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歷史中尋找生活

    提起走西口大家很容易就聯想起那部電視劇來!其實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

    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

  • 2 # 六月柳樹

    《走西口》這部電視劇反映了清末的一群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到內蒙地區謀求發展的坎坷歷程。

    說到走西口,到底哪裡是西口呢?那是相對於張家口以西的透過內蒙地區的關隘而言的,通常意義是指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其中尤以殺虎口最為有名。西口是貿易的集散地,連線著內地與草原的商貿。

    走西口其實是大型的人口遷徙,從明朝開始一直到民國,時長四百多年以上,由於內地的戰亂、自然災害等等原因,很多難民到地廣人稀的蒙古草原謀生,

    有人說走西口的都是農民嗎?透過各類資料的總結,走西口謀生的大部分是農民,還有商人、手工藝從業者,也有失意的官員、士兵等等,從事著農耕和經商,

    走西口比較有名的是晉商的崛起,祁縣的喬家大院就是代表,《走西口》這首歌也是膾炙人口,朗朗上口,不僅是情歌,也反映了走西口的艱辛與坎坷!

  • 3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小時候曾經聽過一首名叫《走西口》的老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手拉著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還有一部名叫《走西口》的電視劇,火過一陣。

    但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說,“走西口”是個聽過但還是有點陌生的詞語,西北人也許較為熟悉。

    走西口也稱為“走口外”,是中國歷史中人口遷徙的大事件,發生在西北地區,持續時間很長,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期足有四百餘年,最繁盛的時期則是在清朝。

    西口的概念

    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是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

    後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他們的目的地主要是內、外蒙古,其中不僅有農民,也有手工藝者和商人,成分複雜。

    (殺虎口)

    為什麼要走西口

    華人的鄉土情懷也許是全世界最重的,為什麼這些人要背井離鄉,到異地生根發展呢?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山西、陝西、河北是中國歷史上開發最早的地區,是農耕文明的搖籃。隨著明清時期人口的增長,導致這些地區地少人多,簡單來說,人均面積減少了,再加上地方豪強勢力的侵佔,普通老百姓辛苦一年,還養不活一家老小,必然要自謀出路;

    2、明朝中後期,一直到清朝中期,西北災害頻發,陝西最為嚴重,有些人選擇舉起義旗造朝廷的反,比如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也有人選擇逃離此地。樹挪死人挪活,只要有心,總能找到生路;

    (《走西口》劇照)

    3、內、外蒙古地廣人稀,正需要有人來開發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主動招募關內人到來,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到了清朝,更是鼓勵放墾蒙地、發展農業,這極大的刺激了在家鄉生活艱難的關內各省人們,走西口成了種不錯的選擇;

    4、以上三條,主要說的是農民和小手工藝者,商人逐利而生,早已打通了前往內、外蒙古的商路,將蒙地特產販往內地,再將內地特產販往蒙地,獲利頗多,貿易很繁榮。隨著蒙地人口的增多,商業需求也必然增長,走西口的商人也就更多了,很多知名晉商都是在這條路上發家致富的。

    走西口的路線

    人們去往蒙古,主要有兩條路線:

    1、一條路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到達包頭、歸化(今呼和浩特市)與綏遠(兩地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走西口;

    2、一條路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值得一提的是,順治七年(1650年),清政府在殺虎口設稅關,帶著貨物的商人通關必須上商稅。

    (示意圖)

    此後,又在歸化城設分關,沿長城內外大同得勝口、河曲、包頭、托克托、陽高和天鎮等處設稅收分局、支卡,專門負責徵收東自天鎮、西至陝西神木一帶的關稅。

    而且還規定,“商人運載貨物,例需直赴殺虎口輸稅,不許繞避別口私走”,這是為了避免逃稅。

    這條路線,幾乎被晉商壟斷了,商人們經殺虎口,能去的地方多了,不只蒙地,還走到了俄羅斯,創下許多商業奇蹟。

    對了,明末動亂時期,晉商們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為後金政權(滿清)輸送物資,甚至傳遞文書情報、提供軍費等等,所以清政府主掌中原後,對晉商們禮遇重視。

