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父母年代記憶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北宋婉約派詞人李清照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雖然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而這首詩也成了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最真實的寫照。可如果再往深層次思考,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呢?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項羽,可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以勇武聞名的軍事家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那為何項羽還是不肯過江東呢?

    關於為何項羽不肯過江東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以及歷史學家都關注的問題,目前,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兩個觀點。

    其一,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

    項羽認識到了長期內戰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這場戰爭儘早結束。項羽確實曾有結束戰爭的願望,也曾想過透過他與劉邦的個人決鬥來結束戰爭,他覺察到“楚國久相持不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鞍漕”,所以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最後他甚至不惜違背自己個性,想要犧牲自己的利益,打算以鴻溝為分界,透過和談換取劉邦的讓步。但是劉邦卻違約出兵追殺楚軍,當項羽失利並且認識到自己無法立即消滅劉邦而又無法談和的情況下,項羽只有犧牲自己以結束數年的殘殺,據說,項羽當時還是有可能與劉邦抗衡的。

    其二,西楚霸王不過江東,是因為虞姬已死。

    項羽的死與虞姬的死有必然聯絡嗎?兩者之間有聯絡,有學者就認為項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過江,拔劍自刎。這樣說很有道理,單純說項羽不肯過江東是因為虞姬之死就顯得論據不足。而這與《史記》上說的: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段話是一致的。“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說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原因。項羽即便過江,敗局已定。因而,他選擇了不渡烏江。

  • 2 # 家瑞哥的日常vlog

    因為他們兩個是一個是絕世霸王,一個是絕世美女,兩個英雄配美女,胭脂配硃砂,理由淺顯可見,項羽鍾愛虞姬,古人有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項羽想要虞姬日日常伴自己身邊,然而虞姬是個女人,終日跟著隊伍行軍,可能有所不適,所以顯得有些文弱,然而項羽粗枝大葉,可能並沒留意。

  • 3 # 今晚打老虎085

    《史記》對虞姬的描述不過是短短的幾個字,司馬遷只是說她是一個姓虞的美人:“有美人名虞”。司馬遷既然安排虞姬的出現,只不過想透過虞姬的誓死相隨,來烘托出英雄落幕的那種悲傷和無奈之情。

    為什麼只帶著虞姬,沒有帶著其他妃子呢?據載,在彭城之戰時,諸侯聯軍攻入彭城之內,劫掠了很多美人,其中很多應該是項羽的妃子。虞姬沒有在此處提起,可見當時她跟著項羽去了齊國,所以才免遭聯軍的蹂躪。其實,縱觀項羽一生,他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悠閒地呆在楚都彭城,大多的時間都在打仗爭奪天下。因此,即便有後宮三千,那些妻妾也未必有機會見到他。而虞姬能有資格從徵,必定是深得項羽的歡心。從這點來看,項羽也算是專情於虞姬。

    從虞姬來說,她既然願意從徵,說明並不嬌生慣養之人,為了能悉心照料項羽,她毫不在乎行軍途中的顛簸勞累和風吹日曬。後宮女子大多是溫室中的花朵,為的只是爭寵,至於從徵照顧項羽這種苦差事,估計是完全沒有想過,所以項羽在軍途中有人照顧,有人說話解悶,自非虞姬莫屬也。

    所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說的就是他倆吧!

  • 4 # 嘿你來啦

    一、項羽縱橫沙場且性情暴躁,司馬遷也說項羽是個大塊頭肌肉男,“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外人眼中光芒萬丈的大英雄,用現在話說必定是個萬人迷,然而項羽卻一點兒也不花心,眼裡只有一人,那就是虞姬可謂是用情專一。據說連劉邦的老婆都在吃虞姬的醋。

    項羽在攻破咸陽後,面對成百上千美女視若無睹,盡數遣散,一把火燒了宮殿。看到這一幕,不只是虞姬恐怕任何一個女人都會感動。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王侯有功之人時,也不忘封虞姬為“美人”。

    種種事例都表明,項羽用情專一,同時對虞姬用情極深,出兵打仗的情況下,不願面對長久的別離自然會選擇帶在身邊了。

    二、據說虞姬和項羽家鄉離得很近,自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可知二人感情的深厚,也沒準虞姬是因不願意別離,一定要跟隨項羽。

