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白177788218
-
2 # 琮淯
3、 現實的生活更重要。
4、 保留私人空間。
年齡越大,對同學聚會也越來越不喜歡參與,初中畢業30年的同學聚會參加過一次,不過,感覺不好,也不準備參加其他的同學會了,主要原因:
1、參加同學會都不單純,我更願意保留當年那份純真,不忍直視油膩大叔、大媽們變形的身材。(我自己一直堅持健身,完勝在場每一個人)
2、 聚會儼然變成一場攀比的盛會,不是比誰的老公有本事,就是誰的子女怎麼優秀,流於世俗紛爭。
3、 畢業幾十年,純真的友情早已變味,人情世故大行其道,參加的人各懷心思,你真不知道經歷了幾十年的歲月洗禮,同桌的你早已物是人非,記憶中的每一個人都很美好,現實卻實實在在抽個大嘴巴。
-
3 # 海納如若
發朋友圈和參加同學聚會都屬於重複作業。
朋友之間都有聯絡方式還有這群那群的都是認識的那些人。同學之間也是。有事情就及時聯絡了。再去發朋友圈感覺自己好有閒。同學聚會更是,該聊的手機上都聊了,再見面都不知道該聊些什麼了。
-
4 # 我是小繆繆
現在我微信都不怎麼打開了,別說發朋友圈,每次開啟微信看到的都是做微商的朋友發的廣告,她們發廣告的習慣是連發,一發就發十幾條,間隔大概2,3個小時發一次,圈裡一有五六個是做微商的,可想而知,每次開啟微信永遠都是看到她們發的沒完沒了的廣告。慢慢的就不想玩微信了。
所以慢慢的變得麻木了,不關心身邊人與事,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家庭與照顧小孩上,有時間就會看看新聞,關心一下國家大事。
-
5 # 小寒知秋
同學聚會講的都是攀比,誰混的好誰就愛組織,特別混的好的又不愛露面,總是缺席,也許人家忙了。不上不下的喜歡聚會,混的不咋地的,也不愛來。即使聚會也都是小範圍的聚會,說不好還興許弄出點啥新聞。純同學之間的感情聚會太少了。所以多數就不愛聚了。失去了學生時代的純真,更多的是炫耀,敷衍。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天真爛漫。物是人非了。不聚會也罷!
-
6 # 然Lily然
我們的朋友圈大多是同學朋友曬的微商產品或是某網上的分享連結!自己也感覺沒什麼可讓朋友看的東西,因為也沒人關心你發了什麼!同學聚會參加過幾次就不再去了,沒有了上學時的同學間的感情,時間距離和生活把我們都改變了,同學也好像只是過去時光一起在學校生活學習的一個代詞!現在見面說的是工作上怎麼樣,孩子怎麼樣!這些話題我和同事也可以說啊,何必大費周折滿懷憧憬的奔赴同學會,在那嘮叨完一堆有了比較,或是歡喜或是挫敗!沒了同學間那種調侃的情調!唉,不好調節呀!!
-
7 # 億派狐言
我聽很多參加過同學聚會的說:現在的人同學聚會簡直就變質了,有錢的坐一桌,沒錢的坐一桌!
有錢的那一桌就是大家互相吹捧,吹今年什麼羨慕賺錢,誰的小三最漂亮……沒錢的一桌只能在一旁附和,壓根就沒有發言權!有錢人說話放屁都是對的!沒錢人說真理大家都認為是放屁!
-
8 # 花小易數字生活
之前逢年過節,同學聚會一場又一場!人多了就是純喝酒吹牛逼!沒什麼意義,真正談的來的,沒幾個,其它都是逢場作戲!後來感覺沒意思,就逐漸開始退群啦!跟幾個談的來單約!聊聊生活,談談心挺好!安安靜靜的!
現在喜歡平淡,安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老啦!想去過農耕生活,買點地,找個安靜的地方養點牛羊,種點莊家,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可能這幾年真的累了!城市太喧囂!有很多的不穩定性,一點安全感也沒有!想逃避!追求一種新的生活!來度過餘生!
