿敏貝勒、碩託臺吉及諸大臣為統帥。時明兵來攻灤州,戰三日,明兵發大炮,破城垛口二座,城樓被炮藥焚燒,時我軍稍避,其間,明兵從城圮處登城,我兵復衝擊,盡殲之矣。固為城破,大臣等不收兵撤回,身先出城。軍士復聞諸將已出遁,或四、五十人為隊,或一、三十人為隊,奔向永平。時明兵到處堵截之我兵猶衝出,殺將前來,惟被創及染病者未得脫。駐永平阿敏貝勒、碩託臺吉,未見敵形,即自入敵境,未發一矢,即殺永平、遷安城收養之降發,棄天賜之四城,率眾兵而歸。此皆貝勒不以政業為念,大臣不為汗與諸貝勒盡力之故也。汗諭畢,對眾嗟歡。時舉國眾民皆痛慎。

    這段文字中,除了對阿敏棄守“永平四城”以及下令屠城搶掠的描述外,也說明了當時後金上下對於此事的態度。

    “永平四城”是“天賜之四城”,地位非常之高,阿敏不戰棄城,無疑是愧對天意,愧對祖宗,罪不容誅。

    至於皇太極,除了“對眾嗟歡”,更是當眾怒斥阿敏的“罪行”:

    “以明人之金、銀、閃緞、蟒緞、瘸足女人為貴而攜之;以我兵為賤而棄之。”

    而在皇太極的鼓動下,“舉國眾民皆痛慎”,宗室貴族以及八旗將領,更是輪番對阿敏的罪責進行了聲討。

    於是,在皇太極的主持下,對於阿敏的清算也隨即展開了。

    阿敏,就此成為皇太極 “南面獨坐”首先要扳倒的目標。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根據其此前確定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經過協商、推舉,皇太極登基成為了後金大汗。

    然而,此時的後金朝堂上,是“四大貝勒”共掌國政,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是與皇太極“南面共坐、同受朝賀”,國家重大事務也都要由“四大貝勒”共同商議決定。這一時期的後金政權內部,儼然是“四位大汗”。

    俗話說“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皇太極想要“南面獨坐”,獨掌朝綱,就必須要扳倒其他三大貝勒,而阿敏則是皇太極第一個要打擊的目標。

    首先,是因為阿敏血緣上的關係最為疏遠。

    代善和莽古爾泰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是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兄弟,只有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是努爾哈齊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因而其血緣關係最為疏遠,背景實力也是最為單薄的。

    其次,阿敏性格偏激、為人粗野,人緣非常差。

    且不說與其他八旗將領的關係交惡,就連濟爾哈朗、寨桑古等這些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們,也與阿敏的關係非常不好。以至於阿敏因為棄守永平而被皇太極議罪的時候,不僅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其求情,濟爾哈朗等一眾阿敏的兄弟更是痛斥阿敏是罪有應得。

    再次,就是阿敏自身的問題非常多,犯下的錯誤更是不勝列舉。

    天聰元年(1627年),皇太極安排阿敏帶兵攻打北韓。阿敏帶著八旗鐵騎頃刻間蕩平了北韓半島,並攻佔了平壤,當時的北韓國王李倧逃到了覺華島被迫與後金簽訂了《江都之盟》。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阿敏,企圖就此封疆裂土,就地稱王,進而割據統治北韓。雖然這個“危險”的想法被濟爾哈朗勸了下來,但阿敏轉而下令縱兵搶奪三日,隨即揚長而去。原本已經簽訂和平協議,可是阿敏仗勢欺人的行為,引得李倧的極大憤慨,皇太極想要就此拉攏北韓的計劃也就此破產,北韓繼續同明朝站在了同一戰線上。此時的皇太極雖然沒有處分阿敏,但是對於阿敏已經是非常的不滿了。

    在此後的寧錦大戰以及征討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的過程中,阿敏又數次當眾與皇太極頂撞,並且質疑皇太極的軍事安排,弄得皇太極很是下不來臺。

