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淚笛歪說雜史
-
2 # 史客不輕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其中公元231年第四次出祁山伐魏形勢最為有利,離勝利最為接近的一次。“隴上割麥”、“滷城會戰”和“木門伏擊(射殺張郃)”先後經過這三件事後,蜀漢已經佔據了上風。只是後來因為糧盡而不得不退兵。而此時掌管糧草的正是劉備臨死前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李嚴是蜀漢重臣,一直管理內政。所以他深知蜀漢國庫虧空,糧草不擠。對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就頗有微詞。李嚴一直認為北伐不是不好,而是伐不下來就因該調養生息,養兵養民,等到國力強盛,兵多糧足,再北伐。諸葛亮的連續北伐正好違背了李嚴的想法,連年征戰導致蜀中百姓很苦,而且打仗要消耗人力,蜀中的青壯年數量也下降,糧草也不足,李嚴不忍,所以在劉禪面前參諸葛亮,讓劉禪下旨回朝,也是為蜀漢百姓著想,而且蜀漢已經無糧可調了。但這些問題被諸葛亮隨後調查後查清楚,原是李嚴之過失後逃避責任而故意為之。雖然諸葛亮懲罰了李嚴,但北伐計劃不得不暫停。而這時候後主劉禪的表現,讓深受先帝託孤興漢的諸葛亮更堅定的認為在有生之年滅魏滅吳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因為劉禪毫無指望。這也是諸葛亮被水鏡先生司馬徽嘆道“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的真相吧。
-
3 # 有所思1104
劉禪下旨讓諸葛亮回朝,是發生在第三次北伐期間,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劉禪下旨讓他回來的理由是“朕想念相父了”。
這個說辭肯定是不可能信服任何人的,那麼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呢?
《三國演義》中說,第三次北伐時,諸葛亮吸取第二次失利的教訓,派兵攻克武都、陰平二郡,正準備將此作為跳板進一步與魏軍交戰時,司馬懿用計離間皇帝與丞相的關係,派人到成都買通蜀漢小吏(一時記不起名字了)說諸葛亮要謀反,並透過這個官吏將訊息傳遞給皇帝的近侍進而傳到了劉禪的耳朵裡。因而在諸葛亮正要繼續進攻魏軍時,皇帝下詔讓諸葛亮回成都。
以上就是劉禪下旨召回諸葛亮的大概過程。
可能有人會問,諸葛亮領兵在外,且又處於兩軍對峙的重要階段,為什麼不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藉口回絕劉禪呢?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諸葛亮本身擁有的權力就已經很大,雖然蜀漢表面各勢力之間沒有大的衝突,但不能保證對手沒有在拿小本本記你的過失。為了維護大局,減少不必要的內耗(皇帝的猜忌也屬於內耗),諸葛亮只得回成都。
第二,蜀漢北伐的糧草問題一直是讓諸葛亮頭疼的事,道路崎嶇,運糧困難,如不能和魏軍速戰速決,蜀軍是拖延不起的。而這次北伐,已經連續下了三十餘天的大雨,大軍糧草可能暫時還沒問題,但也絕對不會充足。因此諸葛亮應該也有退軍的考慮。
所以說,造謠說諸葛亮謀反引起皇帝的懷疑,或者說拿不準主意,是讓諸葛亮回成都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可能是後勤糧草不濟。
從唯心主義的角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漢朝的氣數已盡。既然天不秨漢,任憑劉備、諸葛亮等人有何等能耐,也終究是一場空。正如上方谷的大雨,澆滅的不僅僅是一場火,還有丞相長久以來興復漢室的理想。
-
4 # 月夜luck
首先在劉備活著時,諸葛亮百戰百勝(有證據),打下了偌大的蜀國,使劉備免於逃亡之苦。可是在劉禪登基後,諸葛亮就很少有像樣的勝仗,前後判若兩人,這也是有人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很差的原因。大家知道本來諸葛亮的威望就很高,如果北伐成功,那劉禪就更沒心情吃喝玩樂了。南宋皇帝趙構為何在關鍵時刻讓岳飛撤軍,其根本原因在於他一旦北伐成功,其威望將勢不可擋(黃袍加身),這嚴重威脅趙構的皇權。
