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道雲課堂
-
2 # 深夜斷舍離
首先是打虎景陽岡。打虎之前,武松在景陽岡下的酒店裡連喝十八碗(也有說是十五碗)酒,而且這酒是好酒,別人喝三碗就醉了。其次是醉打蔣門神。武松,從孟州牢城走到快活林時,一路上碰到了十幾家酒館,沒每一家喝三大碗,前後他喝了有40碗左右。也就是說,武松喝了40碗酒。一碗酒4兩,也就是說武松一共喝了16斤左右。再考慮到武松是走了十五里路喝這麼多,這個量其實也不算過分。畢竟,有些人擼串喝啤酒都能喝十幾斤。
還有一點要注意,武松喝了這麼多酒後,原著說他只有“五七分醉”,沒有完全醉,所以他的真正酒量應該更大一些。
魯智深喝酒,最著名的一次是大鬧五臺山。當時魯智深做了幾個月和尚,饞的不得了,所以偷偷下山買酒喝。結果人家不賣給他這個和尚,魯智深只好用暴力,踢倒了賣酒的漢子,自顧自吃了起來。
智深把那兩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旋子,開了桶蓋,只顧舀冷酒吃。無移時,兩大桶酒吃了一桶。魯智深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喝30斤酒,而且雖然醉了卻也不是醉到不省人事,簡直堪稱酒神啊。
兩個人酒量不差上下,但是魯智深喝醉了,打架鬧事,睡覺,武松只是七分醉,還能正常行事,所以說武松的酒量還是要大一點
-
3 # sweet國王
武松和魯智深是《水滸傳》裡最有名氣的兩位,他們都是嗜酒如命的人,效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快意人生。
要論酒量,我覺得魯智深的酒量要大一些。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景陽崗上有吃人的大蟲,店小二在牌子上寫著:三碗不過崗,意思喝了三碗酒就不允許過崗了,否則性命難保。但武松不顧店家的勸告,不服氣又繼續喝了15碗,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是18碗。
魯智深下五臺山的時候,是直接喝掉了兩桶,用碗來衡量的話,應該是40多碗。
-
4 # 西湖邊的放牛郎
應該魯智深,武松打虎的時候其實是醉酒的!而在景陽岡只喝了幾大碗!魯智深都是大壇直接擼,也沒有說他醉了什麼的
-
5 # 亦辰吖
《水滸傳》就是一部喝酒的歷史故事。武松在景陽岡前連飲十八碗酒只是其中最為有名而已,魯智深就著燒鵝“盡意吃了三二十碗”著實也讓人服氣,二人到底誰的酒量大呢?
水滸中的酒分為老酒和村酒,從酒質來劃分高檔與低檔的方法,實際上是將人分為了貴族與平民兩個等級,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老酒和村酒的稱呼。
村酒是一種沒有蒸煮的小酒,質量較差,一般只供鄉村出售或自家飲用。大名府梁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為蔡京祝壽,楊志一行來到黃泥岡,那十多個軍漢看見白勝挑著一副擔桶趕忙問:“你桶裡是什麼東西?”白勝應道:“是白酒。”眾軍立即來了精神:“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能解暑氣的酒估計相當於今天的米酒吧。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喝的也是村酒,“智深把那兩桶酒都提在亭子上,開了桶蓋,只顧舀冷酒吃。無移時,兩桶酒吃了一桶。”可能是酒精度較低,所以喝了一桶才醉。大部分老百姓喝的都是村酒,不是今天所說蒸餾而成的白酒。書中常見的素酒、黃米酒、葷酒、渾白酒等都是村酒,質量相對差些,酒精度數較低。