    (走西口)

    走西口的影響

    走西口的影響很深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加強了口外邊地與內地的聯絡和交流,增加了漢蒙之間的民族感情,加快了文化交融的程序,對於後來的多民族繁榮穩定局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走西口的內地人帶去了更為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文明,促進了內、外蒙古的農業發展,改變了當地單一的遊牧經濟,逐漸形成了農牧並舉、蒙漢共居之鄉;

    3、商業的繁榮,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句話是“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意思是先有晉商創辦的商號復盛公,才有包頭的繁榮興盛。

    (《走西口》劇照)

    【結語】

    總之,走西口的有農民、手工藝者、商人等等。對很多人來說離開家鄉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卻也是一個天大的機遇,有些人抓住了這個機遇,敢想敢幹,想法加上實踐,創造了人生的輝煌。

  • 4 # 十四阿哥郎春濤

    由山西河曲、晉中經由殺虎口北上至今包頭、河套、鄂爾多斯等廣大地區。既走西口,必有走東口。走東口即由山西中北部,經山西陽高縣一帶至今集寧、張家口壩上一帶。內蒙西部與山西接壤,地大物博,自古就有貿易往來,膽子大的做生意,農民一般都恪守本分,故土難離,饑荒實在過不去了才會出去闖世界,都是沿著曾經聽說過的成功故事一路向西的,內蒙只要肯出力,可以給人種地,做小生意,販賣牛馬羊牲口,毛皮等,只要找到水源打出井來就能種地,總而言之:路途不遠,有鄉親照應,生活習慣相近,地大物博好活命。

  • 5 # 寫作零度

    中國近代史上有三次人口大遷徙,分別是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這三此遷徙中數走西口時間最長,從明朝中期一直持續到民國初。走西口的山西人分兩大類,一是生活所迫,去內蒙一帶謀生。另一類是去內蒙一帶做生意,發展貿易,以致後來出現了票號這種"銀行"雛形。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 6 # 晨媽qiubao

    “走西口”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地的生活條件不好了,所以逼迫人們尋找生路,大部分應該是吃不飽飯的農民,因為在哪裡都一樣,還不如出去闖一闖,或許還有活路。當然也會有小商人和手工藝者,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就會有商機,所以“走西口”的隊伍裡也會有一些這類人。

  • 7 # 鈿車寶馬

    走西口=闖關東=1942年河南大饑荒。

    “走西口”是清朝以來成千上萬的山西、陝西的老百姓擁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大多都是老白姓。

    那個年代的人,誰顧得上誰啊,一天連3頓飽飯都吃不起。

    但是我也有個終極疑問,為什麼中國一到災荒年,沒有往南邊逃荒的,都是去北邊。

    難道是有秦嶺、淮河、長江天險過不去,還是北方人根本受不了,南方人的生活,這樣也不應該啊,現在的南方人就是我們當年的北方人過去的。

  • 8 # 薩沙

    走西口是說中國的老百姓,從長城內的山西,陝西北部、河北及鄰近地區,去長城外少數民族地區遷移,為了經商或者謀生。

    所謂的口,是指長城關口。

    從明代開始,大明和長城以外蒙古長期通商,是所謂的馬市。

    所謂的馬市並不是販賣馬匹,而是涉及很多貿易。常見的是茶葉、鹽、鐵器、布匹甚至還有糧食之內。

    而遊牧民族主要提供牛馬羊或者皮毛。

    其實,對於漢人來說,茶葉、布匹、糧食之內算不上什麼值錢的東西,隨處可以買到。

    但只要賣給遊牧民族,就可以獲得好幾倍的利潤。

    在明代,官方的馬市最大的就是2處:一是河北省的張家口,稱為東口;另一個是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稱為西口。