諸葛亮被徐庶推薦給劉備後,他必須得先熟悉軍隊,知已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其次得顧及朋友的面子,不能剛去就出風頭,等到徐庶被迫離開後,他才真正接手指揮戰鬥。赤壁之戰是周瑜和諸葛亮的成名戰,真乃英雄所見略同。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有兩次最有可能成功。首先要知道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大因素:
天時
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在公元227年,由於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繼位(曹操早死了),魏國處於混亂。“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出自《三國志》,用聲東擊西之計,收復了三郡。然後同年孫權北伐,與諸葛亮幾乎同時,由此可見這個時機把握的很好。當時趙雲還在,南方孟獲又歸順蜀國,諸葛亮沒有內憂和劉禪干擾,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
地利
蜀國地勢險要,不需要太多兵力駐守,可以抽出多餘兵力用於進攻。其實魏國自“赤壁之戰”後就已經退出爭霸舞臺了,後期多數處於防守方。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讓他們變得很乖)。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劉禪投降時,成都最低有1萬兵力,作為守城方,應付鄧艾小菜一碟)
吳國:總兵力在25萬左右,主要部署在長江沿線據點。20萬防備魏國,5萬防備蜀國。
也就是說魏蜀兩國交戰兵力對比是20萬對11萬。“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出自《晉書.宣帝本紀》
-
5 # 文博山東
三國時期,蜀軍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四次北伐魏國,蜀國都護李嚴因聽信柏靈筠的進言,把諸葛亮北伐大軍的糧草遲遲不發,嚴重延誤了軍機,諸葛亮便把李嚴的親信打了80軍棍,並警告李嚴若按軍法處置便是死罪。於是李嚴深夜召見內官中貴人與養女輕宵,告知他們諸葛亮欲判自己死罪的訊息。三人是一條船上的螞蚱,於是中貴人想出了一個計策!
蜀國皇宮,劉禪最寵幸的輕宵哭得梨花帶淚,聲淚俱下的為自己的養父李都護求情,當然劉禪是很信任他的相父諸葛亮的,甚至相父想要什麼劉禪都願意,但中貴人趁機進讒言,說諸葛亮手握重兵卻遲遲不發,原因很明顯。劉禪不願相信,可一時間難以冷靜。
中貴人再進讒言,說還有一計能試探出諸葛亮是否衷心,便是劉禪下旨令諸葛亮班師回朝,如若諸葛亮想自立為王,便不會回來,若不回便是有二心。等諸葛亮回朝,就去了他的兵權,給都護李嚴!劉禪被女色奸佞所惑,果然下了一道聖旨給諸葛亮,諸葛亮收到聖旨,不解朝中是出了什麼事情急著讓他班師回朝?難道是有人欺負劉禪?
前來傳旨的郭侍中說陛下是被女色奸佞所惑,姜維說此時我們蜀軍佔盡先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可等大獲全勝之時在班師回朝。諸葛亮是賢者,他猶豫,若再失了此次機會,以後北伐克復中原怕是無望了,若是抗旨不遵,那便是欺君,辜負先帝所託。
此時蜀國的朝堂李嚴諸葛亮不和,諸葛亮過於衷心,劉禪昏懦無能,貪戀女色,親近佞臣,諸葛亮是個聖賢之人,絕對不會抗旨不遵,所以蜀軍離退兵不遠了。郭淮問司馬懿如若諸葛亮不退軍怎麼辦?而司馬懿對於這次豪賭,頗具信心。果然諸葛亮如司馬懿所想班師回朝,這次北伐就這樣不了了之。
