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番麻麻

    看到這個問題時,丫頭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小時候的願望是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可是人到中年後才知道,這樣的願望是多麼可笑,或許有睡到自然醒的時候,但這隻能是偶爾,不可能是常態。

    但對於孩子們來說,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作業是用來增加對生活的體悟的。能讓一個幼兒園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丫頭感到有點失望。

    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教育的目的是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認識生命的難能可貴,認識生活的五彩繽紛。因此學校的課程設定也應如此,讓幼兒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在遊樂中獲得能力。基於這樣的課程設定,孩子的作業也會以輕鬆的、愉快的啟發類為主,而這樣的作業是不會引起幼兒的反感的。作業是孩子鞏固知識或者獲得知識的途徑之一,不應該成為孩子的負擔。

    當一個幼兒發出這樣的聲音時,我們家長和老師就要反思,是我們太過著急了嗎?還是我們的方法出現了問題?或者是我們的表達不夠準確?……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這都是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的失職!

    既然問題已經出現,現在要做的就是解決這種問題。

    家長方面,和幼兒園溝通,看是否存在超前教學的情況,幼兒園小學化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家長應該重視的,和園所做好溝通,不要過於心急。

    園所方面和代班老師溝通,看作業的佈置是否過於頻繁,難度是否超出幼兒能力,及時調整,避免引起幼兒的厭煩。

    再者就是家長和園所共同分析,探討幼兒說出這句話的情景,是真的厭煩作業,還是別的情況,和幼兒做好溝通,明確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要出現“聽風就是雨”的情況,一上來就懷疑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教育是國之大計,但他的群體太特殊,實際落地和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後積極配合及時解決就好。

    希望有孩子的和沒孩子的,在面對孩子問題時要心態平穩,不要過於焦慮,焦慮的情緒會傳染,傷人傷己,切記!

  • 2 # 思念的念兒

    現在的孩子真的有點辛苦,不知道哪來的那麼多作業,上課是每天干嘛呢?在學校的時間都不能完成嗎?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回來得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其實也就是作業,說是為以後上一年級培養習慣。現在剛三週歲的孩子,每天回來得念一會作業。估計以後上了大班就會有硬性的指標作業了。現在我都發愁以後怎麼輔導孩子寫作業,自己看到那麼多的作業都發愁,更不用說孩子們。小小年紀,被作業壓的,寫不好的話還會有老師的批評,寫不完的話被爸媽罵,週末還得補課,還有培訓班。愁啊,但又無法改變,全國都這樣,不學的話你家孩子就會被說不積極,不寫作業又會每天叫家長,沒辦法,只能隨大流,跟著這種教育形態走。

  • 3 # 悅悅日常錄

    小朋友的願望是長大了沒有功課,談談我的觀點

    小朋友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首先問題是出在學校老師跟家長的身上。

    第一如果學校老師留的作業比較多,超出了一個孩子在該年齡段能承受的學業壓力那無形中就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因為他討厭學習這常常會使他受到老師與家長的責備,雖然年齡小但是並不等於他感受不到壓力

    第二有的家長一般都會順從學校的安排,不會刻意去順著自己的思維,當然學校也是望子成龍的心態並無惡意,只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已,那如果家長能感受的到可以在家裡配合寶寶一起溫習作業之類,讓孩子不要一直做作業可以分開時間段,休息一會兒再學習一會兒,再者不能隨意的給孩子去找補習班,一來若孩子不感興趣其實是浪費時間,只要把學校功課做好,其他可量力而行。

    第三老師再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如果一味刻板的去教書對於現在的小學生而言不太能接受,首先如果想讓學生學好那麼這個老師就要有威望否則學生可能不聽!這樣一來或許會改變學生不愛學習功課的原因,讓他把學習變成興趣,就不會有那句願望是長大了沒有功課。

  • 4 # 薇薇陪娃

    我想很多人對當前的教育或多或少都是有意見的。其實我對當前的教育也覺得有不足之處,但是當前的教育可能已經是國家能夠給我們提供的最好的狀態了。就像以前我們的高中老師說大家都厭惡高考,卻不知道高考是對我們而言,最公平的一次選拔。

    正因為有了高考的優勝劣汰,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在牙牙學語時,就開始報一些早教班,美其名曰,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孩子上學了,五花八門的補習班,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

    造成這樣的現象,與高考以分數論英雄,有一定的關係,又真的只是因為分數嗎?更是因為家長的虛榮心,攀比心吧!允許孩子成為像自己一樣的人,真的不好嗎?太多中國式父母,因為自己的攀比心,把自己沒完成的夢想,揹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只要能考高分,其它的事事代勞,包辦一切,把孩子慢慢培養成了一個毫無生活能力的人。這樣不是愛,而是在親手摧毀孩子的未來。

    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支援孩子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性格,注重素質培養,注意言行教養,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和交往能力,把握各個階斷的特點,方能成才。大學是通往成功的一條捷徑,但絕不是唯一途徑,不是嗎?

