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卡拉歐仔

    安史之亂是國力鼎盛的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其實在“安史之亂”爆發初期,大唐的總體實力是要遠勝安祿山的叛軍,而直接導致唐朝形勢急轉直下就是“靈寶之戰”。“靈寶之戰”是潼關之戰的延續及終結。那麼為什麼唐玄宗一直催促哥舒翰出戰潼關,決戰叛軍,導致20萬唐軍灰飛煙滅。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唐軍與叛軍的力量對比呈壓倒性優勢。唐朝在隴右、河西、朔方這三大藩鎮的駐軍原有約21萬。“安史之亂”爆發後,三大藩鎮只留下少量部隊維持地方治安,主力皆趕至潼關,再加上潼關原有守軍及新招募的軍隊,總兵力達到了20萬。值得一提的是,隴右、河西、朔方三鎮將士都是身經百戰的邊防軍,其戰鬥力完全不亞於叛軍(叛軍原為唐朝范陽、平盧、河東三鎮邊防軍),因此唐軍無論是在人數上,還是兵員質量上,都遠勝過叛軍。同時隨著時間地流逝,形勢卻對叛軍越來越不利。一方面,叛軍西進無望,在經過長時間的對峙後士氣開始逐漸低落;另一方面,叛軍分兵攻打南方卻又遭到唐朝地方守將的頑強抵抗,結果也是止步不前。安祿山在叛亂爆發初期帶出了15萬大軍,可是經過戰爭損耗再加上多次分兵,此時潼關的叛軍主力已不足10萬。更讓叛軍感到擔憂的問題是唐朝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率領的軍隊在敵後戰場不斷取得勝利,叛軍時刻面臨著被切斷與河北基地聯絡的風險。

     

    其次,自從安祿山叛變後,唐玄宗對將領的信心幾乎坍塌。他任命哥舒翰為潼關唐軍的主帥,但也未必對哥舒翰就徹底放心。 同時哥舒翰與楊國忠有矛盾,楊國忠擔心哥舒翰長時間手握重兵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慫恿唐玄宗給哥舒翰下達命令,要求哥舒翰率軍出關與叛軍決戰,哥舒翰手下有不少人認為宰相楊國忠是造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因此紛紛請求誅殺楊國忠。唐玄宗知道哥舒翰手下竟然建議哥舒翰“留兵三萬守關,悉以精銳回誅國忠”(留三萬軍隊鎮守潼關,帶著其餘人馬前往長安要求皇上誅殺楊國忠),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造反逼宮訊號。雖然哥舒翰沒有采納手下的這一建議,但要說唐玄宗沒心有餘悸,那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是誰站在唐玄宗的位置上,恐怕都不會希望這種局面長期保持下去。

    最後,作為帝國的統治者,唐玄宗如果長時間對叛軍束手無策,那顯然是有損他的帝王權威。尤其是當大多數人覺得安祿山僅以三鎮兵力,就可以將整個帝國攪得雞犬不寧時。如果讓戰事繼續拖延下去,國內對唐玄宗的質疑之聲將會越來越強烈。所以唐玄宗急於想透過一場決定性的勝利迅速擊潰叛軍,以重新樹立自己的權威。叛軍實力已大幅削弱的訊息讓唐玄宗知道後,直接下令讓哥舒翰帶二十萬大軍前去與安祿山決戰,但是結果卻打失人意,二十萬大軍直接魂飛煙滅。

  • 2 # 華夏長河五千年

    個人認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唐玄宗是大唐開元盛世的創造者,但同時也是安史之亂的導致者。所以,在安史之亂時,叛軍相繼攻下許多城池,甚至攻下洛陽,直達潼關,而朝廷軍隊卻節節敗退,玄宗受不了這樣的恥辱。所以,在哥舒翰在潼關擋住叛軍之後,玄宗便令其反攻,覺得是叛軍攻勢已盡,還是想著大唐如開元盛世時一般強大,認為可以一戰可以擊敗叛軍,恢復朝廷的號令和權威。

    其次,哥舒翰原本也是胡人,安祿山叛變就是手握重兵,野心爆發才叛亂,而玄宗在看到哥舒翰屯軍潼關,只守不攻之時,擔心哥舒翰引兵自重,甚至有可能會與安祿山暗中勾結。所以,自從安祿山叛變後,玄宗對胡人都不是很信任,對哥舒翰也有懷疑的成分,所以,才會讓哥舒翰出兵,導致潼關失守,長安陷落。

    最後,當時大唐軍隊節節敗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許多藩鎮節度使都引兵觀望,望風而降,甚至有些與叛軍勾結。這時候需要朝廷有一場勝仗來鼓舞天下的臣民和百姓,需要信心。讓更多的有識之士和領軍之將加入到平叛中來,早點結束叛亂,還人民以自由和和平。

    綜上所述,玄宗是基於國家的信心,個人的野心,還有疑心才讓哥舒翰出戰潼關的。(個人見解,請大家斧正。)

  • 3 # 嘴痕

    唐玄宗之所以會催促哥舒翰出兵,和當時的局勢有關係,安史之亂突發時,長安一片混亂,讓安祿山攻破洛陽,

    但後來唐玄宗委派李光弼,郭子儀為主將,讓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率軍勤王,這時候局勢剛剛把控制,唐玄宗被盛世養成的好大喜功的性子,便又上了心頭,

    當時的局勢對唐軍極為有利,郭子儀,李光弼正面擊敗史思明部,哥舒翰和高仙芝防守潼關,安祿山部將崔乾禮久攻不下,安祿山已經想退回范陽,

    可是這時候宰相楊國忠又對唐玄宗說要讓哥舒翰開潼關與崔乾禮決戰,唐玄宗正有此意,便下了命令,

    郭子儀與李光弼以為只要堅守潼關,即使叛軍攻佔了河北也沒什麼用,所以紛紛上書,唐玄宗不予理會,反而以“敵軍無備”的理由更加讓哥舒翰出擊,

    哥舒翰也曾上書,但均被駁回,哥舒翰無奈,撫膺慟哭,只得出擊,最後被崔乾禮埋伏,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殺死。

    這便是唐玄宗為何會催促哥舒翰反攻,而不據守潼關的原因。(哥舒翰不出兵很可能就是高仙芝的下場)

  • 4 # 3思而後行

    唐玄宗繼位之初,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晚年的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奸臣,沉迷於盛世的虛幻中。直到安祿山兵臨城下,打破了他心中的美夢。這時的唐玄宗已不負年青時英明神武。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將史思明,打了幾個大勝仗,進展十分順利,結果唐玄宗輕視敵軍,下令進攻。安祿山反叛已久,朝廷還平叛不了,顏面何在?這對已經利令智昏的唐玄宗來說是不可容忍的。安祿山反叛,導致唐玄宗對胡人武將失去了信任,先是殺了高仙芝和封長清,此時哥舒翰不出兵,更是讓他產生了危機感。

    以上原因,致使唐玄宗催促出兵。

  • 5 # 香茗史館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祿山攻佔洛陽之後稱帝,唐玄宗則在怒斬封常清、高仙芝後起用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哥舒翰進駐潼關之後據險而守,將安祿山叛軍牢牢擋在潼關以東,然而次年六月,唐玄宗卻迫使哥舒翰領兵出關,結果遭遇伏擊慘敗,潼關迅速告破,唐玄宗逃亡蜀地,長安隨即告破。那麼,唐玄宗為何要迫使哥舒翰主動出擊呢?