李嚴作為劉備的託孤重臣之一,能力絕對是不在諸葛亮之下的。但是他為了保住蜀漢的基業,為了蜀漢千千萬萬兵卒的安危,更為了蜀漢後主劉禪的名聲,只好選擇在諸葛亮連戰連勝之際讓他班師回朝。如果是這樣一位忠臣良相,必然會像諸葛武侯一樣被後世稱頌和敬仰。但是,李嚴卻有一點著實不該做,那就是和諸葛亮爭權奪利。殊不知“自古伴君如伴虎,世人明白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
-
6 # 初心難忘007
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遺願上表出師北伐,可在北伐期間偏偏劉禪不配合,常常中途將諸葛亮招回朝,致使北伐經常功虧一簣,有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那是劉禪聽信小人之言所致,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在劉備死後,劉禪即位時只有18歲左右。諸葛亮和李嚴作為劉備的託孤大臣,其權利之大可想而知,不過後來李嚴被諸葛亮整死。這樣一來,蜀國的大權幾乎全部落在了諸葛亮手裡。雖然諸葛亮為了蜀漢忠心耿耿,但是作為帝皇的劉禪,他希望要自己作為一國之主來行使權力,而不是事必躬親的這樣的丞相。即使是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但是諸葛亮對權力的貪婪也不可否認。假若諸葛亮北伐成功,取得更大的功業,諸葛亮在蜀漢的影響力就更大,同樣,這也就意味著諸葛亮在蜀漢的權利更大。那麼劉禪作為蜀漢皇帝,將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如同傀儡。勢必會發生劉禪勢力和諸葛亮勢力敵對的時刻,那時,諸葛亮會置他為何地就難以自知了。所以北伐一旦有少許成果,劉禪就坐不住希望諸葛亮回朝。
第二、在諸葛亮六次北伐的過程中,劉禪內心並不支援,因此每次諸葛亮北伐,都會先把後方安頓得十分妥當才敢出兵。在諸葛亮北伐前,劉禪聲稱“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不好明說不贊成,便委婉地找了個不出兵的藉口。
自從劉備死了劉禪繼位之後,劉禪的性格跟劉備不一樣,劉備一心為復興漢室為終極目標,而劉禪則向來就是小富即安的心裡,做一個逍遙皇帝就滿足了,他並沒有遠大的理想。加之諸葛亮多次北伐需要消耗極大的國力財力,加之諸葛亮前幾次北伐均未成功。
第三、由於多次北伐,國力日漸消耗,傷及蜀國官員的利益,所以以李嚴、譙周為首的一系列官員經常向劉禪進言,極力反對北伐。加之經常有小人挑唆,像苟安、黃皓作祟,他們看不慣諸葛亮如此專權,所以經常進言說諸葛亮的壞話,致使劉禪聽信讒言將其找回。
綜合多種原因,雖然諸葛亮忠心耿耿為的是漢室興衰,但作為漢室的繼承人劉禪卻是極不願意北伐。
-
7 # V視界小科剪影
三國時期天下紛爭,君權更替頻繁,天下諸侯人人自危,天下隨後分三國,三國鼎立之勢基本形成。曹丕廢獻帝而立大魏,後又被司馬懿取而代之,在這個君權更替的時期,君臣之道顯得格外淡然!
劉禪隨為天子,卻寸功未立,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劉禪的心理,他是十分清醒的。諸葛亮為蜀漢丞相,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雖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禪的心理是即憂憤又害怕的,作為君主,劉禪並未行君主之實,作為君王居於廟堂之高定憂君權之隱患,在劉禪的心底他始終是壓抑的,出於對諸葛亮的尊重與敬畏,以及劉備臨終託孤之囑咐,劉禪只能身居深宮,壓制著這股憂慮。而人的忍性是有度的,當爆發臨界點來臨時,往往只需一根稻草的力量便能爆發,諸葛亮再次出師北伐,帶走全國之兵力,成都空虛,此時身邊的太監在旁邊推波助瀾、竊竊私語,徹底讓後主劉禪失去理智,不顧北伐之全域性,悍然下旨讓諸葛亮班師回朝!
諸葛亮乃三國名臣,深受儒家道義影響,忠義孝廉、為臣之道在諸葛亮面前是道漫不過的坎,諸葛亮雖然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國內大事小事均事事親為,但是天子奉召豈敢抗旨不尊,諸葛亮雖知此時回朝北伐定然功虧一簣,但是依然班師回到成都。此乃漢室之不幸、蜀漢之不幸、諸葛亮之不幸也,嗚呼,天意索然,非人力所能為之......
