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gcxz8313466

    會周易的人懂,自己一生是來幹嘛的,一是自己本身不好這口,只是有抱負使命想完成,二是須要抽身退步早,清靜自在

  • 2 # 陳不言

    老陳來回答:

    姚廣孝有官不做,既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意圖,又有懺悔和救贖之舉。他盡力在僧人與仕途之間尋找某種平衡,所以會有二次出世。

    下面老陳將帶大家從姚廣孝的生平出發,具體分析其二次出世的原因:

    姚廣孝(1335-1418),幼名天禧。至正九年(1349)出家,更名道衍,字斯道,晚號逃虛老人,又號獨庵。江蘇長洲(今蘇州)人。(順帶說一句,姚廣孝還是鄭和的師傅。對,就是那個三寶太監)

    姚廣孝一生,既輔佐明成祖成就帝業,又德樹叢林,故世人常方之以劉秉忠。然而,姚廣孝的人生經歷和人格面向,遠比劉秉忠複雜。明人陳鰓典即說:

    “秉忠之後與秉忠相彷彿者,明之姚廣孝。然秉忠受室拜官後,不以野服終;而廣孝雖封國公,賜宮人,終不近,沒身不改釋氏衣冠,其終始與秉忠亦不同也。”

    姚廣孝二次出世

    姚廣孝平生經歷了兩次出世:一次是在至正八年(1348),一次是永樂二年(1404)。這兩次出仕,所處個人境遇、時代背景皆異,所顯示的心境亦大為不同。

    至正八年的出世,姚廣孝尚在少年,一介“凡夫”而已。關於他奉佛的原因,文獻所載不一。

    姚廣孝常自父曰:“某不樂醫,願仕以顯父母。”父母不從,一日入城,見僧官駱從之盛,嘆曰:‘僧亦富貴如此耶!’決欲出家,遂入裡之妙智庵,改名道衍。郎瑛《七修類稿》所載

    此說未必可信。因為姚廣孝一生並不耽於富貴,他曾於永樂二年將朱棣所賜錢財散全都散予百姓,且他一生亦與貧道結交,並不貪財疾貧。不過,當時他的家境確實貧寒。他自己曾說:

    “姚氏之先,沛梁人,世為人民,家寒微,無風望顯達者,.....無寸田尺土,生計甚疏。” 《逃虛類稿》

    姚廣孝生於元末,是時政局動盪,戰火頻頻,科舉時廢時行。南方士人的仕進之路,愈加艱難

    “國家開鄉選法已三十餘年,而破選之荒者僅史朋孫氏、程端學氏,而來者無繼焉,豈其人好隱逃浮屠而去者不少耶?”。楊維禎《東維子集》

    當然,很多人遁入空門,也有棲身餬口的目的。因為此時的寺院在元蒙統治者的護持下,地位尊崇,生活優裕,堪稱一方“樂土”。

    “東南兵革體息垂六十年,而國家崇尚佛學,與之土田,鐲其搖役,使其徒坦坦施施而無所憂虞。” 危素《說學齋稿》

    所以元末逃禪之風極盛,儘管其中良蕎不齊,魚龍混雜,但這種風氣顯然影響了姚廣孝棄醫奉佛的人生選擇。他就曾說:“然世事佛,積善卿之人皆敬焉”。可見,流俗確實也影響到了姚廣孝的人生選擇。

    但是,姚廣孝的出家,卻不同於那些僅為衣食而奉佛的俗僧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志趣。姚廣孝的家族世代行醫,子承父業,是一般家族的傳統,但他的人生志趣似乎並不在於此。他嘗對父親說:

    “某不樂於醫,但欲讀書,為學有成,則仕於王朝,顯榮父母,不就則從佛,為方外之樂。” 《逃虛子集補遺》

    可見,他的人生志向首先是做官,其次是奉佛。這兩種極為矛盾、難以調和的人生取向,頗為奇妙地融合在姚廣孝身上。事實上,從姚廣孝的人生看,這兩種志向他都基本實現了。

    姚廣孝自雲:“至正,年十四,即從佛,父不奪吾志,遂出家於裡之妙智庵。”父親“未奪其志”,還有另一原因。姚廣孝還有一個兄長,“曰恆,字伯遠,續祖父箕裘之業”。看來,“子承父業”的責任落在兄長身上。所以姚廣孝能比較順利地出家。