    三、到底是行軍帶在身邊安全,還是留下安全也沒有定數。比如項羽伐齊時,假如將虞姬留在彭城,最後劉邦背後捅刀子佔領彭城,那虞姬豈不是被抓,再透過虞姬對項羽提條件要挾可就進退兩難了。所以說項羽選擇將虞姬帶在身邊可能也是明智之舉,畢竟自己有保護她的能力。

    四、虞姬也並非一般的柔弱女子,據說她善舞劍。還有《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中記載虞姬出生在沭陽顏集,母親生產時鄉人看到房頂飛舞著五條鳳凰,整個院子香味撲鼻。自然也就不能當平常女子一般看待。

    五、兩軍對戰,項羽都在打勝仗,一般也難以危及軍營的後方,傷不到她。

    霸王別姬歌裡“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兩情相悅時,任何行為在當事人眼裡都會是理所應當的。

  • 5 # 風吹雲漫飛

    一個是絕世美女哪個男人不愛;一個是千古無二之勇的霸王項羽,哪個女人不喜歡,哪個男人不膜拜。自古英雄配美人,項羽虞姬佳人英雄乃天生一對。

    為什麼項羽打仗帶著虞姬,首先項羽實在是太愛虞姬了,虞姬也離不開項羽。項羽伐劉邦,虞姬該留在什麼地方?留在彭城,萬一劉邦背後再捅刀子佔領彭城呢?不,只有跟著我項羽才是最安全的。項羽帶著虞姬確實是明智之舉。虞姬是項羽的軟肋,如果劉邦在彭城抓住虞姬,項羽不是劉邦,絕不會對老婆安危視而不見,而且劉邦好色,那不是成大丈夫之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

    此時,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隨後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至烏江時,因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乃自刎江邊。

  • 6 # 0O輪迴O0

    說到項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神!可以這麼說,大漢的江山,有一半甚至一多半,都是項羽打下來的。楚漢之爭的時候,劉邦圍困項羽。但是,項羽僅僅用了4個小時,劉邦就被打的找不著北,可見項羽的神勇。除了他的戰鬥力,他還是個模範丈夫。

    虞姬一身輕衫,一纖東風,乍起了虞姬的一把古銅色的血劍,一舞二千多年。烏江的煙波,捲走了項羽的屍體,也捲走了虞姬的容顏。

    垓下的悲歌,在秦漢的磚瓦里,穿越歷史的殘牆,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漢之間,淺唱千古的嗆痛。重返秦國的土地,一個王朝的都城,在項羽的劍影裡,早已是不堪一擊,秦兵的血跡,也早已塵封在秦嶺的渭水之中,也早已把整座咸陽古城披上一抹歷史的胭脂;再返回大漢的疆土,在遠離垓下的十三朝古都長安,一個動亂的王朝,在楚漢之爭的殺伐中,開始了二百多年的西漢盛世太平,也開始了大漢王朝的文明之路。

    歸根結底一個字———愛!

  • 7 # 夢迴紅樓醉一場

    說到項羽大家能想到除了他與劉邦爭天下以外,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他和虞姬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了,虞姬可以說,是個德才兼備難得一遇的好女子了,他在項羽最落魄的那段日子裡對項羽一直不離不棄,她對愛情也是忠貞不渝。

    原本項羽和虞姬在當時的楚國,都是出自大家的孩子,他們從小就青梅竹馬,在一起長大,當時有很多人都說他們是金童玉女,宛如一對璧人,而項羽也一直對虞姬很專情,他們互相愛著對方,後來他們還結婚了,可就在虞姬在嫁給項羽不久後,項羽就上戰場了但作為項羽的妻子,虞姬並沒有像普通女子一樣並在家等待丈夫的歸來,而是跟隨項羽一起出徵,項羽去哪她就去哪。

    當時虞姬為了能做項羽堅強的後盾,她甚至穿著軍裝和項羽一起肩並肩,他們的愛情少了旁人的花前月下,更沒有什麼細水長流,有的只是虞姬一直對項羽默默地陪伴,每當項羽累了,只要有虞姬的地方就是他最溫暖的地方,他們兩人也從未分開,就這樣一直相守對方不離不棄。

    每次項羽上戰場時,虞姬就在營帳等著他回來,就這樣過了好幾年,在劉邦和項羽的最後一次爭鬥中,項羽知道自己已經徹底的輸了,可此時的他並沒有太多的失落,唯一想念的就是他的夫人虞姬,當項羽看著虞姬問她該怎樣衝出去時,虞姬不想讓項羽為難,她選擇死在項羽的懷裡。

