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河系噴霸

    年輕氣盛,也很自負,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激進,當時的秦國在各地攻城略地,呈泰山壓頂之勢,李信打心眼裡也很看不起山東諸國,於是在王剪提要求後,秦王猶豫了,此時他向秦王誇下海口,但是在伐楚的過程中被項燕麻痺後,輕敵冒進,最後被打的大敗虧輸,李信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在於心態上有問題

  • 2 # 塔邊讀史

    秦始皇在滅韓、趙、魏、燕四國之後,準備滅楚。公元前226年,王翦伐燕時,其部將李信年事甚輕,而追擊燕軍極為勇敢。始皇前線勞軍時問李信曰:“吾欲伐楚,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對說,不過用二十萬人即足。始皇以後再問王翦,王翦則說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以王翦為老,乃以李信為將軍,與蒙恬共將二十萬人伐楚。這是秦始皇第一次滅楚之戰。

    一、李信伐楚,為什麼會失敗?

    李信的作戰方案是,根據楚國地勢平坦的特點,準備在野外消滅楚軍主力,從而達到滅楚的目的。要消滅楚軍主力,採取兩翼鉗形攻勢以包圍楚軍。所以,李信以一部軍汝水兩岸前進,做正面進攻;而以主力軍由汝水以南地域行迂迴運動,由舞陽-平輿-新蔡-穎昌之道繞出楚軍左側翼,與一部軍會合於城父以包圍敵人。

    項燕是楚軍的統帥,深知大軍在廣闊平原作戰,不能將楚軍陷入秦軍的包圍之中。於是以少數部隊分置於邊界要點以監視秦軍,而將主力集中於壽春以北之淮河北岸地區,準備在秦軍深入前進紛亂之際加以迎擊。最後李信一部孤軍深入,兵力陷入前後分離狀態,項燕趁機集中主力大舉反攻,使李信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李信率殘部急急西奔城父,會合蒙恬軍西退陳邑,築壘固守。楚軍尾追秦軍,秦軍損失甚大,退出楚境。秦始皇第一次伐楚戰爭失敗。

    我認為李信徵楚失敗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李信無法預測秦楚軍的決戰地點,因為楚軍的主力是機動的,而且在楚國本土機動,秦軍要與楚軍決戰,無法尋找到楚軍的主力。李信一廂情願地想和楚軍決戰在城父,結果楚軍主力集結在壽春以北之淮河北岸地區。楚軍是以逸待勞、以飽待飢、以集中對付分散,所以能夠擊敗秦軍。

    二是李信與蒙恬各率一部,兩軍卻不能相互策應、相互支援,這就導致分兵。在楚軍的集中兵力進攻的態勢下,無法進行有效抵抗,導致失敗。

    三是李信率軍孤軍深入楚國境內,無後方補給依託,這使軍隊處於易敗的境地,本身是戰略冒險,給了楚軍集中兵力攻擊的機會。

    二、王翦伐楚,為什麼會成功?

    第一次伐楚失敗之後,秦始皇后悔沒有聽王翦之言,致兵敗辱國,乃親至王翦之居宅,謝王翦曰:“寡人不用將軍之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病不能將。始皇曰:“已矣,勿復言!”王翦曰:“逼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許之。於是王翦將六十萬伐楚。始皇親送至灞水上。王翦請美田宅甚眾。始皇大笑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

  • 3 # 帕里斯國際

    謝邀,主要原因,過於輕敵,。這種輕敵由上而下。因為秦始皇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滅掉了三個諸侯國,韓趙魏,所以這個時候難免舉國上下有些過於驕傲,其二是因為楚國不是韓國,魏國所能比擬的。楚國自身也是一個尚武的國家 而且幾乎長年征戰四方並地無數。他的戰略縱深也比較大。而且楚國曆來也是人才濟濟。所以李信在戰略戰術上都存在著失誤

