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意風向標

      液晶(LCD)技術是沒有前途的,這是顯示行業達成的共識。有實力的上游企業和電視廠商數年前便已開始為未來佈局,試圖成為新顯示時代的引領者。如君所見,LG Display早在2013年開始佈局OLED電視戰略;三星、TCL近幾年致力於量子點(QLED)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海信2014年起開始推廣鐳射電視產品。

      就技術本身而言,OLED是目前最成熟的自發光(畫素控光)顯示技術,全球有13家電視企業參與並積極推廣OLED電視產品,深受高階使用者的喜愛。量子點顯示技術有著美好的想象空間,未來發展方向亦是自發光,三星(收購QD Vision)、TCL(華星光電)需抓緊時間早日在QLED技術上真正擺脫液晶的束縛。

    鐳射電視能夠取代液晶電視?

    鐳射電視——取代液晶電視真的有可能嗎?

      如果說OLED和QLED格局已經形成,那麼最有趣並且最混亂的便是鐳射電視,太多的品牌以及太多混淆視聽的概念迷惑著萬千消費者,鐳射電視行業需亟需一個“領導者”來規範整個行業亂象。縱觀鐳射電視的發展史,唯一具備這個實力的只有海信。

      早在10年前(2007年),海信已經開始研發鐳射顯示技術,事實上,鐳射影院電視的概念最早是LG電子提出的,但技術上挑戰非常大,LG電子最終選擇放棄,而海信則堅持了下來。最終,2014年海信正式釋出並上市鐳射電視(鐳射影院)產品,巨大的螢幕帶來的震撼體驗令人激動不已。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海信鐳射電視只是一個分支,真正的主力還是液晶電視。海信鐳射顯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顯榮博士則期望“鐳射電視能夠取代液晶電視”,這就是為什麼海信鐳射電視最早從120英寸、100英寸逐步下探到88英寸和80英寸的原因,未來還會下探到70英寸甚至更小尺寸。

    超大尺寸液晶電視價格數倍於鐳射電視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液晶電視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鐳射電視尺寸越做越小則成本越來越低,隨著鐳射顯示技術不斷迭代更新以及生產成本的逐步下調,再考慮到鐳射電視形態方面的優勢,護眼方面的優勢,運輸和空間方面的優勢,鐳射電視取代液晶電視並非不可能。

    取代液晶電視——鐳射電視如何突破畫質極限?

      鐳射電視的原理是超短焦投影技術,坦率的說,現階段鐳射顯示類產品的畫質和主流液晶比有一定的差距,更不要說高階OLED以及QLED光質量子點電視。絕大多數的家庭投影類廠商避重就輕,只談亮度和尺寸,這其實是非常不嚴謹的。

    主流鐳射電視亂象繁生:品質參差不齊,價格差距驚人

      打個比方,投影產品亮度越高意味著色彩越淡,投射的尺寸越大亮度就越低(亮度隨著距離會衰減),僅僅用一個亮度引數來以偏概全顯然是沒有信服力的。唯一規範的是海信鐳射電視,旗下所有的鐳射電視機型均採用固定尺寸的方式,配備高階幕布以及環繞音響,最終在試聽效果方面呈現最佳效果。

      劉顯榮博士表示:海信鐳射電視的畫質以液晶電視為標杆,實驗室裡各項資料力求達到甚至超越液晶電視的水準,使用壽命方面同樣極具保障性。也只有當鐳射電視的畫質水平達到這個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取代液晶電視,因為消費者很難為退步的畫質買單,相反,消費者對於畫質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鐳射電視市場的背後——無限商機

      2016年,全球電視產品的銷量高達2億,而投影市場區區只有800萬臺(此資料不包含微投),意味著鐳射電視市場的背後,是無限的商機。近些年,海信、極米、堅果、微鯨、看尚、小米等品牌相繼進入鐳射電視/微投市場,正是因為看好鐳射顯示產業廣闊的前景。

    桌布OLED電視顛覆人們對於電視的理解

      數十年來,電視機就是這個樣子,形象上已經根深蒂固。到了2017年,桌布OLED電視和螢幕發聲OLED電視的出現顛覆我們對於電視產品的理解,劉顯榮博士表示鐳射電視形態上同樣有巨大的想象空間,未來電視的形態一定不是現如今“呆頭呆腦”蠢蠢笨笨的樣子。

