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是的,唐朝設立中書門下,意味著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

    開元十一年設立中書門下作為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的標誌。

    很多人出於這樣的疑惑,不過是把政事堂改名中書門下,何由能成為一個政治制度終結的標誌呢?實際上,看到《資治通鑑》的原文就可以發現並非如此:“是歲,張說奏改政事堂曰中書門下,列五房於其後,分掌庶政。”換言之,開元十一年改名中書門下背後還包括一整套機構的設立,而正是這種機構的設立,中書門下為首的新中樞機構能夠逐漸取代三省,三省不可遏制地成為閒散之地。新的運轉方式與三省制迥然不同,這使得後世雖常有恢復三省制的呼聲,卻已是積重難返,無力改變。北宋神宗的官制改革只有“三省制”之名,難有“三省制”之實。三省制在盛唐之後走向終結是九十年代以來學者們的共識。

    那麼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呢?

    眾所周知,三省制是一套由中書省、門下省與尚書省互相配合、互相牽制並共同構成宰相職權的系統,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套系統的重心經歷了從尚書—門下—中書的轉移。

    隋初,中書省(時稱內史省)、門下省從皇帝秘書機構提升為宰相機構,但一時也難以與魏晉南北朝以來被稱為“天下綱紀之地”的尚書省相抗衡(此處有補充,詳見越石暮年扶風賦、明月照長安的評論),但此時尚書令已經因為位高權重受到皇帝忌憚,不輕易授予,到了貞觀年間成為虛設,副長官左右僕射代行其職,卻又因下屬左右丞職權擴張、六部逐漸獨立等原因逐漸職掌減輕,尚書省最終轉變為執行機關。

    而從貞觀末年開始,中書省由於親近皇帝而地位上升。大家可能早已習慣一個個皇帝秘書性質濃厚的官職逐漸掌握大權,但是真正使中書省獲得主導地位並由此衍生出中書門下機構的卻是高宗武則天時期日漸顯露的使職差遣制度。

    (1)奏狀成為主體文書與中書省地位提升

    高宗武則天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恢復,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府兵制度逐漸瓦解,地方治理的難度不斷上升,可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統治者卻將其歸因為吏治腐敗,於是從中央派遣近臣監督、協助,最終演變為取而代之。

    近臣直隸皇帝或宰相,彙報工作採用的文書是奏狀,直接由中書省進呈皇帝,而不必經過門下。隨著使職差遣不斷髮展並漸漸形成體系,奏狀取代奏抄成為政務執行的主體文書,負責侍奉進奏的中書省也日趨貴重,到高宗中期,中書令已儼然首相姿態。當永淳二年裴炎受遺命輔政時,他將原本設在門下省的政事堂遷到中書省,中書省從而獲得了在政事堂的主導地位,三省長官平等格局也被打破。

    (2)集體宰相制度與政事堂裁決庶務

    從貞觀年間開始出現“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參與政事堂會議的集體宰相制度,到開元以後,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兼任六部尚書的情況變得普遍,三省在國家政務裁決中的分工越來越模糊,以中書省為首的政事堂逐漸改變了原來作為宰相議事之所的性質,開始大量裁決庶務,本來以僕射兼中書、門下之職者皆“午前決朝政,午後決省事”,開元之後尚書省官員拜相後不回本省辦公,於政事堂決本司事。政事堂因而掌握政務,並且逐步走向實體化。

    (3)將使職體系歸屬宰相機關與中書五房的建立

    使職本是皇帝的特派人員,他們一方面侵奪了許多原屬六部九卿的權力,另一方面由於均田制與府兵制的崩潰,度支、節度等使職設立也是救戶部、兵部不合時宜之弊。這些機構顯然是在原本三省六部的體制之外,隨著使職的不斷設定與完善,歸屬關係也亟須建立。因此,開元十一年設立中書五房,分掌庶政,將使職體系歸屬中書門下宰相機構的統一領導,各系統的使司與使職化的部司寺監機構都直接向中書門下彙報政務,中書門下成為最高行政機關。