    不過,走西口並不是指從殺虎口出關,而是泛指從西口(張家口以西,晉北、陝北與內蒙交界的長城沿線各關口)出關。

    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與明朝達成隆慶合議,雙方始通關互市,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清代大體也是如此。

    除了做生意以外,還有一些去關外謀生的。

    內蒙古和外蒙古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外蒙古地處高原,降水量非常少,不能用於農業種植。

    但靠近長城的內蒙古地區,還是有很多土地勉強可以耕種的,至少種植耐旱的小米沒有問題。

    而明代中期由於山西、陝西等地地少人多,一些農民無法生活,被迫走西口去內蒙古種地。

    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旦離開長城就失去了明軍的保護,很容易被蒙古人搶劫殺死。

    不過,隨著蒙古人的發展,一些王爺也開始需要漢人來種地,解決糧食問題。所以,漢人得到一些王爺的保護,將種地大部分收入上交,剩下以餬口。

    到了明末天下大亂,赤野千里,很多漢人被迫走西口以求生。當時內蒙古地區的漢人移民相對較多。

    到了滿清入關,聯合蒙古人抗衡漢人。

    所以,滿清不但封禁了東北,也封禁了蒙古。

    清朝禁止漢人私自越關,沿長城北側劃了一條南北寬五十里、東西長兩千裡的禁地,以分隔漢蒙。禁地內不準農耕放牧,每年燒荒,因此禁地的土壤富含腐殖質而呈黑色,稱為“黑界地”。

    然而,到了康熙時代,華人口爆炸,土地問題極為嚴重。

    康熙為了解決嚴重的社會問題,避免民眾暴亂,被迫放寬蒙古封禁,開放部分蒙地,內地漢人開始大規模遷徙到口外。

    這是第一波。

    第二波則是從清末的光緒時代到民國。

    當時滿清已經失去了對很多地區的控制,華北又年年饑荒。山東、河北、河南人為了活命大多闖關東。

    山西、陝西人則被迫究竟走西口,反正都是為了活命。有山西民謠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大量災民遷往現在的內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一帶(綏遠省)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包頭、巴彥淖爾等,內蒙古最大的城市包頭市就是因為走西口的移民較多而形成為城市。

    尤其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後,清朝急於募集鉅額賠款,於是全面開放蒙地,向墾荒移民徵收押荒銀,交錢後可擁有土地永久使用權。同時為抵禦沙俄蠶食北方邊境,清朝號召“移民實邊”,鼓勵內地漢人定居邊境。

    到民國初年,內蒙漢人數達300萬人。

    大多數移民從事體力勞動:或佃地、或墾荒、或放牧、或受僱從事小手工藝,也有一部分從事商貿,全國聞名的晉商中,很大一部分是發家自旅蒙貿易。

    其實,走西口的危險比闖關東還大。

    這是因為蒙古大漠上弱肉強食,移民很容易出現被蒙古匪盜甚至官兵屠殺的局面。這種死了就死了,政府也不會為你做主。

    至於闖關東,無非是對付土匪強盜而已。

    話說回來,如果沒有這些人走西口,說不定連內蒙古也被俄華人搶走了。

  • 9 # 王庶文講壇

    明清時期,陝西、河北、山西的大量百姓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到包頭、河套一帶謀生。他們有的一路沿著黃河開墾荒地,有的做起了生意。這就是著名的走西口,走西口是指哪裡呢?最早指山西省右玉的殺虎口,後指歸化城,與之對應的是張家口,也叫做東口。

    這場人口遷徙活動,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末清初之際,北方在“明軍、清軍、李自成”的交鋒下,化為焦土,田園荒蕪,房屋破漏。破產的農民、戰敗的起義軍不得不離開家鄉,由土默川向西,或沿路耕種,或進入大漠私墾,或經商,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人口遷徙力量。