    三國鼎立時代——誰笑到最後還不好說

      OLED電視已經開始展現出驚人的潛力,但產能相對有限,產能繼續爬坡以鞏固優勢是當務之急;量子點QLED技術有三星、TCL、海信這三大市場主力支援,一旦實現自發光潛力驚人;鐳射電視需要規範行業標準,在畫質方面持續證明自己。

      毫無疑問,儘管液晶電視還有很長的生命週期,但淪為低端代名詞只是時間問題,各種顯示技術開始發力,誰能笑到最後還很難下定論。只是,時下OLED電視和QLED量子點電視之風吹的甚猛,鐳射電視似乎有點被邊緣化。

      三星、LG、夏普均擁有自家顯示面板業務,TCL擁有華星光電、創維擁有LG Display部分股份、海信則沒有顯示面板的部署,在這樣的情況下,鐳射無屏電視是絕佳的機會。

    海信雙色鐳射電視——鐳射顯示技術不斷升級迭代

      十多年前,CRT電視、LCD電視、背投電視、PDP電視等各種顯示技術,海信敏銳的發掘LCD才是最有商業化前景的技術,較早開始佈局LCD電視戰略,這一決策令海信得以連續十多年成為中國電視市場的銷量冠軍。如今,海信豪賭鐳射電視能否成功?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 2 # 炘興

    現時的電視訊號,有有線數字訊號,網路訊號,衛星訊號,隨時隨地都可以收看電視節目,並不需固定在一個地方收看,如手機,車載電視,……等等,這些都屬液晶類螢幕,難道每人還能隨身攜帶投影類電視,小轎車內還能有空間安裝鐳射投影,所以不要混餚了概念來愚弄大眾。

  • 3 # 快樂人生50926148

    液晶晶終結者不可能,我買了極米a1,看電影效果的確是好,優勢主要體現在同等100寸下,投影有價格優勢,相差10倍,因此在現在追求電影觀看效果下,大屏效果下,還是選擇投影。但液晶優勢是投影沒有的,液晶對環保光影響不大,投影會因為環境光影響,導至投影效果打了折扣。

  • 4 # 天問觀世界

    這個可能性非常小。

    目前,鐳射電視,無非說起來的最大優勢,就是超大顯示,但現在,LCD也已經做到了大屏,現在電視,55寸已經非常正常。對於鐳射電視,投影100寸,或者110寸,面對中國城市住房現實,似乎並不現實,比如在我們國家,城市一般住房,主流也就100平左右,涉及到的客廳,放置電視機產生的視距,基本大多也就在5米以內,這個視距,最適合的尺寸,55寸足矣。

    另外,目前,OLED正走到風口,未來如果柔性屏大量普及,電視也可能實現便攜性,到時候,看似大氣但也不便宜的鐳射電視,生存空間更小。

    不過鐳射電視,可能會有另一些市場空間,比如一些藝術博物館,或者一些商業展會的需要。但體量不會太大。

    鐳射電視,極有可能成為階段性產品。

    還記得當年炒作的很厲害的背投電視麼?結果連CRT電視都沒打敗,就消失了。直到液晶出來,才徹底淘汰CRT.所以,鐳射電視,一定不是主流產品

  • 5 # 矮腳僧

    鐳射電視從來就不是這個行業的主流,就不要瞎攪和了,從技術原理上來講,有機自發光(OLED)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但是,因為OLED技術尚未成熟,目前在小尺寸螢幕上應用為主,電視機這種家庭耐用性要求較高的家電,技術成熟、效能穩定、成本較低的液晶技術(LCD/LED)依舊是未來3-5年的市場主導

  • 6 # zhou2000yi

    去現場看看鐳射電視展示吧,就那個四個角與中心影象的亮度和光束匯聚就知道它的命運了。電視的終結者還沒出新現了。據說實驗室正在研究GLED無機發光材料,解決OLED壽命短等問題。

  • 7 # 本智

    鐳射電視是以目前已經存在的產品為基礎,透過另外一種技術原理來實現同樣功能的產品。當下進入消費零售市場的鐳射電視還處於初級形態,我們到線下家電市場中進行觀看和對比,很容易發現鐳射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差距,目前鐳射電視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無論是色彩還是亮度,遠遠無法和液晶電視相比,觀看效果並不討好眼睛。目前的鐳射電視只是一種新的形態,待其完善和成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的更新迭代。等到鐳射電視的觀看效果和製造成本都能和液晶電視相比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談談終結這個問題了。