水滸中的老酒,據《宋史·食貨志》,宋朝稱為大酒。這種酒的酒精度比較高,酒的品質(色、香、味)都超過“小酒”,從生產到品嚐需要等待近一年的時間,價格昂貴。孔亮的青花甕就是老酒。 “店主人卻捧出一樽青花甕酒來,開了泥頭,傾在一個大白盆裡。武行者偷眼看時,卻是一甕灶下的好酒,風吹過一陣陣香味來。武行者不住聞得香味,喉嚨癢將起來,恨不得鑽過來搶吃。”武松是一個品酒大師,“搶吃”一詞說明了其確實是好酒,武松很快就醉了。他沿著小溪走被一隻黃狗狂吠。武松便將左手鞘裡掣出一口戒刀來,一刀砍去,用力過猛,一個跟頭跌到溪水裡。宋江在琵琶亭宴請戴宗、李逵,那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這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宋江潯陽樓醉酒題“反詩”所喝的則是一樽橋風月美酒,看來是度數高的老酒,宋江喝醉了酒,才寫出來“反詩”,被判死刑,最終被眾人劫法場,不得不走上梁山。
早時候的釀酒工藝尚不成熟,釀造時間短,酒化程度低,酒的質量也很低,釀好之後,往往是汁滓混合在一起,飲時先須過濾。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一詩裡所說的“綠蟻新醅酒”,即指未濾去糟的酒。宋代《廣韻》對於“醅”字的解釋,乾脆就是“酒未漉也”。酒濾 過之後就變清了,質量也好了一些,故而被稱作“清酒”,而未濾的自然就是明代楊慎在“一壺濁酒喜相逢”裡所說的“濁酒”了。另一方面,通常釀造的酒,當酒精達到10%左右的時候,酵母菌便停止繁殖,使發酵過程近乎停滯。故而僅經發酵作用的酒,酒精度不過十度上下。武松上景陽岡打虎前喝的那十八碗酒便屬此類低度數米酒(而且可能兌了水),所以才可以大碗大碗地喝。實際上,無論是孔子所喝的酒,漢武帝所喝的酒,還是曹操、李白、蘇東坡所喝的酒,性質上都與“三碗不過崗”相同,而酒精度數低也正是古人看似豪飲的真正原因。
武松喝的十八碗“透瓶香”是村酒中的精品,比那官老爺喝的老酒都有滋味,可以說是一種低度酒。魯智深五臺山喝的酒一定是小酒,只是一種酒飲料。武松喝了酒以後打死了老虎,打敗了蔣門神;而魯智深喝醉了酒醉打山門,從酒後的表現角度看,武松的酒量比魯智深大。
魯智深和武松喝酒最多時的表現,武松醉打蔣門神的路上與酒店喝三碗。大約36碗左右,當然酒的質量是最差的;魯智深桃花村喝了一壺葷酒加三二十碗普通酒能保持清醒痛打小霸王。從原著文字敘述上看,似乎魯智深二三十碗是常量,似乎二人酒量不相上下,但從數量上看貌似魯智深喝的多一點點。
梁山好好中能飲酒的不在少數,酒量大的也不少,武松 魯智深、林沖、李逵和宋江等都是大酒量,都是喝了酒才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宋江酒後寫反詩,林沖酒後山神廟等等都為水滸增添了讓人難忘的篇章,但是讓人難忘的還是武松打虎和魯智深桃花村醉打小霸王,看來只有二人才能稱得上梁山酒量最大的人之一,到底誰的酒量大,只有請施耐庵老爺子來定奪了。
-
6 # 靜如水147
這事得去問施耐庵,他讓這兩位酒量驚人,豪氣干雲的英雄在不同的場合喝了不同數量的酒,但兩人聚義後就沒再分出個酒場伯仲。 但以我個人看,還是武松酒量大,且多喝一碗多長一份力氣,喝了18碗,打死一隻猛虎,讓施恩挑著酒罈自去找蔣門神,一邊走一邊喝,最後不但把蔣門神暴打一頓,還把他老婆扔就酒缸.很有 《天龍八部》蕭峰的風采。且酒德特好,無論喝多少都不鬧事。
-