    姚廣孝第二次出世,是在永樂二年(1404),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出世。但就其心境而言,倒是完全符合僧人身份。

    《明書》中載姚廣孝嚮明成祖請辭道:

    “臣本一江南浮屠,叨賴陛下聖神文武,得成大業。臣何功之有?況殊恩已蒙,不勝感激,若又受辱爵,實非臣子自處之義。伏願聖慈,給遷原碟,放臣復為僧人,則死無憾矣。”

    這段話可以看出,姚廣孝出世之心十分堅決。但若與前次的出世相比,增加了不少塵世的紛繁。

    《明史本傳》中則載道:

    “永樂二年四月,姚廣孝以七十歲高齡被朱棣封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其俗姓,賜名廣孝。命畜發,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

    顯然,此時的姚廣孝過的是“亦僧亦俗”、“非僧非俗”的生活,一面古佛青燈,緇衣素餐;一面又冠帶而朝,牽盼俗世,內心頗為矛盾。

    究竟是何種原因使他作出了此種人生選擇呢?

    首先,明成祖的親睞。“靖南之變”後,姚廣孝成為明成祖最信任的“臂膀”。

    “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

    姚廣孝七十歲生日時,明成祖寫了《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兩首雲:

    壽介逃虛子,耆年尚未央。功名躋輔弼,聲譽籍文章。晝靜槐陰合,秋清桂子香。國恩期必報,化日正舒長。

    玉露滋芳席,奎魁照碧空。斯文逢盛世,學古振儒風。未可還山隱,當存報國忠。百齡有餘慶,寫此壽仙翁。

    這兩首詩,除一般的祝壽詩應有之意外,明成祖還表達了兩點意願:一是歌讚了姚廣孝的功名和才能;二是希望姚廣孝繼續輔佐他治理、化育國家,所謂“未可還山隱,當存報國忠”

    事實上,為挽留姚廣孝,明成祖也想了很多辦法。永樂二年五月,派他去松江、嘉興、蘇州、湖州賑災。這些地區不僅是姚廣孝家鄉和早年的禪遊地,而且是當時反對明成祖最為激烈的地區。明成祖派姚廣孝去賑災,表明了對他的充分信賴。

    更能體現朱棣挽留姚廣孝的良苦用心的是讓他重修《文獻大成》。大學士解給編修《文獻大成》,書成而朱棣不中意,又特命廣孝領銜重修。

    “詞臣纂修者及太學儒生數千人,緒秘庫書數百萬卷,浩無端倪。少師姚廣孝等數人,發凡起例,區分句考,秩然有法。” 《明史》

    最後,書“四歷寒暑而成”。成祖朱棣大為讚賞,定名為《永樂大典》,並命姚廣孝作序。可見,朱棣對他的重視與欣賞非同小可。因此,姚廣孝不得不“心存白雲外,跡混紅塵中”。

    其次,姚廣孝對於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的殺戮,一方面心含愧疚,另一方面也頗為失望。尤其方孝孺一案,更使他頗為寒心

    “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託,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領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愉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碟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絕命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鳴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時年四十有六。《明史》

    對於姚廣孝來說,明成祖一手炮製的這樁慘案,不僅違背了佛教慈悲憫眾的教義,而且還背信棄義。

    此外,還有一事對姚廣孝觸動極大。

    “廣孝初為僧,其姊戒之曰:‘汝為和尚,當發慈悲心。”但當其姐知其預謀“靖難之役”,嘆曰:“和尚慈悲當如是邪?”後來,廣孝販災回家,往見姊,姊拒之曰:“貴人何用至貧家。”廣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堅不出,家人勸之,姊不得已,出立中堂,姚廣孝連下拜,姊曰:“安用爾拜許多耶?曾見做和尚,不了底,是甚好人。”言畢,其姐遂不復再見。