  • 4 # 阿文說史

    王翦:年輕人不要太氣盛,李信:不氣盛叫年輕人嗎? 各位朋友們這段話是不是特別熟悉呀,我們看過《征服》電視劇的都知道這是劉華強和老虎的經典臺詞,事情的結果還是“年輕人”劉華強用刀捅了別人。在秦國的時候也有一位年輕氣盛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做李信。當然他並沒有像劉華強一樣捅了別人,而是由於他的太“氣盛”為秦國喪生了二十萬大軍,他自己也被現實狠狠的打了一巴掌。當然這也是李信人生的寶貴經歷,最後還是被秦始皇封為隴西侯。其後裔更是聲名鵲起。 那麼今天阿文為我們各位朋友們分析下這位年輕氣盛李信大將軍。

    李信是槐裡(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因他的聰明睿智、強壯勇敢,是秦國將領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如果不是秦始皇敢於啟用他們一批年輕的將領,如李信、王賁等,便不會有後面的隴西侯。

    嬴政在滅趙國的時候派王翦為主將,率領數十萬大軍進攻漳水、鄴城,李信則是打下手的,出兵太原、雲中,與王翦軍隊共同包圍了趙軍,並一舉攻破趙國。這使李信第一次進去了嬴政的眼中。 燕國是一個老諸侯國,不指望變法強國抗秦,卻喜歡使用陰謀詭計。燕國的太子丹傻傻的認為只要把嬴政殺死以後,秦國就不會滅燕了。於是派出了刺客荊軻,以獻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為理由,準備行刺嬴政。最後可想而知,行刺失敗,荊軻被殺,嬴政大怒。遂後派王翦攻打燕國,王翦率領大軍勢如破竹的抵達並攻克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遼東,可太子丹跑了呀,嬴政因為被行刺最恨太子丹了,他跑了還了得。這時候李信帶著數千士兵追擊燕太子丹到衍水,燕王喜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派人斬殺燕太子丹,並將首級交給了李信,此戰以後,嬴政更加信任李信了。

    滅完韓、趙、魏,嬴政信心十足,準備滅南方大國――楚國。戰略的部署是打仗之前必須的課程,於是在朝堂上嬴政也不打算搞一言堂,逐一發問。問到李信說:我打算攻打楚國,李將軍估算一下,需呼叫多少軍士才夠用?”李信回答說:“最多二十萬人。”嬴政又問王翦,王翦回答說:沒有六十萬打不下來。嬴政笑了笑說:“王將軍怎麼越老膽子越小啊,不行你就先歇歇吧,讓年輕人上吧。於是便派李信和蒙武率軍二十萬向南進發攻打楚國。

    李信為主將攻打平輿(今河南平輿北),蒙武率軍攻打寢丘(今安徽臨泉),大敗楚軍。李信接著乘勝攻克鄢郢,隨即率領部隊向西進軍,要與蒙武在城父(今河南平頂山市北)會師。當時楚國將領項燕率領楚軍乘機積蓄力量,尾隨跟蹤追擊李信軍隊,連續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結果大敗李信的部隊,攻入兩個軍營,殺死七名都尉,李信軍大敗而逃。

    李信失敗的原因 一:首先年輕氣盛,和趙括一樣缺乏大戰歷練,但是比趙括幸運。以寡敵眾、以少勝多也不是不可能,白起曾以二十萬軍隊大勝趙國四十萬大軍。那是因為白起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還有上下同欲者的必勝之心,才造就了震驚列國的長平之戰。

    二:秦國軍隊被山東六國曆年來冠以虎狼之師的稱號,所以軍隊的戰鬥力是一等一的。楚國雖然也是強國,但是在軍事上還是差著秦國一大截呢。在五貨合縱攻戰秦國的時候,秦國一反攻,五國軍隊立即潰散,所以李信認為楚軍不足為懼,陷了輕敵之錯。

