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luck

    是真的,公元前342年,魏國以強欺弱,妄圖稱霸,發兵攻打韓國。當時,韓國是個弱小國家,敵不過實力雄厚的魏國,只得向齊國求救。齊宣王聽了韓國的求救後,便立即派大將軍田忌、孫臏二人率領大軍去救韓國。足智多謀的軍事家孫臏想出一條妙計,他率領的大軍,沒有去韓國助戰,而是直接攻打魏國。

    魏國攻打韓國的軍隊,由大將龐涓帶領,已打進韓國,龐涓立足未穩,就接到國王的急令,要他立即帶兵回國,抵抗田忌和孫臏。龐涓便迅速調轉頭,又日夜兼程趕回魏國。

    龐涓趕回後,偵察了一下齊軍的軍情,發現齊軍已在魏國邊境上安營紮寨,佔了很大一片土地,到處是齊軍的做飯爐灶,一數之下,足夠10萬士兵吃飯,龐涓嚇得直打哆嗦,不敢輕舉妄動。

    孫臏得知龐涓率領的人馬從韓國趕回,又刺探過齊軍的軍情,便故意後退。第二天,龐涓帶領大軍趕到齊軍紮營的地方,數了數爐灶,只能供5萬人馬吃飯了。

    第三天,齊軍又後退,龐涓再追趕,他們追到齊軍紮營的地方,仔細數了數爐灶,只可供3萬人馬吃飯了。龐涓這才鬆了口氣,十分欣喜地說:“我早就知道齊軍膽小如鼠,不敢與我交戰。我10萬魏軍才趕回三天,齊軍就逃跑了大半。”

    龐涓麻痺輕敵,只帶領一支精兵,連夜追擊齊軍。一直追到馬陵(今河北大名縣東南)時,天色漸漸黑下來了。

    孫臏根據龐涓的追趕速度,判定魏軍在天黑之後進入馬陵。於是,將弓弩手數萬人埋伏在馬陵道兩旁,隨時殲滅魏軍。

    龐涓的軍隊追到馬陵道上,忽然,前面士兵報告說:“大將軍,前面山道都給樹幹擋住了!”龐涓上前一看,果然路兩旁的大樹全被砍倒了,橫七豎八地堆在路上,路邊只留下一棵大樹沒有砍,不過樹皮已被剝光,上面隱約寫著一行字,龐涓連忙叫兵士點火,趁著火光,只見那白白的樹幹上寫的是:“龐涓死於此樹下。”

    龐涓大吃一驚,知道上了當,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齊軍一齊向魏軍放箭,一時間萬箭齊射,殺聲震天,魏軍被全部殲滅。

    原來,這是孫臏設下的巧計,他故意天天減灶來使龐涓麻痺輕敵,引誘魏軍追趕,又設下埋伏圈,只待大樹下火光一亮,就開始反擊。龐涓走投無路,拔出劍來自刎了。

  • 2 # 江濤濤歷史

    為了描寫歷史的精彩,也為了展現中華民族優秀的智慧,有些誇張是情有可原的,例如改史實中‘’龐涓死於此樹下‘’,萬箭齊發,孫臏算的時間分毫不差都值得懷疑。

    史實中孫臏設下的是‘’攻敵所必救,殲其來來救者‘’,產生了‘’圍魏救趙‘’這個成語,又用減灶計來麻痺敵人,誘敵深入,要想不上當難啊。

    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普遍採用和發展了這個計策,就是屢試不爽的‘’誘敵深入‘’,‘’圍點打援‘’。

    具體史實是: 公元前342年,魏國以強欺弱,妄圖稱霸,發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宣王派大將軍田忌、孫臏二人率領大軍去救韓國。孫臏來了個‘’圍魏救趙‘’。

    聽到國都有難,魏國統兵大將龐涓便迅速調轉頭,又日夜兼程趕回魏國。龐涓偵察了一下齊軍的軍情,發現齊軍已在魏國邊境上安營紮寨,佔了很大一片土地,到處是齊軍的做飯爐灶,一數之下,足夠10萬士兵吃飯,沒有不敢輕舉妄動。

