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褝仙

    匈奴可不可憐,應該從匈奴以什麼面目出現而判斷。豪無疑問,那是一個侵略者,是一個強盜,從胡地殺入漢地,掠奪財富,屠殺平民,強姦民女。大漢休養生息,忍辱負重,最後給匈奴致命還擊。北匈奴敗亡逃命,禍害歐洲去了,南匈奴雖歸附漢庭,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後還不是反了西晉,和安祿山是同類。所以說對待匈奴不是可憐不憐的問題,而是斬草除根的問題。某些學者認為匈奴可憐,要麼是書呆子,婦人之仁。要麼是居心不良,別有用心。再麼就是急於成名,走上汙衊英雄,平反漢奸的道路。

  • 2 # 狐狸晨曦

    漢武大帝劉徹開啟的對匈奴戰爭,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這是華夏民族永恆的驕傲,是炎黃子孫永久的豐碑。

    在漢武帝和衛青、霍去病等傑出將領的指揮下,漢軍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臨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國,置城郭都護,西越蔥嶺,攻滅康居車師大宛諸國;東並北韓、南誅百越,又滅西南諸夷如滇國、夜郎,犁庭掃穴,置以郡縣;

    漢武帝為華夏民族收復了秦末大亂丟失的寧夏、浙江、兩廣、貴州、遼東諸地,並將甘肅、雲南、福建、西域、內蒙諸地收入中國版圖,進而征服外蒙、北韓、越南和中亞各國……

    漢武帝劉徹: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在漢武帝在位時期,中國的領土疆域擴大了整整一倍。漢人之所以之後兩千餘年皆為漢人,便是因為漢武大帝劉徹,而非漢王朝建立者劉邦。

    漢武帝即位前疆域:漢武帝去世時漢朝疆域:

    華夏民族和華夏文明,從來不是僅靠在家裡種地縫衣,而就是用火與犁、書與劍,去征服和同化了北狄、南蠻、東夷、西羌的一個個野蠻落後部族,才從黃河流域一個小小部族,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第一大族群。

    正如昭君出塞的佳話背後,是一個匈奴單于對漢朝俯首稱臣,是另一個匈奴單于的人頭高懸長安闕下,是犯我強漢,雖遠必誅!是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臣妾!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臣妾。殊俗百蠻,義無親疏,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善惡之效,呼韓、郅支是也。』

    這才是大漢之所以為大漢,這才是華夏之所以為華夏。

    至於那些被征服的匈奴人心裡怎麼想,那些被迫西遷的匈奴人怎麼號泣「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爭之世,勝者為王,無情的歷史車輪又怎會在乎失敗者的哀號?

    漢朝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千百年來東亞大陸有多少民族興起,又有多少民族湮滅?鬼方、東胡、匈奴、肅慎、烏桓、鮮卑、柔然、高車、鐵勒、扶余、渤海、契丹、党項……

    長城之北、祁連之西,多少夷狄族群此起彼落,唯有我漢家兒女,與之對峙千年,延綿至今。哪怕是氣運遊絲於縷,哪怕是曾經窘迫到了絕境,但是一直延續到現今的,還是我華夏神州!

    其實一個說漢語用漢字,接受中華民族歷史觀的現代人,不論其戶口本民族為何,祖先血統又為何,精神上傳緒上都是且僅僅是從夏商周秦漢晉至隋唐宋明的華夏文明的承繼者,也即是華夏民族的不容置疑的一員,而絕不會是那些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古代胡族的承繼者。

    我軒轅血裔炎黃貴胄,君臨東亞大陸已二千餘年。我們的祖先征服同化了四方蠻夷,開闢了這片東亞大陸最豐饒的土地,建立了人類古代史上最輝煌燦爛的文明,便是為了讓後世子孫世居於此,永享豐饒與太平。

    中華神州之萬里河山、土地物產,原本就是歷代華夏先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所拓取。華夏之文華珍品,物華天寶,更是千千萬萬先賢才智之士累代所積。漢家子弟到了何處,便在何處開闢新的田園。似江南、巴蜀、湖廣、嶺南諸地,幾千年之前又何處不是蠻荒?

