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槐樹下7
-
2 #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教師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評職稱?
對相當多的教師而言,評職稱一直是一個讓人揪心的話題。
在過去,高階職稱指標少,崗位少,等著評高階的教師有特別多。沒辦法,只能等,慢慢來。那時候基本上就是按工齡長短依次輪流晉升高階職稱,年齡最大的老教師先來。
這樣的辦法大家都毫無怨言,工作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即將退休,誰都不忍心去爭,去搶。
後來有一年我所在學校有個中年教師等不及了,只有一個高階名額,他就和一個老教師互掐,結果名額作廢,兩敗俱傷。
再後來有人看到高階職稱每個月可以多拿一千元左右,而且高階職稱評審政策調整,側重看業績條件。於是開始有人去爭榮譽,去搶優秀,花大價錢發表論文。這樣的形式下,一些教師只能選擇放棄。
說白了,在一些人眼中,高階職稱之所以成為香餑餑,一句話,就是奔著高工資來的。
面對高階職稱,晉升與否,無非是錢多錢少的問題。好在好多教師能放得下,看得開,想得通。能評上當然高興,評不上也不怨天尤人,工作照樣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我身邊就有這樣幾位可敬的老教師。乾的活比別人的多,工作兢兢業業,可是各種榮譽、考核優秀就是和他無緣。小他十歲的都是高階教師了,他還是穩穩當當的中級職稱。說到職稱,他呵呵一笑,只要我活得健健康康,工作問心無愧,評不評高階職稱都能行。
-
3 #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積極參與,全力以赴,努力爭取!
評職稱,可以說是教師個人除了競選校長之外、最大的事了。
職稱晉一級,就能多領一級的工資,每月1000多,一年就是10000多。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工資待遇普遍不高的老師來說,是一筆“雪中之炭”,甚至是救命錢!
而且,評上高一級職稱,除了經濟收入之外,還能收穫榮譽,給自己、愛人、孩子、父母爭一口氣。畢竟,人們說起來,高階教師要比初級教師好聽得多!
所以,評上高階職稱,是名利雙收的好事情!
唯其如此,評職稱一定要積極參與,努力爭取,全力以赴!
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無論前面失敗了多少次,只要還有機會、還有希望,就要以更大的精力、物力去爭取!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參評,而且爭取評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這不是拜金主義,而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的殘酷現實把人逼到了這一步!
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只要不到退休的那一天,就一定要積極向更高階的職稱努力,永不灰心懈怠;除非沒有一點點希望罷了!
-
4 # 丠乧
我們學校2016年分配了一個高階教師名額,論資歷、論能力、論教齡、論貢獻等都非我莫屬,但校長要吃拿卡要2萬元,我放棄了那次評職稱。蒼天有眼,2018年國家政策30年教齡不受名額比例限制,填表時校長把公章鎖起來,我花了點小錢給校長,晉升了高階教師。
-
5 # 正能量老頭兒
我也是一名教師。我認為,對沒有灰色收入,只有純工資的教書匠來說,職稱和績效工資都顯得非常重要。無可奈何,僧多米少,因此很多人為此費盡了心思。這是誰的錯?教師也是人,所以我們不必苛求教師!