    歷史上走西口主要線路有兩條: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過張家口進入蒙古。

    走西口同時又是一場民族融合運動,當時的蒙古族正在改變遊牧生活,他們將自己大量的“戶口地”出租給抵達蒙古的漢人耕種,從而農耕在蒙古一帶開始正在生個發芽。定居下來的人形成了村鎮,公元1809年包頭村正式進階為包頭鎮,而且逐漸成為中國西北皮毛集散地。

    “走西口”並不像我們電視上看到的那樣充滿詩情畫意和人生嚮往。“走西口”的時間跨越很長從明末清初一直延續到建國,這其間產生無數悲歡離合,醞釀了多少鄉愁,也遭遇了各種不幸。有一句話說的很貼切:如果生活如意,誰又願意顛沛流離?是“走西口”的完美寫照。

    春去秋來,轉眼幾百年,“走西口”從一次人口遷徙逐漸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代表的是離愁別恨、牽腸掛肚。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止不住那傷心淚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裡你娶過門,二月裡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們二人不成親……”

  • 10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走西口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山西、陝西、河北大量的農民流入到西口的大潮。

    貧窮的山西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山西的窮和其他地方的窮有著很大的區別,因為山西的窮並不是人禍而是天災。

    咱們見過一些國家,他們的國土肥沃,但是百姓們每天只會去幹固定的苦工作來填飽肚子。

    這一些國家我們說窮那是應該的,誰讓他們不付出努力,誰讓他們不辛勤勞作呢。

    但是山西卻是一個特殊之處,因為山西地理條件極其惡劣,惡劣到種糧食不長莊稼。

    無平地沃土之饒,無水泉灌溉之益,無舟車漁米之利

    又有一位讀書人實地探查過山西,並且寫下了這句話,而那個人是清朝的讀書人。

    這句話我們來短暫的翻譯一下,什麼意思呢,種田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平整的土地,種田之後土地乾涸了也找不到對應的泉水,如果想去打個魚什麼的,也根本沒有條件。

    如果我們說的再直白一些,在明清時期的山西完全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種田種地不行,種水稻種莊稼不行,哪怕是打魚都沒有出路。

    就這麼一個地方,指望著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純屬扯淡。

    絕大多數老百姓已經沒有辦法填飽肚子了,既然沒有辦法填飽肚子,就得想盡一切辦法去其它的地方填飽肚子。

    古代人的故土之根

    在讀書的時候也能夠看到中華民族其實是有很長很長的落葉歸根的情懷,甭管在外地多麼風光,都希望自己死的時候能夠安葬在自己的老家。

    就是這樣一種文化的延續,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

    比如老百姓不是出於無奈,是不願意離開自己家鄉的,明清時期更是如此。

    好多好多的人放棄了自己之前的土地,開始投奔他鄉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這些所謂的土地根本種不出糧食來,百姓們走西口完全是無奈之舉。

    而根據清朝對應的地理志和清朝對應的相關文獻記載,我們能夠發現在將近300年的時間裡面,山西全省的自然災害超過了100次。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每三年就有一次超大型的自然災害,而且記錄在冊。

    就這麼一個自然環境,指望著山西人能夠在自己的地方一直老老實實的種莊稼,根本不可能。

    走西口之後

    山西、陝西、河北等人,他們走西口一般會去哪裡呢?

    絕大多數人會前往內蒙古草原。

    因為有兩方面原因,第1點,內蒙古草原的自然條件非常的好,最起碼能夠種糧食,長莊稼。

    但無論如何,走西口其實是一個無奈之舉,從明朝中期開始,一直延續到清帝國結束長達300年的時間。

  • 11 # 歷史的視界

    導讀:“樹挪死人挪活”,這句話大家都熟悉。擱今天,這句話可能有點跟不上時代,但是在以前,這就話絕對是至理名言。尤其是在300多年前的山西,很多人就是抱著這個理念,流著淚唱著《走西口》,從山西走到蒙古的。