    反觀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歷代夷狄胡虜,其鐵蹄所經之地,田園長滿荒草,城市化為荒墟,尚且還不知自省,但見中原江山繁花似錦,便定要來搶來殺,卻不知這片富饒土地,浸染了數千年來億萬漢人的多少鮮血與汗水?

    縱觀漢唐宋明各朝,華夏文明皆是當時世界最高度發達的文明,物產豐盛,衣飾精美,文華風物,地靈人傑,諸子典籍,詩詞文章,禮儀冠裳,延綿千載,燦爛輝煌。

    而匈奴入塞、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蒙古南侵、滿清入關這一場場夷狄挑起的慘烈戰禍,無不導致生靈慘遭塗炭,戶口極度減少,經濟凋敝,文化毀滅,南北分離、苦難深重。

    夷狄們入侵後,不但大規模燒殺姦淫,搶掠財富,甚至往往將他們野蠻的奴隸制也帶來中原,因此不但中國社會被嚴重摧殘,生產遭嚴重破壞,而且每次入侵皆帶來先進華夏文明的極大倒退。我華夏曆代先烈,為了抵禦夷狄的侵略屠殺與奴役,為了維護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文明,與之堅決抗爭,至死不休。

    高原雪域,天山南海,凡日月所照、江河所經,華夏先民拓土開疆之地,皆為華夏之疆土!又豈止長城以內中原各省?

    從衛青收復河套,威震龍城,到霍去病拓取河西,酒灑甘泉,從漢宣帝接受呼韓邪單于納款稱臣,到唐太宗設定安北都護府,管轄降附突厥部眾;從藍玉掃滅北元、到朱棣橫絕大漠,天朝的歷次強大歷史時期,必然要掃蕩草原之夷狄,將大漠南北收為版圖。

    漢朝大司馬、大將軍:衛青

    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開疆拓土所得,大漢之衛霍、大唐之英衛、大明之徐常,這些華夏英傑橫絕戈壁朔漠開創的千年基業,前人業績早已輝映歷史長空,亦激勵後人奮進超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無論是千古流芳的衛大將軍、霍驃騎、嶽武穆,還是那成千上萬沒來得及留下名姓的普通士卒,他們抗禦敵虜,拓土開疆,不斷地為中華民族增添一篇又一篇壯麗華章。正是這些千古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她世世代代激勵著華夏民族魂魄,震撼著華夏民族心靈,鞭策著後世華夏子孫,也必為中華兒女推崇一直到時光盡頭。

  • 3 # 商君佐之

    匈奴人可憐?被它們屠殺,劫掠的其它民族的人不可憐?說這些話的人都是些腦子有病有病的人!它們自以為是匈奴後裔,實際是漢族人民的後代!同情異族,視同胞為敵人!不是腦袋被驢踢了嗎?

  • 4 # 吃瓜群眾153193284

    這人不配叫學者,腐儒也,漢民族千百年受北方遊牧民族騷擾劫掠,不堪其擾,唯有漢武帝時挺直腰桿反擊匈奴,取得難得的勝利,何況也只是逐其遠遁,並未滅族,金日磾還做了託孤大臣。匈奴人西遷或融入了其他民族,這類變遷中世紀屢見不鮮。這個“學者”估計是中行說的後代,就跟秦檜後代講圖為秦檜翻案一樣。

  • 5 # 天地人和103804796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這個狗屁學者說的是人話嗎?現在人和那時候隔了兩千多年,或許沒有真切的體會。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就像現在有人說倭奴國好可憐,就那麼小的四個小島,多山好發地震,人口又多。好不容易發展成發達國家了,傾全民之力開疆拓土,死了多少優秀的武士,正要統治東亞揚威世界,卻被反法西斯聯盟打敗。

    倭奴可憐嗎?不可憐,只可恨。它們在我中華大地上犯下的滔天大罪每一個炎黃子孫都銘記於心。

    以牙還牙!

