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文情感故事

    經過資料的查證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首先於禁的投降可能事關於手下的三萬士兵,在當時于禁大敗因此三萬士兵士氣低迷,因此于禁選擇了投降於關羽,因為即使與關羽決一死戰,在士氣如此低迷的情況下也是會大敗,手下士兵的性命難以保全。

    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原為鮑信部將,鮑信戰死後被王朗引薦給曹操,之後便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因為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且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稱讚勝過古代名將。

    于禁

    關羽圍攻襄、樊時,于禁督七軍前往救援,被關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軍覆沒,投降後被監押在南郡。而後關羽被呂蒙擊敗,于禁流落至東吳,孫權向魏國稱藩後,將於禁送還魏國。雖然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卻暗裡讓人作壁畫羞辱于禁,于禁因此慚恚而死,被惡諡為厲侯。

    于禁帶軍嚴肅莊重,戰鬥中所繳獲的財物從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將領中唯一一個假節鉞的人。但同時于禁常以軍法處理下屬,不得士卒歡心。[1]後世將於禁與張遼、徐晃等合稱為“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

    在史料之中於禁愛兵如子,因此為了保三萬將士的性命才做此妥協。而關羽一向為人忠義,如若投降於關羽的話,關羽也不會拿這三萬將士的性命怎麼樣。而另一方面來講,殺掉這三萬降兵對劉備的影響也很大。

    關羽也不會拿這三萬將士的性命怎麼樣。

    建安二年(197年),于禁隨曹操至宛,張繡投降。旋即張繡復叛,曹操的陣營被張繡軍隊忽然襲擊,應付來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亂。唯獨于禁約束部下,且戰且退。一些士卒雖然戰死了,于禁也不允許散亂。還沒有退回曹軍大本營,于禁路上發現十多個衣衫不整的傷兵,一問之下,原來是原本的青州兵在打家劫舍。青州兵原是黃巾賊,後來投降了曹操,仍稱青州兵。曹操對他們很寬容,因此他們經常放肆,乘機搶劫。于禁一聽,便追討這些也是自己人的青州兵。有些青州兵不敵,逃回曹營打小報告,誣告于禁也造反。有人勸于禁首先向曹操處報備,但于禁說:“如今賊兵就在後面追來,我首先抗敵,至於曹公,他是明智的人,正是謠言止於智者,怕什麼?”於是,于禁先築好了濠溝以防敵人進攻,然後才令人通知曹操及向他解釋。曹操聽了,認為于禁的做法很對,當眾說:“當時敵人來攻,相當混亂,于禁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追討搶掠的惡行,安營築寨地堅守,真是好將領的榜樣。”於是錄于禁前後功,封為益壽亭侯。

    建安二年

    而第二種說法就是在當時于禁其實是被關羽的水淹七軍嚇到了,下意識地投降了,畢竟身處於亂世之中,在生死麵前又有多少人能夠不顧及生死做出大義的舉動呢,而誰又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呢。而第三種說法就完全不一樣了,這種說法來講我們很多人都被投降這二字給誤導了,在古代歸屬於受降一方,併為其效力。而於禁其實是戰敗被關羽關於江陵,在當時其實于禁應是一個敗軍之將。

    但是當時在之前龐德被抓了一次,因為當時龐德有太多的把柄,如若戰敗家人性命難保,只有不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于禁不同,只要于禁忍辱負重只要被釋放就能繼續回去當官,所以于禁只要保留自己性命即可,但是很悲劇的是曹操逝去了,曹丕即位以曹丕的性格來講是放不過他的,所以才會落得此下場。

    曹丕

    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攻呂常於襄陽、圍攻曹仁於樊城。曹仁命令龐德屯駐樊北[35],又向曹操請求援軍。曹操準備讓曹植帶兵解救曹仁。但在命令到達曹植那裡時,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反悔,不再以曹植督領援軍。

