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lockB現場演繹
-
2 # 交易匠人
瑞幸咖啡,開始於故事,結束於事故。
瑞幸咖啡,閃電上市,又閃電崩盤。
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就是瑞幸咖啡的全部。
4月2日晚,瑞幸咖啡主動釋出公告稱,公司的COO,董事等公司高層參與了偽造虛假交易,由“自曝虛假交易”22億元開始,瑞幸咖啡故事的轉折可謂是全球資本市場聞所未聞的事情。
詭異的是,今年的1月份,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公司曾經發布做空報告稱瑞幸咖啡的經營資料存在造假行為,隨後瑞幸咖啡否認了這些指控,僅僅過去不長的時間,現在瑞幸咖啡卻又主動自己爆料存在的違規行為,這就有點不按常規出牌了。
對於瑞幸咖啡未來的走勢,情形尚不明朗,但是目前看來,瑞幸首先面臨的第一個棘手問題是來自瑞幸投資者的鉅額集體訴訟。
瑞幸咖啡面臨哪些處罰?1.鉅額訴訟賠償
至於具體的賠償金額,美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是:選定一個時間段中的最高點與事發之後股票的最低價之間的價差,然後去乘以持有股票的數量。
如果限定2020年以來的最高價51美元,“自曝虛假交易”22億元之後股價最低價是4.9美元,中間的差價是46,1美元,而公司的股本是2.4億左右,所以,如果瑞幸咖啡面臨集體訴訟的話賠償金額將會達到110億左右,而現在瑞幸咖啡的市值也不過是15億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的話,瑞幸咖啡的結局只能是破產。
2.美國監管處罰
此外,瑞幸咖啡還可能面臨來自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的處罰,根據相關法律,財務造假和證券欺詐的刑罰是10年到25年監禁,罰金最高達2500萬美元。
3.國內監管部門追責。
另外,儘管瑞幸咖啡是在美國上市,但是作為全程在國內運營的公司,適合中國證監會和公安司法機關的“長臂管轄權”,相關責任人也面臨被國內追責。
因此,對於瑞幸咖啡來說,已經是九死一生了,更深遠的影響是,瑞幸咖啡給外界傳輸了一種中概股特別差的形象,這個影響波及面已經遠遠超出了這一杯咖啡,這對於以後中國企業參與國際融資和業務拓展都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
3 # 泰富投資軍哥
陸正耀割著韭菜裝糊塗,看看怎麼被收拾!瑞幸咖啡發道歉宣告:涉事高管員工停職調查 會第一時間披露調查結果,官微釋出道歉宣告,表示對於此次涉嫌財務造假事件及其所造成的極惡劣影響,向社會公眾致以最誠摯的道歉,並稱涉事高管及員工現已被停職調查。道歉宣告還稱,公司會第一時間向公眾披露調查結果,並採取一切必要補救措施,不迴避就此事帶來的一切問題。今天早些時候,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發文迴應公司財務造假一事,稱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陸正耀表示,“出事以來,我非常羞愧、痛心。瑞幸創業初衷是想做一杯好咖啡,服務千萬使用者。但是造假事件出來後,讓太多人失望、受傷!包括一直信任我們的投資人、合作伙伴,喜愛我們的消費者,還有兢兢業業的瑞幸員工和他們背後的家人。”陸正耀表示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他還稱,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4月2日晚,瑞幸咖啡釋出公告稱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總金額約為22億元。其中,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虛假交易大幅膨脹。公告一經發布,震驚整個行業。據《深網》瞭解,瑞幸咖啡Quattroporte辦隨後傳送內部信稱,COO劉劍及其下屬等4位管理人員涉嫌財務資料造假正在接受公司內部調查,並已停職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停止人員原負責的工作,並將盡全力減少此次事件的負面影響。“此次事件也將會讓公司進行深刻反思和調整,透過最佳化治理結構,強化企業價值觀和組織建設,夯實健康發展基礎,讓後續發展更加有力。……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
4 # 老潘說事