    三:國家成本問題。王翦用六十萬大軍,咱們各位朋友們想呀,六十萬大軍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成本啊。而且除去在軍營的成本,徵那麼多兵就意味著好多年輕的勞動力種不了地,那就給國家創造不了稅收。我覺得嬴政和王翦那會就根本沒在一個頻道上,王翦作為軍事家,他只考慮戰爭全域性問題,只要能打贏仗,不計成本。而嬴政不光要考慮戰爭全域性的問題,還要考慮國內的經濟、社會的穩定,打仗就是燒錢。所以能用一塊錢辦成的事絕不用十塊錢,這是嬴政的想法。 後來可想而知,嬴政知道以後勃然大怒,親自前往頻陽向王翦道歉,請求王翦出山,王翦率六十萬秦軍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一年多後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李信由於前期的輕敵,伐楚兵敗山倒,在秦國依法治國的國家裡,嬴政力排眾議並沒有處罰他,而是允許他戴罪立功。 那是源於嬴政愛惜人才、重視人才,最後又啟用了他作為王翦的幫手,立下赫赫戰功,封為隴西侯。可見嬴政對他的喜愛那真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說人一生如果能像李信一樣遇貴人相助,那是我們最大的福氣。

  • 5 # 神渡說廣西廣東

    李信徵楚失敗的原因,主要有性格因素、戰略因素、戰術因素、實力因素四個:

    原因之一:性格因素

    1.楚國是實力僅次於秦國的諸侯大國,秦國攻伐楚國的戰爭,註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定是一場持久戰。因而秦軍攻打楚國的統帥,應該是一名沉穩持重的將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為上策。比如王翦這種穩重的型別將領。

    2.而李信的性格,卻剛好相反,是屬於勇猛果敢型的。而縱觀李信的領兵作戰風格,也是一味的猛攻猛打,剛猛有餘而沉穩不足。結果果真是欲速不達,秦軍深入楚國境內,很快就被包圍殲滅了。

    原因之二:戰略因素

    1. 兩個諸侯大國之間的滅國之戰,註定是長期性的戰爭。因而戰略上,應該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切不可採取輕敵冒進、速戰速決的戰略,萬一戰爭中遭遇挫折失敗,那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2. 李信在徵楚的戰爭中,採取的戰略恰恰相反:輕敵冒進,孤軍深入,力求速戰速決,幻想一戰而競全功。只知一味進攻,而不給自己留餘力,李信率領的秦軍焉有不敗之理。

    原因之三:戰術因素

    1. 李信率領的秦軍,一廂情願的想要與楚軍決戰,卻無法尋找到楚軍的主力具體在什麼位置。

    2. 李信率領的秦軍,一廂情願地想和楚軍決戰在城父這個地方,結果卻被楚軍集結主力,在壽春以北所殲滅。

    3. 輕易分兵:秦軍本來就只有20萬人而已,軍隊數量本來就很少,在未殲滅楚軍主力之前,就提輕易前分兵了。

    4. 分兵後不能呼應:李信部與蒙恬部,在分兵後卻不能相互策應、相互支援,不能集中兵力與楚軍決戰。

    原因之四:實力因素

    1. 楚國作為實力僅次於秦國的諸侯大國,實力只是比秦國差一點點而已,差距並不大。而且楚國疆域廣闊,戰略縱深要較一般的諸侯國大得多;而且楚國軍隊眾多,無論是軍隊戰鬥力或者保家衛國的戰鬥意志,都不容小覷。

    2. 攻取這樣一個與自己體量相當的諸侯大國,秦國只給了李信20萬軍隊率領攻打。20萬軍隊在現代已經是不少了,在戰國時期也算是多了。然而放在攻打楚國的滅國戰爭中,20萬軍隊卻是顯而易見的遠遠不夠的。要知道後來到了王翦伐楚,可是整整出動了60萬秦軍部隊。

    3. 20萬軍隊就想滅了與秦國體量體量、實力、地位都相當的楚國,顯然是痴人說夢的,因而李信率領的秦國這20萬軍隊就被楚國包了餃子,只有李信及少量親衛逃出。

    正是因為李信的性格因素、李信採取錯誤的戰略因素戰術因素、以及秦軍與楚軍懸殊的實力因素,李信徵楚遭到了重大的失敗。

  • 6 # 人民正能量

    秦始皇在統一秦國滅楚的過程中,分別徵求王翦和李信需要兵力的意見,李信說只需20萬,王翦說最少60萬,秦始皇最終決策讓李信和蒙恬率領20萬大軍攻打楚國,結果出人意料的失敗了。李信失敗的原因很多,我想是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李信的過於自信是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主觀原因,要知道王翦是老將、而且在統一六國中,他一個人就滅了燕、趙、楚國三個國家,他能要60萬軍隊,肯定是有他的深刻考慮,而李信張口就只要20萬軍隊,首先他自信輕敵的思想就害了他。

