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頭說歷史

    朱然在演義中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出場不多,夷陵之戰中的重要作用也被弱化,甚至被趙雲一槍刺死。而歷史中的朱然要比演義中厲害許多,他是孫權的同窗好友,是呂蒙的接班人,軍事能力優秀,面對曹魏大軍合圍堅守江陵半年之久,在東吳的地位非常之高。

    朱然字義封,是孫堅老部下朱治的外甥兼養子。他本姓施,因舅舅朱治沒有後嗣,遂被朱治收養,改名朱然。後同孫權一同讀書,兩人關係十分密切。

    孫權統領江東後,啟用自己的一幫好友,朱然也在其中。當時丹陽各地山賊四起,朱然統兵出擊,很快平定了叛亂。後參與了剿滅黃祖、赤壁之戰、濡須口之戰,朱然都建有功勳。襄樊戰役時,朱然從屬呂蒙襲取荊州,並率兵在臨沮截殺關羽父子。呂蒙死後,朱然接替呂蒙的職位,統大軍坐鎮江陵。

    夷陵之戰時,朱然率5000人攻破劉備先鋒,又截斷劉備後路,因戰功升徵北將軍。演義中朱然的戲份到此結束,但朱然最輝煌的時刻卻在後面。

    223年,曹魏派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大將進攻朱然鎮守的江陵,曹丕甚至御臨宛城,意圖一舉拿下荊州。朱然手上的守軍不多,孫權派來的援軍均被曹魏擊敗,江陵被曹魏大軍重重圍困。

    曹真用築土山、挖地道、建樓櫓等方式圍攻江陵,但江陵城池堅固,朱然激勵士卒,奮起堅守,又趁機攻破曹魏敵營,使曹魏久攻不下。但圍困日久,又疫病四起,城內守軍傷亡慘重。此時江陵令姚泰和曹魏內通,欲開門獻城。朱然及時發覺,將姚泰斬首,使曹魏計謀落空。

    6個多月下來,曹魏傷亡也十分慘重,眼看不能攻破江陵,只能選擇撤軍。江陵一戰,朱然“名震敵國”,成為其軍事上最輝煌的時刻。雖然朱然善於防守,但他進攻能力則較差,進攻樊城、兩次出兵柤中未果。善於防守,不善進攻,這算是東吳將領的通病了。

    此後,朱然職位累遷,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陸遜。247年,65歲高齡的朱然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總領全國軍權。而他也是老資歷中唯一在世之人了。249年,朱然病逝,孫權為其著素服,足見朱然在東吳的地位。

    以在以武力論實力的演義中,朱然在東吳屬於三、四流,不如董襲、潘璋等人,武力值70左右的樣子,純屬路人一枚。不過論正史的話,朱然的能力就要強很多了,統御能力85,這個資料在前期不出彩,在東吳中後期則是數一數二了。

  • 2 # 魁哥說歷史

    魏蜀吳三國,魏國文武雙全,蜀漢多猛將,而東吳多儒將,如四大都督中的周瑜、魯肅、陸遜三個都是儒將。演義中,東吳有一員名叫朱然的大將,被趙雲一槍挑了,他是不是名不副實啊。接下來看看東吳陣營中,朱然的武藝到底是什麼檔次?他是一流猛將嗎?正史上的朱然又是什麼樣的呢?

    演義中,朱然一共出場打鬥兩次。分別為第七十七回和第八十四回。

    第一次打鬥:演義七十七回

    關羽“輕率”北伐,雖取得一定戰績,可是遭到徐晃和東吳呂蒙的聯合夾擊,進退失據,丟失荊州,敗守麥城。他在退守麥城之後,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無果後,無奈自行突圍。關羽留周倉與王甫兩人守麥城,他與關平、趙累帶領二百餘殘兵敗將從北門突圍而出。

    關公等人突圍了二十餘里後,遭到東吳大將的襲擊,為首大將正是朱然。只見朱然驟馬挺槍,叫囂道:“雲長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久經戰陣的關羽怎麼可能被嚇唬住,於是拍馬輪刀來戰。朱然剛剛只是裝腔作勢,看到關羽殺來,很乾脆利落地逃走,將關羽引入埋伏圈。

    關羽追殺朱然,沒想到四下伏兵四起,不敢戀戰,只能沿臨沮小路而走。朱然看到關羽敗退,於是率兵掩殺,消耗關羽的有生力量。你想,關羽突圍前,僅僅有200殘兵敗將,死一個,少一個,又得不到補充,越來越少了。

    在關羽被馬忠擒獲後,關平來救援時,潘璋、朱然兩人聯手大戰關平,最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精疲力盡的關平擒獲。

    可知,朱然一人之力,和關羽差得太遠了,遇到關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即使和關平相比,朱然也差許多,他和潘璋聯手,才能夠生擒活捉關平。可知朱然並不擅長武力,

    第二次打鬥:演義八十四回

    面對劉備的七十多萬大軍,朱然請戰,願意和孫桓抵抗劉備。兩人和劉備作戰中,屢戰屢敗,最後還是陸遜出馬,火燒七百里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倉皇逃跑。朱然看到又可以撿便宜了,於是率兵追擊劉備。朱然眼看就要追上劉備,心中大喜,幻想著立下擒獲劉備的大功,沒注意危險降臨。此時,趙雲突然從天而降,一槍將朱然刺於馬下。

    原來趙雲押送糧草之後,看到前方火光沖天,於是快馬加鞭,前來救駕。他來得很及時,殺了朱然,成功救下劉備護送著回到白帝城。此時的朱然下場和曹營大將高覽差不多,都是在即將擒獲劉備時,被趙雲從後面挑了,死於非命。

    《三國演義》: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以上就是東吳大將朱然在演義中僅有的兩次表現,一個字形容差,兩個字形容很差,三個字就是非常差。那麼他和東吳其餘將領相比,怎麼樣呢?