    在這樣情況下,阿敏棄守永平,可謂是給了皇太極一個絕佳的“機會”。

    藉由阿敏不戰棄城的行為,皇太極予以了痛斥,並且以此大做文章,充分調動了宗室貴族甚至是八旗上下各方對於阿敏的聲討之聲,阿敏已然是百口莫辯。

    於是,在皇太極的授意下,代善之子嶽託當眾宣讀了阿敏的“十六大罪狀”,阿敏就此開始了其十年的囚禁生涯,而他的所有財產與部眾也盡皆被皇太極剝奪,其鑲藍旗也劃歸濟爾哈朗所有。至此,阿敏的勢力遭到了徹底的清除。

    縱觀阿敏的“十六大罪狀”,除了這次的棄守永平,並且下令屠城劫掠,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外,也就之前的妄圖格局北韓以謀求自立算是比較嚴重的“罪過”,其餘的均是出言不遜、不服統領安排以及當眾頂撞皇太極這樣,只能歸類為阿敏與皇太極“個人恩怨”般的事情。

    所以,自皇太極向阿敏下令入關的那一刻起,阿敏的結局與命運也就已然註定了,而這一切,都成為了皇太極旨在扳倒政敵以加強汗權而蓄謀已久的“陰謀”。

  • 2 # 農夫就是園丁

    阿敏獲罪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出於皇權鬥爭的需要,二是其性格使然。

    阿敏是努爾哈赤同母弟舒爾哈齊的次子,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算起來,他倆是嫡親的堂兄弟。不過自古皇權之下無父子,何況只是兄弟而已。

    1629年10月,皇太極率領10萬大軍,繞過寧錦防線,從長城防守薄弱的龍井關和大安口突入關內,佔領遵化、永平、遷安、灤州等地,大肆劫掠長達半年之久,直接威脅京師安危,史稱“已巳之變”。

    1630年3月,明朝各地的勤王軍隊陸續到達京師附近,在孫承宗的部署下很快便奪回了後金所佔據的京東四城。

    阿敏不僅防守不力,棄城而逃,而且逃離前下令屠城,大肆劫掠財物。這極大的敗壞了後金軍的聲譽,也間接導致了後來大淩河,錦州等地的百姓在對抗清軍時寧死不降,血戰到底。

    皇太極聞訊勃然大怒,他早就想要藉機削弱三大貝勒的權柄,以突顯汗王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次真是天賜良機。1630年6月,皇太極召集王公大臣,共議阿敏罪狀。除此次棄城而逃外,還有早年征戰北韓,謀求自立等罪名,最後議定阿敏身負16條大罪,論罪當斬。

    為表示寬大為懷,皇太極下令免死,改為囚禁。阿敏在被囚10年之後,死於獄中,終年55歲。表面上看起來,阿敏被囚禁是罪有應得。實際上卻是皇太極削弱三大貝勒權力的開始。

  • 3 # 甲申十七年

    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而舒爾哈齊一開始就對努爾哈赤起了二心,後來被囚禁死了。

    阿敏這樣的人,本身跋扈,手裡有兵,又有權力,本來就容易遭到上位者的猜忌。再加上皇太極時期想中央集權,不再搞四大貝勒聽政,而是從汗轉變成皇帝,自然要想辦法把他除去。

    1627年皇太極命阿敏征討皮島毛文龍,阿敏自己虛晃一槍進攻北韓,想自立為王。後來毛文龍援救北韓,阿敏退走,這其實已經再作死了。

    1629年皇太極借到蒙古叩犯京城,第二年撤退後留阿敏守灤州,本來就是想借明軍的刀殺人。阿敏放火燒城後撤退,明軍接收一座空城。回瀋陽后皇太極以此為藉口囚禁了阿敏。

    綜上,阿敏是因為實力太強,遭到皇太極猜忌,加上他自己也動了不臣之心,所以日後的下場一點也不冤。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阿敏作為努爾哈赤同母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同皇太極是堂兄弟關係。皇太極是英明的首領,為後金開疆拓土、統一全國作出了貢獻。他更是一位知人善任,胸懷寬廣的領袖,尤其有容人之量。按說,在他手下當差的堂兄弟,只要人勤快點,嘴巴甜點,應該有個美好的未來。可身 為貝勒的阿敏硬是把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爛。

    1629年10月,皇太極率領10萬大軍,繞過袁崇煥固若金湯的寧錦防線,從長城的龍井關和大安口出其不意地突入內地。接著一鼓作氣地佔領了遵化、永平、遷安、灤州等地,崇禎心裡把個袁大將軍罵了個千百遍,立即詔令全國外圍部隊勤王。