    第二:兵力相對較少,在秦國滅楚的時候,楚國當時有大約50萬軍隊,李信只有區區20萬軍隊,兵力相對處於弱勢。中國有句話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秦國本來有60萬,就不應該只用20萬,而應該做好充足的兵源準備。

    第三:李信的戰略戰術策略有嚴重問題,這也是失敗的很重要原因。首先,李信一心找楚國的軍隊決戰,但是又對楚國軍隊的部署和主力集結地點不瞭解,最後在楚國軍隊的以逸待勞的機動作戰中擊敗。其次,李信和蒙恬也不宜分兵作戰,兩個人應該互補作戰,互相支援。

    第四:秦始皇對於李信的驕傲自信應該有足夠的警惕才行,他當時剛剛滅掉燕國,頭腦有點熱乎。剛開始就答應了李信的要求,而忽略了大將王翦的想法,在這件事情上,秦始皇也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

    第五:楚國方面很清楚是面臨的滅國之戰,對此戰非常重視,派出了最有名的大將項燕統帥軍隊,此外,戰略戰術工作做的相當到位。不僅掌握了秦軍的部署情況,而且做好了情報工作。

    正是在李信本人、秦始皇楚國三方綜合雜糅的情況下才導致了李信的失敗,幸好秦始皇是一個明白人,知錯就改,知道李信失敗後,親自去請王翦率領60萬再次伐楚,才一舉滅掉楚國。

  • 7 # 弋北談古今

    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6年以及之前,先後擊敗韓、趙、魏三國之後接著吞併了盤踞在北方的燕國。這時天下只有南方的楚國才可以作為秦國的對手,在秦國軍隊多次擊敗楚軍之後,嬴政下令發起對楚國的進攻。在這之前先是詢問了身為老將的王翦吞併楚國需要多少部隊,王翦出於謹慎便回答需要六十萬軍隊。六十萬軍隊,就算是秦國也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派出去的。而少壯派的李信則回答需要二十萬便可以擊敗楚國,於是嬴政便下令使李信率領二十萬秦軍進行滅楚大計。但是,李信這二十萬大軍被項燕擊敗,損失慘重,只好撤退。而李信會到秦國之後嬴政並沒有對李信進行重罰,由此可見這次失敗固然有一部分責任在於李信,但是大部分失敗的原因是在其他方面。

    一:最重要的一點是,昌平君突然的謀反使秦軍大亂。

    昌平君原本就是楚國人,但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計程車隨處遊蕩,為其他國家效忠,所以昌平君在秦國也不稀奇。並且昌平君曾經幫助嬴政平定呂不韋、嫪毒之亂,深得嬴政的信任,隨後任秦國丞相輔佐秦王治理。不得不說昌平君隱藏地很深,可以在多疑的嬴政身旁一直生存下去。在得知了秦軍要準備進攻楚國,執行吞併天下的大計的時候,昌平君就千方百計的要參加這次遠征行動,並且還和楚國項燕等將領取得聯絡。因為深深昌平君的嬴政即使心有懷疑,也不好多加阻攔,於是昌平君得以隨軍出發,並且帶領一隻軍隊駐守主力軍隊的後方。

    當李信、蒙恬等人在前線與以項燕為首的楚國軍隊廝殺的時候,昌平君突然起兵反秦,使前線軍隊大為撼動。於是為了解決後方出現的問題,李信不得已回頭進攻昌平君。但是項燕等楚國軍隊緊緊跟隨,最後大敗以李信為首的秦國軍隊。這次征討行動失敗與昌平君的突然倒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直接促使了李信的失敗。