    孫臏得知龐涓率領的人馬從韓國趕回,故意後退。第二天,龐涓帶領大軍趕到齊軍紮營的地方,數了數爐灶,只能供5萬人馬吃飯了。

    第三天,齊軍又後退,龐涓再追趕,他們追到檢視只可供3萬人馬吃飯了。龐涓這才鬆了口氣,認為齊軍已逃跑了大半。

    龐涓麻痺輕敵,只帶領一支精兵,連夜追擊齊軍。一直追到馬陵(今河北大名縣東南)時,被齊國軍隊圍困,龐涓走投無路,拔出劍來自刎

  • 3 # 瀟驍宇1

    這是孫臏的謀略,也有誇大的成份在裡面。

    古代行兵打仗哨兵觀察對方的人數,一般都是先從情報系統裡得來資料,然後細分到每次戰役,觀察對方的人數先看對方行兵佇列的長短,以及對方指揮旗幟的數量來判斷對方人數的,如果超過幾萬人,佇列過於的長,就透過對方的兵馬在安營紮寨之後數對方的灶數,來確定對方的人馬數量,一般來說透過數灶數的資料來確定對方的人馬的數量是比較準確的。

    所以孫臏透過減灶或者加灶來迷惑敵人這是真實的故事。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出祁山討打魏國,也用到過加灶的策略來迷惑司馬懿的。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的科技偵查手段,但是人的智慧是無窮大的,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文化方面在兩千年多年的歷史裡都是領先世界的。如果說現在最強大的美國比世界第二的國家領先是一代的優勢,那我們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裡面比世界第二的國家領先的可不是一代兩代的優勢,可能是三代,四代的領先優勢。

  • 4 # 霖霖歷史錄

    公元前341年,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

    齊國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將龐涓聽到訊息,放下韓國趕回,但齊軍已經越過齊國邊界而向西前進。

    齊軍軍師孫臏向田忌說獻計:“齊軍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

    龐涓行軍三天,見到齊軍所留灶跡,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入我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丟下步兵,只率輕兵銳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趕齊軍。

    馬陵之戰

    孫臏估算魏軍的行軍速度,天黑應當趕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可以埋伏兵馬,於是把一棵大樹削去樹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命齊軍善射者持上萬張弩,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好“天黑見到點著的火就一起放箭”。龐涓果然於夜晚來到削去樹皮的大樹下,看見樹上寫著字,便鑽木取火來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失去隊形。龐涓自知無計可施,軍隊已徹底失敗,只好自刎,臨死說:“總算叫這小子成了名!”齊國乃乘勝全殲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孫臏因此而名揚天下,世人皆傳習他的兵法。

    這就是有名的“孫臏減灶”的故事,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這個故事和圍魏救趙、田忌賽馬一起,成了孫臏智略過人的依據之一,流傳甚廣。

    但總有不信這個的,比如洪邁。

    在《容齋隨筆》的《孫臏減灶》一篇中說:

    孫臏勝龐涓之事,兵家以為奇謀,予獨有疑焉,雲:“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二萬灶。”方師行逐利,每夕而興此役,不知以幾何人給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龐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齊士卒亡者過半。”則是所過之處必使人枚數之矣,是豈救急赴敵之師乎?又云:“度其暮當至馬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遂伏萬駑,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鑽火燭之。讀未畢。萬駑俱發。”夫軍行遲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於車中,既雲暮矣,安知樹間之有白書?且必舉火讀之乎?齊駑尚能俱發,而涓讀八字未畢。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為之,而不精考耳。

    孫臏

    洪邁的吐槽集中在幾個方面:

    1、這個故事的核心在於灶的數量,一方一次次減少灶的數量,另一方則認真的一個個數了灶的數量,從而得出士兵逃跑的結論。可是,龐涓大哥,你是救兵啊,救兵如救火啊,結果你在這裡數灶頭數量?有這功夫,多攆幾步不好麼?

    2、“度其暮當至馬陵”。說是孫臏算準了龐涓傍晚會走到馬陵,但大軍的行軍速度並非固定的,孫臏憑什麼認為一定是日暮才到馬陵,如果提前一個時辰,他的計策不就泡湯了?最關鍵的是,馬陵道戰場長度不過6公里,半個時辰即可穿過。一旦魏軍出了馬陵道,齊軍還有機會麼?

    3、大軍行軍途中,而且是日暮了,有誰會去看樹上有沒有字?即使看到了,還是白字,是不是一定就會舉著火把讀呢?如果魏軍沒有看到這幾個字,或者看到了,但沒舉火把,那齊軍的埋伏是不是就不發動了呢?

