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同花大順888888

    我有一聯,可以回答此問題:

    上聯:性由心造,明心見性,心為何,性何見,性見心明,造心由性

    下聯:緣自道得,結緣悟道,緣是由,道由悟,道悟緣結,得道自緣

  • 2 # 天邊的一團雲

    1.何為明心見性?返本朔源,開啟心源。我們內心最深處,藏著另一個世界——法界。

    2.看到想到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確定?佛眼看世界是如夢如幻,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講,生活卻是真實痛苦的,沒有開悟以前,因果真實,需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怎麼確定?南傳講"身作證",就是靠自己不斷學佛唸佛,以實修去慢慢體驗檢驗佛法的真實。

    三言兩語說不清,可看南懷瑾《楞嚴大意今釋》。

  • 3 # 虛空萬有

    明心見性更準確的說是一種境界!一種很難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的境界。如果你體驗過失重,體驗過入靜入定,或體驗過精神極度集中,那麼就可能會體會到明心見性的境界,真正明白“明心見性”!

  • 4 # 墨印2

    關於明心見性,具體的參看楞嚴經前四卷。

    看到想到未必是真,這是心外求法,認為有一個真需要去尋找…真無處不在,只因顛倒錯認而迷!

    關於如何確定,真無處不在,無法不真,不迷,一切皆真,確認即假。(能確定和所確定的都是假,本是一體,二即假)

  • 5 # 一了大

    一個人如果真的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那麼他就能知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也知道世間萬物本欲自然。一切的貪嗔痴都來源於自己的慾望,皆是煩腦的源泉。故而會有不與天爭時,不與地爭光,不與人爭氣,不與物爭糧。該吃就吃,該玩就玩,該睡就睡,該忙就忙。隨性而欲,隨遇而安。生也好死亦罷,老也坦病亦然,多愁善感不如笑看人生。

  • 6 # 苗寨阿超

    空性!空性有兩種:第一種是人空。第二種是法空。

    剛才講到心嘛,我們先講人,人是怎麼組成的?人是五蘊色身加心。我們說人不太恰當,狗也有啊。叫‘補特伽羅’也叫有情眾生。

    補特伽羅有情眾生是個什麼?有情眾生是五蘊色身加心,色、受、想、行、識,加心,五蘊色身加心識,這是個補特伽羅,也叫有情眾生的完整的組成。這是講的人我們以人為代表。

    那麼法呢?人空法空,人我法我。人空法空,人也空法也空,明心見性是見的什麼性?見的法的空性,見的人的空性,見的空性!所以它叫開悟。

    開悟就是見真。真是個什麼東西?本來面目。萬事萬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性。所以說,法也空,人也空。

  • 7 # 老胡看視界

    公元1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但隨著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歷史的演進,儒釋道的融合進一步加劇,原先的大乘佛教的教義受到了本土化衝擊和溫良改造,形成新的宗教方式,就是禪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對國人的三觀塑造、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禪宗有其個性化的屬性,在日常交流中,不立文字,全憑頓悟,這是禪師和弟子們與世界對接,內心關照的方式。當然,明心見性,只是修道者一種認識自然,體悟自身的一種機制模式,內含禪機,惟寥寥數語難解,與我而言,只是談談個人淺見。“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常人觀察萬物的直接方式,以眼見為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們的生活似乎都是契合規律,以為就此觀察到真相,其實未必。憑藉肉眼和感官去體觀周遭,得到的是事物的“像”,這顯然是初級的認知,以物證物,但從未來鑑賞力的提升,這是識別的基礎,首先獲得有了最初的印象,這是人生格物致知第一層境界,因此才有後來的內心返照!

    “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隨著個人的成長,知識的積累,有了一定審美和鑑定力,他(她)的看法有了個人意識,於是便有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慨,和山河大地的對照裡,有了相互擬人的人格化,將人的氣質和意志,以託物詠志來表達。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皆有此路數。山水寄懷,花鳥幽情,直至物我兩忘之境地!這是人生認識力進階,屬提拔氣局的第二層境界!

    “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誠然,人生到了第二節節點的認知,實屬不易!當然,世上總有高人,洞察永珍,泰然處之。能騰挪,能釋懷,能捨得,能放下。不糾結,不嗔痴,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見山仍然是山,觀水依舊為水,事物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一切生滅,浮沉,順逆,都已通透。無為而有為,一派天真。此時心已澄澈,月華光滿,圓融無跡!