-
8 # 嘟嘟小滑頭
諸葛亮北伐原本進展順利,劉禪卻將諸葛亮召回
相信大家當時對於三國方面的歷史都比較瞭解了,也知道在劉備死後,後面諸葛亮就帶著蜀國的很多兵馬去北伐,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讓蜀國有一線的希望,不然所有的希望都沒有了,那麼蜀國只能等著被別人滅亡。
劉禪
諸葛亮當時接受了劉備的託付,希望諸葛亮能夠有一定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諸葛亮發揮能力的時候,本來諸葛亮這個時候身體已經比較虛弱了,但是沒有辦法,之前很多的戰略沒有實施到位,現在唯一的出路還是北伐,所以當時的大權還是諸葛亮去掌握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要進行北伐,這樣才算是比較合理的情況。
-
9 # 博超講堂
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候的事,因為正史上記載的第四次北伐諸葛亮並沒有參加,而是派魏延和吳懿去的,所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劉禪下旨讓他回朝,這是作者羅貫中虛構的。既然提這個問題,我就按《三國演義》所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其實劉禪下旨讓諸葛亮回朝的具體原因就是:
劉禪聽信讒言諸葛亮前三次北伐均失敗,第四次北伐進行得正順利時,李嚴派都尉苟安給諸葛亮運送軍糧。苟安是好酒之徒,他喝酒誤事,結果軍糧晚到了十天。諸葛亮大怒,本想殺了他,但看在李嚴的面子上只打了他八十軍棍。苟安懷恨在心,於是投了魏國。司馬懿又派苟安回成都散佈謠言,說諸葛亮對皇帝劉禪有意見,早晚將自己稱帝。聽信謠言的宦官報告給了劉禪,還進讒言說可召諸葛亮回成都,削了他的兵權,免生叛逆。劉禪同意了,於是下詔召回諸葛亮。
諸葛亮回成都後,問劉禪為什麼要召回他。劉禪無言以對,沉思良久才說:“我好久不見丞相,想你了,所以召回,沒別的事。”諸葛亮哪能信這個說法,再三追問,劉禪說了實話。於是諸葛亮抓捕造謠的人,但苟安已經跑到魏國去了,諸葛亮就抓了和這件事有聯絡的宦官,將他們殺掉。
結語:
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沒能成功,其實也怪不得別人,只能怪“天下大勢”。當時的“勢”不在蜀漢,蜀漢在三國中是最弱的。諸葛亮也明白北伐的成功機率很低,那他為什麼還堅持北伐呢?一是諸葛亮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興復漢室。二是蜀漢坐以待斃早晚會亡,不如主動攻出去還有些希望,萬一成功了呢?
-
10 # 晴空遠望史
正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班師的原因是糧盡兵退。《三國演義》劉禪下旨叫其回朝的原因是:朝政不穩,劉禪不能自決,外敵反間計成功。這從前後的史料分析,就可以得出答案。
一、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部署(一)安排李嚴在漢中督運糧草後勤
1、諸葛亮和李嚴關係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後改名為李平。諸葛亮曾評價李嚴“部分如流,趨舍罔制,正方性也”,李嚴在諸葛亮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諸葛亮非常器重李嚴。
劉備安排諸葛亮在成都,負責輔佐劉禪和北伐曹魏,讓李嚴為中都護,留鎮永安,實際上就是要李嚴率領江州兵防禦東吳。
《三國志》中《蜀書·先主傳》:(章武三年)三月,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三國志》中《蜀書·李嚴傳》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2、李嚴的作為
李嚴很能幹,但是個人打算也很深,總想著把自己的權力變現成自己的更大實惠。《江表傳》評價李嚴“用性深刻,苟利其身”,重視自身利益勝於國家,考慮自己先於國家。這也可以透過兩個史料來看看李嚴的表現。
(1)寫信給諸葛亮,勸他“宜受九錫,進爵封王”。
實質上也是在為自己邀進。諸葛亮拒絕了他,並給他回信說道:“我與你共事很長時間了,您難道還一點都不瞭解我嗎?你勸我不要拘禮數以求光大國事,這讓我無法沉默下去。我原本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因先帝的誤用,所以地位在人臣中已經最高的了,而且還贈賞的錢財數以百計。現在討伐曹魏還沒有成功,統一國家還需要努力,你卻擁護我自比齊桓晉文自貴自大,這實在是不對的。如果能滅掉曹魏,,陛下能夠重回故都,我可以與各位同僚一齊外遷,即使是十命也可接受,何況於九錫呢!”
