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歌2581

    太陽距地球大約1.496億千米,光速大約每秒30萬千米,太陽發出的光大約8分鐘才能到達地球,假設太陽突然失去光源,它所發出的那最後一束光當然也要旅行8分鐘後才能到達地球!!!

  • 2 # 手機使用者12546197698

    對於光的認知,一開始有科學家認為是粒子性質的,有科學家認為是波的形式存在的,各有解釋。後來統一說法既有粒子性又有波的性質,可一般的常識是兩者是矛盾的。可見,科學家對光的認識也不是太全面,用現在的理論可理解為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大陽8分鐘前發出的,不是太靠譜。

  • 3 # 知天命31034804539

    光傳播具有波速,因此傳播距離到達是需要時間的,太陽突然息滅時的那一刻起,地球上將接收光滯後8分鐘後看不到陽光。

  • 4 # 賽先生科普

    確實是這樣,並且準確來說應該是8分20秒後消失,因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公里,光速按每秒30萬公里計算。

    光作為電磁波,它的速度可以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出,並且按照光速不變原理,不論地球怎樣執行,太陽光的速度始終是光速,因此我們只需知道日地平均距離以及光的速度,即可知道當太陽突然熄滅後,地球上要經過多久時間才會察覺。

    相比於察覺到太陽熄滅,更可怕是太陽的引力也隨著光一同消失了。(不過沒了太陽光,地球溫度將會很快降低,這個影響是最明顯的)

    此時太陽系將開始步入瓦解的前奏,地球原本在軌的切線速度約為每秒30公里,因此在引力消失的那一刻,地球將會直接飛離軌道,之後地球將會在其他引力源的相互影響下,飛出一條難以精確的軌道,但最後的總體方向應該是飛向銀河系核心。

    但在原理上來講,題目中的場景是不會出現的,太陽的工作原理是核聚變,在沒有外界因素下,是沒理由由正常狀態一下子熄滅的,雖然太陽終會死亡,但在此之前人類早滅亡了。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5 # 科學黑洞

    日地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5億公里,按照光速每秒30萬公里計算,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鐘。

    如果問題中“太陽光突然滅了”指得是太陽核心處核聚變停止

    例如太陽這類的黃矮星壽命大約是100億年,太陽現在已經“燃燒”了50億年,大約還有50億年的壽命之後將會變成白矮星,內部停止了核聚變。但是為了配合問題假如太陽突然停止核聚變,地球上的光可能需要十幾萬年才會消失。我們每天享受的陽光輻射追根溯源是來自於太陽核心處發生核聚變形成的,太陽半徑大約70萬公里,但是光子“行走”這段距離可並不是幾秒鐘。光子在行進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發生碰撞多走冤枉路,從核心處到達太陽表面大約會需要十萬年左右的時間,而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八分半鐘,非常類似於自由擴散。

    如果問題中“太陽光突然滅了”指得是核聚變停止,太陽內部光也消失了

    這種情況下地球在八分半鐘之後就會陷入黑暗,如果整個太陽都消失了不再有質量,那麼地球也是在大約半分半鐘之後脫離原有軌道,八大行星都將沿著切線距離各奔東西。按照廣義相對論引力是時空彎曲的外在表現,引力的作用速度是時空漣漪(引力波)的傳播速度就是光速。

  • 6 # 聯邦調查局0415

    光是粒子還是波,目前說二者皆有。我從電線輸電來解釋一下,電並不是從電線一頭跑到另一頭,而是電子受電壓影響的連續碰撞。所以,我設想,光粒子本來就廣泛存在於宇宙空間,但密度稀少或十分微小,受恆星的影響粒子在宇宙中連續碰撞,我們的眼睛才感受到光,面板才感覺到熱,而光粒子與我們的眼睛面板產生碰撞後還繼續飄浮在我們眼前和面板前,並未穿透,也未堆積。而太陽表面的光粒子也還在太陽表面,並未飛到地球。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和分析。供參考,也歡迎拍磚!

