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主任講面板
-
2 # 無聊的小冰20
你好,我是無聊的小冰,對於你的問題,我覺得:能別聽其他答案好麼?我聽了都揪心。各種讓你分析自己做錯了什麼。有沒有吼孩子?打孩子?有沒有關注孩子需求?世界上有多少父母完全沒打過孩子,難道打了孩子就不愛父母了麼?樓主要是沒關注孩子,還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麼?
這位朋友,這樣的帶有俯視視角的回答只能讓感到自責,覺得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所以還是別聽了。因為字裡行間我都能聽出,自己的寶寶不理你,你有多難過。當父母本來就不容易。別往自己的傷口上撒鹽!
說回來,為什麼你的寶寶不怎麼依賴你?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他是個有自己想法的寶寶。一般寶寶都會依賴媽媽,因為這是照顧他的人啊,給他吃,給他穿,他有天然的討好屬性。但是反觀大人,a死心塌地對著b,b就一定要和a在一起麼?我們都不會這麼簡單的認定愛是如此傳導的。那可不可以也不這樣簡單的認為你的孩子?他可能就是如此獨特,有自己的想法,天然的沒有建立起討好媽媽模式。不是你的錯。但是,你可以多觀察,看看為什麼,也許找不到答案,也許能,試試總歸是好的。
第二,有些寶寶覺得生活上的照顧是一碼事,心理上的溝通是另外一碼事。正像保姆照顧我們起居可能更舒適,但我們需要的是靈魂伴侶。孩子越大,起居和心理上的溝通就越分離。也許你的照顧不適合你的寶寶,沒關係,多給他都讀繪本,和他做遊戲,他會和你有另外一個層面的交流,比簡單的起居照顧不適合更好?
我需要強調一點,有時候寶寶的喜好就是無厘頭無邏輯的。比如我朋友,對兒子好的不要不要的,上班累的不行,回家也一定要陪孩子玩。孩子的要求,幾乎全部答應。但他兒子就很明確地表示,他不喜歡爸爸。可是在一年之前,他超級愛爸爸啊,爸爸上班,要哭上好久。可是,再再這之前,他也排斥爸爸。也就是說,他對爸爸的感情,有時疏遠,有時親近,波峰波谷,沒個邏輯。還是不要在意的好,哈哈!
我知道你愛寶寶,你也讓他知道,這就夠了^_^
-
3 # 鋼哥161186126
1、權威式的單向溝通。
溝通應該是你也說,我也說,咱們兩個都有表達自己情感,想法的機會。可是在家庭裡父母和孩子是如何溝通的呢?很多父母自認為我是父母,我就是老大。他們有一種家長的心態,所以當他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情況是這樣的:
我是家庭的統治者,你是被統治者。
我是家庭的管理者 ,你是被管理者。
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
父母在以一種高高在上,很有優越感的姿態,由上而下的進行著溝通。而且向來是他們說了孩子必須聽,如果孩子不聽,他們就開始憤怒,憤怒不管用的時候就開始武力鎮壓。這樣的溝通孩子怎麼可能願意接受呢?
想要和孩子有好的溝通,我們需要先從家長的主席臺上走下來,和孩子處於一個水平線上,甚至對於更小的孩子,我們需要蹲下身來,當我們跟孩子視線平等之後,以一種尊重的心態去跟孩子溝通。而不是我說著,你仰頭聽著,你沒有權利反駁我。
資訊傳遞失誤
2、資訊傳遞的失誤。
孩子年齡小受限於自己的表達方式,有些時候孩子說的話父母根本沒有解讀正確,甚至出現誤解。一位媽媽端著一盤蘋果過來了,看著年幼的兒子突然想到了前幾天給孩子講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故意問孩子:“這裡最大的蘋果給誰吃呢?”兒子把最大的蘋果拿到手裡,然後拿了一個小蘋果給媽媽了!