    看著心愛的人倒在自己面前,項羽放棄了掙扎,選擇隨愛人而去,一代霸王,就這樣倒在了那片江水裡,他們的愛情平淡卻有不平凡,讓人看著很是羨慕。

  • 8 # 一頁笑談

    其一,項羽是真心真意的喜歡虞姬,古人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項羽和虞姬好像始終沒拜堂成親,一直都是屬於男女朋友關係,說的簡單一點他們兩個處於熱戀期,這期間肯定是希望天天能看到彼此。換著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和心愛的戀人分離然後飽嘗相思之苦,所以項羽就屬於那些愛江山更愛美人的人。

    其二,有可能是虞姬對項羽不放心怕項羽移情別戀,所以冒著生命危險飽嘗車馬勞頓之苦也要跟隨項羽並且監視他,有史料記載項羽身高八尺儀表堂堂,而且又是名滿天下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項羽屬於那種有顏值擔當更有實力加持的萬人迷高富帥,所以虞姬肯定要嚴加看管,以防丟失。

    其三,史料記載虞姬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出生所以虞姬肯定是博覽古今通曉歷史,在西楚霸王項羽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回去私底下和虞姬商量解決辦法,所謂情侶同心起力斷金,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其四,項羽怕虞姬移情別戀,虞姬姿色那肯定不用說國色天香閉月羞花形容虞姬應該一點也不為過吧,所以西楚霸王項羽害怕自己前進剛出門後腳虞姬就跟著走了,項羽肯定是真心愛著虞姬,要是項羽打下江山後發現虞姬溜了,那項王豈不是要孤獨終老,所以還是把虞姬帶在身邊為好。

  • 9 # 唯一的知新

    在女人的問題上,劉邦確實是一個率性而為的人,喜歡就喜歡,橫刀奪愛乃家常便飯。而項羽呢?有史記載的,似乎也確實只有一個絕色佳人虞姬。 劉、項二人在對待女人的問題上意趣不同,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他們所追求的女人也性格完全不同,劉邦除了結髮妻子呂雉醋勁十足之外,大都賢惠順從,與劉邦相敬如賓。而項羽的虞姬,外表美貌,內心貞烈,為愛人要犧牲自己生命的時候連眼睛都不眨一下,是令人唏噓感嘆敬佩有加的奇女子。 這就註定了一個結果,劉邦眾愛愛,項羽獨愛愛。 為什麼說劉邦眾愛愛呢?從史籍記載中隨便搜尋一下,劉邦的愛事真是比較的多。劉邦的第一個女人是他的結髮妻子呂雉。劉邦任沛縣泗水亭長期間,有一次,蕭何又來找劉邦玩,談及最近從單父縣來了一個呂公,與沛縣縣令是好朋友,因在老家與人結下樑子,便攜家前來投靠避仇。第二天,劉邦就趕到縣城,向呂公祝賀,有人說賀禮不足千錢的在堂下就坐,劉邦什麼也沒送,卻在禮簿上寫上萬錢讓人送進去。呂父收了劉邦的名片和“空頭支票”,又見他人高馬大,竟然主動招他為女婿。 第二個女人是曹氏。劉邦娶妻呂雉前後,曾遇到一位曹家女,因其溫柔美麗,善解人意,竟然難捨難分,不久曹氏就做了劉邦的小三了。隨後,曹氏就給生下一子,這就是後來封為齊王的長子劉肥。曹氏生子後,劉邦沒有把她接回家,而是寄居母家,由劉邦給錢贍養,無名無分。此事在外雖是個公開事,呂雉卻並不知曉。 第三個女人是戚姬。彭城大敗後,劉邦差一點被項羽的軍隊活捉,幸虧丁公放他一馬,才得以逃脫。而就在後來逃跑的路上,他借宿於一個戚姓老農家,戚家只有父女二人,劉邦在酒足飯飽之後,竟然與戚女同床共枕巫雲楚雨起來,於是,戚姬後來成了他的寵幸。 第四個女人叫薄姬。薄姬本是魏王魏豹寵姬,劉邦活捉了魏豹後,就連同他的後宮妃子們一起捉了來,充作奴隸女工,薄姬被安排在織室勞作。一天,劉邦偶然進織室,見薄姬姿色非凡,便將她召進內宮,一年多後,劉邦召幸了薄姬,薄姬懷上一子,這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母以子貴,漢文帝登基後,薄姬被封為皇太后,極盡榮貴。 而項羽呢?他本是個莽漢,卻最兒女情長。粗莽與情長這兩種特性要體現在同一個男人的身上,除非有外力作用。而要將一個生性粗魯的人,揉搓成一個兒女情長的人,這既要有融鐵化鋼的溫度,也有春風化雨的柔情,這足見虞姬魅力,堪稱天下奇女子。項羽有情,不過估計不是好色之徒,劉邦曾總結項羽“十大罪狀”,裡面就沒有涉及過霸佔姦淫之類問題。項羽對虞姬的鐘情,從每次行軍打仗都帶著她,也可見一斑。 所以,為什麼劉邦有那麼多女人,而項羽只有一個虞姬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劉邦眾愛愛,項羽獨愛愛。