諸葛亮非常誠懇說明自己的志向,也非常誠懇的與李嚴交心談心,統一認識,可惜,李嚴並沒有上升到和他同樣的認識高度。
《三國志·蜀書·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雲:“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諸葛亮回答:“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魏,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2)挾勢自重,討價還價,不聽調遣。
公元226年,曹魏三路大軍討伐蜀國的時候諸葛亮按照部署,要求李嚴率兵兩萬援助漢中,他卻對諸葛亮要求援助漢中的請求進行討價還價。諸葛亮最後大局為重,上表朝廷推舉李嚴的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督軍,代替李嚴管理江州事務,又封李嚴為驃騎將軍,並把漢中丞相府的事務全權交給李嚴負責,李嚴這才同意率兵援助漢中。
(3)諸葛亮對李嚴的態度。
李嚴有一個老鄉叫陳震,曾提醒過諸葛亮說:“李嚴腹中有鱗甲,鄉里的人們都認為他不可接近。”李嚴心術不正,胸懷叵測,因此讓人難以接近。諸葛亮對陳震說“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認為自己和李嚴還可以相忍為國、並肩合作的,因此並未對李嚴做出什麼過激反應。
面對李嚴的不顧大局,只顧個人私利的爭權行為,諸葛亮其實更多的是給予耐心交流和委曲求全的照顧,他都平衡或多或少給予滿足,也沒有太過於為難他。諸葛亮的胸襟和照顧並沒有讓退讓李嚴改變認識和態度,增強彼此的合作,反而促使他滋生了更大的政治野心。
不曾想,第四次北伐安排李嚴在漢中督運糧草,結果他督運不力,直接釀成北伐前功盡棄,中途撤兵。
(二)諸葛亮外交上的安排
在北伐前,與東吳簽訂了瓜分天下的盟約,蜀吳邊界壓力減緩,暫時已經安全了;聚集江州兵20000多人與蜀漢軍隊主力集中起來,兵力達到70000多人,超過此前任何一次北伐。
諸葛亮帥軍包圍祁山,還聯絡了鮮卑人軻比能在石城響應,出兵攻打魏國,從北地往南威脅許昌。
《三國志牽招傳》“帝乃詔招(軻比能),使從便宜討之”(三)親自率軍隊北伐
公元231年,諸葛亮率軍第四次北伐,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諸葛亮採用圍點打援、調虎離山、誘敵深入、伏兵計等,搶先割取隴西小麥,奪魏軍軍糧,取得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滷城大捷,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設伏射殺最後的五子良將張郃。最後因為李嚴運糧不繼,諸葛亮無奈在蜀軍糧盡前率軍撤退。
《資治通鑑》: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張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按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首三千,懿還保營。二、諸葛亮撤兵的考慮1、糧草不繼見好就收
諸葛亮兵出祁山,李嚴負責督運糧草,雨季到了,漢中的軍糧已經接濟不上了,城都的軍糧由於督運不力,又運不上來,於是派人傳話給諸葛亮,說軍糧供應困難。
諸葛一生唯謹慎,每每遇到困難時總是提前謀劃,從最壞處著眼,往最好處努力。鑑於雨季到來,軍糧供應不上,諸葛亮趁著剛打完勝仗,決定見好就收,撤退班師。這時候,劉禪的召書來了,召他回朝。
諸葛亮是什麼人,他馬上就意識到出事了。因為劉禪是自己一手帶起來的,什麼時候關心過政務,所有事情都是他在辛苦打理,再說他與劉禪形同父子,自然有的是默契,劉禪突然召回自己,肯定遇事心有疑慮,不能自決,看來朝中政局怕是有事了。諸葛亮不動聲色、有條不紊的安排大軍撤退,撤退過程還設伏射殺了魏國名將張郃。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利用諸葛亮懲處過的運糧官苟安,帶著金銀財寶到城都散佈謠言,說諸葛亮對幼主有意見,想擁兵自立,反間諸葛亮和劉禪關係,劉禪將諸葛亮召回。正史裡面沒有反間計的記載,但有李嚴及手下督運糧草不力的記載。
2、安穩朝政,免生後患
劉備有識人之名,但卻選拔了一個李嚴,從李嚴的表現來看,品行很成問題。其實,關於諸葛亮退兵,李嚴玩了兩手,一手就是向劉禪報告說,諸葛亮退軍是為了誘敵深入,好消滅敵人。“軍偽退,欲以誘敵與戰”。另一手就是推卸自己督運不力的責任,說籌集糧食順利,北伐順利進行,想把責任推卸到諸葛亮身上。有了這些聰明的鋪墊,所以見了諸葛亮班師回到城都,他就故作驚訝地說:“軍糧充裕得很,丞相怎麼要撤軍呢?”。
《三國志》:“欲以解己不辦潰,顯亮不進之愆也”。諸葛亮默不作聲,慢慢梳理問題,感覺到一種非常嚴重的受欺騙的感覺,他十分悲痛。他把李嚴前後的親筆信函、書奏等,全部出示出來,發現矛盾重重。李嚴理屈詞窮,無話可說,只好低頭認罪。諸葛亮與蜀漢官員一同上疏彈劾李嚴,朝廷最後以“誣罔罪”也就是欺君罔上罪,將李嚴的一切職務全部革去,收回節傳、印綬、符策,並削去其爵位,廢為民,流放梓潼郡。