    二:李信身為少壯派將領,雖然參與了大量的戰爭,但是作為主帥的實力略微不足。

    李信等人是嬴政極其欣賞的一批年輕的將軍,本身也有著極強的實力,曾經和王翦等人聯手進攻六國,並且也是立下了漢馬功勞。但是李信在這些戰爭之中只是作為一名前線戰術指揮官,帶領著一批數千人或者數萬人的部隊執行戰術反擊戰術包圍等,沒有過在帳篷中指揮大戰役的決策經驗。而楚軍方面則是有著極為豐富指揮大規模作戰的項燕,並且楚國還有內應-昌平君。所以當秦軍被兩面夾擊的時候,李信的戰爭經驗難以支援他做出正確的選擇,於是在李信率領的秦軍被楚軍兩面包圍之後,不可避免的被擊敗。

    三:李信過於輕敵,沒有考慮到楚軍的反抗會有多麼激烈。

    在戰爭開始之前,王翦因為參加指揮了多次滅國戰爭自然知道要消滅這麼龐大的楚國需要耗費多少兵力,所以一開口便要六十萬軍隊。而李信以為這一次的戰爭會像之前與楚軍作戰一樣,楚軍一觸即潰,低估了楚軍反抗的程度。所以,李信只開口需要二十萬軍隊。並且在戰爭過程中,李信沒有對軍隊的後方進行一定的控制,使昌平君有倒戈的可乘之機,最終出現了被兩面包夾的危機。所以,李信這一次的失敗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過於輕敵所導致的。

    這一次的失敗對於秦國來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二十萬的軍隊說沒就沒了。李信雖然是兵敗的第一責任人,並且由於李信沒有指揮大規模作戰的經驗於是使這次軍事行動沒有確定成果還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昌平君臨陣倒戈實在是太過突然,對戰局起了難以挽回的結果,嬴政也清楚這個原因,所以戰爭失敗以後也沒有對李信採取過多的處罰。但是,秦王嬴政在這第一次進攻失敗以後拜王翦為主帥,帶領秦軍六十萬徹底擊敗楚國。楚國隨著楚王的死亡,項燕的自殺也宣告著滅亡。

  • 8 # 積翠古亭

    戰國末期,李信統帥二十萬秦軍發動第一次滅楚大戰,最終以慘敗告終。此次大敗,作為最高統帥的李信自然難辭其咎,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李信身上,似乎也不大合理。秦軍的這次前所未有的慘敗,原因事實上是多方面的,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談一談:

    在取得連續滅國之戰的巨大勝利之後,秦國廟堂高層,特別是秦王嬴政對滅楚之戰缺乏清醒的決斷。在王翦王賁父子連滅三國的形勢下,作為秦軍新一代年輕優秀將領的李信,急於證明自己,立功心切,戰略上輕忽冒進,把一場滅國大戰打成了一場“奇襲戰”。在韓、趙、燕、魏先後覆滅的巨大恐懼陰影下,四分五裂,互相掣肘的楚國廟堂高層終於振作了一把,決意一致抗秦,一代名將項燕也非泛泛之輩,戰略得當,用兵得法。

    下面分別具體說一說。

    秦王對滅楚之戰缺乏清醒的決斷

    在李信率軍滅楚之前,秦國已經先後滅掉了韓、趙、燕、魏四大戰國,這一連續滅國大戰的巨大勝利,使秦國的廟堂,尤其是秦王嬴政有些膨脹了。雖則如此,一向穩健的秦國廟堂高層,在第一次滅楚之戰前夕,還是召開了一次高級別的對楚軍事戰略會議。這次會議其中有兩個重要議題,一個是確定滅楚之戰的用兵數量,另外一個是確定滅楚之戰的統帥。

    據《史記.王翦列傳》記載,關於用兵數量,秦王嬴政首先徵詢了李信的意見,“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現在,我下決心要攻滅楚國了,以將軍的謀劃,需要多少兵力才足夠呢?李信的回答很自信,“不過用二十萬人”——不多,二十萬人足夠了。然後,秦王又問王翦,王翦的回答很平靜但很堅定,“非六十萬人不可。”顯然,這兩個基數的差距太大了。於是,顯然已經驕傲起來的秦王嬴政,大笑著感慨說:“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王將軍已經老了,膽子小了。李將軍果然壯勇,他的說法可行!