瑞幸是中國新零售咖啡的代表,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高品質咖啡品牌和專業化的咖啡服務提供商。
公司的經營策略和初衷是正確的,是要打造一家與星巴克同業競爭的中國版的咖啡新零售企業,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暫不解讀所謂的高品質和經營中的細節):
1.瑞幸處於市場開拓階段,以階段性虧損謀取長期的市場份額,瘋狂投入加開100%直營店,2009年新建超過2500家門店(同期星巴克才500家左右,採用“直營+加盟”方式,相對瑞幸非常保守),瑞幸前期及上市後的融資均投入新店和廣告,這個模式控制好資金是沒有問題的,目前很多共享及新零售都是如此做。但問題就在這裡,需要的融到更多錢的,就要給投資人“有改善"門店經營狀況。
2.實際上,如此大量的門店的經營狀況與董事們講的故事不符,就安排產生人為的造假資料。渾水做空調查報告中提到,資料一:門店訂單號由順序排號改為隨機順序排號,如原來是A271、A272、A273改為A271、A273、A276,以此達到虛增訂單數量;資料二,虛增單品價12.3%等
3.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引起美國做空機構渾水基金的特別關注,安排近2000人參與調查,2020年1月份並對外公佈做空報告;開始懂事及關聯機構專幫忙圓場,緩解市值的下跌;
而在此之前,各大董事及相關投資人己隱秘離場,無法退出的以做質押套現處理,說明董事會及關建投資人已知情,而此次大跌也因為質押爆倉而加速。
總結:瑞幸在美國市場上市,相對國內違規成本非常高,不退市也是九死一生,活著也是涼涼;此次造假事件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影響非常大,會集體抹黑而拉底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信用評級,相信未來在美上市的過程非常困難。
-
5 # 老胡聊創業
瑞幸咖啡一定“涼涼”了。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大致瞭解一下瑞幸咖啡從創業-美股上市-自爆營業額造假22億的事件發展過程,並做出我對事件的反思。
2020年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佈,在審計2019年年報發現問題後,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
公開“自爆”財務造假,瑞幸咖啡(5.380,-15.94%)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當天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至16億美元。中概股應聲下跌,與其相關的神州租車下跌70%,就連與其業務合作的分眾傳媒也應聲下跌,下跌幅度達到80%。
事情似乎早有端倪。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注:這裡補一點知識,什麼是做空?打個比方,你覺得你朋友的大金鍊子很好,你向他借過來玩一段時間,借過來後,你轉手給賣了20000萬元。賣出後,你在你朋友圈說,戴金鍊子有害身體健康,買你的那位信了你的話,又以2000元的低價賣還給你了,你拿著這個金鍊子還給了你借的那個朋友,你一來一回,賺了18000元,我們假設你說的多是真實的情況下,你的行為就叫做空。
但當時瑞幸咖啡在SEC官網釋出公告堅決否認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稱報告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從2017年成立至今,爭議一直伴隨著這家公司。它被質疑燒錢補貼、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但卻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開出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重新整理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紀錄(18個月)。這裡,做為商業研究來說,瑞幸咖啡的燒錢模式和準確把握美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心裡堪稱經典,故事講得好,值得創業者仔細研究。
這樣一家明星企業,為何要自曝“家醜”?造假行徑見光背後,誰在蓄意做空和調查瑞幸?這場騙局的罪魁禍首是誰?瑞幸的未來又何去何從?
瑞幸為何“自爆”?