  • 7 # 惠廣3

    個人覺得這個想法成立。

    只不過這個戲開演的時候我們人類是感覺不到了,因為地球上的人早已撤離了,而不是某國災難大片的慘景。天災人禍會有的,那只是區域性的報應而已。

    題外話;地球作為宇宙的整體一個點,同步也有成、住、壞、滅的階段。人在“住”的階段存在。經過幾次水災(諾亞方舟、大禹治水,曾經的事),就有一次火災,經過幾次火災就滅了。嚴格的講這是眾生的共業。火災可以燒到“色界”四層天,此前大批的人透過修行,智慧被空前開發,離開了“三界”或成為色界四層天以上的天人,這個時候最後的一批人也會被天人送到“色界”天的四層天以上。詳細內容從傳統文化中瞭解。

  • 8 # 科學新視野

    對的,也就是太陽從消失的一刻起,需要過8分鐘左右,人類才會意識到太陽不見了。

    光速作為已知宇宙已知最大的速度,任何物質或者資訊的運動傳遞速度都不能超過這個速度,而獲取太陽消失的訊息,也是透過太陽光來得到的。

    地球距離太陽平均1.5億公里,光速30㎞/s,算一下得到從太陽發出來的光就是需要經過8分鐘左右來到地球,實際上也就是太陽消失後的八分鐘,太陽最後發出的光才到達地球。

    因為引力波的傳遞速度也是光速,所以太陽的突然消失,我們除了能在消失一刻算起的八分鐘後還能看見太陽,我們的地球還會圍繞著“已經消失的太陽”公轉,這聽起來似乎很玄幻,但事實就是這樣。

    八分鐘以後,太陽最後的光和引力波到達地球,地球立馬會昏暗一片,並沿著公轉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開始了流浪。沒了太陽的地球,地表溫度大約幾天後就會下降到零下七八攝氏度,海水湖泊都會結冰。

  • 9 # 鍾銘聊科學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其實這件事也很好理解,我們照到的太陽光是從太陽表面出來的,經過1.5億公里,來到地球上。

    所以如果太陽突然間滅了,在滅的瞬間表面射出來的陽光是不會消失的,它還要繼續跑,直到來到地球為止。

    其實在物理學歷史上有爭論的不是光的問題,而是引力的問題。牛頓認為,力是超距作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太陽突然消失,按照牛頓理論,引力也會突然間就沒了。這時候地球就會被甩出去。

    不過,愛因斯坦認為地球不會直接被甩出去,而是8分多鐘後才會,這是因為愛因斯坦認為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彎曲,地球只是沿著測地線在運動。太陽消失後,測地線被拉平的作用需要8分多鐘後才會傳遞到地球所在的位置。

  • 10 # 郭城3點14壹伍玖

    凡是給予該問題簡單的肯定回答的人,都是把自己當作了“上帝“——一個絕然獨立於現實世界的絕對獨立的觀察者。

    如果提出問題的是你,那麼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在太陽和地球這個系統中的具體空間位置。

    一,你在太陽處,你發現,太陽熄滅後,地球大概在16或者17分鐘後(由於沒有光照而)變暗。

    二,你在地球處,你發現,答案是零,即,地球與太陽同時變暗。

    三,你在地球與太陽的中間點處,你發現,太陽熄滅8分多鐘之後,地球開始變暗了。

    其它的位置,大家會計算了。

    這就是“相對”論。

  • 11 # 漫步科學

    是這樣的。

    太陽的任何資訊,我們最快也需要約八分鐘才能觀察到

    當太陽突然熄滅後,從太陽出發的最後一個光子,以約每秒30萬公里射向地球,太陽距離地球約14960萬千米,這段距離光子需要八分多鐘才可以走完,所以當我們接受到太陽熄滅的資訊時距離太陽熄滅已經過去了八分鐘了。

    有可能提前“看到”消失的太陽光嗎?

