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爆笑留級生
-
2 # 三水一白哥
怎麼養都需要錢的基礎,沒錢能養的起孩子麼,奶粉,尿不溼,個種小玩具,讓你的錢包一癟在癟,癟的不能在癟,所以不要和我談精神,你看到別人的孩子有吃有玩,在看看你的孩子和非洲難民一樣,你也忍的下心,孩子是呵護的,看見別人的孩子吃糖,你沒錢買還要和孩子講吃糖對牙齒不好,這樣的精神好麼,孩子是天使下生來是開心快樂的,不是和你一起體驗人間疾苦的,所以養孩子要有經濟基礎,那些精神養都扯淡吧,沒錢別養孩,別樣下一代和你樣遭罪的,等有經濟基礎的在要小孩不晚,不能給他太完美的,但也不能太次
-
3 # 吟雪楓情12
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由於實行計劃生育幾十年,只准生一胎的前提下,家家孩子很少,就是在農村超過兩個孩子的也很少。這些年國家改革開放經濟大幅增長,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的生活條件都得到大大改善,兩方面的因素,造成小皇帝小公主越來越多。
天下哪位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子女,都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他們,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天下父母的心是一樣的。白巖松曾經說過,我們在精神上要富養孩子,但在物質上可以清苦一點——經常讓孩子“餓”一點兒,讓他們在想要得到某些物質東西的時候,需要一些等待,需要踮起腳才可以得到,這樣的得到才是最快樂的。
實際上一味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不叫愛,很容易養育出驕縱的孩子,我曾經在路上看著前面一對父子,騎腳踏車並行了有一里路,不知道什麼原因,五六歲的 孩子坐在車子後面用手打了他爸一路,一邊打一邊叫著哭,他爸就任由他這樣,我真想出手教訓這個孩子,不管什麼原因,這樣的行為這個孩子肯定不是第一次了,長大後很難再對父母對別人有必須的敬重。這樣的孩子長成人後,往往更容易成為家裡的霸王外面世界的懦夫,到社會上沒有人會對你的行為忍讓,都是獨立個體,長大了走向社會不是都和你爹媽一樣,誰也沒有義務對你的任性讓步。
而精神上的富養,孩子看到父母儘自己的能力給予最好的,滿足了孩子對愛的需求,在他成年之後,不會因為一點小的打擊就倒下,也不會自卑。 每個家庭不都是富有的,但學會愛自已愛別人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有的家長正是為了讓孩子從小體會到愛的力量,為了照顧孩子讓孩子有個好的成長環境不讓愛缺失,辭去外地的工作,就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童年,錢可以再掙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對子女的精神富養與貧富無關,和父母的精神有關。 一個在精神上被富養的孩子,不會患得患失,因為他有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被父母給予了充分的愛的孩子,才會在成年之後更加懂得愛自己和他人,不被輕易誘惑,也不刻意討好和取悅。 給不了孩子太多的物質條件,就在精神上拼命富養孩子吧,孩子在精神上的富養,將要超越一切在物質上面的富養。
-
4 # 陳高興的春夏秋冬
如果能做到精神上富養的話,物質上就不會覺得匱乏!很難絕對做到精神上的富養,鑑於能力意識!能夠不執著,真正去抱著平等心去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生命歷程,無論對孩子還是自己。
-
5 # 班長惠恆遠
窮養和富養本來就是父母的標準。也許你認為的富養只是別人認為的基礎,你所謂的窮養就是沒有生活的基礎。這些富養和窮養過分強調物質基礎。真正的富養是父母的素質;父母的三觀;父母的細節;父母的影響力。如果你老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還指望你的孩子出類拔萃,鶴立雞群?這個社會有錢的多的是,有才華的人也多的是。問題最後,還不是始於才華,終於人品,服務與誰?
窮養富養,養到最後還是一種性格的培養人品的塑造,苦難是精神的昇華,物質是利己的表現。受人尊重萬人敬仰的人都是那些給人以力量和擔當的人,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忍辱負重,他們的不屈不饒,這種力量正是來源於這種苦難的歲月,物質的匱乏。他們經歷過苦難,抵禦住誘惑。成為時代的脊樑…
富養窮養其實就是一種認知,一種家風,一種價值觀,你想得到什麼,你就輸出什麼?