    時代背景:安祿山攻陷洛陽稱帝,唐玄宗換帥內部紛爭再起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起兵叛亂,迅速攻佔河北地區。唐玄宗則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並令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彼時,由於朝廷精銳邊軍尚未趕回,高仙芝、封常清只能在長安、洛陽臨時募兵,非但兵力不足,而且戰鬥力極為有限,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便攻入了洛陽,封常清、高仙芝只得退守潼關不出,而唐玄宗則因聽信監軍宦官的讒言,以“失律喪師”之罪將封常清、高仙芝處斬。

    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唐玄宗則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兵20萬駐守潼關。哥舒翰雖然能征善戰,但此時已經是個50多歲的老將,而且因嗜酒如命、喜好美色導致身體一直有問題,前一年剛剛因中風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雖然皇命不可違,但實在是難堪大任。

    哥舒翰被起用之後,因與安祿山有舊怨,便偽造誣告因告發安祿山而免於獲罪的安思順(安祿山弟弟),結果導致安思順和弟弟安元貞全部被殺,家人也被流放。此舉直接引發了楊國忠的忌憚,而哥舒翰的屬下勸說其誅殺楊國忠之事也被告發,此舉直接加深了雙方之間的矛盾。

    此外,哥舒翰因身體原因,只得讓行軍司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則因資歷不夠而無法服眾,便讓王思禮主管騎兵,讓李承光主管步兵,結果王思禮和李承光又相互不服氣,導致軍隊號令不一。再加上哥舒翰統軍“嚴而不恤”,導致唐軍士氣低落,人無鬥志。

    哥舒翰也算是知己知彼,只是閉關固守,從不主動出戰,安祿山屢次攻關均被擊退,叛軍主力被牢牢抵擋在了潼關以東數月。與此同時,在河北攻打史思明的郭子儀、李光弼也認為唐軍只宜堅守,不可輕出。

    唐玄宗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戰?其實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開始,唐玄宗便開始不斷催促哥舒翰出關迎戰,一時間使者“項背相望”,給哥舒翰造成極大壓力。六月初四,哥舒翰無奈之下“慟哭出關”,結果遭到叛軍伏擊,唐軍損失慘重,哥舒翰因部下背叛被俘,潼關旋即告破。

    至於唐玄宗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戰,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唐軍急需一場勝利,安祿山示敵以弱。自安祿山起兵以來,唐王朝可謂屢戰屢敗,如果說河北失手有安祿山長期統轄的原因,那麼東都洛陽的失守便是對唐王朝的一次致命打擊,這種打擊不僅體現在軍心士氣方面,安祿山在洛陽的稱帝之舉,更是對唐王朝的正統統治提出了挑戰,此時就算唐軍無法徹底平定叛亂,也至少應該用一場大勝來挽回軍心士氣和統治聲望。而安祿山在攻打潼關失敗之後,則命崔乾佑將老弱病殘計程車卒屯於陝郡示敵以弱,而將精銳部隊隱藏了起來,故意引誘哥舒翰棄險出戰,雖然此計被哥舒翰識破,但朝中卻並不知情。而唐玄宗正是在同年五月接到叛軍“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情報後,才做出錯誤判斷,進而以“賊方無備”為由強令哥舒翰出戰。

    △隋唐大運河示意圖

    2、洛陽乃是戰略要地,唐玄宗急需收復。對於唐朝來說,洛陽絕非簡簡單單的東都,同樣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新唐書·食貨志》有載“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到唐朝時期,關中的產出早已無法支撐都城長安的消耗,而歷經三國以來不斷開發的南方則成為了大唐的重要糧食稅賦供應源,而這條輸送通道便是隋唐大運河,而洛陽則是隋唐大運河的關鍵節點。一旦洛陽長期被叛軍控制,隋唐大運河便等於被攔腰截斷,等於切斷了都城長安的供應。同時,駐守潼關雖然足以抵擋叛軍,卻也等於將大唐堵在了潼關以西,斷絕了與東部半壁江山的聯絡,再加上安祿山建都洛陽,這簡直就成為了東西兩帝並立的格局,唐玄宗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的,因此洛陽必須儘快收復。

    3、將相不和矛盾激化,楊國忠讒言不斷。前文說過,哥舒翰被起用之後,很快便與楊國忠爆發了矛盾。當時,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禮便曾勸說哥舒翰,應該效仿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計策,“留兵三萬守關,悉以精銳回誅國忠”(“七國之亂”時叛軍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漢景帝殺晁錯使其出師無名),雖然哥舒翰沒有采納,但此話卻傳到了楊國忠耳中。為了自保,楊國忠以“抵禦叛軍”為名,在唐玄宗同意之後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日夜訓練,又招募一萬軍隊由心腹杜乾運統領駐軍灞上,名為抵禦叛軍,實則防備哥舒翰。哥舒翰則上書請求對灞上軍隊統一指揮,結果以商討軍情為由將杜乾運誘殺,吞併其軍。此事之後,楊國忠與哥舒翰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唐玄宗之所以迫使哥舒翰出戰,正是有楊國忠再旁不斷煽風點火的作用,而作為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的話語還是有相當分量的。

    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哥舒翰作為領軍在外的將領,本就容易受到朝廷猜忌,再加上他乃是突騎施哥舒部出身,本就屬於異族,朝中對其的猜忌可想而知,這恐怕也是他不敢強行抗命的原因。

    此外,從此後事態發展來看,哥舒翰對於部下的掌控力度極為有限,他雖然看出了安祿山的示敵以弱,但部下不僅沒能看出,甚至以為戰功近在眼前,這才導致了主力一戰盡損。因此,部下的強烈出戰願望,恐怕也是導致哥舒翰被迫出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新唐書.玄宗本紀》《舊唐書.哥舒翰列傳》《新唐書.哥舒翰列傳》《新唐書·食貨志》《資治通鑑》等。

  • 6 # 南朝居士

    哥舒翰守潼關後,有人就對他說,要不我們“清君側”吧,喝水沒說話。

    這件事傳到楊國忠耳朵裡,楊國忠就跟唐玄宗說了,唐玄宗肯定就懷疑哥舒翰了,因為“清君側”跟造反是一個意思,安祿山就是打著“清君側”口號造反的,吳王劉濞、燕王朱棣也是一樣。

    《舊唐書》:翰至潼關,或勸翰曰:“祿山阻兵,以誅楊國忠為名,公若留兵三萬守關,悉以精銳回誅國忠,此漢挫七國之計也,公以為何如?”翰心許之,未發。

    唐玄宗於是新招募一萬士兵,屯兵霸上,防著哥舒翰,哥舒翰直接殺了將領,收編了這一萬人,這就是造反了吧?