    于禁督領七軍,共三萬人[38],去樊城協助曹仁。當時,曹仁據守的樊城被關羽攻打,但沒有被包圍] 。於是,曹仁命令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駐在樊城北部的低窪處(漢水河道的改道處)。 時值秋季,關羽利用秋雨過多、漢水暴漲,將於禁連同龐德打的全軍覆沒。龐德寧死不屈,于禁舉軍投降,被關押在荊州江陵。曹操得知于禁兵敗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呂蒙攻破江陵後,于禁從荊州獲釋而到了東吳,有次和孫權同騎馬出行。虞翻見二人並排十分不滿,大罵于禁只是俘虜,沒有資格與孫權並排;更手持馬鞭要鞭撻于禁,孫權立刻喝止。隨後孫權在樓船與群臣宴飲,于禁聽到演樂曲時傷心流淚,虞翻又指于禁是裝可憐。于禁雖為他所惡,但猶讚歎其忠義。

    曹丕即位,孫權稱臣。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魏後,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鬍鬚和頭髮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諡為厲侯。

    安二十四年

  • 2 # 明山黃

    于禁在前期確實忠勇而有謀略,因此而立了不少軍功。然晚年卻選擇了投降關羽,前後判若兩人,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思想觀念的改變。

    于禁追隨曹操大半生,衝鋒陷陣、捨生忘死,終於搏得了高官厚祿。安享日久,人的思想觀念往往容易隨之改變。不管古今中外,大多如此。于禁也不例外,他到晚年已是變得隨波逐流、貪生怕死了。

    第二、上命差遣,身不由己。

    客觀的說,于禁的武藝、智謀、聲望,較之於關公,差距過於巨大。連曹操宗族之猛將愛將曹仁尚且大敗於關公之手,何況才幹較之還遜一籌的于禁!當時關公已奪取了襄陽,使得大將曹仁大敗虧輸、驚慌失措。曹操卻隨意點將:

    曹操指班部內一人而言曰:“汝可去解樊城之圍。”

    可見,曹操指派于禁前去和關羽對敵,實在是草率之舉。而於禁卻還得打臉充胖子,吹牛皮於眾人面前:

    “某願施犬馬之勞,生擒關某,獻於麾下。”

    第三、將帥不和。

    自古軍隊出征,凡將帥不和者,少有能取勝之例。

    由於龐德原繫馬超手下副將,而此時馬超現居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他的親兄龐柔也是在西川為官。于禁為此曾向曹操反映過,無奈曹阿瞞還是堅持讓龐德為徵西都先鋒,輔助於禁。于禁心雖不爽,然王命不可違,只得勉強接受。

    于禁不僅對龐德猜疑,更是心生忌妒。

    “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

    此時的于禁,已成了心胸狹小、妒性大發之小人了。

    在貪生怕死、差距懸殊、違心受命的情況下,被關公水淹七軍遭生擒後,馬上跪地求饒,也就豪不奇怪了。這結局和龐德的堅貞不屈形成鮮明對比,今人唏噓不已!

  • 3 # 大叔有點胖

    劉備大將關羽進攻樊城,攻勢凌厲。樊城是魏屬荊州的門戶,一旦攻陷,則至洛陽一馬平川,甚而攻拔魏都許昌亦非難事,所以曹操必須差遣一員大將領兵前往支援。

      他選的就是于禁。

      這或許是曹操的又一個用人失誤。按說關羽從前暫投於曹操門下,曹操明知道關羽最大的特點是武藝超群。因此他所選將領需要在武力方面能夠與關羽匹敵。徐晃能夠,許諸能夠,但于禁不可。縱觀于禁之前的每一仗,他的才幹首要體現在佈陣安營之類,而非衝鋒陷陣。所以,選他去抵禦“武聖”關羽,猶如以卵擊石。