-
9 # 呼嚕P堯和星星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不是有句話說“越長大越孤單”嘛。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三五好友,便足矣;歲月給予我們的禮物之一,便是可以迴歸自己的內心,不需要透過像別人展示自己獲得認可或讚賞,我可以擁有獲得感,不需要透過與外界的比較,也是滿滿的幸福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們會為逝去的青春而用同學聚會的方式來追憶,但平時,不會再為了熱鬧而熱鬧。
-
10 # 漁人愛傳說
第一,新鮮感過了,生活和工作比較規律,內容比較單一機械,每天就那些事,不想或不好意思重複的發類似的內容。
第二,越來越貴注重保護自己的隱私,不想暴露更多的私生活或工作內容,或者有過不好的這方面的經歷。
第三, 不希望讓更多的人或某些人知道自己的一些事情,但又不想弄得太複雜(分組),所以索性不發了。
-
11 # 澄小麥
我也是啊。
1.微商
微商沒完沒了沒底線的刷圈,有一個賣衛生巾的微商,居然說用了她的衛生巾,有的人婦科病都能治好,甚至癌症都被她的衛生巾神奇的治好了。如此神奇,還要醫生幹嘛,這簡直就是侮辱別人智商的行為。
2.炫富
記錄生活無可厚非,可有些人明明拿著兩三千塊的工資,卻今天背愛馬仕明天拎LV,這個月馬爾地夫下個月歐洲豪華遊。當然,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也能理解,關鍵這人什麼樣的家庭條件你也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水準你也瞭解,剛看她發完歐洲遊,下樓扔垃圾的時候就遇見她在驛站拿快遞,那種感覺真的是……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
3.曬娃
小寶寶萌萌的,很討人喜歡,這本身沒錯。乾淨的眼睛,可愛的小臉,歡樂的笑聲,任誰都會喜歡的。但是,拉粑粑這種事情就沒必要曬出來了,一天從早上就開始各種發,一直髮到晚上睡覺,朋友圈往下拉,算是類似差不多的圖片跟影片,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還有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是炫娃,我家有兩個娃,三個娃,你家有嗎?我家兒女雙全,你家有嗎?我家孩子鋼琴過了幾級跆拳道到了什麼帶你們家孩子行麼?公然的這些都是能公然的引起憤怒,即使別人不說什麼,心裡也會膈應。拉黑你是早晚的事。
4.要紅包的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咱們什麼感情就看你發多少紅包了” 的紅包綁架事件。這樣的人發一次我就直接刪掉。這種人通常情商智商都低,又沒有一點自尊,市井小人的做派。想著能佔點便宜就佔點,要是別人以後說起,他就說發著玩的,反正也見不著面,別人愛怎麼想對他也沒有影響。
-
12 # 忘飛的企鵝
至於同學聚會,現在都是小範圍的了!那些以前在學校裡關係都不怎麼好的人,畢業這麼多年了更沒有話說了。很多見了面也不認識了!所以大範圍的聚會真的沒必要。幾個關係好的同學也經常在一起聚 。
後天就有一個同學,說想找我們倆口子聚聚,她和我還有我老公都是高中同學,上學那會兒關係特好。說好了就我們三個在我家小聚,很期待哦!
人生能有幾個真正的好朋友,同學情畢竟還是很珍貴的!那些最美好的青春都有她們的見證。所以一路走來不能把她們弄丟了!
-
13 # 從心開始的你我
至於說同學聚會,參加與否要視情況而定了,大型的聚會多數是不參加的,關係較好的小型聚會時有參加,畢竟當年毫無利益附加的關係多年下來還是需要維繫。但是大型同學聚會基本被列為無用社交,摒棄一些無用社交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運動和陪伴家人,而且也不會因此加重身體負擔,讓自己的社交、聚會等更有意義。
生活的品質不單單是物質的提高,良性、健康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當然人各有志,喜好都會有所不同,上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有缺後補。
-
14 # 晴空星繁
我也想不起來我有多少年沒有參加同學聚會了。同學聚會就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應酬,大家圈子不同了,層次不同了,已經很難融入到一起了,自然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共同語言。還不如約上三五好友平時有空聚聚,聯絡聯絡感情讓人舒服愉快。
-
15 # 她四舅
我到是越來越不喜歡刷朋友圈,第一現在的朋友圈被微商大量的給佔據著,不管你想不想看,總之任何時候刷到朋友圈,總能看到微商的刷屏,實在忍無可忍。第二,曬幸福的太多,單身狗被虐太慘。第三,一到過年過節過生日,曬紅包,曬轉賬的,一個個內心是有多麼空虛?把朋友的祝福當成你炫耀的手段?第四,朋友圈並不真實,那些曬幸福曬紅包曬旅遊曬美食,自我炒作的人太多,我親眼看到,我自己出去旅遊度假的照片,被朋友圈的人原封不動的發在她的朋友圈,帶我大號遮蔽了,但是她忘了我還有一個小號有她的微信,從此以後,我覺得朋友圈太假
以前的朋友圈是生活的一種狀態展示,我們需要關注別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我們可以透過別人的朋友圈瞭解我們沒經歷過的東西,這是一種分享,比如說旅行,美食,心情。當那種親近感沒有了,朋友圈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對我現在來說微信就是嚼之無味,無法棄之的東西,雖然不喜歡,但是我的工作跟它聯絡很大,不得不去用而已
至於同學聚會,我只大規模的聚過一次,就再也不想。本來兒時的時光應該說是最無憂無慮的,同窗多年,應該彼此之間關係是質樸的。但這麼多年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大家難得的聚到一起,說的不是上學時候的趣事,而是不經意間的比較工作,比較家庭,混得好的,永遠都會被當成座上客,真的感覺像拍電視劇一樣浮誇,我們虛假的要面對社會中工作中遇到的各色各樣的人,為什麼在難得一見的聚會中,還要去面對虛假?那次聚會以後,再也沒有大規模的跟他們聚過。都是小範圍能玩到一起的同學間吃飯,唱歌,喝酒。話不投機半句多,玩不到一起的人沒必要硬是強拉著一起玩
-
16 # 言深娛樂
有同樣情況的我說一說我的心裡路程
你過得不好,有人嘲諷你看不起你。
這個時代過的都這麼累,活著就好,還有什麼可發的
-
17 # 周薇艾灸調理工作室
按理說,我是自己開店,宣傳是必須的,但有時候店裡就那麼多東西,天天發,客人不煩我都煩,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你發也沒用,現在就不愛看朋友圈,一開啟頁面全是賣東西的,要不就是情感受挫的,還有的人像導航定位似的走哪兒都拍,恐怕別人不知道她幹啥,去哪兒啦!更有的像精神病似的,一會兒憂傷,一會兒心情大好,要不就開罵,現在美顏真的是挺厲害,給人整的都能見真人嚇一跳,唉!平臺其實挺好,但真的是讓人整的很糟,n次的投票,點贊,煩死啦!同學聚會吧,本來是回憶童年,學時的美好事情,沒想到的是,上學的恩恩怨怨還記著,誰追誰,誰打過誰,我也是服啦!最後是步入社會在一起誰處事不行,誰摳摳嗖嗖,反正各種亂,沒看出成熟度,最後大群套小群,各種瞞,最後群裡沒人說話,以至於聚會人數總是那幾個人!耽誤時間,浪費精力,應酬還影響第二天工作,索性,不喜歡的事情,就不去看,不去聽,不參與吧!