-
6 # 王營評教育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
所謂物質上的富養,是指從小給予孩子物質方面的滿足,即使家裡很窮,也要滿足孩子多方面的物質需要。看見別人家的孩子穿漂亮衣服,父母省吃儉用,也要給自家孩子買漂亮衣服;看見人家的孩子用高檔手機,父母砸鍋賣鐵,也要為自家孩子買上高檔手機……
對孩子物質上的富養,看上去是為孩子好,不讓孩子受委屈,實則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用這種方式養育出來的孩子,不管是富貴之家,還是貧困之家,大多會成為長不大的“巨嬰”,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不懂得感恩,喜歡與別人攀比,只知道享受,不知道創造財富。長大後無論是職場生涯,還是家庭生活,都不會幸福。
真正的富養是精神上的富養。家長從小培養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行、與人為善的生活態度,孩子將來就能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小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孩子將來就能獨立生活,不斷開拓進取;從小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挫折的能力,孩子將來就能不怕困難,哪裡摔倒從哪裡爬起來……這一切品質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教養。
具體來說,教養就是讓一個人從年幼之時,明白最基本的“是”與“非”判斷標準,懂得事理和常識,是一個人內在的良好品格修養,對映於外的優雅和從容之美,能讓一個人從骨子裡飄出芳香來。因此,當孩子擁有良好教養的時候,他就能舉止合範,進退有度,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在成功之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在失敗之中,他可以黯然神傷,但不會意氣消沉;為官為富為貴,不會泯滅良知,不失側隱之心;身為布衣匹夫,依然會傲骨凜凜,心清魂淨地做人;在犯了錯誤之後一定會從自身去找癥結,而不是怨天尤人,百般推脫責任……
教養,既指父母的教,也指父母的養。教養無貧富之分,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個家庭或父母都能送給孩子的一筆無價之寶,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智慧之燈。孩子生於貧窮之家,擁有了教養,他知道自己怎樣立足現實和發展自我;孩子生於富貴之家,擁有了教養,他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開拓未來。
所以說,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教養,才是真正對孩子精神上的富養。教養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靈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礎,是一個讓孩子在身心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
-
7 # 高坡秋雨
在這個問題上,好多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要給孩子最好的,包括上學,進幼兒園,穿衣服,買玩具等等。其實,對孩子來說從小,特別是在零歲至三歲的時候,他是沒有這方面的概念的,所以說談不上富養與窮養。不過要是男孩子的話,還是讓他多吃點苦好,讓他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他知道珍惜才行。過去有一種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說法,其實都不完全對,女孩子同樣要培養她的良好的心態。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8 # 樂山韻語
“富養孩子,不是在物質上富養,而是在精神上富養”你怎麼看?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選擇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特別是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所以你經常可以見到一家幾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生怕哪一點沒做好引起孩子的不滿。
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小時候的條件不太好,所以等自己條件好了有了孩子就想著要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別的孩子有的,只要自己承受的起,也要給自己的孩子買來。
我們的文化傳統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富養女兒,窮養兒子。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只執行了第一句話,那就是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富養,很多都不只是富養了,是溺愛,溺愛到可怕。不管自己家庭條件如何,都把孩子當成皇子、少爺、公主、小姐來養,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什麼也不需要做,父母全包了。所以我們的社會孩子麼的少爺病公主病那麼的嚴重。
記得有一個節目講了一個女孩兒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都成年了依然不會自己穿衣吃飯,都要人伺候著,父母還覺得這是正常的,自己家裡有錢,負擔得起,講究的起。多麼可怕的一種思維啊!