      曹操的第二個用人之誤就是差遣龐德隨同前往。事實上,龐德的武藝足能夠與關羽抵禦,但曹操忽略了龐德是“新人”這一個事實。“新人”即是新進參加曹軍的將領,龐德就是其間之一。而指揮他的是于禁,這就出現問題了。武力平庸的老將去指揮武力出眾的新將,一定不期望新將立的功勞比自己多吧?也不會喜歡新將處處表現出英勇善戰的樣子,彷彿顯現自己現已老朽,不勝戰役。

      事實恰是如此。龐德每有機會打敗關羽,于禁便鳴金收兵。以至於在一次次錯失良機後。這其間還有一個狀況,說的是龐德在戎行被水淹之後,依然率領殘部堅守高地,向蜀軍射箭進攻。而於禁身旁壓根沒什麼人了,也可能是他想招集些人再戰,但無奈我們都“樹倒猢猻散”,各自逃命去了。

      于禁之所以能躋身五大將領,除了他長於佈陣結營,更在於他治軍嚴厲。另有一件事更足以證明於禁法律之嚴居然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據《三國志》記載,于禁有一個名為昌豨的朋友,曾是山賊,後投降曹操。但不久,昌豨在此率領山賊叛變。曹操當即差遣大軍討伐昌豨,山賊底子不是正規軍的對手,眼看就要失敗,昌豨便跑去于禁那兒求情。依照常理而言,于禁應該會放了昌豨一馬吧?至少是替他在曹操面前求求情。

      但結果是,于禁以“不能失節”為由,斬了昌豨。而事後,曹操就此事“拜禁虎威將軍”。這就多少有點踩著朋友往上爬的滋味,也難怪陳壽會在《三國志》中說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而裴松之更是言必有中地指出他“肆其好殺之心,以戾世人之議,所以卒為降虜,死加惡諡,宜哉。”大意為于禁放縱他嗜好屠戮地心思來安靖世人的談論,因此最終成為俘虜、死後被加封不良嗜好,也是自取其禍。

      由此可見,于禁的投降多半是因為平常自己的殘酷、戰時的妒忌所導致,純屬自取其禍算了

  • 4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勝敗乃兵家常事,自古常勝將軍又有幾人。戰敗之後的選擇,投降?捨身?無論哪種選擇,對一個曾經優秀的將軍都沒那麼簡單,有時候還不如莽夫來的乾脆。于禁投降關羽,關羽敗於孫權,孫權禮遇于禁,于禁回魏,鬱郁而死,一切源於襄樊那場大雨。

    于禁其人

    于禁是在曹操取得兗州之後歸入曹氏軍團旗下。此後討伐呂布、張超、劉闢等勢力時,都表現優秀為曹操稱讚,最令曹操稱道莫過於,在征討張繡的戰役中,曹軍大亂,獨于禁鎮定自若,全軍而退,而士兵卻借戰敗四處搶掠,于禁懲治亂兵,即使被告黑狀,也不為所動,曹操大為賞識,封他做益壽亭侯。

    曹魏陣營中的名將,也就張遼、樂進、張郃、徐晃與于禁這五人。張遼、樂進在東,張郃、徐晃在西。只剩下于禁能擔當大任了。

    一個英勇善戰,臨危不亂,品德優佳的于禁是怎麼敗於關羽的呢?選擇投降而不是捨身的呢?

    一,敬畏之心變為畏懼心理

    關雲長的名氣之大,可想而知,之前關羽殺顏良,雖未親眼所見,聞其亦膽怯,顏良有多厲害。

    《三國志》中孔融評價他們:“顏良、文丑,勇冠三軍。”袁紹說過一句話:“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此時的于禁畏懼關羽的心理產生,加上此次他只是曹仁襄樊方向的支援,所以作戰方針以堅守為主,心想只要守住襄樊就算完成任務了。

    二,作戰方式不同的隊友龐德

    于禁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有一位戰友,名龐德,龐德跟于禁的想法正好相反,他是來證明自己能力的。龐德以前是馬超的手下,馬超現在劉備那邊,自己的堂兄龐柔也在蜀中做官,人人都說龐德不行,所以這次龐德是打了雞血了。

    史書《魏略》記載了龐德的原話: “今年我若是殺不了關羽,就讓關羽殺我!”