-
18 # 美玉流蘇
我也有同感。
常常是你發一條資訊,有一個朋友互動,其他的也就跟帖,如果沒有,那就當沒看見,很怪的一種現象。也有的發了自己一條說說,有些人就對號入座,莫名其妙地就對你有了情緒。
還有的只發美過顏的自拍,你也不知道她的真實狀態,還要跟著誇讚,有些不實際的東西不要也罷。
同學群,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吧。
都說一輩同學三輩親。但隨著年齡增長,個人生活經歷不同,每次參加同學聚會都有種一見面很興奮,說說那些上學的點滴,可一分開就很少想起。
或者下次再聚,興奮完了就沒話說了,尷尬地聊天也是沒啥意思吧!其實,有些情愫終究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變成風中的記憶,不會想起,卻從未忘記……
-
19 # 輚丫蚩1
這種情況好像是大部分朋友們的狀態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想法也是越來越強烈,就拿朋友圈來說吧,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時候有些想法自己學會消化了,不需要透過他人來表達看法或者是建議,然後不定因素也比較多,如果不是非發不可,更多時候都在想有必要髮圈嗎?心情愉快了想發個圈分享下,剛剛開始還興致勃勃,在拿出手機進行一頓操作之後,可能在ps照片中失去了興趣,也可能是在編輯文字的時候,想著怎樣能夠做到有感而發而不顯得過度得瑟呢,等你找到你認為正確的表達方式時又覺得沒什麼必要了,然後又不了了之了;你心情鬱悶的時候,也想發個朋友圈就簡簡單單發洩一下,但是又想著別人會過度猜測或者覺得矯情反而給自己添更多負擔就只能自己作罷了,或者就轉戰到別的平臺,宣洩著!
甚至有的時候你覺得是沒有必要了,微信已成為自己和別人的一個聯絡平臺了,以前微信還是私人的,裡面都是朋友,互相分享著生活的點點滴滴,然而過度開發就成了工作號,不知道為啥裡面的人是越來越多,好像都成了工作必要的話其他可無可有的人,更甚者朋友圈成了微商或者其他的朋友們賺錢的領地,過度商業化,過度浮誇,過度美好的讓人避之不及。而且現在浮躁的社會,不能看到別人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更容易揪著不放過度放大過度窺探過度評價,讓人不敢釋放真實的自己,不想打擾別人,也不想讓人打擾自己!
有時候想想,為什麼人越來越孤單,因為懂事了想的多了就越來越隱藏自己了,真的羨慕童言無忌的時代呀!
-
20 # 萌寵E家
同學聚會這事我也深有同感,剛畢業那會大家那份情感還一絲溫存,大家那時還經常組織一個月或者半年聚會聚餐等郊遊活動,後來或許大家各自工作上的變動等因素,聯絡慢慢的變得越發稀少。同學群也慢慢的變得安靜起來,或許這就是人生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吧。
回覆列表
誠然,現在好多人都不再發朋友圈了,有的人即使發了也設為私密,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不想更多的人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想法。人生總是經歷過許多事,人才能變得成熟穩重,不再張揚,不再愛出風頭,不再愛表現,不再譁眾取寵,這時才能迴歸於平靜,迴歸自我,有時候,一個人靜靜的就很好。
同樣,現在的同學聚會,也不像以前那麼的親切了,好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好多同學聚會都變了味,酒桌上爭相賣弄,混的風生水起的高談闊論,目空一切,混的不如意的,自慚形穢,位卑言輕。互相吹捧的,痛哭流涕的,想重續前緣的,想拉關係的,已經看不到昔日濃濃的同窗情。人生一兩知己足矣,不需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無謂的交際之中。
總之,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的成熟,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少了喧譁,最終人都會越來越迴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