給自己的孩子好的物質生活並沒有錯,有錯的是你理解的對孩子的好就是給孩子好的生活。物質生活在一生中雖然很重要,但並沒有那麼的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精神,精神上的獨立和富足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才能讓孩子一生受益。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幫孩子在精神上養成獨立、自強、自立,那麼孩子一生都將成為你的負擔,這不是為孩子好,這是害了孩子。
所以,我們一定要改變現在的這種養孩子的思路,在保證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更要去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不能因為你沒有時間,你也不懂,你也不知道怎麼去做就可以不去做這些,不然你要孩子幹什麼?你要了孩子就要盡力的確保他能成長為全面的人,而不是偏科的人。
醒醒吧,別再寵溺你的孩子了,如果想要他好的話。
-
9 # 小小思維家
馬伊琍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雖然家境貧寒,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對馬伊琍,是傾盡所能地教育。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爸爸就給孩子創造條件。
馬伊琍學習舞蹈,也熱愛表演,爸爸每天就盯著報紙中縫看,那些豆腐塊大小的地方有時候會刊登藝術團招生的資訊,爸爸就不管多遠,騎著腳踏車載著女兒就去考。
爸爸把馬伊琍帶去吃肯德基,自己卻躲在外面不肯進去。那種場景,真的心酸極了,別的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進去,而他卻躲在外面的視窗看著自己的孩子吃。就在那一瞬間,馬伊琍哭紅了眼眶。
她知道,爸爸是怕自己進去了也要花錢,他捨不得吃。但是別的孩子都能擁有的東西,他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擁有。
最後,馬伊琍也沒有去吃肯德基,但是她體會到了比美食珍貴無數倍的爸爸的愛。
在很小的年紀,她就懂得了如何去體諒父母,如何從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儘管家境貧寒,但是她的父母給了她最好的愛,這種精神上的富養,比物質上的富養,來得更加溫馨。
只有物質上的富養而不給予愛,很容易就養育出驕縱跋扈的孩子。
而精神上的富養,孩子看到父母儘自己的能力給予最好的,滿足了孩子對愛的需求,在他成年之後,不會因為一點小的打擊就倒下,也不會自卑。
因為他的身後,始終有父母的愛在支撐。
富養是精神上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培養他們刻苦耐勞,獨立自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物質上“富養”。父母要教會他們人無論身處何境,一定要學會自立,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要存在依賴心理。一旦依賴滋生,那麼,未來面對的,更多是困惑和迷茫,不知自己所向何處。
-
10 # 麥麥和可可
我不認同上面的的說法
我認為孩子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同樣重要,而不是單方面的去富養。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物質上的窮養對他精神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有很多物質匱乏的男人陷入自卑的恐懼中,把所有的女孩子都當成神,以至於喪失了自己的尊嚴。也有很多物質匱乏的女孩陷入缺愛的漩渦中,把一些理所應當的善意當成恩賜,被人渣所傷害
這種成長環境中的對其價值觀塑造是永久且不可逆的,不管這個人以後有了多大的前途,他內心深處都會覺得自己永遠是個窮人。
所以,我認為一個優越的家庭如果壓制自己所能給予的物質財富,追逐“苦難財富”,那無疑是在浪費自己家庭的積累,人為的讓子女重複從赤貧到中產的奮鬥過程。 可以說,這是很不理智的行為。
在物質方面
1.真正的“窮養”,應該是不慣著,讓他知道要想得到需要付出,而不是讓他認為就是沒有,無論如何都得不到。
2.真正的“富養”,應該是為他提供所有成長的條件和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一味的滿足他的慾望。
我認為更重要是從“窮養”和“富養”之間取得平衡,
我個人更注重自然養。我過什麼樣的生活,孩子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刻意讓孩子吃苦,而自己過富足的生活,會割裂孩子和父母的連線,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對家庭的歸屬感而自己勒緊腰帶去“富養”孩子也不是好的做法,想想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生命狀態都不好,能給好的教育和影響?以上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11 # 祥娃娃一家子
富養孩子不是在物質上,而是在精神上富養,這個看法我個人非常對我個人覺得首先很多人對撫養孩子的能力有所偏差。有的人他們認為富養孩子,意思是說讓孩子在生活上條件好一點,那就叫做富養。其實精神上的富養是最需要的。精神上富養孩子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給予孩子精神上最好的幫助。教他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人不管到了什麼地步,都要記住初衷。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個在道德上高尚的人。總之,人品道德比金錢遠遠重要多了。
-
12 # 義烏雙兒
我覺得富養的孩子,缺乏獨立性,沒有主張,做什麼事都依賴別人,因為什麼事都有大人一手遮天,而窮養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獨立性強的,能吃苦耐勞,做什麼事都有闖進,所以說他們獨立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人生和未來!