《三國志》中“建興九年,李嚴被廢為民,流放於潼郡。”諸葛亮真是有胸襟肚量,雖然李嚴想要陷害自己,但是,他還是顧念舊情,尤其是考慮到李嚴是劉備的託孤大臣,所以只是將李嚴廢為平民,也即沒有趕盡殺絕。這在自古對政敵的處理上是非常少見的。
更加難為的是他事後還給李嚴的兒子李豐寫了一封信《與李豐教》:
君與父子戮力以獎漢室,此神明所聞,非但人知之也。表都護典漢中,委君於東關者,不與人議也。謂至心感動,始終可保,何圖中乖乎?昔楚卿屢絀,亦乃克復,思道則福,應自然之數也。願寬尉都護,勤追前闕。今雖解任,形業失故,奴婢賓客數十人,君以中郎參軍居府,方今氣類,猶為上家。若都護思負一意,君與公琰推心從事者,否可復通,逝可復還也。詳思斯戒,明吾用心,臨書長嘆,涕泣而已。一方面客觀指出李嚴的不是,並安慰李豐,另一方面又希望李豐要好好勸諫父親反省思過,希望李豐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最後長嘆一聲,禁不住淚流滿面。
後來,李嚴在流放地聽到諸葛亮去世,竟激憤發病而死,原想自己只要表現的好,就能得到諸葛亮的再度啟用,如今丞相已經離世,蜀漢不會再有當權者像諸葛亮那麼大度會再重新啟用他了。
《三國志》:“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綜上所述: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勝利期間被迫撤兵,原因是李嚴督運糧草不力,沒有想方設法採取補救措施,反而採用陷害諸葛亮,推卸責任的做法,讓劉禪召回諸葛亮。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又因用人不當而功敗垂成。
這段歷史給我們的啟發:李嚴雖然能力很強,但道德和品行不過關,只是一味謀求私利,而很少去考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後,弄虛作假危集團的事業大局。所以,做事業選人用人一定要德才兼備,才能保證事業基業長青,否則就會給事業留下後患。
回覆列表
《出師表》中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諸葛亮公然揚言皇宮和丞相府應該一體操作,這是赤裸裸提醒劉禪別亂插手,劉禪對諸葛亮意思有相當的容忍度了。
當時蜀國內外交困,危機四伏。《出師表》談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可不是小題大做之人,他能這樣說,就說明現實的確如此。當時,諸葛亮不但面臨著“北邊有曹魏,虎視眈眈;東邊有孫吳,不懷好意”的外部壓力,還有很讓人擔心的內部壓力。
此時的蜀國,隨著一批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先後去世而變得人才匱缺。三國時期,誰用人才,誰就能佔據優勢,諸葛亮當然深知這一點。而蜀漢政權的最主要問題就在於它內部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決,也正是這個內部矛盾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所以諸葛亮成為輔臣後,一方面要處理好和劉禪的君臣關係,另一方面更要處理好自己與蜀漢政權當中他的同僚們——那些來自不同陣營、代表不同政治派別和集團利益的人之間的關係。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了諸葛亮和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之間的嚴重分歧,最後導致李嚴被廢。所以,諸葛亮無論如何是不能把政權交給劉禪的
劉阿斗坐在君位上閒得無聊了,看丞相忙的廢寢忘食,也會發幾句牢騷:“政務大事都是歸諸葛丞相的,朕只負責搞祭祀。”不過,也就僅限於牢騷而已,並沒有實質性的對抗。
劉禪對諸葛亮,主要還是全面的支援和信任。他的這種不滿,其實類似兒子在反抗父親,或者學生在反叛老師。
三國演義》中寫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230年的第四次,按歷史是魏延、吳懿率領的,諸葛亮並未參加。但演義則寫諸葛亮活活氣死曹真,八陣圖大破司馬懿,眼看勝利在望,要奪取長安。
這時候為了無法收場,只好寫劉禪聽信讒言,害怕諸葛亮要造反,將諸葛亮召回,從而使得北伐功虧一簣。這讓不少讀者氣的吐血的段子,其實全羅貫中的虛構。
歷史上,以當時諸葛亮的權力地位,如果真的到了這種關鍵時刻,劉禪根本不可能強行將其召回。羅貫中這個段子,其實既抹黑了劉禪,也侮辱了諸葛亮的君臣關係。
當然,劉禪畢竟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作為一個皇帝,他身上肯定有對權力的渴求,不可能完全心平氣和地去給人當傀儡。而諸葛亮的風格,又一向是事無鉅細,全部包乾,連自己屬下的活兒都恨不得事必躬親,更別說給劉禪留下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