7 # 笑也談先生
醉拳是武松的一門絕技。醉打蔣門神,武松打虎都跟酒結下不解之緣。辦事不誤,結果清楚,酒壯英雄膽。反觀魯智深嗜酒如命,貪杯大鬧五臺山文殊院,毆打眾僧,推倒山神,皆因貪杯,飲酒有度無量,喝酒斷片。盡幹蠢事,和這種人共事絕對要被連累,相比之下武松酒品略勝。
-
8 # 雲海與芭蕉葉
梁山好漢給人的一大印象就是能喝能吃,尤其是武松和魯智深更是勝人一籌,透過原著裡的推測,個人覺得武松酒量要更強一點。
我們先看武松的酒量描述,一是武行者在景陽岡赤膊空拳教訓老虎那次了,在此之前他喝了著名的三碗不過崗。當時的紀錄是十八碗。還有一次就是醉打蔣門神,那次厲害了喝了將近四十碗。
那麼魯智深呢?最著名的場景是大鬧五臺山,當了和尚後,酒癮大的不行,只好下山來搶奪而喝:把那兩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旋子,開了桶蓋,只顧舀冷酒吃。無移時,兩大桶酒吃了一桶。
如果依照上述的描述,我們得不出結論,因為一個是用碗一個是用桶,這個計量單位都不一樣。透過留存於世的北宋酒碗的推測,把它裝滿大概就是四兩酒。依此推測,武松最多喝了十六斤酒。那桶的劑量怎麼算呢?我們可以從智取生辰綱這一章節一探究竟。白勝裝作賣酒的,挑了兩桶酒賣,晁蓋一行人喝了一桶,楊志一行十五人喝了一桶。他們用的是椰瓢,一桶至少有十六七瓢。一瓢估計差不多能裝個七八兩酒。一桶酒至少12、3斤酒。
我們再切迴文章裡的描述,一桶酒下肚,魯智深約莫著醉了,而武松還可以教訓蔣門神,所以武松酒量應該更大一些的。
-
9 # 江山如畫
這事得去問施耐庵,他讓這兩位酒量驚人,豪氣干雲的英雄在不同的場合喝了不同數量的酒,但兩人聚義後就沒再分出個酒場伯仲。
-
10 # 另類文史
另類君解題^_^
魯智深的酒量要超過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醉酒的次數有三次,景陽岡打虎是一次,儘管他最後打死了老虎,還是赤手空拳,但在他喝“透瓶香”之前,本是不相信有老虎存在的,酒後遇到老虎,被瞬間嚇醒,藉著幾分酒勁將老虎打死了,也算是陰錯陽差。
他後來趁酒醉撒潑,暴打柴進等人,後來不勝酒力被解寶解珍兩兄弟制服,就屬於酒量欠佳的典型表現,
反觀魯智深,只有在五臺山偷偷喝酒吃肉,喝大了以後拆毀神像這一樁事情,算是酒後失德,其他情況下從未有喝酒誤事的情況發生。
而武松,不只是被解寶解珍兄弟趁他酒醉後收拾,在張督監的鴻門宴上,他也是喝得頭暈腦熱,差點被暗算,在十字坡,也因為不勝酒力,差點被孫二孃夫婦給做成包子餡兒。
總起來說,武松酒量不如魯智深。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魯智深的酒量比武松的大。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后,跑到五臺山文殊寺出家。在文殊寺魯智深總共醉酒過兩次,都喝醉了,應該算是到極限了。第一次是喝了小販的一整桶酒(純喝酒,沒有下酒菜);第二次先是在集鎮上的小酒店裡吃了十來碗,然後又向店主討了狗肉,又吃了十來碗才吃完一桶(可見一桶酒足有二三十碗),魯智深嫌不過癮,又向店主要了一桶,整整兩桶酒,也就是五六十碗!
而武松喝酒最出名的典故就兩個:一是景陽岡打虎,那時才喝了18碗;二是醉打蔣門神,沿途一路大概喝了40碗這樣。
由此可見,魯智深的酒量比武松大。不過,魯智深喝完酒後都斷片了,把文殊寺給折騰得不成樣。而武松喝完還蠻清醒的,三下五除二幫施恩幹掉了蔣門神。如果從酒後狀態判斷,武松真往死裡喝,估計和魯智深有得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