    “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這兩位主公都是以勇武著稱,朱然自然比不上,“不死殭屍”周泰和百騎劫曹營的甘寧,朱然也比不上,就連呂蒙、程普、黃蓋、淩統,朱然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

    論武力,朱然應該比東吳四大都督中的三個“儒將”周瑜、魯肅、陸遜厲害,畢竟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大將。而周瑜、魯肅、陸遜三人都是和諸葛亮一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不可能親自上陣殺敵的。

    朱然武力估計和韓當、蔣欽、潘璋、徐盛、丁奉等人相差無幾,在伯仲之間。因此,演義中,被趙雲一槍挑了的朱然,武功低微,在東吳也屬於二流將領了,和一流猛將相差甚遠。

    正史上的朱然,是東吳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他是孫權的伴讀,和孫權相交甚篤。孫權掌權後,重用朱然,掌握軍事大權。朱然隨呂蒙擒殺關羽後,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在呂蒙病死後,朱然接替其鎮守江陵。

    朱然也不是死於夷陵之戰,他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徵北將軍,封永安侯。在夷陵之戰後,朱然鎮守江陵,抵擋住曹魏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六月之久,“名震敵國”,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享年年六十八。孫權素服祭奠朱然。

  • 3 # 愛家4561

    東吳無猛將,東吳武將愛群歐,量朱然那是子龍的對手,雲長走麥城時十四員吳將,也耐何不了雲長,什麼丁奉徐盛,呂蒙甘寧朱然凌通之流,乃草介爾。

  • 4 # 一半秋色

    若要問,三國哪兩個人物粉絲最多?相信大多數人選擇的是諸葛亮和關羽。

    諸葛亮神機妙算,關羽武藝超群,他們一文一武,無人可以超越,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優點—忠心耿耿,因為這一點,諸葛亮和關羽備受歷代帝王推崇。

    試問,哪個皇帝不希望大臣像諸葛亮一樣,既能安邦定國,又不懷私心;哪個皇帝不希望武將像關羽一樣,既能征戰沙場,又赤膽忠心。

    也因此,關羽力壓三國眾武將,地位節節攀升,最後羽化成仙,成為了武聖人。1725年,雍正頒佈法令,將關帝廟列為武廟,享受著文武百官、黎明百姓的供奉,關羽一度可與孔子試比高了。

    因為關羽聖人一般的地位,那些殺害關羽的仇家就撈不著好了,像是歷史罪人一樣,被後人橫加指責、唾罵、鄙視,這些在《三國演義》裡就有所提現。

    誰是殺害關羽的兇手呢?呂蒙、馬忠、朱然、潘璋。

    呂蒙是偷襲荊州的主謀,馬忠是殺害關羽的劊子手,朱然和潘璋是幫兇,看看這四人在《三國演義》裡是如何死的。

    呂蒙是被關羽鬼魂附體折磨而死的;馬忠是被糜芳、傅士仁割去了頭顱;潘璋是被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死的;朱然是被趙雲一槍刺死的。

    這四個仇家全都不得好死,十分解恨,不過,這都是演義的死法,是老羅先生迎合讀者心理,故意捏造的死法,真實歷史不是這麼回事!

    正史上,呂蒙是病死的,潘璋病死的,朱然病死的,只有馬忠確實是被士兵譁變殺死的。

    今天重點說一說朱然,看看他的武功如何!

    朱然在《三國演義》裡面就出場兩次,兩次都和關羽有關。

    第一次,關羽敗走麥城,率兵急退,朱然大喊一聲“關羽休走,趁早投降!”,關羽迎了上去,朱然虛張聲勢,迅速撤退,關羽不疑有詐,追上前去,結果誤入埋伏圈,被馬忠擒獲。

    第二次,夷陵之戰,陸遜放了一把火,劉備大敗而逃,朱然率兵急追,眼看就要追到劉備,這時候,趙雲從天而降,斜刺裡殺了過來,一槍刺死了朱然。

    如果光看演義,朱然是打醬油角色,三流武將的水準,可以與上將潘鳳相媲美!

    要是不看演義光看正史的話,那朱然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他不僅武功了得,而且足智多謀,實力不亞於陸遜。

    呂蒙病危之時,孫權問呂蒙:“你要是離我而去,誰可以接替你呢?”呂蒙說:“朱然有膽略,有智謀,可以委以重任!”隨後,孫權任命朱然為西安鄉侯,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後來,朱然征討曹魏有功,官至大司馬、右軍師,249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

  • 5 # 楚風說歷史

    提起《三國演義》,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武將都是關羽或者趙雲,而大家比較喜歡的也是這兩個人,關羽自然不必說,被後世稱為“武聖”,關羽也是忠義的化身。趙雲則更厲害,絕對是羅貫中的“超級寵兒”,當陽長坂坡,單槍匹馬殺的曹操大將聞風喪膽。趙雲作為《三國演義》超一流武將,死在他手裡的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高覽這樣的名將,但是大家肯定不怎麼記得被趙雲一槍刺死的吳國大將朱然,今天咱們就說一下這個吳國大將朱然在吳國是什麼水平。