  • 8 # 麗的影視

    傳統視形狀上大多是方形的,尺寸上從幾十吋到某廠商釋出的的120吋超級電視。大型液晶電視價格昂貴,安裝複雜,甚至需要從外部吊裝。其問題在於:形狀、尺寸、價格、便捷,與之對應的鐳射電視則有以下優勢:更好的色彩,更大的尺寸,更便捷的使用方式。 鐳射電視又叫鐳射投影儀,屬於投影儀的一個品類。而不是我們傳統觀念裡盒子狀的電視機或者平板電視。不同於普通投影儀普遍採用氙氣燈作為光源,以鐳射為光源的鐳射電視克服了投影儀一直被詬病 的缺陷——亮度低,其亮度已可以與液晶電視比肩,在此同時比普通投影儀獲得了更鮮豔的色彩。另外鐳射電視也不存在有燈泡壽命的問題,不需要在使用了一兩年後就需要更換燈泡,在壽命上與液晶電視不相上下。鐳射電視投射比 一般都在0.25以下,1375px左右的距離就可以投射出100寸的大畫面。普通投影儀在放映時需要佔用不少本就寶貴的室內空間,而鐳射電視直接放在電視櫃上即可正常使用,完全可以替代大尺寸液晶電視。今年4月底,火 樂科技釋出了鐳射電視堅果s1,在擁有超前外觀設計的前提下,顯示效能在同類產品中也屬優秀。德州儀 器0.65高畫質顯示晶片,MEMC的動態補償晶片,光源壽命長達30000小時,3500流明的亮度讓複雜的環境光再也無法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此外投射比為0.25:1的超短焦技術,讓 使用者也可以完全像安放電視一樣置於牆壁前端的電視桌,更加節省空間,相對於傳統鐳射電視5萬左右的售價,堅果s1只要16999。總的來說效能優異、價效比超群,非常值得購買。

  • 9 # 不鏽鋼俠

    我覺得VR或者AR才是液晶電視或者是電視的終結者吧?畢竟佔地面積小(只有一個頭戴式眼鏡),體驗效果好(沉浸式體驗),可視面積大(基本全視角),獲取資源便捷(透過無線網路獲取)以及成本較低(相對大型顯示電視)。只要是拍攝技術和拍攝成本發展到一定水平(估計不會太久),連影院都會由於他們的存在而遭遇寒冬。

  • 10 # 中關村線上

    鐳射電視可以突破液晶電視的某些侷限。

      背投採用傳統的燈泡光源,幾千小時亮度就明顯降低。這是普通消費者所不能接受的。鐳射光源的出現,徹底的解決了這個問題。2萬小時以上的壽命,即便是天天8小時也能使用好幾年。並且鐳射光源實現相比於傳統的燈泡光源,實現同樣的亮度更節能,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是電費,同時也是對於環保的積極支援。

    鐳射電視的關鍵就是光源

      鐳射光源還解決了亮度的問題。燈泡光源散熱要求高,因此需要更大的機身空間。但是家庭中往往沒有太多的空間,而鐳射光源發射器體積小,所以在實現高亮的同時,鐳射電視體積更加小巧。

    鐳射電視的色彩表現具有高水準

      鐳射光源還有的一個優勢就是色彩。目前鐳射光源多采用單色鐳射,也就是藍色鐳射配合黃色熒光粉色輪的技術。海信以及極米也推出了雙色鐳射光源投影,在使用藍色鐳射的同時納入了紅色鐳射,這樣可以顯著的提升畫面的色域。起效果堪比量子點或者OLED顯示產品。

      最後鐳射光源還沒有炸燈的危險,家庭使用增加了安全性。並且很多鐳射電視還有獨特的護眼功能,在有任何物體位於鏡頭前的時候,鐳射光源會停止工作,從而避免直射人的眼睛而造成傷害。

    3液晶超大屏價格瓶頸

    液晶超大屏價格瓶頸

      鐳射電視可以實現超大屏,液晶裝置也可以實現超大屏,上面我們已經說了100英寸的液晶裝置價格不菲,其實除了價格的問題,百吋的液晶裝置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首先就是百吋液晶裝置螢幕大,亮度也高,長時間觀看非常傷眼。液晶採用背光設計,光線透過液晶分子變得有方向,這樣的光線對於人眼是有傷害的。

    超大液晶電視安裝很不方便

    另外100吋的液晶電視重量達到40千克左右,普通的牆面根本無法支撐這樣的重量,只能選擇把它放在承重牆上面,這樣一來就大大侷限了客廳傢俱的擺放方式,對於使用者來說非常不便。