-
6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教師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職稱? 教師又能夠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職稱呢?職稱一直是一些老師的痛。邊遠山區相對來說比較好評職稱,但是生活條件太過艱苦,沒有幾個人能夠在邊緣山區熬過評職稱的年限。但凡什麼鎮學校、縣城以及縣城周邊、大城市就更不說了,都不好評職稱。
我1996年參加工作,剛參加工作時,是在我的母校——一所九年一貫制農村學校。那裡地處兩縣交界處,交通不便利。工作兩年後我調到我丈夫工作的學校,是一所比較大的鎮完小,一待就是十年,按理說,早就夠評職稱的條件了,什麼論文、獎勵、優都是齊全的,但就是沒有職稱名額,比我先出來十來年的老師都沒評上。
2008年,我調入現在這所學校,老教師居多,新調入的老師需要五年才能競爭職稱。一等就是五年,好不容易可以競爭了,結果卻好幾年一個名額都沒有。於是乎,我是2016年才申請評職稱,檔案是2017年才出。
對於評職稱,我覺得最好是順其自然,把評職稱應該做的準備工作做好,有機會就爭取,實在沒有,也不用太在意。說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我們一起參加工作的同學多年前就評了高階職稱,而我還是中級職稱。如果要去在意的話,可能早就氣得難以活下去。我有一位朋友曾經因為職稱與同事發生爭執,還有人為了職稱假離婚,博取領導同情,也有人因為職稱向同事求情,在領導面前痛哭流涕……反正因為職稱花樣百出。
結束語:因為職稱可以說是眾生永珍,很多老師工作一輩子都沒評上職稱,這對於老師的確有些不公平。但是老師們只能調節心態,事情往好處想,只要身體健康,多活幾年,或許比因為職稱不擇手段要強得多。
-
7 # 全民話教育10911
職稱評定的初衷是為了落實教師薪酬,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由於評審過程缺乏公正、公平,加之每年分配的職稱名額不能滿足教師的需求,導致教師間的惡性競爭,嚴重地汙染了教育生態,教師怨言四起。
有的教師認為:“珍愛生命,遠離職稱!”
有的教師認為:職稱是壓在自己頭上的一座大山!
這些心態顯然是消極的,我認為,教師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職稱評定!一、教師應該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晉級職稱教師非常重視職稱評定,在教師的眼裡,職稱既是高工資的象徵,又是教師能力的象徵。作為教師,如果在退休之前,評審不上高階職稱,就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恥辱!所以,每一個教師都向著高階職稱進發。我認為,渴望獲取高階職稱沒有錯,但如果採取不當的手段,不擇手段的去晉級,那就不對了!有的教師平時不注重教學,一味地為評職稱撈分而撈分,抄襲論文,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模範,有的甚至金錢開路,用錢買通關係等等,使職稱評定失去了公正,也失去了職稱評定的初衷。這些做法都是極不正確的。作為教師應該腳踏實地,本分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公平競爭,如果人人都能夠潔身自好,職稱評定就會少一些汙漬,這樣的職稱晉升才能心安理得!
二、學校或有關部門應該實事求是,公正、公平做好職稱評定工作職稱相對於教師來說,屬於一個熱門問題,大家都十分關注,如果作為學校或有關部門不能夠公正、公平的對待每一位教師,徇私情,走後門,就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所以,評審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實事求是,條件具備的一個不漏評上,條件不夠的堅決不多報一個,這樣教師覺得公正,一則無怨言,二則更能夠激發教師創造條件的積極性,這對教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不這樣,人人都靠歪門邪道晉級,哪個教師還有心教書育人?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放寬條件,傾斜一線教師,傾斜鄉村教師,傾斜老教師,適當增加職稱名額,盡最大努力滿足教師需求!
總之,每一位教師應該積極對待職稱評定,對職稱評定持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公平競爭,不舞弊,不悲觀,心情陽光面對職稱評定。如果人人這樣,那麼,職稱評定也不至於是目前這種局面。好在上級已經關注到教師的職稱評定,實施了有利於教師職稱評定的好方法,好措施,廣大教師職稱評定的春天到了! -
8 # 微雨潤苗
問這個問題的題主,估計和我的遭遇差不多,很多年都沒評上職稱,所以想透過調整心態讓自己釋懷。
又一年即將過去,身為一線教師,這一年中令人遺憾的事情挺多的,這些遺憾的事情中,總有一件事讓人如鯁在喉:今年的職稱依然保持“原地踏步”的狀態。
在十多年前,職稱評聘是自然晉升的,教學年限到了即可評上中級職稱。但如今一切都變了:想要評上中級職稱,不僅要學歷、班主任年限、職稱考試證書(三年就過期)之類的“硬體”達標,還要有各種款式的說課、開課之類的“軟體”要求,更讓人鬱悶的是每次其他地區評職稱的名額嚴重氾濫的時候,自己所在的地區“沒有職數”(沒有評上職稱的名額)……
需要寫請帖的時候,人家會說:“老師,你字寫得挺好看的,請幫忙寫一寫請帖吧!”需要寫春聯的時候,人家會說:“老師,這一次又要麻煩你了!”當用不著你的時候,鄉村教師在別人眼中的存在感還是很低的。為什麼?就因為你只是一個既沒有前途又沒有“錢途”的窮教師而已!如果鄉村教師腰纏千萬貫,還會有人對你選擇性遺忘嗎?