現在看來,一家企業和企業經營者,價值觀和價值取向的扭曲,才是根本性的問題!2個月前那份神秘的做空報告,沒有將瑞幸徹底擊倒,但卻是引發瑞幸“自爆”的導火索。
從渾水釋出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造假,這中間相差了正好兩個月。在這兩個月時間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一是集體訴訟。因為股價下跌,投資者蒙受損失,這裡可能存在新冠肺炎全球爆發的客觀原因,導致瑞幸咖啡的現金流斷裂。一些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程式。
二是遇上財報披露季。2月底開始,中概股公司紛紛開始披露2019年四季度及2019全年的財報報告。瑞幸自爆前,大部分中概股已經完成財報披露,但瑞幸遲遲未披露。這也能解釋瑞幸咖啡之所以不加盟,只開直營的優勢,因為直營,瑞幸咖啡有較強的掌控力。
三是獨立董事變更。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新增兩名獨立董事,其中一個來自行業裡有名的調查審計師FTI,另一個來自世界級名牌訴訟律所Kirkland & Ellis。側面思考,直營模式的缺限,那就是缺少在整個運營過程中,缺少監管機構和機制。
梳理一下整個事件的時間線:
· 2月1日凌晨(週五),渾水釋出做空報告,瑞幸股價盤中最大跌去26.5%。
· 2月3日晚(週一),瑞幸在SEC釋出公開回應,堅決否認所有指控。
· 2月4日開始,瑞幸股價逐日回升,2月10日已經恢復到被做空前的水平。
· 2月5日,美國部分律師事務所開始啟動針對瑞幸的集體訴訟。
· 2月10日開始,瑞幸連續釋出15條“超過5%披露”的重要公告,涉及股東股權事宜。
· 3月27日,瑞幸宣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劉二海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 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財務造假,瑞幸股價一夜跌去75%。
種種跡象表明,瑞幸“作賊心虛”和造假的證據已經被渾水公司所掌握,只能採取“自爆”,這實際上也是遭遇做空後的連鎖反應。因為瑞幸之前被做空,於是有做空基金將它告上法庭,按照美國證監會要求,瑞幸要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自查,於是查出了22億元的驚天造假大案。
有意思的是,做空報告發布的時機,正值財報披露季前夕。
在2月1日的那份做空報告中,瑞幸被指控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瑞幸咖啡是2019年5月17日上市。這意味著,瑞幸咖啡上市後的銷售資料,大部分都是偽造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公司一旦造假,要麼執董受罰,要麼獨董受罰。獨董要避免把關不力的責任,就必須把造假責任推到執董身上。如果獨董不找機構查執董,執董就可以上法庭說獨董監管不力,獨董就需要為受害者賠償。整件事情的脈絡,都透著一種自上而下的集體造假行為。
於是在財報披露前,瑞幸啟動了“自爆”程式,三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揭穿了瑞幸此前對做空報告的迴應。瑞幸財務造假,正式浮出水面。
誰在做空瑞幸?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在幕後做空瑞幸?這份匿名報告的指控範圍、釋出時機、牽涉人員,都耐人尋味。
渾水只是一個公開的做空平臺,真實的做空勢力(對沖基金)都會把自己隱藏在渾水後面——這份做空報告是匿名提交,只是由渾水代為釋出。
對沖基金做空一家公司的目的是獲利。做空的常見操作是:在釋出做空報告之前,它們會向券商借入股票並高價賣出,然後釋出報告對相應公司進行打壓,在股價下跌後便以較低價格買入相應的股票歸還券商,獲取的利潤便是買賣的價差。
不過,對沖基金顯然不會親自在中國做實地調查工作。當鎖定一家可能存在問題的公司之後(這裡我要再著重說一下,先是瑞幸咖啡真的有問題),它們一般會委託國內的調查公司尋找相關證據,具體方式包括實地考察(蹲點統計訂單量、計算門店流水)、秘密訪談等。對沖基金會根據工作量向這些調查公司支付相應的費用。
負責在國內調查瑞幸咖啡的兩家公司分別為:匯生諮詢和久謙諮詢,而站在它們背後的對沖基金是渾水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雪湖資本。
雪湖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的工作人員加起來可能也就六七個人,主要團隊在香港。