    有客洩其謀於國忠,國忠大懼,及奏曰:“兵法‘安不忘危’,今潼關兵眾雖盛,而無後殿,萬一不利,京師得無恐乎!請選監牧小兒三千人訓練於苑中。”詔從之,遂遣劍南軍將李福、劉光庭分統焉。又奏召募一萬人,屯於灞上,令其腹心杜乾運將之。翰慮為所圖,乃上表請乾運兵隸於潼關,遂召乾運赴潼關計事,因斬之。

    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只能逼哥舒翰出兵了,因為不出兵,隨時都可能回頭滅了唐玄宗,千萬別說哥舒翰是忠誠啊。

  • 7 # 韓I949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的一個分水嶺,從開元盛世向下坡路發展了,承平日久玄宗己沒有當年平武韋滅太平勵盡圖治的朝氣了,內宮貪圖享樂,寵楊玉環及幾國夫人把玄宗搞的暮氣深沉,外用囗蜜腹劍的李林甫,楊國忠為相,朝政日非,排斥異己,忠臣鉗口奸佞橫行。外則藩鎮坐大,安祿山一個胡人竟然做到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是一個外貌憨厚內心奸詐的粗鄙武夫,竟然用各種手段取得了玄宗對他的信任,他看到了唐朝內部的腐朽,遂動了奪取天下的野心,漁陽鼙鼓動地來一路上摧枯拉朽,東都洛陽陷落,遂立國號為燕自稱大燕皇帝,直逼潼關,潼關乃西安之門戶自古就有扼潼關以控天下,秦藉此以得六國,如果哥舒翰死守潼關不出,安祿山屯兵于堅城之下再有郭子儀李光弼在外線做戰,則賊不難滅矣其時安祿山後方及內部己經不穩定了,奈朝廷昏庸,楊國忠做梗,逼哥舒翰出關作戰,哥舒翰撫膺慟哭,非懼死,為朝廷悲耳,不出哥舒翰所料,臨時拼湊的孱弱之卒,豈能擋的安之虎狼之兵,大敗虧輸天險盡失,從此長驅直入直搗京師,遂有了馬嵬兵變,西逃入川的故事。謝謝。

  • 8 # 時光山人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再三催促下兵出潼關,二十萬大軍在靈寶遭遇安祿山叛軍的伏擊而全軍覆沒。靈寶之戰的失敗,使得潼關防線崩潰,大唐國都長安岌岌可危,唐玄宗被迫南逃巴蜀。

    兵出潼關與叛軍決戰是一步險棋,為什麼唐玄宗不顧勸諫屢屢催促哥舒翰出關呢?小編覺得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叛形勢轉好,盲目的玄宗以為決戰時機成熟,他渴望這場勝利;二是哥舒翰與楊國忠不和,楊國忠要借出戰的機會陷害哥舒翰。

    安祿山四面楚歌

    自郭子儀和李光弼出兵河北之後,史思明在他們的打擊之下丟城失地,叛軍洛陽前線與大本營范陽之間的聯絡中斷;東面戰場,叛軍被張巡阻於雍丘(今河南杞縣);南面又被魯炅阻於南陽(今河南鄧州);西面的潼關在哥舒翰的經營下固若金湯,叛軍對潼關發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延續半年之久,都勞而無功。

    此時的安祿山腹背受敵,一度打算放棄洛陽,回老巢范陽固守。焦急憂慮的安祿山曾對唆使他起兵的謀臣罵到:“汝數年教我反,以為萬全。今守潼關,數月不能進,北路已絕,諸軍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鄭數州而已,萬全何在?汝自今勿來見我!”

    照此形勢下去,只要哥舒翰能固守潼關,郭子儀和李光弼經營河北,安祿山叛軍指日可定。

    唐玄宗急於勝利

    安祿山的反叛對於唐玄宗的打擊很大,他沒想到如此寵信的臣子會背叛他。隨著河北戰場的節節勝利,玄宗不斷收到前線的捷報,使他昔日的憂愁一掃而光,對平叛的前途充滿信心。此刻的他,急需一場大勝仗來撫慰受傷的心靈,重振他皇帝的威嚴。

    當玄宗收到潼關前線只有幾千老弱叛軍的情報時,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戰。

    楊國忠藉機報復

    楊國忠是獨掌朝政大權的宰相,哥舒翰是手握重兵的統帥。自古將相和則勝,將相鬥則敗,可惜的是楊國忠與哥舒翰之間矛盾重重,爭鬥不斷,大唐的命運可想而知。

    安祿山起兵之時就打著清除奸相楊國忠的藉口,使得楊國忠惶惶不可終日。哥舒翰進駐潼關後,其手下大將王思禮就向他建議誅殺楊國忠以絕叛軍口實。哥舒翰雖認同這個提議卻認為如此行動相當於反叛朝廷,所以沒有采納。可是,這個事情卻傳到了楊國忠那裡,哥舒翰與楊國忠之間由此開始明爭暗鬥。

    為自保,楊國忠上奏玄宗從皇宮各部門抽調三千精壯加以訓練,以備不測。這三千精兵由楊國忠的心腹杜乾運率領進駐霸上,名為抵禦叛軍,實為防備哥舒翰。哥舒翰得知後火冒三丈,奏請將霸上軍隊劃歸潼關統一指揮,隨後將杜乾運調到潼關藉口殺掉,併吞並了這三千人馬。

    經過此番較量,楊國忠更加害怕憤恨哥舒翰。楊國忠深知玄宗此刻急需求勝的心理,他便謊稱潼關前線的叛軍僅有幾千老弱,應催促哥舒翰出城與叛軍決戰。楊國忠的話正和玄宗心意,使他看到了一雪前恥的希望。

    接到出戰命令的哥舒翰一下子懵了,他明白出戰就意味著敗亡,緊急向玄宗上書請求堅守潼關。在楊國忠的忽悠下,玄宗不顧一切地催促哥舒翰出戰,他一心只想著反攻和勝利。在兩三天的時間裡,玄宗接連派出了幾十撥傳詔使者奔赴潼關。往往是前面一撥剛剛宣完詔書,後面一撥緊跟著又到了,《資治通鑑》記載:“續遣中使趣之,項背相望。”無奈的哥舒翰只得率軍出關,之後就是兵敗靈寶的那一幕。

    從以上可以看出,唐玄宗、楊國忠和哥舒翰三人對靈寶的兵敗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唐玄宗盲目自大、急於求勝,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楊國忠與哥舒翰國難當頭卻爭鬥不斷,特別是楊國忠為一己之私利賭上幾十萬將士和大唐的命運。

  • 9 # 老衲侃春秋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唐朝爆發力“安史之亂”,起兵反叛安祿山,率領十五萬大軍殺向洛陽、長安。

    當時唐朝的國防力量佈置是外重內輕,安祿山叛軍戰鬥力要大大強於守衛內地的朝廷軍隊,所以,一起兵就席捲了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如夢初醒的唐玄宗倉猝間派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前往禦敵。可惜官軍無法阻止叛軍的勢如破竹,先是洛陽失守,後來退守潼關,堅壁不出。

    高仙芝等人的失敗讓唐玄宗只覺得是奇恥大辱,又聽信宦官的誣陷,派人將高仙芝、封常清斬首示眾。

    潼關這個大唐第一雄關,這可是直通長安的咽喉之地,大唐的生死樞紐啊!