    相對論告訴我們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所以資訊傳遞的極限速度最快也是光速。要想提前“看到”消失的太陽光,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1、避開光速限制 2、縮短空間距離 3、科學預測

    第一個避開光速限制也就是需要找到超光速的資訊傳遞方法,量子糾纏屬於一種,但是量子理論有本質上的隨機性,對糾纏狀態進行觀測會粒子狀態會以隨機結果出現,這就導致量子糾纏無法用於超光速通訊,所以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

    第二個縮短空間距離,要麼把地球拉近點,要麼摺疊日地之間的空間,把地球拉向太陽無意義自取滅亡,所以第二點還可以稍加考慮。摺疊空間可以透過構建蟲洞實現,相對論預言,蟲洞可以連線兩個遙遠的空間,假如我們可以在地球上開啟一個通向太陽表面的蟲洞,那不就可以直接看到8分鐘前熄滅的太陽了嗎? 可惜不行,科學推算,如果要開啟一個人可以透過的蟲洞,需要的能量把地球湮滅掉也不夠,即使我們可以開啟蟲洞,但是蟲洞的另一端是隨機出現的,設想一下蟲洞的另一端是黑洞裡面,那你還敢把腦袋伸進去看一下嗎?而且蟲洞難以穩定存在,極強的力場效應也找不到物質阻擋。所以這個辦法基本上也不行。

    最後一個科學預測,假設我們發射一個衛星到太陽附近,這個衛星可以全面分析太陽的變化,比如核反應速率、體積變化、質量變化等等一系列資訊,然後把資料輸入超級計算機模擬,把每一次的模擬結果和衛星8分鐘後傳來的結果進行比對,負反饋再對模型進行修正,一直到可以準確模擬8分鐘以後的情況,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這是裡面是有機率問題的,無法保證百分百準確。

  • 12 # 物原愛牛毛1

    太陽光臨滅前發出的光的確在8分鐘以後才能到達地球。也就是說,太陽光滅掉8分鐘後,照到地球的光才消失,地球上的人在太陽熄滅8分鐘後,才看到了太陽的熄滅。光速是不變的,與太陽(光源)和地球(觀察者)的運動狀態無關,日地平均距離是149597870公里,光速為299792公里/秒,那麼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時間為149597870/299792≈8.32分鐘,即8分20秒左右。當然這些時間都是地球這個參考系的時間,而對於太陽光來說是不存在時間的。不論是8分鐘還是幾百億年,對於光來說都是沒有時間的。好了以上就是答案。除此之外,多一個字都是廢話。

  • 13 # 智品論

    八分二十秒後會逐漸消失,而不是瞬間消失,因為傳播過程中,被質量大的天體彎曲了一部分路徑引起部分光線的延遲到達

  • 14 # 艾伯史密斯

    答:光和引力的傳播速度都是光速,太陽距離地球大約8光分,所以太陽消失的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需要8分鐘後才知道。

    光速是我們宇宙中物質運動的最快速度,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5億公里,光大約需要傳播8分20秒;或者說,我們在白天時,抬頭看到的太陽其實是8分鐘前的樣子。

    這樣問題在天文學上很常見,比如2019年4月10日釋出的首張黑洞照片,M87星系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其實我們看見的就是該黑洞5500萬年前的樣子。

    廣義相對論描述引力的傳播速度也是光速,在2017年,天文學家觀測到雙中子星合併事件,證實了引力波的傳播速度為光速,引力波是空間的漣漪,傳播速度和引力的傳播速度是一致的。

    而且光速有一個特點,就是無論相對於什麼參考系,光速都是恆定的,這點早在一百年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中被證實,而且麥克斯韋方程組也隱藏著光速恆定的結論。

    所以,假如太陽突然消失的話,在地球上的人類並不會立刻察覺,並且不會有任何先兆,因為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但是8分鐘後,太陽發出的最後一縷光線到達地球,此後地球將陷入黑暗之中。

    同時,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也消失,地球將沿著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也將陷入混亂,要麼發生碰撞,要麼成為流浪行星,或者將來被其他恆星捕獲。

  • 15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太陽光突然滅了,照到地球的光是8分鐘後才消失嗎?

    我們抬頭就能看到太陽,但你卻告訴我太陽滅了後8分鐘我們才能看到?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但這並不關鍵,而是是否真是這樣?事實上,如果太陽有人在太陽表面擋住陽光的話,我們還真要8分多鐘才能看到!但如果太陽熄滅了的話,也許我們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才能看到!

    一、真八分多鐘後才能看到太陽黑了?