  • 8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明心見性”,“心”是能見的智慧,“性”是所見的萬物本質,這個“見”不是用眼睛看,是一種智慧上的體驗,所以“明心見性”說白了就是找到真正的智慧,徹察萬物的本質,我們平時見到的並不是萬物之“性”,而是萬物的表相,所以常常被自己欺騙,而“明心見性”就是對這種情況的根本改觀,從迷惑中醒悟,不再受騙,所以在禪宗,“明心見性”也叫“開悟”。

    不明真心,親見也未必是真。

    我們為什麼要“明心”?因為現在這個“心”不是真心,而是虛妄心,所以真遇上事未必管用,看事也未必準。其實這事大家早就知道,所以科學上才產生了什麼“模糊學”、“機率學”等學科,來彌補“心”的不足。

    遇到什麼情況,如果憑經驗斷不出來,那就用機率學算一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事大概齊是怎麼回事,失誤率有多少,準確率是多少,往那一擺,少數服從多數,就這麼定了,如果出了問題怎麼辦?大家承擔,因為盡了人事,剩下的就是各安天命了,這就是我們目前的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來決策斷事,所以也沒感覺出有什麼不方便,用一句俗話來講,就是“要幹事就要付出代價”,或者說“機遇總是伴隨著風險”,等等等等,為什麼我們習慣於默許這些“代價”和“風險”呢?說白了就是“心”不夠用嘛。

    如果我們的“心”夠用,一件事擺過來,有多少阻礙,能不能成功?我們心裡清清楚楚的話,那就不存在失敗,百分百的都會成功,這樣的話,什麼這個“學”那個“學”的,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相反,如果“心”沒有改觀,那麼即使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失誤照樣存在。

    真心一明,萬物本性自然見。

    那什麼是“真心”?它和我們這個虛妄心又是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兩個心是同一個東西,並不是說在虛妄心之外還另外有一個叫做真心的心,不是這樣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好比是一面鏡子,上面落滿了灰塵,我們卻無動於衷,從來不去擦拭,所以灰塵越積越厚,最後照出來的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真切了。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把鏡子上的灰塵擦掉,那麼鏡子的照物功能就恢復如初了。

    所以有位禪師就曾說“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這個說法就是這樣來的,他後面講要“勤勤來拂拭,莫讓惹塵埃。”這和我們上面講的是一樣的。

    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應該怎麼辦呢?介紹到這裡,相信答案已經有了,就是要想辦法擦去心中的塵埃,把它光潔明亮的原貌呈現出來,這個就叫“明心”,心鏡明瞭,照出來的物當然就會非常逼真,我們再也不用去計算機率了,也永遠不會再有失誤了,這就叫“見性”。

    參禪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擦試心鏡的過程,想辦法讓心安靜下來,不再被攪動,當然這裡也需要一定的方法,而且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方法上也需要調整,這就象是醫生看病一樣,不同的病人,需要開出不同的藥方,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痊癒。

    總之

    對世界的認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正確的認知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才能完成對世界正確的改造,認知世界的是人,改造世界的也是人,所以人是第一因素,而主導人們思想的是心,而引發各種行為的也是心,這樣看來,心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明白了這個,我們也就找到了著力點,只要由這個點切進去,一切問題的圓滿解決,也就指日可待了。

  • 9 # 非遺文化記錄者

    這是一個佛學詞語。明的是自己的真心,見的是自己的真性。是佛學禪宗悟道的一種境界。我個人的理解,我們要明心見性,因為我們在這滾滾紅塵中一直羈絆,一生禁錮,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見到光明,沒有明心見性,自心無明,盲目追求。這個要慢慢領悟,時光和經歷是最好的老師。

  • 10 # 智悅933

    一、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二、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

    體,從流得源也。

    三、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四、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五、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 11 # 安八居士

    歇即菩提,哪來悟入和不悟的分別?性一切心,眾生能迷能悟,能殺生造業,能行善積德,能現千差萬別的眾生相,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了,那都是妙明圓心的妙用,是等無差別相……

  • 12 # 尋藝持久

    明心見性是得大藥產黃芽的情景,得奼女見顏如玉的感受,修練者沒到這個程度當然不會理解。道家之所以把過程,真實之情景用比喻來傳世,只是為了使真正修練到這個結段時做為印證。如果不用比喻而說實情,反被一些人去幻想而成妄,走火入魔。遺害願修真之士。可見古聖賢真用心良苦。沒修練到明心見性的程度是不會理解的。

  • 13 # 0劉士廣0

    明心見性不一般,基礎要領先落實。人命在呼吸間,生命就在當下,當下即是永恆。人活著的意義,就是要把握好當下、當下的當下,盡心盡力做好每一個當下,為了想要的明天、明天的明天~未來的未來~來生的來生~生生世世,活得更好,更快樂,更幸福~~~

  • 14 # 八卦小一

    半杯水,有人感覺杯子空了一半,有人感覺水還有一半。一個能經常做如是觀,就不會起執念,如果能隨遇而安,便開了明心見性的法門。

  • 15 # 南山有仙

    答題:

    (1)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是說:當一個修行人悟得、了知自心本性時,自心本性便會自然的顯現。

    明心見性是指開悟,即悟道;但雖悟得還沒有證得,即證道。

    明心與見性是一,心與性是一,即心性。是一不是二。

    明心見性:見(xi an )讀四聲(現音),對於字的認知不同,則謬之毫釐,差之千里。

    (2)實修實證

    明心見性是透過修行悟道的,還需要進一步的證道。例如: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那裡悟道(即明心見性),後聽五祖大師所囑,一路南逃;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在嶺南的獵人隊裡,修行了15年並證道,即證悟了空性。明心見性即心性即空性。禪宗講不立文字,即在師父指導下注重實修。

    (3)看到想到的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確定?