  • 6 # 塞下秋

    評價一個族群(或民族)和文化的好壞優劣,應該有一個標準,就是這個民族和文化是否推動了生產力和社會進步,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大凡為整個人類的進步做出過卓越貢獻的民族都應該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因為這些民族的努力,使他們所創立的文化閃爍著耀眼的光華,他們的努力,為今天整個世界的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漢族人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創立了世界上最為輝煌的農耕文明~中華文明,強有力的推動了世界文明進步,中華文明在歷史上擁有博大胸懷,有著開放的文明體系,廣納百川,廣泛吸納周邊弱勢文明和外來文明的優質成份,不斷最佳化發展進步,將人類在農耕時代的文明推向極致,歷史上中國經濟總量、教育、科技、文化獨佔鰲頭達千年以上,並且是世界上唯一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作為一個漢族人,為祖先創立的偉大成就感到深深自豪!

    但漢族人曾經幾次遭受滅國之悲,慘遭異族奴馭,文明被暗淡,整個社會出現倒退,幾次滅亡漢族人政權的都是北方遊牧部落,人種的優劣就不談了,他們的遊牧文明同漢族文明為主導的中華文明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線上,入主中原後,中華文明遭受嚴重打壓,這些思維落後的野蠻人用極其殘暴的方式統治比他們聰明很多的漢人,中華文明被摧殘,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被終止,這些野蠻落後的遊牧民族帶給華夏大地的就是搶劫、剝削和屠戮,毫無建設性可言!

    近兩年來,部分不良人士屢屢在網路上掀起醜化中華文明,醜化漢民族祖先的輿論,並且呈組織化、規模化,居心叵測,是哪些人搞事情路人皆知。漢族人認為,五十六個民族同屬於中華民族!儘管滿蒙兩族歷史上毀我漢文明、奴馭我漢族人,我漢族人仍然將其後裔視為同胞,漢族人很仁義,很有教養,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方蠻夷所無法比擬的!中國正處在全方位騰飛的關鍵時期,漢族人都在默默耕耘,沒有太多閒工夫在網路上瞎逼逼,而部分族群的部分二貨享受著漢人對其的補貼,長時間在網路上霸屏,痴心妄想不勞而獲獲得更多的補貼?這到底是競爭時代的個人失敗?還是族群的失敗?

    匈奴人被滅、被趕走一點也不可憐,一個劫掠成性的民族,在世界上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都會被唾棄!

  • 7 # 一號風手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北大現在什麼垃圾都有。

    歷史怎麼樣,誰都無法改變。殘忍也好,可憐也好,在地球圈裡生物本身就是優勝劣汰的。你現在活的好好的,有時間去可憐別人,但當你滅亡的時候,誰來可憐你?

    一個種族能生存下去,靠的不是別人的可憐和仁慈,而是自身的強大。

    你足夠強大的時候才有資格去可憐別人,當你弱小的時候別期待別人對你仁慈。

    漢朝為了滅匈奴從建國開始一直忍了八十年,全國上下,從百姓到皇帝含著恨,咬著壓忍了八十年。自周朝後,歷代王朝有少個八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八十年?古代有多少個能活到八十年?這八十年只是算漢朝時期的時間。但匈奴人對遊牧對中原農耕的文明的危害可不止八十年。

    現在很多人都想把華人變成綿羊,給中國灌輸聖母婊思想。

    而國內也剛好有一些腦殘,天天在鼓吹西方的思想,西方的文化,而反過來要挖斷自己民族的根基。對於一個存在幾千年民族得文化,歷史全盤否認,為了贏得“牧羊犬”得稱號不惜代價的去挖“祖墳”。

  • 8 # 繡春驚鴻

    匈奴人可憐?可笑,那無數被匈奴人屠殺的無辜漢人就不可憐了嗎?匈奴人就是一群侵略者,他們是魔鬼,惡魔。他們為了自己的私慾就來我們的家園殺人,放火,劫掠。他們就不會拿馬匹來中原換糧食嗎?他們不會,因為他們除了殺人外什麼都不會。這些野蠻人值得同情嗎?你們會同情這樣一群畜生嗎?