    《逃虛子詩集補遺》

    姚廣孝的姐姐、好友王賓等人,都拒絕與其交往,親友的態度,不僅代表著輿論時議,更使姚廣孝有“眾叛親離”之感,內心不能不受到極大震懾。

    因此,姚廣孝需要佛禪來安頓之心靈,救贖往昔的罪惡。

    永樂十六年(1414),姚廣孝病甚,成祖問其所欲,廣孝曰:“僧溥洽系久,願赦之”。

    “溥洽,即建文帝主錄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坐系十餘年。” 《明史》

    成祖同意後,“廣孝頓首謝”。姚廣孝臨終遺願是嚮明成祖乞赦溥洽,這表明他至死都在為“靖難之役”的殺戮流血而懺悔。

    最後,姚廣孝是極聰明之人,“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之類道理,不會不懂。他之所以要再次出世,實際也透顯出他明哲保身的想法。

    早在洪武二年(1369,他作《奉題聽雨樓》雲:“勝國之季,兵變之餘,前輩翰墨存者無幾”。這是基於親歷之事而發出的慨嘆。其友高啟於洪武七年因《上梁文》而腰斬於市;楊基遭人誣陷,死於勞役;宋鐮因胡惟庸案而被滴茂州,半途死於三峽……。這些對他都是一種警醒。

    因此,他不禁感嘆:

    “世人知險是風波,那識人心險更多。人心對面九疑山,一笑殺人俄頃間。貧賤安居良不惡,名剎賓士有何樂?”

    可以說,身披襲裝,歸隱禪寺是他最好的求生選擇,即“處陰乃榮茂,近陽則枯稿”。

    結語:

    總之,姚廣孝人生中的兩次出世,心態和勢態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說第一次出世是為了實現人生抱負的話,那麼復出世的人生選擇既是“功成身退”,也更是懺悔和救贖之舉。對於一個兼通內外典的僧人而言,莊禪的處世之道,使姚廣孝深明自然與宇宙萬物之“機”;而儒家聖賢之學,又使他能夠建立勳業。

    所以,他能夠徘徊於世間與出世間,左右逢源。

    全文完

  • 3 # 壹零壹肆

    關於姚廣孝在幫助朱棣取得皇位後,仍然做和尚,原因大概有兩點:

    第一點:他造反的目的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抱負實現了,也就心滿意足了。

    此外,姚廣孝十分清楚朱棣根本不是什麼善類,是絕對不會容忍一個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還聰明的人一直守在身邊的。

    所以隱藏了自己,只求平靜地生活下去。

    第二點:最讓姚廣孝痛苦的是,他唯一的親人和身邊的密友對他煽動造反的舉動嗤之以鼻。

    永樂二年(1404)八月,姚廣孝回到家鄉長洲,此時他已經是朝廷的重臣,並被封為太子少師,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父母已經去世,他最親的親人就是他的姐姐,他興 沖沖地趕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分享自己的榮耀,但他的姐姐卻對他閉門不見,無奈之下,他只好去見青年時候的好友王賓,可是王賓也不願意見他,只是讓人帶了兩句話給他,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深刻表達了王賓對他的情感:和尚誤矣!和尚誤矣!

    姚廣孝終於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原先雖然窮困,但畢竟還有親人和朋友,現在大權在握,官袍加身,身邊的人卻紛紛離他而去。

    耳聞目睹,都帶給姚廣孝極大的刺激,從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幹活外,其餘的時間都躲在寺廟裡過類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為。

  • 4 # 山東小米粒

    皇太孫朱瞻基因為擔心自己的父親丟掉太子之位,就到寺廟裡去找了一個老和尚幫自己答疑解惑,這個老和尚就是姚廣孝。姚廣孝,一個攪動了明朝風雲政變後又功成身退的人,他是靖難之役背後的主要推動者,朱棣對他十分倚重和信賴。

    歷史上姚廣孝雖然年紀輕輕就出家當了和尚,但是一方寺廟根本困不住他的鴻鵠之志,他因為足智多謀,精通佛法,馬皇后病逝的時候,姚廣孝被朱元璋選中,為她誦經祈福。也就是這個契機,讓他結識了燕王朱棣,兩個人一拍即合,後來姚廣孝就成了燕王身邊的謀士。