    現在潼關危機,誰來帶兵堅守呢?唐玄宗思來想去,想到了病廢在家的名將哥舒翰來。

    哥舒翰雖然有病,由於他和安祿山及其族弟弟安思順是死敵,就憑這一點,他守關讓人放心。

    西平郡王哥舒翰年初得了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此時正在長安閉門養病。一聽說皇帝徵召,連忙上書推辭。

    可是目前正是國家用人之際,唐玄宗哪能給他推辭的機會,只好硬著頭皮答應先來。

    哥舒翰領軍二十萬,赴潼關拒敵。

    大軍開拔時,唐玄宗親率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對哥舒翰加官進爵,封他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真是趕著鴨子上架了。

    哥舒翰的身體雖然不好,可卻是一員福將,他的運氣特別好,到了潼關,很快擊敗了安祿山兒子安慶緒的一次進攻。

    打了勝仗,朝廷犒勞,那哥舒翰在朝廷也有了話語權,可是此時他考慮的不是如何退敵,而是如何清除政敵來。

    他的第一個目標,就直接直指安祿山的堂兄安思順。

    這個安思順當年是哥舒翰的頂頭上司,倆人產生過矛盾,但那時的安祿山在皇帝目前要比哥舒翰紅,所以他為其堂兄打抱不平,於是這哥倆都和哥舒翰有了矛盾。

    雖然安思順和安祿山是堂兄弟,但大家都知道他們並不是一路人,此時安思順已經卸任節度使,在朝中任戶部尚書。

    可是這難不住哥舒翰,他派臨摹高手偽造了一封安祿山給安思順的來信,並讓人假扮信使,然後在潼關城門口被抓後獻給了朝廷,同還列舉了安思順的七條罪狀,請求唐玄宗處死安思順。

    唐玄宗接到奏報,他心裡明鏡一樣,安思順是被誣陷的。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為了安撫哥舒翰,連楊國忠建議也沒有接受,處死了安思順,並把其家人流放到嶺南。

    這次構陷,看起來哥舒翰取得完勝,但同時為他後來的失敗種下惡果。

    首先,哥舒翰在眾人中的美好形象直接崩塌,同時又得罪了楊國忠。

    安思順受誣告時,重金賄略楊國忠,想讓其出面擺平此事,可是沒想到此時唐玄宗居然沒賣楊國忠這個面子,這讓楊國忠很不爽,並且意識到哥舒輸已經對自己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還有一件事讓楊國忠驚魂未定,當時朝廷上下輿論都認為安祿山叛亂,就是楊國忠驕橫放縱所致。哥舒輸的部將王思禮出主意,讓哥舒翰殺楊國忠以謝天下,當時哥舒翰並沒有答應。可這次密謀,不久就傳到楊國忠的耳朵裡,於是楊國忠開始行動了。

    楊國忠想出了一條對策,他給唐玄宗獻策,為了增加雙保險,在京師附近另外訓練一支軍隊,由自己的心腹將領杜乾運統領,一邊為抵禦叛軍做準備,一邊用來防範哥舒翰。

    作為一個軍事將領,楊國忠這些小伎倆哥舒翰豈能看不透?他馬上上表請求,將灞上的軍隊納入自己的麾下來統一指揮,又以商討軍情為名,將杜乾運召到自己的大營,杜乾運一來,立即將其斬首,軍隊也被哥舒翰吞併。

    經過這次較量,楊國忠恐慌萬狀,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將一相,都在心裡打鼓。

    就在哥舒翰固守潼關、與楊國忠明爭暗鬥期間,在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兩路大軍的努力下,河北的戰爭形勢出現了明顯的好轉。

    哥舒翰憑天險固守潼關長達半年之久,叛軍始終無計可施。這種做法無論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來說,都是絕對正確的。

    在軍事上來說,哥舒翰是正確的;在政治上來說,楊國忠認為並不高明。他懷疑哥舒翰不肯出兵,最終目的是為了“清君側”,是針對自己。

    於是立即給唐玄宗出主意:“現在要還不打,將來就沒機會了。”

    這句話在唐玄宗心裡起了波瀾——他也渴望一場勝利,來鼓舞朝廷上下計程車氣,於是連續的催促哥舒翰出戰,並且還專門派了宦官前去督戰。

    宦官的前來給哥舒翰造成極大的壓力,他知道抗命的後果就是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後塵。

    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陰曆六月四日,哥舒翰在萬般無奈中大哭一場,帶著“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踏上征程。

    六月初七,官軍與叛軍崔乾的部隊在靈寶西原遭遇了。

    崔乾祐預先把精兵伏在南面山上,自己親領老弱之兵,作為誘敵之計,邊戰邊撤。

    等官軍追擊到狹窄的崤函道上後,叛軍伏兵突然出現,他們居高臨下,從山上下滾木石,唐軍將士頓時亂作一團,死傷慘重。

    叛軍又將幾十輛裝滿乾草的大車縱火焚燒,大火一起頓時濃煙瀰漫,官軍因看不清目標,便亂髮弩箭。

    此時崔乾祐命精銳騎兵又從官軍背後殺出,官軍腹背受敵,首尾不能相顧,互相排擠踐踏。

    哥舒翰一看敗局已定,便帶數百騎逃出,於是潼關失守。

    哥舒翰逃到關西驛站,張貼告示收集殘兵敗將,打算重新奪回潼關。

    此時哥舒翰的部下番將火拔歸仁等人,看到官軍大勢已去,便起了異心,他們暗中商議後,派人來到驛站,對哥舒翰謊報軍情:“叛軍來了,請你上馬迎敵。”

    哥舒翰上馬出驛站後,火撥歸仁率部下將其雙腳捆綁,直接投降了叛軍。

    後來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祿山,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潼關之敗,表面上是敗於安祿山的叛軍,實則是敗於朝廷內部的傾軋,敗於哥舒翰和楊國忠之間的勾心鬥角。

    哥舒翰在不恰當的時機,不利的條件下出戰,並且由於傷病,沒能親自勘察作戰地形,失敗似乎是必然的了。

    當然,聽信讒言的唐玄宗也損失慘重,安祿山的叛軍一打下潼關,長安城肯定不保,唐玄宗只好帶著一干眾人倉皇西逃,在逃跑過程中,失去了“愛妃”楊貴妃,又失去“愛卿”楊國忠。這還不算,自己最後還失去了皇位。

    導致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實就是唐玄宗本人,他最後落到這個結局,可謂是“罪有應得”了。

  • 10 # 正史漫談

    李隆基之所以這麼做,一是覺得能打贏,二是他認為自己必須速戰速決。

    我們先搞清楚當時的形勢。

    公元755年11月,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造反,麾下囊括了唐朝北方的精銳邊軍,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各部悍卒,總數多達15萬。他們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所到之處如摧枯拉朽,很快殺到洛陽附近;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所以也沒做任何準備。當時唐軍主力都分佈在十大邊鎮,中央只有數萬禁軍,在叛軍面前顯得捉襟見肘。於是,李隆基一邊就地募兵,一邊徵召朔方、河西、隴右等鎮將士進京勤王(限定20天內抵達長安)。