-
13 # 小多多生活vlog
低層次的父母總是在滿足孩子,那麼中層次和高層次的父母又在做什麼呢?在我看來啊,中層次的父母總是在引導孩子,高層次的父母激發孩子。
美國的現任總統特朗普,今天咱們不去議論他的種種是非,但說一件他在教育女兒上的事情。特朗普的成功商人身份讓他們一家衣食無憂,可是他並沒有因此給到女兒無限制地滿足。你比如說他們一家人坐飛機外出,特朗普會給自己和愛人買頭等艙,但是隻會給女兒買經濟艙。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女兒經濟艙是我們作為父母可以給到你的最基本的物質滿足,想要擁有更好的,你需要自己賺取。
現在,很多窮人和中產階級的家庭都在打腫臉充胖子,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窮怕了,不想讓孩子再受那份苦,還是虛榮心在作怪。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反正呢,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被別人瞧不起。自己苦點累點沒事,只要孩子過得好。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不能委屈了孩子。
這種表面上的向別人看齊啊,除了彰顯自己的無知之外,就是害了孩子。分不清楚什麼是孩子該有的,什麼是孩子不該有的。還有很多父母冠冕堂皇地給孩子灌輸了,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這些所謂的大智慧。首先啊這確實是一種大智慧,但是我想說這並不是每一個普通老百姓都能夠悟透的。在自己都沒有能力悟透這些話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地給孩子灌輸這樣的道理。這隻會讓孩子停留在對這些話的表面,最終變成徹頭徹尾的負二代。
所以啊,有空的時候大家不妨到現在的校園裡面走一走,你去看一看現在的孩子都穿什麼,動不動就是上千甚至幾千元的鞋子衣服。孩子們這樣穿並不是一種罪過,但是並不可取。可以說現如今的很多父母是不會花錢的,當一個人不會花錢的時候,擁有太多錢又不是福氣而是災難。《增廣賢文》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意思就是說,縱然有良田一萬頃,每天也只不過是吃三升米而已;縱然有寬大的房子1000間,晚上睡覺也只不過佔8尺的地方而已。
我們常說擁有,那到底擁有多少才能夠滿足?很多有錢人,儘管名下有高樓有土地,有黃金有股票,但是患得患失睡不安穩。比起讀書人知足常樂,以天下為己任、心懷眾生,你說誰擁有的多呢。你說什麼是真正的擁有呢?
擁有財務不會用和無用有什麼不同呢?所以說河水要流動才能夠清澈,空氣要流通才能夠清新。錢財也是一樣的,既然是取之於大眾也必用之於大眾,這才合乎自然之道嗎。所以星雲大師說一心想要擁有不如提倡用有,我來解釋一下,前者是擁抱的擁,後者是使用的用。
我們來看一下星雲大師是如何理解用有的,他說散財於民讓孟嘗君擁有人心只能算是懂得用有的初級階段。這裡面有一個典故,說的就是孟嘗君收租,就免去了那些無力償還的老百姓的債務,還燒燬了欠條。那麼這種散財於民的行為在星雲大師看來只是用有的初級階段,而更高層面的用有是像愛迪生那樣把發明創造所得的專利用來為眾生謀福利。是像中國科學界的眾多老前輩那樣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用畢生所學報效祖國和人民。就像馬雲那樣將企業盈餘用在教育上,讓社會獲利,這才是用有而不是擁有。
可是現如今的父母呢,卻很少這樣教育孩子。我們對於財富的理解太膚淺了,僅僅是為了滿足最低階的慾望,一味地在物質上富養孩子,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這樣只會養出沒有金錢觀念的孩子,只會養出向父母伸手的孩子。
-
14 # 清中a
我很驕傲,我的兒子很懂事,雖然沒有讓我感覺各方面絕對優秀,但是我為他自豪。
兒子從小就很聽話,雖然我做生意很忙,每天沒有時間照顧他,但是很懂事的兒子每天很自覺按照我們的約定,我負責做生意,他負責讀書。
我沒有時間輔導他,只是用毛筆寫一句話掛在他的床頭: 早睡早起,吃飯讀書。
真的,從幼兒園開始,每天晚上兒子八點開始睡覺,就是睡不著也在床上玩,玩著玩著就睡著了,很自然,早晨很早就起床了,老師看他每次全班第一個到,就讓他管教室鑰匙,並經常表揚他,於是他更負責,在班裡什麼事都幹,比如搞衛生,做義務勞動等,每次班務最少不了的就是他。每天最後一個出教室後鎖門回家,也不要人接,因為早在兒子讀書前,我就在小學旁邊做了房子。