媽媽很傷心,感覺我剛剛給他講過道理,他都不知道把大的給我吃,哪怕做做樣子呢!怎麼養出這樣的兒子。媽媽越想越氣就對兒子說:“媽媽很傷心,你不把大蘋果給我吃!”兒子把蘋果轉過來說:“我看到蘋果上有蟲子眼,怕不好吃,所以給了媽媽沒有蟲子的小蘋果!”果然蘋果上有好幾個小洞。
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老根據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去理解孩子,卻沒有想過孩子是獨立的,成長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接受孩子每天都是新的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孩子傳達的資訊,同時多問問孩子為什麼,可以讓我們發現孩子言行背後的秘密。
愛你沒商量
3、愛你沒商量
孩子越來越大,有可能已經和父母一般高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孩子放學一回家就說“媽,今天我要看《跑男》”,一些父母會感覺看那些東西幹嘛啊?學壞了怎麼辦?往往父母會直接拒絕“看什麼看,學習去。”孩子剛想分辨兩句說看鄧超多厲害,可以演電影,唱歌還能導電影。不等孩子說完呢,我們就開始稀里嘩啦的給孩子一頓的批評,從孩子是如何不好好學習,到自己為孩子的付出,說的孩子垂頭喪氣,悶悶不樂。
父母的觀念就一定對嗎?不一定吧!我遇到過一位媽媽,原本生活在農村,後來考學出去了,嫁了一個類似的丈夫。這位媽媽覺得自己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現在我有條件了,我就要給孩子最好的。為了給孩子買鋼琴起早貪黑的工作,經常加班。然後花了三萬元給孩子買了一架鋼琴。自己每週要像日本兵押送俘虜一樣帶著孩子去學琴。每天孩子逼迫孩子練習,每天練不夠時間不讓睡覺。
一天這位媽媽哭著來找我了,說自己怎麼養了這麼個不孝順的兒子。我問怎麼了?原來是孩子跟老師說我媽打我的時候像惡魔,孩子還經常說媽媽是大灰狼,自己是可憐的小羊羔。老師擔心孩子心理有問題,所以叫家長了。她傷心的說“孩子他爸啥都不管,從孩子出生就扔給我,我給他我所有能給的東西啊!為了他我放棄了升職的機會,只要條件允許的興趣班我都給他上,結果他這麼說我。我做這一切不都是為他好嗎?”
我小心翼翼的問“您不覺得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嗎?”
“是啊,不高能行嗎?國際學校的孩子都這樣,他們家三代單傳將來都指著他呢!”
這是愛孩子嗎?一邊強迫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一邊高呼我是為了你好,其目的不過是培養一個家族的傳承者而不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是愛嗎?這是赤裸裸的愛的綁架啊!
愛孩子,首先是尊重孩子是獨立於自己之外的一個人,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愛好,而不是讓孩子去完成自己當年沒有完成的願望。
孩子的價值觀沒有市場
4、孩子的價值觀沒有市場
孩子長大了,對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今天給你說“媽,美國大選希拉里領先了,你知道為什麼嗎?”明天跟你談“媽,鄧超出新電影了。可好看了,改天我們一起看去吧!你知道嗎?鄧超不但是演員還是導演和編劇,多厲害啊!”
父母在幹嘛呢?“美國大選跟你有啥關係,又不考這個,背政治去吧 這才是你應該關心的事情。”“光知道玩,學習去。”
孩子關係心國際局勢,崇拜一個有正能量的明星沒什麼不好啊!可是我們都不耐心的去聽他所想,他所感興趣的事情,三句話不離學習,孩子能想和我們溝通嗎?
成人都知道我要是想和別人關係好,我首先應該研究一下他的喜好是什麼,然後說他感興趣的話題,怎麼到了自己孩子這邊就恰恰相反了呢?一味的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就對孩子談什麼,還不許孩子有自己的意見!
接受孩子的想法,觀點,從談話的細節中找尋積極的東西帶入到孩子身上,孩子自然就願意和我們交談了。
不分享內心感受
5、沒有分享內心感受的習慣
大家戀愛的時候都談什麼呢?內心感受啊!一對戀人見了面有說不完的話,說的大部分其實就是內心的感受,可是一結婚變樣了,家務,工作幾乎都沒有時間談自己的內心感受了。等有了孩子更忙了,別說內心感受了,回家可能話都不說幾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希望孩子跟我們好好說話,這可能嗎?
孩子的成長需要榜樣,他從來沒有見過父母如何好好的溝通,他如何能更好的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呢?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建議建立“親密時間”,在親密時間裡只是傾聽,不評價,不建議。舉個例子來說啊,太太們都愛傾訴,甚至是開先生的批判會,在親密時間裡怎麼辦呢?先讓太太批判個五分鐘十分鐘,先生就在這裡聽著,不帶批判的聽著,等太太說完了,把太太說的中心思想一總結,然後說出點自己的看法不是挺好的嗎?