    龐德帶著他的人馬見到關羽就主動出擊,一頓廝殺,皇天不負有心人,關羽竟然被龐德打中,不過只是輕傷,關羽不退兵,就這樣僵持著。

    三,一場大雨的裁決

    正當他們相持不下時,最終的裁判出現了,這時襄樊下起了大雨,這場雨有多大呢?《三國演義》裡有生動描繪:說這夜風雨大作,那龐德坐在帳篷裡,聽得外頭那雨水簡直就是萬馬爭奔、徵鼙震地。

    于禁山東人,龐德西北人,根本沒見過那麼大的雨,更別說雨中打仗。水深已丈餘,士兵個個跟水鴨子似的,只得蹲在高的地方,那還有心打仗。天助關羽也,關羽本就擅長水戰,撐著小船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天亮時分,為曹操殺敵數十載,不曾出岔子的于禁竟然投降項羽了,龐德呢?這個在馬超和張魯戰鬥中已經投降過一次的人呢?關羽覺得他也會投降,不料此人誓死不投降,關羽只得斬殺之。

    于禁失敗開始在思想就膽怯,失敗的種子就埋下了,戰場上瞬息萬變,成敗有時候就一瞬間的事情,天公是完完全全站在了關羽這邊,最後打了敗仗。

    投降就是不想死,尤其對年紀大的人來說更怕死。估計于禁一種想法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也有可能認為天下沒有統一,最後誰統一天下還指不定,說不定是劉備呢?不管怎樣,當下不想死,可是世事無常,最後無君王之才的曹丕拿襄樊之戰譏諷他,心理崩潰,憂鬱而死,沒有給他一洗前恥的機會。

  • 5 # 國平軍史

    于禁,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與張遼、張郃、徐晃是後來投誠曹操有所不同。于禁和樂進,可是“五子良將”中資歷最老的,從一開始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是曹魏陣營中,元老級別的將領。特別是于禁,愛兵如子,奉法至公,善於治軍,絕不徇私情,曹操至交好友昌豨,在軍營中犯了軍規,在不關照曹操時就將其殺了。曹軍被張繡殺敗,兵敗如山倒,唯獨于禁約束部下,且戰且退,殺了打家劫舍的青州兵;于禁參與了破黃巾、敗袁術、徵張繡、打袁紹等,立下了無數的戰功。于禁,因功升遷為左將軍假節鉞,食邑一千二百戶,封一子列侯;此時的于禁,已經是一方大員,擁有生殺大權,其事業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狀態。關羽來犯,攻打樊城,于禁起兵,支援曹仁抵擋關羽的進攻,此時大雨連綿,漢水暴漲,七軍都被大水淹沒,最終,于禁、龐德水中被關羽所擒;其中,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于禁則選擇了投降,被關押在荊州江陵。呂蒙白衣渡江,攻破江陵後,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國軍隊所擒,不願降服被斬殺;于禁,以俘虜身份輾轉落入東吳手中,受到了虞翻等名士的侮辱。于禁投降,被曹魏陣營所鄙視,畢竟於禁名望非常高,左將軍假節鉞,卻投降了關羽,正因為龐德寧死不屈,與于禁選擇投降,形成了鮮明的比對,這個反差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曹操聞訊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兵敗的于禁,選擇了投降,可謂晚節不保,之所以于禁不似龐德這般寧死不屈,可能于禁作為主將,想保住手下數萬官兵的性命有關,如果當時不降關羽,以關羽的脾氣,于禁手下數萬水淹的官兵,定會被悉數斬殺。愛兵如子的于禁,無奈選擇了投降,儘管保住了數萬官兵的性命,卻讓自身失了忠義;後來于禁被吳國送回到魏國,曹丕表面上任命他為安遠將軍,實際上是在嘲笑他;此後,于禁想去祭拜主公曹操,結果卻被曹丕所羞辱,于禁羞愧得病死去,諡號厲侯。