    以上我簡單勾勒了唐代中樞機構從三省到中書門下的變遷,既然已經明顯看到以三省為核心與以中書門下為核心的中樞機構運轉存在巨大差異,那為什麼我還是說不能斷言開元十一年設立中書門下能否作為三省制終結的標誌呢?這是因為事實上,在開元十一年設立中書門下之後,三省在相當長的時間中還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是這種作用是圍繞中書門下這個核心展開的:

    (1)中書舍人具有起草制敕的職權,卻很遲才從中書省獨立出來。

    (2)門下省給事中具有封駁制敕的職權。

    (3)制敕的簽署仍按照過去的程式,敕旨需要“中書令宣,中書侍郎奉,中書舍人行”,門下省簽署,以及保留尚書都省的都事受和左司郎中付。

    (4)中書門下五房的吏員多由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僚佐兼任。

    但是毫無疑問,三省六部制在新形勢的衝擊下逐步走向終結,而中書門下為首的新中樞系統則為五代宋所繼承。

    另外,為了圍繞三省六部制的終結敘述,我省略了唐代中樞機構變遷中的許多側面,如武則天掌權之初引用北門學士,玄宗給予高力士“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的權力,這分別是中晚唐曾叱吒風雲的翰林學士與樞密使的前身(袁剛甚至把中書門下、樞密使、翰林學士作為新中樞的“三巨頭”)。

    “過於精確化、條理性的描述,往往會遮蔽歷史本身所具有的複雜性。”如果行文中使人產生了一切變化都醞釀著中書門下的出現的感覺,這是我所不願看到的。

  • 2 # 小白與王的對決

    玄宗後,起草詔敕權為翰林院士分割,尚書省各部的職權,在安史之亂葉被各使職所瓜分,到唐中葉後,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

    這一個方面就是反應了中央集權特別是皇權的加強。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其實僅是皇權加強道路上的一個小變數而已,等到中原政權站穩腳跟勢必要加強專制,而三省六部看似民主完美的的行政制度體系,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沒有一個強力有效地後盾做保障。

    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反映的另一個方面是三省制本身就有太多的缺陷,中後期大量的使職出現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尚書令位高權大,自隋以來,基本不設。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職,故此後,唐朝不再授人以尚書令之職。左、右僕射代領尚書省事,亦職為宰相。

    唐太宗在貞觀年間常以品位較低的官員同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加以“參知政事”、“參預朝政”、“參議得失”等名號,執行相職。以後又出現“同中書門下三品(簡稱同三品、一度改稱同二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等宰相名號。

    從唐太宗開始的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範圍擴大了,已不限於三省長官;宰相成員增多,既便於集思廣益,又使之互相牽制,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這樣,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防止了皇帝大權旁落。

  • 3 # 一庫一庫君

    提起三省六部制不得不提起隋,它始於隋朝一直到清末。唐朝完善,後期的唐也就是安史之亂以後。中後期的唐廣封節度使造成了潘鎮林立的混亂局面,地方官員開始掌握實權。

    雖然是這樣的局面,但是早期這些節度使還不敢亂來。所以三省六部制還是基本的政治體制,並不是不管用了。但是這些節度使享有繼承權,傳位以後啊變的不老實了,能力強的就把能力弱的吃掉這也造成了後來五代十國如此混亂的局面。

    三省六部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唐朝,宋朝繼承發展,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清末。

  • 4 # 愛好歷史的小學生

    說白了就是皇權和相權的較量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尚書令位高權大,自隋以來,基本不設。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職,故此後,唐朝不再授人以尚書令之職。左、右僕射代領尚書省事,亦職為宰相。

    唐太宗在貞觀年間常以品位較低的官員同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加以“參知政事”、“參預朝政”、“參議得失”等名號,執行相職。以後又出現“同中書門下三品(簡稱同三品、一度改稱同二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等宰相名號。