  • 5 # 美術程老師

    人的本能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

    說明功課讓孩子覺得痛苦了!

    可能是幼兒園的課程不太適合孩子的年齡段,孩子理解不了,又沒有得到耐心的解釋,反而受到了批評。

    可能在家裡做功課時父母沒有控制情緒,沒有得到讚賞表揚和鼓勵。

    很多家長在陪娃寫作業這件事上是控制不住情緒的。l

    吼叫,打罵的看著孩子寫作業,孩子體會到的只有痛苦!

    找到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如果孩子年齡小,幼兒園的課程比較難,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可以考慮為孩子調班調園。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早上學,但孩子心理生理方面差異很大,沒有同班孩子成熟,各方面都處下風,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變得自卑!

    一個總受挫折的孩子,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性格會變得懦弱。同時也會自暴自棄!

    家庭裡,多肯定孩子,改變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父母應該會一點教練技術。

    如果十道題孩子算對一道!大部分家長會盯著錯的九道題發飆。

    智慧的家長關注對的那道!~~你關注什麼就放大什麼!

    聰明的家長應該是表揚對的那道!讓孩子知道對了的樂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對的越來越多!

    目前的教育狀態是用分數檢測成績的。

    不論我們說好說壞都改變不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保護好孩子的心態,培養他們的熱愛~~對人,對生活,對父母,對國家,對自然的熱愛!

    只要心中有這份熱愛他們就會去追求。

    如果沒有熱愛,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包括生命,那就是抑鬱症!!!

  • 6 # 虞海棠

    如果這句話真是幼兒園小朋友說的,那真是令人感到憂傷,沒想到課業負擔已經下延到了幼兒園!

    目前中小學課業負擔重已經是一個普遍的事實,很多人質疑減少點作業就那麼難嗎?其實課業負擔重的背後有一個無奈的事實:中小學對老師的考核的壓力!學校需要對教師進行年度考核,考核什麼呢?內容很多(不一一例舉)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考核指標就是學生成績,成績是事關老師顏面,評優,職稱以及年終績效的重頭,即便不在乎評優,有了職稱,但是還得在乎年終的收入吧,老師們也別無他法,除了課堂上認真教學外,還要透過佈置相當數量的作業讓學生練習,練得越多,理論上就越熟練掌握的越好,學習又是個需要積累不能鬆懈的事,尤其是初三,高三畢業班,面臨中高考,學生老師壓力都大,所以每天都必須佈置作業,這樣學生作業多就成了必然現象,老師學生都辛苦,但是很無奈!

    話說回來,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事,全世界都一樣,父母對孩子有要求的話,那就鼓勵和陪伴孩子一起努力吧,苦盡甘來,孩子成才了或者考上985/211後你們會覺得一切辛苦和努力都值得!

  • 7 # 同城私董會

    一方面大家在強調釋放天性,另外一方面呢,考試競爭的壓力又特別大。所以如何找到好的方法,讓孩子用非常樂意的方式去輸入知識,非常重要

  • 8 # 呆呆43505

    謝謝邀請,小朋友的真實願望符合幼兒園年齡段的心理發展,是不是我們過早的開始讓孩子在接觸幼小銜接的知識,讓孩子覺得做功課沒有興趣,很少的孩子會主動愛上學習,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對功課跟學習不產生逆反心理;愛上做功課估計是件很難的事情

  • 9 # Harimoto

    每個人的願景都是美好的,但是也不能說就不會實現,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指不定將來就會發生,畢竟是有需求的嘛,就會有人會為之奮鬥!

  • 10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我覺得我對現在的教育不存在失望。但是許多地方可能還是會有改進的地方,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對於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的願望是長大了沒有功課,我想畢竟孩子還小,他這個夢想確實挺可愛的。但是隻要家長不給孩子製造一些學業上的壓力,特別是小小的年紀,還在幼兒園中班、大班的孩子就奔波在各種培訓機構或者補習班裡面泡著,我想這個孩子也不至於會認為長大了沒有功課是自己的夢想。

    所以很多看起來可能覺得這個是一個特別糟糕的教育,覺得一個孩子在幼兒園就對功課特別厭煩。心中的夢想是沒有功課,可想而知孩子在一個原本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童年中承受了或許是整個小學的一個作業量,他能開心嗎?所以對於教育來說,首先是我們孩子的家長心裡要有一個衡量。