    鐳射電視擺在桌上就可以使用

      最後100英寸的液晶裝置能耗非常的高,雖然小尺寸液晶裝置採用LED背光非常的節能,但是放大到100英寸以後,為了保證螢幕亮度,LED光源的能耗大幅上揚。同時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厚度和邊框都不能太過輕薄,其綜合佔據的空間可並不低。

  • 11 # 數說科技數碼

    液晶電視在大屏化發展過程中面臨成本高、體積大、功耗高等一系列問題,鐳射電視的主要優勢在於大螢幕顯示,而且相同尺寸大小在價格及安裝便利度上有很大優勢,但鐳射電視是否能成為液晶電視的終結者現在還不好說,現在各種新的顯示技術層出不窮,而消費者對鐳射電視的認知度還比較低,另外大屏電視市場的需求還有待進一步的培育,鐳射電視進入千家萬戶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 12 # 最最最最最最強

    鐳射電視受環境光影響大。雖然鐳射電視大都配備抗光屏以阻隔環境光干擾,但在環境光非常充足的情況下,鐳射電視的顯示效果與液晶電視會有一定差距。雖然鐳射電視的亮度比普通投影高上不少,但與同尺寸液晶電視相比還有一定距離。更直白一點說,就是當環境光比較亮時(白天或戶外),鐳射電視的畫面色彩就會打大折扣。

  • 13 # 小維說車

    這問題問的太無腦了!!!鐳射電視說白了還是屬於投影儀的品類,而投影儀又怎麼可能替代電視呢?再說,鐳射電視的“致命”缺陷有了解嗎?單拿一兩點來說,都要被液晶電視吊打!

    就拿畫質來說,畫質作為一臺電視的硬性指標,好的畫質才能帶來好的視覺效果。鐳射電視的畫質差是公認的,亮度低,光線一亮就泛白,對比度低,畫面糊成一片,毫無細節。說是能帶來4K畫面,實際上也只是比1080稍微好一點,完全達不到液晶電視4K甚至8K的效果。請看對比圖!

    再拿可視角來說,一般液晶電視可觀看角度是178度左右,即便坐在很偏的角度也能夠清晰的看到電視畫面;但是鐳射電視在超過45度的觀看角度,其亮度和畫面質量就會明顯下降,左右兩邊看不太清楚。如圖,這樣的鐳射電視,螢幕再大又有何用?

    總而言之,光上面兩點鐳射電視就被液晶電視按地上摩擦,更何況它還有安裝除錯麻煩、噪音大、易漏光、傷眼、壽命短等眾多缺陷。以前很多消費者選擇鐳射的主要原因是尺寸大價格低,但現在隨著電視行業的發展,大屏液晶電視的價格不再昂貴,消費者已經不需要再依賴鐳射電視來獲得大屏觀影效果了。所以說,液晶電視只會逐漸取代鐳射電視的地位,而永遠不會被鐳射電視所取代!

  • 14 # blackjack一

    不是

    鐳射電視太小眾

    傳統電視廠商都有一些看家本領,這個技術放到商場展示廳或門店,主形象上,彰顯品牌形象與實力。也是營業員銷售時主要話術語言。

    三星:qled光質量子點(半成品,qled不發光)

    索尼:特麗魅彩技術衍生出x1進階晶片

    夏普早期的煌彩,中期的8k技術(那時8k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飛利浦的流光溢彩等等

    海信作為國產電視的老大,一直拿ULED當噱頭不是長久之計,於是2017年全國展廳主形象更換為鐳射電視。那時疊屏電視還沒衍生出來。

    是否可以取代液晶電視也要看市場和生產廠家的意願。現在看鐳射電視市場表現不好,其他品牌生產廠家也沒有看好。

    全國每年銷售4000多萬臺電視,鐳射電視佔比太低。

    鐳射電視出現是意義是,大尺寸鐳射造價遠低於大尺寸液晶電視。(120吋液晶電視30萬左右,120吋鐳射4萬左右)

    但是畫質、亮度、應用場景都不及液晶電視。

    鐳射電視現在最小尺寸75吋,價格10000元含螢幕

    3500元就可以買到75吋液晶電視(海信、康佳低端機)。

    在75以內鐳射電視綜合實力打不過液晶電視

    75—85吋,沒有優勢

    現在紅米98吋電視才19999元,和同尺寸鐳射電視一個價位,甚至略低

    看下黑電業態,

    液晶電視:所有品牌都支援液晶電視技術

    qled:三星、tcl、小米、華為(下批機器再無量子點qled)、OPPO

    oled:LG、創維、飛利浦、海信、小米、索尼、華為

    鐳射:海信(鐳射電視技術標準發起者)、長虹。只有這兩家還在堅持製造,創維、索尼明確退出鐳射產業聯盟,這個聯盟隨之胎死腹中了。

    電視機行業中國是第一,如果中國所有的廠家不推廣這個技術,那麼鐳射電視是發展不起來的,即使強如OLED 螢幕,現在所有旗艦電話都在用OLED 螢幕,在電視行業還是發展的不好