  • 9 # 半卷

    首先,你不要說某大力,人家有名有姓叫姚大力,其次,他也不是北大的,而是復旦的。他是我敬重的學者,希望你也能給他一點點尊重。

    這事有點諷刺,但是實屬正常。姚大力教授主要是研究元史的和北方少數民族歷史。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

    其實,你仔細去看看姚大力教授的論文,他的觀點是現代的民族主義和古代的華夷之辨不一樣,也就是不能用近代才出現的民族主義那一套去理解古人。結果,這文章貌似就犯了這個錯誤,有點用現代人思想觀念去看歷史了。

    這說明,我們學者再客觀也難以跳出時代思想的影響,真正優秀的學者應該是受到影響,但不影響到最終研究的結果,而不是被時代思潮完全左右。

    這件事警醒我們,如果,嘲諷別人思想不理性,別人容易被潮流左右的同時,想想自己,也許自己不知不覺也被左右了,我們都是人,思想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自省和反思很重要。

    當然了,不僅僅是說我敬重的姚大力教授,犯了錯,這需要指出,也要指出你們罵他好像挺沒有素質的,而且北大莫名躺槍,也是可怕。說到底,他把學術問題研究到了學術之外,你們的批評也是處於學術之外。你們批評的人讀過姚大力教授幾篇文章?他最擅長的是元代歷史好不好?把他批評的一無是處,甚至無理謾罵,這也是無趣。我確實不同意他的觀點,但是也不是像你們這樣去辱罵他去的,我是想進行合理批評。他對歷史理解不知道比各位高出去多少。

    順便,補充幾句,談談姚大力老師學術思想,姚大力比較支援新清史的理論,認為古代的“華夷之辨”不等於近代民族主義。這些我都比較贊同。

    放一段他的話:“姚先生總結道:“歷史上的漢文明地區是由很多不同區域構成的,不同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發育和演變週期都各自不同,所以簡單地說某個時代整個中國是怎麼怎麼樣的,那是非常危險的。元代漢文化發展的特徵可以概括為平移式的橫向擴充套件,對既有前沿成果的充分消化,以及各地域間發展差距縮小。”

    當然,這篇匈奴與漢族的戰爭文章,我不敢苟同。

  • 10 # 麥爹克雷

    沒有什麼可憐不可憐,這種文化或族群衝突一直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從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就開始了!中華大地從新石器時代就有許多不同的部落,即使所謂的炎黃,也僅僅是其中之二罷了,所有的文明區域都是強勢文化征服、同化弱勢的,文化征服的方式就是經濟貿易與軍事行動。漢族也是一個不以血緣基礎而是文化基礎的群體,包括了戎狄、古羌(炎帝)、東夷(舜帝)、古巴蜀、百越、三苗以及後面各區域民族的混合體,從各地方言、風俗、外貌特徵、血型、基因就可以看到。至於漢族與匈奴之間,是屬於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文明衝突,至於誰勝利誰失敗可能有直觀結果,至於誰正義誰侵略並沒有這樣的結論,一個想要一塊牧場一個想要一塊耕地,都是為了生存。姚大力說匈奴可憐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們有失敗者的悲愴: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是的,我也同期他們,可他們殺了、掠了我們的人,當然我們也殺了、俘了他們的人,幾千年前的衝突我同情的是結果,我可憐的是過程,難道這就不得同期嗎?也許回到當時,我也會上戰場(為自己的生存爭取一把),可當回到滄海桑田的現在,我們還要活在與匈奴人的血海深仇中嗎,我們還在活在華夷之辯中嗎,正確的歷史觀就是匈奴侵略我們、五胡侵略我們、突厥滿蒙侵略我們嗎?我怕有人以日本反駁,我就直接說,在民族國家概念之前,這是整個東亞大地上的民族、文化衝突與融合過程,沒有正義與否,當然對於殘忍非人道行為,是可以批評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觀點,但不能強加給別人,歡迎理性討論)

  • 11 # 消夜來沒

    中國現在好多文化領域的人,脫離實際,追求的東西被自己所學干擾到連最基本的價值觀都已經喪失。在很多社會領域方面,類似的情形比比皆是。

    如題所問,我想如果直接定型這個學者,這個教授有點不太合適。所謂胡攪蠻纏的文人,把自己都攪暈了,也說不出個屁來。

    首先宣告,我不知道這位教授,也沒看過他的書。只是就此提問說下自己對此的一些看法。

    如果都是事後諸葛亮,誰都能按照已經發生的事實來圓自己的說法。這位教授也許就是如此。

    站在歷史的角度圓自己一個胡攪蠻纏的屁!自己把自己燻的暈乎暈乎而不知危害,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有所得!