平時,我家的娛樂裡是沒有打牌,摸麻將,喝酒習慣的,一有空就和兒子一塊,他做作業,我就看兒子的課文裡的詩詞,兒歌之類的,小學幾年下來,把我本來以前沒有學到的漢語拼音,英語,寫作文也學會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會,以後讓我喜歡琴棋書畫習慣的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了,我喜歡吹笛子,兒子可沒有這個愛好,遺憾,就這一點很遺憾,哼。
不知道是我成就了兒子,還是兒子成就了我。也不知道是我輔導了兒子,才讓他成長,還是兒子的學習過程感染了我,讓我有了進步。後來兒子上了外國語初中學習,高中考取了全國有名的黃岡中學。
一路下來,很慚愧,我從來沒有教過兒子半點,連輔導的水平也有限。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努力。不管是待人接物和人打交道還是拼搏進取發奮自食其力打拼事業。他的思維,他的為人境界早就超過了我。
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富養兒子,因為我的父親很窮,不認識一個字。當年父親是這樣教育我的:窮不可怕,踏踏實實就行。我養兒子也是這樣,不能滿足他的物質要求,但是給他一個好氛圍,樹立一個標杆,給他積極的心態,經常鼓勵和讚美他認真學習不就是父親說的踏踏實實嗎。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心想事成。
-
15 # 合肥寶迅
說到富養孩子不能不說窮人家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
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現在都是富養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都已提高了,現代的窮人家的孩子,己不是當年窮人家的孩子,當年窮人家的孩子,是吃不飽穿不好,星期天還要跟著父母下田勞動,而現在窮人家的孩子是吃穿不愁,也不會到田裡勞動,特別是現代,農村每個家庭也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供孩子們上學,而現在的孩子們不管是窮人家孩子還是富人家的孩子,也足夠享受到物質上的生活,他們無須關心家庭上的物質生活,而有的父母們卻面對孩子們要啥給啥,毫不猶豫,造成現代孩子們享受物質生活、貪圖安逸,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而產生嬌生慣養的局面。
現在許多有識之士,早就呼籲:富養孩子在精神上富養,在物質上窮養,要培養出新一代年青人!
而我們的父母們過度溺愛孩子,物質上富養孩子,造成許多孩子長大不願工作,甚至在家啃老、這種社會現象是多麼令人痛心啊!
1,充分尊重孩子所做的事尊重孩子,循循善誘是家長做孩子們工作的方式方法,孩子做錯事不能嚴厲斥責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們對自己所做的事並不能分清對還是錯,斥責孩子只能使孩子膽小,對以後該做的事情不敢做,不該做的事卻非做,造成是非不分,做事不明狀況。
2,允許孩子的訴說辨論能力訴說辯論也是富養孩子方法之一,孩子們急於表達對事和物的看法,大人要理解,不能截斷孩子的話,讓他充分表達自已的思想和感受,有的孩子說話像大人,這都是平時從父母們言行中感悟出來的,有了這些認知,長大後必然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會獨立自主地生活。
3,應該給孩子買玩具、書等精神上的富養,其中之一就要提供玩具和書籍,孩子們天生就愛玩具,玩具是開發孩子們智慧,提供思考、動手製作、運動協調等等諸多方面智慧,稍大之後再配圖書,提高孩子們閱讀和表達能力,使孩子能自立自強,獨立自主的能力,這都是精神上的富養。
4,樹立孩子們正確人生觀作為家長對精神上富養孩子要有正確的人生觀,那就是平時多與孩子互動,使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精神上多於鼓勵,物質上不要多給予,把握住正確人生觀,那就是精神上富養了!