    從我們有孩子那一刻起,我們家長就要思考,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個這樣的年齡段要不要像別人一樣整天泡在興趣班或者補習班上學習比自己大3~5歲的一個年紀的知識量。我們要思考教育孩子究竟是希望他得到什麼?我個人認為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自己的愛好 ,只要孩子性格還不錯,知道規矩的重要性,這個孩子將來一定錯不了。長大了他會思考他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家長做到尊重他便可。

  • 11 # 禾乃

    當前的教育,和過去幾十年比,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都不知道這個變化是好是壞,但我還是有點擔心!先說學校費用這塊,以前讀書費用還比較公開透明公正,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免了實現了,可不知不覺又多了其它費用,各種補習和培訓出來,有的還是隱形強制性收費,其實總的費用算下來,比之前交的錢更多更多。現在搞得不參加補習就不愛學習,不補習成績就差考不上大學,那我想問上課時老師不講課嗎???或者只講基礎嗎???在城裡,教育資源也是出現了分化,大家都在搶所謂的好學校,好學校的費用比普通公立學校費用高出很多,有的10倍不止吧!全國都是這樣的趨勢嗎?再談談教學質量,拿高考來說吧,升學率明顯下降了很多,在2008年,我老家某高中升本接近1千人,還有考北大清華的,現在升本400人不到,更別提重點大學了,差距是真大。最後說說學生的壓力,從小就被各種安排上,沒有童年,孩子的壓力還容易被忽略!教育這塊,是個大問題!

  • 12 # 二哈文案館

    小學生功課太多壓力太大,幼兒園的功課只是輔助做些小玩具,或者親情作業,估計這小朋友還沒體會到一年級的痛苦,要是上了一年級,那更不想做作業了。

  • 13 # 我的後半生繁花似錦

    現在的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脫節。幼兒園不讓學拼音與數學,一進小學一個月學完拼音。小學減負,不讓學奧數這些,但擇校奧數卻是敲門磚。種種擰巴讓家長無所適從,焦慮,自然就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建議家長多多瞭解現在的教育現狀,獨立思考,做好孩子的教育規劃。堅定才不會彷徨。

  • 14 # 青文男男

    我女兒也在上幼兒園了。我把我女兒送到幼兒園,一是為了我的工作,二是為了讓女兒多接觸其他小朋友,讓她提高社交的能力。很多讀書很好的大學生,就是因為缺乏社交能力,因此很難找到工作,一個讀書成績平平的學生,如果他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他一定能找到比較合適他的工作。因為在這個社會上,一個人沒有社交能力就等於斷了手臂一樣。

    每次看到人家籠養的鸚鵡,就會想起在學校學習的學生……可能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想當年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頭還暈暈的,常常課堂打瞌睡,過目就忘,因此根本記不了什麼東西。有一些同學經常失眠,那些常失眠的同學平時的心情急躁。還有一些人得了神經質,學生們根本學不了什麼東西。現在出了社會,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我經常反反覆覆的做同樣的一個夢,每次都夢到在學校讀書的場景,每次都被驚醒了。醒來的時候很莫名的問自己一我是不是還在學校,擔心自己還是一個學生,還沒有畢業。可見給孩子們過多的負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是多麼的大。

    小孩子就應該有孩子的童真,我們沒有權利去剝奪他們的童真,多給孩子們一點空間吧,給孩子一些玩的自由吧!我只希望孩子能簡簡單單,快快樂樂健康的成長,而不是變成了什麼都懂得少老人。

  • 15 #

    我女兒已經上三年級了,回憶起她幼兒園時光,我認為她還是過得比較輕鬆的,在她的四年幼兒園時光中,我和她爸爸只希望她在學校快樂,高高興興的去,平平安安的回家就好,什麼作業都放一邊吧,主要也是我們自己做小生意,沒空餘時間再給她輔導作業,整個幼兒園時光,她過得相比於其他孩子來說,要簡單快樂的多,沒有作業的煩惱,我們有時還帶她翹課出去逛,為這幼兒園老師還問過我,怎麼不去上學?