    王翦果真老了嗎?素來洞察大勢、用兵穩健的王翦,能夠堅定的說“非六十萬不可”,顯然不是信口雌黃,老來怯戰。據實而論:楚雖疲弱,然年年有戰,族族有兵。楚乃分治之國,非但世族封地有財有兵,即或百越部族,也是城邑林立互不統轄,幾類殷商諸侯。如此,楚王縱成戰俘,楚國亦未必告滅,此等大國,聚兵外戰確實難而又難,然抵禦滅國之災,潛力確實極大。

    況且,對楚之戰,非對趙之戰。秦趙經年廝殺,地熟人熟,自可預定方略。秦楚之間諸般差異極大,且大戰不多,六十萬也是王翦基於楚國大勢,作出的較為穩妥的大局決斷。總而言之,楚非尋常大國,非做舉國決戰之心,不能輕言滅之。只可惜秦王沒有聽進去,秦國的其他軸心大臣諸如李斯、尉繚、蒙恬等似乎也沒有盡力勸阻,王翦素來明智,也沒有力挺,而是辭官歸鄉了。

    於是,在一個接連勝利的歷史時刻,一個極其嚴重地錯誤決策作出了——以二十萬兵力進行滅楚之戰。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策,顯然對楚國之大勢、滅楚之大戰略缺乏清醒的決斷。

    李信立功心切,輕忽冒進

    從之前的統一戰爭進行的過程來看,具備滅楚統帥資格的秦軍將領至少有六個,分別為王翦、蒙恬、王賁、李信、辛勝、楊端和。其中王翦、蒙恬自不待言,幾乎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層面人選。可是,蒙恬在九原防備匈奴,無法抽身;王翦由於要求兵力過大,也就放棄了。辛勝、楊端和兩人是第三層面的人選,因為,這兩個人在之前的滅國大戰中都擔任過副統帥,但是都沒有表現出過人的才具。所以,在本次選拔中,這兩人事實上已經退出了秦軍正選統帥的層面。

    王賁、李信是第二層面的人選,此時的王賁已經歷過奇襲楚國、平定韓亂、攻滅魏國,其赫赫名將實力已經被朝野所認可。李信在之前的滅國大戰中,雖也嶄露頭角,但是還欠火候。就實際狀況而言,滅楚統帥以王賁最為合適。

    但秦王選擇了李信,這也是一種戰功平衡考慮,王翦王賁父子已經連滅了三國,其功勳之大,無人可比。在崇尚軍功的秦國,功勞不能讓一家獨佔了,此前的事實也證明了李信的將帥才具,任命李信為滅楚統帥,是一種妥當的政治抉擇。

    對於李信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這是一個絕好的證明自己非凡才具的機會。而且楚國之大,滅楚必將成為唯一能與滅趙抗衡的統一華夏的大戰,其統帥之功業將名垂千古。

    李信很激動,但是悲劇也由此產生——求功心切,勢必輕忽大意,況且還兵力不足。

    就具體戰法而言,據《史記.王翦列傳》記載,李信的南下進軍方略大概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兵分兩路猛攻楚軍,李信攻平輿,蒙武攻寢城,這兩戰,秦軍迅速擊潰了楚軍,分別佔領了兩座淮北重鎮,獲得了很大的勝利,史書的記載是——大破荊(楚)軍。

    第二階段:秦軍再度兵分兩路,虛實結合,直接進攻楚國都城。這次作戰的實際效果,史料只有“破之”兩個字。從後面的戰況來看,這裡的“破之”,應當是破軍,而不是破城。

    第三階段:轉移城父,合併修整階段——李信引兵而西,與蒙武會城父。

    從這三個階段的戰爭程序來看,秦軍統帥李信急於一舉滅楚,又極度蔑視楚軍,拋下堅甲重陣無以撼動的秦國步軍,單獨以鐵騎大軍閃電南下,輕兵疾進,全然長途奔襲戰法,前幾戰一路順風順水,李信自然也很是得意。但是長途奔襲,必然無法攜帶大量的大型攻城器械,所以第二階段無法攻克楚國都城(郢都),只是擊破了楚軍,完全也在情理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李信只能另行建立駐紮基地,以謀求再戰。最後,李信主力與西北方向的蒙武軍取得聯絡,約定在城父匯合,以重新建立作戰基地,使大軍獲得暫時休整,而後決定再戰方略。而另一個可怕的事實,也被驕狂的李信軍所忽視,兩軍會合的同時,項燕派出楚軍一部,秘密尾隨於秦軍之後——荊(楚)人因隨之。這支秘密楚軍的主要任務就是:當總攻擊開始後,立即緊緊咬住秦軍,不使其脫身。