雪湖資本之所以找匯生和久謙,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這兩家的價格比較便宜,匯生這一單總共賺了不到100萬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別的諮詢機構例如麥肯錫、BDA和貝恩,都不會接這樣的單子。在中國本土,這種願意幫助對沖基金做調查的諮詢公司還是很少見的。雖然大家在道德層面上,有點難以接受,但正是有了做空公司,對資本市場的商業行為起到了監督的作用,從而降低了廣大股民的投資風險。
匯生之前就與雪湖資本有過幾次合作,“諮詢公司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界限,一旦做了超出底線的事,肯定要自己承擔後果,匯生現在最大的擔憂是怕失去原有的一級市場客戶。”
不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匯生諮詢原本服務的客戶當中還包含了大鉦資本,也就是瑞幸咖啡A輪和B輪的投資方,據介紹,渾水做空報告放出之後,大鉦資本立即終止了與匯生的合作。
做空在國內是不是被允許?諮詢公司能接些什麼樣的客戶?實際上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規範,其中就會涉及到不少灰色地帶。目前匯生諮詢的官網已無法開啟。這就是中國有關部門需要反思的了,中國企業和資本是要走向世界的,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相關的法律法規需要與時俱進。
一個允許做空的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淘汰劣質公司、降低系統風險。外界不應該抨擊有理有據的做空機構和調查公司,而是應該對造假的公司進行追責。
造假者劉劍?
這場錯綜複雜的做空事件,以及瑞幸蹊蹺的“自爆”行為,最終將罪名指向了一位瑞幸的內部高管——瑞幸COO及董事劉劍。
根據瑞幸的公告,目前瑞幸已經解僱劉劍和其手下的幾名參案員工,並終止和虛假交易相關方的合作。瑞幸表示,將對做出不當行為的個人採取一切適當行動,包括法律行動。
劉劍是誰?
《瑞幸閃電戰》一書中這樣表述,瑞幸的COO(劉劍)負責監測每日的公司運作,並直接報告給執行長,需要全面負責公司的市場運作和管理;參與公司整體規劃,完善公司運營管理等。“簡單來說,與收入、成本相關的事物我都要管。我要監控所有部門執行的指標,包括效率指標、財務指標。”劉劍自己這樣概括。
目前網路上可查詢到的關於劉劍的訊息較少,不過,與瑞幸大部分高管一樣,劉劍此前也是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曾在神州租車時的團隊一員。
據公開資料,劉劍於2005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士學位。在2008至2015年,他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COO,自2019年2月起任董事。
幾位前神州系員工告訴燃財經,劉劍畢業即入神州,是陸正耀比較器重的年輕少帥。
據瑞幸上市前招股書中的期權計劃,劉劍分配到了47408股認股權。瑞幸的行權價格為0.1美元,期權計劃的週期為10年。據瞭解,IPO前,劉劍持股1.3%,IPO後,劉劍持股1.2%。
劉劍最近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開露面是因為瑞幸子品牌“小鹿茶”。2019年9月,瑞幸正式宣佈旗下子品牌“小鹿茶”獨立運營,並聘請人氣明星肖戰擔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劉劍作為公司COO在現場釋出了小鹿茶一系列規劃和投資加盟模式。
“我們的速度太慢了,總有消費者和我們說,我住的地方還沒有瑞幸咖啡。所以我們的速度要更快。”劉劍當時說。瑞幸之前公佈的下一步計劃是,在2021年年底之前把門店數量擴張到1萬家,瑞幸的開店速度達到平均每天開7家店。
事實上,在瑞幸的管理層中,劉劍非常低調,而被外界熟知的是所謂的神州系“鐵三角”。
神州系“鐵三角”由神州系創始人陸正耀、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組成。陸正耀也是瑞幸咖啡背後的實控人,掌控全域性,負責解決早期資金問題和內部管理,劉二海和黎輝負責更高層面的外部資本運作。
黎輝和劉二海連續加註了瑞幸咖啡的A輪和B輪融資,將其估值抬高至22億美元。A輪中出現的君聯資本,是劉二海的前東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據傳是大鉦資本的LP;B輪中出現的中金公司,則跟黎輝的前東家摩根士丹利,一起出現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薦商的名單裡。據悉,黎輝在瑞幸咖啡年初進行的配售中套現2.3億美元。
這個封閉的、強關係驅動的體系,在“鐵三角”的主導下,共同將瑞幸咖啡“捧”上了市。
大家看到這裡,你可能恍然大悟了吧!瑞幸咖啡的燒錢模式象極了神州租車吧!基因如此!