  • 5 # 呵呵大不大

    在《大明風華》中,明成祖朱棣遇事不決,便會前往雞鳴寺小住,為的便是聽從道衍和尚姚廣孝的看法、見解,可見朱棣對姚廣孝的倚重。

    事實上,在歷史上姚廣孝確實是足智多謀,更是有著襄助朱棣靖難之功,也深得朱棣信任。在靖難成功朱棣登基之後,朱棣不僅任用他擔任僧錄司左善世,還又加封太子少師之銜,由此姚廣孝也被稱作“黑衣宰相”。

    後世同朝的李贄更是稱讚他與朱棣:“我國家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可見姚廣孝的功勳之甚,可有意思的一點便是在講究功利心、功成名就的世俗傳統之下,他對於世俗之物,卻又棄之如敝屐。

    儘管朱棣曾賞賜府邸、宮女,賜其還俗,但卻都被他一一拒絕,仍居廟中;但對於賞賜的金銀,他卻都接納,然後又用於分發宗族、鄉人。當然在他這些有趣的事蹟之中,最為有趣的便是,作為一名出生於元末,曆元末農民軍大起義、朱元璋洪武朝、建文帝朱允炆朝的他,選擇的卻是在朱元璋時藏鋒不出,在建文帝朱允炆朝卻又勸朱棣造反。那麼這又是為何呢?

    1335年,姚廣孝出生於長洲。14歲時,他便剃度出家,法號道衍。期間,他不僅修習佛法,更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之術,更兼他又喜讀儒家經典,這也讓他成為儒佛道三家皆通的人物。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召見僧人入試,姚廣孝也赫然在列,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卻沒有被授予官職,只獲賜僧衣,而這件事的後果便是在5年後,在宗泐大師的推薦之下,他進入了天界寺——明朝規格最高,五山十剎之首的天界寺。

    洪武十五年(1382年),馬皇后去世,朱元璋召集高僧為她誦經,在宗泐大師的舉薦下,姚廣孝也在列,這次他最大的收穫不是名聲,而是與燕王朱棣的結識,因此他也成為了北平慶壽寺的主持以及朱棣的謀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即位,上任伊始建文帝便開始著手削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等人也首當其衝,作為當時塞邊九王之中,實力最強的朱棣自然也成為下一個目標。面對日漸危殆的局面,朱棣其實反心不堅,作為謀士的姚廣孝此時不僅勸勉朱棣造反,更以袁珙為朱棣相面,堅定其心。

    當朱棣誓師,瓦片掉落眾人以為不吉,他卻說"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墜,將易黃也"。

    當朱棣攻打濟南為鐵璇所阻,攻打聊城又敗,朱棣心生退意,又是他建議朱棣直取京師,這些種種,可以說與朱棣而言,姚廣孝既是自我成就,更是二人的互相成就。在永樂朝,他的成就更是卓著,既有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之功,又有教誨皇長孫朱瞻基之實。永樂十六年(1418年),84歲的姚廣孝病逝。朱棣賜諡號恭靖,親自書寫神道碑銘,追贈上柱國、榮國公等官職。那麼到底是何種原因導致姚廣孝在朱元璋朝不出世,卻要將抱負才華施展在永樂朝呢?

    其實,這要從個人情感和社會現狀分析。

    在朱元璋朝,作為出身乞丐的開國之君,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後,兔死狗烹之事比比皆是。而作為與姚廣孝至交好友的高啟,也是這種政治環境下的犧牲品。作為《元史》的編纂,高啟本人才名卓著,更是曾受命教授諸王,但是作為明初的朝臣,他最後卻因為在《郡治上梁文》中提及了“龍蟠虎踞”四個字,受蘇州知府魏觀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一案牽連,被連坐腰斬。

    就連當時江南文人之首,太子太師宋濂,也因為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險些被斬殺。幸虧得馬皇后與太子朱標力保,才免死,但仍要流放茂州,最終年事已高的宋濂也死在流放路上。

    就個人情感而言,作為同鄉,姚廣孝作為親自經歷者,縱然我們無法從史籍中找出他的不滿記載,但作為一個儒佛道三家精通,更是才華卓絕的人,從朱元璋朝所做的諸如胡惟庸案、藍玉案、李善長案等大案之中,這種戰戰兢兢的社會環境與個人情感的結合,也讓他自然會選擇保身為上,但當他與朱棣見面、相識之後,他才發現朱棣才是改變這種現狀,實現自我的最好途徑。