評不上職稱,你能咋辦?憋著!常年評不上職稱,你又能如何?忍著!職稱考試的證書三年過期一次,但職稱評聘遙遙無期,你還能怎樣?學阿Q同學,用傳說中的“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多參加考試可以預防中老年痴呆症……一線中小學教師,應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評職稱?我覺得應該做一個純粹的老師。
8個小時之內,做一個純粹的老師。不管這個社會如何對你,既然你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老老實實、兢兢業業、安安心心地從教,讓自己的每一堂課都儘量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獲,能扶得起來的孩子,儘量扶一把,教書育人盡人事聽天命。別人是否尊師,是否重教,那都是別人的事情,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至於職稱,能評上固然可喜,評不上也就算了,早評晚評遲早都能評上,就算一輩子評不上,心態好一些,健康長壽活個上百年,差不多什麼都賺回來了。
從教生涯之內,做一個純粹的老師。我們只是一介教師而已,“人類靈魂工程師”之類的高帽子,看看就好。作為一線教師,更不要把自己當成“蠟炬成為淚始幹”的蠟燭,教師除了照亮別人,更要照亮自己,在奉獻的同時別忘了成長。教書育人的每一天,學生在成長,老師也可以在進步,教學相長才是走上三尺講臺最正確的姿勢。職稱有多高,並不意味著你的水平就有多高,只有真材實料的老師,才能在從教的路上行穩致遠。
當一線中小學教師,可以偶爾抱怨,但不能每時每刻都像祥林嫂一樣抱怨著,那樣會讓自己越來越頹廢。8個小時之外,只要不違規不違法不違背道德底線,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賺一些外快,讓自己和家人在經濟上少一點負擔,在生活中多一份愜意。正如人民日報所說的——沒有快樂的老師,就沒有幸福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幸福一些,那麼教師要耗盡“洪荒之力”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的脊樑挺起來!
-
9 # 佩玉的爸爸
問題可能涉及到我個人覺得涉及到2021年,我們的第1個百年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會滿足一大批人的職稱晉升需求,所以在目前為止,很多地方的職稱評審並沒有開展,具體的原因可能只有本地的一些重要官員和本地財政系統上的一些人員才知道。
剛把這個問題,思考者變成了普通老師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對於大多數老師,對於大多數依靠自己工資生存的老師來講,職稱問題是擺在他們面前,擺在他們人生以及職業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挑過了這件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像扶貧一樣,沒有了根基。
我對於現在僧多粥少這一個現象,大多數老師我覺得最正常的心態應當是放平心態積極應對。
所謂的放平心態,主要是現在名額太少,幾十個人甚至幾百個人爭一個名額,那麼能夠獲得者不僅僅是憑藉著實力,更多的是複雜原因,當然實力也是非常必須的,在這種大的環境下,我們如果不放鬆心態的話,最終恐怕心裡抑鬱的就是我們在座的每一個普通的老師。
