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克觀察
-
2 # 麵包財經
福布斯的資料不見得是準確的。按照世界銀行資料顯示,2016年印度GDP為2.26萬億美元,英國GDP為2.62萬億美元,印度是不如英國的。
不過我們還是來看看《福布斯》是怎麼說的。根據福布斯資料顯示,2016年英國GDP為1.87萬億英磅,換算成美元為2.29萬億美元;2016年印度GDP為153萬億印度盧比,換算成美元為2.3萬億。印度GDP超過英國,排在美中日德之後,世界第五大國。
印度是怎麼超過英國的?
但是,這裡面水分極大。先說英國,因為國際上GDP排名是按照美元計算,所以匯率會是影響GDP的因素之一。英國2016年脫歐,英鎊連跌,2016年全年英鎊貶值了約20%。那換算成美元,GDP直接少了五分之一。
印度方面千方百計一直想“上位”,2015年初,印度調整了GDP的計算方式,計算GDP的基準年份從2005年移至2012年,生產成本計價改為市場計價。反正就是按照這種方式統計的印度GDP就是比以前高。
印度為什麼一定會超過英國?
但是印度的GDP將來一定會超過英國,乃至日本和德國,甚至與中美進行競爭。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就兩個基礎因素:國土和人口。中國在過去那麼多個世紀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就是因為地盤大,人口多,資源多。
當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創新模式,一種是規模模式。像英國、日本、德國這種面積狹小的國家,就只能走創新模式,發展高科技,GDP才能強大起來。像日本,按美元計價的GDP連續20年沒有動過,被很多人開玩笑稱“日本失去的20年”。這是不對的,因為日本在20年前GDP就已經達到一個瓶頸了,做不上去了。日本的領土約是中國的4%,人口約是中國的十分之一。2016年GDP是4.38萬億美元,是中國的40%,人均GDP是中國的4.5倍。你再想想,20年前日本就是這樣了,中國那時候才是什麼水平。
印度能不能超過中美,世界第一?
既然國土面積和人口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那麼未來按GDP來說,中國和印度絕對是排在前兩位的國家。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家間任何技術上的差距是無限趨近。而中國、印度、美國這幾個國土大國,就能夠一直走規模模式,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之前被蘇聯、日本、德國挑戰卻穩如泰山,就是因為這些國家(蘇聯東部多凍土,難開發)的地盤和人口遠遠少於美國。
但是中國和印度不同,地盤不小,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而且技術上又一直在追趕美國。這兩個國家只要人均GDP達到美國的1/4,整體經濟體量GDP就能超過美國。
過去印度經濟一直髮展不起來,有一個極大的阻礙:印度是一個城邦制的國家,各個邦政府不怎麼聽印度中央政府的,把這個邦貨物運到那個邦需要交稅。腐敗也很嚴重。現在印度上臺了一個特別強勢的領導人莫迪,進行稅務改革,廢鈔打擊腐敗,中央集權。經濟領域,提出“印度製造”,要到我這賣東西必須在我這裡建廠,印度經濟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發展期。
而且,與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同,印度一直沒有限制過人口,現在人口結構仍以青年為主,這就是人力資源。也許十幾年之後,經濟體量世界第一就看中國和印度。
-
3 # 版圖說
印度不過是人口規模太大並且開啟國門參與國際分工罷,取得這點成績沒什麼技術含量,何況這還是注水至少一倍的GDP,後面他每一步都寸步難行,不崩潰就是最好的前景。
在世界經濟逐漸走進中國主導的時代,莫迪拒絕一帶一路是自絕於時代發展的行為。莫迪的小算盤是讓中國的步伐多點阻礙,讓印度避免被納入中國經濟的迴圈體系甚至是被控制,以及討得美日歐的歡心爭取更大的援助支援。問題是你印度能對中中國產生多大阻礙,特別是美日歐的援助能比與中國合作的所得更多?現在非洲的前景都比印度好了,人口11億的非洲已經趕超人口13億多的印度,GDP都是2.2萬億美元,人均則總體超越,原因何在?因為中國!因為大勢所至!