  • 6 # 元二使安西

    按當年明月的說法,姚廣孝是一個造反狂人,不為名利、只為抱負,因此抓住時機、不遺餘力地勸朱棣造返,以此一展胸中韜略。

    不過,我認為更大的原因在於,姚廣孝參悟了開國君臣的關係,懂得平衡利弊、明哲保身,因此才能夠平安到老,得以壽終正寢

    一、朱元璋時期,姚廣孝能做官,但不能做大官

    洪武年間,朱元璋曾經下詔書,讓天下的儒僧到禮部去參加考試,如果考得好,和尚就能還俗做官。

    姚廣孝也參加了這次考試,但卻並沒有做官,而是繼續回去當和尚。

    《明史》:"洪武中,詔通儒書僧試禮部。不受官,賜僧服還。"

    一個"不受官",其實可能有多重解釋。

    第一種解釋,考中了,但嫌皇帝給的官小,不肯接受,繼續回去當和尚。

    第二種解釋,考中了,也給了不錯的官職,但不想做官,繼續回去當和尚。

    第三種解釋,沒考中,落榜灰溜溜回家。

    姚廣孝到底是哪一種呢?

    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時,採納了第三種說法,認為姚廣孝這次沒考好,所以沒做官。

    但姚廣孝並非濟濟無名之輩,少年時就好學,工詩,文采不錯,跟當時的名士王賓、高啟、楊孟載等人關係不錯,宋濂、蘇伯衡也非常賞識他。

    當年,宋濂後來自己倒了黴,在胡惟庸案中受牽連,但他倒黴之前曾是太子老師,舉薦個把人才的機會還是有的。

    另一方面,姚廣孝能與這些名人交好,自身能力水平應該不錯,參加一次公務員考試,似乎不該發揮失常。

    所以,我更傾向於姚廣孝這次被授予一個小官,但他認為不能發揮自身所長,索性拒絕了當官混日子,而是繼續當和尚等待時機

    二、姚廣孝學識龐雜,所圖甚大,不甘心屈居人下

    姚廣孝出身於醫學之家,但十四歲就出家當了和尚,可他跟隨的師父卻是個精通陰陽術數的道士,而他自身又擅長詩文,與許多名士儒生交好。

    由此看來,姚廣孝簡直就是精通了各種旁門左道,佛、道、儒兼修,有經天緯地之能。

    姚廣孝四處遊歷,有一次到了嵩山,遇上相士袁珙(不是《慶餘年》的謀士),得到這樣的評語:"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劉秉忠是誰呢?這人是元代忽必烈手下的謀士,在忽必烈當王爺的時候就被收歸麾下,為忽必烈登上帝位立下汗馬功勞。

    袁珙這一比喻,其用心昭然若揭,而姚廣孝也正如他所說,圖的不是安安穩穩的公務員,想做的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先鋒。

    值得一提的是,燕王造反時,姚廣孝把袁珙推薦給了燕王,因此,袁珙當年的這些評語,不好說是事先預知,還是事後補強,也許為了堅定燕王造反的決心編造謊言更加可信。

    但無論如何,袁珙敢說這話,姚廣孝必然有不同尋常之處,讓人對他的形象、表現能夠信服,認定他就是能推燕王上帝位的大能。

    三、與其當馬仔,不如當帝師

    姚廣孝不給朱元璋當官,卻以和尚之身幫著朱棣造反,看上去不可思議,細想之下,卻非常符合人的心理。

    如果以公司比喻朱家父子的事業,朱元璋的公司無疑已經成熟完善,姚廣孝加入,也不過是個底層馬仔,或許因為能力出眾而成為高階馬仔,但永遠到不了高階管理層。因為高管職位,已經讓徐達、李善長等人填滿了。

    但朱棣的公司就不一樣,這是個新籌備的公司,員工奇缺,肱骨能臣就更是珍稀得如同鑽石一般。姚廣孝此時加入,總經理、總監啥的位置隨便挑,哪所手下沒有幾個人,發展壯大不就有人了?