    至於將領的問題,說來也巧,時任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剛好入朝。這位仁兄可是個威震西北戰線的名將,對於戰勝叛軍也是相當的自信。於是李隆基派他去洛陽,就地募集了6萬人,做好抵抗叛軍的準備。

    到了12月初,李隆基又派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統帥、宦官邊令誠為監軍,帶著另外五萬人馬趕往陝郡,和高仙芝互為犄角。

    說明兩點:

    其一,封常清的6萬人全是新兵,而高仙芝的5萬人由禁軍、部分在京城的邊軍、新募兵組成。

    其二,高仙芝是前任安西節度使,也是封常清的老上司,幾年前,就是他帶著唐軍在怛羅斯跟阿拉伯打了一仗(那一仗雖然落敗,但考慮到是2萬對10萬、且因葛邏祿臨陣造反導致,他可謂雖敗猶榮)。

    由此可見,中央軍將領的水平絕對沒問題,但問題是士兵太拉胯。由於事出突然,封常清招募的6萬人還沒來得及訓練就被拉到戰場,哪是精銳邊軍的對手?於是就有了以下讓人心酸的場景:

    在武牢關,他們被安祿山的鐵騎衝了個稀里嘩啦;

    封常清不愧是個狠人,他聚攏敗卒,在葵園繼續抵抗,又敗;

    但封常清並沒有放棄,戰於上東門內,再敗;

    隨後安祿山大軍攻破洛陽城,封常清率領殘部戰于都亭驛,繼續敗;

    退守宣仁門,又敗。

    打到這份上,封常清算是對的起自己的崗位、對得起李隆基的信任了。不得已,他只好率領殘兵推倒禁苑的西牆、逃到陝郡與高仙芝匯合。隨後他倆合計:

    一方面,叛軍士氣正盛、銳不可當,陝郡無險可依,在野戰中難以匹敵;

    另一方面,關中的門戶潼關無兵守衛,如果叛軍突入關中,京城長安可就危險了。

    於是,他們立即帶領所有兵馬退守潼關,及時將隨後趕到的叛軍擋在關外。隨後,各路援軍陸續趕到,局面暫時穩住。

    但問題往往出在內部。由於跟高仙芝不對付,監軍邊令誠隨後向李隆基告黑狀,說他倆養寇自重、挪用物資等等。李隆基勃然大怒,讓邊令誠帶著自己的手諭火速趕到潼關,臨陣處死了高仙芝與封常清。史書記載,當時的前線將士“皆大呼稱枉,其聲振地”。

    李隆基這麼做有雙重打算:一是殺將立威,二是想借機換上自己最相信的另一位將領——哥舒翰。這位時任河西、隴右節度使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屬於鐵桿親信,那時剛好因病在長安休養,而且他跟安祿山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用他來統領朝廷軍隊,那再合適不過了。

    接下來,哥舒翰抱病趕到潼關。由於各路援軍陸續抵達,加上高仙芝、封常清留下的部隊,此時潼關的兵馬已達18萬,對外號稱20萬。

    軍隊規模雖大,但問題也很突出:

    這些人馬是臨時拼湊而成,包括各鎮邊軍、中央禁軍、臨時募兵,都由各自的上司統領,互相之間並不對付;

    而統領全域性的哥舒翰雖然威望、戰功足以服人,但他那時久病未愈,就把大權委託給行軍司馬田良丘;

    但田良丘自認資歷、能力不夠,不敢擅自做主,於是就讓哥舒翰的副手王思禮掌管騎兵、李承光率領步兵,但這倆人互相抬槓,導致軍中組織混亂、號令不一;

    再加上哥舒翰的領軍作風向來是嚴刑峻法、不講人情,當初為了執行李隆基的命令,曾經犧牲了幾萬人打下石堡城。所以這些因素的疊加下,士卒們意志鬆懈、士氣低落,戰鬥力實在不怎麼樣。

    對於這些情況,哥舒翰本人也許心裡有數,於是他一連幾個月在潼關整頓軍隊,並沒有主動出擊。

    另一方面,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那時正聯手在河北抄叛軍的後路,僅僅嘉山一戰,他們就斬殺史思明率領的精銳叛軍四萬人;在東南方向,另一位狠人張巡則死死地把幾萬叛軍擋在淮水一線。

    也就是說,當時的安祿山三線受阻,所以一度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甚至還考慮退回范陽。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叛軍將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長安城裡的李隆基不幹了。他的考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敵我力量杜比懸殊。潼關的守軍規模驚人,而當時的安祿山一方在中原各條戰線四處分兵,每個方向的兵力都極為有限。據他收到的線報,潼關外駐紮在陝郡的叛軍崔乾祐一部僅有4000人。(但他不知道的是,這是安祿山為了吸引唐軍出關的疑兵之計)

    第二,他對哥舒翰也起了疑心。安祿山造反,打的是“誅奸臣楊國忠”的旗號,足以說明當時的楊國忠有多招人恨。連潼關的將士們都對他氣得牙癢癢,王思禮也勸哥舒翰誅殺楊國忠、鼓舞士氣。而探到風聲的楊國忠也不甘束手就擒,他派自己的親信杜乾運帶著一萬人駐紮灞上,名為御賊,實為防備哥舒翰。

    這麼一來,原本沒啥想法的哥舒翰急眼了,為了避免被楊國忠從背後捅刀子,他先上奏朝廷、請求統領灞上兵馬;隨後找了個理由把杜乾運砍了腦袋。這麼一來,楊國忠越發心虛,他以“哥舒翰有養寇自重之嫌、錯失戰機”為名,鼓動李隆基逼其出兵。

    第三,李隆基需要速勝立威。安祿山從一個邊境雜胡成長為統領三鎮的節度使,李隆基本人是頭號責任人。宰相張九齡、名將王忠嗣多年前就警告安祿山並非善類;隨後幾年,舉報安祿山圖謀不軌的資訊紛至沓來,但舉報人要麼被李隆基處死、要麼被押到范陽送死,導致再也沒人敢提這事。

    因此,當安祿山起兵後,李隆基臉上很是掛不住,他還裝模作樣地宣稱:自己在去年就想傳位給太子了,但當時想親自處理水災、旱災,給耽擱了;如今逆胡安祿山竟敢謀反,自己將御駕親征、讓太子監國,任務完成後,將高枕無憂地退居幕後、讓賢給兒子。

    當然,李隆基這番表態,只是迫於民怨沸騰所演的一齣戲,最終自然是不了了之。如今看似形勢好轉,又讓他再度燃起了信心。抱著急於挽回尊嚴、重樹威望的目的,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他連發多分詔書,強令哥舒翰出關滅敵,即使遠在河北的郭子儀、李光弼上書勸阻也無濟於事。

    於是,哥舒翰只能“撫膺慟哭,引兵出關”,他的18萬大軍落入了叛軍精心設計的陷阱,幾乎全軍覆沒,逃回潼關的僅有8000人。關中門戶大開,形勢徹底倒向了安祿山一方,本有希望在短期內平定的安史之亂,由此成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決定歷史走向的原因,往往就是這麼讓人無話可說。