    眼睛看到的是有侷限的,比如說只能看見白天看不見黑夜;一元硬幣,看見前面的同時則看不到背面。當看東西時就動了眼根了,當想問題時便動了意根,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悟道要到心死時,即所謂狂心歇息,六根清淨心清淨。明心見性是靠修行得來的,唯有實修實證才能得到,所謂得到是不得而得。

    所以說看到想到未必是真,也不需要你確定什麼。開悟的人不會告訴你他開悟了,如果誰說他自己開悟了,大多是在騙人。修行是自己的事,冷暖自知。

    總結如果不去實修實證,僅依靠語言文字去解釋明心見性;即以有為的心,想要了解無為的法是不可能的,是與明心見性背道而馳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16 # 老跨鬥

    在部隊打靶時,班長告訴我:打固定靶容易,打移動靶難!上山打獵,動物全是移動靶,人生、社會也是如此,全是動態的,所以,瞭解事物的原理,才能把握其動態。

  • 17 # 光明11

    明心見性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心”什麼是“性”,什麼是心?心是念頭 想法 思想 觀念,念頭 想法 思想 觀念是怎麼產生的?根塵相接就生心,如眼睛看見花,眼睛是眼根,花是色塵,這是牡丹花,真好看,這就是心,好看的心,看見大便,真噁心,這也是心,噁心;耳根觸聲塵也生心,耳朵聽到好聽的音樂,真好聽,這也是心,好聽的心,耳朵聽到罵自己的聲,就生煩惱 生氣,這是煩惱的心 生氣的心;六根接觸六塵時時生心,生無量無邊的心;意根觸法塵也生心,有時我們獨處 或夜深人靜時,想著過去的人事物,也在生無量無邊的心 內心在翻騰。

    這是大概說一下心,明心見性,首先明白了什麼是心,再來見性,見性比明心更深,也更難。怎麼來見性?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性,性是真正的自己,自性不是六根 ,不是六塵, 也不是六識,也不在第七識裡,也不在第八識上,也就是我們看不見它,聽不著它,鼻子聞不到它,舌頭也嘗不到它,身體也感觸不到它,意根也思維想象不到它,第八識也不是它,那他在哪?自性又無處不在 無處不是,看的是它,聽聲音的是它,聞香臭味的是它,嘗苦辣酸甜味的是它,感知冷暖的是它,能起種種的想念 能思考 思維的是它,處處是又處處不是,因為自性無形無相,所以只能悟,無法言說 文字也無法闡述,思維想象也無法捕捉。

  • 18 # 天在做人在看

    何為明心見性,率真地表現真性,沒有任何塵俗雜念是也。看到想到

    不一定是真。俗話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其實,有時候眼見也不一定是實。孔子周遊列國時,來到陳地餓了肚子,好不容易找了些米麵,讓他的得意門生——顏回做飯。飯做熟時,孔子看見顏回用手在鍋裡捏了些飯放在嘴裡吃了 ,心裡老大地不高興——老師還沒吃呢,你怎麼能先吃?這是對老師最大的不敬。想到這裡,便對顏回說,回呀,這飯是要先供奉祖宗的,你怎麼能這樣呢?回說,老師,剛才飯裡落了些灰塵,我嫌扔掉可惜,所以我才吃了。

    大師感慨道:賢哉,回也!人們都說眼見為實,可有時眼見也不一定是事實呀!要弄清事物的真象,就必須深入地調查研究,否則,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 19 # 0無為0

    首先要明白本性本心,本性本心單獨來講說不明白,又找不到,它又不離不棄我們的一切思維意識,我們日常的意識思維是妄心,因為是本心產生的妄念,去掉了妄念就是本心,本心是不生不滅的,雖然看不到它確實在作用,本心看到的是真相, 妄心看到當然不是真的了!怎麼理解呢,你看一個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識分別,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是真的他!對不對啊!

  • 20 # 歲月獨舞

    明心見性!明本心,見真性,開悟大道!但人是複雜的,雙人格,多面性,朝秦暮楚者比比皆是。一朝頓悟,是可遇而不可得的。還是固守本心,隨遇而安更靠譜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目中的電影女神是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