    4、“讀未畢。萬駑俱發”。八個字而已,看完需要多久?齊軍萬箭齊發,這邊龐涓八個字還沒看完,這個可信度未免太低。

    所以洪邁認為這個故事就是好事者杜撰的,太史公沒有仔細探究,就給收錄了而已。

    孫臏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這個大家都知道。圍魏救趙中的戰術運用、田忌賽馬中對策對論的運用,都有力的證明了他的水平。

    在《孫臏兵法》中,孫臏認為作戰時人眾、糧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證取勝,只有掌握了戰爭的規律,瞭解敵我雙方情況,指揮得當,才能保證取勝。為此他專門闡述了積疏、盈虛、徑行、疾徐、眾寡、佚勞六對相互對立又相互轉化的矛盾,還對“奇正”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認為將領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矛盾的作用,把握了這些矛盾的轉化規律,才能利用微妙的變化出奇制勝。

    像孫臏減灶這樣的故事,將戰役的勝利,建立在所謂的“算無遺策”之上,這本就不符合戰爭規律,更不符合孫臏自己的軍事思想。

  • 5 # 談笑閣

    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經典的案例都有被簡單化的趨勢。

    打個比方,韓信那叫背水一戰,但是項羽在烏江卻沒辦法背水一戰了。

    所以任何謀略的產生都有其實際存在的可能。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孫臏採用減灶的辦法,至少前期有用過洋裝敗仗。只有敗仗的潰兵才會不斷的逃跑。

  • 6 # 江湖小曉生

    孫子兵法之所以被後世兩千多年的人多尊崇,主要就在於,其中的計策有千變萬化的功效。在孫臏對抗龐涓的故事裡,其實孫臏就兩次用到了圍魏救趙的計策。

    第一次桂陵之戰,孫臏佯攻魏國都城大梁,迫使龐涓撤離趙國國都邯鄲,轉身解救大梁。結果被孫臏安排在桂陵的人馬伏擊,損失慘重,龐涓被俘。第二次馬陵之戰,孫臏其實依舊沿用了圍魏救趙的計策。上過一次當的龐涓,會不會再次上當呢?其實這一次,孫臏對圍魏救趙做出了改進。01圍魏救韓,孫臏故技重施。

    經歷了第一次圍魏救趙的事情,龐涓算是吃盡了苦頭。他回到魏國以後,在魏惠文王的支援下,決定發動對韓國的戰爭,以此彌補上次桂陵之戰的損失。

    魏國對齊國開始動手:韓國幾番掙扎以後,壓根就不是魏武卒的對手,所以果斷向齊國求援。畢竟齊國上次救過趙國,這次應該也會搭救韓國。齊威王也有自己的打算,和上次圍魏救趙的方略一樣,等到魏國和韓國火併了數次以後,他終於派遣田盼帶兵,以孫臏為軍師,圍魏救韓。這次孫臏的計策依舊是攻打魏國大梁,迫使龐涓回援。不過魏國又不是傻瓜,他們當然明白其中的意義,這是故技重施來了。

    魏惠王這次可真的生氣了,他覺得齊國總是在這兒礙事,必須要好好教訓他們一番才行。所以撤回所有攻打韓國的軍隊,轉而集中力量對齊國軍隊開火。

    後十五年,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史記》

    魏惠王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軍,帶領大軍前去與齊國決戰。路上魏國大軍自然是非常小心,以防中途有人埋伏。似乎圍魏救韓的計策就這麼被龐涓識破了。

    當時留給孫臏的處理方式其實有三種:首先依舊在半路上設下埋伏,這是上次圍魏救趙的時候,所使用的辦法。這次圍魏救韓如果還是這麼用,那麼孫臏的水平可見也不怎麼樣。不過絕對可以反其道而為之,敵人越容易想到的,越可能是突破點。其次齊軍撤離魏國,既然已經解決了韓國被圍困的問題。而齊國大軍也沒有蒙受損失,就此罷兵也算是緩和了與魏國的關係。這是比較中庸的做法。再者齊軍與魏軍正面交鋒,當時雙方兵力,應該說都不弱。棋逢對手之下,死傷必然是無法預料的。要想出奇制勝,必須要想一個萬全之策。