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親密時間就更重要了,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對孩子採取不批評,不建議的方針,只是跟孩子說話。時刻的管住自己的嘴,認真聽孩子說,孩子有了委屈,遇到困難能不想著回家和父母談談嗎?
不是真心接納孩子
6、不是真心的接納孩子
我特別愛問一個傻傻的問題:“你愛自己的孩子嗎?”沒有一個人在我面前說不愛的。說這個問題傻是因為任何人都不敢說自己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請大家捫心自問一下,你有沒有在某個時候感覺:我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孩子,還是趕快讓他到奶奶(姥姥)家住兩天,讓我清靜清靜吧!這透露出來的其實就是我們對孩子的不接納啊!
一位爸爸是某公司經理,他們公司屬於老國企,同事基本上都是高幹子弟,他從來不帶孩子到單位去玩,因為孩子學習不好!一旦別人說自己孩子考了多少分,在哪個學校,他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覺得自己孩子很糟糕給自己丟臉了!
身為父母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的孩子,還有誰會接受孩子呢?真正的接納,無條件的愛孩子,是指無論孩子某方面如何我們都愛他,我們不會因為他胖就去嘲笑他,不會因為他考不好就對他失望,不會因為他不懂得社交禮儀就認為這是一個差勁的孩子。
做父母的職責是什麼?不就是把曾經天使般的孩子培養成人嗎?如果一不小心孩子成惡魔了,不要怪孩子,多問問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哪裡需要改善吧!
孩子會成為我們眼中的孩子,唯有我們真心的接納了孩子,在我們眼中先有孩子的真善美,孩子才真的會逐漸的變美,變好!
-
4 # 子夜學習分享
由於一些家長在教育方法上的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不僅沒有效果反而產生了負面效應,引起了孩子的反感,這樣的事情是可悲的。為了讓我們的家長不再“好心沒有好結果”,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孩子們最反感父母的哪些做法吧。
【嘮叨】
說到對父母的反感和不滿,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嘮叨。他們說:“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也知道他們嘮叨是為了督促自己,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
我的一個學生說:“我媽簡直就是一怨婦,整天埋怨、指責、嘮叨,好像就沒有一件讓她順心的事情,本來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嘮叨破壞了,現在 我一聽到她嘮叨就有發瘋的感覺,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潰了。”這個學生剛剛說完,另一個學生接過話茬說:“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每次只要一聽到媽媽的嘮叨,我就把自己的門鎖住,再在耳朵裡塞上小紙團……”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數落自己的家長,就好像在開控訴大會一樣。
由此可見,嘮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殺手。孩子們是如此反感嘮叨,而父母卻喜往往歡嘮叨,可以說矛盾突出。那麼,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愛嘮叨,而孩子又這麼反感嘮叨呢?父母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希望孩子事事順自己的心願,若有不順心就不停地說教,翻來覆去,便成了嘮叨。父母嘮叨一般總是指責的多,批評的多,報怨的多,有時甚至諷刺挖苦,孩子當然不愛聽,甚至會感到厭煩。
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後,我們做家長的就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確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學會尊重孩子,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提醒,不要大事小事都喋喋不休嘮叨個不停,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談話指導孩子,這樣的教育才易於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脾氣暴躁,不問是非,逮住就罵】
這種情況雖不是普遍現象,卻排在了第二位,足見孩子們對父母粗暴態度的反感。我的一個學生說:“真不知道我爸爸的脾氣為什麼那麼差,稍不順心就會發作。我在家裡,只要他看不順眼,不問青紅皂白逮住就大吵大罵,根本就不許我解釋、申辯。我實在反感爸爸的做法。”另一個學生說:“我父母的脾氣都不好,他們自己經常吵架。對我也一樣,經常為一些小事罵我,讓我很傷自尊。”還有 一個學生說:“我鄰居某某的父母,經常為小事情對孩子大喊大叫,還體罰孩子,我覺得這個家長修養太差,不配做家長。”
看,孩子是如此不喜歡脾氣暴躁、方法簡單的家長。所以,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應當加強自我修養,儘量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為一丁點小事大動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為發火的物件。當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時候,家長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千萬不要簡單粗暴,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
【動不動就埋怨、指責,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這似乎是大部分家長所共有的毛病。由於他們對孩子期望值太高,因而對孩子過於苛刻。當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要求有差距時,就埋怨、指責孩子。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班或者全年級甚至全校、全世界最優秀的。
他們對於孩子的表現,這也不合心,那也不滿意;
而且老拿別人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他們恰恰忘了這樣做不僅引起孩子的反感,達不到激勵的目的,反而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給孩子成長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因為你老是說他這也不如人,那也比人差,孩子聽慣了負面的評價,他哪裡還有自信心,哪裡還有成功 的慾望?有一位學生對我講:“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其他同學比,人家某某考90多分,你怎麼就考80分?人家某某每個學期都是前3名,你連第5名也沒得。她總是這樣說,好像我一個優點都沒有。後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某某當媽去吧!”