至於到底誰該為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負責?劉劍還是背後的鐵三角?恐怕最終要看相關證據。
瑞幸或將面臨700多億元賠償、退市甚至破產。涼涼的結局,基本已成定局。
縱觀瑞幸的創業史,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一個企業如果只是為了個人或團體的私利,把廣大股民置於被收割的物件,從社會道德上,就是要被譴責和批判的。因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引發出西方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不相任,給西方那句“中國的上市公司,資料大多數是假的”以口實。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信譽,它給社會造成了影響和危害,在以後一段時間內會慢慢顯現出來。在這裡,我順便對中國網民的一些觀點和評論作出批判,什麼“拿著美國投資人的錢請華人喝咖啡”、“這是對美國投資人的一次收割反擊”,衝滿了怨恨和快感。這不是一個正在偉大復興民族的胸懷。我們要看到瑞幸咖啡造假也給國內的相關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那些給瑞幸提供原材料和裝修的貨款如何收回?那些在瑞幸上班的員工及將失業又如何處理?因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受影響的國家信譽又如何重新樹立?一個專案,若不從價值觀去思考,一個領導人(一群領導人)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那這個企業和企業所做的這個專案,不管它如何光芒耀眼,那也是曇花一現,最終還是會被社會所拋棄的!
那些免費的午餐,才是最貴的午餐!反常及為妖。市場經濟有它自己的執行規律。不佔那些小便宜,也是一個民族復興的成熟表現。當有便宜可佔時,我們當反問一句:“你是妖嗎”?
-
6 # 城惜水樹
對於瑞信咖啡的瞭解還是起步於推廣模式,這種模式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每家店開業初期都會一波推廣潮,每個人都是推廣轉介紹的中轉站,推薦一個人加入,自己可以獲得一杯咖啡券,對方同樣活動,可見這樣的傳播力有多廣。
當時就是奔著這樣“薅羊毛”的心理,免費喝了10幾杯咖啡,講真都沒花什麼錢,而且還有定期贈送的券,折扣力度也是相當低。
這次爆出財政作假,可能很多人都早已有這樣的預期,從成本分析,瑞信咖啡採用的是阿拉比卡咖啡豆,據分析比星巴克採用的咖啡豆更具優勢。對比座標也是星巴克,人家單價出售咖啡均價35左右,瑞信控制30左右,同時採取折扣,比普通街邊奶茶的價格都要低,這樣有盈利嗎?
此次,渾水公司做空瑞信,採用調查手段非常直接也直觀,委派了92名全職和1418名兼職調查人員,記錄了981家瑞幸店鋪的日客流量,覆蓋了620家店鋪100%的營業時間,從10119名顧客手中拿到了25843張小票,進行了10000個小時的門店錄影,並且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最終發現22億捏造的交易額。
瑞信股價的暴跌,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美國上市,違規成本很高,美國對本土公司的造假都不能容忍,何況對瑞信呢?
瑞信是否涼涼還不知道,但就算不涼,接下來的路會好走嗎?