  • 6 # 讀春秋思無忌

    這個問題有意思。

    像東漢末年這樣的動盪時代,誰又算是正統的君主?白手起家的曹操,自稱皇叔的劉備,還是名將之後孫權?依我看,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便是:亂世無大義,強者定章程。且不說別人,以忠勇聞名於後世的關羽,不也是曾寄居在曹操的麾下嗎?既然如此,我們拿什麼來評判亂世中的那些武將文臣呢?

    那麼,我們具體來分析下於禁這位著名的武將。

    曹操為何哀嘆?

    首先,于禁得到了曹操無可替代的信任。

    誠如曹操所言,于禁追隨他已有三十年矣,自認對他了如指掌,常處變不驚,臨危不懼,不徇私枉法,因此十分看重他。曹操曾賜節鉞給下屬將軍,而五子良將中得到此殊榮的只有于禁和張郃,然而張郃受節鉞於魏軍危難之間,由此可見,于禁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是非他人可以取代的。

    其次,于禁投降,而龐德守節。

    於是,等到襄樊開戰時,曹操特意讓于禁率師協助曹仁,西涼猛將龐德從徵。曹操的本意是,關羽天下無敵,曹軍中諸將唯有龐德可與其一較高低。然而,龐德舊主馬超如今投奔劉備,曹操也擔心龐德是否會念舊,而在戰場上放水,甚至是臨陣倒戈。如果於禁在場,又手持節鉞,龐德如反水便可立斬之,龐德不反,曹軍便多了幾分勝算。

    令人遺憾的是,洶湧的漢水,使得於禁等人被圍困於小坡上,面對關羽,他最後選擇了投降,而龐德卻寧死不屈。這樣的結局對曹操打擊有多巨大?就好比他派人去鋤奸,結果“奸”的英勇就義了,“鋤奸的”屈膝投降了。

    最後,于禁投降,動搖曹魏軍心。

    之前,曹操除掉朱靈,僅憑著于禁在軍中的威信,區區幾十人便收回了朱靈的兵權。正因為于禁在軍中影響力大,像他這樣手持節鉞的都舉手投降了,曹操的軍心是否還會如以前那樣穩定呢?不得不說,于禁給軍中將領起了個壞頭。曹操才因此哀嘆很久啊。

    于禁為何投降?

    首先,曹操曾是天下文臣武將的明主。

    在諸葛亮出山之前,曹操向來是所向披靡,而他也是天下文臣武將心目中的明主。所謂良禽擇木而棲,縱觀天下英雄,如荀彧所言,袁紹心胸狹窄,優柔寡斷,而曹操不拘小節,惟才是舉。因此,能投奔曹操也是很多將領心中的理想。

    當時的于禁也是這麼想的,跟著曹操好好幹,將來必定能闖出一番事業。因此,便有了三十年不離不棄的主僕之情。

    其次,天下格局已變,劉備也是不錯的選擇。

    那麼為何襄樊被困後,于禁就甘願揹負罵名而投降了呢?他為何不和龐德一樣捨生取義呢?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時的天下格局已然大變,劉備不再是織蓆販履之輩,曹操也不再是天下最強的諸侯。自赤壁之戰和漢中之戰後,劉備以坐擁益州和大部分荊州,麾下集五虎上將、左諸葛右法正的蜀漢最強陣容,傲睨群雄,可與曹操分庭抗禮,更何況蜀漢與東吳結盟。因此,當時之勢,蜀漢已經不在曹魏之下了。