    人類歷史上,出現兩個國家或民族相鬥的事例很多。

    漢匈戰爭算是一例。

    近代中日戰爭也是一例。

    印第安人滅絕相鬥的後果也是一例,同樣的例子還有澳洲土著。

    如果從後果上來看,值得可憐的是,印第安人,澳洲土著。他們是被侵略者,是被屠滅者。他們既不是戰爭的發起者亦不是戰爭的受益者,他們近乎滅絕!在這樣的事例中,侵略者是應該被後人可憐的物件麼!?所有人類文明中,只有西方人鼓吹的叢林法則支援其所作所為?其他任何文明成果都不支援這種滅絕式屠殺!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思潮中有世界末日這一概念,壞事做多了,自己都擔心被清算!反觀其他任何文明,有這種世界末日的概念麼??

    那麼繼續,漢匈戰爭,誰是侵略者,誰是反擊者?這應該沒什麼疑問吧?相對於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漢只不過勝利了!因為漢的勝利,就應該可憐入侵者麼?就應該讓其站在後人所謂的歷史環境中,接受人們善意的揮霍麼?雖然歷史已經形成,我們無法假設,但是如果漢的結果和印第安人一樣,和澳洲土著一樣,那麼這位教授還有資格站在當今歷史的舞臺上揮霍他那愚蠢的善意麼?他是否存在還是兩說,難道不是麼?

    也許漢匈戰爭過於久遠,讓所謂的教授,所謂的大學教授都記不清楚歷史的車輪是怎麼向前滾動的,還有一個例子,近代中日戰爭!我們是否要可憐日本人,發起戰爭的日本人!屠殺平民的日本人?屠殺你親人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否值得可憐?按照這位教授的思想邏輯,可憐是因當的,絕對的,有必要的!因為結果是輸了麼!實情是戰後日本也很困難麼!值得可憐麼!

    如果值得可憐,那戰爭時期死去的平民呢?如果戰爭的發起者都能得到可憐?那戰爭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你怎樣的人類情感呢?

    可大學教授不會是連一個人類最基本情感表達都要失誤的人吧,他不會情感表達麼?或者他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人類情感麼?

    我想不會,他能這麼做,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

    而他這麼做的原因無非就是一個字,利!

    譁眾取寵,謀求曝光,獲得聲望,進而以名挾利。(利 可參考某人對利益的劃分)

    而從這之中透漏著,濃濃的愚蠢。大學教授很聰明,但在中國學術界,有一群以精明自詡,實際上透露著無法掩蓋的惡臭,無法自查的愚昧!他們的精明只是看到了一些蠅頭小利,並以此為目標而追逐?

    若是愚蠢還好,這樣很好解釋這位教授。若是可憐能做到屈人之兵,那也好,可憐可憐也沒什麼!可若受此種思想影響回到魯迅需要奮筆疾書來喚醒麻木民眾的時代,這教授難道不是罪人麼?不知黑白,不論是非,肆意揮霍愚笨的善意?

    請任何人都要清楚,善意的揮霍是要資本的,比如美華人在慶祝感恩節………(若是印第安人現在佔美華人口百分之五十感恩節還能存在麼?)

  • 12 # 芳草與芳菲

    越位就要付出代價,除非你足夠強大,這位所謂的學者那麼有同情心怎麼不為五胡亂華、元、清等時期的漢人叫屈,死了多少人,那不是生命嗎,路都是自己走過來的,現代人要的是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同情心氾濫也要懂得適可而止

  • 13 # 鋒151932623

    現在這些教授專家都是在霍亂社會,不知道國家為什麼讓這些人把持著上層的位置,不給那些真正愛國有才華的人,我只對這些話分析倆句,匈奴是遊牧民族,缺少鐵鹽等生活物品,而且他們的生活習慣就以走到哪在哪裡當家,而且由於長期放牧,形成慵懶的性格,那這些必須的生活物品怎麼來,那就只能搶劫農耕民族。而且搶劫成功一本萬利,那你搶我們是應該奉送還是應該反抗,按這個教授的說法是應該奉送的。因為如果漢武帝不對匈奴的本部大本營進行攻擊進行摧毀那匈奴對漢朝的危害是長久不衰的。漢武帝是不是不應該反抗就任由匈奴搶劫,那日本侵略中國我們是不是也不應該反抗啊,現在我們反抗把日本人打跑了,是不是日本人也很可憐。

  • 14 # 飛鳥驚魚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問一句,你是漢人嗎?或者你是純漢人嗎?我們總是習慣性給自己貼標籤,身份證上有個漢就是漢人了?