    黑電行業很難再出現液晶取代等離子,映象管電視那樣那樣快刀斬亂麻相像了。

  • 15 # O0熾天使0O

    鐳射電視肯定不會是液晶電視的終結者!科技日新月異,未來柔性屏或者薄膜顯示螢幕會大放異彩……就像畫一樣懸掛在你的客廳,影音室!又或者像你的電動幕布緩緩的放下,播放出高畫質豔麗的畫面……

    其實鐳射投影機並不完美,不用抗光幕布投出的畫面根本不如普通液晶電視。抗光幕要另外購買成本也高還需要一定的專業安裝能力才能安裝。

    如果未來柔性薄膜顯示技術成熟,高畫質電視機會像現在的電動投影幕一樣簡簡單單。再也不需要投影機,鐳射電視機……你

  • 16 # 姜龍72540127

    不是。首先液晶電視沒那麼快終結,這裡有兩個邏輯,一個是資本驅動的慣性,一個是技術本身。 就當前來看,資本市場在液晶面板領悟投入大概是萬億級別的,這是鐳射或是其他顯示技術不可相比的。 另一個是技術,就目前而言液晶的顯示效果足以滿足絕大部分場景,且成本便宜。 從長遠來看,顯示的演進方向是“無處不在”,而無處不在必須滿足很多環境要求,例如尺寸的定製化,曲面,柔性,防水,防爆,防腐蝕等等,當然還有更好的顯示效果。從演進方向來看,未來的顯示大機率是一種或者幾種顯示技術為主,多種顯示技術為輔。為主的顯示技術我更看好1.液晶,因為短期內液晶成本會保持優勢。2. mini led以及micro led,因為這款技術有很大的靈活性,可高可低,可大可小,等等。3.OLED,OLED的顯示效果很好,理論上講,成本還有大幅下降空間。4.微投,微投以小博大,並且可以應付各種複雜環境,只要有個平面,就能顯示,會帶來很多應用場景。 另外鐳射的場景一定是大,100吋以上,因為大本身就是最直接的使用者體驗,但是大而平的場景本身就限制了鐳射的場景拓展。

  • 17 # 癲濟哥

    這個問題你算問對人了。所謂鐳射電視,只不過是短焦鐳射投影擴充套件而已。商家為了忽悠讓你多掏錢,美其名曰,鐳射電視。只不過把網路電視盒子整合在超短焦投影機中罷了。

    現在說說鐳射電視能不能完全取代電視,不行!為什麼呢?因為鐳射電視的原理所決定,鐳射電視投影原理分兩種,一種是ADLP,dlp的機子數字色輪原理,簡單的說就是把光集中在一小孔透過三原色色輪,然後這束光打到數碼控制反射驅動板,這個板就像有人拿著鏡子一行一行往下反射到幕布。由於視覺暫留作用,就夠成影象。優點是對比度高,缺點是顏色不自然,亮度低。尤其過渡色,沒眼看。

    另一種是愛普生倡導的三ALCD。顧名思義就是有三片液晶板,原理是把燈泡發出的光用分光鏡分成三原色,然後三束光分別透過三片液晶板,每片液晶板一般有1024*768個孔,高階機1280*800個孔。驅動是隨時間流逝開關,即光透過或截止。由於三片液晶板同時透過光,所以亮度很容易做高。而且色彩豐富,顏色過渡自然,投影影象更真實。缺點是對比度不如DLP。當然國產的玩具投影是單片液晶板,畫素沒辦法和三片液晶比。

    液晶電視的原理是一片超大液晶板每一個畫素都含三原色液晶,LED背光打到液晶板,驅動告訴那種光透過。所以液晶電視的解析度很高,4k電視都能看清楚面板上的絨毛。

    瞭解了原理,再來分析鐳射電視能否取代電視了。如果你追求真實自然,高解析度,當然選液晶電視了,目前,液晶電視主要是畫面沒有鐳射電視投影尺寸大;玻璃大了,不好運輸;視差角度小。