    首先說明一下朱然在演義中和正史中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演義中由於羅貫中比較注重寫蜀國和魏國大將,所以朱然作為吳國的一般武將,戲份並不多。而正史中朱然絕對可以說比較重要,尤其是對吳國來說。

    先來說一下演義中的朱然

    演義中的朱然一共就出場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中擒住關羽,具體就是朱然負責引誘突圍的關羽,朱然出現了一下就迅速撤退,然後關羽就追上前去,結果誤入埋伏圈,被馬忠擒獲。這一次朱然雖然負責去引誘關羽,估計連一回合都沒打,後來朱然又和潘璋率兵把關平捉住,捉關平也是靠的人多消耗其體力得逞。所以第一次出場朱然並沒有什麼表現,但是估計武力比較低,因為朱然和潘璋都不敢單獨戰關平,而是靠人多圍住才捉住關平。

    第二次是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布陣圖》中,在夷陵之戰時,陸遜放了一把火,把劉備給燒了,劉備兵敗逃跑,然後這時候陸遜率領東吳大軍追擊劉備。正在劉備要被捉時,趙雲出現了,劉備大喜,陸遜一看趙雲出現,就馬上撤軍。而趙雲在為劉備殺出血路時,就遇上了朱然,趙雲直接一回合就把朱然刺死。

    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由此可見,朱然武藝也不怎麼樣,他雖然和高覽一樣被趙雲秒殺,但是高覽人家是輕敵再加上趙雲背後偷襲,而朱然是正面一招秒殺,所以朱然的武藝在東吳也就和潘璋差不多,排在他前面的至少有孫策、太史慈、黃蓋、淩統、甘寧、周泰、程普、韓當等人,朱然肯定是十名開外。

    正史中的朱然

    雖然朱然在演義中比較悲劇,戲份也不多,可是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為了突出蜀國的大將有多麼厲害,就相應的把別人都寫的不堪一擊,其實正史中人家朱然是很厲害的,也沒有被趙雲給秒殺,活了六十多歲。並且朱然在擒拿關羽的戰役和打敗劉備的夷陵之戰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然在吳國的地位也就比呂蒙和陸遜低一點,而且朱然和孫權關係很好,他兩個人是同學,朱然也很受孫權重用。朱然最出名的就是江陵保衛戰,他獨自面對三位魏國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的圍攻,最後取得了江陵保衛戰的勝利,威震天下。

    還有就是朱然在正史中比較偏重於謀略型的,和陸遜差不多,其實正史中的大將是不會和三國演義中寫的一樣,大將之間單挑的。很多時候,都是智勝於力,就像曾國藩一樣,他是個文臣,一樣帶兵打仗很厲害,而朱然就是這樣的人。

  • 6 # 君山話史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朱然是被趙雲刺死。不過,歷史上真實的朱然,是一代名將,非常厲害,並非被趙雲所殺。

    第一,荊州之戰,切斷關羽之退路

    朱然是東吳著名的將領,在荊州之戰中,他與潘璋負責切斷關羽的退路。正是在此役,關羽為潘璋麾下司馬馬忠所擒,最後被殺。應該說,擒殺關羽,朱然雖然沒立首功,但也要記上一筆功勞的。大約也是這個原因,在政治立場上偏向蜀漢的《三國演義》,最後把朱然寫成死於趙雲之手,顯然是為了給關羽報仇。

    第二,江陵之戰,朱然大放光芒

    在荊州之戰後,朱然還參加了夷陵之戰,此役劉備大敗。不過,在夷陵之戰中,朱然只是配角,主角是陸遜。在之後的江陵之戰,朱然終於獨當一面,大放光芒。

    在呂蒙去世前,孫權曾向他討教誰可鎮守江陵,呂蒙答道:“朱然有膽有謀,他可以勝任。” 夷陵之戰後,曹魏大舉入侵吳國,兵鋒直指江陵。在曹軍優勢兵力的包圍下,江陵城與外界交通斷絕,已是一座孤城,隨時都有斷糧的風險,一旦糧食耗盡,將不攻自破。

    此時江陵能夠作戰計程車兵只剩下五千人。值此緊要關頭,朱然的鎮定自若給所有人服下一粒定心丸。他一點畏懼的神情都沒有,談笑風生。看到主帥如此這般從容,籠罩在將士們心頭的陰影也逐漸散去。為了打破魏軍的封鎖,朱然以積極防禦代替消極守城,只要有機會便率部反擊。這種戰術取得很大的成果,吳軍連續攻破魏軍的兩處營壘,穩定了戰局。

    在圍城六個月後,曹軍仍然無法攻克此堅強堡壘,最後只能望城興嘆,不得不撤退。

    第三,北伐樊城

    公元241年,東吳兵分四路,北伐魏國。在四路大軍中,徵北將軍朱然負責指揮進攻樊城。

    樊城是魏國荊州地界戰略要地,當年關羽北伐,樊城就是主戰場。魏荊州刺史胡質知道朱然厲害,馬上派出輕裝部隊火速救援。由於救援及時,樊城暫保無虞。不過,朱然畢竟是一員驍將,他指揮吳軍圍攻樊城一個月,樊城形勢愈發嚴峻。