2016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2564億美元,與2005年的中國22576億美元GDP幾乎完全一樣!那麼對比這兩個總值的構成就很有意思了。
——農業:中國2799億美元佔12.4%,印度3046億美元佔13.5%,印度略高。但實際產出,糧食中國是印度的近2倍,肉類為8倍,水產品近5倍,蔬菜近4倍,水果2倍,棉花兩國持平,油料中國的略少,唯有糖類是印度的0.4倍。GDP為何如此,大家自己想。(印度人均糧食70年來幾乎未見增,一直達不到中國49年的水平)
——工業:2005年中國超過1萬億美元佔比47%(2016為45000億),2016年印度3200億美元佔14.4%。煤炭、粗鋼、水泥、有色金屬等基礎工業品的產量,中國是印度的最少3倍,化肥、乙烯則是1.2倍;電子類,整體至少10倍以上,印度基本就是中日韓的廉價組裝廠,甚至連越南、泰國、墨西哥等都不如;汽車業還好才1.3倍,但基礎設施方面,無論是新增還是存量,中印甚至沒有比較的意義了。
從工業的角度,印度GDP的含水量有多高可想而知,因為這是實打實的硬指標!再強調一次,這都是中國的2005年比印度2016年。
——服務業:印度佔比高達72%,比日本還高,2016年達1.6萬億美元,是中國2005年2倍。
印度劃分四大部分:酒店及貿易服務業、金融類服務業、社會服務業以及建築業,佔GDP比重分別為:25.3%、20.8%、17.1%、8.9%。
建築業印度2000億美元,中國1600億,但商品房銷售印度不到30萬套,中國則600多萬套。因為中國農民自建的住房不計,印度則把貧民窟、馬路邊等貧民用竹竿、塑膠布搭起來的窩棚都算做建築業GDP,所以中國不如印度。
社會服務業,中國不統計個體經濟,印度則是包括了路邊小攤販、人力車伕等創造的服務業“GDP”超過其工業創造的真正GDP,高達3800億美元。
金融類服務業在印度佔比高達20%,美國佔比僅為7%,因為把股市的市值增長算做GDP為印度GDP做了傑出貢獻。
酒店及貿易服務業(這歸類很奇葩),在印度佔比最高有5600億美元,其中IT服務外包有900億。但印度可不是IT或軟體業大國,“2016全球軟體百強企業排行榜”沒有一家印度企業,其IT業(硬體+軟體+服務含外包)總產值僅1500億美元,而2016年中國IT業總產值超過了2萬億美元。
看過印度與中國GDP構成的區別,你就更明白為什麼同樣是資料蹭蹭往上竄,老美他們對中國是怕,對印度卻是誇。
-
4 # 洪鐘財經
按照IMF的資料,2016年英國經濟總量並沒有被印度超越。但按照現在兩國經濟增長速度,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
-
5 # 錦繡中源
不僅僅是2016年,2017年印度的經濟總量都沒有超過英國。首先我們先看看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印度和英國的經濟資料。2016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為2256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而英國經濟總量為2629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2016年一個的經濟總量比印度高出3728億美元。2017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為2439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而英國的經濟總量為2565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2017年英國的經濟總量比印度高出1261億美元。所以印度的GDP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超過英國。
印度GDP2016年超過英國的說法是出自《福布斯》的資料,根據福布斯資料顯示,2016年英國GDP為1.87萬億英磅,換算成美元為2.29萬億美元;2016年印度GDP為153萬億印度盧比,換算成美元為2.3萬億。所以得出印度的GDP在2016年首超英國的結論。因為受到英國脫歐的影響,英國貨幣——英鎊在2016年出現大幅貶值,所以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英國的GDP確實低於印度,但是一國每年的經濟總量換算成美元GDP來排名,一般按照當年該國一年的平均匯率來算。所以英國的經濟總量並未被印度超過。
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印度未來兩三年就有可能實現GDP超過英國的目標,因為印度的GDP已經比較接近英國了,而且印度的經濟增速遠遠高於英國。過去幾年,印度經濟的平均增速都在7%以上,其中在2015和2016這兩年它的經濟增速比中國還高,而2017年由於受到廢鈔令的影響,印度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印度的體量要遠遠大於英國,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人口超過13億,位居世界第二。而英國國土面積24.4萬平方公里,人口6600多萬。
即使印度GDP超過英國,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它的經濟結構比不上英國,其人均GDP也遠遠落後於英國,2017年印度人均GDP僅1844美元,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發展水平高,2017年英華人均GDP高達38864美元。
-
6 # 西涼宣撫使
印度近些年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2016年其GDP首次超過了自己的宗主國英國,排名世界第六,由此,新興國家總體實力更進一個臺階,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內已有三個發展中國家。儘管印度人喜歡和中國比較,似乎非要爭個高下,(儘管印度綜合國力遠遠落後於中國)但是我們應該恭喜印度,新興大國的集體崛起將對世界格局形成巨大的衝擊。