    準確來說我們是華人。是華夏人。因為自元朝以後,民族就已經大融合,到今天你的基因裡不只有原漢人的基因,還有許多少數民族的基因,換句話說,我們已經不是古代那群漢人了。

    那麼談起五胡亂華(亦說少數民族南下)你的國恥家仇感從何而來?

    1.民族認同感,沒有了封建帝制,我們還有家族制,傳統華人在家族集體思想環境下成長,自然對族群有更多認同感。

    2.歷史教育,從初中歷史教育開始,我們介紹近代國恨家仇,好像歷史裡都是好人最後打敗了壞人,勝者打敗了敗者。歷史是勝敗嗎?是侵略與被侵略嗎?我們該用什麼眼光看待歷史?

    3.發洩的途徑,生活總有不如意的事,這些負能量總得有個發洩口,爬個道德制高點掃射那些異教分子似乎更暢快,還有點點英雄的感覺。

    回答正題,歷史要用旁觀角度解讀,雜糅進個人觀點感情是大忌。但言多必失,總有說“錯”話的時候。如果你雜糅進了個人情感,你必然會惹怒一部分人。

    對,就是這個問題,我一點不奇怪一個喜歡拋頭露面的學者會惹上非議。你說的多了總會踩到別人的尾巴,哪怕是一篇文章裡的一句話。所以你說他那句話不對,是你的不對。你說他那句話對,是你的對。我們習慣用對立的姿態來面對其他觀點。

    那麼不帶感情的,戰爭中有勝利者嗎?對獨裁者有,對普通人來說沒有。戰爭下,人命如草芥,禮義廉恥不過虛妄,能活下去才是普通人的夢想。不止匈奴民眾可憐,普通漢人也可憐。

    民族和平共融,是拿無數人生命換來的真理。需要好好珍惜。戰爭離我們不遠,看看敘利亞。

  • 15 # 陳向東

    我對這個學者的看法不敢苟同,這種帶有明顯情緒傾向的觀點實在不應該出自學者之口。

    第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人類歷史上,各個民族都一樣,並不存在什麼族群特別可憐。《道德經》早就指出,世間萬物皆是一般,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尊卑優劣之別。人也是一樣,沒有哪個民族生來就是強大的,那只是世世代代不斷努力的結果,也不存在哪個民族是可伶的,那也是各種自然條件和人為選擇所致。

    第二,人類的基本情感中,天生就帶有同情弱者的基因,這可以理解,但不能作為證據,更不能成為學說。漢武帝時期前後,漢族和匈奴之間進行了長達上百年的戰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的結果是漢朝把匈奴打殘了,打跑了。人們歌頌勝利者,同情失敗者,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因為某一方失敗了,就覺得特別可伶,更不能成為所謂的學說,要知道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中國自古以來都不具備那麼強悍的侵略性,這一點從春秋戰國修築長城就能看出來,我們修長城只是為了防禦,而不是為了進攻。但是面對外族的不斷騷擾和入侵,為了自身的延續,我們又不得不奮起反擊,所以在文景之治打下基礎後,漢武帝終於強力反擊了,五次遠征打得匈奴差點亡國滅種。

    第三,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往往以戰爭手段來最終解決,成王敗寇,古今皆然,沒有可不可伶這一說。古代可沒有聯合國,遇到爭端可以調解斡旋,那時候國家或民族之間有衝突,鬧到下不了臺的時候,戰爭是唯一的解決途徑。既然是戰爭,就會有勝利者和失敗者,成王敗寇,勝者稱王稱霸,敗者只能認命,哪有什麼可伶不可伶的說法。如果失敗了就可伶,那二戰時戰敗的軸心國德意日是不是也很可伶呢?事實上,正常人都不會這麼想。