到每一個老師的時候,也就是我們如果有資格報名的話,那麼我們就報名,我們把能夠提供的所有的手續和證件,積極的準備,認真的上交,這才是最重要的,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積極的工作,認真的負責,為自己精神支撐打下一個良好和堅實的基礎。
我想對於大多數普通老師能做到的只有這兩步,也就是類似於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樣的一種坦然的心態而已,其實大多數人也只能這樣做,除了這樣我們還有什麼法子呢?沒有。
職稱問題肯定會改革的,這是目前。已經看出了許多許多的可能。
-
10 # 薇笑的奶奶
何必糾結,我1992年開始工作,2009年才有資格評職稱,因為我2004年才考試進城調到高中,我在初中教了十二年地理,教的副科,情商也不高,而且那時送禮厲害,需要三千左右吧,透過給評委購物卡或給充兩三百電話費,我一直比較摳,不捨得,因為老公下崗只是一位打工的,家庭經濟一般,並且剛買了樓房,所以我從沒送過禮,再加上教副科,就一直沒評上高中,2004年調到高中,一下子沒送禮就評上中一,因為是所有人都有指標,一個不下,我幸運一次,到了高中,我教了主科,真的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做了班主任,又連著教了三年高三,成績全區名列前茅,天真的以為高中公正,我又特別投入,可惜我太天真了,我等到2010年我夠資格評高階了,高階指標少了,雖然我加分在本單位居前列,可是那些年輕的和教副科的開始下手送禮了,有人告訴我為了評高階有人送了五萬,而我們縣城的房子才三千多的塊一平米,我在2008年有買了一套房子,錢又花光了,真的一分錢沒有,我沒那麼清高,有錢我也送,可是我當時已經買了兩套房子,住一套租一套,總不能借五萬送禮吧,還有我覺得我加分多再教高三有希望,可是我下來了,連著四年,總共給了十五個名額,參評的有五十人左右,除了業績更多的是金錢的較量,就那樣我跟人家才差不到0.1分,那幾年真的煎熬,只有拼命工作,每年到評職稱的那幾條號啕大哭,真的痛苦,教高三拼不過啥都不幹的,因為人家有錢又權,評委年年規定有一半是領導班子,我知道如何送禮就是不捨得,錢都買房子了。熬到2015年,終於熬到抓鬮評委,領導班子就一位了,可是參評規則又變了,教齡加分不佔優勢了,傾向班主任了,任五年班主任就比我們這些老教師幹20多年教齡加分還多,我終於明白這是擺明了要淘汰我們這些辛苦工作的沒擔任班主任的老同志了,誰不想上進,我可以說我在高中工作了十幾年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為學校分擔太多,晚上值夜班在女教師中最多,我們有住宿生,2013年我就看透了,加分再多不送錢不行,等評委換了抓鬮了,我加分又是最少的之一了,我們幾位老教師成了什麼?還好我在2013年就看透了,如果評不上高階我2023年退休,還有十年職業生涯我不想再受評職稱的煎熬,果斷不再教高三,2013年果斷賣掉縣城出租的那套房子,去天津市買了一套房子,同事輔助老公做兼職,沒想到當年就賺了十萬塊錢,從此再沒見過高三,同時2015年又賣掉自己住的房子,把錢分為兩部分,趁著房價便宜在縣城買了一套洋房,在天津市又貸款買了一套房子,沒想到2016年房價長得那麼快。在2015年為了曾經因為評職稱受的那些委屈,那些號啕大哭的夜晚,那些晚上哭完第二天還得高興的上班的日子,我鼓勵老公辭職,告訴他大膽去做點小生意,不要擔心賠錢,給他三年時間,如果賠了,本錢是自己的,我的工資能養家,如果賺了我就去遊山逛水,我是教地理的,喜歡旅遊,當然,我是不甘心,因為我知道我不是沒能力只是情商沒那些高階而以,那最後的十年職業生涯我不能總沉浸在悲傷之中,我要自救,我要換個想法培養老公和兒子,他們都沒讓我失望,兒子985大學畢業後在市裡找到穩定工作,娶了媳婦,生了兩個孩子,而我在2019年放棄縣城重點高中的工作調到最偏遠的鄉村初中,又去教副科了,和自己和解,職稱滾蛋吧,是金子總會發光,今年因為開證明又見到到年的領導之一,我出門的時候,他悄悄的說一句話:真他媽能耐!