  • 10 # 慶華號

    項羽行軍都要帶虞姬,說明了這才是真愛。古人言:問世間情為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項羽雖為一名武將,但也有兒女情長至死不渝的情懷。同樣虞姬同樣不論身處在再危險的處境,陪伴項羽身邊這是一件令人可歌可泣愛情故事。

  • 11 # 歷史摸黑人

    古代行軍帝王打仗帶著女人很是常見。古代戰爭週期一般較長,少則秋月,多則數年。在戰爭期間,將士一般都是生活毫無規律,往往是飢一頓飽一餐,這種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很容易讓身體垮掉,所以一般君王出征都會帶妃子一起,這樣既能被細微照顧,又能一解寂寞之苦。後世比較知名的明成祖,清聖祖在出徵時都帶有妃子,如若他們不帶妃子則後宮和朝廷往往還會擔心。

    項羽帶著虞姬也是出於這種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項羽子嗣較少,正史沒有記載,只有野史部分說有,所以項羽帶著虞姬很有可能是為了傳宗接代,項羽死時三十左右,正是其生育後代的絕佳時間但天下未定只能待著夫人天天打仗。

    所以項羽行軍帶著虞姬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一方面是為了傳宗接代。

  • 12 # 東秋妮

    隨軍家屬!

    項羽有虞姬,劉邦有戚夫人,其他的王也都有家室。

    降一個等級,樊噲有呂氏的妹妹,夏侯嬰也有個妻子,都在軍中。

    垓下之圍時,虞姬就在項羽身邊;

    項羽唱了著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也和了一首歌: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項羽行軍打仗都要帶著虞姬從未因為虞姬而荒廢軍國大事;而虞姬也從未因自己得寵而爭權奪利,耽誤軍國大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霸王與虞姬的愛情故事才流傳千古。

  • 13 # 長公子扶小蘇

    英雄美女。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可匹敵;虞姬姿容,傾城傾國傾劉季。絕配。

    為什麼項羽行軍也要帶上虞姬?

    首先,你得娶得起娶得上虞姬這樣的美女子,不然,你倒想帶,那也得有啊!西楚霸王項羽,貴族出身,身材偉岸,英氣逼人,習萬人敵,個人魅力暴表,有領袖群雄的資本和能力。有鴻鵠之志,見始皇脫口:“彼可取而代也!”這個位子不錯,我坐坐也是可以的。在倒秦過程中表現卓越,號稱西楚霸王。有資本又長得帥,妥妥高富帥一枚。王思聰跟人家比,那是真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都是二代,項同學直接甩思聰十萬八千條街都不止!所以,配得上,娶得起。

    其次,誰說行軍就一定不能帶老婆了?能不能帶,那要看你什麼身份,什麼地位。不同的身份,待遇自然不一樣。項羽,王者,統帥,當然可以帶女人了,有孩子的話,都是可以帶的。劉邦劉三不帶老婆嗎?同樣帶,不過,只是,為了自己跑路方便,劉季他把老婆孩子踹出馬車了而已。那些各種將軍們行軍駐守,也是有女人伺候生活起居的。古來今往,有一定級別的人,即使行軍,也是帶老婆的,比如團級以上。

    再者,說明人家倆人兒感情好啊!自古美女愛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楚霸王,愛江山更愛美人,稱得英雄的人,一定是性情中人,陰謀鬼算,至多也算梟雄而配不得一個英字。帶上虞姬,生活起居有照應,刀劍殺伐小憩也得小曲小調,鄉音撫慰。女人躺在男人身邊,有極大的安全感,自我滿足感。多麼美好的事啊!