    太傅司馬懿決定親自出馬,以解樊城之圍。他率領精銳部隊南下,急馳前線。司馬懿不僅有卓越的指揮才能,還帶來一支生力軍。朱然意識到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發生變化,於是連夜下達撤退令。

    朱然指揮的樊城圍攻戰,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是在東吳四路北伐大軍中,他給予魏國的打擊最大,威脅最大,以致於魏國不得不把司馬懿派去解樊城之圍。從這點,也可以看出魏國對朱然的重視程度。

  • 7 # 波雲星

    在《三國演義》裡,朱然被趙雲一槍刺死。這一寫法實在是因為朱然犯下”大錯“,先後打敗小說中二個標誌人物:“義”(關羽)和“仁”(劉備),激怒了持有尊劉立場的羅貫中。

    建安二十四年,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黃武元年,劉備舉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與陸遜併力拒備。然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後道,備遂破走。拜徵北將軍,封永安侯。

    按過去說法,朱然就是“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那種,所以書中把他交給”常勝將軍“趙雲一槍打發走。

    忽見東南一帶火光沖天,雲心驚,遠遠探視,不想先主被困,雲奮勇衝殺而來。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 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 望白帝城而走。

    小說裡都一槍打發的人物,你說他啥檔次的武藝,評為不入流都算客氣。不過,那時馬鐙還沒有發明,哪裡有那許多馬上回合,而且根本不流行主將戰場單挑,被趙雲槍挑完全是小說家言。

    其實,這個朱然還真不是個普通人。自從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後,呂蒙不久就一病不起,他臨終把大任交給的是何人?

    虎威將軍呂蒙病篤。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蒙卒,權假然節,鎮江陵。

    對了,就是這個朱然,請注意還是“假節”,相當於劉備給荊州關羽的待遇。

    其實,朱然不僅沒被趙雲刺死,而且還在江陵之戰,面對曹真、夏侯尚、張郃的圍攻,巍然拒敵,名震魏國。曹休犯皖,朱然在上游牽制,呼應陸遜石亭大破曹休。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當時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諸葛瑾為大將軍、左都護。朱然為車騎將軍、右護軍,步騭為驃騎將軍,全琮為衛將軍、右護軍。”車騎將軍“這個職位,在蜀漢陣營裡劉備可是授予了張飛。說他是僅次於陸遜的孫吳第二名將,並不為過。赤烏十年(247年),諸葛瑾、步騭都已經逝世,雖然諸葛融、步協分別繼承父親職務,但孫權依然任命朱然作為大督,總理軍事。此時陸遜也已經逝世,功臣名將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無比隆重。

    若論起私交, 在東吳也是罕有人可比:養父朱治早年跟隨孫堅出道,為東吳三世老臣,迎護過吳太夫人,有冊立孫權之功;朱然是孫權的同學,且立有殊勳;朱然三弟朱紀還娶了孫策之女。

    朱然身高不足七尺,神情態度爽朗,操守品行高潔,他的華麗彩飾只用在軍械武器上,其它的用物都質樸素淨,具體到真實”武藝“不清楚,因為歷史沒記載,但是論”武功“還是不錯的,頗受孫權重視。在所有創業功臣患病時,孫權最在意的人裡除了呂蒙、淩統,就是朱然。朱然68歲時病亡,孫權”素服舉哀,為之感慟“,可謂備極哀榮。

    宮闈宴樂圖漆案

    順帶提及,朱然墓裡還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漆木屐“,因獨特造型和重大價值於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明令禁止出國展出,現被馬鞍山市博物館收藏。

  • 8 # 深夜聊齋

    羅貫中寫作《三國演義》,是以蜀漢為正統的。所以,對於蜀漢方面的主要人物,如劉備、關羽、趙雲等都有十分出彩的描寫,而孫吳一方的文臣武將,一般都成了陪襯。

    東吳中後期的“頂樑柱”朱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東征孫權失敗後,朱然負責追擊,結果被趕來接應的趙雲一矛刺於馬下,結束其在小說中毫無存在感的一生。小說中的朱然,戰鬥力真是“渣”得可以。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朱然不僅為孫權擒關羽,奪荊州,還與陸遜一起擊敗了劉備。

    江陵保衛戰,朱然更是以區區幾千孤軍,連敗曹真、張郃等名將,名震曹魏。

    這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但卻被小說所忽視的名將朱然,究竟有怎樣的人生呢?

    一、擒關羽、敗劉備

    朱然本姓施,是東吳老將朱治姐夫的兒子。因為朱治沒有子嗣,所以朱然在13歲這一年被過繼給了舅舅朱治。

    朱治與程普、黃蓋等都是追隨孫權之父孫堅創立江東基業的老臣,而且朱家本來就是江東地區的名門望族。可想而知,朱然的出身是非常顯赫的。

    也正因為如此,朱然早年就跟孫權成為了同窗好友,兩人一起讀書學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維繫了一生。

    公元200年,孫策去世,年輕的孫權坐領江東,他很快就開始重用老同學朱然,提拔其為山陰令,一次管轄5個縣。

    而此時剛剛20歲的朱然,就能把5個縣治理得井井有條,讓孫權驚歎不已。

    此後,孫權又任命其為臨川郡太守,鎮壓山賊的叛亂,朱然又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後來,曹操南下,進兵濡須口,孫權又提拔朱然為偏將軍。