  • 11 # 讀書悟道

    安祿山雖然肥胖,但跳起胡旋舞來卻能旋轉如陀螺。他在755年颳起的旋風舞,就差點將大唐帝國吹翻。

    01 漁陽鼙[pí]鼓

    漁陽就是現在的天津薊[jì] 縣,這座小城因在漁山之南而得名。唐玄宗一直認為,將安祿山駐軍在此是為他看守帝國的北大門,對付那些不安分的契丹和奚族,他根本沒想到安祿山這傢伙會調轉矛頭刺向他的大唐江山。

    意外,太意外了!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當安祿山起兵的戰報傳到唐玄宗耳朵裡時,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後對他的愛妃說:“愛妃呀,又有人告我那個祿兒造反了。”貴妃娘娘聽了,也是嫣然一笑,兩人心照不宣,都將此事當作一個笑話一笑了之。

    他們都沒想到,那漁陽敲響的鼙鼓,沒過多久就驚破了他們的《霓裳雨衣曲》。安祿山從起兵到洛陽淪陷,只用了短短的三十四天,叛亂來得如此措不及防,實際上源於安祿山的準備實在是太充分了。

    安祿山是唐營州柳城人,是一名出身低微的胡人,但此人善於無恥邀寵,趁著被唐玄宗和楊貴妃接見的機會,裝出一副憨態取悅於二人,不是大跳胡人舞,就是大拍馬屁,甚至恬不知恥的認了比他小很多的楊貴妃為義母,因而一步步成為皇帝的座上賓,並逐漸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唐天寶年間,安祿山一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統兵18萬,而當時唐朝邊地九鎮外加一個經略使,全國統兵也不過57萬。也就是說,安祿山一人就掌握著大唐三分之一的兵力,不能不說這對唐帝國是巨大的威脅。

    更為關鍵的是,安祿山利用自己“雙料胡人”的身份,集結起本族的粟特商貿人,而這些人長期在大唐各地經商,虜獲了龐大的財富,這些財富最後也流入了安祿山的大本營,為他發動叛亂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後盾。

    漁陽是范陽與平盧之間的必經之地,魏武帝攻打烏桓,唐太宗東征高麗都從這裡經過。安祿山也把漁陽視為叛唐的策源地,他在漁陽縣境內的黃崖關長城一帶也設立了據點,屯兵六萬,由其義子統領,成為起兵叛唐的虎狼之師。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率領著一支由同羅、奚族、契丹、室韋等通古斯系少數民族為主的多民族混編部隊,號稱二十萬(實際十五萬),以“剿滅國賊楊國忠”為名,在華北地區舉起了反叛的大旗。

    杜甫有詩云:“漁陽突騎猶精銳,赫赫雍王都節制。”,李白早在安史之亂前就寫下了一首《北風行》:“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由此控訴安祿山統治的北方一片黑暗。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亦寫下:“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

    然而唐玄宗在叛亂髮生七天後,才醒悟過來,原來安祿山真的造反了。但楊國忠的一番話很快又讓他鎮定了下來。“安祿山一個人掀不起什麼風浪,其他人不會響應的。用不了幾天,他的腦袋就會被快遞過來,叛亂即可平。”

    於是,唐玄宗就在這樣的思想下,經歷著一輪又一輪的失敗,唐朝因此而走向衰落,那些戰場上失利的大將還不得不為這場失敗買單,比如高仙芝和封常清。

    02 高仙芝與封常清

    封常清是由高仙芝一手提拔起來的,然而二人卻先後成為大唐的祭品,作為替罪羊被殺,他們的死直接導致了潼關失守,長安淪陷。

    封常清自幼父母雙亡,被流放到安西的外祖父養大。他常目睹高仙芝出巡遊威風凜凜,因而產生了想要投靠高仙芝的想法。

    高仙芝是高麗人,相貌俊美、勇武善戰,根本看不上身材瘦小,眼斜腳跛的封常清,於是便以隨從名額已滿為由拒絕了他。

    不料封常清一連十幾天天天來高府門前站崗,最終高仙芝被打動,收下了封常清,讓他做了隨從兼幕僚。幾年下來,封常清用時間證明了自己的才能,高仙芝也對他刮目相看。

    天寶六載(747年),時任安西副都護的高仙芝遠涉千里,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冰川,攻破吐蕃重鎮連雲堡,滅掉了投靠吐蕃的小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吉爾吉特一帶),震動西域七十二國,被阿拉伯史家稱為“山地之王”。

    後來封常清代替高仙芝出任安西節度使,於天寶十二載(753年)跋涉數月,千里奔襲,滅掉了大勃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因此,高、封二人都稱得上是玄宗時代赫赫有名的戰將。

    安史之亂髮生時,封常清來京朝見,於是,唐玄宗便與他商討起了討賊方略。曾經橫掃西域的封常清,其實當時並不真正瞭解安祿山的實力,於是誇下海口,說:“只因天下承平日久,百姓才會一聞反賊風聲就驚恐不已。然而事情有逆有順,形勢有變有常,臣請開啟府庫,招募勇士,躍馬揚鞭北渡黃河,計日取逆胡之首級獻於闕下。”

    唐玄宗聽了甚是欣慰,之後在半個月內設下三道防線。第一道由河南節度使張介然率軍一萬陣守陳留(今河南開封);第二道由封常清作為新任范陽、平盧節度使守洛陽,就地募兵六萬;第三道由高仙芝以兵馬副元帥身份守陝郡(今河南陝縣),兵力五萬。

    有此三道防線,再加兩位親密戰友共同奮戰,安祿山應該囂張不到哪裡去。然而很快唐玄宗就被打臉了。

    高仙芝在十二月剛離開長安,五天後陳留就失守了。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剛到任沒幾天,叛軍就已渡河而來。中原地區承平日久,幾代人都未經歷過戰爭,諸郡開啟軍械庫才發現軍械早已朽壞,沒有兵器計程車兵只能手持木棍迎戰。這樣的作戰狀態,陳留失守也不意外。就這樣,第一道防線破。

    拿下陳留後,安祿山引兵西進,兵鋒直指滎陽郡(今河南鄭州)。滎陽太守崔無詖[bì]雖據城抵抗,但敵不過叛軍的來勢兇猛,十二月初八,滎陽郡失守,叛軍距東都洛陽270公里。

    滎陽陷落後,安祿山以鐵騎作為前峰發起對洛陽的進攻,鎮守洛陽的封常清不淡定了。他就地招募的臨時士兵都是些未經訓練的市井之徒、無業遊民,又沒有兵器,根本無法抵擋來勢洶洶的叛軍。

    一戰下來,唐軍大敗;二戰於葵園(今河南洛陽市市郊),再敗;十二月十二,安祿山的大軍從四面八方趕來,這日大雪紛飛,叛軍卻勢如破竹,鮮血將雪地染成一片殷紅,封常清邊戰邊退,退至都亭驛大敗,退守東城宣仁門又敗。