    當然這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日地距離大家都知道大約1.47-1.52億千米左右,而光速如上圖,計算後大約為8.33333.....分鐘最後一個光子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太陽徹底黑了,比日全食更黑!

    而真正的太陽黑了就如我們夜間所看到的星空,當然只有在月初月末能符合這個要求,因為月亮也黑了,太陽光消失了,根本無法反射太陽光!

    二、太陽熄滅了,我們要多久才能看到?

    要了解太陽如果真的熄滅我們多久才能看到的話,那就必須要先了解下太陽的結構,否則都是空口無憑!

    上圖為太陽的分層結構,真正為太陽提供能量的是日核出氫元素的核聚變!在這個1/4個太陽半徑的範圍內,每秒有超過6.5億噸的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上圖中的過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兩個氕核聚變為氘核,再是一個氕核在與氘核聚變為氦-3,最後氦-3再聚變為氦-4,每個過程都會釋放出光子!

    但各位需要了解一點的是,核心處密度大約為水的150倍,非常緻密,因此光子的平均自由行程約0.1MM到1CM左右,從核心出跨越將近70萬千米厚度到達表面約需要5200年-52萬年之間!簡單的說假如太陽核心從此熄滅了的話,最快我們在5200年後才能看到太陽慢慢暗淡下去,最晚則需要52萬年才能看到,因為從熄滅那會前夕發出的光子的能量需要52萬年才能到達太陽表面,之後太陽核心逐漸冷卻,表面逐漸暗淡......

    當然太陽不會無緣無故的熄滅,它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現在來看大約還能堅持數十億年的正常發光期,再往後則漸漸瘋狂,直至瘋狂之後外殼飄散成為一顆極高溫的白矮星!

  • 16 #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46億年前受到外界擾動的一團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成了太陽,剩餘物質則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恆星,其中小行星帶以內由於溫度太高所以都是固態岩石星球,小行星帶以外就是太陽系的零度線,所以才能出現像木星和海王星這樣的氣態行星和冰巨星。

    不論是恆星還是行星,它們在形成時都繼承了原分子云的角動量,所以說天體自轉的“能源”就是角動量守恆。

    地球作為太陽系由內到外第三顆行星剛好處於宜居帶之內,再加上濃厚大氣層和地磁場的存在,地球才能在短短几十億年間演化出生命以及現在的人類文明。

    而現在我們知道,雖然地球上的一切都是1.5億千米外的太陽賦予的,但我們接收到的並不是“新鮮”的光和熱,而是經過8分20秒的時間“空運”過來的。

    如果現在天空突然黑了下來,那麼根據太陽的距離以及光的速度我們就能知道太陽熄滅的準確時間,這種長達8分20秒的延遲直接讓預警成為了不可能。由於資訊傳遞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所以說即使太陽周圍的探測器在發現太陽熄滅後馬上發訊息到地球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用來傳遞資訊的電磁波速度也是光速。

    太陽突然熄滅後最先黑下來的是水星然後是金星在然後才是地球,有意思的是如果太陽是在晚上熄滅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夜空中有幾顆星星陸續“關燈”了,其中就有夜空中最亮的金星。

    太陽消失8分19秒左右我們會發現月亮也突然“滅了”,這是因為月亮本身也只是在反射太陽光,而且月球距離我們38萬公里也就是1光秒多一點。

  • 17 # 海道世界

    按照提問者的提問,若太陽光熄滅,當然就是指太陽光瞬間熄滅的意思。而不是指太陽核心核反應停止後,內部物質一點一點往太陽邊緣移動,像灰燼逐步熄滅一般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熄滅。

    當太陽瞬間熄滅,那麼在地球上應該就是大約8分鐘後才能看到太陽熄滅,整個天際從太陽光來的方向上白晝立時陷入黑夜,而太陽光去往的方向上,應該是逐步陷入黑夜。因為太陽光還要旅行一段時間才能逐步走遠,這段時間內它在地球雲層、高空大氣層、宇宙背景層上仍然會有投射光。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黑暗快速地掃過,逐步遠去,遠處餘暉逐步灰暗……

  • 18 # 我是cc啊

    是的,優酷上有一部網路電影最後的日出!就是講的太遠中心被高等文明放了個蟲洞!太陽消失!留給地球的就只有8分鐘!之後溫度持續下降!失去太陽引力的作用,各行星軌道出現變化無法想象的災難!