    當時,于禁陷入絕境之中,他會認為,一旦自己全軍覆沒,那麼曹仁肯定會丟襄樊,如此,蜀漢與東吳聯手,曹魏必然危在旦夕。因此,他的臨陣投降不過是重新選擇明主,何況對面是名震天下的關雲長,敗在他的手下也不算難堪。

    最後,劉備畢竟是漢室之後。

    于禁改投劉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劉備是漢室之後,追隨他將來可以說是棄暗投明。這樣的例子歷史上數不勝數,管仲改投齊桓公,百里奚改投秦穆公,韓信、陳平改投劉邦等等。只要蜀漢最後取得天下,自己照樣是復國功臣,歷史上也不會埋沒自己的名聲。

    相反,如果曹魏滅亡,于禁即便現在英勇就義,恐怕史冊上也會將自己評定為篡奪漢室的亂臣賊子吧。

    可惜,他不知道孫權已和曹操暗通曲款,共同對抗蜀漢。如果他能領悟到三足鼎立之微妙,也不會輕易投降了吧。

    結語:

    亂世之中,何以評判于禁之忠勇?也許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待之。

    從曹操與于禁之君臣小義來說,于禁背叛曹操,有負曹操對他的信任與厚望,且容易動搖曹營軍心。

    從光復漢室的大義上來說,劉備為光復漢室的正統之後,而曹操疑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竊國賊,于禁投奔他亦算是棄暗投明。

    從強者定章程的角度來說,于禁投奔劉備也可謂是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

  • 7 # 曹老師xixi

    于禁投降的唯一原因就是怕死了。

    于禁最早為鮑信的部將,後來鮑信死後,于禁投奔曹操,成為曹操集團的元老之一,在很多戰役中,奮勇當先,屢立戰功,尤其是在官渡之戰初期,曹操率大軍回援被劉備進攻的徐州,于禁主動要求留守延津據守袁紹大軍,使得袁紹不僅無法攻破延津據,反而被于禁和樂進連拔多座軍營,俘獲袁紹部將20多人。《三國志》記載:

    “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

    官渡之戰後,由於于禁出色的治兵之術受到曹操重用,一路提拔,逐漸成為外姓將領一人,受封左將軍假節鉞,在曹操集團中僅次於夏侯惇。

    可惜,219年曹操連續遭遇漢中戰敗,荊襄之危,無人可用,因此命于禁率七軍支援曹仁,結果剛到駐地,就天降洪災,于禁被俘。

    有些人就說,古代投降的將領很多呀,不少投降的將領最終反而功能名就,但是投降有

    擇木而息、棄暗投明、賣主求榮和貪生怕死。于禁顯然是屬於貪生怕死,于禁跟隨曹操三十多年,備受曹操信任,無論從哪個方面都不能選擇投降。因此後世評價于禁“有勇無義”

    于禁後來到了東吳之後,被東吳名臣虞翻辱罵,說于禁是俘虜,沒有資格於孫權同行,于禁是在裝可憐。虞翻雖然有些過分,但確實代表了當時大部分人對於禁的評價,所以于禁最終鬱鬱而終。可惜了一代名將。

    https://www.ixigua.com/pseries/6809583350458614279_6809214476630360579/

  • 8 # 清山雅舍

    前言

    于禁作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武將。他在曹魏建立的前期貢獻卓著,被曹操倚為左膀右臂,是一位以善於練兵統兵的嚴將。但是在他達到巔峰後,卻在關羽手中吃了虧,還被活捉投降,前後的反差太大,讓人有些大跌眼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請跟著我一起仔細分析一下。