    連敗之後,封常清從提象門奔出,推倒牆壁才逃出洛陽城,之後率殘兵西奔陝郡,至此,東都洛陽淪陷,距安祿山起兵不過短短的34天。就這樣,第二道防線破。

    東都洛陽陷落後,封常清才從睡夢中驚醒,我的乖乖!原來叛軍這麼強大!待他退至陝郡,與高仙芝匯合後,兩人依據當前戰局,終於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那就是放棄陝郡,據守潼關,確保長安的安全。就這樣,第三道防線不戰自破。

    然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在帝國的危急時刻,大唐帝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三道防線被破後,臨汝、弘農、濟陰、濮陽等郡紛紛投降叛軍,朝野震動。為鼓舞勢氣,唐玄宗決定御駕親征,並下詔由太子李亨監國。這讓楊國忠大為驚駭,因為他與李亨關係並不好,甚至協同李林甫一起謀害過李亨。

    如若李亨當政,一定不會放過楊國忠,於是楊國忠發動他的姐妹後援團對唐玄宗發起了遊說,最終說服唐玄宗打消了親征的念頭。這樣一來,帝國也就失去了一次自救的機會。

    除了在帝國內的政治鬥爭,在戰場上也在進行著一場內訌,監軍邊令誠與高仙芝、封常清之間的個人恩怨也在上演著。唐朝實行宦官監軍制度,邊令誠就是唐玄宗派到高仙芝身邊的監軍。

    作為一名宦官,自然不懂軍事,但邊令誠偏偏喜歡仗著他的身份頤指氣使,甚至向高仙芝明目張膽的索賄,身經百戰的高仙芝自然不把他放在眼裡,對於他的無理要求更是不予理會。

    這樣一來,高仙芝自然也就得罪了邊令誠。於是,邊令誠藉著封常清戰敗和高仙芝的戰略轉移為由,在向唐玄宗的奏報中故意誇大封、高二人在前線的失利。

    圖為天寶末年在邊疆設定的九個節度使與一經略使

    70多歲的唐玄宗寧願相信奸佞小人的妄言,也不願接見封常清三次派來陳述戰況的使者,最終以“失律喪師”為名,令邊令誠於潼關處斬高仙芝和封常清。

    封常清聽到聖旨後,不禁嘆道:“討逆無效,死乃甘心!”,並在臨死之時呈上遺表,他在遺表中寫道:“臣死之後,望陛下不可輕視此賊,勿忘臣言。”

    封常清死後,高仙芝看著昔日戰友的屍體,悲憤地說:“我遇敵而退,確實有罪,死也應該;但說我偷盜軍糧及賜物,則全是誣陷我也。”

    說完他回頭對著部下說:“我如有罪,你們可以說;我若無罪,你們就喊冤枉!”,結果士兵們齊聲大喊冤枉,喊聲震天。

    高仙芝再看看封常清的屍體,說:“封二,你從卑微至顯赫,乃我提拔你做了副手,又代替我做節度使,今日又一同死於此地,豈非命呼!”,之後從容授斬。

    就這樣,帝國又失去了一次自救的機會。

    高仙芝、封常清案影響深遠,就唐代而言,它開啟了宦官干政左右朝局的禍端。就歷史而言,同樣的錯誤明代是高峰期。

    高仙芝、封常清死後,誰能成為接盤俠,唐玄宗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哥舒翰。

    03 潼關保衛戰:哥舒翰敗給了一場陰謀

    哥舒翰跟安祿山、高仙芝一樣,都是番將,只不過三人的族別不同,安祿山是粟特,高仙芝是高麗,哥舒翰則屬於西突厥的分支突騎施,他們以部落名“哥舒”為氏。

    唐玄很器重安祿山,讓其節制東北三鎮。而楊國忠與安祿山兩人有矛盾,對此楊國忠很是不安,因此,楊就安排了哥舒翰節制西北。安祿山封東平郡王,哥舒翰就封了西平郡王。可以說,哥舒翰實際是楊國忠手裡用來節制安祿山的一張牌。

    正因如此,哥舒翰與安祿山也是矛盾重重。唐玄宗為了緩和他們二人之間的緊關係,甚至親自出面調停過。

    玄宗讓高力士設宴款待二人,酒過三巡後,安祿山為表示親切,就對哥舒翰說,我父是東胡人、母親是突厥人,而你父是突厥人、母是東胡人,咱們血統一樣,為何不能成為好友呢?

    哥舒翰聽了,就回說,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老哥如果願意與我親近,我又怎敢不誠心呢?

    接下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安祿山聽了哥舒翰的這番話,他以為哥舒翰在諷刺他,因為“狐”與“胡”同音。於是,安祿山也毫不客氣的回敬了他,跳起來大罵哥舒翰是突厥狗。最終雙方不僅關係沒有緩和,反而積怨更深了。

    在種種積怨之下,哥舒翰成了安祿山的死對頭,再加上哥舒翰又是昌河西、隴右節度使,兼西北兩大軍鎮,曾於天寶八載(749年)攻破石堡城,大破吐蕃,可以說威名顯赫。

    因此,經過綜合考慮之後,唐玄宗啟用哥舒翰為新的統帥,擁兵二十萬,鎮守潼關。但是,當時的哥舒翰身體狀況很糟糕,當他得知玄宗要啟用知己時,便以老病為由極力推辭,然玄宗不許,哥舒翰只好硬著頭皮於十二月二十三率軍趕赴潼關。

    天寶十五年間的河北攻防圖

    唐玄宗親自在興慶宮勤政樓為哥舒翰送行,百官則行至郊外餞行,旌旗綿延兩百里,十分壯觀。

    但無論如何任用一個病人作為潼關保衛戰的總指揮,總是有點不踏實的感覺。但匪夷所思的是,這名病患老將居然寶刀不老。在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十天後,哥舒翰居然擊退了進犯潼關的安祿山次子安慶緒,好歹算是為唐帝國打了一劑強心針,然而更殘酷的政治鬥爭也在前方不遠處等著他。

    當哥舒翰被賦予潼關總指揮,擁兵20萬後,權力的制衡自然形成,他也就站到了楊國忠的對立面,曾經的隊友變成了敵人,楊國忠對他的防備也連連升級。

    特別是在哥舒翰因個人原因利用玄宗之威斬殺了安思順之後,楊國忠就更怕了。再加上當時朝野上下一致認為,正是楊國忠的驕縱跋扈才招致了安祿山的叛亂,朝中不少人對他恨得咬牙切齒。

    靈寶之戰線路圖

    駐守潼關的王思禮甚至向哥舒翰提議,以清君側為名率精銳之師回京把楊國忠斬殺了,安祿山也就失去了進兵的藉口。但哥舒翰還沒有老糊塗,如若照此做,那造反的就不是安祿山,而是他哥舒翰了。

    哥舒翰雖然否決了王思禮的提議,但風聲還是傳到了楊國忠耳朵裡。為了防備哥舒翰,他向玄宗提儀,京師空虛,可以招募三千監牧於宮中訓練,並招募萬人屯於灞上,交由他的心腹杜乾運統領。

    這批人雖然在名義上是作為朝廷的後備軍,防禦安祿山,實際上是楊國忠為了防備哥舒翰而準備的。身經百戰的哥舒翰,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疑心楊國忠要對他不利,於是也上疏玄宗,要求把灞上的軍隊劃歸潼關統一指揮。