這是他對我,到年他的屬下,一位評不上高階的女教師的評價,當時一屋子的領導班子。我當時真的出了一口惡氣,想起李白的一句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職稱,我承認評上的是乾的好的佔絕大多數,但我絕對是被欺負的,我也想嘔心瀝血幹工作,也曾在高中這麼工作十幾年,可是評職稱讓我絕望,當然也激勵我打開了另一扇窗,現在我正在安徽黃山,老公帶我開車自駕從天津來到了我心心念唸的天下第一山,此時,我更加不在乎評職稱了,如果我順利評上高階,一年只多掙一萬塊錢,老公還繼續打工掙著民工的工資,因為我真的生日了,把老公培養輔助成小老闆,所以有失就會有得。還有想開後,身心都舒暢了,這幾年遊覽了祖國的絕大部分大好河山,地理專業的我立志走遍祖國大地,更加熱愛祖國,好好養好身體,爭取多掙退休金,初中副科沒壓力,等退休,好好掙退休金,我堅信,只要身體好,掙得退休金多才是幸福,不想在高中受累了,當然我去鄉村也是為了離天津市近,我已經移居市區,坐公交車四十分鐘到市裡,我工作的鄉村還不錯吧,並且還漲了500塊的鄉村教師補助,不錯吧,希望沒希望評上職稱的同仁們不要太悲傷,不值得,想開點吧。
-
11 # 旋風教育
教育部門的職稱評定是教師們提高薪資待遇的重要途徑,但很多學校存在符合評定條件的老師多,職稱指標少,既僧多粥少的現象,由此產生出了諸多弊端,且這些弊端十分難以避免。
01、職稱評審工作帶給學校的是諸多弊端。
由於評上職稱後工資會大幅上漲,也是對老師工作成績的肯定。因此,凡是符合條件的老師都會努力爭取,這無可厚非。但投放到每一所學校的指標卻十分有限,這就構成了需求矛盾,並由此產生了正當和不正當的競爭。正當者積極準備相關材料、優質課課件、論文等以備評審;不正當者卻背地裡請客送禮、拉關係走後門、抄襲論文等手段以予應對。這些不正當的競爭產生出來的惡果就是摧毀了老師之間的相互信任,勾心鬥角、爾虞訛詐,嚴重破壞了學校原本有的好的教育生態環境,也違背了職稱評定原本應有的初衷。同時也阻礙了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
02、教師應以平常的心態面對教師的職稱評定。
對職稱的評審老師應以平常的心態應對,以積極的態度爭取,以相互諒解的心情處之。因評職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己經顯而易見,個體老師誰也改變不了,你生氣也沒有用,氣壞的是自己的身體,你發火還有人竊笑,你泰然處之有的人或許還會心裡發虛。職稱是身外之物,不評也罷,身體才是自己的,好好保重身體才是王道。
評職稱雖然存在諸多問題,有人為因素,但也不盡然。職稱評審的許多指標均是由評審人員主觀判定,就像評判一篇作文一樣,有的人給90分,有的給95分,有的人卻給85分等等,你會說誰不公平呢?不能。這與評審人員的修養、能力、學識、和對事物的態度、看法密切相關。所以說對職稱的評審誰都做不到和數學題一樣有一個並且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職稱評審中的種種詬病,上級部門一定會在適當的時間進行職稱評審綜合改革,使職稱評審工作盡最大努力的實現公平、公正、公開。
03、職稱評審應該合格一個評定一個。
職稱評審中出現的矛盾,歸根結底就是職稱指標數量和老師評審數量之間的矛盾,即符合評審條件老師多而職稱指標少而引發的。強烈建議職稱指標不受限制,合格一個評定一個,否則矛盾永遠得不到有效解決。