  • 19 # 兔斯基聊科學

    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只要關上床頭的檯燈,房間裡馬上就黑了。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極快,每秒鐘大約30萬公里。我們的眼睛到檯燈的距離只有幾十釐米的距離,所以我們是覺得檯燈熄滅後眼前變黑根本就不需要時間。

    圖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5公里

    如果是距離地球1.5億公里遠的太陽熄滅了呢?太陽熄滅前發出的最後一束光會繼續傳播下去,大約在8分20秒後到達地球。等到太陽的這最後一束光像火車的最後一節車廂那樣經過我們的眼睛之後,我們的眼前會一片黑暗。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太陽熄滅了。其實太陽已經在8分20秒以前就熄滅了。

    圖示:太陽的光線到達海王星需要4小時

    太陽系中的行星最先知道太陽熄滅的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水星距離太陽大約5800公里,因此太陽熄滅3分鐘後,水星就變得一片漆黑。其次是金星,它上面的陽光會在太陽熄滅的6分鐘後消失。火星會在12分鐘以後最後一縷陽光消失。木星要等到43分鐘後,土星要等到大約1小時20分鐘後,才會知道太陽熄滅了。太陽熄滅的最後一縷陽光到達太陽系最外側的行星海王星時,時間已經過去了4小時。然而如果我們在太陽系的邊緣發現太陽熄滅已經是一年甚至是一年半以後的事情了。這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太陽系是有多麼的大!

    圖示:日全食

    有的朋友會說,“不對啊,當發生日全食的時候,不就和太陽熄滅一個樣子嗎?難道我們看到的日全食也是八分鐘以前的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日全食其實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光,也就是說這些太陽光是在距離地球384000公里的月球軌道上被擋住的。而光要透過這段距離只需要1秒多點的時間了。因此我們看到的日全食不是8分鐘以前的,而是1秒鐘以前的。大家認為是這樣嗎?

  • 20 # 宇宙觀察

    每天帶給我們溫暖的太陽其實是一顆位於1.5億公里外的核聚變等離子體,迄今為止它已經存在了46億年

    起源於星雲物質坍塌的太陽本身就“囤積”著大量的氫元素,而氫元素在太陽核心1500萬度高溫以及3000億地球大氣壓環境下開始了“不由自主”的核聚變反應,天體物理學家根據太陽核聚變反應的強度以及氫元素的消耗速度得出了太陽的壽命在100億年左右,也就說如今的太陽其實已經走完“球生”的一半了。

    小學時期的我們想必就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了“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放到宇宙中其實也同樣適用。

    由於我們宇宙的極限速度是光速,所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光從太陽飛躍1.5億公里到達地球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準確的說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出發到達地球需要8分20秒左右。

    由於前面已經說了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而我們人類又是靠可見光來感知世界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永遠都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陽,同理“天文學家們看的越遠,距離138.2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就越近”,所以說我們所謂的探索宇宙其實就是在“考古”,畢竟礙於光速限制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宇宙的實時狀態。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太陽熄滅”這一資訊會瞬間以光速向地球飛來,但由於地球和太陽之間隔著8光分20光秒,所以地球上的人並不會馬上得到“太陽熄滅”的訊息,地球的白天也不會因為“太陽熄滅”而瞬間變成黑夜。

    總而言之不論太陽熄滅意味著什麼,代表著什麼,會給地球帶來什麼影響,都需要等到8分20秒後才會顯現出來並被人類感知到。

    插段題外話:我們看到的太陽雖然是8分20秒前的太陽,但太陽光子真正的產生區域卻在太陽的核心區,而從核心區誕生的光子需要數萬甚至數十萬光年才能突破重重反射和吸收最終到達太陽表面,所以說我們沐浴的太陽光其實是幾十萬年前就誕生的“老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人覺得喊婆婆一聲“媽”,心裡虧得慌?為什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