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天影視精剪
-
2 # 心向青山
阿拉伯帝國亡於蒙古人之手,時間是公元1258年。
不過,蒙古人並未征服整個伊斯蘭世界,留下了兩個火種——馬穆魯克王朝和羅姆蘇丹國。
1、羅姆蘇丹國,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塞爾柱帝國四分五裂之後在西亞的分支,是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所建。
公元1071年,塞爾柱帝國在小亞細亞大敗拜占庭帝國,引起了長達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而十字軍東征的後一百年便與蒙古西征相遇了,於是二者開始聯手絞殺伊斯蘭世界。
公元1243年,羅姆蘇丹國與蒙古人在柯塞達(錫瓦斯東北約60公里)決戰,最終,蒙古鐵騎擊敗了羅姆蘇丹國的8萬大軍,蘇丹向蒙古人投降。不過,羅姆蘇丹國還是保留了一部分的自治權。
2、馬穆魯克王朝,脫胎於埃及的阿尤布王朝。
公元1187年,阿尤布王朝的薩拉丁曾率阿拉伯聯軍6萬人擊敗基督教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對於反擊十字軍居功至偉。
不過,蒙古人西征之時,阿尤布王朝國力衰微,於1250年被馬穆魯克王朝所取代。
公元1260年,馬穆魯克王朝率埃及大軍在約旦河左岸的艾因·扎魯特戰役中大敗蒙古軍(怯的不花)。從此,馬穆魯克王朝遏制了蒙古人入侵非洲,併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救星。
3、羅姆蘇丹國的分裂和奧斯曼帝國的建立
公元13世紀末,羅姆蘇丹國分裂為12個獨立的政權,奧斯曼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1299年,奧斯曼一世在小亞細亞建立奧斯曼帝國。從此,中東(波斯除外)的伊斯蘭世界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小亞細亞的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
奧斯曼帝國在強大起來之後,首先在公元1453年滅了千年拜占庭,成為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的主人。之後揮師南下,遠征阿拉伯世界。
4、奧斯曼帝國和馬穆魯克王朝的決戰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拜占庭帝國,其孫子“冷酷者”賽利姆一世的目標便是征服馬穆魯克王朝。
公元1516年12月,賽利姆一世從大馬士革出發,於次年1月與馬穆魯克王朝末代蘇丹圖曼貝伊的軍隊在開羅城郊決戰,史稱瑞達利亞戰役。此戰,馬穆魯克大軍全軍覆沒,蘇丹被絞殺,馬穆魯克王朝亡。
公元1517年,賽利姆一世成為哈里發,這標誌著從這一年開始,奧斯曼帝國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主宰。
奧斯曼帝國以突厥人的身份統治阿拉伯人,這一格局一直延續到一戰後。一戰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土崩瓦解,阿拉伯人紛紛獨立,一個個政權出現在了中東版圖之上。。
-
3 # 探索教育
奧斯曼人征服馬木魯克帝國是阿拉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馬木魯克劍士和奧斯曼槍手之間致命的兵器衝突標誌著阿拉伯世界中世紀的結束和現代的開始。奧斯曼人的征服還意味著,自伊斯蘭教興起以來,阿拉伯世界第一次被一個非阿拉伯國家的首都統治。公元661—750年間,伍麥葉王朝,伊斯蘭教的第一個王朝,在大馬士革統治著他們快速擴張的帝國。750—1258年,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在巴格達統治著當時最偉大的穆斯林帝國。建於969年的開羅,在1250年馬木魯克王朝興起之前,曾是至少四個王朝的首都。從1517年起,阿拉伯人將透過外國首都制定的規則來商議他們的國際地位,這一政治現實將被證明是現代阿拉伯歷史的一個決定性特徵。
儘管很多人因“冷酷者”塞利姆的血腥征服而擔驚受怕,但事實證明,從馬木魯克向奧斯曼統治的過渡要比他們所預想的順利。13世紀以來,阿拉伯人一直被講突厥語的外族人統治,奧斯曼人同馬木魯克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個帝國的精英都是基督教奴隸出身。兩個帝國都是官僚國家,都遵守宗教法,並都建立強大的軍隊保護伊斯蘭領土免受外部威脅。此外,現在談論反對“外國”統治的獨特的阿拉伯身份認同為時尚早。在民族主義時代之前,身份認同同個體的部落或城鎮出身相關。若阿拉伯人有更為寬泛的身份認同,則更有可能基於宗教而不是種族。大多數阿拉伯人是遜尼派穆斯林,對他們來說,奧斯曼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統治者。對當時的人們而言,行政中心從阿拉伯世界遷至橫跨歐洲和亞洲大陸的伊斯坦布林,似乎並不成問題。
敘利亞的村民和市民並不為馬木魯克帝國的覆滅而哀悼。伊本·伊耶斯講道,飽受過度徵稅和專橫統治之苦的阿勒頗居民,阻止從達比格草原敗退的馬木魯克人進入阿勒頗城,並且“用比奧斯曼人更糟的方式對待他們”。當“冷酷者”塞利姆進入阿勒頗城時,“城裡點燈慶祝,集市上燭光閃耀,為他祈禱的聲音不絕於耳,人們歡欣鼓舞”,慶祝擺脫了之前馬木魯克的統治。根據大馬士革編年史家穆罕默德·本·突倫(Muhammad ibn Tulun,1475—1546)的記載,大馬士革人也對政治統治者的更迭無動於衷。他對馬木魯克統治末期的描述總是提及稅收的無度、官員的貪婪、中央政府的無能、馬木魯克埃米爾肆無忌憚的野心、鄉村地區安全的缺乏以及治理不善造成的經濟困境。相比之下,伊本·突倫讚賞奧斯曼人的統治,後者給大馬士革省帶來了法律、秩序和正常的稅負。
-
4 # 乏味的生活1982
奧斯曼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是兩個時期不同地區的帝國,兩個帝國相隔一千多年沒什麼關係。
阿拉伯帝國是時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阿拉伯帝國曆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裡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後遷至,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
奧斯曼帝國:
領土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
奧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原住裡海東南岸的呼羅珊地區。十三世紀初,蒙古西征被迫遷到小亞細亞,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緊鄰拜佔廷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42年,羅姆蘇丹國在蒙古侵襲下瓦解,這支土耳其首領奧斯曼(1282-1326年)率領下打敗鄰近部落和拜佔廷的軍隊而宣佈獨立。奧斯曼也於1293年自稱“愛米爾”,1326年,他們奪取拜廷重鎮布魯薩,並定都於此,這不僅奠定了這個土耳其國家的基礎,而且為其向巴爾幹擴張鋪平了道路。從此,人們稱這個國家為奧斯曼國家,稱這支土耳其人為奧斯曼土耳其人。奧斯曼兒子烏爾汗統治時(1326-1359年)建立了常備軍,常備軍有兩種:一種是得到采邑的封建主提供的軍隊,另一種是新軍,大約建於1330年,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土耳其軍隊的核心,駐防重要城市和要塞,在對外擴張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烏爾汗一方面利用小亞細亞複雜的政治局勢,另一方面依靠這支強勁的武裝力量,首先吞併了羅姆蘇丹大部分地區。1331年,佔領尼西亞城,1337年攻佔尼科米底亞,不久就將拜佔廷勢力逐出小亞細亞。1341年,拜佔廷發生王位之爭,雙方內戰不休,各自向外國求援,土耳其乘機插手,在拜佔廷內戰結束後留在了歐洲。1354年佔領加里波里,1361年攻陷阿德里亞堡,切斷了君士坦丁堡同巴爾幹內地的聯絡,並把首都遷到此地,更名愛德爾納,穆拉德一世時(1359-1389年)自稱蘇丹,大舉進犯巴爾幹,1371年侵入塞爾維亞、希臘等地。1389年科索沃一役是穆拉德勝利的頂點。巴耶塞特(1389—1403年)於1396年尼科堡一役擊敗匈牙利、保加利亞、英、法、德等國聯軍,歐洲為之震動,到十四世紀末年,奧斯曼帝國已侵佔了自多瑙河到雅典之間的廣大地區,幾乎控制了整個巴爾幹。十五世紀初,奧斯曼帝國被帖木爾打敗,半個世紀之後國力才逐漸恢復。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時便向拜占庭發動了最後進攻,於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也遷都於此,更名伊斯坦布林。之後,土耳其繼續擴張,1459年征服全部塞爾維亞,1463年征服波斯尼亞,1479年佔領阿爾巴尼亞,1514年打敗伊朗,1516年打敗埃及,1517年麥加、麥地那落入土耳其手中,土耳其蘇丹成了伊斯蘭教諸國的宗教領袖。蘇里曼一世(1520—1566年)時帝國達到極盛,1524年攻佔貝爾格萊德,1529年攻陷維也納。1525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為反對哈布斯堡家族曾兩次派使節到土耳其求援,1535年土法結盟,1555年根據土伊和約,土耳其佔領了兩河流域。在非洲,它的勢力達到的黎波里、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地,這樣,奧斯曼帝國的版圖把昔日拜佔廷與阿拉伯帝國統治過的大部分地區都包括了進去,形成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軍事封建帝國。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它控制了東地中海通往東方的商路,設立關卡,徵收捐稅,打破了義大利商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當時西歐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西歐諸國被迫積極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從而開始了遠洋航行和殖民掠奪,對世界歷史影響深遠。
回覆列表
阿拉伯帝國在1258年就已經被蒙古人滅了,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在1299年才形成雛形的。因此不可能發生過戰爭。
阿拉伯帝國(630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國,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八世紀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認為其鼎盛時期的開端,疆域東起印度;西臨大西洋及與法蘭西接壤。南至莫三鼻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帝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麥加—麥地那,倭馬亞王朝時移至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時又遷至巴格達。八至九世紀為極盛時期,後因民族矛盾和內部分裂等原因,逐漸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達。125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奧斯曼帝國領土動態圖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屬於西突厥 烏古斯人。自古從事遊牧,逐水草而居。13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託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82—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素丹國分裂,正式宣佈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雖然都信奉伊斯蘭教,可他們間的關係大多數時間都是敵對的,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領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拉伯帝國遂亡。
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里發,更國號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