    能文能武的朱然,在東吳迅速展露頭角。孫權對其充分信任和擢升,讓他成為當時大都督呂蒙的愛將。

    公元219年,朱然隨呂蒙襲取了荊州。拿下荊州後,朱然又派遣潘璋在臨沮擒住了蜀軍大將關羽,因此戰功,他被孫權封為昭武將軍、西安鄉侯。

    不久,呂蒙病重,孫權問呂蒙誰可為其替代者?呂蒙回答說:“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朱然因此成為了駐守荊州的東吳主將。

    對於這段歷史,即使是許多三國迷也有一種誤區:直接接替呂蒙職責的是陸遜,但實際是朱然。

    公元222年,劉備興兵東征,朱然又率軍與陸遜一起抵禦蜀漢。在夷陵之戰中,雖然有陸遜的運籌帷幄,但在一線起著關鍵作用的仍然是朱然。

    夷陵之戰中,他不但沒有被趙雲一矛刺死,反而是先擊破了劉備軍的先鋒,後又斷其歸路,逼迫劉備敗走永安。朱然也因此被孫權拜為徵北將軍,封永安侯。

    二、戰江陵、敗曹魏

    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戰中一直持觀望態度的曹丕,終於發兵攻打東吳。他派曹魏名將曹真、張郃等進攻江陵,自己也親自到宛城督戰。

    孫權則派孫盛領兵一萬人在江陵建立圍塢設防,同時命朱然作為其外援。

    張郃渡河後擊敗孫盛,繼而圍攻江陵。二朱然在僅有數千兵馬的情況下,沒有逃跑,而是選擇死守城池。孫權為救出朱然,派出潘璋等人幾次前往解圍,但均沒有成功。

    此時,城中內外聯絡斷絕,加之疾病流行,東吳士兵多患上了腫病,戰鬥力大幅下降。

    而曹軍主帥曹真為逼迫朱然投降,又在城外築起土山,建起箭樓,向城中萬箭齊發。

    面對曹軍的猛烈攻勢,東吳將士皆有驚惶之色,但朱然仍然鎮定自若,激勵他們趁曹軍懈怠之際,出城攻破了兩座軍營。

    曹真、張郃圍城猛攻了半年,仍然未能擊破朱然,最後只能選擇退兵。

    朱然因江陵保衛戰聲名大震,威震魏國。孫權晉封其為當陽侯,這已經是朱然第三次被封侯了。這種待遇,在整個三國時代的將領之中都是極其少見的。

    三、攻石陽、能救主

    曹丕在位時,一直未對蜀漢用兵,但卻幾次三番出兵東吳,雖然皆是雷聲大、雨點小,但也給孫權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公元226年,孫權聽說曹丕去世,於是發5萬兵進攻江夏石陽,是為“石陽之戰”。

    但孫權雖然善於用人,實戰方面卻是乏善可陳。此戰,先是魏將文聘堅守石陽二十多天,挫敗了吳軍的銳氣。後來曹睿派出一個名叫荀禹的文官,只帶了幾個縣的兵馬在山上放火,就將孫權的大軍給嚇退了。

    看到孫權敗退,文聘又乘勢追擊,一舉擊潰了負責斷後的潘璋部,幸好有朱然挺身而出,擋住了文聘的追兵,保障了孫權安然離去。

    因為朱然這次的救主之功,孫權在稱帝后,封朱然為車騎將軍、右護軍,領兗州牧。

    此後,東吳又曾兩次進攻曹魏,朱然皆有領兵逆襲的表現,因戰功被孫權擢升為左大司馬、右軍師、官至大都督。

    《三國志》對他軍事能力的評價是:

    “終日欽欽,常在戰場,臨急膽定,尤過絕人,雖世無事,每朝夕嚴鼓,兵在營者,鹹行裝就隊,以此玩敵,使不知所備,故出輒有功。”

    真實歷史中的朱然,身高雖然不足1米6,跟呂布、關羽等身材高大的猛將無法相提並論,但他是“以勇烈著聞”,作戰十分勇敢,而且,用兵的特點是敢於攻堅克難,善於出奇制勝,是東吳軍中的名將。

  • 9 # 邏輯文史游

    在《三國演義》的武評系統中,東吳方的武將一直不受待見。從戰鬥表現來說,江東陣營排名能稍微靠前的也就孫笨、太史慈、甘寧了,或者再加個最強ADC馬忠,其他人你很難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了。自然,被趙雲秒殺的朱然,也排不上什麼名次。

    朱然在小說中也就三次能讓讀著有印象的鏡頭。一是在麥城與東吳眾將圍攻關羽,關羽雖然年歲已高且有傷在身,但東吳中人面對窮途末路的關公依然沒有正面拿下他的機會。其實蔣欽、潘璋、朱然都與關公交手,三人都是打了三回合便走。其中潘璋是不三回合打敗而走,這是實實在在的敗績;潘璋不三回合敗走,場面比蔣欽好看些;而朱然則是不三回合退走,場面明顯比二位前輩好看的多,從後面的劇情我們能知道朱然的敗退是為了引關羽中伏,因此在當時圍剿關公的東吳小分隊中,朱然的實力或許是最強的一個。

    第二個鏡頭就是在關羽、張飛都身亡之後,劉備舉七十萬大軍伐吳。東吳的孫桓揚言自己可以率兩萬五陸軍以及朱然的兩萬五水軍就能打退劉備。別管孫桓是不是吹牛,從他的話語中我們能知道此時朱然已經是水軍大獎,並且孫桓對朱然的能力也表示認可。