    長江東逝水,浪花淘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英雄敵不過流氓,歷史總是這樣!四面楚歌。奈何?姬兮姬兮奈若何!罷了!夫君,妾去也!來生,還陪你,一起看那十里桃花。

    縱橫天下多少年,勇冠九州,氣吞河山。一將功成萬骨枯,多少古鄉男兒魂埋他鄉!而今,四面楚歌,戟沉烏江,掩面父老。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罷罷!為王者,豈能只謀私利?任萬千黎民苦於兵亂?天亡我也,非戰之過。死,可也!任憑他豎子成名成天下!

  • 14 # 陳永金

    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夫唱妻隨,是衡量一對恩愛夫妻的標準。烏江邊虞姬首先拔劍自殺,是一個忠貞的女人。項羽行軍打仗一直帶上虞姬形影不離,這充分正明他們是一對恩愛夫妻。

  • 15 # 耆緣

    因為虞姬能歌善舞、端莊秀美、能言善辯、略懂兵法,是項羽很好的參謀。項羽征戰彊場身心疲憊,晚上可以看看歌舞、恢復體力、調整情緒、鼓舞士氣、聊天解悶……

  • 16 # 七追風

    虞姬是一位被過度娛樂化的女性,事實很可能不會這麼浪漫。

    (電視劇中的虞姬)

    正史當中的虞姬僅僅是寥寥數筆,生卒年月、出生地、最終結局,甚至連本名都沒有記載。司馬遷寫項羽窮途末路之時,是非常詳細的,但是關於虞姬的,就是那麼一句話:“有美人虞,常幸從。”之後項羽唱了那著名的《垓下歌》,“歌數闕,美人和之。”

    從這段內容中可以肯定,虞姬身份不一般,因為經常跟隨項羽——那她到底是什麼身份呢?為什麼打仗還能常常跟在項羽身邊?

    有人說虞姬很可能是“營妓”,這個說法有點極端了。雖然項羽軍中極有可能設定了營妓,但項羽怎麼說也是個王,帶上自己喜歡的妃嬪更合適吧?

    司馬遷在短短的兩句話中,兩次用了“美人”這個詞,應該不是指的“小美女”吧?基本可以肯定這是虞姬的封號了。

    而“美人”這個封號,比當時“夫人”這個稱號要低很多……所以,虞姬很可能是低等級的嬪妃,地位真不高。

    當然,等級不高不代表不受寵,你看項羽打仗經常帶著她,就說明問題了。二十多歲的項羽,很可能沒有幾個姬妾,虞姬是最討人喜歡的,所以就帶在身邊了。

    不過呢?你要是按司馬遷描述,事情沒這麼感人。

    霸王別姬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但司馬遷原文中描述的,項羽唱過《垓下歌》之後,直接就上馬突圍走了:“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

    沒有虞姬拔劍自刎這一段,項羽也沒有帶虞姬走,自己唱完歌就騎馬跑了……

    當然,你要是說這事兒不重要,所以司馬遷沒寫下來,我也無話可說。

    上面寫得有點亂,大概意思就是:虞姬是項羽喜歡的女子,所以常常帶在身邊,但她並非項羽唯一的嬪妃,地位也並不高。另外,項羽臨走的時候,不一定有虞姬自刎這一段內容,虞姬的結局沒人知道。

    但是,英雄配美女,正因為關於虞姬的正史記載很少,我們才有了想象的空間。

    所以,虞姬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娛樂化的人物,是人們對項羽浪漫愛情的合理想象,也就沒必要深挖太多了。

  • 17 # 寄暇學宮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立刻就把火雲邪神提高了一個層次;一部《霸王別姬》,立刻就把虞姬從龍套捧成了明星。

    虞姬在《項羽本紀》裡寥寥數筆而已!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虞姬之名就是從這兒而來。項羽行軍老是帶著虞姬,可能就是從“常幸從”裡的這個“從”字來的。

    其實項羽行軍並不是老帶著虞姬。

    當初劉邦和諸侯們五十六萬人打下了彭城,項羽得知之後親率三萬精兵長途奔襲。

    長途奔襲之後再以三萬破五十六萬,這種情況下很顯然是不能帶上虞姬的。如果虞姬能夠參加這次軍事行動,那虞姬肯定也是弓馬嫻熟的女中豪傑。如此一來電視劇中的情節也許就是真的了!