    最終孫兵選擇了第三種方式,與齊軍正面較量。但是如果直接與之較量,顯得孫臏不會用兵,所以孫臏依舊使用了高超的計謀,那就是減灶之謀。

    02減灶之謀使得龐涓再次中埋伏。

    齊國大軍早已進入魏國內部,此刻迎頭碰上了魏軍。孫臏決定以減灶誘敵的方法,再次實施中途設伏的計策。

    孫臏利用當時馬陵有利的地形,在道路兩側設下一萬名弓箭手,等到火光亮起來以後,就萬箭齊發。並且把樹皮都給剝了,在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這幾個字。龐涓在追擊齊軍的時候,孫臏讓齊軍佯裝敗退,並且每天減灶。火灶是做飯用的,每天減灶,可見齊軍人數越來越少,可見是丟盔棄甲,軍心渙散了。龐涓一連追擊三天,齊軍每天都在減灶。這使得龐涓想要賭一把,他帶著自己的精銳騎兵,丟下步兵和輜重,前往追趕齊軍。

    結果問題來了,孫臏命人提前在馬陵,將樹皮剝了寫上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到了馬陵以後,命人點起火把去看樹上的字,結果萬箭齊發,魏軍死傷無數。

    龐涓這回算是徹底被孫臏給耍了,所謂殺人誅心。萬箭齊發是在殺人,而書上寫的字,則是在誅心。

    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齊軍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精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史記》

    孫臏已經看穿了龐涓的所有智謀,這使得這位魏國冉冉升起的新星,剎那間變得黯淡無光。憂憤之下,龐涓只好選擇自殺。此後齊軍大敗魏軍,俘虜了魏軍上將軍太子申。

    這一招其實跟圍魏救趙時,在桂陵設下伏兵的計謀是很類似的。但是唯一的不同是,因為桂陵之戰用過這一計謀,短時間內再用第二次,一定會引起對手的懷疑。

    這個時候孫臏採取減灶的辦法,誘惑龐涓。使得龐涓再次中了孫臏的埋伏,其實埋伏還是那樣的埋伏,只是該怎麼讓對方中埋伏的計謀,顯得很重要。

    03減灶是計謀的關鍵,十萬灶是否誇大了?

    我們注意這次計謀的關鍵,其實就是減灶。那麼減灶的過程是怎樣的人?孫臏說,剛進入魏國的時候,士兵留下10萬灶。等到第一次撤離的時候,只留下5萬灶,第二次撤離的時候,只留下3萬灶。

    魏國軍隊本來就是以驍勇善戰著稱,他們向來瞧不起齊國軍隊。這一次他們更是不把齊國軍隊放在眼裡,看著火灶的減少,便推測齊軍已經亂了。正因為這一計策,使得龐涓中了埋伏,那麼10萬火灶的資料是真的嗎?那個時候物資匱乏,人口稀少,齊軍怎麼會要這麼多火灶呢?一個灶的規模有多大,我們現在很難考究。不過至少三四個人的伙食應該是可以打發的。這麼來說,齊國進入魏國的軍隊有三十萬人之多嗎?

    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打滅國戰爭,也不過就這麼多人馬,更別說當時只是為了嚇唬一下魏國而已。

    所以這裡孫臏所提出的10萬灶,其實也是疑兵的一部分。10萬灶的出現,表現出齊國這次的決心,是要和魏國決一死戰的。

    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木,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刎。曰:“遂使豎子成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而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史記》

    可是後來變成了5萬灶以後,情況就發生變化了,一半人馬跑掉了,可見問題的嚴重性。再往後變成了3萬灶,大半的人馬都跑了,齊軍已經不成規模。

    龐涓以精銳騎兵,前去攻打不成規模的齊軍,自然是水到渠成。至於齊國到底帶了多少人馬前去魏國,誰也搞不清楚。

    總結:減灶之策,後世多有沿用。

    其實減灶的辦法,從孫臏使用了以後,在歷史上也都有過運用。雖然手段是不同的,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總結下來,那就是佯裝敗退,途中設伏。這一招在戰場上是有奇效的。如果對手相信了敗退,那麼就會中埋伏。如果對手不信的話,至少也是緩兵之計。