    第三個鏡頭就是趙雲秒刺朱然了。老羅筆下的趙雲在突圍之時總能把槍法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朱然之死也是因為半路偶遇趙雲,老羅為了突顯趙雲神勇,只得委屈朱然了。

    所以很明顯,一身膽略的朱然也是老羅黑化的目標,他在小說中的表現根本配不上他的勇名。在東吳武將中,他的武藝也只能是中等偏上,與太史慈、孫笨、周泰、江東三老臣(死了一個祖茂)相比還是有差距。

  • 10 # Zh上善若水W

    在三國時期,說起東吳大將朱然,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人物,在演義中更是被寫成了因為追擊劉備而被趙雲斬殺的橘色。但是在歷史中,他的能力在東吳陣營中,可是不下於其他名將的,《三國志》對朱然有這麼幾句評價:“終日欽欽,常在戰場;臨急膽定,猶過絕人。”那麼東吳大將朱然到底屬於什麼水平,對他應該如何評價呢?

    小編認為,孫吳大都督朱然是足以跟魏大司馬曹仁、蜀徵西大將軍魏延相提並論的角色。孫權於公元229年稱帝,當時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諸葛瑾為大將軍、左都護。朱然為車騎將軍、右護軍。步騭為驃騎將軍。全琮為衛將軍、右護軍。這五人是孫權開國無大元帥,其中諸葛瑾和步騭並不擅長軍事,朱然就是當時僅次於陸遜的孫吳第二名將。排名在全琮、朱桓、潘璋、賀齊之上,即便周泰、韓當能多活幾年也不會跟朱然並列,最多有機會把全琮擠下一個名次。

    下面咱們回頭來說說朱然,他乃是東吳名將,只是東吳名將比較憋屈,沒爹疼沒娘愛,知名度很低。但小編告訴大家朱然都幹了什麼事,大家也許就不會陌生了。第一件事,他跟呂蒙奪了荊州,斷了關羽的退路,最後關羽兵敗被殺。戰後,他被升為昭武將軍,封爵西安鄉侯。第二件事,在夷陵之戰中,朱然率五千人馬,與陸遜合力抵抗劉備。在此戰中,朱然單獨帶兵攻破劉備的前鋒,截斷他們的後路。戰後,朱然被授予徵北將軍,封爵永安侯。

    以上這兩戰,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他還只是配角,在接下來抵禦曹丕南征之戰中,他獨當一面。當時曹軍兵分三路,其一路以上軍大將軍曹真為統帥,下轄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諸部,進攻南郡。此時坐鎮江陵的吳軍主將是朱然。由於朱然在收復荊州之戰中頗多戰功,深受呂蒙賞識。呂蒙去世前,孫權向他討教誰可鎮守江陵,呂蒙答道:“朱然有膽有謀,他可以勝任”。

    江陵的佈署情況是這樣的:朱然坐鎮江陵城;江陵城靠著長江,江心有個島喚作中洲,由建武將軍孫盛率一萬人駐守,與朱然互為犄角,遙相呼應。與此同時,諸葛瑾的援兵正向西開進。為了攻下江陵城,曹真把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堆土山、鑿地道、立樓櫓,居高臨下向城裡射箭,一時間箭如雨下。要知道攻城可是魏軍的強項,中原戰爭多為城池爭奪戰,各種攻城戰術已被運用得滾瓜爛熟了。在朱然的領導下,江陵守軍頑強抵抗,曹真久攻不下,孫盛盤踞在中洲,時不時派出軍隊襲擾魏軍側翼,減輕江陵城的軍事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曹真決意先拔除中洲這枚釘子。公元223年正月,此時長江汛期還沒到,正值水淺季節。曹真利用此機會,把進攻中洲的任務交給沙場將張郃。長江水少制約了吳國水師的行動,張郃發動登陸戰,率軍突入這個江心小島,吳軍守將孫盛不敵,只得放棄,中洲遂落入魏軍之手。中洲淪陷的同時,由諸葛瑾率領的援軍進展十分不順,遭到魏國徵南大將軍夏侯尚的阻擊,未能突進到江陵城內,救援行動失敗。

    外圍據點丟失、援兵不至,江陵城與外界交通斷絕,已是一座孤城,吳國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特別是中洲失守後,長江的運輸線也被魏軍截斷,江陵隨時都有斷糧的風險,一旦糧食耗盡,將不攻自破。守城的官兵垂頭喪氣,信心幾乎完全崩潰。由於糧食緊缺,大批吳國士兵由於營養不良,患上浮腫,能夠作戰計程車兵只剩下五千人。值此緊要關頭,朱然的鎮定自若給所有人服下一粒定心丸。他一點畏懼的神情都沒有,談笑風生。看到主帥如此這般從容,籠罩在將士們心頭的陰影也逐漸散去,相信這位有著鋼鐵般意志的領導一定能帶著他們走出困境。

    不過,仍有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開始想著投降了。時任江陵縣令的姚泰是北門指揮官,經過數月戰鬥,手下士卒傷亡很大,而城外黑壓壓一片是敵人的營壘,他已經沮喪到了極點,對守住城池毫無信心。他秘密派親信潛入魏營,請求投降,並答應作為魏軍的內應,屆時開啟北門,迎曹真入城。倘若姚泰的計劃成功,江陵必定淪陷,只是朱然警覺性很高,及時發現姚泰的陰謀,果斷將他拿下,就地正法,避免一場災難。