所以,要給孩子自信、給孩子追求成功的慾望,家長就必須克服埋怨、指責和拿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缺點比較的壞習慣,對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採取命令式,不通情達理,過分限制自由】
這樣的家長雖然也不是多數,但還排在了第四位,由此可見孩子渴望理解、追求平等、追求個性的願望之強烈。聽我的一個學生講,她的父母對她的管理特別嚴格、特別細,而且多數是不合理的、限制性的,如不許出去玩、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電腦、不讓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不讓剪自己喜歡的髮型、不讓和男同學交往……這也不讓、那也不讓,讓她感到很反感、很壓抑。
還有一個學生講:自己的媽媽每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過了頭,他們簡直把自己當3歲的孩子對待,這讓自己很不開心。一次他和幾個同學約好了要去社群做義工,但媽媽就是不讓,說那樣會影響學習,還說家裡也有許多事情,他要是想當義工就在家裡幹活,這讓他非常生氣,就和媽媽大吵了 一頓。
所以,對待孩子不要太嚴厲、太細、管理太多,也不要簡單粗暴,要充分尊重孩子,少採取命令式,多一些協商,讓孩子在平等寬鬆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
【除了學習別的都不關心,濫報各種輔導班】
這似乎是所有家長的共性。他們只盯著孩子的作業本和成績單,他們只要求孩子成績好,除此之外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忽略,都可以不要。而且為了孩子能夠出眾、拔尖、多才多藝,他們還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也不管孩子到底喜不喜歡、有沒有特長、有沒有興趣。我的一個學生說:“我父母好像只喜歡和我聊有關學習的話題,對於學校生活、我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都不感興趣。”
另一個學生也有同感,他說:“有 一次我和爸爸聊足球,可是沒說幾句,爸爸話鋒一轉就開始教育我,說什麼‘你要是不努力學習,將來找不到工作,可能連一張足球比賽的門票也買不起"!搞得我 特不舒服,像這樣怎麼和他交流呀!”還有一個學生則說:“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就給我報了許多的興趣班,什麼音樂、美術、英語等,結果一個都沒有堅持下來。
現在每到假期,他們又會給我請家教,讓我補習,我覺得自己成績雖然不算拔尖但也還可以,可是父母就是不滿意。有時候我都不明白,到底是誰在學習……”看,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在此,我要提醒家長注意,這種急功近利的做讓孩子產生反感,這樣的教育方法是註定要失敗的。
【髒話連篇、愛瞎吹,穿著不得體】
這種型別的家長雖然只是少數,但也是孩子所反感的。記得一次開家長會,一個女學生的媽媽邋里邋遢就來了。和其他打扮得體的父母相比,他的孩子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回家後就和媽媽大發脾氣,並且要求媽媽以後再也不要到學校去找自己。
我從教20多年,期間接觸了許許多多的家長,大多數家長都比較文雅、謙虛、得體,但也有少數家長,真的有失體統。
有的大大咧咧不說,一開口就帶髒字,而且髒話連篇,他自己倒不覺得,但是聽他說話的人卻覺得彆扭。也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愛瞎吹,和誰說話都雲裡霧裡的,根本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有少數家 長,不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打扮太不講究、太過隨便、邋里邋遢。孩子攤上這樣的家長,自然會覺得丟臉。因此這就值得我們所有的家長注意。
以上種種是孩子們最反感家長的幾種做法。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許多,比如不相信孩子、不能正確評價孩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或者放任自流等。我們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效果更加顯著,就得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以孩子們樂意接受的方式去進行家庭教育。千萬不要用孩子們反感的方法去對待他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義烏東東