    所以說孫子兵法中的智慧,並不是這本書上寫的字所能體現出來的,需要每個人去悟。每個人悟出來的辦法,才是孫子兵法真正可貴的地方。

    參考資料:《史記》

  • 7 # 當代曹植

    故事是真的,這是孫臏的謀略,也有誇大的成份在裡面。十萬是虛指,意為很多。

    古代行兵打仗哨兵觀察對方的人數,一般都是先從情報系統裡得來資料,然後細分到每次戰役,觀察對方的人數先看對方行兵佇列的長短,以及對方指揮旗幟的數量來判斷對方人數的,如果超過幾萬人,佇列過於的長,就透過對方的兵馬在安營紮寨之後數對方的灶數,來確定對方的人馬數量,一般來說透過數灶數的資料來確定對方的人馬的數量是比較準確的。

    所以孫臏透過減灶或者加灶來迷惑敵人這是真實的故事。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出祁山討打魏國,也用到過加灶的策略來迷惑司馬懿的。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的科技偵查手段,但是人的智慧是無窮大的,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無論是軍事,政治,都長期領先世界。

    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經典的案例都有被簡單化的趨勢。

    打個比方,韓信那叫背水一戰,但是項羽在烏江卻沒辦法背水一戰了。

    所以任何謀略的產生都有其實際存在的可能。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孫臏採用減灶的辦法,至少前期有用過洋裝敗仗。只有敗仗的潰兵才會不斷的逃跑。

  • 8 # 立志成蟲

    “孫臏減灶”是史書有明確記載的,真實性很高無需懷疑了。10萬個灶或許有誇大的成分,但是題主對古代行軍宿營的“灶”顯然缺乏瞭解,有個詞“埋鍋造飯”,鍋埋在哪兒?當然是在灶上了,古代的行軍灶很類似於挖坑,挖圓圓的坑。10萬個灶需要龐大的人力和工具完成,軍隊規模大兵多難度不算太大。古代物資匱乏,缺的應該是鐵鍋,沒有鐵鍋的的時代烹飪器皿最常見的是陶器。齊國名將孫臏是為了迷惑一路追擊而來的龐涓,有意把士兵吃飯挖的灶一天比一天少,10萬到5萬,再到3萬,造成了齊國士兵因為貪生怯戰而大量逃跑的假象。龐涓果然放鬆警惕上當了,率領精銳騎兵一路緊追不捨,陷入孫臏事先部署的伏擊圈,“馬陵之戰”龐涓身死,率領的10萬魏軍被齊軍打的先後崩盤,魏國太子申也被俘虜戰國前期的第一強國魏國開始急劇衰落了

  • 9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孫臏減灶設計的故事是真的,不過數目卻不是十萬灶,而是十萬人用的灶。

    (孫臏減灶誘敵)

    原文如下: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古代行軍打仗,吃飯是頭等要緊的事。一般而言,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夥,分別埋鍋造飯。

    戰國時期,金屬容器珍貴,一般都是用陶製瓦罐來炊飯。這東西笨重,再大一點也不方便攜帶。所以,一灶能做出來的飯食能夠滿足5到10人已經不錯了。

    (龐涓也是當時名將)

    龐涓讓人檢視灶的數目,其實也只是按照當時的普遍情況推算齊軍人數。

    第一天,他追到齊軍扎過營的地方,只見營地上到處都是煮飯用的灶。他叫人點了一點灶的數目,不覺吃驚地說:“想不到齊軍竟有十萬人吃飯,人數真不少呀!”

    第二天,他又追到齊軍扎過營的地方,再叫人一點,發現煮飯用的灶減少了一半。他高興地說:“看來已有不少齊軍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龐涓發現齊軍煮飯用的灶又大大減少了。他更加高興了,對部下說:“我早就知道齊軍膽小怕死。他們進入我們國境才三天,已有一大半跑光了。”

    龐涓命令拋下輜重,只帶輕裝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擊齊軍。他哪裡料到這正是孫臏用的減灶誘敵之計,引他追擊。

    (龐涓死於此樹下)

    孫臏預料他當天晚上可以趕到馬陵。於是命令士兵把大樹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樹,削去樹皮,在光光的樹身上寫了這樣幾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下。”又命軍中弓箭手,埋伏兩旁,就在那天晚上,龐涓果然趕到馬陵。他走到那棵大樹底下,見道路被樹堵塞,就命人搬樹。