    1630年3月,明朝各地的勤王軍隊陸續到達京師附近。在智勇雙全的孫承宗的部署下,三下五去二,很快奪回了後金所佔據的京東四城。阿敏哥因防守不力,只好棄城而逃,這是好丟臉的事。而且逃離前還不顧一切地下令屠城,並帶走了大肆劫掠的財物。這極大地敗壞了後金軍的聲譽。而因為屠城事件影響惡劣,也間接促成了後來大淩河等地的百姓在對抗清軍時血戰到底、誓死不降,給後金軍造成了損傷。

    皇太極知道後,怒髮衝冠。他本來對飛揚跋扈的四大貝勒手握重兵就有看法,早就想削弱他們的權力以建立自己的威信了。這個作死的阿敏正好成全了皇太極的心願。皇太極冷靜下來後,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他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了。

    1630年6月,皇太極主持王公大臣會議,共討阿敏罪狀。皇太極顯然是有備而來,他不僅說明了阿敏此次棄城、屠城、逃跑的事實,還把以前遠征北韓時謀求自立等罪證重新翻了出來,最後敲定了阿敏16條大罪,按律當斬。不過天下未定,為表示王恩浩蕩,自己應該寬大為懷。皇太極當時免去其死罪,改為無期徒刑,進行終生囚禁。阿敏在被囚10年後,一命嗚呼,終年55歲。

    表面上看來,阿敏是自作孽不可活,囚禁屬罪有應得。其實,由於阿敏平時口無遮攔、脾氣又臭,尤其喜歡抬槓,皇太極早就想從他頭上開刀了。說到底這是皇太極削弱四大貝勒權力的一個步驟。也就是說皇太極主要是出於鞏固皇權的需要,才把這個堂兄弟關死了。自古皇權之下無父子,何況堂兄弟乎?

  • 5 # 麻匪胡萬

    當年的努爾哈赤放過了阿敏,但是皇太極卻殺了阿敏,主要原因就是阿敏功高震主!讓皇太極覺得威脅到 他的皇位,因此皇太極對阿敏採取了非常的措施。使用了非常陰險的手段,殺死了阿敏。

    滿清的3位非常厲害的將軍,一位是大名鼎鼎的代善,一位是阿敏,一位是皇太極,而這三人非常的有名 ,其中阿敏也是最驍勇善戰,為努爾哈赤建功立業,立下了悍馬功勞,其實大多數人不知道,阿敏並不是 努爾哈赤的親生兒子,相反卻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因為憐惜他這個英勇作戰的侄子,因此努爾哈赤沒有殺 他!

    但是在皇太極繼位之後,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扭轉,努爾哈赤的這位侄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滿清四大 名將中的阿敏,卻顯得有些功高震主,而且在皇太極的繼位過程之中,確實阿敏做出了不朽的功勞,但是 阿敏由於自己的功勞卻對皇太極的指令基本上都是不服從的狀態。皇太極便想除掉阿敏,畢竟皇太極不想 像宋朝的時候,趙匡胤被奪兵權的事件一樣!

    終於皇太極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決定秘密的囚禁阿敏。歷史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在30年前,阿敏的父 親正是被努爾哈赤以相同的手段囚禁起來,而且一囚禁就是二三十年,而阿敏今天也要受到皇太極的囚禁 ,而皇太極直接將他囚禁了三十幾年,最終阿敏抑鬱而終……

  • 6 # 江山非畫

    好,我們來說說阿敏從被雙規到判處終身監禁這點事。

    皇太極登基之初,是和三大貝勒共同北面而坐,接受眾臣朝拜的,也就是說,坐在主席臺上的有四個人,其他三人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皇太極並不能一個人說了就算。

    權力這東西,沒有人願意和人分享,哪怕是父子、兄弟也不行,何況阿敏這個堂哥呢?