    不過話兒又說回來,如果虞姬真的能夠跟隨項羽長途奔襲,那麼為什麼就不能協助項羽從垓下突圍呢?從這點兒來分析,長途奔襲彭城項羽沒有帶著虞姬。

    從“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梅人”來看,應該是當時項羽及其他將領的女眷都留在了彭城。也就是說項羽和將領們打仗都是不帶女眷的。

    那麼項羽從什麼時候開始帶著女眷了呢?

    虞姬只是臨近終場時才登場,在項羽的前半場上沒有提及。那麼虞姬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跟隨項羽?這個史料並沒有記載。

    還記得滎陽之圍是怎麼解的嗎?陳平讓紀信偽裝成劉邦,在二千多名女子的簇擁下從東門而出。劉邦趁機從西門逃脫。

    史書沒有提及這兩千多名女子的結局,其實也不難想象。其中紫色較好的就被將領們笑納了,紫色最好的當然是獻給了項羽!或許虞姬就是這兩千多名女子裡的一員。

    眾將嚐到了甜頭,就再也難以禁止了!從那時起項羽也就帶上了虞姬!這是項羽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

    項羽在垓下被圍之後,在決定突圍之前讓虞姬在帳中歌舞。劉邦軍隊的觀察哨沒有望遠鏡之類的東西,遠遠看到帳中隱隱約約的歌舞,還以為項羽還在帳中飲酒呢!

    項羽讓虞姬在帳中歌舞,繼續迷惑著劉邦軍隊。項羽則悄悄集結起八百精銳騎兵,趁機突圍了出去!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8 # 憤怒的尼采

    古有行軍打仗不得帶女子的規矩,但是這種規矩到後來就自然而然的淘汰了。

    大家知道這仗打起來不得個三年五載是結束不了的。而士兵在軍營枯燥的生活,無味的軍隊生活對士氣肯定有不少負面影響。於是誕生了一種供人娛樂的消遣活動——軍妓。而這些軍妓一般都是犯了罪的女子家屬。

    所以人家項羽只不過是帶著自己的老婆而已,何罪之有?況且人家是大王,一方面虞姬作為當時的絕色美人可以讓項羽在緊張的作戰中放鬆心情、舒筋活絡;另一方面如果在練兵的時候走過這麼美的一道風景線,士兵們即使是不可褻玩也是過足了癮。

    還有項羽這個男人極好面子,對自己出兵打仗放一個絕色美人在家裡極度不放心。萬一自己帶了綠帽子咋整?就算不戴綠帽子,也是凶多吉少啊。

    所謂的霸王別姬只是後來人的臆想的愛情故事,虞姬如何死的?

    在項羽本紀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無法從以上得知虞姬是自殺而亡,但是能有把握肯定的是她是死了。不然以她的外貌如果活在世上總會有歷史記錄的。或嫁為人妻,或隱居,總得有個說法,但是虞姬的記錄到項羽失敗後就銷聲匿跡。

    其實行兵打仗帶個女人是否會影響戰爭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尼采覺得項羽如果沒帶著虞姬去打仗或許會是另一番結果。。。。

  • 19 # 星輝650

    ‘項羽行軍打仗帶虞姬,

    可以說是必然,不帶不行,

    劉邦沒帶老爸,劉老爺子就成了人質,

    把虞姬留在別處很難不成為秦軍的人質,

    虞姬性格柔弱,不能說沒毛病,但也不是貂蟬,

    在幫忙還是壞事方面虞姬居中,

    貂蟬,虞姬,呂雉,虞姬只是比呂雉差些,

    範曾比較極端,對虞姬過於苛刻,結果項羽護妻心切,把範老頭辭退了。

    項羽的故事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就是對手劉邦建立了漢朝之後專門設立了營妓,在緊要時刻,營妓跟得上就跟,跟不上就自生自滅,威脅不了漢將。

    重情重義的項羽,反而促成了後世女子的大面積悲劇。

    其實霸王別姬是近代的解讀,未必符合歷史真相,

    虞姬在歷史上很可能乾脆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就是娛樂美女的統稱,而霸王別姬別的也未必是一個美女,這一點在電影東方不敗中已經有了表現,

    東方不敗身邊有一群“虞姬"

    所以,項羽的失敗並不意外。

  • 20 # 南山啞士

    誰時闊以想她,怕她被人搶走了,愛美人,不愛江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你對過年有什麼不一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