    三百年前的山西人流著淚走西口

    走西口:歷史上的地理位置和原因

    從明朝中期開始,一直到民國的初期,大概有數百萬,十幾代的山西人走出了家鄉,來到蒙古生活。在史書上把這段歷史叫做走西口,跟著名的闖關東、下南洋一起,並稱為三大人口遷移行動。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窮,山西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過惡劣。清朝時期曾經有人這樣評價山西,

    說“無平地沃土之饒,無水泉灌溉之益,無舟車魚米之利,鄉民惟以墾種上嶺下坂,汗牛痛僕,仰天續命”。大同的地方誌,甚至有這樣的記載:“歲豐,畝不滿鬥。

    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不高,這本來已經就非常艱難了。更要命的是,山西這一塊還頻繁的有自然災害,時不時就來場大旱,很多人經常是顆粒無收,連飯都吃不上。這種情況下,走西口去蒙古找活命的機會,就成了很多山西人唯一的選擇。

    那麼,這個西口在哪裡呢?從地圖上來看,西口是朔州往北,通往蒙古高原的一道關隘,正式的名字叫做殺虎口。那麼,為什麼都管它叫做西口呢?因為它的位置在長城以西,張家口在長城以東。所以習慣上就把殺虎口叫西口,張家口叫東口。

    殺虎口在長城以西,所以又稱西口

    歷史上山西人走西口的起因

    山西人走西口的起因,跟明朝的民族政策有關係。當時,明朝對蒙古草原進行經濟封鎖,也就是說山西人和蒙古人不準進行商品交易。一經查獲,格殺勿論。這個政策,山西人可以遵守,可是蒙古那邊不答應。

    因為當時蒙古還是遊牧民族,只產牛羊,可以說除了牛羊肉什麼都缺。沒飯吃,天天吃牛羊誰也受不了,所有的一切手工業品都缺。時間一長,有幾個蒙古的部落首領就坐不住了,他們多次嚮明朝政府請求互市,進行糧食等商品貿易。

    可是,明朝政府堅決不允許。沒辦法,部落首領們不得不放縱他們的牧民和軍隊,在邊境線上掠奪物資,給山西的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直到山西人王崇古就任宣大總督,情況才有了好轉。

    王崇古這個人不僅打仗厲害,而且看問題也特別的深遠。他知道不解決通商的問題,這個仗就得一直打下去。所以,王崇古他很想取消經濟封鎖,可是他只是一個邊關的總督,實在無力改變中央的國策,怎麼辦呢?

    王崇古藉著偶然的邊境事件,解決了互市

    幸運的是,天賜的良機很快就來了。當時的土默川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有一個部族首領叫做俺答汗,他的孫子降明。俺答汗不答應,陳兵大同城下。這件十分偶然的邊境事件,在王崇古看來,卻是解決蒙漢爭端的良機。

    他馬上上書朝廷,建議“封俺答、定朝貢、共互市”。好在,這次明朝政府採納了王崇古的建議。就這樣,從明初開始,連續200多年的戰火熄滅了。一場意外的邊境事件,經過宣大總督王崇古的巧妙處理,反而成了一件大好事。

    打這之後,殺虎口就成為了內地與蒙古相互聯絡的唯一通道,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可在明朝300年裡,山西人還是沒有大規模的走西口,那是為什麼?

    因為明朝政府留了一手。現在的殺虎口關隘,城牆特別的高大,門洞也特別的寬,看上去特別雄偉,但這是後來整修過的。可是,以前老的殺虎口,高大的城牆是沒錯,可是那門洞就有點小了。

    所以,雖然明朝政府開通了互市,也從中得到不少好處,可是他們的熱情還是不高。殺虎口僅能夠透過一人一騎的小門,也就表明了他們對互市的態度了。

    明朝時的殺虎口,城門洞很小

    清朝的康熙年間,山西人才開始大規模的走西口

    山西人大規模的走西口,是從清朝的康熙年間開始的。公元1694年,康熙率兵遠征格爾丹,要深入草原腹地。可是,後勤補給讓他很頭疼,太遠了。康熙出臺措施,給予商販高額的補貼,鼓勵山西的商販出關給軍隊運糧。