    天寶大事件

    唐玄宗不明就裡,馬上就同意了。隨後哥舒翰又以商討軍情為由,將杜乾運召至潼關給殺了。至此,楊國忠與哥舒翰的矛盾已不可調和。

    哥舒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擺平了楊國忠設定的障礙,這讓楊國忠更加恐懼,於是,為了制服哥舒翰,他想到了安祿山。此時此刻,也只有安祿山才能擺平哥舒翰。這個主意打定之後,他就頻繁鼓動玄宗,讓哥舒翰出關迎敵,將其往死路上推,讓他們二人在潼關之外決一死戰。

    在平息叛軍的思想上,哥舒翰與高、封二人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們認為,反賊遠道而來,利在速戰,而潼關險要,利在堅守,勿輕出關,計之上也。

    從天寶十四載十二月下旬到次年五月底,唐軍依靠潼關天險,堅守不出,令叛軍無法前進一步。安祿山對此苦惱不迭,進退兩難,雙方形成僵持之局。

    但是唐玄宗求勝心切,急於收復洛陽,一雪失地之恥。於是,對於楊國忠的建議也十分認可。與此同時,安祿山也不願看到戰爭一直處於膠著狀態,因為天下大勢也已經發生了變化。

    安祿山起兵後曾經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但經過半年的征戰,戰場形勢也發生了變化。由郭子儀和李光弼統帥的大唐政府軍在黃河以北頻頻告捷,淪陷區人民也進行了敵後抗戰。而安祿山的死黨史思明卻被困在范陽,不敢南下,范陽與洛陽的通道也被切斷了。

    很明顯形勢的變化對安祿山非常不利,救援河北吧,等於放棄東都;進攻長安,又忌憚於潼關之險;留守洛陽吧,他這個大燕國皇帝一點安全感也沒有,感覺項上人頭隨時會搬家。

    為了扭轉不利局面,有人給他獻上了調虎離山之計。哥舒翰不是死守潼關不出嗎,只要讓他離了潼關,那就好辦了。

    很快唐玄宗就收到了這樣的密報,說駐守在陝郡的燕將崔乾佑兵力不足四千,而且全是老弱病殘,戒備鬆懈,根本不堪一擊。

    當這個煙幕彈釋放出來的時候,哥舒翰當然知道這是一個騙局。但是唐玄宗並不這樣認為,下令哥舒翰立即出潼關,進兵陝郡,意圖收復洛陽。

    儘管哥舒翰上書給玄宗解釋此中意味,郭子儀和李光弼也上奏表勸阻,說哥舒翰老病昏耄,守關有餘,出戰不足。一旦哥舒翰離開潼關,剩下的那幫烏合之眾根本不足以與敵軍抗衡。只要哥舒翰守住潼關,按照他們的計劃,擊破安祿山指日可待。若潼關出師,有戰必敗。到那時京師不守,天下之亂就很難平定了。

    但是這些話玄宗統統聽不進去,再加上楊國忠在他耳旁不斷地煽風點火,一心要治哥舒翰於死地,將國家利益置於一邊,落個被亂刀砍死的結局還是便宜他了。

    唐玄宗和楊國忠,君相二人鐵了心把哥舒翰往火坑裡推,可悲的哥舒翰大哭一場後,於六月初四引兵出關,四天後與叛軍會戰於靈寶西原,史稱靈寶之戰。

    戰爭極為慘烈,哥舒翰的部隊幾乎從一開始,就毫無懸念地進入了叛軍的伏擊圈,對方則猶如貓捉耗子一般,將這位老將玩弄於股掌之上。其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哥舒翰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而哥舒翰本人最後投降了安祿山,一年多之後,被安慶緒殺害。

    潼關在靈寶會戰的第二天就落入了敵手,從潼關到長安沿途的守將和兵勇也如鳥獸散,河東、華陰、上洛、等郡紛紛棄城而逃。

    自安祿山反叛之後,唐朝便恢復了從潼關到長安的烽火,每隔30裡高一烽臺,每當夜幕降臨,潼關放火一炬,站站傳遞,長安見此烽火,便知前線太平無事,因此稱為“平安火”。

    但到了六月初九這天晚上,夜空一片漆黑,平安火遲遲不至,唐玄宗恐懼萬分,潼關破,長安陷落也就不遠了。

    公元756年六月十三凌晨,唐玄宗西逃,六月十四日行至馬嵬驛,楊貴妃楊國忠被殺,玄宗與太子李亨就此分道揚鑣,唐玄宗的時代在這場離亂中結束了,唐朝的輝煌落幕了,中國歷史即將進入下一個紛亂的時代:五代十國。

    綜上所述,唐玄宗不斷催促哥舒翰出戰,有他個人急於雪恥的因素,也有佞臣楊國忠從中作梗的原因。哥舒翰為了不陷入不忠不義的境地,只好忍辱負重,凜然赴死。

  • 12 # 四川達州人

    因為唐玄宗需要最快的勝利。

    哥舒翰軍雖有12部近20萬,但派系非常複雜,哥舒翰自身有病,很難管理,所以採取堅守策略。

    當時,局勢對唐皇朝有利,安祿山叛亂之後遭到各地抵抗,進展緩慢,安祿山甚至有退兵回去的想法。郭子儀李光弼等部也在迂迴攻克常山等地,這些將領都上書唐玄宗,贊同堅守潼關。

    可是楊國忠很害怕。安祿山以清君側名義造反,口號就是殺楊國忠。當時有人建議哥舒翰派兵3萬回京殺楊國忠,哥舒翰有顧慮。訊息洩露後楊國忠不斷小動作甚至組建1.3萬軍隊,哥舒翰怕楊國忠對自己不利,請唐玄宗下令調兵給自己再殺了統兵的楊國忠親信杜乾運。楊國忠自然更加恐懼,不斷在唐玄宗面前吹噓,希望哥舒翰兵敗或兩敗俱傷。

    叛軍此時在潼關前布4000弱兵,結果哥舒翰沒有上當,但唐玄宗派去觀察的人上當了。唐玄宗就不斷派使者,催促命令哥舒翰與叛軍決戰。

    核心因素是,此時唐玄宗皇位不穩。因為之前無數人舉報安祿山謀反,唐玄宗不是殺了就是送到范陽去給安祿山殺。安祿山叛亂之後,政治上被打臉的唐玄宗需要儘快平定叛亂以坐穩皇位。

    靈寶之戰:756年6月4日,哥舒翰大哭後出兵,4天即潰敗,只逃回8000。敗退後預備堅守潼關的哥舒翰,也被手下番軍捆綁送給了叛軍。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基本的軍事道理沒有得到貫徹,唐玄宗判斷失誤,被楊國忠誤導,違背常識插手指揮,強迫哥舒翰出兵,這是李唐的劫難。此戰後,唐朝衰落已是必然。

    我們無法假設:再堅守潼關三個月,安祿山必然崩潰。繁華佔全國近四成的關中若能儲存,哪還會有什麼藩鎮割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炸雞腿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