如何才能讓孩子喜歡自己呢?本人的觀點是多與孩子溝通。既然是孩子嘛,頑皮一些也很正常。所以不要以一個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我的方法是多與孩子溝通。溝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玩耍。比如說他做了一點小成績誇獎他。自然而然有時間積累。孩子自然會喜歡上你的,相信自己。
-
6 # 虹姐退休日誌
你好,我是北京紅姐,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著名的作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命中至高無上的快樂,就是我們有了被愛的把握。所以被關注是一種強烈的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受不到關注時,他的心們很容易關上。孩子需要的是你最大的關注。
首先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禮物。讓孩子把這個小禮物送給他的小夥伴兒,這樣別人給他的讚美和關注就會讓他的內心得到很大的快樂。
另找可以給孩子辦一個小型的聚會,比如生日派對,比如節日派對。讓他成為這個小小聚會的中心。
要經常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愛和關注傳遞給他。
與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多蹲下來感受他的視角。
情緒會往往感染互動中的孩子。教會孩子比如用因為什麼什麼事情,所以我很生氣這樣的句子去表達情緒。
-
7 # 熊大的生活vlog
我也有同樣的經歷,我感覺還是要更多的單獨去和孩子去培養感情,因為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你和他單獨一起他自然會在你身上找到安全感慢慢對你產生好感,比如給他買點東西這些
-
8 # 家有兒女一二
彆著急,別沮喪,也別灰心。
你先觀察下孩子喜歡的人,他們是怎麼跟孩子相處的,他們的態度,他們的處事方法。如果孩子只是喜歡一味慣著寵著,聽不得反駁建議,那麼就不是你的問題,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你就得狠下心來,該管就管,不要在乎喜歡與否了,先把孩子拉到人生正途再說。
與孩子溝通,找個合適的機會,合適的地點,與孩子來一場談心,直接明確的問問他,問他對你的映象,對你看法,是不是覺得你哪裡不夠好,還是哪裡讓他覺得不舒服不開心,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對於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平靜,有耐心的觀察,能平靜的溝通。
-
9 # 永恆的守候18
孩子喜歡一個人也從多方面觀察:首先看他(她)兇不兇,第二看他(她)對自己好不好,第三看他(她)對自己有沒有耐心……
-
10 # 社會球他媽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你,你自己心裡沒數嗎?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每天陪著他吃飯哄他睡覺,陪著他玩,孩子本來就是一張白紙,而你沒在他的紙上有任何的光彩,他為什麼要喜歡你呢?有時間儘量多陪陪孩子,成長只有一次,珍惜吧,錯過了就錯過了,加油。
-
11 # 玲玲老師
孩子最不喜歡的父母型別有這麼幾種,一類是警察型,對孩子猶如警察對小偷一樣敏感,放不過。第二類是將軍型,命令孩子,駕馭孩子,控制孩子。第三類是保姆型,甘願為孩子放棄所有,包攬孩子一切。第四類是唐僧型,總是用嘮叨傷害孩子,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屬於那一類?
-
12 # 梧桐雨媽媽
【我的觀點:】孩子不喜歡你的原因是因為你總是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去對待孩子,而作為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自己和孩子的關係:10%是父母,90%是朋友。孩子可以拍父母的肩膀,可以和父母以朋友的方式交談和溝通。一,平等姿態對待孩子
1,對待孩子的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父母以高姿態站在那裡,大聲呵斥孩子,並帶有命令的口吻:“去!去!去!別煩我”,“去!去!做作業”,“過來”,“別動”。等等語調。從說話的語氣來看,在孩子的心目中,如何去喜歡你呢?