    從唐太宗開始的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範圍擴大了,已不限於三省長官;宰相成員增多,既便於集思廣益,又使之互相牽制,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這樣,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防止了皇帝大權旁落。

  • 5 # 暮城煙雨遙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其實早在貞觀年間起,分工就已經不明確了。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設定“同中書門下”的官職後,就標誌著這一制度“名存而實亡”了。

    一、三省六部的職能

    唐朝沿襲漢朝、隋朝的舊制,並進行了一些改良。最初,朝廷的管理機構名叫“三省六部”。三省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由三省統轄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來進行國家的管理。而這三省之中,“中書”與“門下”原來是制衡“尚書省”的。

    三省具體的職責範圍,大致是這樣(不完全一致):

    中書省——國家智庫。

    尚書省——負責行政管理。

    門下省——稽核、蓋章等。門下省設給事中,兼有“封駁制敕”的權力,相當於低配版“明代言官”。

    那麼,這三省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呢?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斷,在最初的設計當中,唐朝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大概是這樣:

    第一步,地方彙總需要批覆的事務,分成六個方面透過朝廷的“六部”,交給“尚書省”。

    第二步,“尚書省”拿到彙總資料後,給出初步處理意見,交給“門下省”。

    第三步,“門下省”認為手續完備,符合上報的條件,就蓋個章,再上報給皇帝。

    第四步,普通事務,皇帝直接簽字發回“門下省”。重大事務,由於皇帝本身不是專家,看到報告後,就請出“中書省”的“專家智囊團”來參議,得到一個結果。

    第五步,皇帝把結果交回“門下省”。

    第六步,“門下省”拿到處理結果之後,再蓋一個章,以“紅標頭檔案”的方式通知“尚書省”。

    第七步:“尚書省”再下發到六部去執行。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過程,手續非常之複雜,效率奇低!所以,事實上從貞觀年間開始。國家的智囊團“中書省”,就時常越過“門下省”,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了。

    二、三省六部的混亂

    由於“中書省”經常越過“門下省”辦事,到了後期,“門下省”其實已經就是形同虛設了,而“尚書令”的“相權”也被架空了。所以,後來就出現了一個叫“同中書門下”的新機構。這等於把“中書”和“門下”兩個機構合併為一,並且權力正式凌駕於尚書之上。按《資治通鑑》的說法,這個機構大約出現在開元十一年前後。

    由於在唐朝的時候,“尚書省”的副職,叫做尚書左(右)僕射,官級是從二品。皇帝為了制衡尚書令,經常安排人擔任“同中書門下從二品”的官員。後來到了名將李靖擔任宰相的時候,有一次他想辭官,皇帝又專門給他設定了一個叫“平章事”的職務,這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來歷。這一稱謂,往後就成為了宰相的專稱。

    整個唐朝,越往後期,皇權管理越是集中。到安史之亂前後,盛唐與邊境少數民族經常爆發戰爭,最後又到藩鎮割據。朝廷再用繁複臃腫的機構來辦事,就顯得非常不便利了。於是到了唐朝中葉以後,“中書省”的那些要員們,就經常身兼著六部尚書的職責。而“門下省”的官吏,又跑到“中書省”裡去兼職。三省本身混亂不出奇,就連六部,都與三省分不清了。

    值得一提的是:“門下省”原來設定有“給事中”一職,他們本來是肩負著審查行政命令是否違背朝廷精神和原則的職責。假如由上面發下來的命令,違背了某些朝廷精神和原則,只要它在草創階段,他們都可以及時阻止檔案的下發。

    但是後來,“中書”與“門下”的合併,“門下省”給事中拿到的檔案,就是本部門自己的決議,這就完全起不到監督的作用了!

  • 6 # 淡淡風悠悠史

    三省六部制原為隋文帝創立,唐建立後沿用,但在唐中設立了中書門下,作為新中樞系統,加強皇權集中,極大削弱了三省六部的職權,也就是說三生六部制在唐中葉後名存實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二胡揉弦和慢長弓同時練習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