試想,如果某個學校有5人符合上高階職稱條件,職稱指標卻只有三個,誰上誰不上呢?這就是產生矛盾的根源,並且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難怪一說起評職稱,老師們便滿腹牢騷。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職稱制度本是激勵老師積極工作截然相反的效果。
因此,要切實發揮職稱評審工作的積極作用,而不是消極作用,就必須成熟一個評定一個。但必須嚴格把關,細化評審指標,一一對照,使每一個老師的素質、水平與自己的評審的職稱相吻合,無愧於自己相對應的職稱。不允許任何尚未達到職稱標準的老師矇混過關。
-
12 # 鄉下人1個
給教師評職稱,這不僅正常而且重要,因為能使教師積極有序地做好教育工作。
給教師評職稱,教師自己也起不了什麼作用。我就想不通,為什麼這麼一件好事,卻做得怨聲載道?比如一個問題吧,中教高階的評聘,把那個名額限得死死的,既不符合邏輯更不符合實際。評職稱有條件,你不合格所以評不上,誰都能接受;但說名額限制,連報名的機會也不給,誰能接受?一個學校的高階教師越多越好,怎麼反而被限制?難道是不合格教師越多越好?設定職稱,當然希望評上的教師越多越好,怎麼反而限制參評?職評過程中的這種無理由限制行為不僅有悖初衷而且違背常理,極大地打擊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廣泛詬病則成必然現象。
這種做法,除了為了權力尋租還有別的解釋嗎?望有識之士教我!
-
13 # 楊哥之翩翩舞
用質疑、批判、理性的心態面對。
一,質疑。
質疑評職稱的好處在哪裡?是哪些人評了高職稱,是打擊了教學積極性,還是促進了教學積極性。
二,批判。
如果評職稱,評出了不公平,就應該批判並糾正,這樣才能有利於教育。另外評職你由誰來評,是現場評,立即出結果,還是暗箱操作。
三,理性。
找出評職稱的優缺點,理性面對,如果老實人吃虧,就取消;如果公平、合理、讓老師民主測評很好,就繼續評職稱。
-
14 # 老安說教育
國家給教師評職稱是對教師工作的肯定,是尊師重教政策的落實,每位教師應該感到高興才是,更應該積極參評。醫生和工程師都有技術職稱,工人也有技術職稱,教師評職稱為什麼不可以呢?雖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些瑕疵,但總體來說對大多數教師是公正公平的。試問世界上哪裡找得到完美無缺的制度?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制度有點瑕疵就廢除他,任何制度都是要經過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的。職稱制度也是如此!職稱制度是給教師一個上升的梯子和奮鬥的目標,有利於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鼓勵更多的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國家的教育事業中去。這麼多年來,有不少人對職稱制度說三道四,心懷不滿。無非是隻看到了消極的一面,沒有看到他積極的一面。據我所知,每個學校都會有考核方案,而職稱評定都是與每學期的考核掛鉤的。每學期考核優秀的老師,只要學校有職稱崗位就可以升級,我覺得這很合理。我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評上高階,那是全校也是全鄉唯一的中學高階教師,我們都為他高興,也把他當做自己的榜樣。他是位文革前的本科生,由於歷史原因下放到農村。他無怨無悔,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三尺講臺,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這是多麼的偉大!