    這麼一來,山西的商販看有利可圖,於是冒著很大的風險,開始走西口。由於晉北很多人都鋌而走險運糧給部隊,康熙的大軍一路上所向披靡。也就在這個時候,殺虎口,作為商販運糧的必經之地,也成為了一個商業繁華之地。

    在康熙御駕親征西域凱旋之後,清政府又對蒙古地區進行懷柔政策,允許蒙漢人民經過殺虎口通商往來。這麼一來,殺虎口地區迎來了發展機遇。

    現在去山西省旅遊的人,大多會去喬家大院看看。這個景點雖然叫喬家大院,但是它並不僅僅只有一個院子。實際上它是由喬氏家族的六個大院,19個小院組成的,整座大院佔地8700平方米,房屋足足有313間。

    喬氏家族為什麼能夠建起這麼氣派的豪宅呢?就因為他們的祖先抓住了蒙漢通商的機會,最早走西口成為受益的第一批山西人。這時候,走西口的大多還是一些小商小販,像山西曹家的祖先,是推著獨輪車賣炒鍋的,常家的祖先是擺攤賣布頭的,可他們卻紛紛發家致富,回老家建起了豪宅。

    山西著名景點喬家大院

    山西人是冒著生命危險走西口

    這些山西人的成功,帶動著走西口的規模越來越大,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說,沒汽車,更別說飛機了。要靠兩條腿,最多是加一個牲口,走到幾百公里之外的口外,那真是談何容易!

    在山西,有不少的老輩人還記得,走西口有個傳統。那就是在遇到岔路的時候,要靠扔鞋子來卜卦。把前路交給腳下的鞋,看似荒唐,實則心酸,這反映的是當時人們的一種心態。在走西口的人看來,從踏上路途的那一刻開始,一場人生的豪賭就開始了。

    扔鞋子看鞋尖,賭的是到達目的地以後的好壞。可實際上,在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人們去賭。首先,你要賭會不會碰上土匪,電視劇《走西口》裡邊就曾經演過這樣的情景,主人公跟同村的人一起走西口,半夜睡覺睡在破廟裡邊,一把刀就架在了脖子上。

    電視劇裡的主人公最終逃離了匪窩,可在真實的走西口過程當中,很多人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要不就是被迫加入了匪幫,再也沒能離開。要不就是被搶劫一空,沒了盤纏,餓死或累死在路上。

    除了土匪,還有各種自然災害需要人們去賭,比如說要賭會不會遇上暴風雪,因為北方草地的氣候寒冷,那個時候沒有天氣預報,遇到暴風雪,道路不通,沒辦法被凍死。

    再比如說,要賭會不會遇上大風沙。要知道,以前穿過殺虎口去蒙古,要經過一個大沙漠,沙漠裡邊沙塵暴可是非常常見的。所以,走西口的路上,就是到現在都能看見山西人的遺留下來的屍骨,山西人實際上是搭著命在走西口!

    那些年,山西人是搭著命走西口

    有人統計過,從明朝末年到20世紀40年代,有上百萬的山西人在西口的荒原沙漠中跋涉過,其中有幾十萬人從此就音信皆無,連屍首都找不到。那麼,如果有人全部都賭對了,成功的避開了土匪等等危險,到達了蒙古,他們就一定會發家致富嗎?能夠衣錦還鄉嗎?

    當然不是。現在內蒙古包頭市的市郊,有一個叫做後營子村的地方,在這兒的一道山樑上有一座公墓,叫做祁太義地。為什麼叫這麼奇怪的名字?因為這是山西祁縣和太谷縣的前人,合夥買下的一塊墳地,專門安葬那些再也沒有能夠回到家鄉的人。

    那個年代的山西人有個規定,不發財不回家,就葬在這個地方。客死他鄉。對於大多數走西口的人來說,這才是他們命運最終的歸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的《大義覺迷錄》主要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