    理解了原理,再來分析一下鐳射電視能否取代液晶,當然不能!相反隨著運運輸技術及玻璃韌性地提高,液晶電視大有取代鐳射電視和投影的趨勢。

  • 18 # 張三金

    鐳射電視嚴格意義上說仍然是超短焦投影機,只不過由傳統的LCD或者LED光源替換成亮度更高的鐳射光源,但在顯示亮度上仍然與常見的液晶電視有著明顯差距。如果想達到較為理想的觀看效果,還是需要在較暗的使用環境下,本質上與傳統投影機差距不大。

    除了提高光源亮度以外,鐳射電視都採用抗光格柵幕布,以達到更為出色的抗光性以及可視角度。鐳射電視被神話的主要特點是在相同價位裡和液晶電視相比擁有更大的顯示尺寸,在和傳統投影相比亮度則更高,但是有個一個前提,那就是在大屏液晶電視相對高昂的前幾年。

    我們都清楚液晶電視在近兩年有一個斷崖式的降價,65的液晶電視3千內就能買到,價格屠夫紅米更是把98寸的4K液晶電視賣到不足2萬元,雖然仍然是搶購階段,但也是有不少使用者已經買到了,據說顯示效果相當震撼,這樣來看,紅米98吋液晶無論在價格還是顯示效果,均秒殺市面上的鐳射電視。

    鐳射電視廠家也發現了產品優勢在逐步下降,隨在健康角度進行發力,鐳射電視和傳統投影已經透過幕布的反射原理成像,原則上相對於直接發光的液晶電視能降低對眼部健康的危害,也同時打出了當下流行的“低藍光”、“護眼”等詞。我們都清楚在顏色顯示準確的情況下,任何顏色都是不能減少的,如果你看到的畫面有藍色顯示,那麼就會有藍光,“護眼”模式無非是透過軟體減少或者關閉顯示的藍色,當開啟藍光後,畫面會變暖或者變紅黃,這在手機與電視的護眼模式比較常見,但對於顯示影象裝置而言,“護眼”與顏色顯示準確性顯然成為一個矛盾體。

    來點科學乾貨,根據醫學人士解析,鐳射電視是發射藍色鐳射成像,而鐳射光源的短波藍光是人眼殺手,即使你不直視鐳射束,長期觀看鐳射電視仍然有可能對人眼造成傷害。”雖然鐳射電視的螢幕是透過漫反射將光源折射出去,但是依舊會有部分的光線會直射入人眼,而鐳射波段本身偏窄,看久了眼睛則會出現疲勞乾澀等症狀。

    另外,鐳射電視在黑天暗場環境下的UGR值最高可達到33.9,遠遠超出UGR=19這個行業公認的舒適區間最高值,甚至突破了UGR=28這個“不可忍受”值。

      (鐳射電視模擬夜間環境下的UGR測試結果)

    統一眩光值,正是衡量這種人眼不舒適程度的參量。通常,UGR值分28、25、22、19、16、13、10等七檔:28為不可忍受值,25為不舒適感值,22為剛剛不舒適感值,19為感覺舒適與不舒適的界限值,16為剛剛可接受值,13為 剛剛感到眩光值,10為無眩光感值。此次測試中,鐳射電視UGR值大大超過了標準的臨界值。因此建議在使用鐳射電視切勿讓環境全黑,可在增加低亮度暖光降低UGR。

    以上的種種說明,鐳射電視或許將在不久被推下神壇,家用首選依舊是傳統的液晶電視,預算足夠的情況下大尺寸OLED電視是目前的公認的最佳顯示效果。

    回到主題,鐳射電視肯定不是液晶電視的終結者,它只是在顯示領域的特殊環境下誕生的產物,或許隨著科技的發展,鐳射電視能改善當下的一些弊端,讓普通使用者有更多的觀影選擇。

  • 19 # 家有萌寶abc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鐳射電視跟液晶電視相比,確實有很多優點!

    鐳射電視的畫面是經過螢幕反射進入人眼成像。據眼科專家評測,鐳射電視產品是對肉眼無害的顯示產品。螢幕無電磁輻射,護眼、健康、舒適,相比紙質閱讀舒適度提升很多!

    但是從目前的價格來看,液晶電視還是市場的主流,而且這種局面還將有很長的時間持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好的顯示產品出現!

  • 20 # Totem

    鐳射光源投影儀,終結誰?先解決幕板反光和受自然光影響大的問題,把主機再做小,焦距再短一些,不要非得佔用一張桌子,最後再把海信鐳射電視的現價打2折以內,還有發展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咖還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