    本來是一場滅國大戰,活生生打成了一場長途奔襲戰,長途奔襲往往重在出奇制勝,輕便靈動,攜帶的糧草輜重,重型兵器,攻堅器械必然較少,一旦受挫,勢必進退兩難。而滅國大戰則恰恰相反,需要大型攻堅,紮實推進。所以不久之後,李信秦軍的災難,突然來臨了。

    第四階段:楚軍完成秘密集結,突然發動總攻勢。這個階段據史料記載,基本事實大概有四個方面:

    其一,秦軍兩軍會合後,輕忽大意,準備不足,倉促接戰,迅速被楚軍連續衝破兩道營壘,開始大敗潰退——大破李信軍,入兩壁。

    其二,楚軍開始大追擊,連續追擊三日三夜,一頓飯的耽擱都沒有——三日三夜不頓舍。

    其三,楚軍追擊戰中大獲全勝,殺死七名都尉(秦軍中級將領)——殺七都尉。

    其四,李信秦軍傷亡慘重,餘部逃回秦國。——秦軍走。

    總之,這一戰,秦軍敗的很慘。

    名將項燕力挽狂瀾

    面對秦軍南下的洶洶之勢,前有韓趙燕魏覆滅之鑑,可以說現在是楚國迫在眉睫的大災難,楚國各世族大臣,雖然平時爭權奪利,互相掣肘,但此刻還是有數的。一旦楚國攻滅,自家的那些封地還能獨存嗎?所以楚國的廟堂算是振作了一把,昭、屈、景、項四大世族最終達成一致,全力支援大將軍項燕統帥國府和各世族封地楚軍抗秦,並以令尹昭恤兼領大軍總後援諸事,全力督導大族封地的糧草徵發與輸送。

    項燕是一位清醒實際的將領,對楚國的大勢有著清醒的評判,若是楚國軍力能如臂使指,最佳的防禦戰略自然是以更北面的陳城為根基,大軍既可以有效抵禦,更可在時機有利時伺機反擊秦軍。然則,日下的楚國已經支離破碎,統屬之難無以言說。更有一點,楚國南遷郢壽之時,幾乎將豐饒富庶的陳城搬空,人口流失,商旅銳減,糧草輜重全然沒有了根基。若再度以陳城為根基,只怕糧草輜重輸送的數百里長線會立即成為第二個長平大戰的趙軍。當此之時,項燕只能收縮防線,聚集有可能聚集的最大軍力,扼守南部咽喉與秦軍一戰,當時上策。

    項燕最終向楚王上書的總體方略為:棄淮北之北,避秦軍鋒芒,不棄淮北之北,楚軍無以迴旋。保淮北之南,伺機而戰,不保淮北之南,楚國無以立足。面對亡國危難,楚國廟堂對此沒有爭議。楚王負芻當即決斷:抗秦戰事悉交大將軍運籌,無須先報後決。

    項燕不愧為戰國末期的天下名將之一,其用兵,既慎重周密,又善於果敢決戰,面對李信軍的洶洶之勢,項燕意識到與秦軍正面擺開戰場決戰,楚軍沒有此等實力,是故,先是以節節敗退的方式,引誘秦軍深入。而後尋覓合適條件,再突然發起攻擊,最終戰勝秦軍。

    在楚國一盤散沙的惡劣態勢下,面臨滅亡的緊急關頭下,項燕最終力挽狂瀾。

    總結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失敗,對於秦統一中國的精神意義是巨大而深遠的。它給這個即將成型的強悍而驕傲的帝國,及時敲響了一個警鐘——即或是具有正義性的統一戰爭,也是殘酷的,廣袤的楚國更是不能忽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夏文明是否是從西方傳入?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