-
7 # 撫星攬月
在美股退市基本已經板上釘釘、創始人質押的股票已經被強制執行、就看有木有資本接盤、然後私有化、如果沒有、只能破產清算、
-
8 # 基金公社
罰款、訴訟、退市風險共存,瑞幸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造假風波後,瑞幸要收拾的“爛攤子”還有很多。
4月2日美股盤前,瑞幸釋出公告“自曝”公司內部財務造假,經調查,公司涉及在2019年二季度到四季度期間,偽造銷售總金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期間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此大幅膨脹,事件爆發後,瑞幸股價盤前一度大跌超過85%並觸發熔斷,開盤後,瑞幸因六次盤中熔斷而暫停交易。
瑞幸咖啡註冊地在開曼群島,經境外監管機構註冊發行證券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中國證監會4月3日發文稱,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在股價的轟然倒塌後,也許我們能從過往的財務造假案中,摸索出瑞幸後續走勢的幾種可能。
首先,財務造假對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的懲罰可能是巨大的。20世紀初,安然公司的世紀造假案,促使美國國會先後舉行三次聽證會,最終通過了《薩班斯法案》(後稱法案),大幅提高了公眾公司財務造假的違法成本。
其中,在財務造假公司的處罰措施中,對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最高可判處25年監禁,對犯有欺詐罪的個人和公司分別處以最高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罰款。
儘管已經瑞幸對外稱,目前相關當事人已停職且其負責工作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但參考當時的安然造假案處罰結果,多名高管面臨鉅額罰款以及數年牢獄之災。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和CEO錢治亞雖不知將面臨怎樣的處罰,但在如此鉅額造假面臨,或許也將難辭其咎。
其次是集體訴訟。早在2月初被渾水做空後,瑞幸就面臨著多家律所的集體訴訟。控告瑞幸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該項集團訴訟已於2月13日在紐約南區地方法院立案。4月13日為集團訴訟首席原告截止日期。
回看《法案》裡的調理,關於訴訟時效的週期也進行了相應時間的延長,起訴證券欺詐犯罪的訴訟時效由原來從違法行為發生起3年和被發現起1年分別延長為5年和2年。
根據燃財經對安理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王新銳的採訪,”一般公司被做空後,會有一個抗辯過程,如果自己直接承認,在集體訴訟中肯定會非常不利。”
而這樣的巨大造假案,也可能會有公司退市甚至破產清算的風險。在中概股退市的歷史上,不乏有眾多中概股公司因財務造假、被做空或管理問題而先後退出歷史舞臺。
2011年,因涉嫌財務造假而退市的東南融通,在退市後三個月被退至粉單市場交易(粉單市場是美國由私人設立的全國行情局,為未上市公司證券提供交易報價服務),同樣因財務造假退市的綠諾科技,在退市至粉單交易市場後,也遭遇美證監會的再次起訴。
除了將面臨退市的風險外,被波及方還遠不止公司自身。
《法案》對財務造假公司的關聯會計師事務所及中介機構作出了十分明確的懲罰規定,其中包括臨時或永久吊銷會計師事務所註冊,以及臨時或永久禁止個人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等。同樣被提及的還包括中介機構,公眾可對公眾公司、中介機構開展集體訴訟,罰金可全部用來支付給投資者。
當時為安然服務的國際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便因此倒閉。而相關的中介機構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也因涉嫌財務欺詐,紛紛向安然破產的受害者支付了20億、22億和6900萬美元的賠償金。
在瑞幸IPO的中介團隊中,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為其聯合承銷商,安永為其審計機構。如此奢華的團隊背景下,未來中介機構有何影響,我們還很難說。
總體來看,市場不看好,但是資本仍然存在。資本這東西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回覆列表
不會,瑞幸最好的故事應該是差異化路線。星巴克主打高階社交場景,消費者有時不一定是咖啡的剛需人群,而僅僅是為了聊天、談生意而走進這家店。而瑞幸咖啡面向的是咖啡剛需人群,而且由於這些人往往是白領,對效率和便捷的要求更高,所以瑞幸咖啡開進寫字樓,提供外賣。低價、便捷又不跌份,這是瑞幸咖啡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