眾所周知,印度和俄羅斯的國家戰略較為類似,都是“雙頭鷹”模式,印度自莫迪上臺以來,這種戰略更為清晰,莫迪提出了“向東看”的戰略,更加註重於東方的國家的來往,與中國的關係也慢慢走向理性和務實,與日本的關係更是熱絡,在印度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扮演也越來越重要,可以說,印度將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杆越來越重的大旗。
鑑於印度的經濟實力的強大,印度在國際上將有更多的話語權,儘管印度的GDP是由龐大的人口構建,所以其經濟水平很低,但是印度擁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勞動力廉價,人口結構年齡仍然較年輕,所以筆者認為印度扔有很大發展空間 。
印度的發展潛力也不是無稽之談,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宣稱“2025年將GDP提升一倍”,也就是達到50000億美元 ,可以說,維持當前的增長速度,印度在2050年很可能按國際媒體一致認定的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屆時印度將與中國成為改變世界秩序的骨幹力量。
-
7 # 北玄武
根據演算法不同,有的肯定印度超越前主子英國,大多數是持否定態度,印度GDP造假的新聞更是加強了後者的說服力。誠然,印度可能真是還沒有超過英國,不過在大趨勢上印度超越英國已經是勢不可擋。
2017年,超越了法國,印度現在排名世界第六,排在印度前面的還有美中日德英五國,英國經濟不會倒退,也不會大幅縮水,但是在發展速度上,印度明顯是我們之前多少年的狀態,現在與英國的排名可謂膠著,最多到2020年,印度就會坐穩世界第五的位子。嗯,我說總量,可不是人均,人均方面,印度再過幾十年也排不到前面。
最後說一下印度GDP造假這事兒吧,注意這個不是完全憑空捏造,不是由1造假成100,而是由90吹成93這樣的幅度,雖然有假,但是整體確實在前進。不少後起大國都有點這毛病,您說呢~
-
8 # 邵永靈
超過就很厲害嗎?經常有人說,中國在康乾時代,或者說鴉片戰爭之前,GDP世界第一,超過英國。但是他們怎麼就沒想想,既然世界第一,為何轉眼之間就被別人虐殺而毫無還手之力?中國那個時候是否第一,印度是否現在超過中國,在我看來都沒什麼意義,比GDP規模更重要的是GDP的質量和構成,這才是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我可以打個比方,有兩個家庭,A,三口之家,夫妻都是大學教授,各類收入,如講學,評審,諮詢,發表文章等,加起來一年約100萬,另外有公費醫療,有單位提供的公寓房或經適房,不用交社保,B,五口之家,夫妻開著一個小餐館,年收入約120萬,外地人,要交社保,醫療是新農合,租房住,你覺得這兩個家庭哪個更富裕,檔次更高,抗風險能力更強?當然是大學教授的家庭。
其實國家也是一樣。GDP不能只看數字,質量更重要。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一個以生產勞動或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的國家,一個整天拆拆建建的國家,一個大吃大喝公款消費的國家,GDP就是比別人高又有什麼意義?處在產業鏈低端,不僅抗風險能力差,而且利潤極其微薄,扣除成本,最後也就是賺個辛苦錢,還汙染了環境。至於因為拆遷而增加的GDP那就更是浪費而不是財富了。
所以,判斷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實力,GDP只是一個參考,重要的是該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鏈中所處的位置和發揮的作用:是身居上游還是下游,是制定還是接受規範,是引領還是追隨。當然,此外還有更加重要的服務行業。
-
9 # 寰球視野新觀
印度經濟總量並沒有超過英國,兩個國家之間還保持著微小的差距,但是即便是印度的經濟總量超過英國,對於印度來說,實際意義恐怕也不大。
印度人口13億,而英國僅僅只有6600萬人,英國的人均GDP是印度的20多倍,這一點就可以印證,英華人的生活水平遠遠不是印度所能夠比較的。
政治上,英國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在英聯邦國家中也佔有重要地位,雖然凡事一直跟隨美國的步伐,但是影響力不是印度能夠相提並論的。
經濟上,英國GDP總量高,但是人口數量少,所以相對比印度,英國能夠拿出更多的錢來發展,而印度則不同,多數印度人至今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尤其是不可接觸的賤民,生活水平極度低下,與英國完全無法相比。
產業模式方面,英國依靠的是高科技,而印度只能是依靠低端產業,尤其是依靠人多才獲得的較高GDP。
雖然印度在軍事上一擲千金,在世界軍火市場上各種買買買,這也印證了印度的軍工產業的落後,只能依靠大量進口武器維持軍事實力。
印度GDP如果超過英國,唯一的好處只有心理上的,畢竟印度當初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超過英國,也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會。
回覆列表
印度GDP超過英國這個新聞,是《福布斯》雜誌放出來的,但不論是權威的世界銀行資料,還是IMF資料,2016的三哥GDP只是世界第七,連法國都沒有超過。
三哥超過英國這個說法,是趕上了英鎊大幅貶值導致的英國GDP浮動和2015年印度改變了GDP統計方式的時候。
提起三哥修改GDP統計方式,感覺他們腦洞挺大的,比如把股票的盈虧算進GDP,股票漲了,GDP就漲,股票跌了,GDP就下降。還有為了湊經濟指數,把路邊小攤賣多少小吃的收入都算進來,甚至加入了家禽排洩率這樣奇怪的指標。如果以三哥這樣的GDP統計方法,瞬間的GDP能翻好幾倍,趕英超美只在轉瞬之間。
雖然統計方式是如此的不堪,但是印度的增長是實實在在的。歐美國家經歷了長期掠奪式發展之後,目前處於發展停滯階段。而作為後發國家的印度,其消費市場、人口、國土面積都超過現在的英國很多,後發優勢相當明顯。我們在談論印度一些缺點的時候,也要正視這個國家正在以快速的發展追趕著領先的經濟體。正因為如此所以13億人口的印度超過幾千萬人口的英國是必然的,是顯而易見的。