    為了打破魏軍的封鎖,朱然以積極防禦代替消極守城,只要有機會便率部反擊。這種戰術取得很大的成果,吳軍連續攻破魏軍的兩處營壘,穩定了戰局。朱然堅守江陵城達六月之久。隨著天氣轉熱,傳染病進入高發期,魏軍的處境開始變得非常糟,非戰鬥減員開始增長,將士們更加消極怠戰,在這種情況下,魏文帝曹丕情知軍事行動已徹底失敗,只得鳴金收金,下詔班師北還。

    江陵一役,令朱然“名震於敵國”,以善戰而聞名天下,朱然憑藉江陵之戰一舉成為孫吳僅次陸遜的名將,當時擊敗曹仁的朱桓,孫權的女婿全琮以及老將周泰、韓當都已經比不過他。至孫權晚年,陸遜病逝。朱然和全琮分別擔任左右大司馬、左右軍師,是孫吳最高軍事指揮官,只因二人先孫權病逝,才沒成為託孤之臣。

    朱然其人身高不足七尺,氣質分明,臨陣作戰的時候沉著穩重過人,以膽氣著名。即便在沒有戰事的時期,朱然還是要求軍營計程車兵嚴陣以待,進行演練,對治軍相當嚴厲。故朱然數次隨孫權出戰,他的部隊處於劣勢都不會潰散。比如有一次魏將李興趁朱然孤軍深入,派兵阻斷朱然後路,竟被朱然強行擊敗,斬獲數千。朱然晚年作為大都督,治理諸葛瑾的兒子諸葛融、步騭的兒子步協。孫權多年以來最恩寵的將領是呂蒙和淩統,第三就是朱然。

    綜上所述,小編認為如果單論朱然的影響力,他實在沒法跟陸遜這樣頂尖人物相比,亦不如周瑜、魯肅、呂蒙的貢獻大,但是在孫吳次一等的將軍裡可算第一號人物。論戰績與實力在程普、蔣欽、甘寧、淩統、之輩以上。朱然一生品行高潔,更了不得的是在戰場上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最後朱然在擔任大都督時,功臣名將只有他還健在,飛鳥盡時,良弓還在,實為難得。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否還有著其他不同的觀點呢?

  • 11 # 歷史隆中對

    我真的希望以後談《三國演義》的能分到文化領域,不要總是在歷史區裡混淆視聽。

    朱然作為吳國的國之重器,孫權的左膀右臂,以膽守善御聞名天下,怎麼可能被趙雲一槍挑死。有的人還說死在趙雲手下死得其所,那病死就不是落葉歸根了?朱然表示委屈。

    眾所周知,東吳的江東之地有四大家族,陸朱顧張,孫權之所以穩固,也是因為孫家作為外來者,非常依靠四大家族,積極接納士族參與政治,陸遜,顧雍,張溫,朱桓都是當地士族貢獻的人才。朱然就是朱家的佼佼者。

    朱然不高,但是氣質非凡,史書記載:“(朱然)長不盈七尺,氣候分明,內行修潔,終日欽欽。”欽欽既指謹慎戒懼,也指樂意進取。

    他出生在丹陽郡,稍微瞭解三國的人都知道丹陽兵。丹陽兵精兵輩出,陶謙沒有名將,但能當一方諸侯,也是因為有丹陽兵助陣。孫策的五百丹陽兵就是孫堅死後最後的家底。所以朱然武力值應該也不會太差。

    朱然是孫吳重臣朱治的養子(十三歲過繼給舅父朱治),朱治跟著孫堅打天下,朱然就跟孫權一起學習長大,兩家的關係不可謂不好。

    後來跟潘璋一起抓了關羽。呂蒙死前把朱然推薦給孫權,讓朱然去鎮守江陵。朱然就這樣迎來了人生的亮光時刻。

    先是跟陸遜5000人擊敗劉備,後來又在江陵六千殘兵抵禦魏國大兵壓境。

    就這樣的英才我覺得不可能就被一個保鏢一槍挑了。

  • 1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朱然在正史與演義中,區別是很大的。正史中的朱然無論地位、功勞還是軍事能力都是非常厲害的。

    朱然在演義中經歷過的打鬥不多,總共就兩次。第一次是在《三國演義》原著中的第七十七回中。

    回目: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關羽丟失荊州後,敗守麥城,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但救兵遲遲不至,關羽只得自行突圍。

    初更之後,走了二十餘里,在山凹處,遇到東吳大將朱然率兵攔路,驟馬挺槍喚關羽投降,關羽大怒,“拍馬輪刀來戰。朱然便走”,關羽追殺。

    沒有具體的回合數,從文中後面的內容看,朱然屬於詐敗,與關羽的這次對陣,兩人很可能並沒有實際交鋒,如果有,回合數也極少。

    關公在小路上被絆馬索絆倒,關羽翻身落馬,被馬忠率人擒獲。關平趕忙來救,但背後潘璋和朱然率領人馬殺到,包圍了關平,關平孤身獨戰,力氣用盡,也被擒住。

    從這個情節看,朱然的武藝非常一般,他與潘璋聯手,再加上一群嘍囉兵,耗盡了關平的力氣,才將關平拿下。

    劉備為報仇雪恨,興兵伐吳,在《三國演義》的第八十二回中,朱然受命助孫桓抵抗劉備。

    回目: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

    孫桓請命迎戰劉備,孫權擔心他太年輕,朱然自告奮勇與孫桓一齊去迎戰,孫權同意了,並封孫桓為左都督,朱然為右都督,率兵前去。

    但朱然的表現令人失望,還中了敵人的詐降之計,副將崔禹被張苞生擒。朱然得知,率領部隊順江而退五六十里。

    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倉皇逃跑。朱然率兵追擊。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八十四回中。