    第四,這種話私下閒聊時說說無所謂,正兒八經地拿到書面上來說,就太不嚴謹了。有些話,私下聊天時說說無所謂,權當是表達一下個人觀點而已,但是如果要把一個觀點以書面的形式呈現,而且廣為告知,就必須要慎重,不可信口開河。身為學者,對於歷史問題,公開表達出“匈奴好可伶”這樣的觀點,是非常欠妥的,太不嚴謹了。打個比方,美墨戰爭中,墨西哥是吃了大虧的,丟掉了大面積的國土,如果一個美國學者公開表達出“墨西哥好可伶”的觀點,即便他們有更加寬鬆的言論自由,想必也是會遭到公眾的口誅筆伐吧。

  • 16 # 刑天舞戚

    去問一下被匈奴屠殺的漢人祖先,去問下被迫和親的漢人女子,去問下每一個身體裡還有血性的漢人,匈奴人可憐嗎?你今天能坐在這裡誇誇其談還能用祖先的文化大談可憐敵人,這樣的專家實在可憐。

  • 17 # 楝丨輕塵

    總體來說,此人讀書讀傻了。三觀不正呀。如果這麼說的話,那些死刑犯豈不是也很可憐?

    讀史,首先要正身,也就是要確立好自己的立腳點,或者說白了,首先確定好自己的陣營,不然就會亂掉了,會精神分裂,會變神經病的。

  • 18 # 千里走單騎非典型大師

    因果不明,政治不正確。

    按照這邏輯,廣島、長崎被核彈所滅的日本鬼子也很可憐咯!

    某大力真該好好學習學習《原子彈下無冤魂》

    ――這是1945年在廣島上空投下原子彈的美國飛行員,美國空軍退役少將查爾斯-斯韋尼1995年在美國國會發表的演講,論述美國當年為何要對日本投擲原子彈,澄清各種愛心氾濫的偏見,論述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是正義之舉,正如標題所述,“原子彈下無冤魂”。

    這人要是生活在日本侵華時期,給皇軍帶路少不了他,哎呦,人家不知道怎麼又快又好地屠殺華人,好可憐哦!

  • 19 # 青篋

    匈奴人不管他出處究竟哪來,戰國後期突然崛起,不管啥原因,搶掠中原財物和人口就不對的,何他們論理,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也沒理。對待草原的狼只能用狼的方式馴服他,教化他之前必須收服他。

    中國史學從司馬遷開始就處在勝者為王敗者寇的官修正史的壓力下,對一些史事也要反覆掂量,匈奴是不是罪不可赦,是否存在視窗該調整政策進行教化,缺乏史實考證的。從南朝,宋明對鮮卑蒙古女真政策看,漢人都是先抵抗後臣服,政策是靈活的,民國對滿人也是包容的。

  • 20 # NaLi哪裡哪裡

    糾正,問題裡的“某大力”不是北大學者,是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學者,名叫姚大力。

    姚大力,“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元史、邊疆史。代表作品:姚大力治學嚴謹,就是,呵呵有點書生特有的“呆氣”,他的一些非學術觀點,我們笑笑而已。去年下半年姚大力有一篇文章瘋傳各大網路平臺。

    原文《學歷史的人要為不學歷史的人做什麼?》中有一段話以食讀者:最後一句很關鍵“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要苛求漢武帝做什麼……而使自己變得人道一點。”這,這哪裡是歷史學者的態度,好像一個慈悲心氾濫鄰家大嬸。哈哈哈,當時看到這裡我笑得肚子疼。普通的鍵盤黨可以這麼說,作為一個學者顯得就不嚴謹了。

    在冷兵器時代,國家之戰都是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目的,屠城、滅族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對敵國軍隊仁慈就是對自己國家臣民的殘忍。漢武帝對投降的一部分匈奴民族也很好啊,把他們安頓在河北、山西、陝西北部等地,和漢民族一樣的待遇治理。武帝后漢朝不也出現很多匈奴身份的大臣嘛。

    歷史學家好像一個勤勞的攝影師,靜靜地拍照,把戰爭的來去及細節展現出來留給後世。歷史事件沒有對錯只有角度,後人的觀點都是為角度服務的,這是必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種大麗花,如何繁殖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