    這是大背景。

    1627年,皇太極派出大軍出征北韓,統軍出征的,就是二貝勒阿敏。戰爭本身沒啥可講的。北韓又不經打,戰敗後國王丟下了皇宮跑去了一個小島,然後派人跟後金談判。

    就在這個過程中,阿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想在北韓屯田練兵,還想住到皇宮裡去。這點小想法,想想其實也沒事,這貨還把這點小心思寫到了給北韓國王的信裡,這個……就有點暴露阿敏的智商了。再說跟阿敏一起去北韓的,還有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嶽託、碩託等一干人等,阿敏的這點小想法想要實現,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阿敏跟他爹舒爾哈奇一樣,都想搞山頭鬧獨立,當然最終下場也都差不多。

    再來說永平失敗那點事。

    當時皇太極力排眾議跑去北京打劫,收穫頗豐,威望正如日中天,這時候出手清除異己,應該說正是最佳時機。

    而且之前也搞了不少小動作,扶植了一幫小貝勒來制衡三大貝勒,所以阿敏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乖乖就範。

    皇太極希望團結漢人,以後攻城略地的時候阻力小一點,阿敏可倒好,丟城失地不算,還在永平搞了個大屠殺,連投降過來的漢官都殺了。以後誰還敢投降?後金將士得多流多少血?

    明面上是拿永平失敗說事,實際上阿敏犯的是對皇太極陽奉陰違的路線性錯誤。

    至於說性格,莽古爾泰比阿敏脾氣更臭,當然,後來也出事了。

    綜上,此次鬥爭是皇太極獨攬皇權的必經之路,阿敏出事,是偶然,更是必然。

  • 7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阿敏是誰?清太祖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四大貝勒之中唯一非努爾哈赤的後裔,這半身就是該注意的問題——即,你不是最親近的本家人,凡事就該低調謙虛,能讓就讓。

    但是阿敏這個人,卻完全不低調,更有點囂張。

    為什麼說囂張?司馬就從棄城而走這件事說起。皇太極把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交給阿敏來鎮守,結果明軍一發起反攻,阿敏就殺死城內的降兵降將,帶領自己的部隊,棄城而歸。

    這是什麼問題?不就是逃跑主義嗎?

    但是話又得說回來,在阿敏眼中,你皇太極把大部隊都撤走了,就給我剩下那麼一點點人,現在大明各路勤王人馬聚集,又啟用了孫承宗這樣的名將,我怎麼阻擋?自然是早點撤退,儲存兵力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講理的話,阿敏的抗辯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皇太極豈是要跟你講理?

    凡事都有因果,皇太極對阿敏的不滿,早有積累。

    在他看來,阿敏打仗,從來不是勇敢衝鋒、大事為先,而是專門盯牢什麼黃金啊白銀啊綢緞啊纏足的明朝女人,尤其是這次撤退,他也先把這些細軟撤走,當兵的是死是活,反而不當回事。

    這一條,固然很義正言辭,但真是皇太極不滿的主因嗎?不是!

    皇太極權位未穩之際,當然能容忍。可是在羽翼豐滿之後,哪裡還能“臥榻之側容他人酣睡”,他當然要幹掉其他三個貝勒——但代善是他哥,莽古爾泰是他弟,第一個要對付,自然就是關係最疏遠的阿敏。

    況且,阿敏這個人,人際關係也處得真是忒差,不但和八旗的一般將領交惡,就連自家兄弟濟爾哈朗這幾位,居然也冷若冰霜。在皇太極要給阿敏定罪的時候,豈止無人求情,甚至自家兄弟們都一個個跳出來痛斥,簡直就是牆倒眾人推。

    更重要的,則是阿敏犯的錯實在太大了——老實說皇太極就算想放過他,其實難度都很大。

    除了這次棄城而走事件,以及雜七雜八的一些恩怨之外,最嚴重的就是北韓事件。

    阿敏在北韓幹了啥呢?