    回目: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朱然正追得興起,沒想到在江州押運糧草的趙雲聞訊趕到,正好遇到劉備敗退下來,趙雲立即救下劉備,向東吳軍發動反擊。衝陣中正遇到朱然,一個照面就將朱然刺於馬下。

    朱然的武藝看來很不怎麼樣,遇關羽被迅速打跑,遇關平靠圍毆取勝,遇趙雲走不到一個回合,水平實在是渣到不堪一提。

    那麼在東吳眾將中,朱然的武藝能排到個什麼次序呢?咱們看一下,當時呂蒙調兵遣將的時候,拉了個名單,是這麼個順序:

    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

    朱然在蔣欽和潘璋之間,大致估計一下,他的武藝很有可能就在蔣欽與潘璋之間。

    蔣欽和潘璋都與關羽對過陣,都是三合即被擊敗,可以推算,朱然也就是個這水平了。

    排在朱然前面的至少有孫策、太史慈、甘寧、淩統、程普、黃蓋、周泰、丁奉、徐盛、潘璋等人。

    也就是說,朱然的武藝在東吳眾將中也是在十名開外,實在是渣得很。

  • 13 # 張旁子

    三國演義中朱然的武力水準在東吳眾將中應該排在十名開外,以演義的標準就是一名中規中矩的二流戰將。這樣的武力值遇上蜀五虎正常很難撐過十合。當然,如果再倒黴點剛好碰上五虎這類超一流猛將發飆爆武,一個照面就丟了命那也是很正常的。

    趙雲在演義中是一位很特殊的武將,他的武力特點概括起來就是“”韌穩準”三字。一是韌性十足後勁悠長,不怕長時間熬戰。而且從青壯年直到老年,武力一直保持著巔峰水準。二是發揮穩定在戰場上從不犯錯,所以征戰一生全身不帶傷痕。三是靠技巧而不靠蠻力制勝,能用一分力氣殺人決不用到二分力氣。

    但如果據此認為趙雲只是靠穩靠韌制勝那就錯了。象趙雲這類看似穩重沉靜的武將,一旦爆發起來更是可怕。

    在整部三國演義中趙雲有三次爆發,每次都是在危急關頭挽狂瀾於既倒,衝陣殺將一舉扭轉戰局。

    第一次是公孫瓚對袁紹的界橋大戰,袁紹猛將麴義先用弩手射潰公孫瓚前來進攻的前軍,將公孫瓚前軍大將嚴鋼一刀斬殺,又拍馬舞刀直闖公孫瓚中軍,砍倒中軍帥旗將大陣攪個七零八落,把公孫瓚殺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這時趙雲單槍匹馬從後軍殺到,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接著一騎飛入袁紹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引軍殺回,紹軍大敗。

    這個麴義在演義中著墨不多,可能會給人一種無名之輩的印象,但在正史中他可是當世名將,地位很高的。就算是在演義中,只憑他能將公孫瓚殺得狼狽逃竄的武力值,那也是很了不得的。公孫瓚可是能在巔峰期的呂布手上撐十來回合併全身而退的強人,妥妥的強二流水平。這樣說來這個麴義至少有個準一流甚至是一流的水平,武力值絕對不低於後期曹軍五子中的樂進和于禁。

    趙雲的第二次爆發是在穰山之戰,此戰劉備本來兵弱,又中了曹操的分兵之計關張二將皆不在身邊,結果陷入曹軍重圍。趙雲為掩護劉備突圍,一人獨抗許褚于禁李典三員猛將圍攻陷入苦戰。而劉備獨自突圍後和部下劉闢及殘部匯合,天明逃至一處山口被張郃堵住不得透過,而張郃的老搭檔高覽又在此時引兵從後面追殺而至,一刀將劉闢斬於馬下,劉備走投無路陷於絕境。這時趙雲單騎殺至,一槍將高覽刺於馬下。

    又是一個一槍刺於馬下,說得好象輕輕鬆鬆的。可是高覽是個什麼人?高覽可是和顏良文丑張郃齊名的河北猛將,是個能在陣前硬撼虎痴許褚而不落下風的狠角色。

    第三次爆發就是這白帝城外一槍殺了朱然了。這個朱然雖說不上很猛,但人家可是擒殺關羽關平父子的大功臣之一。能夠在那種生死相拼的情況下纏住關羽父子,堵住他們的逃亡通道,使其最終被擒而自己卻毫髮無傷,不得不說其武功應該也有獨到之處。所以趙雲這看似輕鬆的一槍刺於馬下,估計也不會象表面看到的這麼簡單輕鬆。否則之前的關羽也可以隨手一刀將其斬於馬下,那麼就不會被擒喪命了。

    所以後世的許多演義評書創作中,都會提到趙雲的槍法中藏有驚天動地的絕招,絕招一旦發動,基本是神魔僻易擋者必亡。呵呵!這算是題外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魂之刃冰雪女王怎麼出裝傷害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