-
16 # 無聲VLOG
富養孩子不是在物質上富養,而是在精神上富養現在很多人還停留在盡肯能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為她創造優越的條件,讓她懂藝術,上好的學校,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富養”。很顯然,用物質生活的豐富與匱乏來定義“富養”“窮養”,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富養”不僅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富養孩子不是嬌生慣養,而是給予她更為精細的教育,讓她更自信自立,眼界開闊,成長為一個優質優雅智慧美麗的孩子。我是從幾個點來看待“富養”這個詞的。1.負責的養,而不是順其自然的任她發展。孩子遇到什麼大的抉擇時左右為難,家長就要把利弊幫她分析說給她聽,去引導她。當孩子性格內向,或是自卑時,父母就帶孩子多去交際,鼓勵她讚美她,給她自信。2.鼓勵著養,而不是批評著養。孩子需要更多的肯定和認可。3.疼愛著養,不要溺愛。在我看來,疼愛就是用溫暖的,Sunny的,樂觀的等一些幸福的字眼去關係她給予她。其實這才是富養孩子的真諦!
-
17 #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富養”的孩子,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對於孩子來說,精神世界是否足夠富足,與父母從小給予的教育極為重要。
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富養會帶來氣質的改變。衣食富足,孩子就不用為生活的一些瑣碎事情擔心,把心思放在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上,這樣的孩子過的更有滋有味。
精神上富養的孩子一定會有好的性格,不會過於計較自己的得失,因為她什麼都有,偶爾失去也沒關係。並且她對於同伴的要求也常常會滿足,例如請同學吃東西,分享玩具,只要她有多的都會不吝嗇地給他人,這就是好的性格。
懂得感恩,好的性格,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才是對孩子的富養。
-
18 # 記憶Jiy
確實是這樣的。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物品豐富多彩,讓人眼花繚亂,衣食住行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成年人出去轉一圈也會被各種美食美物所吸引,更別提小孩了。但是成年人畢竟有判斷能力,也有自制力,可以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畢竟這都是外在的東西,對你思想體系的建設起不了多大作用。一個人的思想從最初的懵懂到成熟是需要經歷很多的事情,美的刺激,美的陶冶,形成自己的價值體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小孩好似一張白紙,你給他畫上什麼,他就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生。對於豐富的物質,他們是什麼好看要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要是經常被這些事物包圍在左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享受的觀念,停留在看事物只看表面,會缺乏創造力,缺少激情。
而在你滿足孩子必須的需求後,你如果拿出更多的精力在孩子思想獨立的培養上,動手動腦的指引,實踐的踐行上,孩子絕對是另外一種風貌。
培養孩子多看書,多運動,參加各種實踐,會讓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接觸社會,從小形成一種獨立的認識體系,這是他們一生的財富,更會指引他們在人生的這條大船上走的更順暢,更康健。
回覆列表
1、精神世界富足
人民日報對於富養的定義是這樣的:富養,就是從小要培養孩子的氣質,開闊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閱世能力,增長他們的見識。
“富養”的孩子,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對於孩子來說,精神世界是否足夠富足,與父母從小給予的教育極為重要。
2、氣質的培養
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富養會帶來氣質的改變。衣食富足,孩子就不用為生活的一些瑣碎事情擔心,把心思放在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上,氣質難免不好。這樣的孩子過的更有滋有味。
3、養成好性格
富養的孩子不會過於計較自己的得失,因為她什麼都有,偶爾失去也沒關係。並且她對於同伴的要求也常常會滿足,例如請同學吃東西,分享玩具,只要她有多的都會不吝嗇地給他人,這就是好的性格。
假如把孩子養成了暴戾之人,說明教育方式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