    1627年,即皇太極的天聰元年,阿敏帶兵征討北韓,佔領了平壤。

    此時,皇太極的國策,是逼北韓投降,自己便可以專心對付明朝。但沒有想到的是,阿敏卻打起了小算盤,他甚至想完全吞併北韓,然後成立一個滿洲北韓國,自己做這個新國的國王。

    這樣一來,自然引起了北韓人竭力抵抗,而同阿敏一起帶兵出征的自家兄弟濟爾哈朗,也竭力反對。所以最終,阿敏只能放棄主張,縱兵在北韓大肆掠奪一番後,便撤兵而回。

    這樣一來,便造成了兩個結果:

    第一個結果,是皇太極的拉攏北韓計劃徹底破產,北韓不但不服,反而鐵了心,要和明朝共存亡(當然最後還是被滿清被制服了)。

    第二個結果,暴露了阿敏的野心,皇太極大為震驚,事實上就此下定了要對付阿敏的決心。

    所以,不要怪皇太極無情,你都這般模樣了,他再不收拾你,那就是他的問題了——於是藉由棄守城池這件事,皇太極來了一場總算帳,調動八旗上下,一片聲討責罵,更編造出所謂十六大罪狀,沒收阿敏的所有財產、人馬,鑲藍旗劃給濟爾哈朗,他本人則被打入囚牢,死於1640年。

    這樣一來,皇太極其實便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透過打擊阿敏,團結了群眾,威懾了四大貝勒裡的另兩個。再往後,莽古爾泰因為御前露刃事件獲罪,代善則因給怨恨皇太極的姐姐送禮,也慘遭打擊——實際上都是藉口而已。

    結局便是四大貝勒,三個或死或廢,皇太極一家獨大——但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這反而給了多爾袞極好的機會,呵呵,這就是天數啊!

  • 8 # 歷史茶坊

    阿敏是“四大貝勒”當中的異數,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四貝勒皇太極都是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之子,唯有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同胞兄弟舒爾哈齊次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兒,皇太極的堂兄弟。舒爾哈齊因與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扎薩克圖謀劃另立門戶,分裂後金,被努爾哈赤採取果斷措施挫敗,阿爾通阿和扎薩克圖被誅殺,舒爾哈齊遭到幽禁。努爾哈赤還想誅殺其次子阿敏,結果在代善和皇太極的極力求情下逃過一劫。

    常言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阿敏後來果然順風順水,滅烏拉,攻薩爾滸,滅葉赫,徵北韓,立下赫赫戰功。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阿敏但任鑲藍旗旗主,次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封阿敏為和碩貝勒,與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合稱“四大貝勒”,參與國政,俗稱二貝勒。1626年,皇太極受眾人擁戴登上汗位,四大貝勒俱南面坐,受群臣朝賀。這是後金早期所特有的議政會議制度,一應國政要務俱由四大貝勒共同協商處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皇太極積極醞釀裁抑三大貝勒的權力。

    1629年,皇太極率八旗主力繞道蒙古,從長城防守薄弱的龍井關、大安口突入畿輔,兵鋒直指京師。崇禎帝急召各地軍隊勤王保駕,袁崇煥急率關寧鐵騎抵達京師,與後金展開激戰,雙方戰成平手。

    1630年,眼看無法取勝的後金軍在畿輔大肆劫掠後,分兵駐守永平、遷安、灤州、遵化四城,由皇太極親率主力退回關外。在孫承宗接手京師防務後,很快奪回了京東四城,阿敏防守不力,棄城而逃,臨行前下令屠城,給後金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皇太極聞訊大怒,召集王公貝勒議罪,除了棄城而逃、屠戮降人之外,還將他在北韓時圖謀自立的罪行翻了出來,最後議定十六大罪,按律當斬。皇太極法外開恩,將他抄家囚禁,只留莊六所、園二所及奴僕二十。崇德五年(1640)十一月,阿敏在被囚禁10年後病死於獄中。

    事實上,阿敏“棄城而走”的罪名只是皇太極為了裁抑三大貝勒的權力的第一步。在八旗主力撤回關外後,京東四城的失守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皇太極繼位後極力效仿明朝制度,而後金的議政會議與明朝至高無上的皇權形成強烈對比。藉由棄城而走的契機,將阿敏囚禁,形成三大貝勒共理朝政的局面。1632年,三貝勒莽古爾泰在皇太極面前抽刀出鞘,皇太極以“大不敬之罪”降其為多羅貝勒,削除參與國政的特權,這是裁抑三大貝勒權力的第二步。

    1633年,慣於見風使舵的大貝勒代善主動提出放棄與大汗平起平坐的特權,皇太極自此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的舊制,改為“南面獨坐”,突出了汗位獨尊的超然地位。1636年,皇太極改元稱帝,定國號大清,成為清朝第一位皇帝,廟號清太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遼以釋廢,金以儒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