    何況,朱棣造反,姚廣孝就是總策劃、總設計師,事成之後,朱棣萬分感激,認為他功勞第一。

    永樂二年,萬事俱定後,朱棣拜姚廣孝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還恢復他的本姓,並賜名廣孝。

    是的,姚廣孝這名兒是朱棣送的,之前他應該被稱為道衍和尚。

    朱棣對姚廣孝非常尊敬,說話時都稱呼他少師,而不直呼其名,從太子到皇太孫,都有姚廣孝從旁教育指導、輔佐朱家子孫。

    明世宗繼位後,姚廣孝早已過世,但仍被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廟庭。

    可以說,從朱棣到朱高熾,對姚廣孝的尊敬都是發自內心,恩寵不斷。

    這是姚廣孝功勞大、與皇帝父子關係好?

    其實,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姚廣孝一直孑然一身,與親友關係並不好,而且無子無女,只有個過繼的侄兒。

    姚廣孝受封官職後,也並沒有在朝堂老老實實上班打卡,而是住在寺廟裡,仍然當他的和尚,出入朝堂也是穿著緇衣,並不穿官員制服。

    這無疑表明,我只是方外之士,絕對不跟大臣拉幫結派。我幫皇帝造反,只是順應天道,而不是自己貪圖名利富貴。

    無慾無求的人,才能不與人衝突,也才能不遭上司嫉恨。

  • 7 # 婉兮歷史

    正所謂“敵國破謀臣亡”黑衣宰相姚廣孝二次出世即是功成身退也是明哲保身,君不見朱元璋殺功臣血流成河,姚廣孝完成此生夙願足矣,二次出世讓朱棣安心不起殺心平安度過晚年已經是姚廣孝的心願了,姚廣孝明白這個道理其實朱棣何嘗不明白啊,對這樣一個不要功勞不要功名就打算活下去的僧人,看著就行了何必把事做絕呢?

    姚廣孝十四歲就出家為僧,並不是喜歡出家而是換條大路上羅馬罷了,因為姚廣孝出生的時候還是元朝的天下,元朝人看不起漢人,因此科舉考試難度很大,因為元朝人錄取蒙古人的機率高於漢人,即使漢人考上了也只能做一些低下的小官,但是元朝人信佛廣建廟宇禮佛拜佛,對僧人的待遇很高,在權衡利弊之下姚廣孝出家了,出家以後的姚廣孝苦讀詩經廣交朋友可以說不幾年就憑藉自己出眾的學識在一干和尚裡面脫穎而出,嶄露頭角。

    後來朱元璋奪取了天下,天下又重新歸漢人掌權再這樣的背景之下姚廣孝等僧人就被朱元璋選出來送給自己這些兒子做幕僚,姚廣孝選擇了朱棣,姚廣孝為什麼叫做黑衣宰相呢?因為首先他有野心雖然出世但是心卻在入世,二姚廣孝一直想要做一件偉大的事來證明自己,讓自己名垂千古,要是在亂世姚廣孝一定是個不世出的奇才,但是在盛世姚廣孝一肚子腹黑權謀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但是老天爺偏偏就給了姚廣孝一個舞臺,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朱元璋叮囑朱允炆千萬不要削藩,朱允炆上臺就開始削藩,要是一開始先把朱棣削了也許朱棣就沒有時間謀反,但是朱允炆忌憚朱棣,所以打算把其他叔叔拿下在拿朱棣,就給朱棣充足的時間招兵買馬最後發動了“靖難之役”,而朱棣一開始雖有謀反之心但是姚廣孝絕對是推動朱棣謀反的強心劑,後來又幫助朱棣推翻朱允炆自己當了皇帝,可以說姚廣孝既興奮也嗜血,自己終於有了舞臺並且還獲得成功,姚廣孝覺得此生足矣。

    姚廣孝的計謀亂世有用武之地治世卻是短板,並且那麼多“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姚廣孝知道朱棣功成之日就是自己身退之時,不僅不要官也不要錢就打算二次出家老老實實做和尚,朱棣如何不成全呢?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姚廣孝無疑是聰明的,也是明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00左右的國產手機,有什麼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