-
15 # 護航三農
教師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抓好學生思想品德和教學質量工作,即教書育人。這是教師本份。而不應花主要精力去寫論文,再花錢去買版面費,以求得發表,或花時間與同行競爭先進,為評上職稱新增硬體。如果做到這樣,可稱得上純粹的老師,否則是半奸商半老師的傳道者。
-
16 # 楚天959
應該以平常心態看待自己的職稱,以積極心態爭取自己的職稱。
平常心態看職稱,高低皆自然。教師與教師還是有區別的,不可能人家有就一定自己有。比如高階職稱,小學不超過5%,初中不超過12%,而普通高中30-42%之間。這是職數設定如此決定不同層級學校的老師晉升高階職稱的難度不同。再比如崗位,高階的五六七級為2比2比3。如果一所50名教師的小學,高階職稱的3人就超標了。如果另外機構佔用老師職數普通老師就很難有希望晉高階的,更別說專技五級。所以做為普通高中的老師退休前80%的正常是可晉高階,而做為小學老師80%幹到退休都晉不了高階的。
積極心態爭職稱。能晉高階的不一定出類拔萃,但要相信出類拔萃的一定會晉高階。積極心態包含多幹事和幹好事。一所學校高效的運轉,上課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其它的工作有些可以量化,如校務工作班主任工作,還有許多是無法量化的。無論份內還是份外,只要需要自己的都應該主動做,這才是主人翁。做為領導,喜歡拍馬抬橋子的也喜歡做事不講價錢的。當然多幹事還要會幹事幹好事。我們不需要討論幹一件事有沒有意義有多大的意義,而是你拿了誰的工資就要聽誰的指揮。常聽一些同行說公開課無意義論文無意義課題無意義扶貧結對更無意義,錯了!能夠得到證書就有意義。比如說公開課論文課題等,教學就要教會學生交流,交流的經驗哪裡來,就要你在教研活動中實踐總結中來。就是結對扶貧等″表叔表妹"看似與教育八杆子夠不著的事都是一個公職人員份內的事,說句不恰當的話″天天盯在教室於社會也只做了這麼大貢獻"吧。
-
17 # 使用者8150959630816
職稱害國,害得科學家都去寫論文沒有人去研製藥物去殺滅流感病毒,像高福之流幾乎害亡中華民族。所以國家必須以業績為晉升職業作為唯一評審標準,不能讓高福之流的專家唯論文論害了實幹家的積極性
-
18 # 教育雨
我現在的心態是順其自然,“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我1996年參加工作,如今24年教齡,可是高階職稱對我來說還遙遙無期。排在我前面的老前輩大把。不過我積極努力去參加各種比賽,準備證書。等待職稱改革春風吹來,時機成熟,我有充足的材料上交。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很多同事就放棄了高階職稱評定,他們每天心情愉悅,不會為了職稱整天精神緊繃,他們天天勸我說“珍惜生命,遠離職稱”。我覺得他們說的也有道理,我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
-
19 # zwhyxdh50502
坦然面對職稱,多看別人的長處,不嫉妒別人比自己好。別人評上,我熱烈祝賀:自已暫時沒有評上,要認真對照條件,查詢差距,虛心向別人學習,查詢自己的不足,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評上理想職稱。
-
20 # 紫羅蘭依然
人生有很多體驗,職稱對生活很重要,但又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看淡職稱,才能收穫更多!
很多周圍人幹工作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為了職稱。當我晉了高階,依然在班主任隊伍裡兢兢業業的時候,有人就說,都上高階了,還這麼幹,真想不開……
我知道這樣的都是為我好,只是,我一路走來,心裡沒有把職稱作為我的“目標”,自然也就沒覺得我該鬆懈了。
並不是不關心職稱,而是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是自己無法改變的,如果在意、糾結,就大家都不愉快,自己更難過,所以索性只關注教育教學活動,活在孩子的世界裡,相對單純,快樂也來的多一些,不經意間,也收穫了一些可以為職稱服務的東西。
也經歷過很多傷心難過不可理喻,最終我相信,沒有絕對的公平,一切都是命運。
把心放在教育教學上,你的收穫不會比“職稱”所帶來的少,一生很短,健康快樂更重要!
也許有人可以看成是無奈之舉,但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快樂,就是最好的!
回覆列表
職稱是與老師的工資掛鉤的。職稱高低工資相差幾百甚至幾千。能評上高階職稱的多是領導,少部分是會送禮會巴結的人。若你當不了領導,有不會送禮不會拍馬屁那就等著退休。這怨不得別人,自己有工資,能生活,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多幹幾年,多活幾年,比別人缺的工資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