    五子良將,名副其實

    于禁在三國時期也算是老資歷武將了,從184年討黃巾開始就參軍入伍。最開始是跟著同鄉人鮑信,後來鮑信死了,又在192年被王朗推薦給了曹操,從此便開始了他在曹魏的“五子良將”生涯。于禁是一個善於統兵作戰的武將,隨曹操一起參加過曹魏前期幾乎所有的戰役,攻城拔寨,破軍拒敵,打了很多硬仗,包括擊黃巾、平兗州、滅呂布、討袁術等等大小百餘戰,軍功累累。其中在討伐張繡失敗後,約束士兵,堅守陣地,擊殺作亂的青州兵而令曹操格外欣賞,被譽為是將領中的楷模。官渡之戰時,于禁率兩千人為先鋒,率先在延津阻擊袁紹大軍,首挫袁紹銳勢。之後又和樂進一道,率軍五千跨河攻擊袁紹別營,在汲、獲嘉二縣大獲全勝,打擊了袁紹軍計程車氣。于禁的果敢善戰可見一斑。

    在這之後,于禁作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一直活躍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被曹操倚為左膀右臂。于禁帶兵嚴厲,訓練出來的隊伍嚴肅莊重,戰鬥力強,是一個善於練兵統兵、嚴格執法的將軍。在216年,曹操進魏王,于禁也隨之達到了人生頂峰,他被升為左將軍,假節鉞。假節鉞代表著皇帝的持節使臣,如皇帝親臨,可以斬殺所有犯軍令之人,以及代君王出征並且可以斬殺犯法節將,權利極大。在五子良將中,只有于禁一人是假節鉞,其餘四人都是假節,低了一等。由此可見,曹操對於禁的信任與看重。可是這樣忠誠果敢的於將軍,又為何在襄樊之戰投降了關羽呢?到底是貪生怕死,還是另有隱情,讓我接下來繼續分析。

    襄樊折戟,晚節不保

    于禁在襄樊之戰中,是在曹仁告急後,作為支援部隊參戰的。當時天助關羽,天降暴雨,讓關羽有機會決堤,使漢水氾濫,水淹曹軍。從地圖上不難看出,當時于禁率軍駐紮在樊城外,樊城周邊地勢一馬平川,一旦漢水淹過,連個可以據守躲避的山頭都沒有。按照《三國志·于禁傳》的記載: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其實說白了,樊城周邊都被淹了,關羽軍乘著大船到處割韭菜,于禁軍根本不用打就投降了。某種程度上說,打敗於禁的不是關羽而是可怕的洪水,人力不能抗衡。曹仁當時也差點棄城逃走,不過被滿寵勸阻了,若非關羽缺糧退兵,否則樊城也有危險。那麼如此看來,于禁兵敗被抓本不算是意外,意外其實是龐德英勇就義了,而於禁卻是苟且偷生,沒有殺身成仁。“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從曹操得知兵敗後所說的話,便不難看出曹操認為,這個時候于禁應該自盡以示忠誠。

    1、貪生怕死論

    于禁為何投降,目前主流的看法是人老了,心也軟了,變得貪生怕死了。但我不這麼看,由於史料記載不足,無法得知當時于禁的想法,但是從於禁過往的戎馬生涯來看,他也是出生入死,身經百戰的人,這樣的人不太可能那麼軟弱地就投降了,顯得毫無風骨,至少我不願意這樣揣測一個沙場宿將。

    2、保全三軍論

    在《三國志》中,我們可以看到“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這樣的記錄,推測于禁的投降很有可能是為了保住手下不被斬殺。因為當時關羽軍中缺糧,按理養不起俘虜,勢必要屠殺殆盡,但是後來沒有這樣做,那麼不妨推測很可能是于禁在當中做出了妥協犧牲。我個人更傾向於該種猜測。

    結語

    對於于禁而言,前半生戎馬倥傯,後半生痛苦難熬,我們目前只知于禁在襄樊之戰落敗並且投降,但是個中真相卻是因缺乏直接證明的史料,而僅能停留於猜測中。但以他前半生的功績,不管他的投降是因為貪生怕死也好,還是保全三軍也罷,總歸是一個值得後人敬佩的名將,實在沒必要一戰將人拍到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鬼滅之刃》無慘逃跑,禰豆子卻趕來現場,戰鬥局勢會因此逆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