從書上看到一個例子:李陽寧在一個外國朋友家裡見到了他們請的一對青年夫婦和孩子吃晚飯,這孩子當時是2歲多,吃飽了下地去玩時,孩子的媽媽也立刻離開餐桌,面對著孩子蹲下來說:“你是不是坐到離餐桌遠一點的地毯上去畫畫?”他對這位媽媽感到驚訝,這特有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2,陪伴孩子的時間少
有這樣一句格言: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好老師。在現實在生活中,許多的父母總是以上班工作忙為理由,把孩子丟給幼兒園或者老人,推掉了各種和孩子在一起的成長過程,為了補償對孩子的愛,就不停地給孩子買這,買那。父母以為這樣做很愛很愛孩子了,可是孩子內心的需求並不是各種各樣的物質產品。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可以和自己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父母可以參加自己每一個家長會,父母可以陪自己吃吃飯,父母可以聆聽自己的嘮叨嘮叨……
作為父母,對孩子不僅要在時間上,物質上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對孩子感情上的投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真心實意的愛。朋友冰是個事業型的女強人,和先生開了一個公司。剛開始經常回家吃吃飯,慢慢公司的單子越來越多,忙得回家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最近一次回家吃飯,冰也忘記離上一次吃飯的時間有多久了,孩子見到她都的樣子都膽怯了。
二,塑造形象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1 誠信好重要
朋友芳是一個很熱情的人,對人做事很爽,尤其對自己帶孩子,有求必應。可就是這樣,孩子還是對她一肚子的意見,還每次見到她回來就躲。後來才知道了原因:不喜歡她,問孩子為什麼?孩子說媽媽每次答應他的事情都沒做到
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沒有人喜歡的。在答應孩子之前,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把握做到,有沒有時間做到,不能做到就不要輕易答應。凡說話留點餘地。這樣才不會在孩子面前失去誠信。
2 儘量少干預孩子的事情
適當放手讓孩子體會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的一帆風順,可現實的生活並不是大人們想的那樣。孩子如何能在社會環境中順順當當生活長大?家長既要想孩子適應社會環境,又想孩子不受任何困難。
欣欣12歲了,是學校體操隊隊長助手,做事認真、公正、熱情、對隊員照顧周到。
有一次,欣欣對媽媽說發生了一件事情:“沒在規定時間召集隊員開會,被隊長當全隊人批評了,自已覺得在隊員面前提不起頭。”
媽媽沒了解清楚就去找隊長理論。媽媽心疼孩子大家都明白。可急於去學校發表意見不妥,這樣孩子工作不利。孩子和上級的關係應由孩子處理,媽媽不應介奪了孩子處理事情的權利。
【我是小凌雲,喜歡寫作,從現實的生活中不斷增值自我,希望大家關注⊙∀哦⊙∀⊙!。】
-
13 # 福媽愛吃會做能叨叨
不管你是爸爸還是媽媽,如果孩子不喜歡你那你就該檢討下了,孩子們都很單純但他們不傻,他們能清楚的感覺到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們喜歡陪伴喜歡微笑,不喜歡兇個臉大吼大叫。只要你願意下了班放下手機忘掉工作的煩惱靜下心陪他玩會遊戲,陪他一起吃飯,陪他一起傻笑,那他不會不喜歡你的。
-
14 # 奮發有為百靈鳥LD
那是你沒有做好自己!沒有走到孩子的內心!
-
15 # 中國式家教
1.孩子很容易倒向,不講原則,滿足他的要求的親人。你是不是比較講原則,那麼在必須要講原則的地方,就注意一下講原則的方式和技巧。孩子如果喜歡其他的親人,在沒有破壞原則的情況之下,沒有什麼問題。你看看你講原則的技巧和方式是不是有待改善,但是不能放棄。其他的親人做事情不講究原則,那你要好好的溝通,在講究原則的基礎上,儘量的對孩子好,偶爾也要破例一下,孩子太小,特殊情況一定要允許破例的存在。
2.你陪孩子的時間太少
3.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溝通的方式,說話的語氣,處理問題的方式等等,不如其他親人,可以在這方面尋求突破。
4.如果沒有犯錯誤,只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優秀,你自己要繼續努力,同時也要為孩子感到開心。
-
16 # 兔子想剪輯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你因為你一直跟她們作對唄,你順著他們保證跟你做朋友,選把自己當成小朋友
-
17 # 下一秒笑魘如花809
這個還是問你自己吧,是不是沒怎麼陪孩子,是不是經常打孩子或者吼他,我們家兩個寶寶,大的五週歲了,小的七個月,一直是我自己帶,男孩挺淘氣的,家裡誰都不怕,只有我經常管他,淘氣得厲害也會忍不住動手,但孩子還是跟我最親
-
18 # 媃嚀
要看你喜不喜歡孩子,相互的
-
19 # 小袋鼠寶媽
我也是孩子不喜歡的媽媽,這一段時間我做了反思總結了一下幾點:1、我每天上班沒有和孩子培養感情。2、自己學歷低在學習上幫助不了孩子,時間久了在輔導作業上孩子就說媽媽都不會怎麼教我。3、媽媽太嘮叨,孩子聽久了就會厭煩。時間久了孩子就討厭你,只要改變自己才能讓孩子喜歡
-
20 # 於小叨
因為你心底總有那麼一點點陰暗的地方在想:你太煩人了……然後,你的這一點點陰暗,逃脫不了她或他那明亮的雙眼
回覆列表
孩子不喜歡你,未必是孩子的原因,要檢視自身的問題,比如說話的方式、口吻讓人不舒服,總是以命令式的語氣指揮孩子,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