    當然,現在她上了小學,一切又不一樣了,到了該學習的時候了,不可以像幼兒園的時候了,時不時翹課出去玩了

  • 16 # 小鵬和小波

    首先你替孩子做事的這種行為是不提倡的,你可以透過和孩子談話交流,引導孩子寫下新年願望。如果你非要替的話,就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最想要什麼東西就讓孩子寫上什麼東西,如:我想要一條狗等等。

      如果幼兒園要求家長寫的話,這個要看學校有什麼具體要求。如果沒有明確要求的話可以寫一些祝福的話:祝寶寶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快樂,茁壯成長。祝所有老師漂亮幸福。祝幼兒園越辦越好之類的就行了。

  • 17 # 九二仟城

    觀點

    我個人感覺小朋友有這樣的想法我感覺問題是出在學校老師跟家長的身上,學校老師留的作業比較多,多的一個孩子在該年齡段能承受的學業壓力那無形中就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小朋友討厭學習,有時會使他受到老師與家長的責備批評,年齡小不代表她沒有自尊,不能傷心難過,大多家長都會聽從學校的時間工作安排,也不會特意去順著自己的想法,雖然學校也是望子成龍的心態並沒有錯,只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家長能感受的到可以在家裡配合寶寶一起溫習作業之類,讓孩子不要一直做作業可以分開時間段,休息一會兒再學習一會兒,再者不能隨意的給孩子去找補習班,一來若孩子不感興趣其實是浪費時間,只要把學校功課做好,其他可量力而行。老師教育學生的時候可以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如果一味刻板的去教書對於現在的小學生而言不太能接受,首先如果想讓學生學好那麼這個老師就要有威望否則學生可能不聽!這樣一來或許會改變學生不愛學習功課,好多家長因為工作的不順心批評孩子,甚至打孩子,孩子也會有陰影,有的父母想想自己的出身不好,就會強壓在孩子身上初心雖好可孩子的童年不就沒什麼樂趣了。

  • 18 # 悠悠棗香

    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給孩子的壓力會更大,教育部門和時代的發展是同步的。

  • 19 # 寶貝的院子

    一個幼兒園小朋友的願望是長大了沒有功課,你怎麼看當前的教育?

    前兩天我也聽到了類似的問題,一個同事說,她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很神秘的跟她說,自己有一個夢想,就是長大成為一名科學家,雖然這個夢想在很多孩子口中都可以聽到,可從自己兒子嘴裡說出來,同事還是感覺很不錯的。但當同事問孩子,為什麼想成為科學家時,兒子的答案卻讓她高興不起來,她兒子說,“想要發明一臺機器,不用考試、上學,也能取得好成績”。

    1.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和焦慮盛行的時代。

    很多家長把競賽的起跑線甚至提升到了孃胎裡、搖籃中,看看那些胎教CD、富含乳磷脂和DHA的嬰幼兒奶粉,為什麼能如此吸引父母,無非是都是因為它的廣告語上寫著“有利於促進大腦的發育”,作為父母誰都不想錯過構建孩子大腦的機會,害怕錯過黃金時期會耽誤孩子的未來。

    進入幼兒園起我們便開始忙著“教育”孩子。害怕不把握住關鍵時期,孩子會落後於人,我們充滿了要“防患於未然”的焦慮。

    我們一點都不懷疑父母要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但是這個“高質量的陪伴”很多時候卻在我們的擔憂中變了“味”,我們把自己大把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也陪在他們身邊,卻將“能否產生高效能”等同於“高質量”,我們也把時間安排的十分緊湊,每一個“安排”都會想到“這些是否能讓我的孩子獲得某項技能”,而且孩子要具備多項技能的同時,還要超前學習,不但要“好”還要“快”,反應慢一些我們就很容易著急上火。我們即可能讓孩子品嚐了超前的“成就”,也可能讓孩子品嚐了超前的“挫敗”。

    2.很多時候父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現在連小學都要面試;拼音幼兒園不學,一年級上期一帶而過;每學期老師都要叫有區級以上獎狀的孩子,上交影印件;奧數,數學課本上基本上沒怎麼涉及,老師每週上課時間又有限,但是試卷從一年級起附加題全和奧數有關,有些題目父母看了都要尋思半天。

    這教育趨勢真的讓人有些“沮喪”,誰都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又不得不把孩子快速的“趕”出童年。

    3.如果要在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我想只有“求精”。

    孩子不能不學,這是社會環境下的事實,我們可以在同孩子選擇興趣班、或學習內容時,先想想大眾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家庭嗎,值得費時費力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學會拒絕,重新選擇,重新找到重心,讓孩子用一部分時間去適應社會的節奏、一部分時間留給他們玩耍,或把學習與玩耍相結合,這才能達到“少即是多”的效果。

  • 20 # 48739531

    教育從幼兒和小學抓起要引導幼兒對學習知識的悟性小兒對什麼都感性趣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事呼都看在眼裡對大哥哥大姐們反反覆覆忙亂的課程他覺得沒意思不好玩長大了也不讀書其實這不是他的本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的小龍蝦苗能賣出去嗎?去年虧得一塌糊塗,今年能回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