    他看到樹身上好像有字,就命人取火來照。龐涓還沒來得及把樹上那幾個大字看完,齊軍已萬弩齊發,龐涓身中數箭,自知兵敗難逃,就拔劍自殺。

    龐涓臨死時,還不服輸,憤憤地說:“想不到叫孫臏這小子成了名!”從此,孫臏的名氣就傳遍了當時的各個諸侯國。

  • 10 # 小小嬴政

    孫臏減灶的故事應該是真實的。這是戰爭中示弱的做法,應為自己強大哈拍引起敵人的重視,所以故意隱藏實力,給敵人造成自己比較弱小的假象,使敵人放鬆警惕,輕敵冒進,在這個過程中選擇有利時機加以殲滅的做法。

    但是問題中還存在一個錯誤,古代物資並不匱乏,這是第一,到現在為止很多國家的物資豐裕程度都達不到古代中國的大部分歷史時期,目前全世界有8億人吃不飽飯。

    中國古代除了饑荒年代大部分時間百姓生活是可以解決溫飽的。第二,要不要十萬個澡,要看實際需要,諸葛亮用增灶的辦法打敗魏軍就要把灶做多,孫臏用減灶的辦法克敵制勝,就要把灶減少。

    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342年,魏國的龐涓統帥十萬大軍和一千輛戰車出擊韓國。韓國是個弱小的國家不是魏國的對手,所以眼看就要被消滅了,於是拍人像齊國求救。齊國的國君是齊威王,得到這個訊息之後,立即召集文武大臣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眾說紛紜有的說要立即出兵,救兵如救火,去玩了恐怕航過節被消滅了。

    有的主張不要去救,讓他們兩個國家拼殺,最後坐收漁人之利。齊威王就問孫臏什麼想法,孫斌說,現在的魏國剛剛出站銳氣正盛,而且實力雄厚,如果我們立即出兵援救的話,會遭遇強大的魏國軍隊,會造成比較大的傷亡。

    但是又不能不救,先告訴韓國的使者我們一定會去救援。韓國得到這個訊息會全力抵抗,等待援軍。我們等著上訪廝殺到有精疲力竭的時候,勇猛出擊,這樣我們打敗衛國的軍隊就很有把握,而且損失會小得多,建立的功業會大得多。

    齊威王停了這番話,十分高興,於是就依計而行,向韓國使者說齊國一定會派出救援部隊,讓他們頑強抵抗。讓後齊國進行積極準備,同時密切關注戰場形勢。一年以後,雙方損兵折將都已經很疲憊損失很大了,齊威王命令田忌為大將軍孫臏為軍事出兵援救韓國。這一次,孫臏繼續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長驅直入進攻魏國首都大梁。

    龐涓果然回師救援。龐涓這個人心胸狹隘,陷害孫臏,沒想到孫臏裝瘋,被齊國救了回去。而且十幾年前,孫臏使出圍魏救趙的計策在桂陵打敗了龐涓。龐涓對孫臏的仇恨簡直無法形容,這次孫臏繼續使用圍魏救趙的計策,更是對龐涓的羞辱,龐涓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孫臏。

    於是率領驍勇善戰的魏國軍隊尋找孫臏的主力要決一死戰。孫臏對龐涓的心理狀態的惡霸我是十分到位的,所以,孫臏在龐涓極度憤怒的情況下采取了建造的計策,目的就是想龐涓示弱,讓龐涓放心的追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孫臏佈下了天羅地網。

    古代的偵查手段比較落後,為了掌握敵情清點敵軍的灶臺就成了一種有效的偵查手段。孫臏和龐俊都是鬼谷子的學生,他們行軍打仗,多少士兵共用一個灶吃飯基本是固定的,慶典在臺就可以準確推算出敵軍人數,灶臺增加說明士兵增多,灶臺減少說明士兵減少。

    但是,孫臏逆向思維,減少灶臺,增加每一個灶吃飯計程車兵人數,這樣一來,士兵一個沒少,但是表面上的灶臺減少了,由此推算士兵肯定減少了。

    龐涓帶領魏軍主力追擊到此已經是夜晚,有人報告樹上有字,龐涓命人點起火把照看字跡,看清字跡時,亂箭齊發,龐涓受傷,最後拔劍自刎。嫉賢妒能而又缺乏謀略的龐涓就這樣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韓語的某些發音和中文發音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